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课题1:我们周围的环境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周围的环境,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第1课时:1. 导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提问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2. 讲解: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讲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保护环境的方法。

4. 总结: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2课时:1. 复:复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保护环境的认识。

2.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如捡拾垃圾、种植绿植等。

3. 总结:教师总结实践活动,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课题2:植物的生长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

2.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第1课时: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讲解:教师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植株生长等。

3. 观察: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

4. 总结:教师总结植物的生长过程,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2课时:1. 复:复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植物生长的认识。

2.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种植实践活动,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3. 总结:教师总结实践活动,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探索宇宙课题1:我们认识的宇宙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宇宙的基本知识。

2.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教学步骤:第1课时: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优秀)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优秀)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第一节身边的动物教学目标1.初步尝试对自己感兴趣的或观察过的小动物,提出不懂的问题;能用语言清楚地描述观察的动物的特征,能清楚表达自己提出的问题,能认真听他人发言。

2.有好奇心,爱提问,喜欢动物。

3.认识常见的动物名称及其外部特征。

内容设计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不少动物,因此本课不是简单地认识一些动物的名称,而是指导学生对自认为很熟悉的动物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并认识一些生活中常见、但不知名的动物。

本课设计了两个活动:(1)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

这个活动目的有三项,一是学会提问,并根据有兴趣与否对问题进行初步筛选;二是认识一些常见但不知学名的动物,三是学会分别统计自己、小组及班级共认识了多少种动物;(2)创办动物园。

这个活动可以说是一个后测活动,即检验学生认识动物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是一个兴趣活动,因为动物园是小学生最爱去的地方,他们对动物园是最熟悉的,让他们自己设计动物园,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学习变得有趣味、不枯燥。

教学准备活动(1):各种常见动物的挂图;活动(2):可贴于课本第6~7页动物园底图上的不干胶动物贴画。

活动(1)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教材P4~P5)内容说明这个活动可以分两层:1.让学生对自己很熟悉的动物,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只知道动物的名字,并不算真正认识了它们。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各个方面的,不一定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本活动中也不要求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提问题的勇气,本活动的目的就达到了。

图中表现了本书的主人公、爱提问的奇奇提出的6个问题。

2.生活中学生会观察到许多小动物,这些动物可能在儿童读物中、在动物园中都找不到它们名字,在本活动中学生将认识这样的动物的名字,使他们体会到,在自己的身边有许多东西需要留意观察,需要学习。

图中的动物有:①鼠妇(潮虫)、②马陆、③蛞蝓(鼻涕虫)、④杜鹃(布谷)、⑤水黾、⑥蛐螋、⑦槐尺蠖(吊死鬼)。

三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

三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

三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三年级人教版篇1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二、教学重点:认识水的性质及特点。

三、教学难点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四、教学准备给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四种液体)1块石头、1块木头、1片树叶、水、白醋、牛奶、空气;袋外贴上1到7号标签。

给每个学生准备:网状图记录纸1张。

给全班准备的材料:有关水的资料。

三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篇2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采集数据并作记录。

知识与技能: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学会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两个外观一样、内放一些小物体,使质量略有不同的纸盒;方格纸若干张、量杯、量筒、天平、绿豆、温度计、秒表、冷水、热水等。

学生准备:直尺、叶子、水杯。

教学过程:一、探究“只凭我们的感觉是否可靠”1、提出问“只凭我们的感觉可靠吗?”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观察教材第68页上的一幅可造成视觉错误的图片,说说图中两条直线直吗?它们一样长吗?揭示:使用测量工具认识物体比只凭感官准确可靠。

3、出示准备好的纸盒,请学生掂一掂,能否判断轻重。

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二、测量树叶的长和宽1、出示两片形状不同,大小接近的叶子,提出问题:怎么知道谁大谁小?2、指导学生测量叶子的长和宽3、指导学生测量叶子的面积三、测量容积(体积)1、认识量杯和量筒2、指导学生使用量杯3、测量自己的杯子能装多少水?四、测量温度1、认识各种温度计2、测量冷水、热水、温水的温度。

最新人教部编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家庭教学目标- 了解家庭的定义和组成成员- 认识家人不同的角色和职责- 懂得彼此尊重和关爱的重要性- 掌握用中国语言问候家庭成员的方式教学准备- 家庭照片或图画- 物品或卡片,代表家庭成员的角色(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 已编写的问候语句子教学过程1. 导入在课堂上展示家庭照片或图画,并让学生根据图像形容家庭的特点。

2. 研究家庭定义- 引导学生讨论家庭的定义,并给出简单明了的解释。

- 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自己家庭的成员,或利用家庭照片进行介绍。

3. 认识家人角色和职责- 使用物品或卡片来代表家庭成员的角色。

- 让学生看到每个角色代表的职责,并引导他们思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系和帮助。

