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合理用药论文
浅谈偏头痛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偏头痛临床合理用药发表时间:2014-04-10T15:05:46.4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7期供稿作者:李立君[导读] 偏头痛是血管性头痛的一种,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发作,一侧或两侧额颞部出现与脉搏一致的搏动性痛或胀痛。
李立君(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150000)【关键词】偏头痛药物作用和机制药物的选用【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096-02 偏头痛是血管性头痛的一种,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发作,一侧或两侧额颞部出现与脉搏一致的搏动性痛或胀痛。
重度的偏头痛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的慢性病之一。
偏头痛的药物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预防性治疗。
1药物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是快速消除疼痛、避免复发、尽可能恢复患者的功能。
应根据其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相关症状和病史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延迟治疗可导致偏头痛患者对治疗的不敏感,故所有偏头痛治疗药物都应在发作时尽早使用。
2 药物作用和机制2.1 用于疼痛治疗根据疼痛产生是血管扩张引起,治疗疼痛的药物主要为缩血管药物。
2.1.1 5-HT1B/1D受体激动剂:新型曲坦类药物可选择性激动血管壁5-HT1B受体及三叉神经末梢5-HT1D受体,收缩血管、减少神经肽的释放,消除疼痛。
本类药物治疗偏头痛具有作用快,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小等特点。
2.1.2 麦角胺类药物:可抑制突触前膜及血小板对去甲肾上腺素、5-HT的再摄取,产生缩血管作用。
有报道,本类药物治疗偏头痛完全缓解率为47%,部分缓解率为34%,曾是治疗偏头痛的首选药物,但因其对脑血管无选择性,过量易产生麦角胺中毒,口服生物利用度仅为2%,不良反应大,易产生药物依赖性等不利因素,目前临床上已较少应用。
2.2 用于预防发作2.2.1 苯噻啶等5-HT拮抗剂:选择性阻断5-HT2受体,通过反馈机制,使体内5-HT的合成代偿性增加,并促进其释放,产生缩血管作用。
中医治疗偏头痛眩晕的临床疗效论文(共2篇)
中医治疗偏头痛眩晕的临床疗效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中医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分析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神经血管性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病因素多与药物、激素、天气、运动及家族遗传等相关,该疾病所带来的痛苦、经济压力以及环境压力等因素会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本文主要通过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西医治疗组和中医辨证组,各30例,西医治疗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16-64岁之间,平均年龄岁,病程7个月至11年,平均(±)年,本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中医辨证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17-67岁之间,平均年龄(±)岁,病程5个月至12年,平均(±)年。
本组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可进行对比。
治疗方法西医治疗组患者治疗方法本组患者给予口服西比灵胶囊,1粒/d,治疗时间为一个月。
中医辨证组患者治疗方法(1)风寒外束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舌红苔白,脉相浮紧以及枕后疼痛,畏寒。
采用散寒疏风,通络止痛的方法治疗。
具体配方为:白芷、藁本、荆芥、防风剂量均为10克,羌活、蔓荆子剂量均为12克,白芍、川芍剂量均为15克,甘草剂量为5克,细辛剂量为6克,蜈蚣2条,少许清茶。
(2)肝肾亏虚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失眠耳鸣,且乏力神疲,头痛目眩。
采用滋补肝肾、益精活络的方法治疗。
具体配方为:僵蚕、巴戟天、当归、杜仲、茱英构祀子剂量均为10克,熟地、龟版、人参叶、川芍剂量均为15克,鳖甲剂量为9克、细辛剂量为克、蜈蚣2条。
偏头痛治疗的研究进展
偏头痛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导读:急性发作的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治疗的目标是:立即控制偏头痛发作。
中医辨证施治是我国独特的治疗偏头痛方法。
治疗,偏头痛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偏头痛,治疗偏头痛是临床上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好发于女性。
其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头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疼痛[1]。
典型的偏头痛出现前兆,60%~90%表现为各种视野异常变化、盲点及视物模糊等,少数表现为偏轻瘫、晕厥、以及情绪、语言和记忆的改变,先兆出现后10~30min开始偏头痛发作[2]。
论文格式,治疗。
对于偏头痛的治疗,由于其发作无规律,随机性强,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尽管其治疗非常棘手,可随着人们对偏头痛病因机理认识的逐步深入,新的疗法不断出现,防治偏头痛的药物研究也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热点之一,因此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偏头痛治疗进展简要做一综述:一、药物治疗1 急性发作的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治疗的目标是:立即控制偏头痛发作,尽量减少复发;使患者恢复正常工作能力;少用“顶药”,避免滥用药;指导患者自我保健、自我调整;要考虑费用/ 疗效比;最小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
1.1 非甾体抗炎药及止痛药非甾体抗炎药是传统的控制头痛急性发作的一线用药。
近年来,由于选择性5-HT 受体激动剂的出现,其应用不如原来广泛,但因副作用较小,故仍用于某些轻、中度发作的偏头痛。
