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4 平均数》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4 平均数》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但求平均数的方法和应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求法及其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求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生动展示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学具:为学生准备纸张、笔等学习用具,方便他们记录和计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如篮球比赛、体重测量等,引导学生关注平均数。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平均数吗?为什么需要平均数?2.呈现(10分钟)介绍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学会如何求平均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资源等。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均数一、导课还不到上课时间,我们先玩个游戏好吗?男女生分两队进行夹球比赛,请队员们上场。
请做好夹球准备、、、、、、比赛结束。
请把东西整理好,准备上课。
上课!(两生根据夹球个数摆好教具,师帮助)二、教学过程这是两队比赛成绩,如果让你当裁判,你认为哪队获胜?为什么?(生答)老师也想参加比赛,同学们可以吗?(出示老师夹球个数)现在你认为哪队获胜?人数不同不能再比总数,该比什么呢?(生答平均每人夹了多少个球)好主意,(一)、教学平均数意义,求平均数两种方法,(关注男队)1、同学们,你会求平均每人夹球个数吗?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学习,看能找到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可借用学具袋里的小圆片,开始!活动中、、、、、、2、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讨论的结果与大家分享?(X组代表请,用老师教具演示,边说边操作。
现在每人都是几个?口述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板书请回!)3、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每队夹球总数有没有发生变化?移动前每人夹球个数一样吗?移动后呢?(移动后每人夹球个数变得相等)很好!在数学上,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这个过程就叫移多补少(板书)齐读2遍通过移多补少最后得到一个相等的数,这个相等的数就是它们的平均数。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平均数”(板书)男队最后得到一个相同的数是几?(5),5就是他们的平均数。
谁来说一说:什么数是哪些数的平均数?(生先说师再出示)4.刚才,同学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了男队的平均数,再来看第二种方法,括号里的式子求的是什么?(也就是夹球总数),3表示什么?(也就是份数)最后这个5呢?谁来总结一下,怎样求平均数?生先说,师出示,再板书(二)理解平均数,揭晓答案。
比较两种方法共同点,了解平均数特点1.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找到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仔细想一想,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吗?现在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求出女队夹球的平均数。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与意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信息窗1《平均数》。
【教材简析】信息窗呈现的是篮球比赛的场景。
蓝队需要换人,教材利用表格的形式呈现了7号、8号两名队员在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通过教练提出:“应该换谁上场呢?”引出对平均数的学习。
平均数是常用的统计量,本单元教学平均数,包括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
教学平均数的目的不限于求平均数,更在于用平均数进行比较,用平均数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特征。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具体方法,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体会统计的作用及价值。
3.在统计过程中,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研究报告单、统计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篮球比赛吗?下面我们一块来看一场篮球比赛,好吗?随机播放篮球比赛微视频,并配解说录音。
提问: 7号、8号到底该换谁上场呢?如果你是教练,在这个时候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呢?预设 1:谁的个子高。
预设2:谁跑得快,身体强壮。
预设3:谁的上场次数多、经验丰富。
预设4:谁的投篮准。
预设5:谁的投篮水平高。
谈话:同学们考虑的很全面,大家觉得哪个因素最重要?引导学生说出“谁的投篮水平高?”【设计意图】创设篮球比赛的情境,借助学生最感兴趣的篮球比赛蓝队一名队员受伤,引导学生探讨“应该换谁上场?”引发学生思考,提出数学问题:“谁的投篮水平高?”从而激发起自觉探究的积极性。
为本课的教学创设良好的开端。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一)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1. 下面我们通过7号和8号运动员在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统计表来分析一下“谁的投篮水平高?”,认真观察,你读懂了哪些信息?2. 信息看明白了,现在你想怎样比较才能知道他们“谁的投篮水平高呢?”预设 1:比较总分。
小学数学_平均数(青岛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体会统计的作用及其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谈话:同学们喜欢看篮球赛吗?这儿有一幅篮球赛的图片,请看屏幕。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1.体会运用平均每场得分进行统计的必要性。
(1)提问。
谈话:这就是7号、8号队员小组赛得分情况统计表。
看看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7号、8号小组赛得分情况统计表谈话:同学们,喜欢打篮球吗?喜欢!老师也喜欢。
红队和蓝队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篮球赛。
突然,蓝队5号队员意外受伤,需要下场休息,教练员需要重新派一名替补队员上场。
蓝队有7号、8号两名替补队员,派谁上场呢?教练员叔叔犯了愁。
谁来说说你的想法?提问:也就是谁的投篮水平高派谁上场?(板书)合作探索,解决问题谈话:教练员叔叔有7号、8号运动员小组赛的得分统计表(出示课件)师:(指着统计表)这条线表示7号运动员第2场没有上场。
追问:那这条呢?还有这条呢?评价:你们能够活学活用反应可真快,老师为你们点赞!提问:你能试着算一算两名运动员在小组赛得分情况吗?(巡视)生1:7号运动员 9+11+13=33(分)8号运动员 7+13+12+8=40(分)40>338号运动员投篮水平高。
生2(评价):这样比不合理,两个运动员的上场次数不同。
师(评价):你真善于观察,老师表扬你。
师提问:那不能用总分数比,怎么办?应该比什么?生(回答):应该比他们平均每场比赛的得分。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学习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出研究课题上周的雏鹰活动中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人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当小裁判,根据一个大组即两个小组的组员所得星的数量选出优秀小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展示和交流好吗?二、展示研究成果,引出“平均数”1、人数相同情况下求和法比较A小组内五位成员和对方组五位成员的比较,自己小组所得星数量分别是3颗、3颗、5颗、5颗、7颗、4颗。