4. 彼此尊重和关爱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家庭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和关爱。

- 通过故事或实例,帮助学生认识到关爱和尊重的重要性。

5. 用中国语言问候家庭成员- 准备已编写好的问候语句子。

- 让学生逐句模仿问候语,并教他们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第二课季节教学目标- 了解四季的名称和特点- 掌握描述不同季节的五官感受词汇- 了解季节与衣物、食物的关系教学准备- 描述四季特点的图片或卡片- 季节相关的衣物图片或实物- 描述季节食物的图片或卡片教学过程1. 导入使用图片或卡片展示四季的特点,让学生猜测对应的季节名称。

2. 季节名称和特点- 教授四季的中文名称。

-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每个季节的特点。

3. 描述季节的五官感受词汇- 教授与每个季节相关的五官感受词汇,例如寒冷、舒适、炎热等。

4. 季节与衣物的关系- 展示季节相关的衣物图片或实物,并引导学生讨论何种衣物适合不同季节穿戴。

5. 季节与食物的关系- 使用图片或卡片展示与每个季节相关的食物,并让学生描述为什么这些食物在特定季节会更受欢迎。

第三课植物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认识不同类型的植物及其特点- 掌握描述植物的基本词汇和概念教学准备- 植物图片或卡片- 描述植物特点的词汇卡片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卡片展示一些常见植物,并让学生尽量描述植物的特点和用途。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第一课:天气的变化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天气的特征和表现- 掌握描述天气的词汇- 能够根据天气情况采取适当的行为教学准备:- 天气图片或卡片- 天气描述词卡片- 模拟天气变化的实验器材教学过程:1. 通过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的天气情况,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的特征。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研究描述天气的词汇,例如:晴朗、阴天、多云、下雨、刮风等。

3. 制作一个模拟天气变化的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条件下的天气变化,如温度、湿度等对天气的影响。

4. 练使用天气描述词进行口头表达,让学生描述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天气,并说明原因。

5. 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根据不同天气情况思考适当的行为,如晴天时可以户外活动,下雨时要带上雨具等。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并进行简单的记录和描述。

- 带领学生制作天气预报板,可以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报。

教学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学生口头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 学生能否根据不同天气情况进行适当的行为第二课:四季的变化教学目标:- 了解四季的变化特点和原因- 研究描述四季特征的词汇- 能够用简单语句描述四季的变化教学准备:- 四季图片或卡片- 描述四季特征的词卡片教学过程:1. 展示四季的图片或卡片,向学生介绍每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2. 教师带领学生研究描述四季特征的词汇,例如:春天的花开、夏天的炎热、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寒冷等。

3. 讨论四季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公转和倾斜引起的影响。

4. 练使用四季特征词进行口头表达,让学生以简单语句描述每个季节的变化。

5. 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描述当前的季节及其特点,并比较不同季节的差异。

教学延伸:- 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变化,并进行简单的记录和描述。

- 带领学生制作四季变化的手工作品,表达对不同季节的喜爱。

教学评价:- 学生口头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 学生对四季变化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学生对当前季节及其特点的描述是否准确。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人教版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1单元生物的进化1 生命的历程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生物的由来。

2.通过对四个时期化石的比较,分析地球上生物的变化。

3.模拟辩论,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生物由来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结论依靠事实证据进行证明。

科学知识1.知道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的重要证据。

2.了解地球生物进化的四个时期中的代表生物。

教学准备有关说明地球上生物来源的科普书籍。

(有条件的可以在网络教室上课,课前可制作专题网页)化石形成过程短片。

第1课时一.教学导入阅读思考:学生阅读单元页中的诗,师提出问题:“通过阅读,你发现了哪些科学问题?”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后,借助本课教材引入部分揭示要研究的问题: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仲,生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板书课题)二.交流讨论1.教师讲述:在浩瀚的海洋里、广袤的陆地上、辽阔的天空中有众多的生命形式,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漫漫历史长河中,生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曾经有两种观点:“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

”你们认为呢?(后者的观点是正确的)2.讨论那么你们看待古时候人们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这一说法?还知道哪些有关神创造生物的神话故事?(约3分钟)引导学生交流并认识到,人类自古就关注自己的来历,神话故事是古代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方式。

3.思考: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那么这样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可以凭空得出吗?(需要证据)4.我们怎样查找?5.学生查找资料,并分析提取证据6.交流小结三.布置作业课后利用网络或其它资料继续查找生物进化的证据。