Lange等[3]进行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显示,阿司匹林泡腾片1000mg,服用2小时后,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明显,且绝大多数已缓解的患者24小时内不会复发。
1.2 麦角胺制剂麦角胺是5-HT1 非选择性激动剂,一种较强的血管收缩药,是治疗急性偏头痛的基本药物之一。
其副作用较多,使用较受限,故临床多采用麦角胺咖啡因片。
麦角胺能抑制无菌性外周血管炎,还能抑制CGRP的释放[4],使过度扩张的颅外血管恢复正常减少其搏动,故可使头痛减轻。
咖啡因与之协同并对抗其副作用。
还有研究发现,麦角胺直肠给药的头痛缓解率为大于舒马曲坦的缓解率(73% :63%),其口服吸收不稳定,且有持续收缩血管的作用[5]。
偏头痛临床合理用药
常为一过性;少见胃部 烧 灼 感、恶 心、胃 痛、进 食 量 增 加、体重增 加 等;少 数 患 者 可 出 现 皮 疹、口 干、溢 乳、视 物模糊、肌肉酸痛等;可出现卟啉症、血栓性静脉炎;长 期服用可出现抑郁症,以女性较常见;偶见锥体外系症 状;少数患者可出现失眠、焦虑等。(2)禁忌证:锥体外 系疾病、脑出血性疾病急性期、抑郁症病史以及过敏者 禁用。(3)注 意 事 项:严 格 控 制 剂 量,服 药 后 疲 惫 症 状 逐步加重者,应当减量或停药;当维持剂量达不到治疗 效果或长期应用出现神情呆滞、锥体外系体征时,应当 减量或停药。 3.6 苯噻啶 (1)不良反应:服药后1~2周常出现嗜 睡、乏力、体重增加,偶有恶心、头晕、口干、面红、肌肉痛 等,继续服用可减轻或消失。(2)禁忌证:青光眼、前列 腺肥大患 者 禁 用。(3)注 意 事 项:治 疗 期 间 应 监 测 肝、 肾功能及电解质;长期使用应注意血象变化。 3.7 丙戊酸钠 (1)不良反应:常见腹泻、恶心、呕吐、 腹痛、消化不良、胃肠道痉挛、月经周期改变;偶见过敏 性皮疹,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凝聚抑制,异常出血或 瘀斑,肝脏中毒引起的球结膜和皮肤黄染,听力下降和 可逆性听力损坏。(2)禁忌证:卟啉症、急慢性肝炎、个 人或家族肝炎史,特别是药物所致肝炎禁用。(3)注意 事项:饭后立即服用可减少胃肠道反应;可使尿酮试验 出现假阳性,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 性磷酸酶、血 清 胆 红 素 水 平 轻 度 升 高,出 血 时 间 延 长, 甲状腺功能试验改变;用药期间注意检查血象及肝肾 功能。
(收稿:2011-08-20 修回:2011-09-15 编校:杨永岐)
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櫟
读者·作者·编者
请勿一稿多投
成人偏头痛的药物治疗策略探讨
成人偏头痛的药物治疗策略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治疗成人偏头痛的效果。
方法实验对象为180名成人偏头痛患者。
经随机分配法把这些病人均等归入对照组、实验组。
前者实施常规药物干预;后者实施正天丸治疗。
就6个月干预后的偏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与并发症状况,对2组病人展开对比分析。
发现在疗效上,相较对照组,实验组表现出优势,同时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后者也呈明显偏低表现(P<0.05)。
结论相较于常规药物,正天丸在疗效方面表现突出且温和,且并发症偏少。
可见,在对成人偏头痛进行药物治疗方面,正天丸的应用能够获得明显优势,在临床中具备大量推行的价值。
【关键词】成人偏头痛;天正丸;常规药物;疗效偏头痛属于一类原发性头痛。
此病症状主要有:中、重度发作性搏动样头痛,通常见于一侧,也有两侧,或者两侧交替发作。
此病发生时会合并恶心、疲倦、呕吐、畏声、抑郁与畏光等部分自主神经症状。
此病存在使病人失能风险,对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导致生活质量(QOL)降低,社会与家庭的经济压力提高。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偏头痛发生率上,我国与西方国家分别达9.3%、20%左右。
治疗成人偏头痛的基础在于药物疗法。
在对此病研究深度不断加大下,不断研发出新的药物。
中药“正天丸”的作用为通络止痛、舒筋活血、去肝火、养血,对肝阳上亢、外感风邪、血亏失养、瘀血阻络等所致偏头痛具治疗作用。
对比分析此中药、常规药物治疗成人偏头痛的效果,旨在丰富成人偏头痛临床治疗药物。
以下为具体研究。
1对象与方法1.1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为180名成人偏头痛患者。
经随机分配法把这些病人均等归入对照组、实验组。
前者实施常规药物干预;后者实施正天丸治疗。
在对照组,女性、男性各为55人、35人。
在年龄方面,跨度为22岁至72岁,均值为(35.2± 8.5)岁。
在病程方面,最少0.9年,最长6年,均值为(3.4±1.0)年。
在病情分布方面,轻、中、度依次是32人、30人、28人。
偏头痛论文
偏头痛的诊断治疗及护理进展浅析【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对于偏头痛患者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药物治疗、预防治疗以及康复治疗、中医治疗对于控制病情的重要意义。
此外,药物护理、改善医疗环境、关注心理健康对于治愈疾病、减轻痛苦、降低治愈费用有正面意义。
【关键词】偏头痛;诊断;治疗;护理;研究进展1引言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慢性的、反复发作的神经血管性疾病,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1]。
其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头痛,发作时间持续为4-72小时,疼痛性质常为单侧、搏动性,疼痛程度为中、重度,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等临床症状,发作前常有视觉、感觉和运动觉等方面的先兆。
本病常有明显的家族史,首次发病常在青春期之后,发病高峰期为40-50岁[2]。
女性更为多见,男女患病比例为1:2-1:3。
本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据资料统计,全球范围内,本病的患病率约为10%[3]。
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偏头痛的发作突然且反复无常,持续时间长,疼痛剧烈且没有迅速有效地缓解或治疗手段,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学习、生活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1年发布的《世界卫生报告》中将偏头痛定性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4]。
同时偏头痛也是冠心病、脑卒中、抑郁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近几年,对偏头痛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实验和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将对这些成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探讨,综述报告结果如下。