对方组得星数量分别为6颗、2颗、4颗、3颗、5颗,得星数量总和分别为:3+3+5+7+4=22(颗),6+2+3+5+4=20(颗),22颗>20颗,A2组胜出。
请同学们提出建议并交流。
2、人数不同的情况下,去掉1人的方法B组在汇报的时候遇到人人数不同的情况,4人一个小组,得星分别为:3颗、5颗、6颗、5颗,总数为:3+5+6+5=19(颗),对方小组得星分别为:4颗、5颗、6颗、3颗、3颗,总数为:4+5+6+3+3=21(颗)。
考虑到自己小组与对方组人数不同,所以想把对方组的人数去掉一个,也就是去掉3颗星。
4+5+6+3=18(颗)。
19颗>18颗,我们组胜出。
同学们提出疑问,部分同学不同意这种方案。
3、“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C小组学生通过把星星摆出来的方法,将得星多的同学的星移给得星少的同学,求出平均每个同学所得的星,然后再进行比较,学生总结研究方法,引出“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核心知识点】平均数的意义【前置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具备了初步分析数据的能力。
【后继地位】为后面学习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平均数。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思想方法阐释】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平均数的作用及其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三、教具、学具课件、学习纸四、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运动项目?生:跳绳、羽毛球、篮球……师:咱们同学都是运动爱好者,老师也特别喜欢运动,并且非常喜欢看篮球比赛,瞧,这就是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7号和8号可是场上的主力,下面是他们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
你们能看懂吗?7号、8号队员在小组赛中得分情况统计表生:能。
师:你们都看懂什么了?生1:一共有5场比赛。
生2:7号第1场,第3场,第4场分别得了9分,10分,11分。
……师:这里的小横线表示什么意思?生1:表示没得分。
生2:这里的小横线表示7号和8号没有上场。
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可真丰富!师:仔细观察、分析统计表中每个队员得分情况,你觉得谁的投篮水平更高呢?如果出:生1:8号,因为第一场的7号得了9分,8号7分,7号赢,第3场7号10分,8好第二场13分,8号赢,第4场7号11分,8号12分,8号赢,8号还有一场8分,所以8号的水平高。
师:你真像个小老师,说得头头是道!他是一场一场的进行比较的,第一场的7号得了9分,8号7分,7号赢,把第二场和第三场合起来看,7号10分,8号13分,8号赢,第4场7号11分,8号12分,8号赢,8号还有一场8分,所以8号的水平高。
但是教练要从整体考虑,请同学们观察每个同学的得分,谁的投篮水平更高呢?(下接统计图的引出)如果出这种继续:生2我觉得8号队员的投篮水平高,因为8号的总分是40分,7号队员的总分是30分,8号的总分高。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选择统计量描述数据特征知识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发现并提出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学习平均数知识的价值。
3.在探索求平均数方法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你能不能帮老师一个忙啊?老师班里正在评选“优胜小组”,你帮老师算算这两个小组,哪个是优胜小组。
(板书:优胜小组)出示:二、借助素材,体会概念1.整理数据,学习概念谈话:先独自思考并计算,待有了结果就在小组中讨论,最后全组可以形成一种意见,也可以有不同意见。
预设:(1)二组是优胜小组,因为二组的总分高。
算算看。
9+11+13=33(分)7+13+12+8=40(分)(2)一组是优胜小组,因为一组的平均分高。
算算看。
(9+11+13)÷3=11(分)(7+13+12+8)÷4=10(分)追问:平均分是什么分数?预设:就是把得分匀匀,让每个同学的得分都一样。
课件展示,匀匀看。
追问:匀匀后,一组同学的平均得分是多少?(11),二组呢?(10)小结:也就是说,一组有三位同学,总分虽然少,但每位同学的平均得分高,二组有四位同学,总分虽然高,但每位同学的平均得分低。
整体来看,一组表现更好,应该是优胜小组。
追问:平均分10分是二组哪位同学的得分?像这样,11就是9、11、1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10就是7、13、12、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板书:平均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的整体水平。
(板书)2.利用概念,进行计算,总结计算方法你能说出下面每组数的平均数吗?15和17 1、2、3、4、5 1、2、3、4、5、9板书(平均数的求法:移多补少、总数÷个数)三、自主练习,应用方法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数,也知道了如何求平均数。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4-97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渗透“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据统计观念,能灵活的选择方法解决平均数的问题。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在分析数据中的作用,初步培养共性寓于个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及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磁性白板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平均数师:孩子们,喜欢体育运动吗?最拿手的是什么?前几天他们就进行了一场男女一分钟投篮大比拼,你们希望谁赢?各有各的想法,咱们用事实说话,请看当时记录的数据师:第一轮比赛谁赢啦?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畅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师:看,第二轮,谁赢了?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畅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发现比较总数更好一些。
师:男生赢一局,女生赢一局,比赛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第三轮,在一名女队员无法参加比赛的情况下,谁赢了?理由教师请几名同学发言,说出自己的判断并说明理由,师小结:大家所说的平均数是求什么?就是求出男生、女生平均每人投进多少个。
这个方法大家同意吗?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接下来咱们从女生平均每人投进的个数开始研究。
二、分层探究,认识平均数1、移多补少师:不计算,你能一眼看出女生平均每人投了多少个吗?把你的想法操作给大家看一下学生上台操作。
师:这样移完了之后出现了什么情况?像刚才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原来不相同的几个数变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移完后,女生平均每人投进了5个,2、求和均分男生平均每人投进了多少呢?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全班交流汇报。
