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第十节 防止职业毒害的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课件:第5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1)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课件:第5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1)

第五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3.中毒者急救准备 救护人员进入现场后,应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 通风良好的地方。松解患者衣领、腰带,并仰卧,以保持 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保暖。 迅速脱去被毒物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用大量清 水或解毒液彻底清洗被毒物污染的皮肤。 若毒物经口入胃引起急性中毒,对于非腐蚀性毒物,应 迅速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2%的碳酸氢钠溶液 洗胃,而后用硫酸镁溶液导泻。对于腐蚀性毒物,一般不 宜洗胃,可用蛋清、牛奶或氢氧化铝凝胶灌服,保护胃粘 膜。 令中毒患者吸氧。若患者呼吸停止或心跳骤停,应立即 施行复苏术。
3.解毒和排毒措施 金属及其盐类的中毒,可采用各种金属络合剂, 如依地酸二纳钙及其同类化合物、巯基络合物以及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等,与毒物中的金属离子 络合生成稳定的有机化合物,随尿液排出体外。 注射和服用解毒剂 吸氧。一氧化碳急性中毒可立即吸入氧气,不但 可以缓解机体缺氧,对毒物排出也有一定作用。中 和体内毒物及其分解产物。 采用利尿、换血以及腹膜透析或人工肾等方法, 促进毒物尽快排出体外。
第五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2.呼吸复苏术 呼吸复苏术与心脏复苏术应同时进行。不进行呼 吸复苏术,人体组织缺氧,心脏复苏也无法成功。 口对口的入口呼吸是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其潮气量 较大,适于现场急救。可以听到肺泡呼吸音为复苏 成功标志。 若有苏生器,采用苏生器自动进行人工呼吸更佳。
第五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第五章备 急性中毒发生时,毒物多由呼吸系统或皮肤进人体内。 因此,救护人员在抢救之前应做好自身呼吸系统和皮肤的 防护。如穿好防护服,佩带供氧式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 否则,非但中毒者不能获救,救护者也会中毒,使中毒事 故扩大。 2.切断毒物来源 救护人员进入现场后,除对中毒者进行抢救外,还应认 真查看,并采取有力措施,如关闭泄漏管道阀门、堵塞设 备泄漏处、停止输送物料等,切断毒物来源。对于已经泄 漏出来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迅速启动通风排毒设施或打 开门窗,或者进行中和处理,降低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 为抢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第五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第十节 防止职业毒害的技术措施

第五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第十节 防止职业毒害的技术措施

第五章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第十节防止职业毒害的技术措施第十节防止职业毒害的技术措施一、替代或排除有毒或高毒物料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和辅助材料应该尽量采用无毒或低毒物质。

用无毒物料代替有毒物料,用低毒物料代替高毒或剧毒物料,是消除毒性物料危害的有效措施。

近些年来,化工行业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是,完全用无毒物料代替有毒物料,从根本上解决毒性物料对人体的危害,还有相当大的技术难度。

在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的脱硫、脱碳过去一直采用砷碱法。

而砷碱液中的主要成分为毒性较大的三氧化二砷。

现在改为本菲尔特法脱碳和蒽醌二磺酸钠法脱硫,都取得良好效果,并彻底消除了砷的危害。

在涂料工业和防腐工程中,用锌白或氧化钛代替铅白;用云母氧化铁防锈底漆代替含大量铅的红丹底漆,从而消除了铅的职业危害。

用酒精、甲苯或石油副产品抽余油代替苯溶剂;用环己基环己醇酮代替刺激性较大的环己酮等,这些溶剂或稀料的毒性要比所代替的小得多。

为了消除或减轻毒物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多地采用了上述替代的方法。

如以无汞仪表代替有汞仪表;以硅整流代替汞整流等。

作为载热流体,用透平油代替有毒的联苯—联苯醚;用无毒或低毒的催化剂代替有毒或高毒的催化剂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代替多是以低毒物代替高毒物,并不是无毒操作,仍要采取适当的防毒措施。

二、采用危害性小的工艺选择安全的危害性小的工艺代替危害性较大的工艺,也是防止毒物危害的带有根本性的措施。

减少毒害的工艺可以是原料结构的改变,如硝基苯还原制苯胺的生产过程,过去国内多采用铁粉作还原剂,过程间歇操作,能耗大,而且在铁泥废渣和废水中含有对人体危害极大的硝基苯和苯胺。

