【课外阅读】《游褒禅山记》写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写作技巧
游褒禅山记写作技巧游褒禅山记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篇诗。
这首诗以游褒禅山的经历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写作技巧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要注重描写细节。
描写细节是写作中的重要技巧,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在游褒禅山记中,王之涣通过描写山中的自然景色,如“翠微路踏青,褒禅山参差”,“巨石如虎口,云气似龙肝”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中,感受到了山的壮美和神秘。
因此,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描写细节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要注重情感表达。
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也是读者与作品产生共鸣的桥梁。
在游褒禅山记中,王之涣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的追问。
例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些句子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因此,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情感表达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要注重结构安排。
结构安排是文章组织的重要手段,能够使文章更加条理清晰。
在游褒禅山记中,王之涣将文章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山水景色的描绘,第二部分是对人生的思考。
这样的结构安排使文章内容紧凑有序,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因此,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来使文章更加条理清晰,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
要注重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是写作中的基本功,能够使文章更加流畅自然。
在游褒禅山记中,王之涣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山呼万岁出风声,泉涌万斛发云雪”,这些句子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更加美丽和富有感染力。
因此,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以游褒禅山记为例,我们可以从描写细节、情感表达、结构安排和语言运用等方面总结出一些写作技巧。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
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
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
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一、导语: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二、简介作者并解题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三、研读第一、二段(一)1、指名朗读、口译。
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一词多义:A.“卒”:①死。
“卒葬之”。
②终于。
“卒相与欢”。
(《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
“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
“其文漫灭。
”②文字。
“独其为文”。
、③华美、有彩饰。
“舍其文轩”。
(《公输》)C.“道”:①道路。
“有碑仆道”。
②说、讲。
“何可胜道也哉”。
③道理。
“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
“极夫游之乐”。
②至多,最多。
“亦极七八万耳”。
(《赤壁之战》)词性活用:A.“舍”:筑舍定居。
名词活用为动词。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写作背景赏析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写作背景赏析《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
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
12年后(1070年)罢相。
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赏本文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
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
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
第1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
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
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华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禅。
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
说明现在看到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的房舍和坟墓之所在。
因为这毕竟是一篇游记,所以当写到慧空禅院之后,便以它为基点,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禅山的名胜华山洞。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三句,说明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
接着又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
“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
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
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总结最全最实用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总结最全最实用《游褒禅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游记文章,以他游玩褒禅山的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他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本文将对《游褒禅山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游褒禅山记》的背景知识1.苏轼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
他是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2.褒禅山:位于湖北省黄陂县,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素有“天下第一禅山”之称。
二、文章的主要内容1.游览褒禅山的经过:苏轼先是在长江上游历,欣赏了长江流域的美景,然后登上褒禅山,游览山川美景,感叹山水的壮丽和瑰丽。
