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合集下载

气象法律法规

气象法律法规

气象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已经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2、《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8号,已经2002年3月13日国务院第5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3、《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已经2010年1月20日国务院第9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4、《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已经2012年8月22日国务院第214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

5、《气象预报发布与刊播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6号令,自2004年2月1日起实施。

6、《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中国气象局第7号令,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7、《施放气球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9号令,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

8、《气象行业管理若干规定》中国气象局第12号令,已于2005年10月9日经中国气象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9、《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13号令,经2006年7月14日中国气象局局长办公会议和2006年8月14日国家保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10、《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国气象局第16号令,经2007年6月11日中国气象局局务会审议通过,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1、《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20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7月11日中国气象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2013年《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作相应的修订,于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12、《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第21号令,已经2011年7月11日中国气象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13、《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22号令,已经2011年7月11日中国气象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气象法制宣传活动总结(3篇)

气象法制宣传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近年来,我国气象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气象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气象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为进一步加强气象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气象法治意识,推动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各地纷纷开展了气象法制宣传活动。

本次气象法制宣传活动旨在普及气象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公众气象法治观念,营造良好的气象法治环境。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公众对气象法律法规的认知度,增强法治意识;2. 加强气象部门与公众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气象事业健康发展;3. 增强气象部门依法行政能力,提高气象服务水平;4. 营造全社会关注气象、支持气象、参与气象的良好氛围。

三、活动内容1. 气象法律法规知识宣传(1)制作气象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包括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气象观测条例等,发放给公众;(2)开展气象法律法规知识讲座,邀请气象专家、法律工作者为公众讲解气象法律法规知识;(3)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发布气象法律法规宣传信息,扩大宣传覆盖面。

2. 气象科普宣传(1)组织气象科普宣传活动,邀请气象专家为公众讲解气象知识,提高公众气象科学素养;(2)开展气象科普展览,展示气象科技成果,增强公众对气象事业的了解;(3)利用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气象科普实践活动,让公众亲身感受气象魅力。

3. 气象法治宣传进校园(1)开展气象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邀请气象专家、法律工作者为学生讲解气象法律法规知识;(2)组织气象科普讲座,让学生了解气象知识,提高气象科学素养;(3)开展气象科普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气象魅力。

4. 气象法治宣传进社区(1)开展气象法治宣传进社区活动,邀请气象专家、法律工作者为社区居民讲解气象法律法规知识;(2)组织气象科普讲座,提高社区居民气象科学素养;(3)开展气象科普实践活动,让社区居民亲身感受气象魅力。

四、活动成果1. 提高了公众对气象法律法规的认知度,增强了法治意识;2. 气象部门与公众的沟通与交流得到加强,气象事业得到广泛关注;3. 气象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得到提升;4. 全社会关注气象、支持气象、参与气象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

气象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气象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气象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一、气象法律法规概述气象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用于规范和管理气象事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旨在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气象工作的科学发展,并确保气象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国家层面的气象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该法是我国气象事业的基本法律,于2005年颁布实施。

法律明确了气象工作的基本原则、任务和职责,规定了气象观测、预报、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该法还对气象灾害谨防、气象信息保密等问题进行了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气预报条例》该条例于1992年颁布实施,主要规定了天气预报的内容、发布方式、预报员的资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条例还明确了天气预报的保密要求,以及违反条例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地方层面的气象法律法规各省级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气象特点和需要,制定了一系列的气象法律法规。

这些法规主要涉及气象观测设备的管理、气象灾害谨防措施、气象服务的提供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某省制定了《某省气象观测设备管理办法》,规定了气象观测设备的购置、安装、维护等事项。

四、气象部门规章气象部门规章是指国家气象局和各级地方气象部门制定的规章,用于指导和管理气象工作。

这些规章主要涉及气象观测、预报、服务的具体操作细则,以及气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国家气象局制定了《气象观测规范》,规定了气象观测的方法、设备要求、数据处理等事项。

五、气象法律法规的重要性1.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气象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能够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及时预警和防范气象灾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促进气象工作的科学发展气象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管理,能够推动气象事业的科学发展,提升气象观测、预报、服务的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气象支持。

3.确保气象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气象法律法规的执行,能够规范气象服务的提供方式和内容,确保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公众对气象服务的信任度。