现在大多采用硝基苯流态化催化氢化制苯胺新工艺,新工艺实现了过程连续化,而且大大减少了毒物对人和环境的危害。

又如在环氧乙烷生产中,以乙烯直接氧化制环氧乙烷代替了用乙烯、氯气和水生成氯乙醇进而与石灰乳反应生成环氧乙烷的方法。

从而消除了有毒有害原料氯和中间产物氯化氢的危害。

5第五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4

5第五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4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
• 1984年发生的印度博帕尔氰化物泄露灾难是历史 上最严重的工业化学意外,影响巨大。
• 死伤者数以十万计, • 直接致死:2.5万人 • 间接致死:55万人 • 永久残废:20多万人 • 对环境更造成难以补救的破坏
氯气泄漏氯气泄漏
2007年3月29日18时50分,江苏 省淮安市境内,一辆山东装有液 氯危险品的运输车,行至京沪高 速公路上行线103Km处,与一辆 货车相撞,导致运输车侧翻液氯 泄漏。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气泄漏引发爆炸事故
事故原因
对本次事故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 条。
事故的原因是氯罐及相关设备陈旧;
处置时爆炸的原因是工作人员违规操作:按照原来 的事故处理方案,是让氯气在自然压力下通过铁管排 放,当专家组成员离开现场回指挥部研讨方案时,重 庆天原总厂违规操作,让工人用机器从氯罐向外抽氯 气,以加快排放速度,结果导致罐内温度升高,引发 爆炸。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气泄漏引发爆炸事故
事故描述
2004年4月15日晚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工 人在操作中发现,2号氯冷凝器的列管出现穿孔,有氯气泄漏, 厂里随即进行紧急处置。16日凌晨2:00左右,这一冷凝器发 生局部的三氯化氮爆炸,氯气随即弥漫。当地政府当即组织 对工厂的其他氯罐进行排氯,但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爆炸。 厂内7个氯气罐均已开始泄漏氯气。
5.3 化工常见物质的毒性作用
2)氰化氢(HCN):无色、具有苦杏仁味,密度为空气的 0.94倍,熔点-13.4℃,沸点26℃,溶于水、乙醇和乙 醚,溶于水后生成易挥发的氢氰酸。HCN与体内氧化 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离子有很强的亲和力,与之 牢固结合后,酶失去活性,阻碍生物氧化过程,使组织 细胞不能利用氧,造成内窒息。

大学化学与化工安全工程经典课件第五章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大学化学与化工安全工程经典课件第五章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大学化学与化工安全工程 经典课件第五章职业毒害 与防毒措施
本章介绍职业毒害的基本概念、常见职业毒害疾病和防毒措施,通过案例分 析和总结,为大家提供预防职业毒害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职业毒害概述
了解职业毒害的定义和类别、职业毒物的分类和基本性质以及空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
职业毒物的分类和基本性质
按其化学性质、毒性、毒量和作用部位的不同 可以分为35类。
氰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迅速吸
入会致窒息死亡,中毒症状主要是呼
吸系统、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症
5害粉
尘,侵入和积累在肺部而导致的职业
疾病,主要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等。
防毒措施
介绍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措施和方法,预防职业毒害的基本原则,防护设施和装备的使用及维护,以及突 发情况处理。
职业病案例分析
如矽肺、煤工尘肺,需要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 引导工人正确佩戴防护设备,加强劳动保护监管, 提高健康意识。
总结与展望
总结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分析现状和问题,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现状和问题
职业毒害致病率和死亡率依然较高,将来的专 业工作者能力与需要不匹配,防护技术相对滞 后。
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控制和消除危害源,早期 预警和预防也十分重要,拉长暴露时间可防 止过度中毒。
预防职业毒害的基本原则
包括从源头上发现、控制和管理职业危害, 保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提高职业健康意识 和专业技能。
防护设施和装备的使用及维护
防护设施和装备的选择要考虑职业病的类型 和特点,同时平时也要注意设备的维护和管 理,定期维修和更换有磨损的设备。
突发情况处理
灾难和事故的发生不可避免,做好应急准备 和突发情况处理至关重要,包括扑灭火灾、 疏散人员和清理危险物质等方面。

简述防止职业毒害的工程技术措施

简述防止职业毒害的工程技术措施

防止职业毒害是保护员工健康安全的重要工作,工程技术措施在此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了解职业毒害的定义和危害1.1 什么是职业毒害职业毒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员工长期接触或吸入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有毒气体或有害物质而导致的职业病变。

常见的有毒物质包括化学药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

1.2 职业毒害对人体的危害职业毒害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包括呼吸系统疾病、中毒和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甚至导致癌症等严重后果。

防止职业毒害,保护员工健康安全至关重要。

二、工程技术措施的重要性和作用2.1 工程技术措施对职业毒害的防范工程技术措施是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职业毒害的有效途径。

包括对生产流程的全面评估和改进、对有毒物质的替代和减量、对有害环境的改造和净化等方面,能够有效防止职业毒害对员工健康的危害。

2.2 工程技术措施的作用和原则工程技术措施的作用是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流程,减少有毒物质和有害环境对员工的暴露,从而达到防止职业毒害的目的。

