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建设史-06宋元时代的城市
5 宋元时代的城市
布局特点:
1)平面长方形,开五门,城 墙外有宽阔的护城河,城门外 有水门,可通船。 2)子城位于城市中央略偏东 南,周围有城墙,主要建筑物
都布置在一条明显的轴线上。
3)道路呈方格形,正对城门 的几条较重要,城市河道密集 与街道一样都是东西、南北并 行直线,常是前街后河。 4)有许多坊,无坊墙和坊门。
七、金中都
金是女真族建立的国家,定都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市南);灭 辽和南宋后,疆域扩大,迁都到辽的南京,改称中都,这是北京在历 史上作为封建王朝统治中心的开始。 在中都改建前,专门派画工去汴梁,测绘北宋都城及建筑的图样, 参照它的形制进行规划建设。
大城平面近正方形,四面各开三门,辽 南京的东、西、南三面拓展,相当今北 京宣武区的大半部; 大城中部略偏西为宫城,四面各开一门, 宫城南的中轴线两旁布置官府寺庙,宫 城内大殿都建在很高的台基上; 宫城北面、大城以内是全城最大的市场;
5)佛、道教的寺观多,占地面积 大,在主要道路旁或尽端,形 成良好的城市景观。 6)商业在城市一定地段设有市及 行,在交通便利的地点设有固 定的集市场所。 7)私家园林较多。 思考:南方地区性城市的特点
1949年的苏州
六、辽朝的城市
由游牧民族——契丹族建立,后汉化,经济发展,逐步走上封建 化道路,城市大部分位于今河北、山西北部及辽宁省境内,内蒙古东 南部及松花江流域分布也较多,其中 “五京”最重要,分别是首都上 京、陪都中京,东京、西京和南京,是五个地区性的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城市。
另建离宫——大宁宫,开凿人工湖(今 北海)
八、元大都
1.元大都城址的选择
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古城,至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战国时期——燕国都城; 从秦汉到隋唐,它是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贸易中心,也是军事重镇。
中国城市建设史填空
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原始的居住形式有四种: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原始的居住点:陕西临潼姜寨遗址,西安半坡村遗址。
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商城郑州,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城市遗址。
《尔雅》记载:邑外为之郊,郊外为之牧,牧外为之野,野外为之林。
《左传》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
城与廓: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管子度地篇》:内为之城,外为之廓。
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
《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这里记述的王城规划易将显然与井田制的土地制度有关。
考工记中还记载: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说明道路宽度有分级,市内宽,环城窄,城郊更窄。
还记载: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这说明按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其中道路宽度也不同。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管子对城市选址的总结: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
燕下都为现存战国城址中最大者。
齐临淄是目前所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古城中规模最宏伟的古城。
第四章:秦汉时代的城市信宫、阿房宫及长安城的修建均由军匠出身、后任少府的杨城延主持。
5、东汉洛阳:九六城,南北九里,东西六里。
第五章: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的城市体系:城市发展总的趋势表现在北方中原地区城市的残破以及江南和周边地区城市的崛起。
3、曹魏邺城:在古代城市规划中有重要影响:1、城市有明确分区,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
2、既继承了古代城与廓的区分,也直接继承了汉代宫城的区分。
3、不同点是,区分更明确,不仅汉长安与洛阳宫城与坊里相参,或为坊里所包围,这也反映了阶级的对称及当时等级的森严,统治阶级对人民的防范。
4、整个城市的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样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一般的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这种规划手法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很大影响。
《宋元时期的城市》PPT课件
手工业:采矿、冶铁、制瓷、纺织、造纸和印刷、
造船业等,(发明了指南针、火药等)
商业:产生了纸币(交子),出现商业行会。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放弃落后的游牧经济方式,重视