气象法 科普

气象法 科普

气象法科普一、什么是气象法?气象法是关于气象的法律法规的统称,它涵盖了气象观测、气象数据的使用和管理、气象灾害的防御和应对等多个方面。

气象法旨在规范气象活动,保障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并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服务。

二、气象法的主要内容1.气象观测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

气象法规定了气象观测的规范和标准,包括观测站点的设置、观测设备的维护和更新、观测数据的记录和整理等。

同时,气象法还规定了气象观测数据的共享和管理,以确保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1.气象数据的使用和管理气象数据是气象工作的重要成果,也是国家的重要信息资源。

气象法规定了气象数据的共享和管理制度,保障了气象数据的合理使用和安全保密。

同时,气象法还规定了气象数据的版权保护,以保障气象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1.气象灾害的防御和应对气象灾害是指由天气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涝、台风、干旱等。

气象法规定了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和应对中的职责和义务,包括预报预警、应急响应、灾后恢复等各个环节。

同时,气象法还规定了社会公众在气象灾害防御和应对中的责任和义务,以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三、如何遵守气象法?1.增强法律意识作为公民,我们应该了解和学习气象法,增强法律意识。

只有了解法律规定,才能更好地遵守法律。

1.规范自身行为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气象法的规定,尤其是在进行气象观测、使用和管理气象数据以及应对气象灾害等方面。

如果发现他人违反了气象法的规定,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1.积极参与气象活动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气象活动,了解天气变化和气象灾害的预警和应对方法。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天气,例如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来影响降雨量等。

四、总结气象法是保障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法律法规之一。

通过学习和了解气象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天气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自然灾害。

同时,我们也可以更好地规范自身行为,为促进我国的气象事业做出贡献。

法律与气候变化

法律与气候变化

法律与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而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法律的作用愈发凸显。

本文将论述法律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并就法律如何发挥作用提出一些建议。

一、法律的作用法律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法律的存在为各国政府制定、实施和监管气候变化相关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约束。

各国可以通过立法手段确立减排目标、建立碳市场和实施气候适应措施等。

法律的规范性和强制力,能够使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更加主动、有力度。

其次,法律可以促进国际合作,加强跨国界的合作与协调。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应对。

国际法和国际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法律文件的存在,为各国开展合作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法律引导下的国际合作机制,可以在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经验交流和技术转让。

最后,法律可以在国内范围内推动社会各界的参与和行动。

法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能够促进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

通过法律的规定,企业可以受到相关环保税收、排放许可和责任追究等约束,激励其减排行动。

同时,民间组织和个人也可以通过诉讼、行政申诉等途径,对环境破坏行为进行监督和维权,维护公共环境利益。

二、法律发挥作用的挑战尽管法律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很多国家法律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和规范还不够全面和完善。

虽然一些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但有些只停留在口号上,具体的操作和配套措施不够完备。

这就需要各国加强法律层面的研究和改进,在法律框架中明确减排责任、设立监督机构、完善惩罚机制等。

其次,国际合作中的法律障碍也是一个挑战。

由于国家间的利益分歧和发展阶段不同,导致国际合作面临一定的困难。

例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减排责任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这就需要在法律框架中找到平衡点,推动各国共同参与到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中来。