其原则包括“源头治理”、“防护层级”、“安全技术”等,能够全面、深入地保护员工的健康安全。

三、工程技术措施的具体措施和案例分析3.1 评估和改进生产流程通过对生产流程的详细评估,发现并改进可能存在的职业毒害隐患,如化学品混合、气体泄漏等,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和防范措施,以减少或消除有毒物质对员工的危害。

3.2 有毒物质的替代和减量对于存在较大危害的有毒物质,可以采用技术手段进行替代或减量,以减少员工的暴露量。

在某化工企业,为替代有毒的有机溶剂,引进了环保型替代品,成功减少了员工的中毒风险。

3.3 有害环境的改造和净化对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有害气体、粉尘等进行净化处理,保证员工在工作环境中的空气质量达标,减少职业毒害的发生。

某冶金企业在高炉和煤气净化设备上进行了全面改造,有效降低了有害气体对员工的危害。

四、结论与展望工程技术措施在防止职业毒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Part Six
防毒措施的发展趋 势与展望
防毒措施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 据技术进行毒物监测和预警
个性化:针对不同行业和个体 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防毒措施
综合化:将多种防毒手段相结 合,形成综合性的防毒体系
规范化:制定和完善防毒标准 与法规,加强监管和培训
防毒措施的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AI算法预 测和预防毒害, 提高防毒效率
新型材料:研 发更高效、更 环保的防毒材 料,降低毒害
影响
生物技术:利 用基因编辑等 生物技术,从 源头上预防毒
害的产生
政策法规:制 定更严格的防 毒措施和法律 法规,提高企 业和个人的防
毒意识
推动防毒措施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加大科研投入,研 发更高效的防毒技 术
建立完善的防毒法 规和标准,加强监 管力度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职业毒害的种类与 危害
常见的业毒害种类
化学毒害:如工业废气、农药等,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 物理毒害:如辐射、噪声等,可能引起基因突变、听力损伤等问题 生物毒害:如病毒、细菌等,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危害员工健康 心理毒害: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影响工作效率
建立应急预案:在发生毒害事故时, 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危害 程度
防毒措施的优缺点比较
优点:有效减少职业毒害,提高生产安全 缺点:成本较高,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和维护 适用范围:适用于存在较高毒害风险的行业和场所 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防毒措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Part Four
防毒措施的应用场 景与案例分析
职业毒害对人体的危害
神经系统损伤:长 期接触职业毒害物 质可能导致神经系 统损伤,如记忆力 减退、反应迟钝等 症状。

化工安全学第五章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化工安全学第五章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7.农药类毒物,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氟、有机 氮、有机硫、有机汞、有机锡等。
8.染料及中间体、合成树脂、橡胶、纤维等。
三、毒性物质有效剂量
毒性是用来表示毒性物质的剂量与毒害作用之间关系 的一个概念。在实验毒性学中,经常用到剂量—作用关系 和剂量—响应关系两个概念。
剂量—作用关系是指毒性物质在生物个体内所起作用 与毒性物质剂量之间的关系。
四、材料工业
①塑料和树脂合成中的三氟氯乙烯、四氯乙烯、苯 乙烯等。 ②合成橡胶中的丁二烯、苯乙烯、丙烯腈等。橡胶 加工中的防老剂甲、防老剂丁、炭黑、硫磺、陶 土、松香、苯、二氯乙烷、间苯二酚、列克钠、 汽油、氧化铅等。 ③合成纤维中的乙二醇、苯酚、环己醇、己二胺、 己内酰胺、苯、丙烯腈等。
五、涂料、染料和其他专用产品
2.光气(COCl2)
无色、有霉草气味的气体,密度为空气的3.4倍 ,沸点8.3℃。
毒性比氯气大10倍。对上呼吸道仅有轻度刺激, 但吸入后其分子中的羰基与肺组织内的蛋白质酶结合 ,从而干扰了细胞的正常代谢,损害细胞膜,肺泡上 皮和肺毛细血管受损通透性增加,引起化学性肺炎和 肺水肿。
3.氮氧化物(NOx)
致死浓度和急性阈浓度之间的浓度差距,能够 反映出急性中毒的危险性,差距越大,急性中毒的 危险性就越小。而急性阈浓度和慢性阈浓度之间的 浓度差距,则反映出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差距越大 ,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就越大。而根据嗅觉阈或刺激 阈,可估计工人能否及时发现生产环境中毒性物质 的存在。
第二节 毒性物质在化工行业中的分布
0.968倍,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氨水、乙醇、苯和 醋酸。燃烧时火焰呈蓝色。
一氧化碳被吸入后,经肺泡进入血液循环。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生成碳氧血红蛋白。碳氧血 红蛋白无携氧能力,又不易解离,造成全身各组 织缺氧。