第2课时一.组织交流:又查到了哪些生物进化的证据?二.了解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变化的师:前面的证据让我们零碎的了解了一些动物由某一种进化到某一种,那地球上的生物究竟是怎样变化过程?我们无法目睹在遥远的过去,地球上所发生的事情,那么人们靠什么去研究去认识呢?(化石)活动2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1.化石的形成(放映短片)2.依据化石的形成过程思考化石为什么能告诉我们过去的事情?3.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内容,师生共同列出流程图:生物演化请比较4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地球上生物的变化规律是:由水生到陆生发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优秀)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优秀)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第一节身边的动物教学目标1.初步尝试对自己感兴趣的或观察过的小动物,提出不懂的问题;能用语言清楚地描述观察的动物的特征,能清楚表达自己提出的问题,能认真听他人发言。

2.有好奇心,爱提问,喜欢动物。

3.认识常见的动物名称及其外部特征。

内容设计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不少动物,因此本课不是简单地认识一些动物的名称,而是指导学生对自认为很熟悉的动物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并认识一些生活中常见、但不知名的动物。

本课设计了两个活动:(1)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

这个活动目的有三项,一是学会提问,并根据有兴趣与否对问题进行初步筛选;二是认识一些常见但不知学名的动物,三是学会分别统计自己、小组及班级共认识了多少种动物;(2)创办动物园。

这个活动可以说是一个后测活动,即检验学生认识动物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是一个兴趣活动,因为动物园是小学生最爱去的地方,他们对动物园是最熟悉的,让他们自己设计动物园,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学习变得有趣味、不枯燥。

教学准备活动(1):各种常见动物的挂图;活动(2):可贴于课本第6~7页动物园底图上的不干胶动物贴画。

活动(1)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教材P4~P5)内容说明这个活动可以分两层:1.让学生对自己很熟悉的动物,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只知道动物的名字,并不算真正认识了它们。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各个方面的,不一定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本活动中也不要求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提问题的勇气,本活动的目的就达到了。

图中表现了本书的主人公、爱提问的奇奇提出的6个问题。

2.生活中学生会观察到许多小动物,这些动物可能在儿童读物中、在动物园中都找不到它们名字,在本活动中学生将认识这样的动物的名字,使他们体会到,在自己的身边有许多东西需要留意观察,需要学习。

图中的动物有:①鼠妇(潮虫)、②马陆、③蛞蝓(鼻涕虫)、④杜鹃(布谷)、⑤水黾、⑥蛐螋、⑦槐尺蠖(吊死鬼)。

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教案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教案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过程与方法:利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利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2个塑料杯、1片玻璃、1张蜡光纸、1支筷子、2个试管、2根长木条(可以是长一些的牙签)1个玻璃杯、1个塑料瓶(矿泉水瓶)、1个水槽。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两张。

【教学过程】一.观察水和食用油1.导入:水是一种液体,你们知道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这些液体是否都一样呢?今天我们以水和食用油为例,进行研究。

2.学生观察:提供给每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维恩图中。

(提示:在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3.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师板书展示。

二.滴液比较1.师:水和食用油除了我们刚才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外,还有不同之处吗?例如,我们分别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蜡纸、玻璃片和报纸上,它们的状态一样吗?2.生猜测,并讨论: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师适当提示:每一次将液滴滴在不同的物体上时,为了实验的可靠,需同时多滴几滴;每一滴的量要控制,不要太多,简单演示;要注意观察水滴和油滴在不同物体上后形成的形状是否一样)3.生实践,将观察到的液滴状态画下来,并注明液滴是在什么物体上。

4.展示学生的记录,并交流讨论。

三.比较水和油的轻重1.师:水和食用油相比,那种物质更重?我们有什么办法比较?2.生交流方法,并讨论、判断方法的可行性。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表格式教案第一课:迎接科学教学目标:- 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内容:- 科学的定义与特点- 科学与生活的关系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科学的思考2. 介绍科学的定义与特点3.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并讨论科学与生活的关系4.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示范实验5. 学生自主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6. 小结本课内容,并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教学资源:- 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实验器材和材料- PPT演示文稿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讨论,评估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记录,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巧第二课:物质和能量教学目标:- 了解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概念- 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 认识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教学内容:- 物质的定义与分类- 能量的定义与种类- 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步骤:1. 复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科学的基本概念2. 讲解物质的定义与分类方法,示范实验展示不同物质的特征3. 引入能量的概念,介绍不同种类的能量,并与实际例子结合4.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发现并记录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5. 学生展示小组成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6. 布置相关课后练和作业教学资源:- 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实验器材和材料- PPT演示文稿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评估学生对物质和能量概念的掌握情况- 收集学生的课后练和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理解程度第三课:水教学目标:- 了解水的重要性和基本性质-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水的变化过程教学内容:- 水的重要性和用途- 水的凝固、融化、汽化等变化过程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对水的认知2. 讲解水的重要性和用途,与学生分享与水相关的日常经验3. 进行实验,展示水的凝固、融化、汽化等变化过程4. 学生自行进行实验,记录观察结果并做出解释5.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并进行整理与归纳6. 布置相关课后练和作业教学资源:- 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实验器材和材料- PPT演示文稿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评估学生对水的变化过程的理解- 收集学生的课后练和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归纳能力...(继续编写后续课程计划)。

