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信息化大赛获奖名师金俊江的原创课件组织行为学的第2-3讲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精品文档

(三)应用性
组织行为学在应用理论性科学原理的 基础上,探索和揭示组织中人的心理与 行为规律性,在掌握这些规律性后还要 进一步研究评价和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 的方法,掌握保持积极行为,改变消极 行为的具体技术和措施。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一)古代社会 那时对组织活动的管理基本上是建立在
一、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直接 作用与感官的当前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所产 生的主观映象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
二、社会知觉
二是凯特的生产效率近来直线上升,作出积极反应。 三是雷莉变得落落寡欢,她认为这么多人被裁减二她
却留了下来,她为此感到内疚,这使她失去了曾经从 工作中得到的乐趣。
第一节 认知差异与管理
没有两个人会以完全同样的方法去看待 问题,此外,人的行为是以将要发生的事实 而不是以现存的事实为基础的。从非常真实 的意义上来说,人们生活在他们自己的认知 世界里。
全体员工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注重企业 中的人际关系,重视做人的工作,把这些 因素称为“组织风土”。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过程
(一)六步骤法 1.明确问题; 2.探索和研究有关理论和模式; 3.形成假设; 4.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 5.通过观察——测试——实验,进行论证,
1.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 2.晕轮效应。 3.近因效应。 4.定型效应(定势效应)。 5.知觉防御。 6.投射。
1.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PPT课件

2 动机
动机是指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 直接原因,它是人的行为内部的驱动力。
二者关系: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基 础和始发点。动机是驱动人的行动的直 接动力。当需要具有明确和特定的目标 时,才能转化为动机。
8
三、行为
人们为实现某种目标所采取的直接行动 行为可分为
目标行为 直接从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 目标导向行为 为实现目标,准备过程中
33
某经理撰写的内容如下: 图中人为一家小企业的管理人员,
她想为公司赢得一份合同,她知道竞争将 十分激励,因为所有的大公司都在参与该 合同的竞标。她在想象要是她的公司赢得 了这笔金额巨大的合同,她该是多么快乐, 因为她已经想出了帮助公司多快好省地赢 得该合同的捷径,因而此刻她正感到踌躇 满志。 麦克利兰认为它显示了强烈的成就动机
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 为
B、人的需要有主导性,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要决定的。 人类典型的需要结构模式有五种
C、多数人的需求,符合上述序列层次,但少数人也存 在例外的特殊情况
15
需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成就需要 要 的 相 对 强 度
心理发展水平
16
需要层次理论与管理措施相关表
对美国工人需要结构变化的估计
需要种类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1935 年百分比 35% 45% 10% 7% 3%
1995 年百分比 5% 15% 24% 30% 26%
18
中国企业员工需要的层次
需要的分类 需要的具体内容 综合得分率均值
位次
生理需要
工资奖金高
7.136
身体保健(医疗设备)、工作 时间(休息)、住宅设施、福 利设备 雇佣保证、退休金制度、健康 保险制度、意外保险制度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课件

研究员工行为、工作满意度、团队合作、领导力等,旨在提供有效的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 理策略。
个体行为
个体行为的定义
个体在组织中展现出的行动和 决策,受到个体心理学和生理 学的影响。
个体的心理学和生理 学影响个体行为
认知、情绪、动机、人格特质、 生理需求等因素对个体行为产 生重要影响。
个体行为的类型和应 用
决策制定
1
决策制定所需的信息
2
决策者需要获取和分析各种信息,包括
内部数据、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的情报。
3
决策制定的基本步骤
问题识别、信息收集、评估选择、方案 实施和后续评估等是决策制定的基本步 骤。
决策制定的评估和修正
为了不断提高决策质量,决策者需要对 决策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正。
领导与管理
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PPT课件
介绍《组织行为学第二章》的PPT课件,包括组织行为学的概述、个体行为、 组织与环境、组织模型、决策制定、领导与管理等内容。
组织行为学概述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研究员工个体和集体在组织中的行为和互动,以及如何影响员工绩效和组织效果的学科。
为什么学习组织行为学?