农业,商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尤其对于国际商业和世 界文化的交流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城市发展主要特点
南方城市继续发展,数量增多,而北方城市仍在 减少,城市发展和分布延续“南升北降”态势;
精选ppt
20
大运河在北门,较大仓库都靠近北门。城内有许多供 行商住宿和储存货物的塌坊,城中北关水门内尤其突 出。
城市建成区突破城郭的限制,在城外形成新的居民区 和商业区。
园林遍布全城。
精选ppt
21
和宁门
西华门
东华门
丽正门
精选ppt
南 想宋 象临 图安
城 复 原
22
精选ppt
23
精选ppt
精选ppt
29
城 图
南 宋 平
江
府
精选ppt
30
元大都城的规划与建设
历史背景
周初由居民点发展成的城镇—燕国都城蓟城—北方大都 会,军事重镇—晚唐幽州—辽国陪都(辽南京或燕京)— 金国国都(金中都)—元大都
设计者:刘秉忠
事先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地形测量,然后根据中国 传统的规制,结合自然地形的特点,拟定了一个 全城的总体规划,并在未进行地面建筑之前,先 在地下埋设了全城的下水道,然后根据分区布局 的原则建设。
精选ppt
18
南宋临安(杭州)
临安在城市规划布局方面和前唐、宋相比,乃至 和其后的元明清都城相比,区别主要在于: 城市形状南北长、东西窄的不规则的宽带形, 状如腰鼓,俗称“腰鼓城”; 城内只建宫城和大城,而无皇城,与北宋开封 城具有三套城墙、三道护城河截然不同; 宫城布局位置偏于南端,外形也不规整;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全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古代史篇(1—8章)第一章1、原始的居住形式有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
(P2)2、中国城市产生的时间: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
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
(P7)第二章1、名词解释:邑与都:邑并不仅是城市,而是泛指所有的居名点,都市奴隶主的驻地。
邑与市:并不是所有的邑都有市。
“市”与“井”:常常联系在一起,常称“市井”,因为市一定是在居名点中,即在邑中,而居名点中必然有井。
城与国:国与城的意义相同,城市防御性的构筑物。
城与廓(kuo):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城廓均是防御性的。
奴隶主贵族居城内,一般人民城外廓内。
城与市及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的不一定全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城与市的概念不同。
即私有制及阶级产生后,需要用城垣保护私有财产,需要专门的固定的交易场所,从而从一般的居名点(邑)中分化出来。
(P14)2、翻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筑城市。
每边长九里,每边开三门,城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每条宽度为车轨的9倍,可以并排走三辆车。
王宫的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坛,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
市场和朝拜处各方百步(边长一百步的正方形)。
3、周代建筑已广泛采用油漆,色彩也有等级规定,天子柱瓦用丹色,诸侯用黑色。
(P15)第五章三国至唐朝时期的城市1、曹魏邺城的规划(1)曹魏邺城复原想象图 P38复原图特点:(2)总结:宫城有多个宫城变成单一宫城,且位于城北正中,中轴线纵贯全城呈对称布置,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和宫城与坊里“不复相参”的规整的坊里,这都说明儒家的礼制思想,从邺城开始在城市建设中的强化和运用。
2、隋唐长安的城市规划思想 P55优点:(1)隋唐长安的规划,仍是继承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传统,由于完全是新建,这种传统的布局方式表现得更为突出,而且有所发展。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分析
元宵节
汉高祖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在平定了 “诸吕之乱”后登基。他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 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了 与民同乐的节日,那天家家要张灯结彩,以示 庆祝。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中秋节
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 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 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除了吃月饼,这一天, 人们还祭月、赏月、拜月、观潮、燃灯、猜谜、 赏桂花、饮桂花酒、玩花灯、烧塔等。你知道 这是什么节日吗?
宋代前的中国音乐史几乎是宫廷音乐史,宋以后事实上已是市 民(或平民)的音乐史。
说书
木偶戏
斗蟋蟀
卜卦
白打
规则:不用球门,以踢出 花样动作为输赢。比赛时场地 要用丝围子围起来,蹴鞠者在 其中轮流踢球,以动作失误和 不够规范计输赢筹数。如踢给 对方的球不到位,输一小筹, 踢出了场地则输一大筹,踢出 的球不够高、太毒、太重、不 该转身的转身了,都要输筹。 最后以得筹多者为赢。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关汉卿
