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基线漂移
相色谱仪常见的二十二种基线异常方法

相色谱仪常见的二十二种基线异常方法基线是气相色谱仪运行中,性能的综合表现,组成仪器的各部分发生故障、操作条件和外界条件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反映到基线上,因此可以根据基线(色谱图)判断故障的原因和部位。
应当指出,用此方法分析排除故障,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⑴基线状态是否准说明仪器有故障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如基线在高灵敏度时呈现噪声很大,而在低灵敏度时比较好,若分析要求在低灵敏度下可以完成,就可以认为仪器是正常的,反之不正常。
⑵再此讨论的基线(色谱峰)异变,是指按已知色谱分析方法操作时,得到的色谱图与没有问题的已知色谱图比较,出现某些组分峰畸变、“鬼峰”或基线不正常。
或者说,对于一个正在使用的色谱分析方法,由于不要求或出于无奈时,有些峰分不开、拖尾或峰型不对称等并不影响方法的实施,就不属于仪器有故障,否则应重新修改、审定原来的色谱分析方法;⑶由于使用了来路不明的样品、不能确保纯净的气源或没有经过充分老化或评价过的色谱柱等等而造成的仪器被污染、基线不稳、峰分不开和峰拖尾等,纯属误操作,也不适合使用此方法所列实例来分析排除故障。
— 1 —⑷另外在使用整机基线(色谱图)异常,分析排除故障前最好先做以下三点工作:第一,仔细核查操作条件,是否与分析方法要求一致;第二,怀疑有了故障色谱图和所存的标准色谱图对照,判断是否真出了问题,千万不要盲目检修仪器;第三,逐项仔细观察仪器或设备工作状态,看是否存在误操作。
1.比较典型常见整机基线(色谱峰)异常,故障分析排除法⑴仪器基线噪声大— 2 —— 3 —⑵仪器基线漂移大— 4 —— 5 —⑶正常操作中基线出现无规则毛刺— 6 —⑷正常操作中基线上出小峰⑸基线呈波浪状变化— 7 —— 8 —⑹ 基线突然向一个方向漂移— 9 —⑺程序升温分析基线上漂或出现不规则峰特别是在灵敏度要求较高时,程序升温分析,柱流失明显基线上漂(>150℃以后)或出现不规则峰实属难免,特别是在灵敏度较高时。
基线噪音和基线漂移

l、基线漂移原因解决方法1、柱温波动。
(即使是很小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基线的波动。
通常影响示差检测器、电导检测器、较低灵敏度的紫外检测器或其它光电类检测器。
)1、控制好柱子和流动相的温度,在检测器之前使用热交换器图2、流动相不均匀。
(流动相条件变化引起的基线漂移大于温度导致的漂移。
)2、使用HPLC级的溶剂,高纯度的盐和添加剂。
流动相在使用前进行脱气,使用中使用氦气。
3、流通池被污染或有气体3、用甲醇或其他强极性溶剂冲洗流通池。
如有需要,可以用1N的硝酸。
(不要用盐酸)4、检测器出口阻塞。
(高压造成流通池窗口破裂,产生噪音基线)4、取出阻塞物或更换管子。
参考检测器手册更换流通池窗。
5、流动相配比不当或流速变化5、更改配比或流速。
为避免这个问题可定期检查流动相组成及流速。
6、柱平衡慢,特别是流动相发生变化时6、用中等强度的溶剂进行冲洗,更改流动相时,在分析前用10-20倍体积的新流动相对柱子进行冲洗。
7、流动相污染、变质或由低品质溶剂配成7、检查流动相的组成。
使用高品质的化学试剂及HPLC级的溶剂8、样品中有强保留的物质(高K’值)以馒头峰样被洗脱出,从而表现出一个逐步升高的基线。
8、使用保护柱,如有必要,在进样之间或在分析过程中,定期用强溶剂冲洗柱子。
9、使用循环溶剂,但检测器未调整。
9、重新设定基线。
当检测器动力学范围发生变化时,使用新的流动相。
10、检测器没有设定在最大吸收波长处。
10、将波长调整至最大吸收波长处m、基线噪音(规则的)原因解决方法1、在流动相、检测器或泵中有空气1、流动相脱气。
冲洗系统以除去检测器或泵中的空气。
2、漏液2、见第三部分。
检查管路接头是否松动,泵是否漏液,是否有盐析出和不正常的噪音。
色谱分析中各种图谱现象的判断-色谱柱-气相色谱

