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供饮用水的水质处理设施现状及改进措施
黄河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黄河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黄河是中国重要的母亲河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黄色土地流域。
然而,多年来,黄河流域面临着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也对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探讨黄河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一、水资源短缺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该地区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过度灌溉和城市化进程加剧了水资源紧张局势。
建议: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鼓励农民进行节约用水。
发展现代化农业,并促进灌溉系统更新升级。
2. 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加大监测和调控力度,确保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水资源。
3. 推动生态修复:通过植树造林、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等措施,恢复水源涵养功能,增加水资源供给。
二、土地沙化和退化黄河流域的土壤质量不断恶化,沙尘暴也日益频发。
过度开垦和滥伐森林导致了大片草原退化和土地沙漠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建议:1. 加强土地保护: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农业、林业和草原的范围。
加强监测和治理沙漠化地区,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2. 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鼓励有机农业、绿色种植和精细管理,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
3. 加强生态修复:通过引入抗风固沙植物、建设防风林带等手段,恢复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污染及水质恶化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增加,黄河流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工业废水排放、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及城市污水处理不完善,导致河水质量恶化,威胁到人民健康和生态系统。
建议:1. 强化环境监管:加强对企业和农田的巡查,打击非法排污行为。
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水质状况。
2. 制定严格的环保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污染源的惩罚力度。
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并推动环保技术的应用。
3. 加强水污染治理:改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处理效率。
浅谈黄河水资源管理现状及治理措施
黄河水资源管理现状及治理措施黄河水孕育了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奠定了今日黄河流域的昌盛繁荣,成为沿黄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被我们称为“母亲河”。
回顾历史这条母亲河给我们带来几多欢喜几多忧,曾几时黄龙肆虐,倾吞粮田,自新中国诞生,这条孽龙才被勤劳的治黄人扼制在九十八湾故道,给我们带来了不可比拟的欢乐,引黄灌溉滋润良田、补充水源托起一座座新兴的城市,然而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黄河水在满足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输沙需水量、蒸发渗漏损失量之后,已很难满足不合理超负荷的用水。
黄河水资源供求关系的矛盾日益突出,两岸引水急剧增加,由此发生了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的错纵复杂的各种水事矛盾,如何利用有限的黄河水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如何在黄河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综合、合理、有效地利用黄河水资源。
一、黄河水资源管理现状1. 黄河可供水量分布1984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提出《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预测》,在水资源需求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省(自治区)水量分配方案。
1987年,国务院批准了黄河可供水量分布方案,我国首次对全流域水资源进行了宏观配置,增强了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抑制了需水增长过快的势头。
1997年起黄委开展了不同来水年份黄河可供水量分布方案的制定工作,编制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原国家计委和水利部联合颁布实施,将1987年国务院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布方案》进一步分配到年内各个月和不同来水年份的水量分配。
2.取水许可证管理实施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
2002年黄委制定并颁发了《黄河取水许可总量控制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流域机构和省(自治区)审批的取水总量,扣除黄河干支流水量后的用水量,不得超过分配给各省的用水量(自治区)的水量指标。
这在我国流域取水许可证管理中尚属首次。
黄河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措施
黄河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措施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水资源。
然而,多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和自然环境的变化,黄河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黄河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黄河的水质严重受到污染。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黄河水质逐渐恶化。
水质差不仅直接影响着沿岸地区的居民饮水安全,也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改善水质问题,应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同时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黄河的水量问题也十分突出。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的水量呈现出年际变化和季节性波动的特点。
不仅对黄河流域的农业灌溉造成了困难,也对黄河下游的生态系统构成了威胁。
为了解决水量问题,应加强对黄河上游水资源的保护,推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同时完善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调度制度,实现合理分配。