了解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原则,能够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促进员工的发展和满意 度。
包括工作动机、工作满意度、 工作压力等,用于评估和提高 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幸福感。
组织与环境
1
组织对环境的依赖
组织需要依赖外部环境中的资源、支持和市场机会,才能生存和发展。
2
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组织的战略、结构和绩效。
3
如何优化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讲课讲稿

欲望大。 44. 员工对工作的不满意感与流动率成正相关。 45. 大学教授比其他任何职业的人具有更强制自尊。
46. 大多数生产线的工人更喜欢在小群体中工 作,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是生产线工作单 调枯燥。
概念理解 1、客观事物是人的情绪情感产生的客观来源
客观事物
外部现象 机体内的刺激
情绪、情感
2、人的需要及人对自己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关系的认 识,是产生情绪和情感的主观原因。
人的需要 需要 关系 客观事物
情绪、情感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联系
情绪和情感都是人类对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的反映,都是人内心的主观体验形式,因此, 二者本质相同且相联系
分析自己的认知定势, 了解个人的认知偏好, 跳出这些认知陷阱以 避免知觉偏差的出现
要因人而异,随景而 异,承认并考虑不同员 工对同一组织事件会有 不同的认识,作耐心细 致的、有针对性的工作
以统一认识、统一行动。
实事求是地对员工的在
应该尽量利用知觉原 理待人处事;树立自 己在员工心目中的良 好形象。
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
情绪(emotion): 情感(feelings):
代表着感情性反映 经常被用业描述具
的过程,为人和动 有稳定而深刻社会
物所共有。
含义的高级感情。
1、二者区别:
情 绪(emotion) 情 感(feelings)
较广泛。情绪为人与 窄些。情感为人独
广泛性 动物共有(低级需要 有(高级需要满足)
满足)
组织行为学
第二编 个体行为管理
•知觉和情感原理 •个体差异与管理 •激励理论
组织行为学的第2-3讲

拓展知识:密歇根大学的研究——生产导向和员工导向
⑴生产导向型领导方式 这一类型的领导关心的是生产任务的完成。这 种方式注意经常使用监督手段,使用合法权、 强制权、召开会议和评估工作表现的方法。这 个方法与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结构维度相似,实 际上是任务导向领导行为。 ⑵以员工导向型领导方式 这一类型的领导往往重视人际关系,注重下属 的需要,并承认人与人的不同。这个方法与俄 亥俄州立大学的关怀维度相似。
组织行为 如何让你的领导欣赏你
领导行为理论——从电视剧《安家》看领导者类型
《组织行为学》主讲名师:王氏教育法第三代传人 金俊江
教学结构
1.课堂导入:安家的方似锦和姑姑。 2.核心知识点讲解 3.课堂讨论 4.拓展知识 5.核心技巧 6.板书设计与课堂总结。
导入
电视剧《安家》向我们诠释了不同层次的领导和领导风格。
你周围有没有这样的领导者
一位是看似与世无争的佛系店长徐文昌,另一位是放的开、卖的转,雷厉风行的店 长房似锦。当他们同时出现在《安家》里,你会选谁?
店长徐文昌,他的工作方式,随和、轻松、亲近,一把尤克里里,一首大合唱,开启 一天的工作,该剧已经进行到中间,没见他开单,因为他把单子分给了下属来做,心 地善良,三观貌似很正,但确实助长了店员们爱聊八卦(甚至当众聊店长们的八卦), 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业绩相差大(九八五、楼山关、朱闪闪一直没开过一单),志向 远大却无力改变的现状,缺少了一种竞争力,一种闯劲。来自核心知识点一:何为领导方式
组织行为学3[1]精品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3[1]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8a08720066f5335a8121aa.png)
• 个体在从众现象中的内心反应和表现行为大致 有以下四种组合:
• ①“口服心服”——表面(行为)服从(从众), 内心也服从(接受);
二、群体的作用
• (一)群体压力 • 群体压力指成员在一个群体中感受到的心
理约束的强弱; • 影响因素
–1.规模的大小 –2.规范化的程度 –3.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以及对群体的依赖程度
• 群体压力的结果是成员的顺从。
(二)群体的社会助长/抑制作用
• 社会助长作用:对群体的有效管理能产生协调效应, 特别是对于从事简单的、熟练的、体力性的劳动,助 长作用尤为突出。即体现在:
群体规范与压力
• ①与群体绩效活动有关的规范。这类规范会明确告诉群体成员,
应该如何工作,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工作数量和质量,应该与别人 怎样协作,应该如何与别人沟通等等。这类规范会对员工和员工 所在群体的绩效产生重大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调节和修正 仅仅根据个体知识、能力、态度等所作出的绩效预测。