2.对自然山水的赞美:苏轼以绘画的手法描绘了山川风景,赞叹了壮丽的云海、秀丽的峰岭、奇特的石头等。
他认为自然山水是上天给予人们的最美好的礼物,享受山水的美景会给人们带来宁静和快乐。
3.对人生的思考:苏轼在游览山川的过程中,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认为人生就如同登山一样,需要攀登和克服困难,只有勇往直前,才能达到人生的巅峰。
同时,他也提出了追求自由和超越世俗的理念。
三、文章中的重要意象1.云海:云海是文章中的重要意象,象征着山中云雾的美丽和神秘。
苏轼形容云海如织,氤氲宛如仙境,使整个山水景色更加幻化和壮丽。
2.泉水:泉水是文章中的重要意象,象征着山中清澈的水源和生命的源泉。
苏轼对泉水的描绘充满诗意,赞美泉水的清澈和快乐之美,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3.石头:石头是文章中的重要意象,象征着山中坚毅和刚强的品格。
苏轼形容石头如奇山异石,有着令人惊叹的造型和神奇的力量,寓意着人生需要坚定的意志和勇气。
四、文章的主题思想1.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赞叹:苏轼通过赞美褒禅山的山川美景,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赞叹之情。
他认为自然山水是上天给予人们的最美好的礼物,需要人们去欣赏和珍惜。
2.对人生的思考和价值观的探索:苏轼通过游览褒禅山的经历,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公开课】《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中的第三篇文言文。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游记散文。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补世力作。
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
“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
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2、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理解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难点: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课前准备:1、本文的语言比较通俗,让学生利用注释自己串讲课文,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查找工具书的方法积累这些词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游褒禅山记》写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写作背景
王安石1042年21岁时及进士第,1052年—1054年任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四月,辞职回家探亲,途中与两个弟弟王安国、王安上以及萧君圭、王回一道游览了位于今安徽含山境内的褒禅山。
王安石已在地方上任职12年,尽自己所能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事,初步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受到百姓的拥护,但同时他也亲眼目睹了百姓的苦难生活,感受到治政的诸多弊端。
他采取的许多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重重阻碍,使他常常发出无奈的叹息。
因此,在游褒禅山后三个月,他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
通过这篇文章,王安石表达了自己欲实施政治抱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内因、外因三者齐全才行,但内因占主导地位。
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才有了他在1058年(38岁)时的致宋仁宗的万言书,才有了后来神宗的赏识,才有了任宰相百折不挠地变法等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所以说,从这篇文章可初步看出王安石的思想和意志。
《游褒禅山记》课件[
演讲完毕,感谢聆听
WATCHING
THANKS FOR
演讲人姓名
背景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游褒禅山记》的基本内容、艺术特色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古代散文的鉴赏能力和文言文阅读能力。
目的
《游褒禅山记》简介
王安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者在游览褒禅山时,因见山中景色秀美,洞穴幽深,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游记。
本文采用散文形式,笔触细腻,语言简练,寓意深刻。
对王安石的评价
王安石作为一位改革家,在游山过程中展现出的坚毅果敢、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肯定。他的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游山过程中,也贯穿于他的政治改革实践中。
01
对文中人物的评价和启示
章节五
文中景物描写技巧及作用
CHAPTER ONE
景物描写手法举例说明
对比烘托 文中通过对比不同景点的景象,烘托出褒禅山的独特之处,如将前洞与后洞的景象进行对比,突出了后洞的幽深和神秘。 细腻描绘 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山洞深处的景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拟人化手法 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山洞赋予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未能尽兴游览的遗憾之情。
章节六
课后思考与拓展延伸
CHAPTER ONE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梳理文章结构,概述各部分内容。 解析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领悟其艺术魅力。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探讨文章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启示意义。 【答案解析】 文章结构梳理:本文按照游览的顺序,先写未游之前的所见所闻,再写游历经过和感受,最后写游后的感慨和启示。
【教育资料】《游褒禅山记》课文背景知识学习专用
《游褒禅山记》课文背景知识1、褒禅山与慧空禅院: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
《含山县志》:“褒禅山旧名华山,以唐贞观慧褒禅师得今名,山色翠霭,四面如围,中有起云峰,欲雨则云先起,春夏往往见之,又有龙洞、罗汉洞与龙女泉、白龟泉,山腰有一小塔,与大塔相望。
”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
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
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
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
据《历阳典录》所载:“褒山寺筑于唐贞观年间。
黄庭坚、王安石、王深文皆在寺内留有文迹。
寺内曾藏有玉杵、铁杖、金磐、锦帨、玻璃盘、旃枟、避尘珠、藏经椟等,寺院近旁绝壁断碑,往往有宋人题刻。
”可见,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
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2、华阳山与前洞: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
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
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华阳山下过去亦有一寺,今遗址犹有石础。