大都市:开封、临安、大栏 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等
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文化
元曲:“元曲四大家”
1.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有一座5A级风景区——清明上河园。有 一片建筑高挂“瓦子”的标志,瓦子是北宋东京城里 ( D ) A.专供演出的圈子 B.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C.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娱乐兼商业活动地方
3.元曲
元曲和关汉卿
在宋、金两朝戏曲产 生、发展的基础上,元朝 戏剧空前发达,元杂剧和 散曲合称元曲。元曲最杰 出的代表作家是关汉卿, 《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
愤关 怒汉 鞭卿 挞用 黑浪 暗漫 的的 恶艺 势术 力手 。法
同济大学中国城建史---6、宋元时代
6、宋元时代的城市一、一、宋代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宋代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1.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特征i.政治:加强中央集权,重用文官ii.人口: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北宋时期,10万户以上的城市达40多个。
东京、临安城市人口均超过100万,称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iii.经济: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iv.文化:文化大繁荣,精致化与世俗化v.市民生活:城市生活风情浓厚。
vi.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贸易盛,范围广。
2.唐宋文化比较i.唐代——重情轻理、豪迈、磅礴宋代——重理轻情、文弱、文雅ii.唐人充满血性的边塞诗——送人缠绵悱恻的婉约词iii.色泽绚丽的唐三彩——冰清玉洁的宋汝瓷iv.袒胸露臂,仪态万方的唐代仕女——蒙面缠足、填词弄句的宋代闺秀二、二、宋代城市格局发展宋代城市格局发展1.宋代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新现象i.城市人口和大城市的数量大增。
北宋时期,10万户以上的城市达40多个。
东京、临安城市人口均超过100万。
称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ii.随着农业和农副业的发展,在一些交通要到常出现流转商品的定期集市。
称为“草市”、“墟”、“场”等,有些集市逐渐发展为市镇,它们的出现丰富了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层次。
iii.商业发展往往突破陈管的限制,在城内沿河地区形成商业区,或城外的“关厢”,手工业出现行会组织,同一行业往往集中在一条街上或一个地区中、延续千年的坊市制度全面崩溃,向街巷制转变,这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iv.宋以后、由于火药的发明和在战争中的应用,攻守技术也有变化。
一些城市都加砌了砖石的城墙、修建瓮城、马面箭楼,开挖壕沟。
v.城市,特别是一些政治中心的大城市,集中着封建官僚、地主,还有位他们服务的各种商业、手工业者。
人口很多。
规模远比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大。
vi.城市中的宗教建筑十分发达,佛教,伊斯兰教,喇嘛教等寺院众多,影响了传统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对城市面貌也有一定影响。
中国城市建设史-浙大考研复习资料
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1)发现的原始居民点遗址已有一定的分区,当时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尚简单,因而分区也很简单。
最简单而基本的当然是生与死的区别,因而居民点中首先有住址及葬地的区分。
当时,最普遍的手工业是制陶器,相应地便有窑地。
2)居民点遗址中建筑的布局也有一定的规律,聚落的中心是供氏族成员集合的大房子,在其周围则环绕着小的住所,其门往往都朝向大房子。
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1)《周礼•考工记》中曾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2)匠人营国,指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设城市;方九里,旁三门,指每边长九里,每边开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城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左祖右社,左祖为祖庙,右社为社稷坛;市朝一夫,即市与朝各方百步。
3)《考工记》中还记载:“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说明道路宽度有分级,市内宽,环城窄,城郊更窄。
还记在:“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说明按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其中道路宽度也不同。