最后,执法和监管的难题也是法律在应对气候变化中面临的挑战之一。

气象法律法规体系概述

气象法律法规体系概述

一、气象法律法规体系
3. 气象方面的部门规章(22部,有效17部):
• 1 气象行政处罚办法 • 2 气象行政复议管理办法 • 4 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 • 6 气象预报发布与刊播管理办法 • 7 气象探测环境与设施保护办法 • 9 施放气球管理办法 •12 气象行业管理若干规定 • 13 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管理办法 • 14 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 • 15 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 16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 • 17 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修改决定 • 18 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 • 19 气象行政处罚管理办法修订决定 • 20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 21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 • 22 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抗旱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森林防火条例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草原防火条例预算法实施条例防汛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飞行基本规则一气象法律法规体系整理课件一气象法律法规体系施放气球管理办法?12气象行业管理若干规定13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管理办法14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15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16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17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修改决定18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19气象行政处罚管理办法修订决定20防雷减灾管理办法21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22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整理课件一气象法律法规体系4
二、气象立法规划中确定的立法项目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适应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需求,以提高“四个能 力”和实现“四个一流”为重点,按照急需先立、逐步完善的原 则,确定立法项目,加快立法进度,完善气象法律体系,保障和 促进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基本原则:坚持气象立法与经济社会和气象事业发展相适应原则 。坚持法制统一原则。坚持总体规划与稳步推进相结合原则。坚 持科学借鉴原则。坚持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工作目标:力争通过10年或更长时间,制修订出台5部法律、11 部行政法规、28部部门规章以及一批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进 一步健全和完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科学配套、内容完备的气 象法律体系,使气象工作的各主要方面和环节,做到有法可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4号【发布部门】国务院【公布日期】1994.08.18【实施日期】1994.08.18【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已经1994年7月4日国务院第2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李鹏1994年8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气象工作,准确、及时地制作发布气象预报,开展气候预测,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气象探测、预报、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利用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国家对气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国务院授权的主管全国气象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主管全国气象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实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与本级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上级气象主管机构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其他设有气象工作机构的部门,依照分工,负责管理本部门的气象工作,并受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行业管理。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和对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全国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布局原则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地方气象事业项目,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有关事业经费分别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

第五条气象服务属于气象公益服务范围的,应当无偿提供;属于专业气象服务范围的,可以有偿提供。

第六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从事气象探测和气象预报技术的研究活动,其合法权益受国家保护。

第七条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有关气象活动的,须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

气象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气象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气象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一、气象法律法规概述气象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关于气象事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旨在规范气象行业的运作,保障气象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国家级气象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该法规定了气象行业的组织管理体制、气象观测与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包括气象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气象观测设施的建设与运维、气象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气象灾害的预警与应对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该法规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目标、原则、措施和责任分工。

其中包括大气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与运维、大气污染管理的经济政策等。

三、地方级气象法律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气象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的气象法律法规,以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国家级法律法规的落实。

这些地方性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灵便性和针对性,能更好地适应地方气象工作的需要。

四、气象部门规章除了法律法规,气象行业还有一系列部门规章,这些规章是由气象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用于具体指导和规范气象工作。

部门规章主要涉及气象观测与预报方法、气象设备的标准与规范、气象数据的管理与应用等方面。

五、气象法律法规的重要性1.保障公共安全:气象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提高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气象法律法规的实施,能够为农业、交通、航空、能源等行业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匡助制定科学决策,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维护气象行业秩序:气象法律法规的规范,可以加强对气象从业人员的管理,提高行业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维护气象行业的良好秩序。

六、气象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监督为了确保气象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气象行业的监督与管理。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增强法律法规的威慑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讲座(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讲座(2)

八、雷电灾害防御执法程序
第一是审核程序:审核防雷设计依据、图纸和 第一是审核程序 施工单位、人员的资质,审核合格签发《防雷设 施设计审核书》、归档; 第二是检测验收程序: 第二是检测验收程序:包括分段检测、总验收、 质量评定、验收图纸、检测报告,验收合格的签 发《防雷设施合格证》、归档; 第三是行政处罚程序:包括简易程序、一般程 第三是行政处罚程序 序、听证程序、行政处罚执行、行政复议、行政 诉讼、建档;
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 组织管理番禺区防雷减灾工作。 主要有以下工作内容和职责: 1、编制雷电灾害防御规划,提高防雷减灾服务能力; 2、依法开展防雷减灾安全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工 作; 3、研究开发和组建区域雷电监测网和雷电预警系统; 4、组织防雷减灾科学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5、组织推广应用防雷科技成果,提高防雷技术水平;
7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颁布和广东省气象管理规定的实施赋予了气象部门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神圣的法律职责为使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必须有一套相应的执法程序才能保证服务质量和提高办事效率真正实现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番禺区气象局防雷安全培 训班材料之二
7.1 番禺区防雷减灾的组织机构框图
番禺区人民政府 广州市气象局
主管局 协管局 共十个局
区气象局 防雷办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区有关行政局
检测所 行政业务管理单位 有关科室、所、站
各局、镇(街)安全办、建设办、教委办等
事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企业 学校 公司 物业 厂矿 医院 酒店 旅游 业…
7.2 防雷减灾主管局 区气象局职责 防雷减灾主管局---区气象局职责

气象法律案例分享(3篇)

气象法律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引言气象法律法规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气象法律纠纷案件也日益增多。