寺前道上曾有一碑,《历阳典录》载:“大唐花寺碑,文字慢漶不可读,亦未知谁氏书撰。
王荆公记所谓其额可识,曰花山者也。
”王安石据此推断华山即花山,认为是“盖音谬也”,进而发了一通“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宏论。
据我们看,这个推断其实也是不确的,因这块碑上说的是“花山寺”,并不是说这山叫花山,况且这碑和寺的所在地是华阳山,而不是三里外的褒禅寺和华山(褒禅山),更不能从中得出华山(褒禅山)叫花山的结论。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一、说教材“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
”可以说正是在这一创作理念的指引下,王安石写就了《游褒禅山记》。
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有“深思慎取”的态度。
这来自生活的体悟至今仍能引发我们的再思考。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
文章语言难度适中,内容有很好的针对性,适合对高二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宋代散文,《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编入同一单元,前者是教读课文,后者是自读课文。
两者都是即事说理的游记。
《游褒禅山记》的教学应是对《石钟山记》自读教学的引领和铺垫。
本单元在语法方面的训练重点是词类活用。
其中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以及名词用作状语,要重点掌握。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
(2)过程与方法:指导诵读,培养学生借助注解、依据上下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结合实际领会处世治学皆须坚定意志、深思慎取的道理,借鉴本文即事说理的写法。
教学重点:重点积累“卒、道、极、观、得、悲”等实词,“以”、“其”两个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领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以及即事说理的写法。
三、说教法我采取的教法是点拨法、归纳法。
学法是诵读法、圈点法、比较法、练习法。
采用这些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这些方法的设计也为下一篇目《石钟山记》的自读教学做好了铺垫。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课文录音、文字资料,四、说学法文言文教学,大多数高二学生缺的不是文言知识的积累,不是查找资料的技能,而是独立思考、探索研究的能力。
过去教学这篇课文,我采用教师设问、学生讨论、逐段研读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牵着学生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引言《游褒禅山记》是唐代文学家杨谏的散文之作。
该文以作者游览禅山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写山水之美和心境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
本文将从景色、心境和启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景色褒禅山位于江苏南京市栖霞区境内,其山势雄伟,景色优美,是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杨谏在文中写道:“登其上则有天下,明其事则有天下”,形容了褒禅山的壮美景色。
山脉连绵起伏,云雾缭绕,有如仙境一般。
特别是山上的观景台,俯瞰整个禅山,可以一览众山小,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壮丽。
山间的石壁上,雕刻着各种文化历史的痕迹,如古代诗人的诗句和佛教经文,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禅山还有清澈的溪流和瀑布,水势奔放,流水潺潺,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在山上漫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远离了尘嚣喧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
心境《游褒禅山记》中,杨谏除了描绘景色之美,还描写了自己在山中的心境起伏。
他曾自比“凌晨冕集,霞明万道”,意在描述早晨从山中升起的日出景象。
他在山上寻找“至理出于灵魂”的感受,并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作者在文中提到“尧、舜之居”的禅居雅致,以及“诸葛之亭”的风雅之处。
他将这些与自己的心情相比较,表达了对美丽事物的向往和对虚无浮华的追求之心。
在游览过程中,作者又发现了一块无题之石。
他说:“虽未及方寸之地,犹尘垢之遗也。
”这句话表达了对存在的思考和对境界的追求。
从这块石头的存在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启示《游褒禅山记》通过描绘禅山的景色和描述游览过程中的心境,给读者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思考。
首先,景色的美丽和自然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
同时,也让我们对自然的伟大和宇宙的奥秘有了更深的理解。
其次,作者在文中通过描写自己的心境变化,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虚无浮华的拒绝。
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向:我们应该如何从喧嚣的尘世中寻找真正的美和价值?最后,通过对一块无题之石的描述,作者让我们思考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游褒禅山记》 讲义
《游褒禅山记》讲义一、作者及作品背景王安石(1021 年 12 月 18 日-1086 年 5 月 21 日),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 年)任舒州通判时所写的一篇游记。
这一时期,王安石正处于仕途的上升阶段,他满怀政治抱负,积极思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二、文章内容解读(一)第一段“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一段主要介绍了褒禅山名字的由来以及华山洞得名的原因,同时指出了碑文中“花山”被误读为“华山”的错误。
通过对山名和碑文的描述,为下文的游览埋下伏笔。
(二)第二段“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段详细描述了游览褒禅山的经过。
先介绍了前洞,平坦开阔,游览的人很多。
而后重点描写了后洞,洞内幽深寒冷,前进艰难但景象奇异。
由于有人担心火把即将燃尽而提议退出,作者也随之而出,出来后又后悔没有极尽游览的乐趣。
这一段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揭示了“力足”“火明”却未能深入探究的遗憾。
(三)第三段“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游褒禅山记》教案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游褒禅山记》的作者、背景和意义。
2. 掌握并运用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
3. 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寓言的手法。
4.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1.2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王安石及其作品《游褒禅山记》。
2. 分析文中的主要寓言故事及其寓意。
3. 解读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4. 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和理解。