2偏头痛的诊断2.1偏头痛的分类国际头痛学会(HIS)于2005年5月发表的国际头痛疾病分类ICHD-Ⅱ R1中,将偏头痛分为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儿童周期性综合征、视网膜性偏头痛、偏头痛的并发症以及可能性偏头痛[5]。
其中,无先兆偏头痛和先兆偏头痛是最常见的两种类型。
偏头痛的先兆持续时间约为10-20分钟,分为视觉、感觉和运动觉先兆,其中视觉先兆最常见,如:暗点、闪光、黑矇和短暂的眼盲等[6]。
中医治疗偏头痛研究进展-中医药学论文-医学论文
中医治疗偏头痛研究进展-中医药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中医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年来的文献进行分析,对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方式进行总结与阐述。
偏头痛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在中医当中属于“头风”范畴,通过中医对偏头痛进行有效干预,可以在治疗当中发挥较大的优势。
中医对偏头痛治疗方式分为内治与外用两方面,均有临床应用价值。
中医治疗偏头痛可以将偏头痛症候特征与病情变化作为治疗依据,准确辨证分型,从而对症下药,通过中医治疗偏头痛可获得较高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中医;偏头痛;治疗效果;研究进展;综述头痛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且类型较多,以偏头痛最为常见。
偏头痛的特点为迁延不愈,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在发作后呈现搏动样、中重度头痛,部分患者可能会伴随着一些胃肠道反应。
报道显示:偏头痛的发生率约为15%,在发作时会对工作与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对于偏头痛的治疗,不能只是单纯缓解临床症状,而是要尽量减少发作次数与发作疼痛程度,采取西医治疗方法无法祛除根本,且可能会伴随一定的副作用,治疗效果欠佳,治疗费用较高。
采取中医治疗方法能够减少发作次数与发作疼痛程度,治疗效果较好,目前已经得到临床广泛认可,本文旨在对中医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行综述。
1偏头痛的病机在中医领域当中,偏头痛属于“头风”范畴,中医认为产生偏头痛的原因在于湿热风邪上犯巅顶,从而引起头脉经络疼痛,甚至疼痛难忍,多数属于肝阳上亢型。
一些患者在发病之后通常会表现出气血亏虚的症状,继而脑髓失去气血的养护,导致头痛剧烈[1]。
通过对一些古籍记载进行分析,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感,另一种则是内伤。
前者主要是由于外界的影响因素或者由于六邪气上犯巅顶,导致邪毒侵入脑髓,从而发生头痛;后者则主要是由于瘀血、虚而不荣、气郁等因素,导致脑部失去濡养,从而发生剧烈头痛症状。
中西医联合论文步长头痛宁胶囊论文:中西医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联合论文步长头痛宁胶囊论文:中西医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1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步长头痛宁胶囊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照组只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疗程均为1个月。
结果:治疗组可使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减少,头痛持续时间缩短,头痛严重程度减轻,与其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34例,女66例,年龄 16~68岁,平均35.5岁。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予口服步长头痛宁胶囊((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规格每粒0.4 g),每次3粒,每日3次,加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出品)口服,10mg /次,睡前顿服,共治疗1个月。
对照组只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10mg /次,睡前顿服,疗程同观察组。
入选患者1个月前未服用其他防治偏头痛的药物,服药期间不用镇静止痛以及其它防治头痛的药物。
观察药物疗效、记录不良反应。
1.3 头痛分级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
i级:不痛;ii级:轻度痛,但不影响活动;iii级:中度痛,但不停止活动;iv级:重度痛,不能参加活动。
1.4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
痊愈:头疼及伴随症状消失;显效:疼痛强度减轻2级,伴随症状减轻,或发作次数或疼痛持续时间减少2/3以上;有效:疼痛强度减轻1级,或发作间隔时间延长,或头痛持续时间缩短不足2/3;无效:疼痛强度减轻不足1级,或疼痛持续时间缩短不足1/3,或头痛加重,持续时间延长。
1.5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为 90.0%,对照组为 70.0%。
两组患者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偏头痛的合理用药
偏头痛的合理用药偏头痛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同时结合对患者的宣教和其他非药物干预措施。
急性期治疗包括普通止痛剂和偏头痛特异性药物,药物使用应遵循阶梯法或分层法原则。
对需要进行预防治疗的患者,可按照个体情况选择氟桂利嗪、抗抑郁剂、抗癫痫剂及贝受体阻滞剂,疗效评估4-8周,疗程3-6个月。
标签:偏头痛;麦角胺;曲坦类【Summary】Pharmacologicol management of migraine should be evidence-based and individualized, combined with patients education and non-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For acute therapy,simple or combination analgesics or migraine specific drugs are recommended and should be administrated following the concept of stratification or stepwise treatment.For preventive therapy, flunarizine, antidepressant,antiepileptics, and beta-blockers are drugs of first choice and should be chosen individually.Prophylaxis therapy should be evaluated for 4-8 weeks and last for 3-6 months whenever it is effective.【Keywords】migraine;ergotamine;triptans偏头痛是常见且危害性很大的神经血管性疾患。
