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 (袁行霈)第八编 清及近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袁行霈 最全最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和,它保存在中。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5篇。
四、简答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2、你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吗?为什么?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完整版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清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之清代文学清代文学清代诗文的特色。
(1)明清鼎革,激化了民族矛盾与斗争,中原板荡,沧桑变革,唤起汉族的民族意识与文人的创作才情,给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
富有民族精神和忠君思想的遗民诗人的沉痛作品,体现了那时代的主旋律,即便曾一度仕清的诗坛名流,也在诗歌里抒发家国之痛,映照兴亡,寄寓失节的忏悔。
(2)这两部分诗文以对现实的敏锐反映而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
稍后的诗人及其他作者,虽无强烈的民族思想和家国之悲,但也慨叹时世,俯仰人生,写出了风格独特的篇什。
已呈式微之势的词则应时而复兴,倚声填词蔚然成风。
散文的内容偏重经世救国,崇实致用,在传记文里多用小说笔墨。
清初诗文改变了元明以来的颓势,出现了新的繁荣。
简述清初三大学者。
(1)顾炎武,他论诗“主性情”,反对模拟,提倡“文须有益于天下”。
他“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秋雨》),四百多首诗,拟古、咏怀、游览、即景等围绕抒发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主题,反清复明和坚守气节是其诗突出的色调。
如《秋山》写江南人民的反清斗争和清兵屠戮烧杀的罪行。
顾炎武的诗是诗人崇高的人格和深厚学力的表现,笔墨矜重,不假巧饰,其格调质实坚苍,沉雄悲壮,往往接近杜甫,如《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2)黄宗羲,论诗称“情者,可以贯金石,动鬼神”,强调诗写现实;注重学问,推崇宋诗,与吴之振等选辑《宋诗钞》,扩大宋诗影响,推动浙派形成。
诗歌感情真实,沉著朴素,具有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云门游记》、《感旧》等,抒发亡国之痛和怀念殉难亲友,虽有悲凉之感,但不消沉颓丧,屡屡表白身处逆境而不低头的顽强精神。
(3)王夫之,学者称船山先生。
他生于“屈子之乡”,受楚辞影响,步武《离骚》,用美人香草寄托抒怀,如《绝句》,借舒草之心“不死”,喻坚韧不拔之志和恢复故国“春色”的理想。
王夫之自叹“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王船山公年谱》引王夫之自题墓碑词),表现“孤愤”是其诗突出的内容,如《补落花诗》九首之一,以落花飘魂抒写胸中郁结的亡国之恨,含蓄蕴藉,深沉瑰奇。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八编 清代文学(第七、八章)【圣才出品】
第7章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7.1 复习笔记一、流派纷呈的诗坛和袁枚1.诗坛多元格局(1)沈德潜①沈德潜论诗原本叶燮,经其推演,以儒家诗教为本,倡导格调说,尊唐抑宋,使诗歌“去淫滥以归雅正”,起到“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的教化作用。
②他以唐人为楷式,以古诗为源头,选辑《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等,树立学习的范本,影响颇大。
③其诗歌创作,古体摹汉魏,近体法盛唐。
因曾接触人世祸患,也写有一些“以微词通讽谕”的诗歌。
但其大量诗作雍容典雅,平庸无奇,为典型的台阁诗体。
(2)厉鹗其主张作诗参以书卷,学习宋人,好用宋代典故,著有《宋诗纪事》。
他作诗重学问,主空灵,合写景与宗宋为一,代表浙派的风格特点。
其诗主要写山水,以杭州和西湖风景为主,遍及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诗中境界流露一种寒意,于幽新隽妙融入孤寂冷落之情。
(3)翁方纲其论诗提倡肌理说,肌理包括义理与文理。
义理为“言有物”,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思想与学问;文理为“言有序”,指诗律、结构、章句等作诗之法。
义理为本,通变于法,以考据、训诂增强诗歌的内容,融词章、义理、考据为一。
常以学问为诗,用韵语作考据。
2.袁枚及性灵派诗人(1)袁枚①袁枚生活通脱放浪,个性独立不羁颇具离经叛道、反叛传统的色彩。
他宣扬性情至上,肯定情欲合理,在性与情上,主张即“情”求“性”,突出尊情;在言志与言情上,认为“诗言志,言诗之必本乎性情也”。
对虚伪的假道学深恶痛绝,表现出封建社会末期个性解放思想再次苏醒。
②袁枚标举性灵说,与沈德潜、翁方纲的格调说和肌理说相抗衡,影响甚大,形成了性灵派。
“性灵”,其含义包括性情、个性和诗才。
性情是诗歌的第一要素,诗生于性情,性情是诗的本源和灵魂,而这种性情要表现出诗人的独特个性。
他提倡创写“有我”之旨,这是性灵说审美价值的核心。
同时,在艺术构思中,还要做到灵机与才气、天分与学识要结合并重。
他推重独创,反对模拟。
③袁枚在“吟咏性情”的基点上构成完整体系的诗歌理论,冲破了传统与时代风尚,对格调模拟复古、肌理考据学问、神韵纤巧修饰、浙派琐屑饾饤给予有力的冲击,是晚明文艺思潮的隔代重兴,为清诗开创了新的局面。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八编 清代文学(绪论及第一、二章)【圣才出品】