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过度的滥伐和过度放牧,导致了黄河流域的植被退化和土地沙化。
这不仅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加剧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为了修复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应加大对植被恢复和土地治理的投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黄河的堤坝和水库建设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堤坝的建设改变了黄河的水流动态,导致了河床淤积和河岸侵蚀的问题。
另一方面,水库的建设改变了黄河的水量和水质,对下游的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减少这些影响,应加强对黄河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黄河的生态环境现状十分严峻,但通过加强保护和管理,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可以实现黄河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只有保护好黄河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的美丽家园。
黄河中游水资源保护及利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黄河中游水资源保护及利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黄河中游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区域,其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黄河中游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对策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供给源之一。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黄河中游地区的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困境。
首先,黄河中游地区水资源总量不足,水利枢纽建设有限。
其次,农业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水资源供应短缺。
再次,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对生态环境和农田灌溉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水污染问题也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针对黄河中游水资源保护及利用的现状,需要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
首先,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水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责任,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控,推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其次,应加强农业节水和高效利用。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引导农民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还应加强农业水资源的科学利用,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合理配置灌溉用水,减少农业用水的消耗。
再次,应加强工业用水的节约和回用。
改善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倡循环利用和回用,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同时,要加强排水处理,减少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
此外,应加强水污染治理,加强对工业和农业活动中产生的废水的处理和监管,减少水污染的排放。
最后,应加强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
加大对黄河中游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技术的研发力度,开展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科学研究,促进技术创新和进步。
同时,要加强对公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推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氛围。
在实施上述对策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
政府应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政策制定和监督,加强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引导和推动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浅谈黄河水资源管理现状及治理措施
浅谈黄河水资源管理现状及治理措施黄河水孕育了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奠定了今日黄河流域的昌盛繁荣,成为沿黄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被我们称为“母亲河”。
回顾历史这条母亲河给我们带来几多欢喜几多忧,曾几时黄龙肆虐,倾吞粮田,自新中国诞生,这条孽龙才被勤劳的治黄人扼制在九十八湾故道,给我们带来了不可比拟的欢乐,引黄灌溉滋润良田、补充水源托起一座座新兴的城市,然而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黄河水在满足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输沙需水量、蒸发渗漏损失量之后,已很难满足不合理超负荷的用水。
黄河水资源供求关系的矛盾日益突出,两岸引水急剧增加,由此发生了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的错纵复杂的各种水事矛盾,如何使用有限的黄河水能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水要求,如何在黄河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综合、合理、有效地利用黄河水资源。
一、黄河水资源的管理现状1. 黄河可供水量分配1984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提出《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预测》,在水资源需求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省(自治区)水量分配方案。
1987年,国务院批准了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在我国大江大河中首次对全河水资源进行了宏观分配,增强了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抑制了需水增长过快的势头。
1997年起黄委开展了不同来水年份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的制定工作,编制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原国家计委和水利部联合颁布实施,将1987年国务院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进一步分配到年内各个月和不同来水年份的水量分配。