头痛宁方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
头痛宁方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头痛宁方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0例偏头痛风邪上扰、瘀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试验组予头痛宁方口服,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胶囊5 mg口服,疗程30 d。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偏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分值及总分,记录药物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0%(46/50),对照组为64.0%(32/50);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为20.0%(10/50),对照组为80.0%(40/50)。
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治疗后偏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各指标得分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头痛宁方能够明显改善风邪上扰、瘀血阻络证偏头痛患者的症状,且不良反应少,较氟桂利嗪更为安全有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outongning Formula in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Methods Totally 100 cases of migraine patients (wind disturbance,blood stasis syndrome)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outongning Formula orally,and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flunarizine capsules 5 mg orally,for 30 d. The scores of number,degree,duration and accompanying symptoms of episod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the total scores were calculated,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ecorded,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Results Clinical total efficiency was 92.0% (46/50)i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64.0% (32/50)i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20.0% (10/50)i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80.0% (40/50)i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number,degree,duration and accompanying symptoms of episodes,and in the total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different value of above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outongning Formula can not only improve symptoms significantly in patients with migraine (wind disturbance,blood stasis syndrome),but also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with more safety and efficacy than flunarizine capsules.Key words:Toutongning Formula;migraine;flunarizine;clinical study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
中西药结合治疗偏头痛效果分析观察论文
中西药结合治疗偏头痛效果分析观察【关键词】偏头痛;疏血通注射液;疗效偏头痛属中医学“头痛、头风、偏头痛、偏头风”等范畴[1]。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不易根治,常反复性发作,其位置不固定或左或右。
是以头痛暴作、疼痛剧烈、反复发作为特征的阵发性、搏动性疼痛。
发作前常有先兆,如眼前闪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可伴恶心、呕吐,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
常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工作。
本文选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吉林省白城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中西医配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80例病历资料,男32例,女48例,年龄26-65岁,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倦怠、易发脾气、面色苍白、食欲差、口干口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
经头颅ct或mri检查,所有患者神经系统无异常体征。
随机将入选的患者平均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个人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入选的所有患者口服氟桂嗪胶囊5-10mg/gn,连用3个月,头痛发作时伍以阿司匹林0.3gpo,缓解后停用,失眠者加用镇静药,血压高者应用降压药等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上述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6-10ml,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糖尿病患者改用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对照组患者按上述西药治疗。