第八编清代文学绪论0.1 复习笔记一、文化专制下的学术和文学1.文化专制:独尊程朱理学清王朝统治者利用明王朝的降臣降将,悉依明制设立朝廷,利用汉族的儒家思想控制社会思想文化,定都之后便尊孔崇儒,科举考试用八股文,取《四书》《五经》命题。
尤其是康熙,他博学而重视文教,崇尚朱熹并提高其地位,还任用了一批信奉宋代程朱理学的官员,宋代理学遂成为清代的官方哲学。
2.编书与禁书清王朝控制社会文化思想的方式之一是编书,他们实行“偃武修文”的措施,诏开博学鸿词科,将全国的学者名流吸收到朝廷之中编修《明史》《康熙字典》等。
乾隆年间编成的《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的一大总汇。
在以行政手段搜集全国图书的同时,也作了一次大规模的图书检查,明令各地查缴“违碍”的书籍,然后销毁,后来更扩大查禁范围,明末将相朝臣、明末清初文人的著作,都在查禁之列。
3.日益严苛的文字狱清王朝控制社会思想的更严厉的手段是大兴文字狱,案件之繁多,株连之广,惩治之残酷,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文人普遍怀有忧谗畏讥、惴惴不安的心情,形成了畏惧、郁闷的心态和看风使舵的处世态度,也影响了当时的学术风气。
4.汉学的兴盛从学术源流上讲,乾嘉汉学导源于清初的顾炎武,从学术精神上讲,则是清王朝文化专制的结果。
在文字狱的恫慑下,人们丢掉了经世致用的精神,不关心当世之务,只埋头于古文献里。
在学术方面,乾嘉汉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只能说是做了丰实的学术研究的基础工作,脱离现实的倾向导致缺乏思想理论的建树。
5.桐城古文正宗的确立方苞提出古文“义法”说,姚鼐将其发展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以及桐城派古文确立其正宗地位,都与科举考试用八股文和汉学的兴盛有关系。
6.文学的滞化现象汉学之学术思想还渗透进诗歌和小说领域。
(1)诗歌方面翁方纲的肌理说包括义理、文理,王士禛的神韵说强调含蓄蕴藉,沈德潜的格调说悉依儒家诗教,使诗与社会现实拉开了距离,诗不再是陶冶性情,而是可资考据学术渊源、历史是非得失的材料。
中国古代文学第四本(袁行霈)整理重点笔记
第六编元代文学元曲:有元一代文学的代表。
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
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文学;散曲是金元时期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式,包括小令和套数。
元人称之为乐府或今乐府.元曲四大家:关于元剧四大家,元明清三代许多评论家各有不同的提法,如周德清说“关、郑、白、马”(《中原音韵》),何良骏说“马、郑、关、白”(《四友斋丛书》),王骥德说“王、关、马、白”(《曲律》),徐复祚说“马、关、白、郑”(《曲论》)。
但关、白、马总是被列入“四大家”之内的,有争议者只是王与郑。
(关王马白/关郑马白)元杂剧的体制特点:(一)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
(二)演剧角色可分末、旦、净三类。
末分正末、小末;旦分贴旦、搽旦、小旦。
(三)在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不相重复。
(四)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
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宫调”:我国历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
其中以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
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以其他各声为主的则称为“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宫调”。
周德清《中原音韵》记载,元代最通行的宫调有12种,即所谓“五宫七调”,元杂剧中实际应用的只有五宫四调,即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后通称“北九宫”。
第一章杰出的戏剧家关汉卿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根据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公案剧”、“爱情剧”和“历史剧”三类:(一)以《窦娥冤》、《鲁斋郎》和《蝴蝶梦》为代表的公案剧,多侧面地反映了元代最基本的社会矛盾。
(二)以《拜月亭》、《调风月》为代表的爱情剧,歌颂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追求,揭露了封建礼法制度的虚伪与残忍。
(三)以《单刀会》为代表的历史剧,虽然表现的是历史生活,刻画的是历史人物,但却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鲁斋郎》权贵鲁斋郎强夺银匠李四、孔目张圭之妻,迫使两家妻离子散,最后包拯将其名字改写为鱼齐即,智斩了鲁斋郎,两家终得团圆。
中国古代文学史 (袁行霈)第八编 清及近代文学
第八编清及近代文学
一、简答题
1.《登泰山记》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2.纳兰性德德词为什么有哀怨愁苦德情调。
3.试述《哀盐船文》德艺术特色。
4.试析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5.谈谈黄遵宪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二章蒲松龄及其它文言小说
一、论述题
1.简述《聊斋志异》在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
2.分析《婴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第三章吴敬梓及其它长篇小说
一、论述题
1.怎样理解《儒林外史》不仅是一部儒林丑史,也是一部儒林痛史?