最新最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最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内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师: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

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

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内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内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最新人教版2023年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2023年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2023年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最新人教版2023年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本册教材内容涵盖了儿童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2. 学会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教案按照教材的不同单元进行安排,涵盖了以下内容:
第一单元:科学实验基本概念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科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包括实验的目的、步骤和结果分析。

通过听故事、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

第二单元:观察实验现象
本单元通过多种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的实验现象,如水的沸腾、物体的浮与沉等。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第三单元:实验探究
本单元引导学生进行小型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生将学会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等。

第四单元:科学与技术
本单元介绍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科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
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讨论、实验观察等,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
本教材提供了针对每个单元的自我评估和小组评估活动,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自我研究和合作研究能力。

以上为《最新人教版2023年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教学目标:1.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2.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教学重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教学准备: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教学过程一、引言1.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二、看照片上的大树1.你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三、回忆中的大树1.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3.教师激趣: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4.学生交流: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四、观察真正的大树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2.活动与评价:把观察到的信息记录下来,并与同伴交流3.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第二课校园的树木教学目标: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2、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教学重难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教学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教学过程一、观察树木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二、观察记录一棵树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的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3.记录观察到的结果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树的相同之处: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树干、树皮、都有树叶、果实第三课大树和小草【教学目标】了解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教学重难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教学准备】几种常见的小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小草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小草二、观察记录狗尾草1.为什么叫狗尾草?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1.比较完成对比表格:茎、叶、果实2.交流汇报: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3.总结: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第四课观察水生植物【教学目标】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2、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教学重难点】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教学准备】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和金鱼藻二、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把橡皮泥去掉,比较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在水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对,都能浮在水面上,会有什么秘密呢?3.探究: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三、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似之处?(除了形态结构特征外,还可以稍作拓展,如它们都会繁殖后代,都会死亡等.)它们是水生植物,它们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第五节植物的叶【教学目标】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2、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教学重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教学准备】捡一些落叶.【教学过程】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2、讨论: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3、比较: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描述: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3、总结: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第六节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目标】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教学重难点】观察记录描述植物的变化.【教学准备】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录表.一、怎样观察植物的变化讨论:我们可以观察植物的哪些变化?我们怎样观察?首先得测量树干是否变粗了,数数每天有多少落叶.菊花的花苞长得怎么样了?狗尾草会枯死吗?樟树的果实又是怎样变化的呢?二、观察叶的生长变化可以测量一条树枝上的最大叶子、最小叶子和中间大小的叶子的长度或宽度,并做好记录三、实地观察记录植物的茎、叶1、活动:我们分小组按计划到校园内进行观察,记录下第一手资料.钟)2、交流:汇报我们的观察数据,思考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四、记录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第七节植物的共同特点【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2.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有关共同特征的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植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一些共同特点.【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资料来总结植物的一些特征.【教学准备】教师: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图片,植物一生的图片(CAI课件);学生: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比较记录纸.【教学过程】一、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1、回忆:我们的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树、狗尾草、水葫芦和金鱼藻.我们还知道哪些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2、思考:植物需要什么才能正常生长?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了解植物的一生思考: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向日葵的一生: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这是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一棵大树的一生,你们能找出与向日葵一生的相同和不同吗?主要不同是寿命的长短不同三、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思考:在我们对植物进行了这些观察和研究之后,我们能够说出植物的哪些共同特点?我们是怎么知道的?整理:翻看前几课的唯恩图记录,比较各共同点,然后整理记录于纸上.第二单元动物第一课寻访小动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在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教学难点】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教学过程】一、理解小动物教师问:“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二、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在一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过程中注意引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三、寻访活动的准备组织讨论,明确寻访的任务、寻访的时间、地点和观察与调查的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组内的分工.交流寻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教师做好明确要求:注意安全、关注和爱护小动物.四、到校园里寻访小动物学生分组寻访第二课蜗牛(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过程与方法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教学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教学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教学准备】1、分组:2-3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2、与学生相同的但大一号的材料.