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理论案例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许多与经济学有关的案例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以下是一个关于经济学的案例。
某市一家咖啡馆的老板决定调整咖啡的价格。
在过去几年里,该咖啡馆的咖啡价格一直很低,导致该咖啡馆的利润一直很低。
老板认为,如果咖啡的价格能够提高,那么他的利润也会随之增加。
经济学中有一个供需理论,它认为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力量决定的。
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会下降;当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时,价格会上升。
老板分析了该市场的供需情况后,发现该地区的咖啡馆数量不多,而消费者对于咖啡的需求却很高。
在此基础上,老板决定将咖啡的价格提高10%。
在调价后的第一个月,老板发现虽然咖啡的销量有所下降,但由于价格上涨带来的收入增加超过了销量下降所带来的损失,整体利润也出现了增加。
这个案例反映了经济学中的供需理论和价格弹性理论。
供需理论告诉我们,价格的制定不仅仅会影响消费者的需求,也会影响生产者的供应。
当价格上涨时,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导致需求量减少;同时,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导致供应量增加。
通过对供需关系的分析,可以判断调整价格对利润的影响。
另外,价格弹性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价格调整对利润的影响。
价格弹性指的是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即价格弹性较小,那么价格的上涨相对来说不会导致消费者的需求大幅度减少,从而可以提高利润。
而对于高度价格敏感的产品,如果价格上涨,消费者的需求大幅度减少,从而导致利润下降。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对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的解释和指导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运用经济学原理,合理调整价格、生产量等因素,以达到提高利润的目的。
同时,经济学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分析市场的变化,指导我们进行合理的决策。
因此,学习和应用经济学对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学基础案例分析题

经济学基础案例分析题
在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个经济学基础案例来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理论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供求关系的案例。
假设某个市场上的苹果供应量突然减少,而需求量保持不变。
根据供求关系理论,供应量减少将导致价格上涨,而需求量不变将导致价格上涨。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苹果的价格将会上涨。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供求关系对价格具有重要影响,当供应量和需求量发生变化时,价格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边际效用的案例。
假设一个人每天吃两块巧克力的边际效用是10个单位,而每天吃三块巧克力的边际效用是5个单位。
根据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因此,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当消费量增加时,边际效用会递减,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消费时会逐渐感到满足。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市场失灵的案例。
假设某个市场上存在垄断现象,导致市场资源配置不够有效。
根据市场失灵理论,垄断市场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够有效,从而影响整个市场的效率。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市场失灵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够有效,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来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经济学基础案例分析题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大家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能够多多进行案例分析,从而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知识。
管理经济学 2供求理论

+ =
0 6 12 18 Q
需求曲线及其分析
西南科技大学MBA教育中心
MBA Education Center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特殊的需求曲线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MBA Education Center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8 6 4 2
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反映其他因素不变时
价格变动的影响
A
B
需求的变动
需求曲线的移动 反映其他因素改变的
影响 需求减少
需求增加
0
价格越高,需求越大
稀缺性特征,如具 有收藏价值的古董 Q P 价格越下降,需求越小 P 价格与需求无关 Q
炫耀性商品,如象征 身份、地位的名贵品 Q 一些带有投机性的证券、黄金交易,当:
火葬费用
Q
价格变动幅度不大时,符合需求规律;价格大幅度变动时,违反需求规律。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西南科技大学MBA教育中心
预期 Pe : Expectations 市场中消费者的数量 N : Number of buyers
需求关系的不同表示
西南科技大学MBA教育中心
MBA Education Center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一种物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表示
• 市场均衡
需求(Demand)
西南科技大学MBA教育中心
经济学中的供需关系理论