2.根据《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与基本讽刺手法,简析范进、严贡生两个人物形象。
第四章曹雪芹与《红楼梦》
一、论述题
1.简析贾宝玉、林黛玉的叛逆性格。
2.简析薛宝钗形象。
3.试论述《红楼梦》研究的主要发展概况。
第五章清代戏剧
一、论述题
1.苏州派戏曲家在创作上有何特点。
2.《清忠谱》在戏曲发展史上有什么特殊地位?
3.联系作品实际,说说《长生殿》爱情描写的特点。
4.《长生殿》和《桃花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共同倾向?
第六章近代文学
一、简答题
1.谈谈黄遵宪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何谓“新小说”?它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何意义?
3.近代文学中古典小说的衰落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章节测试,清代弹词
第八编清代文学第七章清代弹词一、单项选择题1.明人把用诗赞韵文体进行叙事的文本统称为()A.话本B.词话C.散曲D.词【解析】(P320):B本题考查词话的相关知识。
明人把用诗赞韵文体进行叙事的文本统称为词話,词话在明中叶以后分衍为弹词和鼓词。
2.弹词最迟产生于()A.宋末元初B.明末清初C.元末明初D.清代中叶【解析】(P320):B弹词最迟产生于明末清初。
3.《再生缘》前17卷的作者是()A.陈端生B.陈长生C.梁德绳D.陶贞怀【解析】(P324):A本题考查《再生缘》的作者。
约在1869~1870年间,未出阁的18岁少女陈生在居住京师和随父宦游山东期间创作了《再生缘》前16卷。
其后由于母亲、祖父病逝和本出嫁的缘故搁笔,34岁时她又写了第17卷。
后由杭州女诗人梁德绳补续3卷完成。
二、多项选择题1.被称作“弹词三大”的作品是()A.《天雨花》B.《榴花梦》C.《再生缘》D.《笔生花》E.《锦上花》【解析】(P320):ACD《天雨花》《再生缘》《笔生花》被称作“弹词三大”。
2.下列属于清代弹词发展中期的作品是( )A.《凤凰山》B.《金鱼缘》C.《群英传》D.《子虚记》E.《双鱼佩》【解析】(P312):BCD 本题考查弹词作品的产生时期。
《凤凰山》属于清代早期弹词作品,《双鱼佩》属于清代晚期弹词作品。
三、简答题1.简述《再生缘》中孟丽君形象的意义。
【解析】(P309)在弹词小说众多女扮男装的形象中,孟丽君是反抗“夫权”“父权”“君权”最坚决、言辞最激烈的一个。
《再生缘》通过塑造盂丽君这样一个才高气傲、聪慧机敏、敢于叛逆,最后奈屈从的女性形象,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热情歌颂了当时社会条件下妇女挣脱礼教束缚的思想和行为,赞美了女性的才识和胆略。
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册第八编清前中期文学 全套PPT课件
露出深厚的悲慨。如下面这
首《太行》:
▪ 紫盘天井上,青幕太行郛。 风雨诗何壮,冈峦气不奴。 争韩来破赵,报楚去趋吴。 临老河山眼,苍茫得酒壶。
二、学者诗人顾炎武和李邺嗣
▪ 顾炎武(1613—1682), 原名绛,入清改名炎武,字 宁人,号亭林,又自署蒋山 傭,江苏昆山人。顾炎武是 著名的思想家,为抗清复明 事业历尽艰辛,一生著述甚 丰,在经学、史学和音韵学 领域成就卓著,是清代学术 的开山。诗则有《亭林诗 集》。
第八编 清前中期文学 绪论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清王朝的经济、文化与清代学术 ▪ 第二节 清代的人文思潮与文学 ▪ 第三节 清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集成特点
第一节 清王朝的经济、文 化与清代学术
文化保守主义
▪ 清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它是由北方女真族(后改 称为满族)执掌政权的。在占有全国的过程中,尽管清政权经过 了(zhan zheng)征服、采用了多种的(Zhong zu)压迫的手 段,但它其实是历史上汉化程度相当迅速而彻底的一个少数民族 政权。这种情况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即这个王朝对中国封建 政教传统的高度认同和全面尊崇,既然清政权出于自身原因拿不 出更新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那么,就只能回过头去向古人学 习和索取,以古为尊,以古为荣。这样,有清三百年便形成了一 种浓厚的文化保守主义态势
经济繁荣
▪ 经过前期近数十年的治理,清政权的地位得到稳固,经济逐 渐恢复,社会朝着繁荣富庶的方向发展。
▪ 随着商品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世面上呈现出承平的景象, “商贾云集,列肆贸易”,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由此 诞生。
▪ 清朝统治者出于稳固政权的考虑,在统治上实行了高压和笼 络两手。
▪ 一方面承认儒学的正统地位,任用一批信奉宋代程朱理学的 官员;迅速恢复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命题,八股 文取士;还将大量文人集中起来,编纂巨型类书、丛书。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第八编清代文学