本文将分享一起气象法律案例,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案例背景2018年,我国某市气象局与某气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签订了一份气象信息服务合同。

合同约定,科技公司为气象局提供气象信息服务,包括气象预报、气象灾害预警等。

合同期限为一年,合同金额为100万元。

合同签订后,科技公司按照约定提供了气象信息服务。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气象局发现科技公司提供的气象信息服务存在重大失误,导致气象局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于是,气象局向科技公司提出索赔,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案例分析1. 案件焦点本案的焦点在于科技公司是否应当承担因气象信息服务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

2.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23条规定:“气象信息服务机构应当保证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不得提供虚假、误导性信息。

”3. 案件审理法院审理认为,科技公司作为气象信息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服务。

然而,在本案中,科技公司提供的气象信息服务存在重大失误,导致气象局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相关规定,科技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启示与建议1. 提高气象信息服务质量气象信息服务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气象信息服务质量。

加强气象信息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其具备扎实的气象业务知识和技能。

同时,引进先进的气象技术,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气象报告演讲稿三分钟

气象报告演讲稿三分钟

大家好!我是XX,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气象报告”。

首先,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气象?气象,是指大气中各种物理现象的总称,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降水等。

气象对于我们的生活、生产、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因此,做好气象工作,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历史上多次发生的洪涝、干旱、台风等灾害,都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在不断加剧。

因此,加强气象工作,提高气象预报预警水平,对于我们防范和减轻气象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汇报我国气象工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我国气象工作的现状1. 气象观测网络不断完善。

我国气象观测网络已覆盖全国城乡,实现了对大气的全面监测。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气象观测网络,为气象预报预警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2. 气象预报预警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气象预报预警水平不断提高,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准确率逐年上升。

近年来,我国气象部门成功预报了多次重大气象灾害,为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保障。

3. 气象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果。

我国气象科技在气象观测、预报、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我国自主研发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为全球气象观测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4. 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我国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涵盖了农业、交通、能源、环保、水利等多个领域。

气象服务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气象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1. 深化气象改革。

我国将继续深化气象改革,优化气象管理体制,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同时,加强气象与相关领域的协同创新,推动气象事业持续发展。

2. 加强气象科技创新。

我国将加大对气象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气象观测、预报、服务等方面的技术进步。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我国气象科技水平。

气象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气象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气象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一、气象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是我国气象领域的基本法律,于2005年12月1日实施。

该法规定了气象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明确了气象行政管理的职责和权限,保障了气象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该法,气象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和发布气象预报、气象服务、气象观测等方面的规章和规定,确保气象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是我国气象灾害防御的基本法规,于2013年1月1日实施。

该条例规定了对气象灾害的预警、监测、预报、防御等方面的措施和要求,旨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根据该条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防御水平。

3.《气象观测规程》《气象观测规程》是我国气象观测工作的基本规程,由国家气象局制定和发布。

该规程规定了气象观测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包括气象观测站的建设和管理、观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观测数据的收集和报送等方面的规定。

根据该规程,气象观测站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进行观测工作,并及时上报观测数据。

二、气象部门规章1.《气象预报服务管理办法》《气象预报服务管理办法》是国家气象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和发布的规章,用于规范气象预报服务的管理工作。

该办法规定了气象预报服务的范围、内容和要求,包括气象预报产品的发布、预报员的资质要求、预报服务的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规定。

根据该办法,气象预报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服务。

2.《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是国家气象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和发布的规章,用于规范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该办法规定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批和执行等方面的要求,包括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发布、应急响应措施的实施、灾害损失的评估等方面的规定。

根据该办法,各级气象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组织编制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确保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气象安全演讲稿

气象安全演讲稿

气象安全演讲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气象安全的话题。

气象安全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着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象安全问题变得愈发严峻。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气象安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防范措施,以应对突发的气象灾害。

首先,我们要关注天气预警信息。

天气预警信息是气象部门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和预报模型分析,对可能发生的强对流天气、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进行预警发布。

一旦接到气象预警信息,我们要第一时间关注,了解预警等级和预警范围,根据预警内容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其次,我们要学会防范气象灾害。