4)在这种规划概念与方法下,使城的形制较为规整,与周代社会推行的“礼制”能很好的配合,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在后世得以发扬光大的原因。
1)淹城是西周时代淹国的都城。
有三重城墙,分王城、内城、外城。
内城、外城均为不规则圆形,王城呈方形。
2)城墙均用土筑,三道城墙都只有一个旱路城门,并且三个城门不开在一个方向上。
3)内城地势高,中间有块高地,可能是王城宫室遗址。
三道城墙外都有护城河,内外城的护城河水面宽广。
1)城市中间有一条通向东西主要城门的干道,将城市分成两半部。
北半部为统治阶级的专用地区,正中为宫城,宫城东为一组宫殿官署,其北半部为曹操的宫室,南半部为官署。
官署东为戚里,为王室贵族的居住区,西为铜雀苑,为王室专用园林。
东西轴线南半部为官衙和一般的居住区,划分为若干正方的坊里。
2)南北向有三条干道,东西干道与中轴线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并建有三座止车门,形成一个关闭型广场。
第六讲 宋元时期的城市(1)
隋唐宋今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四省与河南省州县数比较
(4)以省会为中心的省级城市体系开始形成。这一特 点主要是针对元朝而言。元朝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实行以 省制为中心的行政区划体系,开创了以“省”作为我国地 方最高行政区划单位的先例,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5)核心城市(都城)在地理位置上转移比较频繁。 该时期是我国封建都城变迁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时期, 即经历了一个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再由南向北的转移过 程,并且初步确立了北京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的地 位。 (6)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封闭的“坊” “市” 制度解体,开放型空间结构开始形成。宋代开始 的“坊”、“市”的制度崩溃,在我国城市发展史中具有 转折性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由这之前 的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美国学者施坚雅在其主编的巨著 《晚清中国城市》一书中,将此称之为“中世纪中国的城
开封城内和四周有四条河道:汴河、蔡河、 五丈河、金水河,都通过护城河互相沟通。其中 汴河横穿城的东西,而且是南北大运河的一段, 是城市供应、商业经济的主要交通线,汴河的畅 通和淤塞对城市发展繁荣关系至为密切。五丈河 通南京附近各河道和地区,这两条河,一在东南 直通城西,一在东北,形成了市内几个商旅交通 最繁盛的地区。金水河通大内,是宫内绿化和水 面的主要水源。
4、城市,特别是一些政治中心的大城市,集中着 封建官僚、地主,还有为他们服务的各种商业、手工业 者,人口很多,规模远比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大。 5、宋、元时代,城市中的宗教建筑十分发达,佛 教、伊斯兰教、喇嘛教等寺院很多,在建筑技术和建筑 艺术上影响了传统,对城市面貌也有一定影响。 6、大运河一直对北方的物质供应发挥着重要作用, 宋、金以后,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改道,破坏了淮河水系, 淤塞了汴河,使中原地区经济受到很大影响。洛阳、开 封等一些重要城市也逐渐衰落。 7、 除元大都等少数城市外,许多城市都扩建商业、 手工业中心等,所以城市布局多不规则。
部编版_宋元期的都市和文化精品PPT课件
绘的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
A.汉朝 B.隋朝
D
C.唐朝 D.宋朝
6.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 《声声慢》 B 《资治通鉴》
C 《念奴娇》 D 《窦娥冤》D
1 . 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我国高举和平、发展、 合作大 旗,始 终不渝 地走和 平发展 道路, 对维护 世界和 平发挥 着举足 轻重的 作用。 2 .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又一主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 展中国 家和经 济大国 、贸易 大国, 坚持对 外开放 基本国 策,积 极发展 全球伙 伴关系 ,推动 着世界 经济的 发展。
南宋中期,临安城内有南瓦、中瓦、大瓦、北瓦、蒲桥瓦, 以北瓦规模最大,有勾栏13座。城外有瓦子20座。
瓦子的出现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 瓦子里有“勾栏”,“勾栏”中有“看棚”。
“瓦子”是综合的娱乐场所,最吸引人的节目是杂剧
除了城市中的瓦子之外,民众在街头巷尾或是集市庙 会上也能欣赏到艺人的精彩演出。
念 奴 娇
· ·
赤
宋
壁 怀
苏古
轼
才此一花
雁独红
下情种自
字上藕
眉无相飘
回兰香
一
头计思零
时舟残
剪
·
,却上心头委可消除。婉,两处闲愁、水自流。 细腻,月满西楼 、。云中谁寄 玉簟秋,轻清秀宋李清照 梅
。。
。锦解
书罗
来裳
?,
可赢了弓马 沙五八梦醉
破
怜得却如作 场十百回里
阵
白生君霹的 秋弦里吹挑
子
发前王雳卢 生身天弦飞 !后下惊快
生,,姿想 如涛国物江
如多樯英公 画拍周。东
中国城市建设史-06宋元时代的城市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七、辽上京