第八编清代文学考点归纳【名词概念】遗民诗人、古文三大家、虞山诗派、梅村体、阳羡词派、浙西词派、京华三绝、苏州派作家、才子佳人小说、乾隆三大家、桐城派、“义法”说、阳湖派、浙派词、常州派、花雅之争、弹词、鼓词、子弟书【主要问题】清代文学思想的转变、清代文学的历史特征、清初诗文与词的繁荣、清初戏曲概况、清初白话小说概况、李渔的短篇小说、《聊斋志异》的狐鬼世界的内涵、《聊斋志异》小说艺术上的创新、《儒林外史》的叙事艺术、《红楼梦》的悲剧世界、贾宝玉形象分析、《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塑造、《红楼梦》的叙事特点、《红楼梦》的影响、清中叶诗坛概况【作家作品】钱谦益《后秋兴》,吴伟业《怀古兼吊侯朝宗》,王士禛《秦淮杂诗》,李玉《清忠谱》,李渔,洪昇与《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醒世姻缘传》,袁枚,李汝珍《镜花缘》、《绿野仙踪》、《雷峰塔传奇》核心考案1、(1)清代文学概述鸦片战争以前的清代文学,向上承接着明中叶以后文学发展的新趋势,属于中国文学近古期的第一段。
同时,清代文学又呈现出一种集中国古代文学之大成的形式,文学古典形式在清代都再度辉煌,聊为壮观;同时,新兴文体也有了新的飞跃,出现了雅化倾向和雅俗共存的状态;小说也迈入了独创期。
各种文体都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就,并呈现了向近代文学演变的趋势和征兆。
(2)清初文坛概况明清革新之际,民族矛盾与斗争唤起了汉族的民族意识与文人的创作热情,给文坛注入了新的生命。
文坛出现了诗、文和词繁荣发展的局面。
在诗歌创作方面,遗民诗人富有民族精神的沉痛作品体现了时代的主旋律,而一度在清朝做官的诗坛名流抒发家国之痛与失节忏悔的作品与遗民诗人的诗文一样,由于对现实的敏锐反映而具有了鲜明的历史特征。
以后的诗人和作者,也一样由于时代的影响而慨叹时世,写出了风格独特的篇章;在词方面,在清代已呈衰弱之势的词应时而复兴,依声填词成风;散文方面,内容偏重经世救国,崇尚实用,在传记文理多用小说的笔墨进行叙写。
中国古代文学袁行霈版重点整理
基本原则:理清思路、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注重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基本思路第一编诗歌的发展1、原始歌谣、诗经、离骚;2、汉乐府、文人五言诗(二言、四言到五言的体裁变化);3、魏晋南北朝诗歌(建安诗歌是乐府文人化的标志,曹植是五言诗的奠基者,曹丕《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大小谢对山水诗题材的开掘,鲍照对七言诗边塞诗的发展,永明体、宫体诗对诗歌格律的开拓,陶渊明对田园诗的贡献,南北朝民歌的地位)4、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摆脱齐梁诗风;沈宋,律诗定型;陈子昂,恢复风骨与兴寄;山水田园诗派(王孟);边塞诗派(高岑);李杜;刘柳、元白(新乐府运动)、李贺,小李杜5、宋代诗歌:白体(香山体)、晚唐体、西昆诗派//梅苏、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江西诗派;中兴四大诗人,四灵派,江湖派,陆游6、元代诗歌:元诗四大家7、明代诗歌:拟古与反拟古的斗争拟古:李东阳的茶陵派,李梦阳、何景明的前七子,李攀龙、王世贞后七子,唐宋派反拟古:李贽“童心说”,公安派,竟陵派。
8、清代诗歌:以宋型诗为主轴黄宗羲、钱谦益等虞山诗派,朱彝尊,查慎行,厉鹗的浙派诗,程恩泽等宋诗派,沈曾植等同光体;此外,吴伟业等娄东诗派,王士禛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袁枚的性灵说,黄遵宪的诗界革命等第二编散文的发展1、先秦散文:叙事散文——左传、战国策;议论散文——孟子、庄子,发展的三个阶段2、两汉散文:叙事散文——史记、汉书,政论文,贾谊3、魏晋南北朝骈文,王羲之《兰亭集序》4、唐代散文:韩柳古文运动5、宋代散文:诗文革新运动,唐宋八大家之欧、曾、王、三苏6、明代散文:宋濂的文与道一,归有光等“唐宋派”7、清代散文:桐城派——戴名世(先驱)、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姚门四弟子(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湘乡派、曾门四弟子(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严复、林纾骈文中兴:汪中第三编词的发展1、唐五代词:词的定义,词的兴起,晚唐温庭筠的词及其地位;西蜀花间词派及韦庄(成就最高),南唐冯延巳(五代存词最多)、李煜(成就最高)2、北宋词: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词体、题材、技巧),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题材、词风、音律、以诗为词)3、南宋词:李清照,“词别是一家”,辛弃疾(以文为词)及辛派词,姜夔格律词派4、清代词:以浙西词派为主轴,前有朱彝尊为代表的浙西六家,中有厉鹗为领袖,后有吴锡麒、郭麐为后劲清初陈维崧的阳羡词派,和以纳兰性德为代表的京华三绝,清中叶张惠言、周济的常州词派近代的清季四大词人王鹏运、朱祖谋、况周颐、郑文焯第四编小说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小说: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张华《博物志》;志人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简练传神)2、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爱情传奇——蒋防的《霍小玉传》、白行简《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三大传奇)、李朝威的《柳毅传》(人物鲜明、情节曲折)3、宋元话本:受众下移。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八编 清代文学(第三、四章)【圣才出品】
第3章清初白话小说3.1 复习笔记一、小说续书与《水浒后传》1.清初的小说续书明代《水浒传》等四大小说行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后来小说作者仿效的对象,也出现了续书现象。