师:其实,不管是刚才的移多补少还是求和均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不相同的几个数变得怎么样?同样多,这个同样多的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铺垫孕伏.1.小华 4 天读完 60 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 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一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 160 斤,平均体重多少斤?师:上述 1、2 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实际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 3 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不一定是实际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是有区别的.二、探索新知.1.引入新课.以前,我们学习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问题.(板书课题:)2.教学例 2.(1) 出示例 2.用 4 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 6 厘米、 3 厘米、 5 厘米、 2 厘米.这4 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2)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非每一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面高度同样的高度值.(4)学生操作.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 1 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 4 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5)学生汇报操作结果,普通浮现两种方法.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者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 16 厘米,再用16÷4=4 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 4 厘米.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 6 厘米中取 2 厘米放入 2 厘米杯中,从 5 厘米杯中取 1 厘米放入3 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 4 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 4 厘米.这说明原来 4 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 4 厘米.(6)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 4 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 4 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操作时,我们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 4 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不少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 厘米,矮个身高 140 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是 160 厘米.并非把高个的身体削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在不少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 4 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7) 引导学生列式计算.(6+3+5+2)÷4=16÷4=4 (厘米)答:这 4 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 4 厘米.小结:通过上题的计算,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除以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8)看例 2 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 4 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明确:复习题中, 4 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即每一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就是 4 厘米;例 2 是求的平均数, 4 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的平均值,而每一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 4 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并不要求发生变化.(9)反馈练习.小强投掷三次垒球,每次的成绩分别是: 28 米、 29 米、 27 米.求平均成绩.3.教学例 3.(1)出示例 3: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 6 个同学,第二组有 7 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厘米)学生号 1 2 3 4 5 6 7 平均一组136 142 140 135 137 144 ——二组132 141 133 138 145 135 142(2)读题,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4)列式计算.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136+142+140+135+137+144) ÷6=834÷6=139 (厘米)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132+141+133+138+145+135+142)÷7=966÷7=138 (厘米)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139-138= 1 (厘米)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 1 厘米.(5)反馈练习.一个小组有 7 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 39 千克、 36 千克、 38 千克、 37 千克、 35 千克、40 千克、 34 千克.这个小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三、课堂小结.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巩固的方法.四、布置作业.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一个人的身高,记录下来,并求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板书设计探索活动小小预言家活动目的1.让学生通过思量、分析,加深对统计知识的理解.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活动准备老师把家里今年前三个月用电量情况制成统计表.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四月份用电量 84 度 93 度 87 度约 ? 度活动过程师问:(1)同学们能用学到的本领,帮我算算我家前三个月,平均每月的用电量是多少?(2)请你预测一下,老师家 4 月份大约用电多少度?儿童电视节目的调查活动目的l.让学生通过对爱看什么样栏目电视的采集、整理及数据分析,体味统计的意义.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调查的各种方法,并能对调查的事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建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儿童电视片头片段的录相带、录相机、几种表格.活动步骤一、教师打开录相机,播放儿童喜欢看的各种节目片头.你喜欢看什么类型节目:“我喜欢看《大风车》”、“我爱看《东方儿童》”、“我爱看《东芝动物乐园》”、“我爱看《小神龙俱乐部》”……二、展开1.师:如果要你去了解同学们喜欢看什么栏目的电视,你准备怎么做?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问一问.