【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蜗牛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二、观察蜗牛的身体.1、组织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四、饲养蜗牛1、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学生饲养、观察蜗牛并记录发现和产生的新问题.3、关注:饲养过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第三课蜗牛(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过程与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教学准备】分组: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教学过程】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3、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4、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二、观察蜗牛吃食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4、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5、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3、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四、继续观察蜗牛1、学生课后继续饲养蜗牛、并观察和记录获取的信息.2、教师注意在学生饲养过程中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3、关注:饲养中是否仔细认真的观察,注意引起饲养和观察的兴趣.第四课蚯蚓【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2、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对外力刺激的反应、对水的反应.过程与方法能用简图画出蚯蚓的形态结构,能用维恩图比较相同和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蚯蚓这样的小动物,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教学重点】经历对蚯蚓的观察,初步理解动物身体结构的多样性.【教学难点】对蚯蚓的细致的观察,对蚯蚓身体结构的认识.【教学准备】每组: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蚯蚓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二、观察蚯蚓的身体1、组织讨论观察蚯蚓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注意到肛门、扣、和环带,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三、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蚯蚓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比如用水刺激)的方法观察蚯蚓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四、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五、鼓励学生饲养蚯蚓,以获取更多有关蚯蚓的信息.第五课蚂蚁【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2、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触礁,胸上长有六只脚.过程与方法1、用图画尽可能准确的画出蚂蚁的身体.2、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教学重点】经历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的过程,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教学难点】观察蚂蚁过程中不干扰蚂蚁,室外观察蚂蚁的安全性.【教学准备】每组:少许面包,少许白糖、和死掉的昆虫,放大镜.教师准备: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志、放大镜、小盆子、小石块.【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找蚂蚁1、课前找蚂蚁的要求:在校园找到蚂蚁;不惊扰蚂蚁;不捉蚂蚁.2、学生找蚂蚁,最好能找到蚂蚁的窝.3、关注:学生是否按要求找蚂蚁.二、观察蚂蚁(一)室外观察蚂蚁1、交流有关蚂蚁的经验.2、观察蚂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观察蚂蚁的方法.3、教师整理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意见适当补充观察的注意事项.4、学生到校园找好的地方观察蚂蚁.5、关注:学生是否能在不干扰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吃食、运动、群体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认真记录.(二)室内观察蚂蚁(用于补充室外观察的不足或校园内找不到蚂蚁的情况)1、教师问:“蚂蚁要乱跑,怎样才能很好的观察蚂蚁呢?”2、学生讨论方法,教师整理.3、选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限制蚂蚁活动而又不伤害蚂蚁的观察并记录.4、关注:学生是否能在真正不伤害蚂蚁的情况下观察蚂蚁,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面的信息并记录.三、交流发现1、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2、组织学生并适当提问使学生交流更顺畅和清晰,适当提供信息以帮助学生解答观察中的问题.3、关注:学生对同学意见是否愿意倾听.第六课金鱼【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2、金鱼用鳍游泳,用腮呼吸.3、金鱼和蚂蚁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2、继续利用维恩图比较动物的相同和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培养用实验证据证明猜想的态度.【教学重点】通过观察金鱼的生活,了解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的相同和不同.【教学难点】学生有想法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教学准备】每组:2-3条金鱼,装载玻璃缸里.1只滴管、少许使用色素调制的红水、鱼食.【教学过程】一、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1、教师介绍鱼类的生活环境.2、学生举例其他的水生生物.3、关注:“鱼生活在水里”的理解.二、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1、学生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2、教师适时告知鱼鳞、鱼鳍等及其作用.3、关注:学生对金鱼形态的关注和对金鱼运动方式的关注.三、观察金鱼的吃食和呼吸1、交流有关金鱼在吃食和呼吸方面的经验.2、讨论、设计观察金鱼吃食和呼吸的方法.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作出提示:喂食观察金鱼的吃食;用红水观察金鱼的呼吸.(如需要可以演示在水中放红水的方法)4、学生观察并记录.5、教师适时指导并提供信息:水中有少量的空气.6、关注: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看法时是否干扰金鱼;是否观察到更多信息四、比较金鱼和蚂蚁的相同和不同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蜗牛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五、把观察后的金鱼养在各班教室,方便学生继续观察,获取更多信息.注意平时的看护,保证金鱼存活.第七课动物的共同特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环境也不同,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动物的共同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动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教学重点】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的除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学难点】学生提供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学生无证据信息对整理的干扰.【教学准备】蜗牛、蚯蚓、蚂蚁、金羽的图片;四种动物议政的图片.【教学过程】一、讨论动物的共同特点.1、学生整理本单元的学习成果.2、小组讨论四种小动物的共同特点,把结果记在课本上.3、汇报,教师把汇报结果记在黑板上.4、教师或学生举例某种动物,看是否具有上面的共同特点,5、关注:学生交流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二、感受生物的多样性1、教师讲解到校园观察学校动物和植物的注意事项.2、学生分组到校园静静的观察校园的植物和动物.3、回教室汇报.4、关注:是否能做到安静的观察、不打扰校园的动植物.三、总结生物的共同点1、全班集体用维恩图比较动物和植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在动物和植物相同的圈里写上“生物”两个字,并告诉学生,动物和植物艘是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3、关注:学生在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四、讨论人与其他动物、植物的共同特点1、教师指着动物、植物的共同点问:“人有这些特点吗?”2、归纳小结:人和动物、植物都是生物,都是活的,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生长繁殖、最后都会死亡.这是生物的特点,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3、关注:人是否是生物的理解.第三单元材料第1课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过程与方法: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教学准备】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教学过程】一、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1.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2.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①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③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3.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呢?二、观察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1.我们周围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比如一扇门,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举例说说你的想法.2.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讨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来.3.交流各组的记录情况,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若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及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第2课谁更硬一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教学准备】学生(每小组):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杯、热水.教师准备:电路检测器、榔头【教学过程】一、比较硬度1.比较纸和木头的软硬说说它们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2.比较纸、木头、金属的软硬,再出示金属一条,这三材料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3.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的软硬二、认识金属说说周围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属?为什么用金属不用其它材料1.易传热将大小相同的木条、塑料和金属条同时放入热水中,过一段时间,用手摸一摸哪一种材料最热?2.能导电教师演示,将木条、塑料、金属条分别接入电路检测器,观察电灯泡是否发亮?3.延展性试着用榔头轻轻敲打铜丝,观察铜丝发生了什么变化?4.有金属用砂纸磨擦铁钉、磨擦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2024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8篇)