色谱分析中各种图谱现象的判断色谱分析中各种图谱现象的判断可能产生的原因及处理办法一.基线噪音1 流动池脏,用极性试剂清洗。
当有填料进入,拆开流通池。
2 检测器灯有问题,如能量偏低,更换氘灯。
3 周期性的波动,则起源于泵的脉冲,检修泵或更换垫片等。
4 温度对检测器的影响,控制温度。
5 气泡经过检测器,用大流量冲洗。
6 可能难出峰的样品连续不断出来,用强极性流动相冲柱。
7 流动相本底高,如水的纯度不够,换超纯水。
或试剂纯度不够,换色谱纯的试剂。
二.基线漂移(上漂和下漂)1 柱中的流动相没有平衡,延长平衡时间,尤其在流动相中添加了有紫外吸收的添加剂。
2 在梯度洗脱中,基线上漂是正常的,在空白梯度中有可能是柱子中有杂质洗出。
其次是流动相中有干扰物,换流动相。
3 温度不稳定(示差检测器),控温。
4 在等度分析中,样品缓慢洗出,改变淋洗液强度或用梯度分析。
5 样品进入检测器,吸附在池中,可能每进样一次,本底一次比一次高,很少见。
三.倒峰的产生和消除1.柱切换的脉冲效应,一般不是很明显,必要时考虑换阀。
2.在低波长分析时,流动相本底比较高时,而样品用本底低的流动相溶解,肯定出现倒峰,其程度同进样量和本底差有关。
解决办法,用流动相溶解样品,减少进样量,消除倒峰的影响。
高波长时,影响比较小。
3.如果倒峰不影响峰的分离,对外标法定量不影响。
但影响面积归一化法。
4.样品中有比流动相本底低的物质存在,如无机盐等,将出倒峰。
这种情况下,倒峰的位置不一定在死体积位置出现(大多数在死体积位置出现)。
四.鬼峰的产生和消除1.样品分析时峰没出完,在下一针或下下一针出现,判断办法,延长分析时间,计算可能出现的保留时间。
然后调整流动相。
2.连续进样,在某个位置出现忽高忽低的峰,最可能是进样针污染,清洗进样针,注意污垢的干扰,有些样品易残留在针管里。
可重新取样分析。
3.定量管污染,处理方法同上。
4.在死体积位置出现的小峰,可能是柱切换造成的。
离子色谱基线不稳定的原因

离子色谱基线不稳定的原因离子色谱法(Ion Chromatography,IC)是一种分离和测定离子的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水质、环境、食品、制药等领域。
然而,在进行离子色谱分析时,往往会遇到基线不稳定的问题,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
基线不稳定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导率变化:离子色谱分析中,样品离子会与移动相中的离子相互竞争吸附,随着移动相的浓度变化,移动相中的离子对离子柱上的离子吸附程度也会变化,导致基线波动。
此外,如果移动相中存在其他离子掺杂,则可能会引起电导率的突发变化,进而影响基线的稳定性。
3.色谱柱老化:离子柱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样品中各种离子的吸附,以及柱内反应等原因,会导致柱填料的性能发生变化。
柱填料的老化会引起基线的漂移、扩宽、畸变等现象,导致基线不稳定。
4.水质问题:IC分析中常用的水质为超纯水或去离子水,如果水质不达标或水质波动较大,常常会导致基线的不稳定。
常见的水质问题包括离子污染、溶解氧等。
5.患者问题:样品本身的元素成分和浓度也会影响到基线的稳定性。
例如,高浓度的矿物质和微量有机物可能导致色谱柱填料的阻塞和波动,从而引起基线不稳定。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基线的稳定性。
1.优化移动相组分和浓度:合理选择移动相和离子缓冲液,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注射前进行调平,以提高基线稳定性。
2.严格控制仪器的操作参数:操作前仔细检查仪器的运行状态,确保流速、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准确设置。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注射方式和样品制备方法。
3.定期更换色谱柱: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定期更换色谱柱的规定,避免柱填料老化对基线稳定性的影响。
4.严格控制水质:提高水质的纯度,确保水质达到要求。
加入过滤器和离子交换树脂来净化水质,必要时进行水样前处理。
5.调整样品浓度和基质:对于浓度较高的样品,可以采取合适的稀释方法,避免浓度过高对基线的影响。
添加适量的基质或修饰剂,以防止样品成分对柱填料的吸附引起基线不稳定。
液相基线漂移

液相基线漂移
液相基线漂移是分析液相色谱法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干扰现象,它是指物质选择性检测所得的峰面积或峰高度的出现趋势性变化,使得峰形发生漂移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但可以影响峰面积和峰高度测定的准确性,而且会影响到检测实验的结果。
液相基线漂移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采样时间太长和液路不稳定等操作规范性和精密度降低;二是由于液体成份不稳定(如溶剂、色谱柱,或液路内加入废液),受温度变化或其他不可控
因素影响而使其组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峰形形状。
液相基线漂移是一种有害的干扰现象,要有效减少液相基线漂移,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控制实验温度,尽可能保持恒温;
2、定期检测液体成份,检测是否稳定;
3、尽量缩短每次检测的时间;
4、注意实验操作环境的洁净度和稳定性;
5、严格控制采样的准确度,避免废液溢出;
6、尽可能缩短实验程序;
7、严格控制液路的稳定性,避免示差等波动;
8、尽量减少实验多次重复,尤其是重复检测的次数。
- 1 -。
液相色谱法基线波动和基线漂移

