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

合集下载

遵义地区发展情况汇报稿

遵义地区发展情况汇报稿

遵义地区发展情况汇报稿遵义地区位于贵州省中部,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近年来,遵义地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遵义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19年,遵义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5788亿元,比上年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5%,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为40.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50.2%。

工业、农业、服务业协调发展,为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其次,遵义地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建设不断优化,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农村改革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大力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城乡发展协调,为遵义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再次,遵义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遵义地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2019年,遵义地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了320天,水质优良率达到了90%,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5%。

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最后,遵义地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受益良多。

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社会和谐稳定。

总的来看,遵义地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遵义地区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锐意进取,奋力谱写新时代遵义发展新篇章!。

遵义2023经济运行报告

遵义2023经济运行报告

遵义2023经济运行报告一、概述遵义市是贵州省的重要中心城市,也是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之一。

在2023年,遵义市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

本报告将对遵义市2023年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总体分析。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2023年,遵义市的GDP为XXX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X%。

这一增长显示出遵义市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下面将对GDP构成进行分析。

2.1 第一产业2023年,遵义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XXX亿元,占GDP的比重为X%。

与去年相比,第一产业增长了X%。

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

2.2 第二产业2023年,遵义市第二产业增加值为XXX亿元,占GDP的比重为X%。

与去年相比,第二产业增长了X%。

这主要得益于制造业的增长,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2.3 第三产业2023年,遵义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XXX亿元,占GDP的比重为X%。

与去年相比,第三产业增长了X%。

第三产业在遵义市经济中的地位越发重要,特别是金融、房地产和文化旅游等行业的迅速崛起。

三、就业和人口2023年,遵义市就业人口为XXX万人,就业率达到X%。

与去年相比,就业人口增长了X%。

就业情况的改善进一步推动了遵义市经济的发展。

3.1 失业率2023年,遵义市失业率为X%,较去年有所下降。

这主要得益于经济运行的稳定和就业市场的活跃。

3.2 人口增长2023年,遵义市常住人口达到XXX万人,与去年相比增长了X%。

人口增长为遵义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外贸进出口2023年,遵义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XXX亿美元,同比增长了X%。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遵义市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和贸易环境的改善。

4.1 出口2023年,遵义市出口总额为XXX亿美元,同比增长了X%。

主要出口产品包括XXX等。

4.2 进口2023年,遵义市进口总额为XXX亿美元,同比增长了X%。

主要进口产品包括XXX等。

五、固定资产投资2023年,遵义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了X%。

遵义经济调研报告

遵义经济调研报告

遵义经济调研报告一、引言在遵义市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为进一步了解遵义市经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经济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遵义市的产业发展、市场状况、投资环境等方面展开,从多个角度对遵义市经济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遵义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 主导产业分析遵义市的主导产业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农业方面,遵义市拥有广阔的农田资源和丰富的农产品,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仍面临困难。

工业方面,遵义市的传统制造业实力较弱,但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服务业方面,遵义市的旅游业、物流业等服务业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服务业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2. 市场状况分析遵义市的市场状况相对落后,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同时,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遵义市的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需要进一步进行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

三、投资环境分析1. 政策环境分析遵义市政府积极引导和推动投资,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减税优惠、土地扶持政策等。

但在一些细则和执行上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强政策解读和操作指导。

2. 资源环境分析遵义市的自然资源丰富,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但在资源开发利用上还亟需关注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

2. 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问题加强市场调研和市场营销能力,积极扩大市场份额,培育壮大本地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3. 投资环境优化问题进一步健全投资环境,简化审批程序,加大对外商投资的引导力度,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服务,增强遵义市的投资吸引力。

五、结论遵义市作为一个内陆城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我们认为遵义市需要加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开拓市场和品牌建设、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工作,在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2010年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010年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遵义市统计局(2011年3月20日)2010年,遵义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克服特大旱灾给经济社会带来的严峻形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落实国家“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三新一强”和“四大区域”等发展战略,努力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