在台风、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来临之际,我们要做好防范工作。

比如,在台风来临之前,要做好固定门窗、清理阳台杂物、备足食品和应急物资;在暴雨天气中,要避免涉水,尽量不要停留在低洼地带,防止发生洪涝灾害;在雷电天气中,要远离高大金属物品,不要在露天场所避雨,以免被雷击。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气象知识,增强气象安全意识。

了解气象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

比如,我们要了解台风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知道暴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掌握避雷安全知识等。

只有增强气象安全意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防范工作,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我们要积极参与气象安全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气象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大家的气象安全意识,提高大家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可以通过举办气象安全讲座、开展气象安全知识竞赛、制作气象安全宣传海报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气象安全知识,掌握自我保护技能,共同营造一个气象安全的生活环境。

总而言之,气象安全事关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是一个重要的民生工程。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气象安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防范措施,共同应对气象灾害,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幸福。

谢谢大家!。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一全)PPT课件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一全)PPT课件
27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15.法律责任 二是《人影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违法行为 A:违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范或者操作规程的; B:未按批准空域和时限实施作业的; C:将人影作业设备转让非人影作业单位或个人的; D:未经批准,人影作业单位之间转让人影作业设 备的; E: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用于与人工影响天气 无关的活动的。
31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二)施放气球方面的法规规章
❖ 1.适用范围 ❖适用:在我国境内从事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和 系留气球活动,适用本条例的有关规定。 ❖ 不适用:因气象业务、科学试验施放气球活动, 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及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 ❖参照执行:群放单个总质量小于4千克的无人驾 驶自由气球、施放直径小于1.8米或体积容量小于 3.2立方米的系留气球的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D:海上钻井平台、航空器、船舶进行气象探测并 报告气象探测信息。
E:气象探测资料保密的原则。
11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7.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 A:基本气象资料提供和使用:通过网络适时、滚 动向社会发布的下列资料,供公众无偿下载。 B:免费提供和使用:向从事气象工作的机构、事 业单位开展的公益服务、非营利性科研和教育机构 从事的非商业性活动提供所需的气象资料。 C:合作单位间提供和使用:按双方建立合作关系 时商定的原则和方法处理。
9.气象信息播发 A:广播、电视、报纸等安排专门时间或者版面、 每天播发或刊登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 B: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应当保证其制 作的气象预报节目质量 C:媒体传播气象信息必须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提供 的适时气象信息,并标明发布气象台站的名称 D:传播气象信息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支 支持气象事业的发展

严格气象行政执法为气象管理提供保障

严格气象行政执法为气象管理提供保障

严格气象行政执法为气象管理提供保障气象是关系到人类生产、生活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科学技术。

气象行政执法是指国家的气象主管部门对气象工作中的违法行为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

严格的气象行政执法对于提高气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执法依据、执法权力、执法方式和执法效果等方面探讨严格气象行政执法的重要性。

执法依据是严格气象行政执法的重要基础。

气象行政执法的依据是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等。

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规定了气象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为执法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导。

只有依法执法,才能确保执法的公正性和合法性,提高执法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执法权力是严格气象行政执法的重要保障。

气象行政执法权力是指国家的气象主管部门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权力。

这些权力主要包括执法检查、执法处罚、执法监督等。

执法检查是指对气象工作中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实地检查,查明违法事实,依法处理违法行为。

执法处罚是指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等。

执法监督是指对执法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确保执法工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这些执法权力的有效行使,是保障气象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

执法效果是严格气象行政执法的最终目的。

气象行政执法的效果主要包括预防和制止违法行为、保障气象管理的顺利进行、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等。

通过严格执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制止一些不法行为,维护气象管理的良好秩序。

也可以保障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等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最终实现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气象行政执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是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水平不够,导致执法不力,执法效果不佳。

二是执法手段和手段不够多样化,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无法有效解决问题。

三是执法监督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执法不够规范,执法效果不够明显。

气象信息管理规定(3篇)

气象信息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气象信息管理,确保气象信息的准确、及时、安全,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气象部门、气象服务机构以及使用气象信息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气象信息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确保气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二)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工协作,形成全国气象信息管理网络;(三)安全可靠,加强信息安全保障,防止信息泄露、篡改和破坏;(四)科学合理,提高气象信息质量,促进气象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四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气象信息管理工作,指导、协调和监督地方气象信息管理工作。

第五条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信息管理工作,按照上级气象主管机构的部署和要求,组织实施本规定。