生:可以在所住的小区进行一次调查生:可以在班级里问一问.师:是不是可以设计项目,让被调查的人来填写.这种方法叫“问卷法”.2.小组合作.下面我们就来讨论采集数据的方案(包括对象、方法、内容).说明自己组的方案及其优点,别的组进行质疑.(l)小组讨论,可能浮现的几种情况;小组 1:用谈话的方法进行调查,步骤是:随意地找同学,碰到一个同学问一些问题 (随机抽样),问题主要有“你喜欢看电视吗?”“你喜欢看哪个栏目的电视?”小组 2: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小组 3: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还有一点补充,在问卷下面增加了一栏,备注栏,让同学们挑选后还可以写一写问卷中没有引出的但自己喜欢看的电视栏目,如《新闻》等.小组 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下面增加了一问,你为什么喜欢看这个栏目.教师边听学生汇报达板书:采集数据的方法方法:谈话法问卷法随机调查调查的对象:部份全部事前准备:设计谈话内容问卷.(2)评价各种调查方法的优、缺点.三、采集电视栏目的收视情况.出示课题:儿童电视栏目收视率的调查.l.师,现在我们用谈话法来了解我班同学喜欢看的电视栏目.(1)采集数据喜欢看的电视栏目.姓名性别喜欢看的电视栏目原因(2)整理数据并制成表.2.回答问题.(1)男生比较喜欢什么栏目?女生比较喜欢什么栏目?(2)哪个栏目是同学们最愿意看的?有哪些收获?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有多长?你看电视与你的学习有没有发生冲突,你是怎样解决的?一教材分析和目标确定教材在“简单的数据整理”之后编排了“平均数”这一课,可以看出平均数与统计知识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小学数学_ 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教材从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将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学会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的总体情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通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平均数的概念与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它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
它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在生活中经常用到。
学情分析: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求平均数是统计的基本方法之一。
此时的学生虽已初步具有了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对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但他们的思维仍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折时期,仍需要依据实际经验或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通过下定义的方式获得概念。
针对这一特点,在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时,我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操作实践和通过动态演示,把概念的关键属性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联系,使学生掌握概念。
另外,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具有一定的探索意识,故在教学时,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而教师只是作为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生活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本课教学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主要设计了“情境导入 ,引入新课—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巩固练习,联系实际──课外延伸,拓展提高──评价反思、畅谈收获”的数学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4.4平均数》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4.4 平均数》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的《平均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从而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但是,对于平均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对其本质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和具体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交流、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平均数的性质和求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概念和应用。
2.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实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
2.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用于展示和讲解。
3.学生活动:提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上讨论和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情境,如学校运动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平均速度。
通过这个问题,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具体的实例和问题,让学生尝试计算平均数。
在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平均数的性质,如总数、份数和平均数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信息窗一【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数据统计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构建平均数的概念。
2.在理解平均数含义的基础上,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3.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平均数有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数据分析活动的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从对数据的个别关注到整体关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白板,磁扣,小棒。
【教学活动及时间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建立平均数的意义1.谈话引入,激发兴趣谈话引入:同学们,马上春季运动会了,你们班准备了吗?我们班可是积极备战,体育老师让每个孩子填写一份60米跑的成绩记录单,这是我们班小雅的成绩,她很认真的测试了五次,成绩如下:小雅跑60米,时间如下:(秒)15 14 12 10 1460米我通常要跑()秒【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地参与讨论学习。
】2.感受什么是整体水平①认识最高水平和最低水平填记录单的时候,下面这句话让小雅很为难。
我看到她先是在括号里填了15,然后就擦掉了,为什么擦掉呢?生:15在里面最大,说明跑得最慢。
生:因为通常水平就是平常水平,填个15,不甘心。
师:然后她在括号里填了10,过了一会又擦掉了。
你能理解她吗?她怎么想的?师:对,她怕自己下次跑不出来,万一跑不出来,不好意思。