化工基本生产技术:职业毒害与防毒

化工基本生产技术:职业毒害与防毒
等会受到高频电磁场的影响。 。
非电离辐射 机械探伤用的钴60、X射线,实验用的同位素等
4/24/2021
6
一、概述
(3)职业病危害的作用条件 ①接触机会。 ②毒物的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③作用强度。 ④个体危险因素。
4/24/2021
7
一、概述
2.工业毒物 (1)工业毒物 在一定条件下,外来化学物质以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的功能或器质 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2)工业毒物的分类 ①按化学类属分类分:无机毒物和有机毒物。 ②按物理形态分类分:气体、蒸气、烟、雾、粉尘。 ③按毒作用性质分类可分:刺激性毒物、窒息性毒物、麻醉性毒物、 全身性毒物。 (3)影响毒性的因素 根据毒性进行分级,可将毒物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 五级。毒物对机体的毒作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①化学结构。 ②理化性质。 ③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 ④联合作用 ⑤个体因素
2.净化回收措施 (1)通风排毒 (2)净化回收
4/24/2021
14
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 颈动脉。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 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秒。
备注:如患者停止心跳,抢救者应握紧拳头,拳眼向上,快 速有力猛击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此举有可能使患者心脏复 跳,如一次不成功可按上述要求再次扣击一次。
如心脏不能复跳,就要通过心脏复苏术(胸外按压),使 心脏和大血管血液产生流动。以维持心、脑等主要器官最低血 液需要量。
4/24/2021
4
一、概述
生产性毒物
氮肥生产中接触有一氧化碳、硫化氢、氨等; 染料厂中接触有苯胺、硝基苯、萘等化合物; 涂料厂、试剂厂中应用苯、甲苯、溶剂油等; 农药厂中磷、三氯化磷、有机磷、光气等; 氯碱厂接触的氯气等。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下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建立沟通机制
03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和提出改进
意见,共同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05
案例分析
某化工厂的职业毒害事件
事件概述
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导致大量有毒气体泄漏, 造成多名员工中毒。
毒害物质
泄漏的有毒气体主要为硫化氢和氯气,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神经 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预防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改善工作环境等,以降低职业毒害对人体的危害。
管理
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提 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政府应加强对企 业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管,确保企业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 标准。
02
常见职业毒害物质
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职业病隐患,采取 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
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和辅导,减轻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培训
01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制定应急预案
02
制定针对不同职业毒害情况的应急预案,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
致癌物质
职业毒害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空气污染,影响 周围居民的健康。- 水体污染
职业毒害可能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医疗费用增加等, 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社会稳定影响
对环境的危害- 空气污染 对社会的危害- 经济损失
03
职业毒害的危害
职业毒害的危害
定期检测与评估- 对工作环境进行定期检测,确 保有毒物质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对员工进行健 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全版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ppt

全版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ppt

最新.
13
二、窒息性气体
3.硫化氢(H2S) ① 理化性质 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溶于
水、乙醇、甘油、石油溶剂。车间空气中最好容 许浓度为10mg/m3。 ② 危害 是毒性比较剧烈的窒息性的毒物。硫化氢对 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和窒息作用。 H2S 对神经系 统具有特殊的毒性作用,患者可在数秒钟内停止 呼吸而死亡,其作用甚至比HCN还要迅速。 ③ 预防措施 加强通风;应正确使用呼吸防护器。
素有109种,在地球上稳定存在的有95种,其中 有80种是金属和类金属,这是毒物数量最多的一 类。
2.卤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如氟、氯、溴、碘等及 其化合物。
3.强酸和碱性物质。如H2SO4H、NaCO3等。
最新.
4
二、毒性物质分类
4.氧、氮、碳的无机化合物。如O3、NOx、NCl3、 CO、COCl2、COF2、NOCl等。
最新.
5
三、毒性物质有效剂量
毒性(P24~25) 毒性的计算单位 常用于评价毒性的指标
最新.
6
第三节 化工常见物质的毒性作用
一、刺激性气体
1.氯气(Cl2) ① 理化性质 黄绿色气体;可溶于水、碱溶液,易溶
于CS2、CCl4等有机溶剂;车间空气重最高容许浓 度1mg/m3。 ② 危害 主要损害呼吸道和支气管的黏膜,可导致支 气管痉挛、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严重时引 起肺水肿。吸入高浓度氯后,引起迷走神经反射 性心跳停止,呈“电击样”死亡。 ③ 预防措施 以消除跑、冒、滴、漏和生产事故为主。
度时可引起接触部位的碱性化学灼伤,组织呈 溶解性坏死,并可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泡损伤, 发生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氨被吸收进入 血液,导致全身组织缺氧。 ③ 预防措施 同氯气

防止职业毒害的技术措施

防止职业毒害的技术措施

防止职业毒害的技术措施
防止职业毒害的技术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通风设备:安装通风设备,保证工作场所的空气流通,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