第二章:作者与作品背景2.1 作者背景1. 介绍王安石的生平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2. 强调王安石变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2 作品背景1. 解释《游褒禅山记》的写作背景。
2. 强调作品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
第三章:文本分析与解读3.1 文本分析1. 分析文中的主要寓言故事及其寓意。
2. 解释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3.2 文本解读1. 解读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 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和理解。
第四章:课堂活动与练习4.1 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文中的寓意和手法。
2. 学生展示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分析。
4.2 练习1. 练习文言文阅读和理解。
2. 运用文中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写作练习。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思5.1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
2. 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和进步。
5.2 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适用性。
2. 考虑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拓展阅读与讨论6.1 拓展阅读1. 提供相关的文言文作品,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2.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其他作品,以增进对作者风格的理解。
6.2 讨论1.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拓展阅读作品的看法和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作者的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七章:文学与文化背景7.1 文学背景1. 介绍《游褒禅山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分析文中涉及的文学手法和特点。
7.2 文化背景1. 解释文中涉及的文化元素和时代背景。
2. 强调作品与文化背景的关系。
游褒禅山记写作背景
→
第二部分 议论
详 略
↑
借仆碑抒发感慨
“游山洞”与“做学问” 趣比 游山洞 做学问
前洞夷以近游者众—— 学问平易处浅尝辄止者众 后洞险而远至者少—— 学问精深处获求不易故达成者少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博大精深大学问 随之出者—— 在困难或非议面前止步者 游洞之力—— 求学之力 物(火把)—— 求学之客观条件 仆碑文字导致谬传—— 求学应深思而慎取
之
而卒葬之 代词,它 来而记之者已少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此予之所得也 助词,的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而人之所罕至焉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的独立性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于
始舍于其址 在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于人为可讥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于是予有叹焉 对于 余于仆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引出地点等
焉
于是余有叹焉 语气词 做兼词,于是,于之
而人之所罕至焉
然力足以至焉
夫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发语词,引起议论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指示代词,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这 ,那
游褒禅山记
东行5里
翻过一座小山
碑
后洞
慧空禅院
前洞
北
全文从褒禅山写起,分记游,感事,补记。 三个部分,重点在第二部分,即事见理。
提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 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 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 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 人之所罕至焉”。
《游褒禅山记》写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写作背景
从本文后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
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作者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说明要实现这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
我们知道,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但他也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重重阻碍,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为社会有所贡献,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吾志”。
“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1、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
《含山县志》:“褒禅山旧名华山,以唐贞观慧褒禅师得今名,山色翠霭,四面如围,中有起云峰,欲雨则云先起,春夏往往见之,又有龙洞、罗汉洞与龙女泉、白龟泉,山腰有一小塔,与大塔相望。
”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
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
褒山寺在一。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游记散文,记录了他和友人在褒禅山游览的经过和感受。
文章以朴实自然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思考,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在人生哲学上的深刻见解。
文章开篇简洁明了,介绍了作者和同行者的基本情况。
他们一行人从舒州出发,经过一个叫做“褒禅山”的地方,这里距离舒州有七十里路。
虽然路途遥远,但作者仍然决定前往,因为他听说这座山上有一些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
在进入山口之后,作者详细描绘了山中的景象。
山势险峻,树木茂盛,岩石突兀,泉水潺潺。
他们沿着山路攀登,经过了一个叫做“华山洞”的地方,这里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和一个有名的道观。
作者对寺庙和道观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背景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表现出他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