师:15和10都擦掉了,那填几是比较合适的?预设生回答14,因为跑了两次,最多,比较合适,师引导填14小雅满意吗?顺势出现14比较慢,12比较快,不合适。
师继续:15是最慢的,10是最快的,12是比较快的,14是比较慢的,有没有不快不慢,正好的,能代表她的能力水平的?师: 13?能填吗?生:因为没有跑出来过。
师:用数学的方法研究一下,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也可以拿出老师准备的学具小白板试试。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研究。
【设计意图:当数据不一样时,学生的争议就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91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的求法。
2.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比一比,激趣引入1、谈话:同学们喜欢口算比赛吗?2、出示比赛规则:(1)本次比赛共8道题,限时30秒,算对一题可得20分。
(2)以4人一组为单位,哪个小组的总分最高,哪个小组可以获得优胜小组。
3、出示比赛题:(1)43 -(23+17)(2)450-0÷450(3)50+100 ÷2 (4)25 × 4÷25 ×4(5) (50+90÷2) × 3 (6)82+21-82+21(7)90+10×5 (8)630÷9+8师:刚才我们小组之间进行了比赛,并选出了优胜小组,如果把我们班分为男女两队来比,又会是哪队赢呢?应该怎么比呢?预设:生:男队会赢,因为男队人数多,女队人数少师:这样公平吗?你能想出一个既公平又公正的方法吗?预设:生:使男女生人数相等再比较。
师:男女生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如何来比较呢?(学生思考)预设:生:用男生总分除以男生人数得到男生的平均分,再用女生的总分除以女生人数得到女生的平均分,再进行比较。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均数。
引出课题并板书:平均数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和产生的必要性,使学生对平均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一)教学1例,初步理平均数的意义解和求平均数的方法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师:认真观察主题图,要解决“你们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叙述要解决这一问题所需要的条件)1、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预设学生会想到“移多补少”和“数据的总和÷份数”的方法。
2、汇报交流,理解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1)“移多补少”的方法。
结合学生口述,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教师:这种方法对吗?你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你们是怎样想到这个方法的?教师:同学们想到了用多的补给少的这个方法,使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可以叫“移多补少”法。
(板书:移多补少)(2)算式法:先合并再平均分的计算方法教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结合学生口述,用多煤体课件演示“先合并再平均分”的过程。
教师;怎样列式计算呢?学生:(14+12+11+15)÷4=13(个)教师:谁看懂这个方法了?能再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每一部分是什么意思吗?教师:像这样先把每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数合起来,再除以4,也能算出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教师: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得出了每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
谁再来说一说,这个13表示什么意思?(13就是14、12、11和15这4个数的平均数。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求平均数,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无论是直观形象的操作演示,还是运用平均分来计算,都为学生理解平均数这一概念提供了感性支撑,学生初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意又,把握了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1)出示例2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后回答)教师:要比较哪个队的成绩好你想怎么比较呢?引导学生体会,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赢。
思考: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应如何比较呢?学生:比较两组队员踢毽个数的平均数。
男女队分组计算后比较女队:(18+20+19+19)÷4=19(个)男队:(19+15+15+16+20)÷4=17(个)19>17(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比较两组数据时,运用平均数更公平合理,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和产生的必要性,使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更为深刻,)(2)以男队的平均踢毽个数为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出示男队踢毽个数和男队踢毽的平均数,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的个数是17个,17代表每个人实际踢了17个吗?你是怎么理解17这个数的?它与19、15、16、20这几个数比较,处在什么位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理解平均数并不是男生队每人实际的踢毽个数,它是一个“虚拟”的数字,可能有的比这个数量多,有的比这个数量少,它处在一个中间水平。
平均数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平均数是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它不代表个体,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4、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师: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平均数吗?(学生举例说明)学生举例后师出示搜集到的其他平均数的应用例子设计意图:练习联系生活三、巩固练习1. 下面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m。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cm,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cm。
()(3)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 ,小刚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kg ,小东一定比小刚重。
(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2. 下表是某小组6名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情况。