第二章气象信息收集与处理第六条气象信息收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收集各类气象信息,包括观测数据、预报数据、气候分析数据等;(二)准确性,确保收集的气象信息真实可靠;(三)及时性,按照规定时限完成气象信息的收集任务。

第七条气象信息处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性,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对气象信息进行处理;(二)规范性,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信息处理;(三)保密性,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气象信息,应当依法保密。

第八条气象信息收集与处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气象观测数据收集与处理;(二)气象预报数据收集与处理;(三)气候分析数据收集与处理;(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收集与处理;(五)其他气象信息收集与处理。

第三章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第九条气象信息发布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发布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不得虚构、篡改;(二)及时性,及时发布气象信息,确保信息发布的时效性;(三)权威性,发布的信息应当具有权威性,不得发布未经核实的虚假信息;(四)安全性,加强信息安全保障,防止信息泄露、篡改和破坏。

气象法规学习内容

气象法规学习内容

气象法律法规学习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是什么?立法目的:为了发展气象事业,规范气象工作,准确、及时地发布气象预报,防御气象灾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服务,制定本法。

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气象探测、预报、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利用、气象科学技术研究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哪些工作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将气象事业纳入中央和地方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以保障其充分发挥为社会公众、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建设的地方气象事业项目,其投资主要由本级财政承担。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防御气象灾害的需要,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并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信息,组织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领导,并根据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气候资源的特点,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保护的重点作出规划。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艰苦地区和海岛的气象台站的建设和运行。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法定标准划定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范围,并纳入城市规划或者村庄和集镇规划。

气象设施因不可抗力遭受破坏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修复,确保气象设施正常运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对迁建气象台站是怎样规定的?国家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义务。

未经依法批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迁移气象台站;确因实施城市规划或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迁移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需要迁移其他气象台站的,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批准。

航空气象法律法规讲解

航空气象法律法规讲解
(一)按照本规范规定的观测种别、时次、项目、时 距和程序进行观测。
(二)按照本规范规定的格式和方法在相应的观测记 录簿中进行记录。
《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
(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民用 航空气象第1部分:观测和报告》(MH/T4016.1)规定的 格式和内容发布例行天气报告和特殊天气报告。
《民用航空气象人员执照管理规则》
第十条 执照考试应当按照本规则附件一《民用航 空气象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进行。
执照考试分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两部分。基本知 识部分百分制成绩在80分(含)以上的为合格;基本技能 部分按优、良、中、差评定,“良”(含)以上为合格。
第十三条 民航地区空管局应当对申请人是否具备 条件进行初步审查,并将申请材料及初步审查意见于20 个工作日内报送民航总局空管局。
(一)按照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规定,参加对外国际 交换气象情报的气象服务机构应当实施24小时有人值守的 观测。
《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
(二)本场每周起降少于20架次及没有配备自动观测设 备的机场气象服务机构应当实施不定时观测;
(三)除24小时和不定时观测外的机场气象服务机构, 实施13小时有人值守的观测。
➢ 规章目录
规范性文件: 《航站重要天气预报质量评定办法》 《民用航空机场特殊天气报告标准与规定》 《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 《民用航空飞行气象情报发布与交换办法》 《民用航空气象服务管理办法》 《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管理办法》 《民用航空气象人员培训大纲》
➢ 规章目录
标准: 《民用航空气象 第一部分: 观测和报告》 《民用航空气象 第二部分: 预报》 《民用航空气象 第三部分: 服务》 《民用航空气象 第四部分: 设备配备》 《民用航空气象 第五部分: 设备技术要求》 《民用航空气象 第六部分: 电码》 《民用航空气象 第七部分: 气候资料整编与分析》 《民用航空气象 第八部分: 天气图填绘与分析》

气象法贯彻汇报

气象法贯彻汇报

气象法贯彻汇报市人大常委会:现将我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贯彻实施情况自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99年10月31日通过,并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来,安顺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气象法的贯彻实施,依法履行气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气象探测保护、规范施放气球活动、防雷减灾、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社会管理职能得到较好落实,气象为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作出了特殊贡献,地方气象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一)加大宣传力度。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作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气象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发展气象事业,防御气象灾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广泛进行气象法律法规的宣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气象法律意识,有利于全社会更好地理解、支持气象事业。