液相色谱法基线波动和基线漂移2.实验室环境不稳定(比如温度忽高忽低,气流不断变化等),这对于没有柱温箱或只有单向温度变化的HPLC仪器的影响尤其明显;即使有比较好的柱温箱时,也要注意别让空调的出风口一直对照仪器吹,那样基线也可能会波动;此外实验室有电磁干扰时,也有可能会导致此问题的发生;3.检测器的流通池被污染,造成吸收的不恒定,此时需要清洗流通池;4.检测器灯能量不足时,吸收会变得不稳定,这时基线一般也不稳定,特别是在低波长处尤为明显;5.当使用低波长检测时,有时流动相会使用两相或以上的等度,这时混合器的很小的混合比例的误差都会被放大,很有可能会使基线发生波动,这时将流动相按比例混合到一个通道里时,一般都会使情况改善很多;6.流动相里的有机相的截止波长最好要大于检测波长20nm以上,这一点切记,比如甲醇的截止波长是210nm,乙腈是190nm。
当使用230nm以下的检测波长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使用乙腈,可以避免基线波动,其余类推;7.仪器出现问题也会造成基线波动,比如(1)流动相过滤头堵塞、入口主动阀滤芯污染、单向阀被污染物堵塞、泵头有气泡、比例阀出故障、系统流路漏液,比如管路裂开、peek接头没完全连上色谱柱而导致的泄露等;8.没有脱气机的仪器,当流动相未脱气或脱气未彻底时,基线也会波动;有脱气机的每次使用前都要检查一下是否正常工作;9.当大家使用梯度作为组分洗脱方式的时候,有条件的最好使用超纯水,磷酸盐、三乙胺等固体液体加入试剂也最好使用HPLC级别的,因为在梯度中随着有机相(洗脱力较强)的不断增加,流动相系统里的杂质会在基线上反映出来,导致出现鬼峰或基线波动;10.流动相中的有机相和缓冲液的比例一定要注意调配好,缓冲液的比例不能过大,要不然会出现缓冲盐在柱子里析出的情况,这样不但会造成基线波动的发生,甚至会造成色谱柱毁坏;11.当色谱柱被污染时,也会造成基线波动,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大家在做合成中控实验的时候,最好不要用合成的原始反应液直接进样,因为原液里面有很多非极性或极性很小的化合物,一旦进入到反相色谱柱里和非极性的C18发生相互作用,很可能就洗脱不下来使色谱柱变性或者慢慢的被洗脱下来,造成以后的分析出现不稳定的鬼峰或者基线波动;12.一些比较老的液相仪对电压要求很高,电压有点起伏检测器就会反映教明显,比如老的惠普和岛津等仪器,这时需要配一个稳压电源来解决此问题;此外仪器和电脑之间连接的数据线出问题或老化也可能会使基线波动。
气相色谱仪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汇总

气相色谱仪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汇总
1.色谱峰形不对称或峰尾长:这种故障通常是由于进样量过大或进样速度过快所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适量减少进样量或降低进样速度。
2.色谱峰形不对称或峰尾短:这种故障通常是由于进样量过小或进样速度过慢所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适量增加进样量或提高进样速度。
3.噪声过大:这种故障可能是由于进样时进样针接触气相和固定相的摩擦而产生的。
解决方法是更换进样针或调整进样针的角度。
4.基线漂移:这是一种常见的故障,通常是由于流动相或进样溶剂污染所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更换新的流动相或进样溶剂,并且及时清洗色谱柱。
5.色谱峰消失:这种故障可能是由于进样针堵塞或色谱柱污染所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清洗进样针或更换新的色谱柱。
6.谱图分离不良:这种故障通常是由于进样针未插入至正确深度或进样量不足所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正确插入进样针或适量增加进样量。
7.柱温不稳定:这种故障通常是由于热电偶接触不良或加热系统故障所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更换热电偶或修理加热系统。
8.柱壁损坏:这种故障通常是由于使用不当或老化所引起的。
解决方法是更换新的色谱柱,并且注意使用时的操作规范。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气相色谱仪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在实际使用中,还可能会出现其他不同的故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
此外,定期对气相色谱仪进行维护和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故障的发生。
高效液相色谱基线的各种问题汇总