14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在此期间两组患者均不服用其它药物治疗,随访半年以上。
1.3 疗效判定显效:患者头痛及伴随症状全部消失,停药无复发;有效:患者头痛及伴随症状全部消失,停药后随诊半年后复发;无效:患者头痛及伴随症状无改善,或有改善但无完全消失,或消失3个月后复发,或进一步加重者[2]。
2 结果经过半年随访,治疗组40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2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52.5%。
偏头痛的临床治疗药物
偏头痛临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摘要]偏头痛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及时对偏头痛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有利于了解偏头痛药物研究的进展,明确偏头痛药物治疗的研究方向。
本文就国内外偏头痛的治疗药物以及预防性药物的文献进行概述和总结。
[关键词] 偏头痛治疗药物偏头痛(Migraine)是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的一组常见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
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胃肠道功能紊乱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典型的偏头痛有视物模糊、闪光、偏盲、偏侧面部麻木、言语困难、偏侧肢体麻木或轻瘫等前驱症状,情绪激动、睡眠不足、疲劳、饮酒或天气变化、声光刺激均可诱发。
青少年时期发病,中年达到发病高峰期。
中国发病率为985.2/10万,25-29岁人群患病率1927.4/10万,对美国1.5万家庭调查显示,女性偏头痛患者有17.6%,男性6.0%。
由于现代社会因素的影响,发病率逐年升高。
偏头痛的病理学机制尚不明确,国际上关于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学说较多,如血管源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神经源学说、生化、免疫和遗传因素学说等。
目前最受重视的学说是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该学说认为三叉神经所支配的硬脑膜血管在受到刺激后释放神经肽类物质,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lin gene related peplide,CGRP)、P物质(SP)、神经激肽A等,导致硬脑膜血管扩张,促使蛋白外渗,肥大细胞脱颗粒,产生神经源性炎症。
三叉神经因受刺激兴奋性传导,由一级神经元三叉基因神经核尾部冲动传到到延髓化学感受器,引起恶心,呕吐,经二级神经元丘脑传至大脑皮层,此过程如不被中断,即表现典型的偏头痛症状[1]。
如抗偏头痛新药Telcagepant即属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阻断剂(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
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34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34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34例临床疗效。
方法将6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应用川芎清脑颗粒口服,10g/次,3次/日,对照组应用西比灵口服10mg/次,1次/晚,疗程均为4周。
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次/月。
排除标准:经神经系统检查及血液生化、ct、mri等检查排除高血压病、颈椎病、急性脑血管病、脑外伤后遗症、脑肿瘤、感染性疾病、五官疾病所致头痛。
其中男28例,女40例,年龄14岁-58岁,平均年龄(32.4±4.1)岁,头痛部位多为一侧颞部或额部,少数在枕部及全头痛,头痛的性质为搏动性、刺痛、钝痛,伴有或不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头痛发作时间长短不一。
将6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头痛程度、发作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川芎清脑颗粒口服,10g/次,3次/日,对照组应用西比灵口服10mg/次,1次/晚,疗程均为4周。
疗程结束后随访半年。
1.3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在服药4周后头痛缓解,伴随症状消失,半年以上未复发。
显效:头痛明显好转,伴随症状亦明显好转,发作次数减少。
有效:头痛及其伴随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
无效:头痛及其伴随症状、发作次数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经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在临床上,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患,有资料表明,其发病率为5%-10%[2]。
其发作频繁、头痛症状较重,使患者的工作及学习能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
偏头痛的成因和药物治疗
偏头痛的成因和药物治疗一、偏头痛的成因概述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性头痛,其特征是单侧搏动性疼痛,并伴随着恶心、呕吐以及对光和声音的敏感。
尽管偏头痛是一个普遍存在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问题,但其具体成因并不完全清楚。
这篇文章将探讨造成偏头痛的主要因素以及可行的药物治疗方法。
二、可能导致偏头痛的因素1. 遗传基因:家族史在偏头痛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据称,约有60%的患者存在家族史,遗传背景可能与神经调节异常相关。
2. 神经兴奋性异常:偏头痛患者通常会出现大脑兴奋性增加或异常信号传递。
这种异常状态可能由于对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过度敏感而引起。
3. 血管扩张和神经递质释放:血管扩张可以导致颅内压增加,刺激痛觉神经。
神经递质的释放也可能引发偏头痛,尤其是5-羟色胺和附睾素等物质。
4. 环境因素:诸如气候变化、光线闪烁、噪音、食物和饮料中的化学物质以及情绪波动等,在某些人群中可能引发偏头痛。
三、药物治疗方法针对偏头痛的药物治疗分为两类:预防性治疗和急性治疗。
以下将详细介绍各种药物的使用情况。
1. 预防性治疗预防性治疗旨在减少偏头痛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以下是常用的预防性药物:(1)β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它通过减少血管内壁张力从而缓解血管扩张,但可能导致低血压和心悸等副作用。