市人民政府每年都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在全国五月科技活动周、“3.18”贵州科技日,“3.2 3”世界气象日等,定期和不定期举行形式多样的气象法律法规的宣传,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气象法专题知识竞赛,将气象法翻印成册,发到市直有关单位,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切实加大气象执法力度。

一是加大防雷减灾执法力度。

我市属于雷击多发地区,雷击安全隐患多,雷击灾害呈上升趋势,气象部门按照气象法律法规规定,长期以来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完成了对全市中小学、易燃易爆场所和新建(构)筑物的防雷安全普查,并开展了防雷风险评估。

二是加快气象法制化进程,完成了气象行政许可的清理,气象行政许可2007年纳入市政府行政审批程序。

三是依法开展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普查,制定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技术性规范,并送城建、规划等部门备案。

完善气象法规体系

完善气象法规体系

完善气象法规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气象灾害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完善气象法规体系成为了当务之急。

气象法规体系的完善,不仅能够提高气象预警和监测能力,还能够加强对气象科学的研究与应用,从而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气象预警和监测能力气象预警和监测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

完善气象法规体系,应该加强对气象预警和监测的法律保障。

一方面,应制定相关法规,明确气象预警发布的责任主体、发布标准和发布程序,确保预警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给公众。

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气象监测设备和技术的规范管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加强对气象科学的研究与应用气象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提高气象预报准确性和应对气象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气象法规体系,应该加强对气象科学研究的资金支持和人才培养,推动气象科学的创新发展。

同时,还应加强对气象科学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气象科学的服务能力和社会效益。

三、加强对气象服务的规范管理气象服务的规范管理是提高公众气象意识和科学素养的关键。

完善气象法规体系,应该建立健全气象服务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

一方面,应制定相关法规,规范气象服务的内容、形式和质量标准,保障公众获得准确、及时、全面的气象信息。

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气象服务机构和人员的规范管理,提高气象服务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气象是全球性的科学,气象灾害也是跨国界的问题。

完善气象法规体系,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

一方面,应加强与国际气象组织的合作,推动气象法规的国际标准化和协调。

另一方面,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气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气象预报和监测能力。