高效液相色谱基线的各种问题L、基线漂移原因解决方法1、柱温波动。
(即使是很小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基线的波动。
通常影响示差检测器、电导检测器、较低灵敏度的紫外检测器或其它光电类检测器。
)1、控制好柱子和流动相的温度,在检测器之前使用热交换器图2、流动相不均匀。
(流动相条件变化引起的基线漂移大于温度导致的漂移。
)2、使用HPLC级的溶剂,高纯度的盐和添加剂。
流动相在使用前进行脱气,使用中使用氦气。
3、流通池被污染或有气体3、用甲醇或其他强极性溶剂冲洗流通池。
如有需要,可以用1N的硝酸。
(不要用盐酸)4、检测器出口阻塞。
(高压造成流通池窗口破裂,产生噪音基线)4、取出阻塞物或更换管子。
参考检测器手册更换流通池窗。
5、流动相配比不当或流速变化5、更改配比或流速。
为避免这个问题可定期检查流动相组成及流速。
6、柱平衡慢,特别是流动相发生变化时6、用中等强度的溶剂进行冲洗,更改流动相时,在分析前用10-20倍体积的新流动相对柱子进行冲洗。
7、流动相污染、变质或由低品质溶剂配成7、检查流动相的组成。
使用高品质的化学试剂及HPLC级的溶剂8、样品中有强保留的物质(高K’值)以馒头峰样被洗脱出,从而表现出一个逐步升高的基线。
8、使用保护柱,如有必要,在进样之间或在分析过程中,定期用强溶剂冲洗柱子。
9、使用循环溶剂,但检测器未调整。
9、重新设定基线。
当检测器动力学范围发生变化时,使用新的流动相。
10、检测器没有设定在最大吸收波长处。
10、将波长调整至最大吸收波长处M、基线噪音(规则的)原因解决方法1、在流动相、检测器或泵中有空气1、流动相脱气。
冲洗系统以除去检测器或泵中的空气。
2、漏液图2、见第三部分。
检查管路接头是否松动,泵是否漏液,是否有盐析出和不正常的噪音。
如有必要,更换泵密封。
3、流动相混合不完全3、用手摇动使混合均匀或使用低粘度的溶剂4、温度影响(柱温过高,检测器未加热)4、减少差异或加上热交换器5、在同一条线上有其他电子设备5、断开LC、检测器和记录仪,检查干扰是否来自于外部,加以更正。
色谱检测器的噪声和漂移

噪声和漂移是检测器稳定性的主要表现。
噪声(noise)又称噪音,定义为没有溶质通过检测器时,检测器输出的信号变化,以ND表示。
噪声是指与被测样品无关的检测器输出信号的随机扰动变化。
噪声分为短噪声和长噪声两种形式(图1—1)。
短噪声俗称毛刺,使基线呈绒毛状,因信号频率的波动而引起,是比色谱峰的有效值频率更高的基线扰动。
短噪声的存在并不影响色谱峰的分辨,但对检测限有一定影响。
短噪声通常来自仪器的电子系统和泵的脉动,可以用适当的滤波器加以消除。
长噪声是输出信号随机的和低频的变化情况,是由与色谱峰相类似频率的基线扰动构成的。
长噪声可能是有规律的波动,基线呈波浪形,也可能是无规律的波动,引起色谱峰分辨的困难。
对不同类型的检测器,长噪声的主要来源可能是不同的。
有的是由于检测器本身部件不稳定,有的是由于流动相含有气泡或被污染,还可能是温度变化和流速波动等引起长噪声。
对示差折光检测器而言,来源于周围环境和流动相流速变化而引起的温度和压力的波动,使检测池内液体的折光率发生改变,是引起长噪声的主要原因。
降低长噪声可以通过改进检测器的设计来完成。
漂移(drift)是指基线随时间的增加朝单一方向的偏离。
它是比色谱峰有效值更低频率的输出扰动,不会使色谱峰模糊,但是为了有效地工作则需要经常地调整基线。
造成漂移的原因是电源电压不稳;温度及流动相流速的缓慢变化;固定相从柱中冲刷下来;更换的新溶剂在柱中尚未达到平衡等。
噪声和漂移直接影响分析工作的误差及检测能力,严重时使仪器系统无法工作,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消除。
测定噪声和漂移时,需要使流动相从柱中不断地流出进入检测器。
在较低的衰减挡,取超过长噪声一个周期测量长短噪声总的最大幅值。
ND=KH=H/B (1—1)式中,ND为检测器噪声,K为衰减倍数;B为放大倍数;H是测量得到的记录仪毫伏数标度。
由公式可知,放大倍数与衰减倍数是互成倒数的关系。
通过相互变换,噪声可以用检测器自身的物理量作单位来表示,或者用最高灵敏度下记录仪满量程的百分比来表示。
离子色谱基线不稳定的原因