经济学中的供需关系理论供需关系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用于解释商品价格的形成和市场运行的规律。
供应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两个相互作用的要素,通过供需关系的调节,市场达到了均衡状态。
本文将介绍供需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探讨一些相关的案例。
1. 供需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供需关系理论认为,供应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两个主要的力量。
供应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而需求则是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供需关系是指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 供需关系理论的原理供需关系理论的核心原理是供求曲线的相互交互。
供应曲线代表着供应方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通常是一个上升的曲线。
需求曲线代表着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通常是一个下降的曲线。
当市场上商品的供应过剩时,供应量大于需求量,价格会下降。
这会刺激消费者购买更多的商品,同时生产者减少供应量,从而使供需逐渐达到平衡状态。
反之,当市场上商品供应不足时,供需之间的差距将导致价格上升,进而减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刺激生产者增加供应量,使供需逐渐接近平衡。
3. 供需关系理论的应用供需关系理论在实际经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市场定价方面,供需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即市价。
当供需平衡时,市价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当供需不平衡时,市价将自动调整以达到平衡。
在市场预测方面,供需关系理论可以帮助分析市场走势。
通过研究供需曲线的走势和变化,可以预测商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趋势,进而指导生产者的生产决策和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在政府干预方面,供需关系理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市场出现供需不平衡时,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补贴和监管等手段来影响供求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 相关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供需关系理论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我们可以以石油市场为例进行分析。
在过去数十年中,全球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导致石油供需关系紧张。
微观经济学中有关供求理论和边际效用的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中有关供求理论和边际效用的案例分析冯铭基根据常识可以知道,一个物品的价格决定于它在实际运用中的价值,即它带给人的使用价值。
但是,如果这样,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比如大米跟黄金,大米对消费者而言是消费者必需,缺粮问题,人命关天,效用极大,但大米的价格却很低。
而黄金为非必需,效用不大,价格却很高。
这就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下面我们用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来解释和研究一下。
根据我们所学到的知识,供求理论说到,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
大米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于很低的价格水平,而黄金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很高的价格水平。
如图所示,在图一中,大米的需求曲线和黄建的需求曲线形状基本相同,都是价格越来越下降,其需求量在增加。
至于供给曲线:因为大米的成本很低,供给数量大,供给者愿意按OPm 价格供给任何的数量,因此大米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黄金的产量有一定的限制,因而其价格如何,其供给量总是固定的,因此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大米的供给决定的价格是OPm ,黄金的供求决定的价格是OPd ,前面一个价格低,后面价格高。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边际效用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总效用指的事从物品的消费中得到的全部满足或效用。
编辑效用指多消费以单位物品而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
消费一定数量的物品的总效用等于葛单位的边际效用的总和。
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出,伴随着个人消费某种物品越来越多,它从中得到的新增加的边际效用量越来越少。
我们回到上面的讨论的问题。
大米是我们的必需品,从消费大米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巨大的,也因为如此,消费大量的大米,以至于它的边际效用递减到极小。
而黄金,相对于大米,它的总效用是很小的,由于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的黄金数量很小,所以,黄金的边际效用很高的。
在消费者的收入固定和他们面临的各种商品的市场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木匾,它的指出在各种商品之间的分配,必需使每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他的几个之比都要相等。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供求关系无处不在,它影响着商品的价格、数量以及市场的运行。
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为我们理解这些经济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探讨供求理论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苹果市场的供求波动假设在一个小镇上,苹果是当地居民喜爱的水果之一。
在某个丰收的季节,苹果的产量大幅增加。
根据供求理论,供给的增加会导致价格下降。
因为果农们收获了大量的苹果,市场上的苹果供应充足,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果农们不得不降低价格。
与此同时,由于苹果价格下降,消费者的需求会增加。
原本可能觉得苹果价格有点贵而减少购买的消费者,现在会因为价格实惠而购买更多的苹果。
这就是供求理论中的需求法则: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然而,如果连续几个季节苹果都丰收,导致市场上的苹果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跌。
一些果农可能会因为利润减少而减少苹果树的种植,或者改种其他水果。
随着苹果的供给逐渐减少,价格又会开始回升,直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案例二: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变化在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中,供求关系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当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时,对住房的需求就会增加。
如果此时房地产开发商没有及时增加住房的供应,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房价上涨。
高房价可能会让一些购房者望而却步,但对于那些有强烈购房需求和经济实力的人来说,他们仍然会购买,从而进一步推高房价。
相反,如果城市的经济发展放缓,人口流出,对住房的需求减少。
而房地产开发商在之前的繁荣期建造了过多的房屋,就会导致供大于求。
为了尽快出售房屋,开发商可能会降低价格,引发房价的下跌。
案例三:石油市场的供求冲击全球石油市场是一个复杂但又典型的供求关系案例。
当国际政治局势紧张,或者某些主要产油国的石油产量下降时,石油的供给减少。
这会导致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
例如,中东地区的战乱可能会影响石油的生产和运输,从而减少全球石油的供应。
经济学典型案例

经济学典型案例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学科,对于解决社会中的各种经济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常常通过各种典型案例得到具体的应用和验证。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经济学典型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
第一个经济学典型案例是关于供求关系的。
在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当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时,其价格往往会上涨;相反,当某种商品的供应量增加时,其价格往往会下降。
比如,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咖啡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导致咖啡价格不断上涨。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供求关系对于市场价格的影响,也印证了经济学中供求理论的实际应用。
第二个经济学典型案例是关于市场垄断的。
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家或少数几个卖家控制着商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从而能够通过控制价格获取超额利润。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垄断现象。
少数石油生产国控制着全球绝大部分石油资源,它们通过限制产量和制定高昂的油价,获取了巨额利润。
这个案例揭示了垄断对市场价格和资源配置的影响,也为反垄断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实际依据。
第三个经济学典型案例是关于外部性的。
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活动对于第三方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通常是市场价格无法内部化的。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环境污染。
当某家工厂排放废气或废水时,虽然它自身的生产成本减少了,但却给周围居民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这种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通过税收或者法律手段来内部化这种影响,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通过以上几个经济学典型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供求关系、市场垄断、外部性等经济学概念在解释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了理论指导。
因此,加强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对于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大家通过学习经济学典型案例,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和实践。
经济学基础第2章 供求理论