• ②与群体形象有关的规范。这类规范主要告诉群体成员,应该 如何着装,应该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以什么方式去 做事,应当何时忙何时闲,应该如何对组织或群体表现出忠诚感 等等。
• ②利益型群体。这种群体由于人们对某类特定事物和利益共同 关心,为了特定的目标共同活动而形成的群体。譬如,在某企业 中为了支持受到上级不公平对待或解雇的同事,一些具有相同背 景和利益的员工自发组成
• 梅奥认为,有效的管理应使本组织能直 接从所属工作群体的行为规范和实践中 获益,如果忽视人们在工作群体中长期 在一起所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就会与管理目标发生冲突,降低管理的 有效性。任何群体都会有自己的群体规 范,不同群体会具有不同的规范,会以 不同形式、不同程度、不同内涵去影响 和塑造群体的成员。
组织行为学讲座ppt课件

决策类型量表
陈述内容
1.我更多地依靠实施而不是本能做出决策 2.用逻辑和系统方法作决策我感到更为舒心
完全 同意 同意 一 般 不同 意 完全不 同意
5 5
4 4
3 3
2 2
1 1
3.做决策时我依靠直觉而非其它东西
5
4
4
3
3
2
2
1
1
4.做决策时感到决策的正确性比其合理的理由对我 5 来说更重要
5.即使事实表明选择是对的,我也不会作出在感觉 5 上不对的选择
处理人际冲突的策略(可根据冲突的性质和原因的不 同加以选择)
1、顺其自然法,既避免面对不同的意见,或延续调整的时间 2、粉饰太平法,既强调想法的共同之处,而忽略不同的部分 3、铁令如山法,即运用权势,强迫别人听从命令 4、订定规则法,即以客观的规则作为处理分歧意见的基础 5、和平共存法,即在彼此协议下,维持各存己见的状态 6、讨价还价法,即以协商、交易的方式消除彼此的冲突 7、弃子投降法,即放弃自己的想法,完全以对方的意见为意见 8、全力支持法,即在可容忍的范围内,给予对方最大的支持 9、携手合作法,即将大家的一件整合在一起 10、重组群体法,即将该群体解散,重新组织
人际冲突 人际冲突是指被人们知觉到的一种价值观或目标上的矛盾状态, 并伴有敌意阻碍对手取得成功的行为以及情绪上的敌意。
人际冲突的性质
建设性冲突
双方对实现共同目标的关心 乐于了解对方的观点或意见
破坏性冲突
不愿意听取对方的观点或意见 双方由意见或观点的争论,转变 为人身攻击
大家以争论问题为中心 双方交换情况日益增加
二、个体行为与组织管理
1、社会知觉与管理: 知觉:人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知觉、角色知觉、人际知觉、自我 知觉。 社会知觉中的偏差效应:第一印象、刻板印象、晕轮效 应、知觉防御、近因效应。 2、个性特征与管理 (1)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 体特性。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能力的差异与管理的关系:人尽其才,量才录用。 (2)气质:指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行为活动中的反 映。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气质差异及其管理: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气质影响活动 效率。
组织行为学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全整套电子讲义幻灯片

犯隐私群;用物质奖励和行政命令诱使人 员参加试验.
38
本章内容
2.1 价值观与行为 2.2 知觉与行为 2.3 态度与行为 2.4 人格与行为 2.5 能力与行为 2.6 意志与行为 2.7 情感与行为
8
5. 管理中的人事因素
• 角色论----半数活动少于9分钟; 人际----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监听者, 传播者, 发言人 决策制定----企业家, 混乱驾御者, 资源 分配者, 谈判者
• 成功管理者研究中人的因素
• 组织行为:管理中人的因素
• 成功的管理者----社交联络贡献最大. Fred Luthans.
自尊,权力.经济性(实现目标)
• 组织----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3要素
• 作业与管理
4
2. 组织和环境
• 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影响作用的 外部事物和现象
• 自然、技术、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 • 组织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 组织的利益相关者 • 组织要适应环境的变化;组织对环境的影
• 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描述研究、因 果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 可控性分类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现场 调查、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31
一.研究分类
• 设计研究方法时,需要注意:效度,信度, 普遍性.
• 效度,也称有效性,即指标是否测量了它 要测量的研究内容.