2024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8篇)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漂亮的小编为家人们分享的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8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上册的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2、学生能在称量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学习准确称量。

3、学生体验到实验中会产生误差,明白减小误差对于试验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1根长细木条(或竹条)、3根细线、1块橡皮泥、1个气球、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教师准备: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教学过程一、空气有重量吗1、师: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有重量吗?有什么办法证明?2、生讨论交流,提出采用自制的小天平来证实空气是否有重量。

并讨论自制小天平的方法。

3、指导学生自制小天平。

4、小天平调平。

5、给气球充气,观察并记录小天平的`变化。

(分组实验)6、全班交流小天平的变化情况,思考:所有小组的实验结果都一致吗?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实验结果不同?有什么办法改进实验,使效果更明显,结果更精确?二、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1、讨论交流改进小天平测量的方法2、生选择方法进行实践,并讨论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三、天平称量皮球的重量1、师:为了让我们的实验结果更精确,更有说服力,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室的天平称来进行研究。

2、师演示:将一只充满气但未充足气的皮球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出重量(让学生来看),然后用气筒给皮球充足气。

3、师演示测量充足气的皮球的重量,请学生帮助观察重量是否增加,增加了多少?思考:说明了什么?4、请学生观察对比,托盘天平和自制天平有哪些主要区别。

(托盘天平不仅可以测出空气是否有重量,而且可以较准确地测出到底增重了多少)四、单元小结1、请学生将之前记录的维恩图等记录表取出,再发给学生一张新的石头、水、空气对比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教案)和教学计划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教案)和教学计划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教案)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科学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热爱自然、关注科学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2.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复杂的科学概念,同时培养他们的实验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有趣的科学实验或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新课内容。

2. 讲解新课: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

3. 巩固练习: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等,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科学现象和实验过程。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在讲解新课过程中,设置一些课堂练习题,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所学知识。

2. 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包括阅读教材、完成实验报告等,以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3. 评价方式:采用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末考试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器材、多媒体资料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工具:利用教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和多样化的学习选择。