离子色谱基线不稳定的原因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I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用于分离和测定溶液中的离子。
然而,IC中常会遇到基线不稳定的问题,这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可能导致离子色谱基线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1.流体供应问题:离子色谱中使用的流体通常为离子交换试剂和缓冲液等。
如果流体质量不稳定,比如含有悬浮颗粒物或气泡,会导致在流体流动中产生压力波动,从而影响流体的流速和流体传输速度,进而导致离子色谱基线不稳定。
2.色谱柱问题:色谱柱是离子色谱的核心组件,它能有效分离溶液中的离子。
如果色谱柱性能不稳定,比如存在悬浮物、杂质或通道堵塞等,会严重影响分离效果和基线稳定性。
3.柱后检测器问题:柱后检测器用于检测离子色谱柱中分离的化合物。
如果检测器不稳定,比如检测器信号漂移、阳极或阴极老化,会导致离子色谱基线不稳定。
4.溶液纯度问题:离子色谱中使用的溶液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制备和处理,比如脱气、过滤等,以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溶液纯度不高,可能会引入杂质,导致离子色谱基线不稳定。
5.机械问题:离子色谱仪是一个由多个部件组成的系统,包括泵、阀门、管路等。
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部件出现问题,比如泵脉冲不稳定、阀门开启不准确等,都会导致离子色谱基线的波动。
为了解决离子色谱基线不稳定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流体供应系统:确保使用的流体质量良好,例如使用过滤器过滤流体以去除悬浮颗粒和气泡。
2.定期更换色谱柱:对于常用的分析柱,定期更换柱体是必要的,以确保柱体的稳定性和分离效果。
3.定期维护柱后检测器:定期清洗和校正柱后检测器,以确保其稳定性和精确性。
4.注意溶液纯度:使用纯净溶剂,并进行适当的脱气和过滤处理,以减少离子色谱柱中的杂质。
5.定期维护仪器:定期维护和保养离子色谱仪的各个组件,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之,离子色谱基线不稳定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具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以确保离子色谱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按分离机制的不同分为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正相与反相)、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及分子排阻色谱法,这些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如鬼峰、基线漂移、拖尾、分叉峰、保留时间漂移、柱压过高等系列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1.用HPLC进行分析时保留时间有时发生漂移,有时发生快速变化,原因何在?如何解决?关于漂移问题:①温度控制不好,解决方法是采用恒温装置,保持柱温恒定;②流动相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防止流动相发生蒸发、反应等;③柱子未平衡好,需对柱子进行更长时间的平衡;关于快速变化问题①流速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重新设定流速,使之保持稳定;②泵中有气泡,可通过排气等操作将气泡赶出;③流动相不合适,解决办法为改换流动相或使流动相在控制室内进行适当混合;2.液相色谱中峰出现拖尾或出现双峰的原因是什么?①筛板堵塞或柱失效,解决办法是反向冲洗柱子,替换筛板或更换柱子;②存在干扰峰,解决办法为使用较长的柱子,改换流动相或更换选择性好的柱子;③可能柱超载,减少进样量;3.HPLC灵敏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①样品量不足,解决办法为增加样品量;②样品未从柱子中流出。
可根据样品的化学性质改变流动相或柱子;③样品与检测器不匹配。
根据样品化学性质调整波长或改换检测器;④检测器衰减太多。
调整衰减即可;⑤检测器时间常数太大,解决办法为降低时间参数;⑥检测器池窗污染。
解决办法为清洗池窗;⑦检测池中有气泡。
解决办法为排气;⑧记录仪测压范围不当。
调整电压范围即可;⑨流动相流量不合适。
调整流速即可;⑩检测器与记录仪超出校正曲线。
解决办法为检查记录仪与检测器,重作校正曲线。
4.做HPLC分析时,柱压不稳定,原因何在?如何解决?①泵内有空气,解决的办法是清除泵内空气,对溶剂进行脱气处理;②比例阀失效,更换比例阀即可;③泵密封垫损坏,更换密封垫即可;④溶剂中的气泡,解决的办法是对溶剂脱气,必要时改变脱气方法;⑤系统检漏,找出漏点,密封即可;⑥梯度洗脱,这时压力波动是正常的。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漂移问题怎么解决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漂移问题怎么解决高效液相色谱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影响分析结果的问题,如果使用人员了解常见问题及其成因和相关解决方法,就能做到早预防勤维护,使分析结果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与较高的精确性。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漂移问题主要包括基线漂移和保留时间漂移。
基线漂移一般说来,机器刚起动时,基线容易漂移,大概要半个小时的平衡时间,如果你用了缓冲溶液或缓冲盐,还有就是在低波长下(220 nm)平衡时间相对会比较长,但如果你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基线漂移,则你要考虑下面的原因:1)柱温波动。
解决方法:控制好柱子和流动相的温度,检查是否有打开的窗户或空调对着柱温箱;2)流通池被污染或有气体。
解决方法:用甲醇或其他强极性溶剂冲洗流通池(最好断开柱子)。
如有需要,可以用1N的硝酸(不要用盐酸);3)紫外灯能量不足。
解决方法:更换新的紫外灯;4)流动相污染、变质或由低品质溶剂配成。
解决方法:检查流动相的组成,使用高品质的化学试剂及HPLC级的溶剂;5)样品中有强保留的物质(高K’值)以馒头峰样被洗脱出,从而表现出一个逐步升高的基线。
解决方法:使用保护柱,如有必要,在进样之间。
在分析过程中,定期用强溶剂冲洗柱子;6)检测器没有设定在最大吸收波长处。
解决方法:将波长调整至最大吸收波长处;7)流动相的PH值没有调节好。
解决方法:加适量的酸或碱调至最佳PH 值。
保留时间漂移保留时间重现是液相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同一种东西,两次的保留时间相差不要超过15 s,超过了半分钟可看做保留时间漂移,就无法进行定性,你要考虑以下原因:1)温控不当。
解决方法:调好柱温,检查是否有打开的窗户或空调对着柱温箱;2)流动相比例变化。
解决方法:检查四元泵的比例阀是否有故障;3)色谱柱没有平衡。
解决方法:在每一次运行之前给予足够的时间平衡色谱柱;4)流速变化。
解决方法:重新设定流速;5)泵中有气泡。
解决方法:从泵中除去气泡。
气相色谱仪基线漂移