2. 隔离设施:为有害物质设立专门的隔离设施,限制其扩散和接触,例如设立密闭室或防护屏障。

3. 排气系统:安装有效的排气系统,将有害气体和粉尘排放到室外,减少室内的污染程度。

4. 气体检测仪器:使用气体检测仪器时刻监测空气质量,及时发现有害气体的存在和超标情况。

5. 高效过滤器:安装高效过滤器,过滤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物和细菌,提供清洁的工作环境。

6. 防护设备: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手套等,减少对有害物质的接触。

7. 工艺改进:通过改进工艺或材料,减少或替代使用有害物质,从根本上降低职业毒害风险。

8. 定期维护和检修:及时维护和检修各种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9. 员工培训:提供相关安全培训,让员工了解职业毒害的危害性,学习正确的使用和维护设备的方法。

10. 监测和评估:定期进行职业健康和环境风险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安全概论5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安全概论5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7
《化工安全概论》〈第五章〉
512
第一节 毒性物质类别与有效剂量
一、毒性物质概述 ☆ 二、毒性物质分类 ☆ 三、毒性物质有效剂量
按化学性质、用途和生物作用结合分类:
5. 窒息性惰性气体 6如. 有He机、毒Ne物、Ar、Kr、Xe、Rn。 7按. 农化药学类结毒构物可进一步分为脂肪烃类、芳香烃 类物腈机NH8类、、硫包如4.O染H、脂醇、括:、料杂环 类 有有HN2S及a烃 、 机环机OC中4O类类 醚 汞磷、3等间、、 类 、、HN。体羰卤 、 有有O3、代 醛 机基机、合化烃 类 锡氯HC成合类 、 等、l、树物、 酮 。有H脂氨 类等机F、、。基 、氟N橡及酰、aO胶硝类有H、、基、机K纤烃酸氮OH维化类、、等合、有
氨对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时可引起接触部 位的碱性化学灼伤,组织呈溶解性坏死,并可引起呼吸道深部 及肺泡损伤,发生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氨被吸收进入血 液,可引起糖代谢紊乱及三羧酸循环障碍,降低细胞色素氧化 酶系统的作用,导致全身组织缺氧。氨可在肝脏中解毒生成尿 素。
20
《化工安全概论》〈第五章〉
10
《化工安全概论》〈第五章〉
513
第一节 毒性物质类别与有效剂量
一、毒性物质概述 ☆ 二、毒性物质分类 ☆ 三、毒性物质有效剂量
剂量——响应关系是指毒性物质在一组生物体中 产生一定标准作用的个体数,即产生作用的百分率, 与毒性物质剂量之间的关系。
可据以。仍剂测以量定职—厂业—房性响空接应气触关中铅系铅为是的例制浓,定度考毒与察性一剂物组量质工卫—人生—尿响标液应准中关的δ-系依氨, 基乙酰丙酸含量超过5 mg·dm-3的个体的百分率之间的 关系。
12
《化工安全概论》〈第五章〉

简述防止职业毒害的工程技术措施

简述防止职业毒害的工程技术措施

简述防止职业毒害的工程技术措施标题:防止职业毒害的工程技术措施1. 引言职业毒害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的化学物质、物理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等所致的疾病或损害。

为了保护从事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免受职业毒害的侵害,工程技术措施成为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简述防止职业毒害的工程技术措施,重点探讨如何通过减少或消除职业毒害因素来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2. 职业毒害的类型及影响职业毒害按照毒害因素的类型可分为化学毒害、物理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

化学毒害包括有毒气体、有毒固体、有毒液体等;物理性因素包括噪声、振动、射线等;生物性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这些职业毒害因素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发生、中毒和感染等。

3. 工程技术措施的意义与核心原则工程技术措施是为有效控制和减少职业毒害因素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其意义在于为工人提供良好和安全的工作环境,降低职业毒害的风险。

在防止职业毒害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核心原则:3.1 移除危险源:通过技术手段来移除危险的化学物质、物理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

3.2 隔离与分离:采取物理隔离措施,将危险源与工作环境和工人隔离开来。

3.3 控制替代:对于不可避免的危险源,采用工艺改进和替代技术,减少或替代有毒物质,降低对劳动者的危害。

3.4 改进工艺和设备:通过改进工艺和设备设计,减少释放有毒物质的机会和量。

3.5 个人防护装备:作为最后的手段,提供个人防护装备来保护工人。

4. 工程技术措施的具体实施4.1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有效减少室内有毒气体和粉尘浓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入清新空气和排放废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并降低有毒气体、粉尘等有害物质的浓度。