2.取水许可管理实施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
2002年黄委制定并颁发了《黄河取水许可总量控制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流域机构和省(自治区)审批的取水总量,扣除回归黄河干支流水量后的耗水量不得超过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的水量指标。
这在我国流域取水许可管理中尚属首次。
正确处理黄河水和当地水资源的措施
正确处理黄河水和当地水资源的措施
正确处理黄河水和当地水资源的措施包括:
1.全面落实黄河保护法,坚持节水优先,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水土流失治理。
2.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全面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
3.调整流域国民经济产业结构,降低高耗水、效益低产业比例,提升耗水少、效益高的产业比例。
4.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5.上下游左右岸、支流和干流分类施策,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宜灌则灌、宜旱(作)则旱,宜粮则粮、宜经(经济作物)则经,不搞“一刀切”。
以上措施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和具体情况的变化,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改善黄河水资源利用的建议
改善黄河水资源利用的建议
一、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性管理
1、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严格管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高水资源可持续性使用的水平。
2、建立信息化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水资源勘测、分配和监督收集信息分析系统,对水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水资源的利用方式。
3、强化教育和宣传:深入开展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唤起全社会的责任感,建立共同的环境保护意识。
4、分阶段解决:根据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分阶段实施着力节约和改善,并定期根据水资源状况和利用方式进行审计。
二、加强水质治理
1、加强河道及湖泊水质监测和评价:加强水体水质测量,每月定期检测特定指标,每季度或每年检测其他污染物指标,定期发布河道水质报告。
2、强化污染物控制:严格对污染源的排放标准,实施精准排污管理,定期进行
水质监督,及时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
3、实施水质改善工程:按黄河水质改善需求,制定改善工程方案,加强治除污染的技术改进,减少污染的源头,改善水环境。
4、实施综合处理:强化全过程治理,加快河道、湖泊水源地改造,改善河道湖泊水质。
三、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
1、促进水资源节约:实施节水工程,提高灌溉下水体和利用率,加大对水资源节约和改善的力度,减少无效的放水和多余的用水量。
2、提高用水技术:继续改善用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水源的有效利用。
3、控制应用下水量:加强水资源使用的管理,坚决杜绝非法下水,严格控制水资源使用量。
4、推广水利用新技术:推广环保型用水新技术,加强水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的综合施工,降低用水强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程度。
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
1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水资源现状黄河水资源是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是人民安居乐业、健康生活的源泉,是黄河两岸人民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地区的文明进步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位于黄河上中游,目前,这一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发展速度缓慢,通过水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对改善本地区水生态环境、水资源平衡条件,加快地区经济建设、尽快脱贫致富,实现水资源为中西部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充分发挥黄河上中游水利枢纽工程的灌溉、防洪、发电、生态、旅游等综合效能,使水资源长期永续地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后进入内蒙古段,从宁夏石嘴山市入境至山西河曲出境,流经7个盟市,流程830,流域面积14.35万2。
水量经上游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水利工程调蓄后,水量逐渐递减,进入2000年以来,随着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加大及水污染治理力度不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愈加突出,导致了该河段水生态环境恶化、水生物种群减少、水生态系统自净能力降低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
以入境站磴口二水文站近年来径流量资料为依据,分析内蒙古段水资源现状磴口二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3.2亿3,1962~1981年平均径流量为304.5亿3,1990~1999年,平均径流量为221.1亿3,2000~2014年,平均径流量为216.5亿3;磴口二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3.343,1990~1999年,平均含沙量为4.343,2000~2014年,平均含沙量为2.363,入库水量、沙量呈减少趋势,尤其是2014年上游海渤湾枢纽工程的投入运行,含沙量锐减,2014年磴口二站年平均含沙量为0.3373。
2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环境现状黄河流域内蒙古段位于黄河上游冲积平原段,地处西北干旱寒冷地区,该河段所经区域大部分为荒漠和半荒漠,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其间基本无支流汇入,对黄河水资源依赖性较强,入境水资源量的变化直接影响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进步。
黄河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黄河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黄河,被誉为中国母亲河,是中国最长的一条河流。
然而,多年来,黄河不仅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繁荣的文明,也同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到水量减少、水质恶化、流域生态退化等方面。
为了保护和改善黄河的环境,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水量减少的问题1.土地开发和气候变化引发干旱: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农村用水需求增加,在许多地区大量用于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的黄河水量大幅减少。