2.两种续法:仿造和假借(1)仿造,作者刻意仿照原书,用原书的主要人物或者他们的后身,演绎出与原书相类似的故事情节,成为一部相类似的小说。
如天花才子评的《后西游记》、青莲室主人的《后水浒传》等,虽然它们也蕴含一定的新意,但模拟原书的痕迹过重,人物性格也与原书的人物大体相近,文笔疲弱,缺乏新的艺术创造。
(2)假借原书人物,另行结撰故事情节,内容、意蕴都与原书大为不同。
如丁耀亢的《续金瓶梅》、陈忱的《水浒后传》等,后者比较优秀。
3.假“水浒”人物以写心(1)陈忱托名“古宋遗民”作《水浒后传》,说作者在山河破碎之际,借残局而著书,无疑是自道他作此小说是借以抒愤写心的。
(2)《水浒后传》依据原书的结局,叙写梁山英雄中剩存的李俊、燕青等三十二人再度起义,反抗入侵的金兵,惩治祸国通敌的奸臣、叛将,其中也反映着当时江南遗民们寄恢复希望于海上和坚决不臣服新王朝的普遍心态。
(3)借续书抒愤写心,在艺术上很难获得大的成功,《水浒后传》中的一些情节缺乏内在的生活血肉,“大团圆”的结局更是落入俗套。
在小说叙事方面,他虽然属于英雄传奇一类,但叙事模式发生了变化,人物、情节缺少传奇色彩而趋向寻常生活化,抒情写意性增强了,这是通俗小说文人化带来的新的艺术素质。
二、《醒世姻缘传》1.作者与成书年代《醒世姻缘传》署名“西周生”,用山东中部方言作成,故事背景主要是山东济南府,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中间写到明代末年这一带地方的实有人事,可见作者是明末清初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一位文人,成书于清初顺治年间。
2.独创的长篇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之后问世的一部长篇世情小说,风格相近。
但完全取材于现实生活,虚构出全新的小说人物和生活图画,而且还有一个明确的要解释社会人生的基本问题(夫妻关系恶劣的原因)的题旨。
中国古代文学史 (2)
目录( 一 )前言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五编宋代文学第六编辽金元文学第七编明代文学第八编清代文学第九编近代文学第一编先秦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
‛这一论断出自于(D)A.《尚书.尧典》B.《毛诗大序》C.《吕氏春秋。
古乐》D.沈约《宋书。
谢灵运传论》2.‚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此说出自(B)A.《毛诗大序》B.《尚书。
尧典》C.《吕氏春秋。
古乐》D.《河图玉版》3.‚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厥。
‛此说出自(C)A.《宋书。
谢灵运传论》B.《尚书。
尧典》C.《吕氏春秋。
古乐》D.《周易〃中浮》九二4.‚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
‛这段筮辞出自(A)A.《周易〃贲》六四B.《周易〃中浮》九二C.《周易〃归妹》上六D.《卜辞通转》三六三5.《弹歌》所表现的是(A)A.制造弓弹打猎的生活情状B.冬令蜡祭是情况C.战争场面D.婚嫁场面6.在甲骨卜辞与《诗经》之间,呈现出过渡状态的是(C)A.古乐B.舞蹈C.《周易》筮辞D.神农氏的《丰年之咏》7.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是(B)A.原始宗教B.劳动生活C.原始歌舞D.想象或幻想8.在远古神话中,有‚造人‛和‚补天‛两大功勋的神话人物是(A) A.女娲B.羿C.禹D.鲧9.远古神话中为民除害的善射者是(D)A.鲧B.禹C.黄帝D.羿10.使神话具有文学特征的三个关键因素是(A)A.情感、形象和想象B.情感、情节和人物C.形象、想象和语言D.舞蹈、情感和形象1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C)A.《楚辞》B.《文选》C.《诗经》D.《全唐诗》12.《诗经》原本称为《诗》。
或《诗三百》,尊其为‚经‛,是在(D)A.战国初期B.战国末期C.秦代D.汉代13.《诗经》所收录诗歌的年代是(A)A.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B.从尧舜时代到西周末年C.从西周初年到战国末年D.从春秋初年到战国中期14.《诗经》现存的诗歌共(B)A.三百篇B.三百零五篇C.三百一十一篇D.五百篇15.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B)A.班固《汉书。
考试必备---清代文学要点总结 2(袁行霈古代文学史)
第八章清代诗文词第一节清初诗歌一、清初诗歌创作概况:清代诗歌最富成就的时期是清初时期,此期诗坛大致可分为易代之际和康熙时期两个阶段。
明清易代之际的诗坛主要为遗民诗人和由明入清并一度仕清的文人所把持。
遗民诗人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启蒙思想家及屈大均、吴嘉纪等为代表,他们的诗作具有抒发家国之悲和同情民生疾苦的共同主题。
由明仕清的诗坛名流以钱谦益、吴伟业和龚鼎孳为代表,人称“江左三大家”。
钱谦益对于明清诗风的转变起了关键作用;吴伟业擅的“梅村体”风行一代。
康熙年间,清初六大家出现,“国朝六家”中,施闰章和宋琬并称“南施北宋”。
王士禛和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
王士禛标榜神韵,朱彝尊为清诗中的浙派的领袖。
查慎行、赵执信并称为“南查北赵”,查慎行在清初学宋诗人中成就最高。
二、顾炎武和屈大均1. 顾炎武是明清之际的杰出思想家与著名学者,也是遗民诗人的杰出代表。
其诗不论是拟古、咏史、纪游、即景等,都贯穿着抗清复明和坚守气节的中心主题,如《秋山》、《京口即事》、《海上》、《精卫》等。
顾炎武诗歌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诗风沉雄悲壮,对转变明末清初的诗风起了一定的作用。