1、规划结构明确,皇权思想突出。 三重城垣,大内、皇城、汉城及外 廓,有明显的主轴线。 2、分区规划 ★大内:设有主要宫殿。 ★皇城:设有国家官署行政区,以 宫城为中心,中轴对称,十字型道 路骨架,有四门。 ★汉城:汉族居民主体的居住生活 区,有城墙与皇城分隔开来。既重 皇权又有番汉掺合,是该城市布局 的一个显著特征
3、城市总体布局:三套方城,南北长,东西短
★最内皇城,也称大内(紫 禁城),周围五里,宫城居中, 四面开门,南正门为宣德门, 是举行重大政治活动的场所, 城市中轴线的起点,城外有护 城河;
★第二重里城,又称内城, 四面有10个门,城门均设置瓮 城,外有宽阔城壕。里城内主 要布置衙署、寺观、民居、商 店、作坊、瓦子等; ★最外罗城(外城),周围 40多余里,每百步,设马面、 战棚,布置商业、作坊、寺观 民居、瓦子等。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 三、宋元时期城市发展的新现象
6、大运河一直对北方的物质供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宋金以 后,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改道,破坏了淮河水系,淤塞了汴河, 使中原地区经济受到很大影响。洛阳、开封等一些重要城市后 期逐渐衰落。 7、除元大都等少数城市外,许多城市都扩建商业、手工业 中心等,所以城市布局多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
北 宋
十 国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 一、宋元时代社会历史背景
北宋(开封)统一了中国,但一开始就受到北方辽(契丹族) 、金(女真族)等威胁。后来金灭了辽和北宋,宋高宗退守江南( 南宋、临安),形成南北对峙局面。之后蒙古族兴起,灭金、南宋 ,并征服了中亚、西南亚和欧洲东部,建立了横跨亚欧大陆的元朝。
中国城市建设史—宋元时代的城市
④蒙古族兴起,灭了金和南宋,建立元朝,各民族融合大发 展,南方城市保持繁荣,北方新建部分城市。
2、宋代我国城市发展的新变化 ①出现定期集市,部分发展成为市镇,丰富了我国古
★ 各城门都有瓮城。
5、道路及河道系统
★道路系统特点 在逐步的扩建中形成了一
条中轴线,且整个城市的道路 系统基本是方格网,但并不对 称及规整;道路宽度比长安小; 道路与商业街相结合;城市的 道路系统分为通向城门的主要 干道和一般干道,居住庭院的 巷道直接与城市的干道相连。
道路密度比过去大的多, 一般街巷的间距很小,这也与 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有关。
★开封的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字形道路系统对以 后都城的规划影响很大。
第三节:南宋临安(杭州)
1、概况
南宋杭州既是行都,又是南宋统治区的中心商业都会, 雨水丰富,经济繁荣。金灭北宋,宋王朝迁都于此,改名 为临安。
2、平面布局 ①城垣在吴越城的基础上修建,有13
个城门。 ②南宋都城在城南凤凰山东,基本符
代城镇体系。
②商业突破城垣发展,坊市制度崩溃,建立新的街巷 制。
③火药的使用使得城市攻守技术进步,加砌砖石城墙、 修建瓮城、马面箭楼、开挖壕沟等。
④城市规模变大。
⑤城市中宗教建筑发达,影响城市面貌。
⑥淮河水系破坏,汴河阻塞,中原地区经济受到影响 很大,部分城市如洛阳、开封衰落。
⑦多数城市扩建商业、手工业中心,城市布局变为不 规则形态。
★河道系统 有四条河,通过护城河相
互沟通。桥梁也多(33座), 在结构上具有创造性。桥梁是 城市景色的一部分。
中国城市建设史-宋元城市建设
第七讲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宋、元时期)
3.3 坊巷制居住区规划 开敞型的按街巷、分地段之聚居方式,替代了以往 的按封闭型坊制聚居的方式 (内有商业点、学校) 3.4 手工业区规划 官营手工作坊较集中,私营手工业作坊较分散。
第七讲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宋、元时期)
3.5 城市交通网规划 (1)临安城的形制为南北长、东西狭,加之地形起伏, 河道纵横,所以城市道路布局不得不适应上述这些条件 的要求。总的看,临安城市道路网结构,基本上是按传 统的经纬涂制而规划的。 (2)临安是水乡城市,故城市交通除上述道路网外, 尚有水上交通网 。
2.2经纬涂制的道路系统 道路成井形,但并不对称
及规整;道路宽度比长安小; 道路与商业街相结合;道路 系统分为通向城门的主要干 道,一般干道,居住庭院的 巷道组成。主要道路“御道” 四条:从宣德门至南薰门; 从宣德门向东至土市子,向 北至永泰门;从州桥向东经 丽景门(旧宋门)到朝阳门 (新宋门);从州桥向西经 宜秋(旧郑门)至顺天门(新 郑门)。
辽
金
第七讲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宋、元时期)
元
金
第七讲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宋、元时期)
1城市总体布局
1.1城市形态呈近正方形,11个城 门,北面两门,东、南、西三面 各三门,四角建角楼;城外设瓮 城、吊桥,城桓周围环绕设护城 河。有三重城桓,形成大城、皇 城(内城)、宫城。皇城位于城 南中央,宫城在皇城内偏东部、 全城的中轴线上。社稷、太庙分 别位于皇城西、东,市位于皇城 的正北面鼓楼一带。
第七讲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宋、元时期)
二、宋东京——开封
1、城市概况
1.1 位于汴河和黄河的交会处,是漕运重要的转运中心。开封位 于华北大平原的南端,周围是一马平川,地势坦荡,给人一种 “出抵达无边,苍茫万顷连”的感觉。
第六讲 宋元时期的城市(2)
1、形制与规模: 形制: 三套方城,分外城、皇城及宫城 规模:外城:东西6635米,南北7400米11个城门,门 外设有瓮城。城四角建有巨大的角楼,城门外有护城河。 皇城:(内城),中部为海子(即中海、南海与北海), 其东即为宫城。 宫城:位于皇城内部偏东南,在中轴线上。 大都西面平则门内建社稷坛,东面齐化门内建太庙, 商市集中于城北。这种布局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的传统规划制度。