此外,全球气候变暖也导致了黄河上游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进一步影响到了河流径流。
2.非法取水:部分地区出现了非法取水现象,包括非法建设、乱占乱用黄河岸线等行为严重破坏了正常的水资源使用秩序。
应对措施:1.加强监管:政府需要加强对土地开发、水资源利用和监测的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遏制非法取水行为。
2.推动节水措施: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水利设施效率等,以减少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
3.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强流域内的生态保护,通过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来恢复植被,降低土壤侵蚀速度,提升河流自净能力。
二、水质恶化的问题1.工业和农业污染: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活动的增加,大量废水和农药残留物被排放到黄河中。
这些污染物严重损害了生物多样性,并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2.生活污水处理不彻底:部分地区存在污水处理设施不足或者运营不规范的情况,导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者处理不彻底直接排放到黄河中。
应对措施:1.严格环保法律法规:政府应立法完善,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政策。
2.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药使用管理,提倡绿色有机农业,减少农药残留对黄河水质的影响。
3.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
同时,鼓励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和废水处理等环保行动。
三、流域生态退化的问题1.植被破坏导致土壤侵蚀:过度开发和乱占乱用河岸地带导致植被破坏,使得土壤容易流失,并严重影响到河道内部沉积物的平衡。
黄河水污染状况及治理
黄河水污染状况及治理摘要:本文介绍了黄河流域水污染现状,评价了干、支流12500km河长的水污染状况,分析了水污染原因和危害,指出了黄河流域水污染的严重性。
为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本文提出了采取健全法规和机构、综合防治等措施以改善水环境。
关键词:水污染治理生态恢复防治措施黄河是西北、华北地区的生命之泉,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北方缺水地区的重要水资源之一。
随着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黄河水质污染日趋严重。
尽管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在督促厂矿企业对污染源进行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未能控制水污染迅速加剧的趋势。
国务院批准的水利部“三定”方案,虽明确了水利部是国务院负责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的职能部门,但因部门间的职责不清而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
为控制水污染,有效保护水资源,就必须理顺各部门间的关系,分清职责,建立健全法规、条例,确保水利部门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保护。
此外,尽管黄河流域各地都采取了一些治污措施,但目前黄河仍面临着工业污染治理举步艰难,生活污水和农业退水污染加重的状况,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其污染状况主要表现在:(1)苦水”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基本丧失水体功能 120多万市民只能饮用苦水今年年初,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专家组,对黄河水污染的状况及危害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
水污染主要是氮、磷指标超标,表现为:①除了工业无机物质污染外,农业有机物质污染日益加剧,污染水体中Cd、Hg、Cr、As、Pb等工业重金属浓度参考]2[微乎其微,而氮、磷浓度超标,形成污染随着经济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多了一倍,达44亿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断发生]3[。
黄河上游的绝大部分支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长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了“排污河”。
乌梁素海总排干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通向黄河的一条主要排污渠道。
黄河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黄河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黄河是中国四大河流之一,也是中国的母亲河,它孕育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黄河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还可能危及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介绍黄河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黄河的现状。
黄河全长5464千米,流经九个省区,蓄水量302亿立方米,年均输送泥沙数达到44亿吨。
然而,由于河流水量的减少以及过度开发和利用,黄河正面临着严重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在年均径流量方面,黄河已经从1950年代的1110亿立方米下降到了目前的约800亿立方米左右。
由于河水不足,下游地区的灌溉用水和生态环境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黄河还面临着土壤淤积和泥沙沉积的问题。
过去,黄河的泥沙能够为农田提供养分,但现在随着水位下降和水量减少,大量泥沙负荷无法再输送到下游地区。
这导致了河床的日益升高,河道断面变窄,河床下降能力减弱,河道容积变小。
这种泥沙淤积的情况对河道的侵蚀和冲刷能力产生了严重影响,增加了水流的洪水风险。
此外,黄河还受到水污染的困扰。
黄河上游地区主要是农业区和工业区,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及工厂的排污都对河水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许多污水排入黄河,污染了水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针对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我们应该积极推动节约用水措施,在上游地区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高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的水利效率。
此外,我们还可以引进更多的水源,如地下水和其他水源,以弥补黄河的水资源缺口。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流域联防联治,确保黄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为了解决土壤淤积和泥沙沉积问题,我们应该提高泥沙的利用率。