通风系统应根据不同毒害物质的特点进行设计,以满足对空气质量的要求。

4.2 隔离设施对于存在高浓度有害物质的场所,应采用隔离设施来隔离危险源和工作区域。

可通过孤立房间、密封容器、局部排风罩等方式,减少有害物质的扩散和工人接触。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3、分散度 粉尘和烟尘颗粒的分散度越大,就越容易被 吸入。 在金属熔融时产生高度分散性的粉尘,发生 铸造性吸入中毒就是明显的例子,如氧化 锌、铜、镍等的粉尘中毒。
Hale Waihona Puke 三、环境条件对毒性的影响一般说来,物质的毒性与物质的浓度、接触的时间 以及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有关。 1、浓度和接触时间 环境中毒性物质的浓度越高,接触的时间越长,就 越容易引起中毒。 2、环境温度、湿度和劳动强度 环境温度越高,毒性物质越容易挥发,环境中毒性 物质的浓度越高,越容易造成人体的中毒。环境 中的湿度越大,也会增加某些毒物的作用强度。
二、物理性质对毒性的影响
物质的溶解性、挥发性以及分散度对毒性作用都有 较大的影响。 1、溶解性 毒性物质的溶解性越大,侵入人体并被人体组织或 体液吸收的可能性就越大。 2、挥发性 毒性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与其挥发性有直接关系。 物质的挥发性越大,在空气中的浓度就越大。有 些物质本来毒性很大,但挥发性很小,实际上并 不怎么危险。反之,有些物质本来毒性不大,但 挥发性很大,也就具有较大危险。
4、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LD0或LC0),是指全组 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毒性物质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5、急性阈剂量或浓度(LMTac),是指一次染毒 后,引起试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的最 小剂量或浓度。 6、慢性阈剂量或浓度(LMTcb),是指长期多次 染毒后,引起试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 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7、慢性无作用剂量或浓度,是指在慢性染毒后, 试验动物未出现任何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的最大 剂量或浓度。
目前最常用的是把化学性质、用途和生物作用结合 起来的分类方法 1、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 2、卤素及其无机化合物 3、强酸和碱性物质 4、氧、氮、碳的无机化合物 5、窒息性惰性气体 6、有机毒物 7、农药类毒物 8、染料及中间体、合成树脂、橡胶、纤维等

10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10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10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第一篇:10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十、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一、防治方针: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积极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二、职业病危害种类: 根据企业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为六大类: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建筑施工中,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

建筑物的拆除,均可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2.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危害;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接使用锰焊条,除可以产生锰尘外,还可以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长期吸入可导致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

3.生产性噪声和局部震动和危害: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振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生产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能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能导致局部震动病。

4.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三、防护措施:作业场所防护措施:一、各项目部应根据本项目部的具体情况识别、确认本项目部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警示标志。

三、施工现场在进行有大量粉尘作业时,应配备行之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尘。

(二)个人防护措施:1.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方法。

2.接触粉尘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

并正确佩带防尘口罩。

3.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施工中应注意施工作业坏境的通风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坏境中操作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

化工安全第五章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化工安全第五章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Bill Bowerman developed n-Hexane relat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from glues used for running shoes
正己烷中毒
2002年6月,广东省卫生厅接到省妇联反映后,立即对广东东莞安加鞋厂进行调查,有12名女工被确诊为慢性正己烷中毒,较重者出现双脚无力、肌肉痉挛样疼痛、肌肉萎缩甚至瘫痪。 涂胶工序女工正在作业
侵入途径:在室温下职业性中毒主要为呼吸道吸入其粉尘或在热处理时吸入氰化钠形成的蒸气而引起,蒸气浓度高时也能从皮肤吸收一部分。
中毒表现:人在吸入高浓度气体或吞服致死剂量氰化钠时,几乎可立即停止呼吸,造成猝死。非猝死中毒患者,早期可出现乏力、头昏、头痛、胸闷及粘膜刺激症状。随后呼吸加快加深,脉搏加快,心律不齐,瞳孔缩小,皮肤粘膜呈鲜红色。接着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昏迷和血压骤降,呼吸表浅而慢,以至完全停止。随后,心脏停博而死亡。
C
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
D
2004年对浙江省127种胶粘剂检查、检验结果:
01
苯超标率 15.74%
02
甲苯、二甲苯超标率22.05%
03
2二氯乙烷超标率2.36%
04
二氯甲烷超标率2.36%
05
无中文警示说明的产品:46%
06
鞋用胶粘剂的现状
化工企业职业中毒
皮肤-由于刺激和变态反应可发生搔痒、刺痛、潮红等各种皮炎和湿疹。
肾脏系统-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浮肿
消化系统-直接刺激、腐蚀胃黏膜产生绞痛、恶心、 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其他的身体系统
第八节 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四)

试述防止职业毒害的工程技术措施

试述防止职业毒害的工程技术措施

试述防止职业毒害的工程技术措施职业毒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员工长时间接触到某种化学物质或物理因素从而导致的身体健康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防止职业毒害的发生对于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旨在防止职业毒害的工程技术措施。

1. 优化生产工艺设计优化生产工艺设计是防止职业毒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生产前,应从整体上考虑,精心设计生产工艺流程,减少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比如,在车间内进行完善的通风设备安装和排放系统,以便及时排出废气、废液和废渣等并进行有效处理,减少空气中有毒气体对于员工的伤害。