全市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年生产总值90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23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367.82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400.70万元,增长13.5%。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4%,比上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上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1%,下降0.2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3.5%,上半年增长12.6%,前三季度增长13.4%,全年增长14.7%。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434.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3万人。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55.50万人,净增加11.59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年税收收入132.42亿元,增长23.3%;其中国税80.67亿元,增长18.6%;地税51.75亿元,增长31.6%。

二、非公经济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共实现增加值394.8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3.5%。

其中:第一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33.38万元,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8%;第二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165.52亿元,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5.0%;非公工业增加值141.59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4.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81亿元,增长36.5%;非公建筑业增加值23.93亿元,占建筑全年油料产量19.08万吨,下降20.1%。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市第三产业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工作的通知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市第三产业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工作的通知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市第三产业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10.25•【字号】遵府办函〔2020〕188号•【施行日期】2020.10.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市第三产业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工作的通知遵府办函〔2020〕188号各县、自治县、区(市)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部门: 为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有力抓好市场主体培育,有序实现入规入统,有效反映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和水平,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切实扛起发展责任第三产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落实“六稳”“六保”特别是保就业的重要领域。

今年以来,第三产业市场主体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生产经营困难,就业压力巨大,培育扶持第三产业市场主体发展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自觉提高站位,主动扛起发展责任。

各县(市、区)、新蒲新区政府(管委会)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和推动,分管常务工作的同志要具体抓,成立工作专班,加强工作调度,确保工作实效。

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牵头,按季度下达第三产业市场主体培育发展指导性计划任务(附件1),各行业主管部门配合,切实履行好市直部门统筹、监管、督促职责。

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每年梳理一次全市第三产业正常纳税市场主体名单,分行业、分县编制成册印送各县(市、区)和新蒲新区。

市统计局要做好第三产业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和入规入统信息统计分析,每季度通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并提出工作建议。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市场监管、税务、公安、综合执法、安监等部门的通力协作、互通有无、形成合力,共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培育扶持市场主体按照“新增企业抓服务、近标企业抓培育、上规企业抓入库、规上企业抓增长、在库企业优结构”的要求,切实抓好第三产业市场主体的培育扶持。

2016年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共同发力,推动经济稳步增长,年度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240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0.48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1063.00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970.46亿元,增长14.5%。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4︰44.2︰40.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709元,比上年增加3586元。

图1 2012-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6.95亿元,增长13.2%;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34.56亿元,增长8.1%;金融业增加值101.94亿元,增长27.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64.29亿元,增长7.4%;房地产业增加值45.95亿元,增长8.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61.75亿元,增长18.7%。

2016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为622.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3.63万人。

人口出生率为12.49‰,死亡率为6.46‰,自然增长率为6.03‰。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65.7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9.65千公顷。

粮食总产量304.42万吨,比上年增长0.6%。

其中,夏粮产量65.53万吨,下降3.8%;秋粮产量238.89万吨,增长2.0%。

全年油料种植面积139.51千公顷,减少5.38千公顷,油料产量27.58万吨,比上年下降1.2%。

烤烟种植面积40.2千公顷,减少9.14千公顷,烤烟产量7.04万吨,下降23.2%。

全年蔬菜产量431.5万吨,增长8.3%。

水果产量21.8万吨,增长6.1%。

茶叶产量达到8.59万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48.67万吨,比上年下降3.9%。

遵义市经济发展现状现状及问题分析

遵义市经济发展现状现状及问题分析

遵义市经济发展现状现状及问题分析遵义市经济发展现状现状及问题分析一、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市中心城区距省会贵阳市144公里、距重庆市239公里。

国土面积30762平方公里,辖14个县(市、区),总人口765.5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90万人,为贵州省第二大城市。

遵义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黔北粮仓”之称,是全国四大优质烟区、全国七大毛竹产区之一。