• 信度,也称可信性,指测度结果的一致性. • 普遍性行为研究(多数社会科学的研究也
作态度以及周围的人际关系
《组织行为学教案》课件

《组织行为学教案》课件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简介1.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1.2 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1.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个体行为分析2.1 个性与行为2.2 动机与行为2.3 心理契约与行为第三章:群体行为分析3.1 群体概述3.2 群体动力学3.3 群体冲突与协调第四章: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4.1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4.2 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4.3 组织文化的作用与管理第五章:领导与领导力5.1 领导理论5.2 领导风格与领导行为5.3 领导力的发展与提升第六章:决策与决策过程6.1 决策的定义与类型6.2 决策过程模型6.3 决策的心理与行为因素第七章:组织变革与发展7.1 组织变革的原因与过程7.2 组织发展的阶段与策略7.3 组织变革与发展的管理方法第八章:员工激励与满意度8.1 激励理论与模型8.2 员工满意度调查与分析8.3 员工激励与满意度的关系与管理策略第九章:组织沟通与信息传递9.1 组织沟通的类型与过程9.2 沟通障碍与管理9.3 组织信息传递的策略与技巧第十章:冲突管理与谈判技巧10.1 冲突的类型与原因10.2 冲突管理的方法与策略10.3 谈判技巧与沟通艺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组织行为学的定义与重要性重点解析: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跨学科领域,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对于组织内部的行为规律进行研究,对于提升组织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环节2:个体行为分析重点解析:个体行为分析是组织行为学的基础,涉及到个性、动机、心理契约等深层次的心理和行为因素,对于理解员工行为具有关键作用。
重点环节3:群体行为分析重点解析:群体行为分析关注群体内部的动力学过程,包括群体规范、凝聚力、冲突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团队效率和组织文化。
重点环节4: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重点解析: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是组织的两个核心维度,它们决定了组织的运作方式和员工的行为模式,对于组织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第三章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3.3 社会知觉
2 知觉方式与归因理论
(1)归因理论的假设 所谓归因(attribution),是指通过人的外部表现来推测人的内在动机和意图,目的在于理解自己和他人行
为的原因。归因理论认为,对于行为的判断取决于对行为动因的解释,这种动因分为两种,即内因和外因。所 谓内因,是指行为来自行为者自身的控制;与此相反,外因是指行为原因不在行为者控制范围内。
3.2 知觉
3.2.1 知觉的性质
1.知觉的含义
知觉是主体对环境的对象化把握,指人脑对环境刺激的整体反映,体现为 个体为了理解环境而解释其感觉印象的过程。
人们努力根据事物本来面目认识它们,但这种努力离不开感觉和知觉的中介。 知觉是对环境的对象化把握。首先,知觉是对于环境的直接反应;其次,知觉把对象从环境
知觉组织就是对这些要素进行结构化组织,使其成为整体并产生意义。
3.2 知觉
2 知觉的组织方式
知觉组织的过程主要有三步:首先是对象分离,接着是知觉归类,最后进行感觉评价而形成知觉。 对象分离是知觉最基本的步骤,是指知觉到的客体在背景中作为可分离部分被突出出来。比如,看画展的时 候,人会自觉把画从墙上分离出来。画是知觉到的对象,而墙是对象的背景。 知觉归类是知觉的组合,指将几个刺激组合在一起形成可识别模式的倾向。人们倾向于使用连续性、封闭性、 接近性、相似性等原则来进行知觉归类。这些原则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知觉律观点。 感觉评价是对接受的信息进行评价并使其产生意义的过程。这涉及社会知觉的内容,包括定型偏见、光环效 应、推己及人等。
3.3 社会知觉
(4)韦纳的归因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 Weiner)在《动机的情绪归因理论》中,提出了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素养目标:形成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核心素养。
• 重难点:1.发送者对信息表达的障碍。(重点)2.接收者等信息传递角色对信息 理解的障碍。3.如何克服沟通障碍。(重难点)也是知识应用的过程 教学方式:表情包导入教学法、故事教学法、讲授教学法。
• 学习方式:在线学习、讨论学习、钉钉答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教学教具:PPT、钉钉软件、视频。
罗生门事件
罗生门一词出自日语,现在通常指: 事件当事人各执一词,分别按照对自 己有利的方式进行表述证明或编织谎 言,最终使得事实真相扑朔迷离,难 以水落石出。如 “巴中发生扶老人
罗生门事件”、“郭德纲手撕曹云 金”。
经理A
总经理
经理A
经理A
员工1
员工2
员工3
上行沟通
下行沟通正式沟通
员工4
员工5
水平沟通
• 学习方式:在线学习、探究学习、钉钉答题。
• 教学教具:PPT、钉钉软件、视频。
• 学情分析:高级工班一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是侧重从趣味性入手,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从科技型事件和球星事件入手,学生的积极性得以调起来。
• 黑匣子”起源于对飞行记录仪的俗称,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之一。黑匣子分为:驾驶员座舱录音器 和飞行资料记录器。前者能记录驾驶人员从起飞后到着陆前的相互对话。录音磁带能防火、防水、防震。 后者可记录飞行时的各种数据。飞行记录仪装在一种耐高温、高压、防水和耐腐蚀的黑色金属盒子里。
斜向沟通
①链式
②轮式 A
④全通道式
⑤Y式
③环式 ⑥倒Y式
3. 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沟通
语言沟通
口头语言 沟通
书面语言 沟通
非语言沟通
身体语言 沟通
副语言 沟通
物体的 操纵
身体动作 姿态
服饰 仪态
空间 位置
课堂表演
板书设计与总结 作业:请你列举一种具体的沟通形式,请问他是哪种沟通形式?