一、需求、需求曲线、需求函数
(二)需求的三种表达形式
需求表 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
一、需求、需求曲线、需求函数
1、需求表:是描述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其
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某商品在不同价 格水平下所形成的需求数量的一个列表。
经济管理系 喻文丹
第二章 供求理论
※供求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其核心问题
是价格决பைடு நூலகம்问题。本章研究供求均衡与价格决定、需
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及弹性理论应用问题。
第一节 需求理论 第二节 供给理论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第四节 弹性理论 本章知识小结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需求曲线、需求函数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三、需求定理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第一节 需求理论 3 需求定理
三、需求定理
需求定理(The Law of Deman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 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定理。
The law of demand states that there is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ce and quantity of demanded.
需求定理认为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 (负相关)
需求定理的例外
消费者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而增加。 吉芬物品(Giffen Goods) 炫耀性消费品(Conspicuous Consumption)
第一节 需求理论
市场供求理论之案例分析题

市场 实际市场价格并不是均 2 衡价格 而是围绕其上下波动无 3 限接近
【答案要点】
STEP1 STEP2 STEP3
从实际来看
现实经济处于卖方市场,商品极大丰富,实际市场价格往往高于均衡价格,市场处 于超额供给,或供过于求状态
因此,在一定时是农业的好消息能是农民的好消息吗?
请用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弹性理论等经济
01
学理论来分析 要求经济术语准确,逻辑关系清晰,文字简
02
练 尽可能附图说明
03
2.禁毒增加还是减少了与毒品相关的犯罪?
我们社会面临一个长期问题是
非法毒品的使用,比如,海洛 01 因、可卡因和大麻
一是吸毒上瘾的人往往抢劫或
材料:
假设你是农民,你所有收入都来自于出售 小麦,你尽最大努力提高土地产量,注意 天气和土壤状况,学习有关农业技术,你 知道,你小麦收成的好坏决定你的收入水 平和生活质量
有一天,某农业机构培育出一种小麦杂交 技术,该技术可以使每亩小麦的产量增加 20%
1.技术改进是农业的好消息能是农民的好消息吗?
5.
四 店
货按 架照 上市 总场
、 有 供
存求 货原 ?理
简 ,
商 店 里
答 的
商 品 理
题 应
天 天 卖 光 , 为 什 么 每 天 打 烊 时 商
【答案要点】
供给量=需求量,商店商品 全部售完
供求原理说明
完全市场下,供求相互作 用决定商品价格,当这两 种力量相等时该商品价格 即均衡价格
【答案要点】
其他暴力犯罪,以得到吸毒所 03
需要的钱
非法毒品使用有一些不利影
02 响。一是毒品依赖会毁坏吸
第2章 供需弹性论

65 60 50 40 30 20 10
75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900 850 750 650 550 450 350
450 400 300 200 100 0 0
供给曲线的移动
P
S0:Q=100+10P
(Pc=50,F=90)
S1:Q=250+10P (Pc=31.25,F=90) S2: Q=-200+10P (Pc=50,F=30)
二、均衡数量与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 指一种商品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 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时的市场价格。
均衡数量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称为均衡数量。
三、均衡价格的形成
P
P1 A B E
过剩
P
E
S
Pe
P2 A
短缺
Pe
B
O
QA Qe
QB
Q
O
QA
QB
Q
供大于求
供不应求
均衡价格的决定
Qs = 100 + 10 × P Qd 1300 20 P
P 90 70 (750,65) 50 30 10
S0
(500,40 )
0
100
300
500
700
900
1100
1300 Qd
五、特殊的供给曲线
P
SS P
SS
O P SS
Q
O P
Q
SS
O Q O Q
六、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 指非价格因素不变(供给曲线不变),因 价格的变化,供给数量沿着原供给曲线而 变化。 供给的变动 指因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化而引起供给曲 线的位移。
第二章 供求理论(思维拓展案例)

第二章供求理论(思维拓展案例)一、1988年旱灾对供给的冲击1988年,美国中西部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旱灾。
当年的玉米产量比原来雨季下降35%,黄豆产量下降超过20%,小麦产量下降超过10%,有必要对其后果作出预测,以便供政府参考,制定有关应变措施。
而他们的预测依据并不是什么特别高深的手段和理论,而是有关供求关系的基本法则。
首先我们确定一件事,即这场旱灾已经大幅度减少了谷物的产量,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不可避免。
因此这场旱灾可以看做是将谷物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在需求曲线一定的前提下,供给曲线大幅度左移应该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
具体而言就是当年夏末时节玉米价格已经迅速上升80%,黄豆价格也上升了接近70%,而小麦价格则上升50%。
由于谷物是许多其他产品(尤其是畜牧产品)的基础,经济学家同时运用供求关系模型预测这场旱灾对其他产品的供求状况的影响。
例如,谷物是牲畜的主要食粮,随着谷物价格的上升,养殖牛羊等各种牲畜的利润便相应下降,农民的积极性难免受到负面影响。
因为牲畜每天都需要喂养,多留一天无疑意味着耗费更多的谷物,成本也相应提高,于是农场里出现了农民纷纷提前宰杀牲畜出售的现象。
结果在1988年,市场上可供选择的肉类供应量稍稍上升,虽然只是短期现象,却引起了肉类价格的轻微下降。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谷物作为养鸡场的主要饲料来源,其价格大幅度上升必然导致鸡的数量下降,鸡肉和鸡蛋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价格因此略上升。
与此同时,农产品的价格上升引起相关替代产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即需求上升。
结果证明这样的分析相当准确,仅在当年7月间,不受中西部旱灾影响的其他农产品(包括蔬菜和水果)的价格已经上升5%,而且继续看涨。
二、票贩子屡禁不止的原因看过病的人都知道,在一些名牌医院挂专家门诊号有多难。
价钱倒不贵,北京协和医院治疗门诊的最高价格为14元。
这是政府规定的专家门诊的最高价格。
这种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穷人也能找专家看病,但它却引起了什么后果呢?由于价格低,无论大病、小病,人人都想看专家门诊,但专家看病的积极性并不高。
案例库:第二章 供求理论