在进入山洞之后,作者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山洞内神秘莫测,钟乳石、石笋等奇特地貌层出不穷。
他们沿着洞内的通道前行,不时遇到各种形态的石笋、石幔、石花等奇特的地质现象。
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比喻来形容这些奇特的景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在游览完山洞之后,作者和友人在山下的古庙里休息。
他们谈起了山洞中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奇妙和人类的创造力。
在讨论中,作者强调了观察自然和历史文化的必要性,认为这是增长知识和提高修养的重要途径。
在文章结尾处,作者总结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他认为,虽然山洞中的景象令人震撼,但人们不应该因此而迷失自我。
相反,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和时间,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同时,作者还强调了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呼吁人们要爱护地球家园,传承优秀文化传统。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优秀的游记散文,它的魅力在于作者用自然流畅、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褒禅山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人生哲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也可以领略到自然风光的壮丽和历史文化遗迹的魅力。
除了语言优美之外,文章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
《游褒禅山记》
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①(1~2) :记叙——游山经过。 ②(3~4):议论——游山心得 ③(5~6 ):记叙的结尾,补叙同 游者的籍贯、姓名。
第一段重点掌握词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舍:居住,名词作动词。址:山脚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距其院东五里:东:名词作状语,往东 。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以:因为。其:它。乃,表判断,可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
相当 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有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
这 件事。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古义:“悲”,感叹 今义:悲伤。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至”是“到”,“于”为介词,
引出下 文地点。 今义:表提及。
多义词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第二段重点掌握词句 有泉侧出 名→状,从旁边 有穴窈然 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问其深 形→名,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动,到尽头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而”,表修饰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动→名,见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名,到达的人 / 更 火尚足以明也 形→动,照明 则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 / 责怪,埋怨
7、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代词,它的,代华山)
8、问其深。 (代词,它的,代后洞) 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褒禅山记》课文解析
《游褒禅山记》课文解析《游褒禅山记》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篇诗文,描述了作者游历褒禅山的经历和所感所悟。
本文将对《游褒禅山记》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这篇经典之作。
一、诗文背景《游褒禅山记》是王之涣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创作的。
当时,王之涣担任睦州推官,得到天宝六年十月望日,他休假出游的机会,选择了褒禅山作为旅行的目的地。
整个诗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展示了他在褒禅山的所见所闻。
二、诗文内容《游褒禅山记》的诗文由七律组成,共有四十四个字。
全文通过描绘山水景色,抒发作者的游山感受,表达禅修心境,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褒禅山正峙,参差如趾,翠色盈然。
”这一段写景描绘了褒禅山雄伟壮丽的景色,以“参差如趾,翠色盈然”来形容山峰的多样性和翠绿的色彩。
次联:“温泉水绕石,独岛云间。
柔条九曲回肠,斜阳十里缠。
”这段描述了褒禅山山间温泉绕石的景致,以及褒禅山的地理环境,形象地表达出山水之美。
中联:“白果一场秋雨,黄花满地山烟。
”这一段以自然景观为主题,描绘了秋雨中的白果和山烟,表达出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机。
尾联:“不知翠盖几重,苍然浸天河漫。
”这一段以禅修的思维方式观察山的景象,用“苍然浸天河漫”来形容山的广阔和壮丽。
三、诗文主题《游褒禅山记》以褒禅山为背景,表现了作者游山的景致和内心的感受。
在山水的映衬下,作者展示了自然的壮美和人生的脆弱,通过描绘山的广博,寄托了人对于生命的追求和对恶劣环境的抵抗。
四、诗文意义《游褒禅山记》不仅仅是一篇描写山水景色的诗文,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生活哲理的思考。
它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文学技巧,展示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总结起来,《游褒禅山记》通过对褒禅山的描绘,既展示了自然美景的壮美和多样性,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篇诗文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成为了唐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游褒禅山记》写作背景+译文+作者简介+词类活用整理+句式整理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在同年7月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于)之
2.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3.距洞百余步,有碑仆(于)道
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
5.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
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倒装句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介短后置)