五、加强对气象违法行为的打击与惩处完善气象法规体系,应该加强对气象违法行为的打击与惩处,维护气象秩序和社会稳定。

一方面,应加强对气象违法行为的立法,明确违法行为的界定和处罚力度。

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气象违法行为的监测和执法力度,提高打击和惩处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法律法规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15.法律责任 D:安装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 E:非法发布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的; F:媒体传播预报、警报,不使用气象主管机构 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的; G:环评使用的气象资料不是气象主管机构提供 或者审查的 H:无资格实施人影作业或作业使用不符合要求 的技术标准的作业设备的。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10.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职责 •A:政府职责: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组织有关部 门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方案 并组织实施 •B:气象主管机构职责:跨地区和部门的联防、及 时提供防御措施、对灾害评估、提供防灾决策依据。 •C:其他有关单位职责:提供气象探测信息和有关 的水情、风暴潮等监测信息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11.人工影响天气的法律制度 A:政府职责:加强对人影工作领导,并根据实际 情况,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人影工作。 B: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职责:对全国人影工作的 管理和指导。 C: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职责:制定人影作业方案, 管理、指导和组织实施人影作业。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2021/4/14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的出台情况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1999年通过, 2000年1月1日实施) ❖行政法规: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2002年3月13日通 过,5月1日实施)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2003年1月10日签 发,5月1日实施)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二)施放气球方面的法规规章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15.法律责任
(4)行政处罚违法行为
一是《气象法》规定的行政处罚违法行为
A:侵占、损毁或者未经批准擅自移动气象设施
的;
B: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危害气象探
测环境活动的;
C:使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
造成危害的;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9.气象信息播发 •A:广播、电视、报纸等安排专门时间或者版面、 每天播发或刊登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 •B: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应当保证其制 作的气象预报节目质量 •C:媒体传播气象信息必须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提供 的适时气象信息,并标明发布气象台站的名称 •D:传播气象信息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支 支持气象事业的发展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11.人工影响天气的法律制度 D:有关部门职责:按照职责分工,配合气象主管 机构做好人影的有关工作。 E:资格条件:实施人影作业组织必须具备省、自 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资格条件。 F:设备要求:使用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要求 的技术标准的作业设备;定点企业生产;不得转让。 G:规范要求:遵守规范;在规定空域和时限作业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D:明确气象台站在确保公益性气象无偿服务的前 提下,可以依法开展气象有偿服务。
•E: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 艰苦贫因地区、艰苦地区和海岛气象台站建设和运 行。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D: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负责发布农 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空气污染气象条 件预报、空气清洁度预报、各种指数预报等)、火 险气象等级预报(城市、草场、森林等火险气象等 级预报)等专业气象预报 •E:配合军事部门做好国防建设所需要的服务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13.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 •A:政府职责: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保护 的重点作出规划。 •B: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职责:负责全国气候资源 的综合调查、区划,组织气候监测、分析、评价, 对引起气候恶化的大气成分进行监测,定期发布全 国气候状况公报。 •C: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职责:提出利用保护气候资 源和推广应用气候资源的区划等成果的建议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2.气象事业发展的保障 •A:明确了气象事业的性质:基础性公益事业 •B:将气象事业纳入中央和地方同级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的需要所建设的地方气象事业项目,其投资主要由 本级财政承担。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6.气象探测资料的规定
•A:气象主管机构的职责:应当进行气象探测的任 务、适时向发布基本气象探测资料
•B:其他从事气象探测的组织和个人汇交气象探测 资料方面的义务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二)施放气球方面的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 ❖部门规章: ❖《施放气球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5号令)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二)施放气球方面的法规规章
❖ 1.适用范围 ❖适用:在我国境内从事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和 系留气球活动,适用本条例的有关规定。 ❖ 不适用:因气象业务、科学试验施放气球活动, 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及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 ❖参照执行:群放单个总质量小于4千克的无人驾 驶自由气球、施放直径小于1.8米或体积容量小于 3.2立方米的系留气球的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气无关的活动的。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16.术语解释、授权立法和国际条约适用 •(1)术语解释 •(2)授权立法 •A:气象有偿服务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B:军事气象工作管理办法由中央军委制定 •(3)国际条约适用 •1.优先适用 •2.声明保留除外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F:提供和使用从其他国家气象部门交换来的气
象资料规定:必须遵守有关国家气象部门提供交换
资料时附加的使用限制条件。
G:提供和使用从其他从事气象工作的机构、有
关部门和科研单位交换来的资料规定:应当遵守有
关机构、部门和单位提供交换资料时附加的使用限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15.法律责任
二是《人影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违法行为
A:违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范或者操作规程的;
B:未按批准空域和时限实施作业的;
C:将人影作业设备转让非人影作业单位或个人
的;
D:未经批准,人影作业单位之间转让人影作业
设备的;
E: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用于与人工影响天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12.雷电灾害防御规定
•A:明确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 组织管理权:如编制雷电灾害防御规划、监测预警 系统建设、设计施工审核、资质和资格管理、防雷 产品管理、雷电灾害调查鉴定等(3号令) •B: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检测指导:定期检测制度 (3号令) •C: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规定的使用要求: 防雷产品进行鉴定合格后使用、使用接受检查(3 号令)
制条件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8.统一发布制度 •A: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按照职责发 布公众气象预报与灾害性天气警报 •B: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可以发布供本系 统使用的专项气象预报。 •C: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14.气候可行性论证及环评气象资料使用 •(1)气候可行性论证 •A:主体:各级气象主管机构 •B:范围:城市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 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大型太阳能、风能利用等项目 •(2)环评气象资料的使用 • A: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资料 • B:使用经气象主管机构审查的气象资料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法律法规规章的出台情况
❖部门规章: ❖《气象行政处罚办法》(中国气象局第1号令) ❖《气象行政复议办法》(中国气象局第2号令)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3号令) ❖《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4号令) ❖《施放气球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5号令)
•3.管理体制(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气象工作 •B: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 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气象工作 •C:对专业台站实施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D:国家对从事气象业务活动实行统一的气象技术 标准、规范和规程。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一)《气象法》规定的主要法律制度
D:收取加工费的提供和使用:企业、事业单位 经营性活动提供和使用气象资料,收取成本费和补 偿性资料加工处理费。 E:不收费提供:为各级党委、人民政府及其防 灾减灾机构,以及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联合国 驻华机构提供其开展公务活动所需的气象资料。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
气象法律法规规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