著有《亭林诗文集》、《日知录》等。
2. 屈大均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是清初遗民诗人。
他的诗大都缘事而发,现实内容十分丰富。
屈大均工于近体,五律尤胜,风格高浑雄肆,奔放纵横,在清初遗民诗人中独树一帜。
代表作品有《壬戌清明作》、《读陈胜传》等。
著有《道援堂集》、《翁山诗外》等。
三、钱谦益1. 钱谦益的一生都随政治风云起落沉浮,处于进退失据的尴尬状态。
他明末时为士林领袖,南明时谄事阉党,入清后屈身异朝,不久即隐居乡里,秘密从事抗清复明活动。
他的诗作就是其坎坷心路历程的写照。
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代表作品有《狱中杂诗三十首》、《哭稼轩留守一百十韵》、《后秋兴》一百零四首等。
2.钱谦益诗骨力苍劲,托旨遥深,形成情辞沉郁、词藻富赡的诗风;而且他学养深厚,才思沛然,多有规模巨大的组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 清代文学
• 清词中兴: • 首先,数量超过元明甚至宋代,叶恭绰《全 清词钞》共录词人3196人,词作8260多首,超过 宋词两倍以上。 • 其次,从朱彝尊《词综》到张惠言《词选》、 万树《词律》出现一大批立论精审的词学专著。 • 第三,词作整理、编辑成就巨大,有王鹏运 辑《四印斋所刻词》、朱孝臧辑《强村丛书》、 江标辑《宋元名家词》等。
德粉饰太平,有封建卫道气。诗选、诗评影响颇大。 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国 朝诗别裁集》《说诗啐语》(cui4)。
2、“格调说”: 沈德潜的诗论。强调写诗须讨究格律 声调:“诗贵性情,亦须论法”。 要写 得含蓄、蕴藉、委婉, “温柔敦 厚”“怨而不怒”;讲究格律、声韵, 重视体式,提倡学古,但反对拟古。 “格调说”对“神韵说”空疏浅陋的 弊病有所补救,但它维护传统“诗教”, 基本属封建正统派诗论。
姚鼐在美学上提出用 “阳刚”、“阴 柔”区别文章风格。“阳刚”即豪放,“阴 柔”即婉约。两大风格相互配合,相互调剂, 生出多样风格。 姚鼐又发展了刘大櫆的“拟古”主张, 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 为文章八要。从掌握形式(格、 律、声、色) 进而重视精神(神、理、气、味),最终达到 高境。姚鼐著有《惜抱轩全集》,所编《古 文辞类纂》风行一时,有力扩大了桐城派的 影响。
一、清初词
“三大家”: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
1、陈维崧
“阳羡词派”领袖。其《迦陵词》存1600余 首,居清代之冠。多写身世之感和怀古之情。 风格师法苏、辛,具苍凉豪放特色。 《纤夫词》是陈词代表作。写清兵强征十万 民夫为战船拉纤给百姓造成的灾难。取景壮阔, 气魄雄伟,风格豪放,语言率直俊爽。是现实 主义杰作。
(三)王士祯与其他诗人 1、王士祯
有《带经堂集》《渔洋诗文集》《渔洋诗 话》等传世。左右诗坛数十年,论诗提倡“神 韵”。擅七言近体,善融情入景,创幽静闲远 境界,引人入胜,如《江山》《真州绝句》等。
《古代文学》第八编 清代文学 第五章《儒林外史》
《古代文学》第八编清代文学第五章《儒林外史》第五章《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古代讽刺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标志我国古代讽刺小说发展新阶段。
第一节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一.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移家南京后自号秦淮寓客,因书斋署“文木山房”,晚年又自号文木老人。
二.颜(元)李(恭)学派主张:反对理学空谈,倡导务实学风;要求以礼乐兵农作为强国富民之道;反对空言无益的八股举业,提倡以儒家的“六艺”作为教育内容,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三.《儒》所写人物大都实有其人,取材于现实士林,人物原型多为周围亲友、相识相知者;杜少卿则是作者的自况。
因而,《儒》饱含作者血泪,熔铸着亲身生活体验,带有强烈的作家个性。
四.版本及其他作品。
(一)《儒》的版本历来有50回本、55回本、56回本等歧说。
但50回本、55回本均未见;现存最早刻本是嘉庆8年(1803)卧闲草堂的巾箱本,56回。
(二)吴还有《文木山房集》4卷,乾隆年间刻本,收入他40岁前的诗文,近年陆续发现《文木山房集》以外的诗文30馀篇。
第二节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一.命意在批判科举:《儒》假托明代故事,除楔子写元明易代时王冕故事外,正文从明宪宗成化(1465-1487)末写到神宗万历23年(1595)止;实际展示的是18世纪清中叶的社会风俗画。
以知识分子的精神空虚、道德堕落、才华枯萎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题材,对封建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索。
二.科举扭曲的社会和文人:小说第一回,借王冕故事“敷陈大义”,“隐括全文”,借王冕之口痛斥八股科举制度导致知识分子一味追逐功名富贵,“把那文行出处都看轻了”,使“一代文人有厄”;标举王冕不受科举制度牢笼。
(一)王冕之后,作为对比,紧接着写把科举作为荣身之路的可怜又可笑的人物——周进和范进,通过其悲喜剧讽刺科举制度:这种制度并不能选拔人才,周、范的失败和成功完全是偶然的,致力于八股致使精神空虚,知识贫乏;同时着力描写周、范命运转变中周围人物的色相,表现科举制对各阶层人物的毒害,及造成的不良的社会风气。
袁行霈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大纲目录