可以利用泥沙进行建筑材料生产、土地改良等,增加泥沙的价值,并减少排放到黄河的量。
另外,还需要加强土地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土壤侵蚀和泥沙产生。
黄河流域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
黄河流域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发布时间:2021-11-19T04:21:40.063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26期9月中作者:闻艳[导读] 现阶段,人们对饮水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在此背景下,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然而黄河流域部分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水源水质差、饮水型地方病危害重、饮用水水源地缺乏保护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完善等问题突出,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相对于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程较为滞后。
为切实解决黄河流域农村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综述了目前黄河流域饮水安全突出的问题,并结合全国农村饮水提质增效的工作目标,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流域内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建议。
3207231982100****2 闻艳摘要:现阶段,人们对饮水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在此背景下,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然而黄河流域部分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水源水质差、饮水型地方病危害重、饮用水水源地缺乏保护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完善等问题突出,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相对于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程较为滞后。
为切实解决黄河流域农村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综述了目前黄河流域饮水安全突出的问题,并结合全国农村饮水提质增效的工作目标,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流域内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管护;对策引言:水是生命的源泉,饮用水的安全与否不但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还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大力出资解决农村饮水的安全问题,从2015—2018年,解决了1605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饮水条件。
在2019年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就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提出,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今明两年要解决好饮水困难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600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黄河水环境污染的危害与整治路径
饮用水安全威胁
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源受到 污染威胁,影响居民饮用 水安全。
污染趋势预测
污染范围扩大
随着沿岸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加,黄 河水环境污染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
污染程度加深
生态风险加剧
长期污染将加剧黄河生态系统的脆弱 性,增加生态风险,威胁区域生态安 全。
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理措施,黄河水 质将进一步恶化,污染程度加深。
到威胁、生活环境恶化等。
整治黄河水环境有助于提高居民 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
康。
通过改善水质、提升水环境品质 ,为人们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
境。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黄河水环境污染制约了沿黄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农业灌溉、工业用 水等方面。
整治黄河水环境有助于推动沿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生活污染源控制
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 效率和处理水平,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减少 生活污水直排黄河。
加强污水处理与回用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和处理效果。
污水处理技术创新
推广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 。
跨区域协调与合作机制
Hale Waihona Puke 跨区域协调难度大黄河流经多个省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污染排放 情况、整治需求等存在差异,导致跨区域协调难度大。
合作机制不完善
目前,黄河水环境整治的合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各地区之间 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需要加强合作机制的建设。
公众参与与意识提升
公众参与不足
黄河水环境整治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但目前公众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宣传 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黄河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黄河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活动的增加,黄河现在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黄河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黄河现状及存在问题1. 水量减少: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黄河水量逐渐减少。
这导致了流域内农业用水不足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2. 沉积物淤积:由于雨水冲刷山脉并带走大量泥土进入到黄河中,在其下游地区形成了大面积淤积物。
这不仅导致水流速度减缓,还造成灾害性洪水风险增加。
3. 污染问题:工业污染和农药使用等原因导致了黄河水质恶化,给周边居民健康带来威胁。
二、对策1. 加强生态保护与恢复:(1)开展河道清淤工作:加大力度清理黄河中的淤积物,保持水流畅通,减少洪水风险。