气象色谱仪基线漂移
是指在气相色谱分析过程中,基线(即未经样品注入时的色谱图上的基线)随时间发生变化,表现为基线的高度、位置或形状发生改变。
基线漂移会影响色谱图的稳定性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引起气象色谱仪基线漂移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气体污染:空气泵油污进入气体管路、气泵的过滤器(硅胶)过潮或被污染、气瓶气体不纯等。
2. 流量不稳:气泵或气瓶、进样隔垫泄露、进样口未旋紧、色谱柱密封口密封差、色谱仪气体流量控制系统故障等。
3. 色谱柱:色谱柱没有老化好、柱子中残留有机溶剂或固定相流失、柱子切口不平或装柱长度不合适等。
4. 系统漏气:色谱系统中的部件损坏或密封不良,导致气体泄漏。
5. 电源电压波动:电源电压太低或波动太大,影响仪器稳定运行。
6. 桥路配置电位器接触不良:导致基线不稳定。
解决基线漂移的方法:
1. 检查气路密封性,修复或更换损坏部件,确保气体畅通无阻。
2. 对色谱柱进行老化,处理柱子两端截去一小段,然后老化 1 小时左右。
3. 确保进样口、气泵、色谱柱密封良好,拧紧相关部件,更换密封件。
4. 提高柱温,老化一段时间,以提高色谱柱的稳定性。
5. 稳定电源电压,使用稳压器等设备,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6. 检查桥路电位器,修复或更换接触不良的部件。
7. 定期维护和清洁仪器,确保系统干净、无污染。
8. 调整载气流量,保持稳定。
综上所述,要解决气象色谱仪基线漂移问题,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检查,排除潜在故障,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同时,加强日常维护和保养,提高操作水平,有助于避免基线漂移的发生。
气相色谱基线漂移的常见原因及措施

气相色谱基线漂移的常见原因及措施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气相色谱基线漂移这个事儿。
这就好比你走路的时候,本应该直直地往前走,可突然就跑偏了,这多让人头疼啊!先来说说常见原因哈。
温度就像个调皮鬼,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这可会让基线不老实哦。
就好像天气忽冷忽热,你是不是也会觉得不舒服呀。
还有啊,载气不稳定,这就好比你开车的时候,油给得忽多忽少,那车能稳当吗?肯定会晃悠呀!再就是色谱柱老化啦,柱子就跟人一样,时间长了也会累会疲惫,它要是不好好工作了,那基线能不漂移嘛!另外,样品的污染也不能小瞧,就像你吃的东西不干净,那肯定会闹肚子呀,样品不干净,基线也就跟着捣乱啦。
那咱咋办呢?嘿,别急呀!温度这个调皮鬼,咱得想法子稳住它呀,可以用个好点儿的温控系统嘛。
载气不稳定?那就检查检查气源呀,看看是不是哪里出问题啦。
色谱柱老化了,那就该换换啦,就像人得定期体检一样,柱子也得好好照顾呀。
样品污染的话,那就得在进样前好好处理处理,把那些不干净的东西都去掉。
你想想看,如果基线老是漂移,那得出的数据能靠谱吗?那不就像你走路老跑偏,能走到目的地吗?所以呀,咱可得重视这个问题。
别不当回事儿呀,不然到时候出了错,后悔都来不及咯!其实呀,气相色谱就像咱的一个小伙伴,咱得了解它的脾气,好好照顾它。
它要是不高兴了,给咱闹点小脾气,咱就得赶紧哄哄它,让它好好工作。
就像你和朋友相处一样,得互相理解,互相照顾嘛。
还有哦,平时咱也得多观察观察它,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要是发现基线有点不对劲,就得赶紧找找原因,可别拖着。
这就好比你身体有点不舒服,就得赶紧去看看医生,不能等病严重了才重视呀。
总之呢,气相色谱基线漂移不可怕,只要咱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就能让它乖乖听话。
咱可不能让它牵着鼻子走,得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气相色谱基线漂移原因

气相色谱基线漂移原因气相色谱技术是一种用于化学分析的重要方法,它可以通过将样品蒸发成气相,使其在固定相中运动,然后通过不同的固定相分离出化合物。
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时,往往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基线漂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气相色谱基线漂移的原因。
一、仪器方面气相色谱仪器的灵敏度十分高,它能够检测到非常微小的化合物量。
然而,在使用气相色谱时,仪器需要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下运行,任何仪器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基线漂移的出现。
例如,仪器的温度、流速、压力、进样速度等参数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基线的稳定性。
二、进样方面进样是气相色谱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分析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如果进样量不同,或者进样方式不当,都会导致基线漂移的出现。
此外,进样器的污染也会影响基线的稳定性,导致基线漂移。
三、样品方面样品也是气相色谱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样品的成分、浓度、溶剂等都会影响基线的稳定。
如果样品中存在杂质、水分或有机物残留物,都可能导致基线漂移。
因此,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净化、处理或适当的稀释。
四、环境方面环境因素也有可能导致基线漂移的出现。
例如,温度、湿度等因素都可能对气相色谱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时,需要将仪器放置在稳定的环境中,并注意防止其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气象色谱基线漂移可能由仪器、进样、样品及环境等多种因素造成。
当发生基线漂移时,需要分析所属的具体原因,对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只有在对基线漂移的原因、处理方法有着深入了解后,才能更好的运用气象色谱技术分析问题。
色谱基线漂移

