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科学技术的异化

合集下载

科学技术异化和如何克服 作业

科学技术异化和如何克服 作业

1.科学技术异化的概念及其表现科学技术异化,简言之,是指科技这种人的创造物变成了统治人、压抑人的一种异己性力量:它不但不是“为我”的,反而是“反我”的。

自从人们开始关注技术以来,人们对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就一直争论不休。

人类发明技术的目的是为人类服务,但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以至于成为一种异己的敌对的力量,危害社会甚至反制了人类。

对此,学者们通常称之为“技术异化”。

对技术异化的研究一直是技术哲学领域的重要问题,但是已有的研究多是针对技术异化在各个层面的消极作用来讨论的,而在当代如何进一步理解和探索技术异化的的影响已经弱化技术异化带来的后果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使得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已与技术不可分割。

然而,技术在为人类带来美好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现代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福与祸集中表现在生态、社会和人类精神领域三个方面:在生态层面上,科学技术的应用在增强人类对自然控制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衡和气候的恶化,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社会层面上,技术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物质财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它也扩大了人们的文化差异和知识差距,还使得全球文化面临失衡的危险,极有可能导致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减少,更重要的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还严重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人类精神领域,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使人们的工作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增多,部分地把人们从以往繁重的劳动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但同时也剥夺了人类的自由,挑战了人类的本质,萎缩了人类的精神。

总之,科学技术异化不仅表现在对物质文明的破坏,同时也发生在对精神文明的侵蚀。

一方面,科学技术异化对物质文明的破坏是伴随着科技发展及其对自然界改造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产生的。

科学技术异化的概念及其表现和如何克服

科学技术异化的概念及其表现和如何克服

科学技术异化的概念及其表现和如何克服1、科学技术异化的概念及其表现所谓异化指主体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素质或力量。

而科学技术异化是在异化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费尔巴哈说:“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反客为主,反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

”黑格尔最先将异化概念上升到哲学高度,他强调“异化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与对立”。

用我们的话说,其实异化就是自己创造的或者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反过来制约、支配、驾驭自己的现象。

科学技术其实就是如此,它本身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科技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它使人类可以更好的改造自然,使自然总是朝着我们希望、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

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科学技术亦是一把双刃剑。

随着它的产生、发展以及造福人类的同时,它也反过来抑制、损害、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这种现象就是技术异化。

例如,空调本是使人生活空间清凉的技术产品,却异化为使市民都共同生活在更热的城市之中的一个原因。

科学技术发展到现今,各种新工具、新机器相继被发明出来并在生产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各式各样的技术物品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并奔向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占据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核心位置。

泉水般涌流出来的大量技术和技术物品,使人享受到物质殷实、交通便利、信息发达、交往多样等众多好处,欲望得到空前满足,生存发展空间得到极大拓展。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技术异化对人类和自然界带来的深刻影响。

在异化状态下,技术不再是为人服务的工具,不再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客观手段和方法,反而成了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统治人本身、剥夺人自由的异己力量。

科学技术的异化一般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科学技术的成果与科学技术劳动相异化。

科学技术成果是科学技术劳动的物化或对象化,而在私有制社会中,这种物化或对象化表现为异化,即科学技术的产品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科学技术劳动者的力量,同科学技术劳动相对立的东西,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控制科学技术劳动、剥削和压迫科学技术劳动者的手段。

最新如何克服科学技术的异化

最新如何克服科学技术的异化

如何克服科学技术的异化目前, 在科技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的同时, 科技异化现象随之凸显, 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潜在而巨大的威胁。

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全球问题深深的困扰着人类, 尤其是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浪费等问题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应该对科技异化进行哲学的反思, 探寻消除科技异化的途径, 并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科技异化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 最终实现科技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一、科技异化的含义关于科技的异化的出处,目前学术界的看法大致分为两个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科技异化”是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中“劳动异化”概念的借用和引申。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正如人用脑创造了上帝而受上帝支配一样,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工人创造了财富, 而财富却为资本家所占有并用来支配和奴役工人, 这种财富的占有以致于劳动本身和人的本质都异化为与工人相敌对的异己的力量。

劳动所生产的对象, 即劳动的产品, 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 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 同劳动相对立。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建立在费东巴哈哲学意义上的异化的基础之上的。

他赋予异化这样的引申的哲学含义: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反客为主,反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

可见,“异化”是指作为活动主体的现实的人, 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其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的客体成为外在力量, 反过来奴役、支配和统治主体本身。

因此,科技异化概念反映的是作为主体的人与其活动产物的科技之间的异化关系, 其主要含义为: 作为人的创造物, 科技日益成为超出人类控制的、甚至是支配、压抑、统治人类与社会的异己力量, 它导致了对人的自由和个性的扼杀,导致了人的精神的空虚和人格的分裂, 失去了生存意义上的终极关怀, 人不再是掌握、控制科技的主人, 而成为被迫适应科技社会要求的工具。

正如霍克海默所言, “人类已经被科学抛弃,……反过来人类为科学服务, 并且作为外在于科学的东西从属于科学。

科技异化现象及其化解路径探究

科技异化现象及其化解路径探究

科技异化现象及其化解路径探究
科技异化现象是指科技进步的过程中,由于技术的日益复杂、专业化以及人与技术之
间的人为隔阂,使得科技对人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心理出现
问题等社会现象。

首先,科技异化现象的一个表现是人力资源不足,即缺乏原材料和人力,导致技术的
不断深入和发展产生了困难。

此外,科技的发展不断加快,超过了人们的生理和心理能力,导致人们感到无所适从。

科技进步使得人们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繁琐,导致生活空间
的压缩,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其次,这些现象会导致许多人感到无助和无望,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对社会
问题的关注越来越淡漠。