(2)增设水利枢纽和堤防:在重要区段上建设更多的水利枢纽和堤防,有效控制洪峰流量,并确保下游地区安全。
(3)开展植树造林工程:通过植树造林来固土保护山体,减少沉积物入黄河。
同时可增加湿地面积以促进生态平衡。
2. 加强治理与管理:(1)推进跨行政区域合作:黄河涉及多个省份和自治区,在治理方面需要加强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建立并完善黄河流域联防联控机制,形成整体统筹的管理模式。
(2)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于违法排污企业实施严厉惩罚,并加大环境监测力度。
监管部门应定期检查企业污染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违规行为。
3. 优化农田用水管理:(1)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减少农业用水浪费,提高利用效率。
(2)制定合理的农田排水制度: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农田排水系统,保证土地湿度适宜,并防止过量排放造成黄河水资源浪费。
4. 加强公众意识:(1)加大环境教育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宣讲、展览等形式向社会大众普及黄河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环保知识。
(2)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居民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减少对黄河流域环境的负面影响。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一、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黄河流域是中国八大流域之一,也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工业化地区。
然而,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1.水资源短缺黄河流域的人口和经济增长使得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但是,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该地区降水量逐渐减少,加上传统的政府管制和统一调度方式无法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使得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
2.水污染严重黄河流域是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主要原因是在不断增长的经济活动中,监管力度的薄弱导致了环境污染的严重问题。
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三个方面。
其中,农业面源污染占比最高,约为70%。
3.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在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效率仍然很低,尤其是在农业和工业领域。
灌溉面积的扩大、灌溉方式的落后以及机井和灌区配套水利设施的落后,导致了灌溉效率低下和水浪费等问题。
同时,在工业领域,水资源利用率严重低于国际水平,也需要在这一方面改善。
4.水安全风险高由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利用方式落后等原因,造成该地区水安全风险高。
一旦发生水灾等自然灾害,对该地区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同时,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也威胁到当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在当前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形势下,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对策,以下为具体对策:1.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必须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极端可持续性,以及同步推进河流流域治理和污水排放的分类分级控制。
人们应该明确它是一个多个参与者之间协调合作的复杂系统,并且它需要跨行业协调和多层级管理。
2.推动水资源节约利用在农业和工业领域必须采取措施节约水资源,如引进节水灌溉技术、启动生态修复工程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并达到可持续性。
黄河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黄河存在的问题及措施黄河,中国的母亲河,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黄河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水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治理措施等方面探讨黄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黄河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问题黄河作为中国第二长河,是北方地区的重要水源。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的水资源面临着日益减少的情况。
首先,气候变化导致降水不均匀分布,使得黄河流域的干旱和洪水频繁。
其次,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农业和工业的用水需求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黄河水资源的紧张局势。
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包括建立全面高效的水资源监测和调度系统,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其次是推广节水技术,通过科技创新和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节水的意识和能力。
另外,还可以加强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将其他水源输送到黄河流域,以增加水资源的供给。
二、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首先,水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导致了黄河水质的恶化,严重威胁到生态系统和人民的健康。
其次,土地沙化和草原退化现象普遍存在,生态系统的破坏进一步加剧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加大对水污染和土地沙化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其次是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通过向生态保护区域注入资金,激励当地居民和企业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另外,还可以加强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例如植树造林、草地恢复等,以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
三、治理措施为了有效解决黄河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治理措施。
首先是加强流域规划和统筹管理,促进黄河流域的协调发展。
这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政策,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化工