2. 设计专业的防护措施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必须设立专业的防护措施,确保员工在接触有害化学物品时,能从多方面获得保护。

比如,对于有毒化学品应穿戴特种防护服、带好防护面罩和护目镜,避免毒气侵入呼吸系统,引起职业病。

对于特殊工种如高温作业、长时间工作在噪音区域的人员,在防护措施方面也应特别关注。

3. 严格的操作规程企业应根据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制定一套严格的、科学的操作规程。

进行消防、应急处理、应对意外等方面的特别技能培训和演练,确保员工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正确应对。

4. 安全监控系统的建立企业应配备安全设备,并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事件,确保员工的个人安全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应用现代化的监控、检测、报警、排放治理等先进技术,有效减少空气和废水中的有害物质的残留和污染物的排放问题,同时增加生产线的安全性。

通过以上的技术措施,企业可以有效防止职业毒害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从而达到企业高效生产、低成本生产的目标。

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应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让员工在安全环境下工作,从而得到更高的生产效益。

试述防止职业毒害的工程技术措施

试述防止职业毒害的工程技术措施

防止职业毒害的工程技术措施1. 引言职业毒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接触有害物质或存在有害条件而导致的职业疾病。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工程技术措施来预防和减少职业毒害。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防止职业毒害的工程技术措施,包括空气净化、通风系统、个人防护装备和监测设备。

2. 空气净化空气净化是一种通过去除或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技术手段。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空气净化方法:•过滤器:使用高效过滤器可以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如灰尘、烟雾等。

根据颗粒物大小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过滤器类型,如机械过滤器、电子过滤器等。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去除空气中的有机物、气味和一些有害气体。

在工作环境中,可以使用活性炭过滤器或活性炭吸附剂来净化空气。

•紫外线杀菌:紫外线具有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的作用,可以用于空气净化装置中。

通过安装紫外线灯管,可以有效地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

3.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通过机械手段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排出污浊空气,以达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目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通风系统:•自然通风:利用自然力(如风力、温度差等)实现室内外空气流动,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并排出污浊空气。

自然通风适用于一些小型建筑或无需大量换气的场所。

•机械通风:通过电扇、送风机等设备实现室内外空气交换。

机械通风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进风量和排风量,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局部排风:针对有害物质产生的特定区域,设置局部排风设备,将污染源附近的有害物质排出室外。

局部排风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人员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

4. 个人防护装备个人防护装备是指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免受职业毒害影响而佩戴或使用的装备。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个人防护装备:•呼吸防护设备:包括口罩、面具等,用于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防止其进入呼吸道。

•防护服:用于保护工作人员免受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物的侵害。

可以根据不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第十节防止职业毒害的技术措施
第十节防止职业毒害的技术措施
一、替代或排除有毒或高毒物料
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和辅助材料应该尽量采用无毒或低毒物质。

用无毒物料代替有毒物料,用低毒物料代替高毒或剧毒物料,是消除毒性物料危害的有效措施。

近些年来,化工行业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是,完全用无毒物料代替有毒物料,从根本上解决毒性物料对人体的危害,还有相当大的技术难度。

在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的脱硫、脱碳过去一直采用砷碱法。

而砷碱液中的主要成分为毒性较大的三氧化二砷。

现在改为本菲尔特法脱碳和蒽醌二磺酸钠法脱硫,都取得良好效果,并彻底消除了砷的危害。

在涂料工业和防腐工程中,用锌白或氧化钛代替铅白;用云母氧化铁防锈底漆代替含大量铅的红丹底漆,从而消除了铅的职业危害。

用酒精、甲苯或石油副产品抽余油代替苯溶剂;用环己基环己醇酮代替刺激性较大的环己酮等,这些溶剂或稀料的毒性要比所代替的小得多。

为了消除或减轻毒物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多地采用了上述替代的方法。

如以无汞仪表代替有汞仪表;以硅整流代替汞整流等。

作为载热流体,用透平油代替有毒的联苯—联苯醚;用无毒或低毒的催化剂代替有毒或高毒的催化剂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代替多是以低毒物代替高毒物,并不是无毒操作,仍要采取适当的防毒措施。

二、采用危害性小的工艺
选择安全的危害性小的工艺代替危害性较大的工艺,也是防止毒物危害的带有根本性的措施。

减少毒害的工艺可以是原料结构的改变,如硝基苯还原制苯胺的生产过程,过去国内多采用铁粉作还原剂,过程间歇操作,能耗大,而且在铁泥废渣和废水中含有对人体危害极大的硝基苯和苯胺。