当流量和温度设置值改变时,可能会发生基线的波动或者漂移。
如果在新的条件下运行之前系统还没有稳定,那么发生基线的波动是正常的。
下面例子假设自从上次改变工作条件以后已经经过了足够长的稳定时间。
波动和漂移经常会伴随噪声,这个问题我们会在后面讨论。
1 运行期间基线有规律的向上漂移或者向下漂移:• 这在程序升温过程中最常见。
使用单一柱(没有补偿柱)在中档到低档衰减条件下会出现上述问题。
如果使用的是双柱系统,请核对信号模式是否设定为正确的柱补偿;或者使用电子柱补偿的单柱系统。
柱补偿太小(上漂移)或者太大(下漂移)也是可能的。
这种漂移可以通过色谱柱的彻底老化来降到最小。
在低温下工作会减小漂移但是会延长分析时间。
使用温度上限较高的色谱等效柱也是可以的2 基线不稳定;上下波动:可能是系统某处有泄漏。
检查隔垫的状况,必要的话就更换它。
检查柱子的连接。
如果是在连接检测器的色谱柱端发生泄漏,则两次运行之间的保留时间是不变的,但是灵敏度降低了。
如果是在进样口端发生泄漏,则灵敏度会降低,而保留时间会变长。
噪声就是快速的基线起伏,会加宽基线,使基线出现毛刺状的外观。
噪声和毛刺是不同的;毛刺是孤立的事件,不像噪声基本是连续的,后面将讨论有关毛刺的问题。
有些噪声是任何检测器都不可避免的。
在高衰减值的情况下噪声是看不到的,但是当衰减减小的时候就会显现出来。
噪声会减小检测器的灵敏度,所以它应当尽可能的最小化。
1 在原来很平整的基线上突然出现了噪声:• 考虑最近对系统所做的所有改变。
比如减小了衰减,即使绝对的噪声水平没有改变,也会使噪声看起来更大。
• 新的隔垫会因为释放出低分子量物质而产生噪声。
如果随着进样口温度降低噪声会减小,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使用高质量的隔垫并保存在不会使其受到污染的地方。
• 载气受到污染:如果最近载气瓶更换过,但是旧的瓶子仍然可用并且还余下部分气体,则可以试着使用旧的瓶子看噪声是否会减小。
如果新的载气被严重污染并使捕集阱达到了饱和,那么在更换或再生捕集阱之前,使用旧的气瓶基线可能只是改善一点。
液相色谱仪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

液相色谱仪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
液相色谱仪的基线噪声是指在测量过程中,未曝光于样品的检测器信号的随机波动。
基线噪声通常由检测器的电子噪声和其他仪器组件的噪声引起。
基线漂移是指在测量过程中,未曝光于样品的检测器信号的逐渐变化。
基线漂移可能是由温度变化、流动率波动、进样方法或检测器老化等原因引起的。
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都会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为了减少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优化仪器参数,例如减小检测器信号放大倍数和积分时间,以降低电子噪声的影响。
2. 保持仪器稳定性,例如定期校准和维护仪器,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控制环境条件,例如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流速,以减少温度和流动率波动对基线的影响。
4. 选择合适的进样方法,例如使用自动进样器或微量注射器,以减少人为因素对基线的影响。
5. 定期监测基线,并进行必要的校正。
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公式