2、规则的宫殿与不规则的苑囿有机结合。宫与苑的结合, 很早就已开始。在元大都规划时,海子区绿化区已形成, 整个宫城规划充分利用这一现状,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效果。 3、完善的上、下水道。河道既满足人民饮用水源,又使 通航河道伸入城内,便利商旅城市供应。水面又与绿化相 结合,丰富城市景色。排水系统完善,施工考究。 4、元大都的规划与建设有统一领导与指挥,规划设计意 图得到执行与贯彻。一开始忽必烈就把这工作交由规划过 上都的刘秉忠负责,他主持了全部的规划 建设工作,阿 拉伯人也黑迭儿和一些外国的建筑工匠也参加了规划和修 建工作。城市建设工程有统一领导与指挥,规划设计意图 得到执行与贯彻。从选点、地形勘测到先铺筑地下水道, 再营造宫殿等,可以看出工作的周密。这就保证了元大都 一气呵成建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宏丽壮观的城市 之一。
3、道路与河道: 主轴线道路宽28米,其余的干道25米,小胡同5-6米。 街道分布的基本形式是,通向个城门的街道组成城市的干 道。但是,由于城中间有海子相隔,及南北城门不对应, 有些干道不能相通,故许多干道是丁字相交。 饮水工程巨大:一是由高粱河、海子、惠通河构成漕 运系统;另一条是由金水河、太液池构成宫苑内用水系统。
第六讲
宋元时期的城市(二)
一 元大都的规划与建设
1260年蒙古统治者忽 必烈决定在金中都附近 建立新都城,命汉人刘 秉忠主持规划及建设。 元大都规模宏大,规划 整齐,是当时著名的大 城市。 元大都是今日北京 城的前身,它的城址的 选择和城市的平面设计 直接影响到日后北京城 的城市建设,是我国封 建社会后期都城建设的 一个典型。
4宋元时期讲义的城市
出现了娱乐场所瓦子、勾栏。
饭馆、酒楼众多。
寺庙多。
居住区与人口
坊里制度废弃,没有坊墙,前面沿街开店铺,后面建造 院落式住宅,形成院落式的街巷制。 建立了新的管理机制,设立厢一级的管理机构。宋真宗时, 内城4厢46坊,外城6厢75坊,城外9厢14坊 总人口在130-170万之间。
城市园林与公共设施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放弃落后的游牧经济方式,重视
农业,商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尤其对于国际商业和世 界文化的交流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城市发展主要特点
南方城市继续发展,数量增多,而北方城市仍在 减少,城市发展和分布延续“南升北降”态势;
长江三角洲城市增长尤快,奠定上海、苏州、嘉兴、 湖州四个城市的基础,北宋后期上海兴起,南宋咸淳三年 成上海镇。
不规则形的城市,它们多处于南方丘陵或滨水地区,城 垣依地形呈曲折状,城内的街道亦多随地势河湖而弯曲 转折,没有一定的规律,如泉州城和广州城。还有一些 是在水陆交通干线上发展起来的商业城市,自由发展的 结果往往使城市成为不规则的狭长形,如沿长江岸边的 宋代沙市城。
北 宋 明 州 市 船 舶 遗
址 示
北宋开封建设布局
选择开封建都的原因
位于大运河与黄河的交汇点,靠近东南富庶地;五代除 后唐外均建都于此,基础好,商业繁盛;长安、洛阳经五 代十国战乱,都已残破,且漕运困难。
城市总体布局
1)宫城(皇城、紫禁城、大内) 居城市中心;
南正门乾元门(又称宣德们、宣德楼)为城市中轴线的起 点;乾元门内正殿为大庆殿;符合“前朝后寝”之制。徽 宗政和三年(1113年),在宫城北拱宸门外修建新宫延 福宫。
城
元:大都(北京)
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封闭的
中国城市建设史专业课件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7/212021/7/212021/7/212021/7/21
谢谢大家
元大都的规划及特点
1、先规划后建设,城市下水体系先期埋入地下; 2、让“废墟”融“景色”; 3、三套方城,分为外城、皇城及宫城; 4、其总体布局也就是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由于今北京 地区寒风凛冽,北墙只开两门,其他三面均开三门,也大体上 符合都城十二门的规定。 5、明确的城市中轴线;
6、宫城位于全城中部偏南地区,面积0.57平方千米,略小 于今天的明清北京故宫(0.72平方千米)。宫城南三门,正 中为崇天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厚载门,宫城 内的主要大殿有前后两组,即大明殿和延春阁,均为“工” 字形结构,也就是以柱廊与后边的寝殿相连。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7/212021/7/212021/7/21Wednesday, July 21,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7/212021/7/212021/7/212021/7/217/21/2021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7月21日 星期三 2021/7/212021/7/212021/7/21
二、这一时期出现的城市特征 1、出现了低等级的城镇,丰富了城镇体系; 2、里坊制度瓦解,商业得到了解放; 3、火药的发明对城市的防御产生了新的影响; 4、城市规模远大于同时期的欧洲城市; 5、宗教影响了当时的城市建设; 6、重要道路河道的变迁对当时的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7、经济对城市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7/21/202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至南海诸岛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 二、宋元时代经济背景
1、农业