袁行霈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大纲目录总绪论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五编宋代文学第六编元代文学第七编明代文学第八编清代文学第九编近代文学总绪论第一节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第二节中国文学的演进第三节中国文学史的分期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第一章上古神话第二章《诗经》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第二章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第四章两汉乐府诗第五章东汉辞赋第六章《汉书》及东汉散文第七章东汉文人诗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二章两晋诗坛第三章陶渊明第四章南北朝民歌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第三章李白第四章杜甫第五章大历诗风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第七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第八章散文的文体与文风改革第九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第十章晚唐诗歌第十一章李商隐第十二章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第一章宋初文学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第四章苏轼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第十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第十一章南宋的散文和四六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第六编元代文学绪论第一章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第二章关汉卿第三章王实甫的《西厢记》第四章白朴和马致远第五章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第六章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第七章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第八章元代散曲第九章元代诗文第七编明代文学绪论第一章《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第二章《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第四章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第五章明代杂剧的流变第六章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第七章汤显祖第八章《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第九章《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第十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第十一章晚明诗文第十二章明代的散曲与民歌第八编清代文学绪论第一章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第二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第三章清初白话小说第四章《聊斋志异》第五章《儒林外史》第六章《红楼梦》第七章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第八章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第九编近代文学绪论第一章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第二章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第三章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第四章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
《古代文学》第八编 清代文学 第六章 《红楼梦》第六章 《红楼梦》
《古代文学》第八编清代文学第六章《红楼梦》第六章《红楼梦》第一节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一.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二.版本与续作:(一)最初以80回抄本的形式流传,本名《石头记》,大都有署名脂砚斋、畸笏叟等的评语,习惯上称之为“脂评本”或“脂本”。
这个系统的本子主要有:1.甲戌本(1754),残存16回;2.己卯本(1759),残存41回又两个半回;3.庚辰本(1760),残存78回;4.甲辰本(1784),存80回,第一次正式题为《红楼梦》。
5.此外还有列藏本、戚蓼生序本(又称“有正本”,即有正书局于1912年石印的戚寥生序本)等。
(二)全书120回,后40回一般认为高鹗所补。
1.高鹗字兰墅。
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和高鹗将《红楼梦》前80回与后40回合成一个完整故事,以木活字排印,名《红楼梦》,通称“程甲本”。
2.1792年,二人又对甲本做了一些“补遗订讹”、“略为修辑”的工作,重新排印,通称“程乙本”。