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公式
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是气相色谱仪中常见的分析误差,以下是它们的计算公式:
1. 基线噪声平均值= Σ(信号值i -均值) / n
其中,n表示数据点的数量,信号值i表示每个数据点对应的信号值,均值表示所有信号值的平均数。
2. 基线噪声标准偏差= [(Σ(信号值i -均值)^2) / (n - 1)]^0.5
其中,n表示数据点的数量,信号值i表示每个数据点对应的信号值,均值表示所有信号值的平均数。
3. 基线漂移= (样品信号值-空白信号值) / 空白信号值x 100%
其中,样品信号值表示分析样品的信号值,空白信号值表示空白样品的信号值。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气相色谱仪测量空白样品时的基线噪声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以及测量样品时的基线漂移值。
在分析时需要及时检测和修正这两种误差,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流量和温度设置值改变时,可能会发生基线的波动或者漂移。
如果在新的条件下运行之前系统还没有稳定,那么发生基线的波动是正常的。
下面例子假设自从上次改变工作条件以后已经经过了足够长的稳定时间。
波动和漂移经常会伴随噪声,这个问题我们会在后面讨论。
1 运行期间基线有规律的向上漂移或者向下漂移:
•这在程序升温过程中最常见。
使用单一柱(没有补偿柱)在
中档到低档衰减条件下会出现上述问题。
如果使用的是双柱
系统,请核对信号模式是否设定为正确的柱补偿;或者使用
电子柱补偿的单柱系统。
柱补偿太小(上漂移)或者太大(下漂移)也是可能的。
这种漂移可以通过色谱柱的彻底老化来降到最小。
在低温下工
作会减小漂移但是会延长分析时间。
使用温度上限较高的色谱
等效柱也是可以的
2 基线不稳定;上下波动:
可能是系统某处有泄漏。
检查隔垫的状况,必要的话就更换它。
检查柱子的连接。
如果是在连接检测器的色谱柱端发生泄漏,则两次运行之间的
保留时间是不变的,但是灵敏度降低了。
如果是在进样口端发生泄漏,则灵敏度会降低,而保留时间会变长。
噪声就是快速的基线起伏,会加宽基线,使基线出现毛刺状的外观。
噪声和毛刺是不同的;毛刺是孤立的事件,不像噪声基本是连续的,后面将讨论有关毛刺的问题。
有些噪声是任何检测器都不可避免的。
在高衰减值的情况下噪声是看不到的,但是当衰减减小的时候就会显现出来。
噪声会减小检测器的灵敏度,所以它应当尽可能的最小化。
1 在原来很平整的基线上突然出现了噪声:
•考虑最近对系统所做的所有改变。
比如减小了衰减,即使绝对的噪声水平没有改变,也会使噪声看起来更大。
•新的隔垫会因为释放出低分子量物质而产生噪声。
如果随着进样口温度降低噪声会减小,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使用高质量的隔垫并保存在不会使其受到污染的地方。
•载气受到污染:如果最近载气瓶更换过,但是旧的瓶子仍然可用并且还余下部分气体,则可以试着使用旧的瓶子看噪声
是否会减小。
如果新的载气被严重污染并使捕集阱达到了饱和,那么在更换或再生捕集阱之前,使用旧的气瓶基线可能只是改善一点。
当使用氮气作为载气时这个问题是很常见的。
解决方法是从可靠的供应商那里购买气体。
•检测器气体被污染(氢气和空气)。
•风扇或者空调吹过 GC 的气流可能会影响检测器出口的气体。
这是可能的,尽管这不是噪声最可能的原因,因为检测器保
护得很好。
关掉气源或者屏蔽好检测器出口就可确定是否是
这个问题。
•检测器的连接松动或者它的信号线松动就会产生噪声。
•检测器被污染也产生噪声。
2 噪声逐渐增强到不可接受的水平:
这个症兆表明存在逐渐累积的噪声源,而不是如上面所讨论的突然变化。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中容易逐渐积累沉积物。
在极端的情况下,随着噪声水平的增加,还会产生毛刺。
不完全燃烧的溶剂(主要是含氯物质和芳香族化合物)可能形成炭(黑色)沉积物。
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这样的溶剂。
如果
必须使用,则要做好经常清洗检测器的准备。
当来自色谱柱硅酮固定相的流失物在火焰中燃烧时就会形成二
氧化硅(白色)。
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个问题,就要使用固定
相载量低的色谱柱、选择使用温度上限高的固定相、使用前彻底老化色谱柱、分析的时候使用尽可能低的柱箱温度。
拆开检测器使用一个小刷子来清除这两种沉积物。
使用一种溶
剂(基本上所有的溶剂都可以)会帮助冲洗掉颗粒状物。
保留时间漂移是指在连续的运行中保留时间持续地增加或者减少。
无规律的基线漂移(两个方向上的)将在后面作为保留时间波动来讨论。
1 在一系列分析运行中,保留时间突然增加:
•原因可能是载气流速或柱箱温度的问题;检查设定值是否正确。
•多次进样穿刺后隔垫漏气也是一个可能的原因。
如果发生这
样的情况,就要在运行分析之前更换隔垫。
•载气瓶可能已经接近空了。
2 在一系列运行分析中,保留时间突然减小:
•这很有可能是柱箱温度或者载气流速设定值改变引起的,检
查二者的设定值。
一:在恒温操作是基线出现漂移
1.仪器放置的位置不好
2.仪器没有很好接地
3.柱固定液流失
4.载气漏气
5.柱出口到检测器的连管被污染
6.载气调节阀有问题或操作不当
7.记录器失灵
的池体被污染
9.检测器的底座被污染(FID)
10.检测器箱的温度没有稳定(TCD)
11.热导检测元件有问题(TCD)
空气调节阀有问题(FID)
13.放大器失灵(FID)
14.热导检测器供给的电源部件失灵
二:基线按一定斜率向一定方向漂移
1.检测器的稳定增加或减少
2.由于系统漏气,使元件逐渐被氧化的检测元件失灵
的桥流电源失灵
5.放大器失灵(离子化检测器)
6.柱子活化处理不充分
7.检测器污染(ECD)
8.流量不平衡(TCD)
三:基线漂移
1.活化好的柱出现大的固定相流失
2.柱没有充分活化
3.在双柱操作中。
两路载气不平衡
4.柱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