1)耕地面积扩大
2)水利事业大发展:灌溉工程、沿
海海塘的建设、水位站的建设等 3)推广优良稻种,扩大多种经济作物
的种植规模:如水稻、棉花、甘蔗、
果树、蚕桑、药材等。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莆田木兰陂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 二、宋元时代经济背景
2、手工业
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采矿(
开始用煤做燃料)、冶炼、瓷器、纺
织、造纸、造船业等
南宋突火枪
宋代的火箭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 二、宋元时代经济背景
3.商业
1)商品流通上,开始产生纸币(交子)
2)政府财政收入上,开始征收商税 3)南北农村中,出现许多定期集市 4)城市中商业随街布置,店主昼夜 营业
2、规整的坊里; 3、道路主次等级分明;路面材料 是黄土、灰土、砂粒;路旁有排水 设施;
6、居住区与居民生活
★院落式的街巷制,按街巷分段组织居住 ★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人口规模130-170万)很大,因此建 立了完善的防火制度,一定地段建立了望楼,每处有士兵值班,有 灭火设施。 ★全国文化中心,皇室有国史馆,掌管编修国史,最高学府 是太学,此外还有国子学,武学,律学,算学,医学等学校 ★宗教建筑多,寺、祠、庙、庵、院等共数百处。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六、宋代平江府(苏州)
2、平江府的平面布局
子城内主要建筑布置在一条偏于 东侧的南北轴线上,府署衙署在轴 线南端; 子城的西北角集中各种商市,是 城市的商业中心; 县署以北是整齐密集的居住街坊。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六、宋代平江府(苏州)
3、河流和道路系统
道路呈方格形,正对城门 的几条较为重要,河道密集, 与街道一样都是东西、南北并 行直线,常是前街后河。
2、南宋临安(杭州)的选址
南宋临安南倚凤凰山,西 临西湖,北部、东部为平原, 城市呈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 形。 南北长约14里,东西宽约 5里。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3、平面布局
A、功能分区较为明显
南部是政治中心,皇宫、官 署集中于此;
中部是工商业集中的地区;
北部设有国子监、太学、武 学、贡院,同时也是一般市民集 中居住的地方;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六、宋代平江府(苏州)
4、寺庙与园林
城内有庙宇寺院百余座, 寺观在城市中占有相当大比重, 而且往往选择恰当位置,与街 道、河流、宋代平江府(苏州)
5、平江图的重要价值
公元1229年,平江郡守将重 建后又历经百年发展的平江府城 平面图刻在石碑上,即是著名的 平江府石碑; 我国最早的城市地图; 研究古代城市的重要依据; 集成了我国古代地图画法, 即平面位置上,画出构筑物、建 筑物外形轮廓、规模、立面造型 等的描绘,对后来地图绘制有很 大借鉴作用。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六、宋代平江府(苏州)
1、平江府的历史沿革
春秋时代,吴国的都城,伍子胥筑; 秦始皇时被火所毁,秦、汉、晋、唐以来均为东南沿海人 口众多、规模较大的重要城市之一; 北宋末年和南宋时期的府城。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六、宋代平江府(苏州)
2、平江府的平面布局
平面呈长方形,城桓内外有护 城河环绕。 城市包括子城和罗城,中心子城 系平江衙署所在地,四周围以城墙。 宋代作为地区军事、政治中心的府 州城市,其特点之一就是在城市中 心有筑有城墙的衙署。
⑤北宋统一后,建都东京。 ⑥金灭北宋后,开封遭到破坏,迁都临安,开封成为地区性政 治中心。 ⑦后元、明、清等朝代开封均为地方性省会。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四、北宋东京(开封)的改建与变化
2、北宋定都东京(开封)的原因
①关中的衰落与南方的崛起 关中经过多年的垦拓,实力衰减,加上战乱,趋于凋敝。 而南方此时繁荣,经济中心南移的现象非常明显。关中作为政 治中心要接受经济中心的支持,其最大的问题是漕运很艰难。 ②东京(开封)漕运体系发达 在军事地理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无山川之险),东京完全 是凭借其优越的经济地理条件成为北宋的都城,其“天下漕运 中心”的地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 三、宋元时期城市发展的新现象
3、宋元以后由于火药的发明及其在战争中的应用。攻守技术也 有变化,一些城市都加砌了砖石的城墙,修建瓮城、马面箭楼,开 挖深广的壕沟。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 三、宋元时期城市发展的新现象
4、城市,特别是一些政治中心的大城市,集中着封建官僚 、地主,还有为他们服务的各种商业、手工业者,人口很多, 规模远比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大。 5、宋元时代城市中的宗教建筑十分发达,佛教、伊斯兰教 、喇嘛教、拜火教等寺院观很多,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上影 响着传统,对城市面貌也有一定影响。
北
916
1125 1206 1271
辽(契丹)
907 五代 960 十国 891 979
北 宋
1038
金 1234 蒙 西夏 1227 古 南宋
1115
1127
元
1368
1276
南
元
西 北 到 新 疆 、 中 亚 地 区
北至阴山以北
东 北 至 今 库 页 岛
史载“汉、唐极 盛之际有不及 焉”!