教学反思
2.接收者对信息理解的障碍(难点) 1)知觉的选择性障碍——选择性听不见 2)接收者对信息的过滤:报喜不报忧 3)接收者的理解差异和曲解 4)信息过量
3.信息传递的障碍(难点、需要生活化思维进行还原) 1)时机不适 2)沟通方式选择不当 3)沟通渠道过长 4)外部干扰
4.反馈不足:
(二)如何克服沟通障碍 (重难点) 1)明确沟通的目的 2)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3) 4)充分利用反馈机制 5)学会积极倾听 6)注意非语言信息 7)保持良好的心态
1. 首次采用流程图的教学形式,在教学方面极大的应用了 相应的日本喜剧形式:漫才,自问自答。自我表演。 2. 流程图的教学方式的优点让教学更加热烈,充满希望。 对整个教学的过程是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其核心就是流程 化和直观化。 3.板书设计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系统 性思维。
《组织行为学》第三讲 对不起、没关系——沟
• 素养目标:形成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核心素养。
• .重难点:正式沟通还可分为:链式沟通、轮式沟通、环式沟通、全通道式沟 通、Y式沟通和倒Y式沟通。(重点)非正式沟通的形态主要有4种,单串型、 饶舌型、概率型、密集型。 (难点)两种形式的差异与语言非语言沟通的异 同(重难点)
• 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比较教学法、任务教学法。
通中的化解
沟通的障碍和解决方法
主讲老师:金俊江 财经商贸专业带头人 工商管理学科带头人
教学教案
金俊江原创
•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下的三维目标)
•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三大类知识:核心知识点一: 发送者对信息表达的障碍 (重点)核心知识点二:接收者等信息传递角色对信息理解的障碍核心知识点三: 如何克服沟通障碍(重难点) 能力目标:形成通过热点事件——科比事件的判断能力。
组织行为学第二讲 从《罗生门》看沟通的类型
财经商贸专业带头人 工商管理学科带头人
教学教案 金俊江原创 •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下的三维目标)
•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三大类知识:核心知识点一: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核 心知识点二: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具体形式(把握流程图的动态过程)核 心知识点三: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的具体分类 能力目标:形成通过热点事件——科比事件的判断能力。
生活中的阿 Q 精神 换个角度想问题: 老板让你加班:锻炼你 老板扣你工资:为了磨炼你的意志 老板批评你:打是亲、骂是爱
教学反思
1. 首次采用X-MIND制作流程图的教学形式。 2. 通过故事教学方法把晦涩难懂的知识 进行简单化和普及 化。对整个教学的过程是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其核心就是 通俗易懂。 3.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了德育与表情包元素,是一次新型教 学方法的尝试。
板书设计与 知 识 结 构 障碍
沟通
解决方案
发送者
接收者
传递者
反馈者 明确 尊重 解决 利用 倾听 非语言 心态
沟通过程障碍 1. 发送者对信息表达的障碍(重点) 1)语言障碍—— 福州人和湖州人、胡建 2)社会环境和知识经验的局限——WIFI WIFE 3)信息发送人的信誉不佳 --渣男靠得住、母猪会上树 4)信息来源上的问题-—— 吹哨子 5)沟通技能障碍—— 有一堆想法表述不清 6)错 猜—— 人生三大错觉:手机响了、门没关、江疏影喜欢我
• 学情分析:高级工班一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是侧重从趣味性入手,培养学生的学 习兴趣、从表情包和职场互动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得以调起来。
论矛盾的产生
许多矛盾只是你的臆想、和谐社会,让你我更美好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 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他们隔壁的老人也 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 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