1、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儿的山脚下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旁庐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阳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上,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职高语文第三册 《游褒禅山记》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背景资料1、褒禅山与慧空禅院: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
《含山县志》:“褒禅山旧名华山,以唐贞观慧褒禅师得今名,山色翠霭,四面如围,中有起云峰,欲雨则云先起,春夏往往见之,又有龙洞、罗汉洞与龙女泉、白龟泉,山腰有一小塔,与大塔相望。
”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
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
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
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
据《历阳典录》所载:“褒山寺筑于唐贞观年间。
黄庭坚、王安石、王深文皆在寺内留有文迹。
寺内曾藏有玉杵、铁杖、金磐、锦帨、玻璃盘、旃枟、避尘珠、藏经椟等,寺院近旁绝壁断碑,往往有宋人题刻。
”可见,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
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2、华阳山与前洞: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
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
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华阳山下过去亦有一寺,今遗址犹有石础。
寺前道上曾有一碑,《历阳典录》载:“大唐花寺碑,文字慢漶不可读,亦未知谁氏书撰。
王荆公记所谓其额可识,曰花山者也。
”王安石据此推断华山即花山,认为是“盖音谬也”,进而发了一通“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宏论。
据我们看,这个推断其实也是不确的,因这块碑上说的是“花山寺”,并不是说这山叫花山,况且这碑和寺的所在地是华阳山,而不是三里外的褒禅寺和华山(褒禅山),更不能从中得出华山(褒禅山)叫花山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游褒禅山记》写作背景
从本文后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
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作者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说明要实现这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
我们知道,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但他也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重重阻碍,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为社会有所贡献,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吾志”。
“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1、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
《含山县志》:“褒禅山旧名华山,以唐贞观慧褒禅师得今名,山色翠霭,四面如围,中有起云峰,欲雨则云先起,春夏往往见之,又有龙洞、罗汉洞与龙女泉、白龟泉,山腰有一小塔,与大塔相望。
”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
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
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
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
据《历阳典录》所载:“褒山寺筑于唐贞观年间。
黄庭坚、王安石、王深文皆在寺内留有文迹。
寺内曾藏有玉杵、铁杖、金磐、锦帨、玻璃盘、旃枟、避尘珠、藏经椟等,寺院近旁绝壁断碑,往往有宋人题刻。
”可见,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
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2、华阳山与前洞: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
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
洞,即文中的前洞。
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华阳山下过去亦有一寺,今遗址犹有石础。
寺前道上曾有一碑,《历阳典录》载:“大唐花寺碑,文字慢漶不可读,亦未知谁氏书撰。
王荆公记所谓其额可识,曰花山者也。
”王安石据此推断华山即花山,认为是“盖音谬也”,进而发了一通“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宏论。
据我们看,这个推断其实也是不确的,因这块碑上说的是“花山寺”,并不是说这山叫花山,况且这碑和寺的所在地是华阳山,而不是三里外的褒禅寺和华山(褒禅山),更不能从中得出华山(褒禅山)叫花山的结论。
“大唐花寺碑”何时亡佚,今尚不知。
《历阳典录》成书于清同治四年,亡佚时间不会在此之前。
洞的东侧有一石罅,高丈余,山泉从中汩汩流出,这就是王安石所云的“有泉侧出”。
泉水在洞前聚成一小潭,潭水清洌。
石壁的下方就是前洞,洞口直径约两米,洞内空阔处高六米、广约四米,类似一大厅。
人在洞内说话,嗡然和鸣。
洞左侧石壁上的题刻,因年久剥蚀,多不可辨。
较清晰的一块为“熙宁四年,过华阳至淮南,江宁杨口口。
”熙宁四年为公元一○七一年,距王安石作记的至和元年仅隔十七年,可见此洞在宋代是经常有人来探游的。
洞内的路径由下往右上方斜伸,至二十五米处为乱石所阻,道遂断。
洞的尽头处,嗡嗡作响,伏壁细听,可辨出是右侧的泉流声。
3、马山与后洞:
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
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尽头,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
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极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
进洞约五米,又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逼人、阴森恐怖。
《含山县志》可能把此洞当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但有两点不好解释:一是距离不对。
王安石云“由山前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谓之后洞”,而此距洞只有十几米远。
再者文中没有提及湍溪。
据此我们认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是马山上的北洞。
其理由是:
⑴马山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
⑵马山是含山北境最高的一座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与王安石游后洞而发的感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相符;
⑶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
确如王安石所云:“有穴窈然,入
之甚寒。
”这洞也非常深邃。
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
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可辨。
这与王安石所描绘的后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也很相类。
所以我们认为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