东 南 至 琉 球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八、辽中京
1、规划结构与城市布局 南北两区,三城环套,宫城位 于北部居中,全城以主轴对称布局, 突出宫城及皇城;
以延伸自皇城的规划主轴把城中 的居住、商业、公共生活、行政、文 化活动、民族交往等功能单元组织成 一个整体;干道两侧成为外城的核心 区。尤其是“廊舍”建筑,是更为开 放的城市公共生活场所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四、北宋东京(开封)的改建与变化
1、北宋东京(开封)的历史沿革
①开封附近为我国古代文明最先发展地区之一,殷商时期在 这一带出现过不少城市。 ②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筑城,作为屯粮储粟之地,“开拓封疆” ③战国时魏惠王迁都于开封附近新里城(大梁),为政治中 心、商业都会。
④五代除后唐外,均在开封建都。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 三、宋元时期城市发展的新现象
6、大运河一直对北方的物质供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宋金以 后,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改道,破坏了淮河水系,淤塞了汴河, 使中原地区经济受到很大影响。洛阳、开封等一些重要城市后 期逐渐衰落。 7、除元大都等少数城市外,许多城市都扩建商业、手工业 中心等,所以城市布局多不规则。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3、平面布局
B、分宫城和罗城,宫城位于 南部,基本符合“前朝后寝”的 惯例
C、以御街为中轴线,全城分 为八个厢,城外还有两个厢,共 有68个坊 D、城市内河道很多,私家园 林也多 E、临安的城市生活与汴梁相 似,有许多的商业街道通宵营业 F、瓦子分布在城市内各处 G、城内也分布着许多的寺院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 1、北宋东京的城市建设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 2、元大都的城市规划布局有何特点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 一、宋元时代社会历史背景
唐朝末年,中央、藩镇混战,以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 失败后,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受战争 影响很大,南方相对安定,大量人口向南迁移,经济文化 进一步南移,南方城市更加繁荣。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宋太祖和宋太宗陆 续灭掉一些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5、市肆街道面貌
★市肆街道不再限定在“市”内,而是分布在全城,与住宅区混 杂,沿街、沿河开设各种店铺,形成熙熙攘攘的商业街。 ★城内仍然有集中交易的市。 ★出现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 ★手工业大多建立在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基础上。 ★出现了一种娱乐场所瓦子,集中了各种演唱和游艺表演,同时 汇集了茶楼和酒楼等 ★开封城饭馆、酒楼非常多,饮食种类多。
7、城市绿化和公共设施
★北宋注重城市绿化建设,注意街道绿化,后又建立多处园林。 “城里牙道,各植榆柳成荫”。 ★开封城地势低,城内还修建完善的下水系统。 ★因洪水泛滥受淹,沿河设有防洪堤,还有水利灌溉工程引入 宫城绿化用水。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8、开封的规划特点及其影响
① 特点 1、采取传统的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制度,作为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 模式。 2、城市总体规划结合自身的地理环境,以及交通、资源等条件,确定 城市的发展方向。 3、城市兼有政治和经济双重功能,以城为政治活动中心,廓为经济活 动中心。 4、开放式街区。 ② 影响 1、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建设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开封的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字形道路系统对以后都城的规划影 响很大。 3、开封城面貌体现市民世俗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直接反映了 当时市民阶层的影响和特点,如繁荣的商业街和夜市、街巷制的居住形 式等,这些因素影响着城市建设和发展。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五、南宋临安(杭州)
1、南宋临安(杭州)的历史沿革
①五代十国时期,杭州是吴越国的都城。 ②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国归顺宋朝,杭州成为州治所在 地,北宋时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全国最大商港之一。 ③金灭北宋,宋王朝迁都于此,改名为临安。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五、南宋临安(杭州)
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明清沿用此制,直至今天。 注:汉初是郡国并行制,州是武帝所设原为监察区后为行政区。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
• 三、宋元时期城市发展的新现象
2、商业发展往往突破城垣的限制,在城内沿江沿河地区形成商 业区,或城外的“关厢”。手工业出现行业组织,同一行业往往集 中在一条街上或一个地区中。坊市制度全面崩溃,向街巷制转变, 这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5)商业和手工业的行会组织增加
第六章 宋元时代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