(2)钙离子拮抗剂:如非洛地平等血管紧张脱硝酸酯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平滑肌收缩减少血管扩张。
(3)抗抑郁药: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它们作用于5-羟色胺系统,改变神经传递并降低大脑兴奋性,但需注意其副作用。
2. 急性治疗急性治疗旨在缓解发作期的偏头痛疼痛。
以下是常用的急性治疗药物:(1)非处方药物:例如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和复方止痛片(如酮咯酸、对乙酰氨基酚等)。
这些药物能够通过减轻血管扩张和降低发炎反应来缓解偏头痛。
(2)三叉神经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和舍曲林,它们可以阻断三叉神经传递的信号,从而减少头痛感知。
(3)麦角新碱制剂:如曲普坦。
偏头痛的合理用药
一.偏头痛的概述和发病机制
痛敏结构:
脑膜和其他外周 结构
颅神经—V Ⅶ IX X 静脉窦及脑皮质静脉 颅底动脉 &Wills环
硬脑膜 C1—C3脊神经分支 颅外皮肤、肌肉、神经、鼻窦等
抗癫痫药
丙戊酸钠
主要副反应:体重增 加、脱发、恶心、震 颤
妥泰 (托吡酯)
主要副反应:体重下 降、食欲减退、腹 泻、味觉异常、记 忆力下降、 嗜睡、 感觉异常
阿米替林
不良反应
•食欲增加 •体质量增加、口干和镇 静
•偶可直立性低血压 •性功能障碍
对于伴有抑郁和焦虑的 偏头痛患者效果好
预防性药物治疗的策略
除外脑实质
三叉神经节
脑干 神经肽类 三叉神经脊束尾核
一.偏头痛的概述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血管源性学说 皮质扩布性抑制 三叉神经血管反射-炎症学说
一.偏头痛的概述和发病机制
偏头痛是由于原发性脑血 管功能障碍引起
Ray BS, Wolff HG. Arch Surg. 1940;41:813-856; Goadsby PJ,et al. 7th ed.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57-72.
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药物
• 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美托洛尔 •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西比灵 • 抗癫痫药物:妥泰、 丙戊酸钠 • 抗抑郁药:阿米替林、SSRI/SNRI • 其他:辅酶Q10、赖诺普利、维生素B2
药物
钙离子拮抗剂 氟桂利嗪
抗惊厥剂 托吡脂 丙戊酸
祛风止痛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祛风止痛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祛风止痛胶囊是一种中药制剂,由多种药材组成,具有祛风止痛、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
近年来,祛风止痛胶囊在治疗偏头痛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祛风止痛胶囊在治疗偏头痛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
一、研究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的患者,共100例,男性42例,女性58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为36岁。
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得同时服用其他药物。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祛风止痛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阿片类止痛剂)。
治疗期为4周,每周随访一次。
1.3 疗效评估以头痛频率、头痛时间、头痛强度为主要评估指标,头痛频率和头痛时间以每周次数和小时为单位统计,头痛强度以VAS评分表进行评估。
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
二、研究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
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祛风止痛胶囊在治疗偏头痛方面的疗效优于常规西药。
2.2 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都较轻微,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6%和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祛风止痛胶囊在治疗偏头痛方面的疗效优于常规西药,可能与其具有祛风活血、舒筋活络的功效有关。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祛风止痛胶囊治疗偏头痛需一定的疗程,不宜缺乏恒心。
四、结论祛风止痛胶囊是一种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剂,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在临床实践中,可以作为常规治疗的选择之一。
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试析论文
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试析论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60例患者均为2002~2005年我院门诊病例,均符合1990年国际偏头痛会议制定的国家偏头痛诊断标准[1]。
其发作程度和频度都具有该病特点。
其中男66例,女94例;年龄18~50岁,平均36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3年;发作频率:每月发作1次88例,每月发作2次42例,每月发作3次以上30例。
1.2辅助检查本组在治疗前后均查眼底,治疗前均示有不同程度的眼底血管痉挛改变。
同时检查血、尿、便常规、血脂、血糖、脑CT扫描全部正常。
1.3头痛分型160例全部排除高血压、外伤、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其他原因所致头痛。
无先兆型偏头痛120例(75.0%),有先兆型偏头痛36例(22.5%),椎―基底动脉型4例(2.5%)。
1.4治疗方法治疗前1周停服任何药物,给予尼莫地平20mg,每日3次,口服,2周为一疗程。
1.5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控制:服药期间头痛未见发作;显效:服药后头痛明显减轻,并延长了下一次发作间歇期,眼底血管痉挛改善;无效:用药后头痛有所减轻,发作间歇期未延长,停药后又发作。
2结果2.1疗效160例中,控制121例(75.6%),显效24例(15.0%),无效15例(9.4%)。
其中服用1个疗程者120例,2个疗程22例,3个疗程者18例。
经随访观察,控制者在停药后6个月略有一侧或两侧轻度头部胀痛或搏动样痛,其发作间歇期明显延长,或未见发作。