48 2016年8月11
石油化工
黄河水供饮用水的水质处理设施现状及改进措施
王建勋 杨冬玲 尚 海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河南 洛阳 471012
摘要:本文针对以黄河水供饮用水时加压站现有水质处理设施的不足做了简要分析,提出并分析了目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
关键词:饮用水;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 中图分类号:R1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799(2016)08-0048-01
1 研究背景
1.1 水源情况
供水加压站新上生活饮用水项目取用黄河水为源水,但黄河水属于地表水,近十年来,随着黄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加之天然来水量偏少,黄河流域水质污染日益加重。
河流污染发展趋势更为严重。
2000年以后,水质急剧下降,至2003年超标河段长达78.1%。
目前,黄河干流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段,主要集中在石嘴山至乌达桥、三湖河口至喇嘛湾以及潼关至三门峡等河段。
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等。
水质监测时部分指标未纳入日常监测范畴,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1.2 加压站现有处理设施的局限性 1.
2.1 活性炭处理设施
活性炭吸附工艺是目前去除水中有机物的首选工艺,其产生吸附的主要原因是固体表面上的原子力场不饱和,有表
面能,因而可以吸附某些分子以降低表面能[1]。
但活性炭主要用以吸附水中分子质量相对较小的分子,过大的分子不可能进入活性炭小孔中,这也使得活性炭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同时,活性炭的吸附容量也是有限的,受污染原水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并不能完全达到饮用水水质指标,存在一定风险。
1.2.2 二氧化氯消毒法 ClO2性质非常活泼,无论是液态还是气态常会由于未知原因而发生爆炸,其储存运输也较困难,一般采用现场制备的使用方式,但危险性依然很高。
另外,国内一些水厂在使用ClO2时曾有出水色度升高甚至超标情况,而且原水在黄河水场的处理工艺中已经使用了ClO2消毒法,更增加了出水中ClO2超标的几率。
再者ClO2的副产物—亚氯酸根可能导致溶血性败血症,现场发生ClO2的同时也会有大量的副产物—氯气生成,余氯与出厂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质反应,产
生有毒害作用的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1]
,这与心脏病、癌症和动脉硬化都是有直接联系的。
2 水质处理可行性方案
2.1 活性炭/超滤工艺
与常规水处理相比,超滤具有出水水质稳定,占地面积小,能耗及维护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加之膜造价的不断降低,超滤技术已成为替代传统处理工艺的适宜选择。
但是,由于超滤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单纯超滤工艺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效果不佳,易造成膜污染、膜质量降低等问题。
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悬浮固体颗粒、微生物和胶体物质等在膜表面和膜孔内内累积将破坏膜的运行性能,并极大的缩短膜的使用寿命。
因此,超滤膜常与其他工艺组合,组成
超滤膜组合工艺,以提高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2]。
活性炭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吸附性能,作为超滤膜的预处理工艺,可以把活性炭对低分子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和超滤膜对大分子有机物的筛分作用很好的结合,弥补超滤膜不能有效去除小分子有机污染物的缺陷。
2.1.1 活性炭/超滤工艺的处理效果 (1)对浊度及微生物的去除
由于超滤膜具有良好的筛分作用,可有效去除原水中的颗粒物质及胶体,降低原水浊度,因此活性炭/超滤工艺的出水浊度也能控制在较低水平。
(2)对有机物的去除
由于活性炭对小分子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很好,使得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对天然水中的有机物的去除特别有效。
原水的有机污染物分子质量在10000~500u 之间,共检出19种烷烃、1种炔烃、1种烯烃和17种酯类(其中苯酸酯占6种)。
经活性炭吸附后约61.6%的有机污染物被去除,经UF 膜过滤后有26.5%的有机污染物被去除,有些有机物虽然没被100%去除(如所有的苯酸酯在活性炭出水和UF 膜出水中均被检出),但其浓度比进水明显降低;总谱峰面积从进水的4752919减少到活性炭出水的1826441和UF 膜出水的1342992。
大肠杆菌膜对水中病毒和病原微生物的去除主要依赖于膜的孔径。
研究表明,最小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直径为28 nm ,宽0. 5μm,长2μm,而一般给水系统中的细菌大小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几倍到数百倍,因此用孔径为0.03~0.1μm 的超滤膜进行截留去除是毫无问题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即在整个水厂正常运行期间出水中始终未检出大肠杆菌。
2.2 臭氧消毒
臭氧具有很高的氧化电位,容易通过微生物细胞膜扩散,并能通过氧化微生物细胞的有机物或破坏有机链状结构而导致细胞死亡,因此,臭氧能够用于消毒,经臭氧消毒后水中病毒可能在瞬间失去活性,细菌和病原菌也会被消灭,游动的壳体幼虫在很短时间内被彻底消除。
用臭氧代替二氧化氯,并不会产生亚氯酸根、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等副产物,同时也可改善水的口感和感官性能,对一些病毒,臭氧的灭活作用也远远高于二氧化氯。
臭氧可将水中溶解性的铁、锰氧化成高价沉淀物使之易于去除,可将氰化物、酚等有毒有害物质氧化成无害物质。
据有关资料介绍,通过臭氧与其他消毒剂比较,消毒效果强弱顺序如下:臭氧>二氧化氯>氯>氯胺。
而从消毒后水的致突变活性看,则氯>氯胺>二氧化氯>臭氧,由此可显示出采用臭氧消毒的优点。
3 结论
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以超滤膜为核心的饮用水处理组合工艺。
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是超滤膜与活性炭吸附两种工艺的互补结合,能有效去除天然水体中的有机物,控制出水浊度,确保出水的微生物安全性。
随着膜性能的不断改进和价格的日益降低,超滤膜组合工艺已显现出一定的技术和经济优势,是未来市政供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圭白,张杰等. 水质工程学[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朱寅春等. 常用超滤膜组合工艺在饮用水处理中的进展及应用[J]. 净水技术.2011, 30(5): 72-75.
[3] 夏圣骥,徐斌,姚娟娟等. 粉末活性炭-超滤膜工艺净化松花江水[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2007, 35(06): 133-136.
[4] 裴亮,董波,姚秉华等. 超滤与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处理饮用水[J].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7, 38(04): 24-27. [5] 潘若平,邓慧萍,胥红等. 粉末活性炭-超滤膜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试验研究[J]. 水处理技术. 2010, 36(8): 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