请你算出这些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各是多少?学生分男女组进行练习,并集体订正答案3.选择正确算式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小刚家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 ( )A.(16+24+35+21)÷4B.(16+24+35+21)÷12C.(16+24+35+21)÷365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以及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教育四、拓展应用1、球场里有6个人在打球,他们的平均年龄是15岁,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多少岁? 学生猜测后师出示6个人的年龄:他们分别是:35岁、5岁、8岁、7岁、9岁、11岁师:你觉得15能代表这几个数的平均水平吗?这些数据中你认为哪个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比较大?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4035302520151050季度小结: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师:去掉极端数据后,请你算出这5个人的平均年龄。
2、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比如在卡拉OK大赛中选手的得分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为什么?出示: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平均数会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要灵活运用平均数。
五、课堂总结: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不仅仅是知识、方法的强化,更是培养数学学习习惯、学习情感态度的良好契机。
一个好的总结,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自主评价反思,分享收获和成功,感受学习的快乐。
六、课后作业统计并计算男女生口算比赛得分情况,并比一比看哪队获胜?设计意图:首尾呼应,不仅让学生强化巩固了统计知识、平均数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平均数》学情分析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
学生对统计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多次经历统计数据的全过程,但对统计数据的分析观念不是很强,尤其是用平均数对统计图进行分析是第一次。
所以在教学平均数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平均数是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平均分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
如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孩子,平均每人分得4块,这个“4块”是每个孩子实际分得的数,如果说3个孩子一共有12块糖,平均每个孩子有4块糖,这个“4块”就是平均数。
因为不一定每个孩子都有4块糖。
所以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与平均分是不一样的。
另外,平均数在日常生活照学生也会经常接触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等,学生也是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的。
在统计中,平均数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刻画这一组数学的集中趋势,但它也有自身的缺点,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针对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影响这一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体会,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特点的认识。
教学过程中,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说一说,分一分,议一议,想一想等形式,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与理解。
《平均数》效果分析“平均数”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一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明显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概念上加重了份量,因此,我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努力通过具体问题情境的呈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逐步感受到求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并启发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学生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统计知识,对于“平均数”这个概念已有所接触,如“平均分”等。
但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准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为此,本节课,我力求达到以下几个效果:1、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平均数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实际的数);2、学生能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2)先求总数再平均分等;3、体现总体与个体的关系。
4、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中,让学生知道平均数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会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培养学生能灵活的应用平均数;鉴于以上的目标定位,本节课重在学生的体验、参与、在学生互动中,使学生感受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会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同时在学生的合作中初步感受统计知识。
为此,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1、用“比一比”“猜一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2、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提供丰富的生活化材料,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3、努力创设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
但在平均数的意义理解这一难点上突破不够。
《平均数》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内容90页、91页例1、例2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平均分与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结合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
这一知识既是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继续,又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及统计图表做准备。
教材由例1和例2构成,例1通过呈现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通过移多补少的方式使学生直观理解了什么是平均数,再利用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就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总和平均分成几份。
由此,总结出球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度。
例2教学平均数的意义。
通过用平均数比较两个队的踢毽成绩,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