现在大多采用硝基苯流态化催化氢化制苯胺新工艺,新工艺实现了过程连续化,而且大大减少了毒物对人和环境的危害。

又如在环氧乙烷生产中,以乙烯直接氧化制环氧乙烷代替了用乙烯、氯气和水生成氯乙醇进而与石灰乳反应生成环氧乙烷的方法。

从而消除了有毒有害原料氯和中间产物氯化氢的危害。

有些原料结构的改变消除了剧毒催化剂的应用,从而使过程减少了中毒危险。

如在聚氯乙烯生产中,以乙烯的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单体,代替了乙炔和氯化氢以氯化汞为催化剂生产氯乙烯的方法;在乙醛生产中,以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醛,代替了以硫酸汞为催化剂乙炔水合制乙醛的方法,两者都消除了含汞催化剂的应用,避免了汞的危害。

采用减少毒害的工艺也可以是工艺条件的变迁。

如黄丹(PbO)的老式生产工艺中氧化部分为带压操作,物料捕集系统阻力大,泄漏点多;而且手工清灰,尾气直接排空,污染严重。

后来生产工艺改为减压操作,控制了泄漏。

尾气经洗涤后排空,洗涤水循环使用,环境的铅尘浓度大幅度降低。

又如在电镀行业中,锌、铜、镉、锡、银、金等镀种,都要用氰化物作络合剂,而氰化物是剧毒物质,且用量较大。

通过电镀工艺改进,采用无氰电镀,从而消除了氰化物对人体的危害。

三、密闭化、机械化、连续化措施
在化工生产中,敞开式加料、搅拌、反应、测温、取样、出料、存放等等,均会造成有毒物质的散发、外逸,毒化环境。

为了控制有毒物质,使其不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出来造成危害,关键在于生产设备本身的密闭化,以及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密闭化。

生产设备的密闭化,往往与减压操作和通风排毒措施互相结合使用,以提高设备密闭的效果,消除或减轻有毒物质的危害。

设备的密闭化尚需辅以管道化、机械化的投料和出料,才能使设备完全密闭。

对于气体、液体,多采用高位槽、管道、泵、风机等作为投料、输送设施。

固体物料的投料、出料要做到密闭,存在许多困难。

对于一些可熔化的固体物料,可采用液体加料法;对固体粉末,可采用软管真空投料法;也可把机械投料、出料装置密闭起来。

当设备内装有机械搅拌或液下泵等转动装置时,为防止毒物散逸,必须保证转动装置的轴密封。

用机械化代替笨重的手工劳动,不仅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减少工人与毒物的接触,从而减少了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如以泵、压缩机、皮带、链斗等机械输送代替人工搬运;以破碎机、球磨机等机械设备代替人工破碎、球磨;以各种机械搅拌代替人工搅拌;以机械化包装代替手工包装等等。

对于间歇操作,生产间断进行,需要经常配料、加料,频繁地进行调节、分离、出料、干燥、粉碎和包装,几乎所有单元操作都要靠人工进行。

反应设备时而敞开时而密闭,很难做到系统密闭。

尤其是对于危险性较大和使用大量有毒物料的工艺过程,操作人员会频繁接触毒性物料,对人体的危害相当严重。

采用连续化操作可以消除上述弊端。

如,采用板框式压滤机进行物料过滤就是间歇操作。

每压滤一次物料就得拆一次滤板、滤框,并清理安放滤布等,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大量物料,并消耗大量的体力。

若采用连续操作的真空吸滤机,操作人员只需观察吸滤机运转情况,调整真空度即可。

所以,过程的连续化简化了操作程序,为防止有害物料泄漏、减少厂房空气中有害物料的浓度创造了条件。

四、隔离操作和自动控制
由于条件限制不能使毒物浓度降低至国家卫生标准时,可以采用隔离操作措施。

隔离操作是把操作人员与生产设备隔离开来,使操作人员免受散逸出来的毒物的危害。

目前,常用的隔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全部或个别毒害严重的生产设备放置在隔离室内,采用排风的方法,使室内呈负压状态;另一种是将操作人员的操作处放置在隔离室内,采用输送新鲜空气的方法,使室内呈正压状态。

机械化是自动化的前提。

过程的自动控制可以使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得到解放,并且减少了工人与毒物的直接接触。

如农药厂将全乳剂乐果、敌敌畏、马拉硫磷、稻瘟净等采用集中管理、自动控制。

对整瓶、贴标、灌装、旋塞、拧盖等手工操作,用整瓶机、贴标机、灌装机、旋塞机、拧盖机、纸套机、装箱机、打包机代替,并实现了上述的八机一线。

用升降机、铲车、集装设备等将农药成品和包装器材输送、承运,达到了机械化、自动化。

包装自动流水线作业可以解决繁复、低效的包装和运输问题。

降低室温可以减少农药的挥发,改善了环境条件。

对于包装过程中药瓶破裂洒漏出来的液体农药,可以集中过滤处理,减少了室内空气中毒物的浓度,而且也减少了水的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