“程乙本”的印行,结束了《红》传抄时代,使《红》得到广泛传播。
(三)高程增补的后40回,功大于过:1.使《红》成为一部结构完整、首尾齐全、浑然一体的文学作品;2.写出全书中心事件、主要人物的悲剧结局,如黛玉之死、贾家之败、宝玉出家等,保持原有矛盾的发展,基本上符合前80回的倾向;3.有的情节描写生动,如潇湘惊梦、黛玉迷性、焚诗稿、魂归离恨天等。
4.缺点是安排贾府“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大团圆”结局,违背原作宣判,削弱批判力度;艺术上较前80回逊色。
第二节贾宝玉和《红楼梦》的悲剧世界一.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和大观园的毁灭。
(一)写无才补天的顽石—贾宝玉在人世间的传记:经历“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爱情婚姻悲剧,目睹“金陵十二钗”等女儿的悲惨人生,体验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巨变,从而对人生和尘世有独特感悟。
全书以贾为轴心,以其独特视角感悟人生:前5回以宝玉来历为中心扼要介绍天上的太虚幻境和尘世的荣宁两府,《好了歌》、“护官符”和《红楼梦十二支曲》提示着贾经历的三重悲剧,隐伏作家寓意和人物命运。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章节测试,清代诗歌
第八编清代文学第一章清代诗歌一、单项选择题1.“南施北宋”之“北宋”是指()A.宋祁B.宋濂C.宋玉D.宋琬【解析】(P261):D本题考查清初诗坛的“南施北宋”。
清初诗坛的施闰章和宋琬被称为“南施北宋”。
2.下列属于清初遗民诗人的是( )A.顾炎武B.钱谦益C.吴伟业D.王士禛【解析】(261):A顾炎武属于清初遗民诗人。
3.翁方纲倡导的诗歌理论是( )A.神韵说B.肌理说C.格调说D.性灵说【解析】(P266):B本题考查翁方纲的诗歌理论。
翁方纲针对神韵派的肤廓和格调派的空疏之弊,提出“诗必研诸肌理,而文必求其实际”,别倡“肌理说”。
二、多项选择题1.“岭令南三大家”包括( )A.吴嘉纪B.屈大均C.钱澄之D.陈恭尹E.梁佩兰【解析】(P262):BCE.屈大均、钱澄之、梁佩兰称为“岭令南三大家”。
2.下列诗句出自黄景仁诗作的有()A.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B.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C.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D.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E.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解析】(P268):CD本题考查黄景仁的诗作。
A项出自袁枚的《马嵬》,B项出自郑燮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E项出自吴伟业的《圆圆曲》三、名词解释1.梅村体【解析】(P261):指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把李商隐诗色泽浓丽的特色,元白长篇叙事诗善于铺排、流丽婉转的风格和初唐四杰抒情歌行的结构方式结合起来,创作的以人物命运为中心,注重情节,腾挪跳跃,挟以沧桑浮沉之感,极尽俯仰变幻之能事的诗作。
《圆圆曲》是“梅村体”的代表作。
四、简答题1.简述钱谦益、吴伟业诗歌的特点。
【解析】(P218-219)钱谦益诗的情感经过理性的提炼,语言典雅而有节制,很有分寸感。
他的诗以学杜为主,出入于唐中晚及宋元。
浑融流丽,是他独创的风格。
典丽悲凉,是他诗歌的主要特色吴伟业的前期诗作诗风华绮,以清丽之思状男女之怀;后及乎国难,身经乱离,诗作多感慨苍凉之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编清及近代文学
一、简答题
1.《登泰山记》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2.纳兰性德德词为什么有哀怨愁苦德情调。
3.试述《哀盐船文》德艺术特色。
4.试析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5.谈谈黄遵宪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二章蒲松龄及其它文言小说
一、论述题
1.简述《聊斋志异》在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
2.分析《婴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第三章吴敬梓及其它长篇小说
一、论述题
1.怎样理解《儒林外史》不仅是一部儒林丑史,也是一部儒林痛史?
2.根据《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与基本讽刺手法,简析范进、严贡生两个人物形象。
第四章曹雪芹与《红楼梦》
一、论述题
1.简析贾宝玉、林黛玉的叛逆性格。
2.简析薛宝钗形象。
3.试论述《红楼梦》研究的主要发展概况。
第五章清代戏剧
一、论述题
1.苏州派戏曲家在创作上有何特点。
2.《清忠谱》在戏曲发展史上有什么特殊地位?
3.联系作品实际,说说《长生殿》爱情描写的特点。
4.《长生殿》和《桃花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共同倾向?
第六章近代文学
一、简答题
1.谈谈黄遵宪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何谓“新小说”?它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何意义?
3.近代文学中古典小说的衰落表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