案例库:第二章供求理论——需求定理的一个重要的条件为什么演唱会的门票价格高需求也不减少,是因为其他条件发生了变化,在实践中,我们则要经常考虑“其他条件”。
如果大雨连天,雨伞的价格上升,而其需求量也增加了。
从现象看,这显然是与需求定律不容,这是否意味着需求定律是错的?不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考虑“其他条件”。
依次类推,股票价格上涨,买的人反而多了,是因为存在“其他条件”,如投资者预期该股票的价格还会上涨,有钱可赚。
同理,在土豆价格上涨,需求量反而上升,是因为消费者收入较低,买不起其他食品,或者说,消费的主食因收入的限制而只好采用土豆,当土豆价格上涨时,他们预期价格还会涨,于是就去抢购了,这就是经济学所说的“吉芬商品”。
——歌星的高收入合理吗我们再来分析演唱会门票的价格如果想听演唱会的人增加了,而歌手的供给不变,则门票的价格就会上升,由于演唱会举办方与歌手都能从高价格的门票中得到更多的收益,他们还增加演唱会的场次;同理可以推出,如果没有那么多歌迷,需求减少,门票的价格必然下降,他们会减少演唱会的场次。
如果歌手增加,门票的价格也会下降,演唱会的场次增加;同理可以推出,歌手减少,门票的价格也会上升,演唱会的场次会减少。
这就是经济学分析的供求规律。
歌星的高收入是由歌星的供给和公众的需求决定的,这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既然对歌星的消费需求如此之大,而供给方又稀缺,也就是说在市场上少数著名歌星有完全垄断地位,因此他们的高收入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公正的,少数歌星是竞争出来的。
当看到一夜走红的歌星收入高于十年寒窗苦读的教授许多时,难免有不平衡之感,但从经济学的理性来看,歌星的高收入是市场决定的。
——家电市场价格的变化根据供求规律,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
供求规律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
商品的价格是围绕着商品的价值上下浮动的,但同时也受市场供求的影响,有时甚至出现价格背离价值的现象。
供求定理的生活例子

供求定理的生活例子供求定理是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指出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市场上的供应和需求。
当供应和需求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商品的价格也就确定下来了。
这个定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例子。
1.房价上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加,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导致房价的上涨。
一方面,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需求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土地资源有限,建设新房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供应量无法跟上需求量的增长。
因此,房价就不断上涨,直到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2.食品价格波动食品是人们日常必需品之一,其价格的波动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当供应充足时,食品价格就会下降;当供应不足时,价格就会上涨。
例如,当水果季节到来时,供应量增加,价格就会下降;而在节假日等特殊时期,供应量减少,价格就会上涨。
3.汽车市场价格变化汽车市场也是供求关系的体现。
如果市场上汽车供应充足,需求不足,那么汽车价格就会下降;反之,如果需求增加,供应不足,汽车价格就会上涨。
例如,当汽车厂家推出新款车型时,供应量增加,价格就会下降;而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的购车需求增加,供应不足,汽车价格就会上涨。
4.人才市场薪资变化人才市场也是一个典型的供求市场。
当某一行业的需求量增加,而供应量不足时,该行业的薪资水平就会上涨;反之,如果供应量增加,需求不足,薪资水平就会下降。
例如,在高科技行业,人才稀缺,需求量大,薪资水平就会相应上涨;而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人才供应量增加,需求减少,薪资水平就会下降。
5.奢侈品市场价格变化奢侈品市场是一个供需关系十分特殊的市场。
由于奢侈品供应量本身就很少,而需求量又很大,因此奢侈品价格往往异常高昂。
同时,奢侈品市场的价格也受到品牌和稀有度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某一品牌的奢侈品供应量很少,但是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很高,那么该品牌的奢侈品价格就会相应上涨。
总之,供求定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完整版)供求-弹性案例