已探明矿产60多种,其中锰、硫铁矿、硅石、镍、钼钡为优势矿产,储量居全省或全国前列。

煤炭资源总贮藏量在260亿吨以上,已探明储量66亿吨。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06.82万千瓦,可开发量428万千瓦。

2008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655.73亿元,同比增长11.6%。

财政总收入102.67亿元,增长15.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27亿元,增长15.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25元,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元,增长8.2%。

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产业投资大,工业经济发展快。

近年来,该市积极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以循环经济为载体,以项目为支撑,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结构战略性优化升级,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施“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据资料显示,在该市50万元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产业投资额连续3年保持在20%以上增长速度,2008年产业投资达到187.8亿元,比上年增长27.4%,其中工业投资107.2亿元,比上年增长33.6%。

2008年,该市在遭受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和金融危机蔓延的双重影响下,完成了第二产业增加值313.13亿元,比上年增长26.8%,规模工业企业达4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21.5亿元,增长21.5%,形成了以能源、烟酒、化工、冶金、建材、食品加工为主要支柱的工业经济体系,已经成为贵州省的一个重要工业基地。

遵义市第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遵义市第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遵义市第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市政府经研室根据《遵义市委常委会2013年工作要点》、《2013年遵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我们对全市第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形成调研报告,以供参考。

一、现实意义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加快发展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品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的现代服务业,有利于实现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减轻对环境的损害,是我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结构调整必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空间,推动第一产业逐步走向市场,需要大量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为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将加大对金融、证券、研发、中介咨询、市场营销、网络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使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保健、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将促进服务性消费的比重不断上升。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还是抢抓招商引资机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市的投资环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尤其是产业导向中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商投资的逐步开放,外资进入第三产业的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快,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面临环境、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压力,客观上也存在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动能。

反过来,良好的投资环境需要有一流的第三产业来保障,高档的住宅、文化娱乐场所,完备的体育运动场地、大型超市,配套齐全的金融、中介服务业等社会服务,是发展第三产业所必需的,是良好投资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时期,进一步弄清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着力解决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加快提升我市第三产业水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遵义市“十四五”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遵义市“十四五”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遵义市“十四五”
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1.10.22
•【字号】遵府办发〔2021〕22号
•【施行日期】2021.10.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遵义市“十四五”第三产业发
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自治县、区(市)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遵义市“十四五”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0月22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2012年10月11日来源: 分析报告作者:综合科宋盈分析报告一、经济发展与三产的关系1、三产的概念: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

是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细化来分,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因此,这种第三产业基本是一种服务性产业。

2、经济越发展,第三产业规模越大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城市化进程,就是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化社会。

就是产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发展--服务经济发展的过程。

从经济发展进程看,农村经济在向城市经济靠拢,未来以城市经济为主是一种必然趋势,我市提出建成能够承载200万人的中心城区,城市化进程步伐正在逐步加快。

而从三次产业的经济发展规律性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应是由低水平的均衡向高水平的均衡演变:①、首先是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视不断下降的,该产业中的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是在不断下降的。

②、第二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来看是上升的,并且这种上升趋势最近几年在我市还较为明显,而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总体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

③、第三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或有略微的上升,而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总的看来是上升的。

从我市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2012到2020年,我市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会出现一个U型曲线走向,占比先会有一定的下降,随着第二产业的稳定,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一大批新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会回升,最终与第一、第二产业形成一个稳定的产业结构,且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纵使有变动也对整个产业结构影响不大。

3、发展三产的意义第三产业是一个庞杂的混合产业群,往往包含着一个区域的商业、交通、通信、金融、文化、教育、科技、信息等方面,我市目前提出在全省率先实现小康,小康水平一方面表现在居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另一方面还表现在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等的提高。