(新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科学探究第一课什么是科学教学目标1. 认识科学的概念2. 研究科学的方法和技能3. 能够解决简单的科学问题教学重难点1. 科学方法的概念及应用2. 科学技能的研究和应用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探讨“科学是什么”,引入科学的概念2. 研究科学的概念:播放科学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定义和含义3. 研究科学的方法:解释科学方法的概念,帮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方法了解科学的方法和过程4. 研究科学技能:介绍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掌握科学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技能5.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学生实验成果第二课科学常识教学目标1. 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和科学知识2. 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 科学常识的研究和了解2. 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和技能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科学常识是什么”,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科学常识2. 研究科学常识:介绍一些科学常识,例如植物的生长过程、昆虫的蜕变等3. 观察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训练学生发现事物、观察事物的能力4.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观察实验报告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课生活中的力教学目标1. 认识一些力的作用2. 掌握力的测量和计算方法3. 学会如何利用力教学重难点1. 不同种类的力的概念和效应2. 力的测量和计算方法3. 力的应用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探讨“力是什么”,引出课堂主题2. 研究力的概念:介绍力的概念和种类,例如重力、摩擦力等3. 力的测量:让学生研究如何测量力的大小,例如使用弹簧测力计等4. 利用力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力的实验,学会如何利用力5.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第四课生活中的定向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地图和罗盘2. 掌握定向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重难点1. 地图和罗盘的使用方法2. 定向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定向”,引入课堂主题2. 地图和罗盘的使用:介绍地图和罗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地图和罗盘3. 定向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研究如何使用地图和罗盘进行定向4.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定向实践成果第三单元声音传播第五课声音的产生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来源和产生方式2. 掌握声音的传播方式和特性教学重难点1. 声音的来源和产生方式2. 声音的传播特性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声音是什么”,引入课堂主题2. 声音的产生:介绍声音的源头和产生方式,例如乐器、嗓子等3. 声音的传播: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式和特性,例如声音的传播速度等4. 声音的实验:让学生进行声音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5.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声音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第六课声音的利用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作用和用途2. 学会利用声音教学重难点1. 声音的作用和用途2. 利用声音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声音的作用和用途”,引入课堂主题2. 声音的利用:讲解声音的常见用途,例如广播、聆听音乐等3. 利用声音:引导学生设计并实践利用声音的小项目,例如制作乐器、录制广播等4.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声音实践项目成果总结本教案以新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为基础,设计了第一单元科学探究、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和第三单元声音传播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2023年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全册)

2023年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全册)

2023年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全册)2023年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身边的万物(一)课时一:水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性质和用途;2. 掌握正确使用水的方法;3. 培养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水的来源和种类;2. 水的形态和性质;3. 水的用途和重要性;4. 正确使用水的方法;5. 水的保护与节约。

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水,引发学生对水的兴趣和认知;2. 演示法:利用实验演示水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性质变化;3. 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让学生讨论如何正确使用水;4. 合作研究法:分小组讨论水的保护与节约的方法。

教学资源:1. 水样;2. 实验器材和材料;3. 图片、图表和幻灯片;4. 小组活动资料。

课时二:观察生活中的水教学目标:1. 观察生活中不同用途的水;2. 归纳总结水的用途;3. 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饮用水、洗衣水、农田用水、厕所冲水等不同用途的水;2. 水对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提问法:通过提问学生观察他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水;2. 讨论法:学生小组讨论不同用途的水,并进行归纳总结;3. 视频展示: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水的用途与重要性。

教学资源:1. 图片、实物样本;2. 视频资料。

第二单元:观察水果和蔬菜(一)课时一:观察不同水果的外部特征教学目标:1. 观察不同水果的外部特征;2. 分辨不同水果;3. 培养细致观察和分类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不同水果的外部特征;2. 对水果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方法:1. 观察法:学生观察不同水果的外部特征,并进行描述;2. 比较法:将不同水果进行比较,寻找它们的相似与不同之处;3. 图片展示:展示水果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分类。

教学资源:1. 不同水果的实物样本;2. 图片。

课时二:观察不同水果的内部结构教学目标:1. 观察不同水果的内部结构;2. 掌握水果的部分名称和用途;3. 培养耐心观察的能力。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套(人教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套(人教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套(人教版)
简介
本文档为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套,参考了人教版的内容。

教案包括了全册的各个单元和课时的教学内容和安排。

目录
1.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水
- 1.1 课时一:认识水
- 1.2 课时二:水的变态
2.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空气
- 2.1 课时一:空气的存在
- 2.2 课时二:空气的重要性
3.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光
- 3.1 课时一:认识光
- 3.2 课时二:光的传播
4. 第四单元:磁与非磁
- 4.1 课时一:磁性物质
- 4.2 课时二:实验探究
5. 第五单元:声音
- 5.1 课时一:声音和噪音
- 5.2 课时二:声音的传播
6. 第六单元:动物和植物的组成- 6.1 课时一:动物的组成
- 6.2 课时二:植物的组成
7. 第七单元:动物和植物的生长- 7.1 课时一:动物的生长
- 7.2 课时二:植物的生长
8. 第八单元:保护动物和植物- 8.1 课时一:保护动物
- 8.2 课时二:保护植物
使用说明
- 每个单元包含了两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和安排。

- 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变动。

- 教案中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是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套的简介和目录,希望对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教案内容详细且全面,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希望大家珍惜资源,合理运用教案,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研究环境和效果。

*请注意:本文档仅为参考,具体教学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上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第一课亲近自然
课程目标
- 认识大自然中的日常现象。