案例 : 公园门票降价或涨价的启示1. 使用范围:第二章供给需求和均衡价格2. 要考核的知识点:供求理论;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弹性及其与企业收入的关系2001年夏,苏州乐园门票从六十元降到十元。
一时间,趋之者众,十天该园日均接待游客量创下历史之最,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四百万元以上。
10元门票引来25万人。
盛夏的苏州乐园,十分过瘾地火了一把。
"火",是自7月20日傍晚5时点起来的。
这是该园举办"2001年仲夏狂欢夜"的首日,门票从60元降至10元。
是夜,到此一乐的游客竟达7万之多,大大出乎主办者"顶多3万人"的预测,这个数字,更是平时该园日均游客数的15至20倍,创下开园4年以来的历史之最。
到7月29日,为期10天的"狂欢夜"活动落下了帷幕。
园方坐下来一算,喜不自禁:这10天累计接待游客25万余人,实现营业收入400万元以上,净利润250万余元……这些指标,均明显超过白天正常营业时间所得。
正常情况下,苏州乐园的门票每人每张60元,每天的游客总数在3000-4000人之间,营业时间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
而"狂欢夜"是在"业余"时间进行,即从每天下午5时到晚上10时,门票却降到10元。
就是说,"狂欢夜"这10天,这家乐园在不影响白天正常营业的情况下,每天延长了5小时的营业时间,营业额和利润就翻了一番以上。
"狂欢夜"与该园举办的"第四届啤酒节"是同时进行的。
42个相关厂家到乐园助兴--其实,厂家是乘机宣传和推销自己的产品。
据园方介绍,以往搞啤酒节,乐园是要收取厂家一定的"机会"费用的,但是,这次却基本不收或少收些许,而厂家须向游客免费提供一些"小恩小惠"--企业的广告宣传品等。
减免了货币的支付,厂家岂有不乐的?园方也承认,众厂家的参与,带来大笔场地费,降低了乐园搞"狂欢夜"活动的风险,不过,它并非这次活动最后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 求,各大手机品牌已 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智 能机系列。但不容忽 视的一点是,智能机 在拥有高性能的同时 价格也十分高,很多 想拥有一部好智能机 的消费者就会因高价 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价 格便宜一些的。而小 米手机打着“高性能 低价格”的口号冲进 市场,无疑给智能机 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
小米手机发布于2011年8月,采 用线上销售模式,是世界上首款 双核1.5GHz的智能手机,并宣 称其搭载的Scorpion双核引擎比 其它单核1GHz处理器手机的性 能提升了200%,和双核智能手 机相比也提升了25%。经过系统 优化后还能提高30%的性能,而 售价仅1999元。因为性价比极 高,小米手机也引发了一轮销售 热潮,根据小米官网发布的消息 称,小米手机在12月18日开放 销售后的三小时内10万台手机 就已售罄。也有最新称小米手机 供货有压力,有供不应求的趋势。
虽然许多已购买使用小米手机的消费者反应, 手机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好,小问题不断,比如 按键不灵、掉漆等质量问题,有时会自动关机, 死机,通电话时会自动挂断等等,但消费者也 会因为小米手机的低价格而接受这些缺陷。对 于为何定下如此震撼的低价,小米手机研发公 司(即北京小米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总雷军的 说法是“小米是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最终 盈利点是通过服务赚钱,不是通过硬件,我关 心的是消费者是否满意”
通过价格理论不难得出,决定不同手机价格差别的关键在于需求与供给。虽然雷 军说不通过卖机器赚钱,但不可否认的是,小米手机正因它的高性能低价格吸引 到了大量消费者,即是每台手机利润极低,但由于小米手机庞大的消费量,其总 利润还是很惊人的。在目前看来,1999元的超低价掩盖了关于小米手机的大部 分争议。从长远看来,由于小米手机“高性能低价格”的狭窄定位,当小米手机 的配置慢慢被时代甩在后面,并且不再是最高端配置,而是和主流配置相仿的时 候,消费者可能更加愿意选择质量过硬、售后更佳的主流手机品牌了。
第二章 供求理论(思维拓展案例)