显效者发作间歇期延长12例,转为无效者6例。
2.2不良反应160例中出现不良反应者10例(6.3%),具体表现为头晕5例,疲乏5例,一般症状轻微,3天后消失,不需停药。
3讨论3.1偏头痛发病机制偏头痛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头痛为主要症状,并有或无先兆和伴随症状的综合征。
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1)血管学说,即血管舒缩失调;(2)类天然吗啡学说。
Sicuteri等[2]认为偏头痛在病理、生理上与类天然吗啡物质有关。
浅谈偏头痛合理用药
浅谈偏头痛合理用药
吴洋;郭雨泽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3(000)034
【摘要】治疗偏头痛的药物主要有正天丸、芬必得、尼莫地平片、去痛片、颅痛定、阿斯匹林、氟灭酸、英明格、泰必利等。
本文对偏头痛合理用药进行综述。
【总页数】1页(P52-52)
【作者】吴洋;郭雨泽
【作者单位】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有限公司,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有限公司,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对促进合理用药的意义 [J], 李文强
2.浅谈药剂科对医院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 [J], 章考飞;凌艺兰;汪峰;陈文娟
3.浅谈不合理用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J], 刘新华; 曲昭虎
4.浅谈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在不合理用药现状中的作用及建议 [J], 黄伟; 段彦彦
5.浅谈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J], 赵文静; 孙永福; 刘慧荣; 郑德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头痛的合理用药
【摘要】偏头痛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同时结合对患者的宣教和其他非药物干预措施。
急性期治疗包括普通止痛剂和偏头痛特异性药物,药物使用应遵循阶梯法或分层法原则。
对需要进行预防治疗的患者,可按照个体情况选择氟桂利嗪、抗抑郁剂、抗癫痫剂及贝受体阻滞剂,疗效评估4-8周,疗程3-6个月。
【关键词】偏头痛;麦角胺;曲坦类
【中国分类号】r7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281-02
【summary】pharmacologicol management of migraine should be evidence-based and individualized, combined with patients education and non-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for acute therapy,simple or combination analgesics or migraine specific drugs are recommended and should be administrated following the concept of stratification or stepwise treatment.for preventive therapy, flunarizine, antidepressant,antiepileptics, and beta-blockers are drugs of first choice and should be chosen individually.prophylaxis therapy should be evaluated for 4-8 weeks and last for 3-6 months whenever it is effective.
【keywords】migraine;ergotamine;triptans
偏头痛是常见且危害性很大的神经血管性疾患。
偏头痛的患病
率高,且危害较多,不仅发作时出现严重头痛、恶心、呕吐、不能活动、注意力下降,导致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还容易伴随脑部结构改变,增加慢性每日头痛、药物滥用及脑卒中的风险,容易合并抑郁焦虑障碍及其他疾病[1]
大多数的偏头痛由遗传因素导致,多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中年期达发病高峰,到更年期后发作逐渐减少,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几乎伴随终生。
所以正确认识疾病的危害、正确地诊断和规范地防治就显得非常重要。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长期以来无论是政府层面或是医学界,对偏头痛的认识和重视都不足,突出表现在重视不够、宣教不够、研究投入不够及诊治水平低下。
近年来,随着我国《偏头痛防治专家共识》的推广,广大医务人员对其重视逐渐提高[2]。
在偏头痛领域的临床和研究有较大提高。
对偏头痛的药物干预包括急性发作时治疗和对需要预防干预者的预防性治疗。
1 偏头痛的急性治疗
在偏头痛发作时,应予以积极的急性期治疗[2-4]。
规范化处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1是否使用药物不少患者自幼就有头痛,或是家人中有长期头痛的历史,担心药物不良反应而拒绝用药,对此类患者要进行教育,特别是对经常发作、发作时间较长(超过24小时)、发作时伴有先兆或其他伴随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患者,有效治疗的意义
重大,利大于弊。
1、2选择何类药物目前经过大量与安慰剂对照研究证实的有效药物主要有两类[2-4]。
第一,是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代表的止痛剂,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阿斯匹林等,适于发作程度不太重者使用。
第二,偏头痛特异性药物,包括麦角类和曲坦类,它们只对偏头痛的头痛有效,而对其他病因所导致的头痛无效或效果很差。
此类药物禁用于有未控制的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雷诺综合症、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妊娠期妇女。
1、3 具体药物选择习惯上采用阶梯法选药,即首选nsaids,效果不佳则再改用偏头痛特异性药物。
针对阶梯法选药的利弊,近年来推荐使用分层选药方法,即轻中度头痛或严重头痛但以往发作对nsaids反应好者选择nsaids,而重度头痛或对nsaids反应差者直接选用曲坦类药物。
1.4 何时使用药物现有观察和研究提示在头痛发生的
早期服用的疗效最佳,等到头痛达到高峰或出现恶心呕吐时服用效果差。
要特别告知患者不要在先兆期服用曲坦类药物以避免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导致无效。
1.5 药物使用频率国内外指南推荐使用单纯nsaids不超过每月15天.使用复合止痛剂不超过每月10天.使用曲坦类不超过每月9天.使用麦角类不超过每月10天[3]。
2 偏头痛的预防治疗
2.1 预防治疗的意义由于偏头痛没有根治方法.反复发作.