- 理解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恩赐。

- 培养对大自然的感悟与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
- 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中的日常现象。

- 让学生理解自然赋予人类的恩赐。

- 培养学生眷恋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

教学难点
- 让学生理解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恩赐。

教学过程
1. 与学生一起观察大自然中的常见现象,如风、雨、日出、日
落等,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美妙之处,并产生要与自然保持亲近的
想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恩赐,如空气、水资源、食物、药品等,帮助学生认识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做环保小卫士,向同学们普及环保知识,关注身边
的环境污染现象,并从自己做起,践行环保理念。

4. 通过展示自然风光的图片或影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
向往和热爱。

5. 指导学生用心感受大自然中自己所感受到的美好,可以绘画、摄影、写日记等多种方式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初步认识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更深入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但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自然界的
奥妙,从不同角度看待自然现象,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同时,还需要通过更多有趣的形式,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环保,真正践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物体第一课:晴雨表教学目标:- 了解晴雨表的作用和原理- 研究如何根据晴雨表的变化预测天气情况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晴雨表的兴趣。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晴雨表的作用和原理。

3. 概念解释:简要解释晴雨表是如何根据气压的变化来预测天气情况的。

4. 操作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晴雨表,观察气压的变化对晴雨表指针位置的影响。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晴雨表的作用和原理,并与现实生活中的天气预报进行对比。

6. 练巩固:通过小组活动或绘画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晴雨表的理解。

教学资源:- 晴雨表模型- 图片或视频素材- 绘图纸和彩色笔第二课:空气和水教学目标:- 了解空气和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掌握一些简单的空气和水的实际应用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对空气和水的重要性的思考。

2. 概念解释:简要解释空气和水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实际应用: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应用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到空气和水的多样化用途。

4. 实验观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例如比较水的沸点和冰的融点,观察水的分子运动等。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空气和水的特点和用途。

6. 练巩固:通过小组活动或问答活动让学生巩固对空气和水的理解。

教学资源:- 图片或视频素材- 实验用材料:水、冰、烧杯等第三课:有机物和无机物教学目标:- 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和特点- 研究一些常见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和特点。

3. 概念解释:简要解释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定义和特点。

4. 常见物品分类:让学生自己找出身边的一些物品,按照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分类。

5. 观察实验:进行简单的实验,例如将水和糖分别加热,观察变化并讨论。

6.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和特点。

最新最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最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内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师: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

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

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内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内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科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实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实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理解。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一、引言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相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以前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以前看到过什么?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四、观察真正的大树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

(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

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展开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

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

(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

板书设计:第二课校园的树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注重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观察树木的方法1.总任务:分小组实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3.交流:我们能够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

这是树的果实。

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

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

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3.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

(对总结的内容须得从学生实际观察的基础上实行,学生能发展到什么水准就总结到什么水准,书上总结内容仅作样本供参考。

)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板书设计: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树干、树皮都有树叶、果实……第三课大树和小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一、理解常见的小草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但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理解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理解?提供理解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使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

(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有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理应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1.引导讨论:能够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

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实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

(这是教学重点)大树小草3.总结: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

(唯恩图的作用是梳理学生的观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比较相同点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的特征,从而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对概念内涵的梳理还得从学生实际出发。

)板书设计:第二单元动物1、成都市二仙桥学校易孝文单元目标科学概念生命体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都是由物质构成的,都有新陈代谢活动,能适合和影响环境、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实行生长发育。

地区上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和植物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的生命世界。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动物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食物、空间和应激性。

动物会经历出生、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他们的后代。

动物有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饲养一种小动物。

使用文字、图画记录观察到的内容。

使用维恩图处理观察内容,整理描述结果。

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通过阅读提升对动物基本需要和动物多样性的理解。

比较多种动物,总结他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动物的兴趣。

感受动物的多样性,培养对不同动物的研究兴趣。

培养对动物生存需求的敏感性。

培养保护自然环境种动物的意识,能爱护自然环境下的小动物。

培养以观察目的为出发点,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课时计划:本单元每课用一个课时完成,整个单元用九课时完成,其中两个课时为机动课时,用于查漏和单元总结。

第二单元动物单元目标科学概念生命体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都是由物质构成的,都有新陈代谢活动,能适合和影响环境、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实行生长发育。

地区上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和植物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的生命世界。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动物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食物、空间和应激性。

动物会经历出生、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他们的后代。

动物有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饲养一种小动物。

使用文字、图画记录观察到的内容。

使用维恩图处理观察内容,整理描述结果。

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通过阅读提升对动物基本需要和动物多样性的理解。

比较多种动物,总结他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动物的兴趣。

感受动物的多样性,培养对不同动物的研究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