第二章供求理论(思维拓展案例)一、1988年旱灾对供给的冲击1988年,美国中西部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旱灾。
当年的玉米产量比原来雨季下降35%,黄豆产量下降超过20%,小麦产量下降超过10%,有必要对其后果作出预测,以便供政府参考,制定有关应变措施。
而他们的预测依据并不是什么特别高深的手段和理论,而是有关供求关系的基本法则。
首先我们确定一件事,即这场旱灾已经大幅度减少了谷物的产量,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不可避免。
因此这场旱灾可以看做是将谷物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在需求曲线一定的前提下,供给曲线大幅度左移应该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
具体而言就是当年夏末时节玉米价格已经迅速上升80%,黄豆价格也上升了接近70%,而小麦价格则上升50%。
由于谷物是许多其他产品(尤其是畜牧产品)的基础,经济学家同时运用供求关系模型预测这场旱灾对其他产品的供求状况的影响。
例如,谷物是牲畜的主要食粮,随着谷物价格的上升,养殖牛羊等各种牲畜的利润便相应下降,农民的积极性难免受到负面影响。
因为牲畜每天都需要喂养,多留一天无疑意味着耗费更多的谷物,成本也相应提高,于是农场里出现了农民纷纷提前宰杀牲畜出售的现象。
结果在1988年,市场上可供选择的肉类供应量稍稍上升,虽然只是短期现象,却引起了肉类价格的轻微下降。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谷物作为养鸡场的主要饲料来源,其价格大幅度上升必然导致鸡的数量下降,鸡肉和鸡蛋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价格因此略上升。
与此同时,农产品的价格上升引起相关替代产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即需求上升。
结果证明这样的分析相当准确,仅在当年7月间,不受中西部旱灾影响的其他农产品(包括蔬菜和水果)的价格已经上升5%,而且继续看涨。
二、票贩子屡禁不止的原因看过病的人都知道,在一些名牌医院挂专家门诊号有多难。
价钱倒不贵,北京协和医院治疗门诊的最高价格为14元。
这是政府规定的专家门诊的最高价格。
这种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穷人也能找专家看病,但它却引起了什么后果呢?由于价格低,无论大病、小病,人人都想看专家门诊,但专家看病的积极性并不高。
第二章供求理论

第二章供求理论案例1:雪天的杂货店1967年,一场大暴雪使得芝加哥市区的交通瘫痪,外面的生活必需品难以进入,当时还是大学学生的詹姆斯在住所附近有两家杂货店,一家杂货店慈悲为怀,坚持在大雪天对店内商品不涨价,其店中的商品很快被抢购一空,因为如此低的价格难以使其以高价向外界继续采购新的商品,这家店很快就关门大吉。
另外一家杂货店则将所有的商品和价格暂时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同时这家杂货店的老板出高价请当地的孩子乘雪橇从外地运进当地市民需要的各种商品。
涨价的杂货店因为能够支付较高的雇佣雪橇拉货的成本,一直在雪暴过程中保证了对居民的基本供应,同时高的价格也自然促使居民根据新的价格状况理调整自己的需求,将自己采购的物品控制在自己能够承担的、确实也是必需的范围内。
讨论题:1.案例所揭示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 “看不见的手”在调节供求关系中的作用。
案例点评:这就是“看不见的手”调节暴雪期间的杂货店商品价格的一个小小案例。
在市场供求决定价格水平的市场机制面前,不考虑均衡价格的波动而慈悲为怀,往往不会获得预期的效果,维持低价的杂货店必然会面对居民的抢购,因为不能以低价格补充新的商品而在雪灾之中不得不关门,好心的低价杂货店没有赚到合理的利润,居民也因为杂货店的低价而没有调整自己的商品需求,同时在低价杂货店关门之后,居民也就再也买不到所需的日用品了。
倒是那位看起来发雪灾财的高价杂货店店主,始终维持了居民在雪灾期间的日用品的供应。
也就是说,市场规则看起来无情,但是,正是因为它的充分作用,经济才能得到良好发展。
案例2:歌星的高收入合理吗某歌星一场演唱会的出场费的收入是几十万元人民币,是普通人几年或几十年的收入,老百姓难免有不平衡之感,歌星的收入主要来源是门票的收入。
我们分析演唱会门票的价格,如果想听演唱会的人增加了,而歌手的供给不变,则门票的价格就会上升,由于演唱会举办方与歌手都能从高价格的门票中得到更多的收益,他们还增加演唱会的场次;同理可以推出,如果没有那么多歌迷,需求减少,门票的价格必然下降,他们会减少演唱会的场次。
经济学真实案例分析

经济学真实案例分析
在经济学领域,真实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今天,我们将通过两个真实案例来分析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供求关系的。
在某个小城镇,有一家农场主种植了大量的西红柿,但是由于天气原因,导致西红柿产量减少,而需求量并没有减少。
这就导致了供求失衡,西红柿的价格飙升。
这个案例很好地诠释了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即供应量减少而需求量不变时,价格会上涨。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市场竞争的。
假设有两家手机厂商,它们生产出了几乎一模一样的手机,但是一家的价格比另一家低。
结果是,价格较低的手机销量远远超过了价格较高的手机。
这个案例表明了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对价格和销量的影响。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竞争对市场的影响,以及价格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这两个案例都很好地展现了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它们告诉我们供求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市场竞争对价格和销量的影响。
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总的来说,经济学真实案例分析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学理论,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希望通过今天的案例分析,大家能对经济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需求与供给分析案例_图文