那时,人们在吃行方面向方便化、营养化转变,用的方面向电器化、高档化转变,人们的需求从单纯物质方面向精神方面转化。

这些发展趋势要求不断开发的消费领域,尤其是高层次的劳务消费,如文化教育、消遣娱乐、游览观光、医疗保健等。

所以现在做好第三产业的基础统计工作,有利于各方制定发展策略,对我市整个庞大的服务产业有个细致的了解,推动发展第三产业,才能适应人们以上的需求。

而且,第三产业可以解决部分就业问题,当下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第一、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力相对过剩,需要另谋出路;其二,是每年自然增加的劳动力,也需要安排就业。

而第三产业在劳动力就业方面独具优势,第三产业具有行业多、范围广、就业容量大的特点。

它可以用较少的资金安排较多的劳动力就业。

再者从获利能力看,第三产业正在成为利润的主要获得者。

相关研究表明:虽然市场销售额主要来自产品,但是利润却主要来自相关服务。

特别是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二、遵义市三产与贵阳的比较1、我市经济结构中的三产2001年,我市的生产总值为218.35亿元,增长8.9%,其中一产下降0.9%,第二产业增长13.9%,第三产业增长15.5%,三次产业比重为25.8:35.6:38.6。

2011年,我市的生产总值为1121.16亿元,增长17.0%,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6%,第二产业增长22.9%,第三产业增长16.6%,三次产业比重为13.5:44.0:42.5,经过十年的发展,生产总值大幅度增加,年均增长13.2%,三次产业比重也发生变化,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8.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3.9个百分点,而从全省、全国的情况来看,全省的三次产业比重在2001年与我市相当,为24.2:38.3:37.5,2011年,比重结构发生变化,为12.7:41.0:46.3。

而全国的三次产业比重在2001年为15.2:51.1:33.6,到2011年,为10.1:46.8:43.1。

目前我市是二三一结构,预测此种结构还会维持一段时间,因为遵义市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政府提出打造工业强市,通过构建城市群,增强社会承载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依托大项目大投入,推动大发展,实现大跨越,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提高产业集聚度,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加速工业化进程。

因此工业发展会成为我市“十二五”期间的主攻方向,随着今后几年工业园区的建设完成、规模成型以及投产,近期第二产业的发展势头会快于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还会持续上升。

2、我市与贵阳三产的差距2001年,贵阳市、遵义市都是“二三一”结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逐年发生变化。

到2011年,贵阳市的产业结构演变成“三二一”结构,遵义市还是维持“二三一”结构。

从2011年的数据来看,贵阳市的生产总值为1383.07亿元,增长17.1%,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8%,第二产业增长21.3%,第三产业增长15.2%,三次产业比重为4.5:42.4:53.1;我市的生产总值为1121.16亿元,比贵阳市少261.91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就少256.8亿元,作为黔北粮仓的遵义市,一产一直好于贵阳,规模以上工业也好于贵阳,因此,三产成为我市追赶贵阳的软肋。

贵阳市是我省的省会城市,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69.2%,我市为37.15%,比我市高出32.05个百分点,贵阳城市要素比较集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条件较我市成熟,再从结构上看,贵阳是三二一结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2%,我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4%,比贵阳市低6.8个百分点。

从社会消费能力看,贵阳市2011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84.33亿元,比我市高出233.71亿元,消费能力远比我市强,而且作为省会城市,各种会议和活动站稳贵阳,创造更多的机会带动当地的批发,零售以及住宿餐饮业的发展,而且恰恰这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得比例较高的两个行业,三产的差距在此种情况中继续拉大。

再者,贵阳市的财政能力强于我市,2011年,贵阳市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多于我市103.0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高于我市24.77亿元,说明贵阳市的人均工资较高,人均消费水平远高于遵义。

2011年贵阳市的第三产业营业税为55.02亿元,增长14.7%,而我市的第三产业营业税仅为13.13亿元,增长9.9%,贵阳市高于我市41.89亿元,是我市的4.2倍,增速也比我市高8.8个百分点。