因而开展积极有效的预防性治疗非常重要。
要对患者充分宣教,使其正确的预防复发,避免“想尽一切方法根除”或“既然不能根治就不治”的两种极端认识,了解预防治疗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对治疗的顺应性[2-4]
2.2 预防治疗适应症患者发作频繁或程度严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很大,就必须予以积极的预防处理。
目前国内外较为一致的认识是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预防性治疗: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受到很大影响(可根据文献[5]采用偏头痛残疾评估量表评估);近3个月平均每月发作至少2次;急性期治疗无效或因副反应和禁忌症无法进行急性期治疗。
2.3 预防性药物种类真正经过大样本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证明有效的药物并不多,国内外指南所推荐的药物仅限于下列几种:(1)氟桂利嗪,为非l型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推荐剂量每日
5-10mg;(2)阿米替林,为三环抗抑郁药,推荐剂量每日50-100mg;(3)抗癫痫药,如丙戊酸(推荐剂量每日500-1800mg)和托吡酯(推荐剂量每日25-100mg)(4)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推荐剂量每日40-240mg)和美托洛尔(推荐剂量每日50-200mg)[2-4]。
2.4 预防性药物选择通常,患者的个体情况是影响选择药物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利用药物的其他作用,如伴随失眠者,使用有嗜睡作用的药物(氟桂利嗪和三环抗抑郁药);对希望降低体重者使用托吡酯;对伴随抑郁焦虑障碍者使用三环抗抑郁药;对伴随高血压者选择b受体阻滞剂或氟桂利嗪;对伴癫痫者使用抗癫痫剂。
另一方面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如对体重敏感者慎用氟桂利嗪和丙戊酸;对有抑郁者避免单用β受体阻滞剂或氟桂利嗪,对运动不耐受、哮喘、低血压者慎用β受体阻滞剂;对肝功能障碍者慎用丙戊酸。
2. 5 预防药物使用原则所有的预防性治疗药物的使用都应采取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原则。
由于预防治疗的疗效发生需要一段时间,通常需要经过4~8周的时间予以综合评估疗效。
2. 6 预防药物疗效判断通常认为治疗3个月,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为有效。
2.7 预防治疗的疗程如果预防行治疗有效,则应坚持足够的疗程,一般为6个月,有效需要6~12个月或更长。
当发作稳定地减少后,可考虑逐渐减药至停药,以后如果发作又频繁,仍然可以使用预防有效的药物。
2.6 特殊情况的预防性治疗对儿童可考虑选择氟桂利嗪或普萘洛尔。
对妊娠期妇女,可选择硫酸镁和美托洛尔。
对哺乳期妇女可选择丙戊酸。
对典型的月经性偏头痛,可考虑使用萘普生或月经前后短时间使用曲坦类药物。
参考文献
[1] goadsby pj,lipton rb,ferrari md.migraine:current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j].nejm,2004,346:257-270.
[2]李焰生。
偏头痛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学杂志,2006,45:694.
[3]silberstein sd.practice parameter: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migraine headache(an evidence-based review):repor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for the united states headache consortium[j].neurology,2000,55:754-762.
[4]evers s,afra j,frese a,et al.efns guideline on the drug treatment of migraine-revised report of an efns task force[j].eur j neurol,2009,16:968-981.
[5]stewart wf,lipton rb,sawyer j.an international study to asses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igraine disability assessment(midas)score[j].neurology,1999,53:98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