案例分析
背景资料:人们说2007年是个“火爆〞的年份,从年初的 楼 市上涨,到现在的股市全线飘红,这个火爆的“金猪年〞给人 们 的神经带来了足够的刺激。进入5月份以来,猪肉似乎又成了 “金猪肉〞,全国多数省区市猪肉价格同比大幅上涨,有些城 市 的猪肉价格已经到达历史最高点。根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的统 计,2007年5月上中旬,全国36个中心城市猪肉平均批发价格 比去年同期上涨元,涨幅43.1%。在北京市,5月份市场的 猪肉价格已经密集地出现了14次上涨。这次猪肉价格的大涨, 可以说是近10年罕见。猪肉是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它既 影响人们的一日三餐,又导致CPI的上涨,甚至会出现严重的通 货膨胀;它既关系到农民收入的提高,又关系到与其相关的上 下游企业的开展。
件,要不为什么那么轻呢?再要么就是质量低劣……〞妻子越想越懊恼。尽管后
问题
面对出现的这种结果,我们的问题是: 1、用消费者效用理论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 原因。 2、如果钟表店的售货员坚持不降价或只稍 微降价,你认为这对夫妻还有可能购置这只 钟表吗?为什么?
政府办的大型养鸡场为什么赔钱
20世纪80年代,一些城市为了保证居民的菜篮子,由政府出资办 了大型养鸡场,但成功者少,许多养鸡场最后以破产告终。
案例分析:促销的漏洞
这里有一个明显的漏洞:由于商家的活动 筹划中并未要求每桌消费者必须不低于多少 人,所以即使一个人也可以算作单独一桌。这 样,如果3个人同往该店,只要装作互不认识 各坐一桌,就能享受24元买3份9寸比萨的优惠。
案例分析:促销的漏洞
其实,这个所谓的“漏洞〞不过是一个筹划者早 就 设计好的圈套。筹划者充分利用了人们爱钻空子、贪 小廉价的心理,把一个早就方案好的让利促销活动, 以另一种方式推出。这样的设计,远比直接告诉大家 “每人可按8元价格享受一份原价53元的9寸比萨〞效 果 要好得多。想想“发现〞这个“漏洞〞并向好友讲起 时的 兴奋,我们不得不佩服这种新型的“病毒营销〞,因 为 它在让消费者进入营销圈套的同时,还一个劲儿地为 自己的“聪明〞沾沾自喜。
供给需求理论