三、三产统计的难点总体来说,第三产业统计面广量大,经济成分复杂,开展统计工作难度较大。

首先,第三产业涉管单位多,没有一个主管部门可以涵盖全部,而工业有工能委主管,农业有农委领导。

加之三产统计涉及社会经济的许多方面,基础资料分散在各单位、各企业中,企业统计资料不全,配合程度差成为三产统计的共性问题。

因此基层统计人员在调查收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单位缺乏配合意识,认为业务数据是保密的,对统计人员的正常调查心存顾虑,不愿向统计人员提供,即使提供,也影响了数据的时效性,不能及时、准确掌握统计资料;二是统计数据存在弄虚作假行为,与实际统计数据出入较大,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可用性。

三是部分单位根本没有统计表,临时核算数据的情况时常发生,核算的统一性,规范性,可比性较差,不能满足增加值核算的需要。

其次,新的高端服务业不断发展,目前的统计力量不能满足,核算依据有待规范。

最后第三产业的统计还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现在统计上的数据来源于基本目录库,不入库没有数,在我市存在一部分规模以上的企业的无法统入,低估了我市的发展潜力,不利于第三产业的规划发展。

四、做好第三产业统计工作的建议第三产业是个包罗多种行业的产业,划分的部门以及归属部门较多,统计第三产业要从最基础抓起,规范数据的来源、使用等各方面,防止出现“数出多门”。

首先,从统计专业上来讲,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是划分了规模以上与规模以下。

针对规模以上企业,目前我们已经形成良好的上报制度,至少我们在规定时间前能够得到全市的数据,因此目前可以维持现在的上报制度,但需要加强对上报数据的审核,统计人员有责任对变化较大的数据与上报企业进行再核对,摸清数据变化的原因,对数据知根知底。

加强对企业的统计执法力度,对于虚报、瞒报的企业按法律规定及时处理,迟报、经催促后仍然不上报的企业也该进行相关处理。

对于规模以下企业,目前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上报制度,仅仅是调查队每个季度对规下企业进行调查,且不是全面调查,而是抽样调查,然后上报省、国家。

规模以下的企业多而分散,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好每次的规下企业调查,还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进行其他的辅助调查,第一,认真做好抽样调查的样本量确认,样本量的抽查数量以及样本质量对最终结果都有影响;第二,严把调查数据质量关,确保样本数据质量;第三,针对调查数据进行回访,确保数据的一致性;第四,在进行大型规模以下调查时,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统计人员自身要对调查指标和统计口径熟悉;第五,认真分析,做好调查数据的趋势分析,把握宏观方向,切实摸清本地的规模以下情况。

在规模以下的企业,有部分已经达到或者今后会达到规模以上的企业,需要和相关部门共同督促这些企业转为规上企业。

而对于在我市经营发展的企业,却不在我市统计范围,例如红花岗的重百商场,汇川区的北京华联,正安县的东方星城等等,它们应该是各地的大户,却不能反映在本地,针对此情况,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出于企业的统一管理,效益全部纳入总部城市,高估了总部所在地的城市发展却低估了本地,造成统计数据的可用性很低。

其次,从第三产业统计的配备条件来看,也较第一、第二产业稍差,不仅仅是主管部门的问题,专业的统计人员也较少,在县级统计局,大多有专业的农业科室,工业科室,唯独三产是个散户,数据是打包出来的。

而且第三产业的数据指标较多,且大部分来自于外部门,所以需要统计人员认真去熟悉理解,明确数据来源地,与其他部门保持联系,畅通数据来源渠道。

最后还是要做好第三产业的统计工作宣传与培训,很多企业不重视统计,大部分是由财务人员兼任,很多企业认为统计误认为是摸底调查,想尽很多办法规避上报数据,企业的统计人员更换也较频繁,往往统计培训跟不上换人速度,这对于我们在统计数据时容易造成断档,或者延迟上报,例如保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