例子:假设某一年夏天,天气特别炎热。某一天, 一场突然其来的地震摧毁了部分甘蔗田,使糖的价 格上升。这两件事对冰淇淋市场的影响如何?
三、价格理论
供给曲线(supply curve):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
P
S
注:供给曲线
向右上方倾斜
0
Q
二、供给(Supply)
供给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 QS c d P 其中,QS :商品的供给量;P :该商品的价格; c 、 d >0,且为常数。
非线性供给函数 QS c Pd
二、供给(Supply)
P
D
S
P0 Price ceiling
0
Q1 Q0 Q2
Q
四、市场均衡的阻碍
最低限价(price floor):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
定最低价格。一定在均衡价格之上
超额供给
P
D
S
Price floor
P0
0
Q1 Q0 Q2
Q
五、蛛网模型 (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
蛛网模型的基本假设
(1)从开始生产到生产出产品需要一定时间,且 在这段时间内生产规模无法改变
替代品(substitute):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商 品需求增加
互补品(complement):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 商品需求减少
消费者的喜好(preference):需求量同消费者 对商品的喜好程度同方向变化
预期(expectation)
一、需求(Demand)
总结:影响需求量的变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1 欧洲航空市场的新变化
在欧洲地区,航空业受到国家的保护,只有被政府批准的航空公司才能从事特定的航空业务,飞机票价长期保持在高水平上。
但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组织一直致力于促使各国采取放松对航空业的管制措施。
随着欧洲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多年来的逐步放松管制的措施于1997年4月1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欧盟各国达成协议,从这一天起欧盟的任何一家航空公司的飞机可以飞往欧盟所属国家的任何一个地方。
因此无论是老公司还是新公司,都在全力以赴的抢夺或保护他们的市场份额。
这给欧洲航空业带来巨大的降价压力。
在逐步走向放松管制的同时,大规模的降价却给欧洲的大型航空公司带来了问题。
他们面前是新兴对手的不断加强的挑战,后者成本低,采取降价收费的措施逐步侵占市场,还迫使大型航空公司也不得不降价。
但新兴公司真得能靠降低价格取得胜利吗?
问题:取消管制后价格战会爆发吗?你若是新兴或大型航空公司的管理者,你将会怎样面对这个挑战?
案例2 阿皮安公司挑起的战争
20世纪70年代,好成为美国“商业帝国”的阿皮安公司以价格为武器,在美国市场上挑起一场销售大战,战争的结果是阿皮安公司一败涂地,元气耗尽,不久,就被别人吞并了。
阿皮安是美国的一个巨型商业公司,有着100多年经营食品等杂货的历史,拥有1000多个零售商店,堪称美国商界的庞然大物。
1071年,公司经营很不景气,许多商店濒于关门歇业。
为了扭转这种形式,1972年春,新上任的总经理W.J.肯做出了降价的重大决策,措施有:
(1)所有产品降价9—11%。
(2)为了减少亏损,对所售商品不加包装,由顾客自带袋子买。
(3)将公司下设的所有商店改名为:WEO,即:“经济发源地”的廉价商店。
(4)大量运用广告,宣传本公司的商品价格低于其它公司。
采取上述措施后,1972年,整个公司的销售确实像期望的那样猛增。
然而,由于大降价,加上巨大的广告费用,公司不仅没有盈利,反而亏损5000多万美元。
阿皮安公司的进攻性把其它公司压倒了难以忍受的程度。
为了生存,一些小型超级市场连锁店对阿皮安群起而攻。
有些连锁店干脆在广告上写道:“请您将阿皮安的销价广告拿来,这里有更廉价、更卫生、更美味的食品。
”一场名副其实的价格战拉开了,众多商业公司乃至生产公司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
到了1973年,粮食原材料价格上涨,股东们为减少亏损而施加压力,阿皮安不得不猛抬物价,这又使顾客们意见纷纷。
竞争对手、股东、顾客一起向阿皮安压来,使阿皮安内部的矛盾激化。
内外交困,阿皮安一蹶不振。
1979年,这个庞然大物终于被原西德买去了。
问题:阿皮安公司为什么会失败?如果你是该公司的管理者,你会如何做?
案例3:如何看待“占座现象”?
“占座”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司空见惯。
无论是三九严冬,还是烈日酷暑,总有一帮“占座族”手持书本忠诚地守侯在教学楼前,大门一开,争先恐后地奔入教室,瞅准座位,忙不迭地将书本等物置于桌上,方才松了一口气,不无得意地守护着自己的“殖民地”。
后来之人,只能望座兴叹,屈居后排。
上课的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因而不免牢骚四起,大呼“占座无理”。
正方:占座是体现效率的最好选择。
反方:占座不公平,有更好的座位分配制度。
案例4:苏州乐园门票降价能否继续
2001夏,苏州乐园门票从六十元降到十元。
一时间,趋之者众,十天该园日均接待游客量创下历史之最,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四百万元以上,10元门票引来25万人。
7月20日傍晚5时,这是该园举办"2001年仲夏狂欢夜"的首日,门票从60元降至10元。
是夜,到此一乐的游客竟达7万之多,大大出乎主办者"顶多3万人"的预测,这个数字,更是平时该园日均游客数的15至20倍,创下开园4年以来的历史之最。
正常情况下,苏州乐园的门票每人每张60元,每天的游客总数在3000-4000人之间,营业时间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
而"狂欢夜"是在"业余"时间进行,即从每天下午5时到晚上10时,门票却降到10元。
就是说,"狂欢夜"这10天,这家乐园在不影响白天正常营业的情况下,每天延长了5小时的营业时间,营业额和利润就翻了一番以上。
"狂欢夜"与该园举办的"第四届啤酒节"是同时进行的。
42个相关厂家到乐园助兴--其实,厂家是乘机宣传和推销自己的产品,向游客免费提供一些"小恩小惠"--企业的广告宣传品等。
园方也承认,众厂家的参与,带来大笔场地费,降低了乐园搞"狂欢夜"活动的风险,不过,它并非这次活动最后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火"一把的关键,是原先60元一张的门票陡降到10元钱。
非但如此,每位到乐园过"狂欢夜"的,凭门票,还可以领到与10元门票同等价值的啤酒、饮料和广告衫等。
需要说明的是,白天购60元门票入园后,园内的多数活动项目就不再收费;而购10元门票入园后,高科技项目和水上娱乐项目等仍要适当收取一点费用。
这样算下来,园方至少可以保证自己不赔钱,何况还有那么多厂家的支撑。
消费者算算,也比60元一张门票值,因为,有些游客只是参与部分娱乐项目的消费,甚至只是乘晚间出来纳个凉、吹吹风,尤其是三口之家,更是觉得这样划算,总共花30元就能享受凉爽的空气、新鲜的啤酒、精彩的演出、美丽的焰火、免赠的礼品,太实惠了!厂家更精--做了广告,推销了产品,还培育了潜在的消费群体。
正方:这样优惠的活动能否天天搞?
反方:这样优惠的活动不能否天天搞?
案例5:经济学家与汽车商
一个经济学家到一家汽车销售厅选购汽车。
他选中的汽车价格标价为10000美元。
这时,汽车经销公司经理过来向他推荐说:“看来你是一位明智而有节俭的买主。
我可以向您提供优惠条件。
我们刚刚与本地银行签订了一种汽车贷款协议。
您现在可以开走这辆车,然后再四年内每年支付3100美元。
您总共支付12400美元,其中10000美元车款,其余2400美元是银行利息。
不然的话,您现在付10000美元的现金购买这辆车,将每年损失7%的利息,4年间合计为2800美元。
如果按照我们提供的优惠田间,您至少可以节省400美元,就是2800-2400=400美元。
”
正方:经济学家应该选择汽车贷款?
反方:经济学家不应该选择汽车贷款?
案例六:最低工资制能否战胜贫穷?
最低工资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劳动力保护法规,许多国家已经实行并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比如美国、日本、泰国、法国等。
最低工资是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在最低限度内支付的足以维持职工及其供养人口基本生活需要的工资。
我国《劳动法》中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正方:最低工资能战胜贫困。
正方:最低工资不能战胜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