这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问题的恶化,增大了治理难度。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化解科技异化现象。

一方面,科技企业应该
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培训,使他们更加适应及掌握相关技术。

另一方面,
应该强调人的价值,加强对人的实际需求和心理健康的重视,利用科技手段创造更加舒适
和有益的生活环境。

此外,政府和社会也应该加大对科技的投资和支持,促进科技与人文和谐发展的并行,以让科技更加有益于社会的发展。

给予社会更多的资源和信息化的手段,让大众的生活更
加自主和便利。

总的来说,科技异化现象的解决需要广泛的参与和协作,需要科技企业,政府,社会
和个人之间的合作,这样可以为科技进步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如何克服科学技术异化1

如何克服科学技术异化1

如何克服科学技术异化1如何克服科学技术异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改变。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科学技术异化的问题。

科学技术异化指的是科学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逐渐脱离了人的本质和需求,成为一种自我目的化的工具。

为了克服科学技术异化问题,我们需要认识到其中的挑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强调科学技术的服务性质。

科技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需求,促进社会进步。

因此,在科技的研发和创新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将人的需求和福祉置于首位。

不仅要注重科技的实用性,更要关注科技的可持续性,确保科技的发展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福祉和幸福感。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科学伦理和价值观的引导。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伦理道德的考量。

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类福祉为出发点的原则,保护人类的尊严和权益。

在科技应用和决策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道德和伦理问题,确保科技发展符合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伦理准则。

此外,教育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教育是培养和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和使用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

我们需要加强科技教育,培养人们的科学素养和科技意识。

教育不仅应关注科技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培养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在科技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才能减少科学技术异化的问题。

另外,政府和社会也需要共同推动科技发展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政府应加强科技政策与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确保科技的发展能够符合人民的核心需求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同时,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科技发展的讨论和决策过程,向科技界提供各种社会需求的反馈和建议,共同推动科技的良性发展。

在个体层面,每个人都应主动参与科技创新和应用过程中。

我们要积极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技素养,不断更新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同时,我们也应培养批判性思维,审视科技的发展与应用,避免盲目跟从和盲目崇拜科技。

综上所述,克服科学技术异化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强调科技的服务性质和人本立场,引导科技的伦理和价值观,加强科技教育,政府和社会共同推动科技发展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等方面入手。

科学技术异化的扬弃和规避

科学技术异化的扬弃和规避

对科学技术异化的相关认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引人入胜地提出了劳动和异化问题。

虽然他没有就“是劳动异化了人还是人异化了劳动”做出答案,但即使在当代,我们依旧能感悟到伟大的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的睿智。

马克思又说过,劳动的本质是自由而幸福的,但是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资料的私有,致使自由的劳动异化为强迫性的劳动,最终不但毫无自由和幸福可言,甚至成了人的一种桎梏,无法摆脱。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当然了,不是所有的社会都高度发达,也只是个别),社会生产力急剧提高,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但异化现象非但没有消除,反而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中陷入了更深的泥潭。

科学技术异化就是现代社会诸多异化的重要方面。

一、科学技术发展改变了世界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国际化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为主流的信息化世纪,是一个要求人与自然协调、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世纪,是一个东西方文化激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的世纪,是一个以国家综合实力和民族素质为焦点、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

在推进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并且仍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这就是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当今社会,人类的知识积累和更新速率越来越快,表现为以下主要特征:第一,自然科学和各种重大的新发现、新发明越来越多。

其次,科学技术从研究到应用,形成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

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过80年;电动机65年;电话机50年;真空管33年;飞机10年;原子弹6年;晶体管3年;激光才1年。

第三,高新科技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快。

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和生物工程制品新一代产品的问世间隔已不超过5年。

第四,新技术老化周期缩短。

新技术老化的周期:20世纪头10年约为40年,30年代为25年,50年代为15年,70年代为8—9年,80年代仅3—5年。

第五,知识老化加剧,原有知识失效率逐步增高。

科技异化现象及其化解路径探究

科技异化现象及其化解路径探究

科技异化现象及其化解路径探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便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正是因为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科技异化现象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科技异化是指科技因素同社会生活脱节,导致人们在科技中感到陌生化和疏离感,以及科技对人类自身的异化和疏离感。

在当今社会,科技异化现象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科技异化现象及其化解路径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我们来探究一下科技异化现象的表现。

科技异化现象表现为人们对科技产品和科技应用的过度依赖,以及科技对人类自身的异化和疏离感。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这些电子产品来解决各种问题,生活中的许多活动都离不开电子产品,比如购物、社交、娱乐等。

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使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产品,一旦失去了这些产品,人们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失去了一些基本的生存能力。

科技对人类自身的异化和疏离感也逐渐显现出来。

在科技的推动下,人们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更多的时候是通过电子产品进行交流,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越来越强,社交变得越来越冷漠。

那么,面对科技异化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化解呢?我们应该重视科技与人文的结合。

科技与人文是相辅相成的,人文是科技的灵魂,科技则是人文的工具。

只有将科技与人文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科技的作用。

我们应该适度使用科技产品。

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适度使用,不要过度依赖科技产品。

我们也应该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多参与社交活动,增强与人交流的能力,让自己不至于过于疏离。

我们应该注重科技产品的设计,让科技产品更符合人们的需求,更符合人文关怀的理念,让科技产品更加人性化。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我们也应该注重人文关怀,让科技真正为人类服务。

科技和人文的结合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而科技异化现象的化解路径也在于我们重视这种结合,适度使用科技产品,并且注重科技产品的人性化设计。

科学技术异化名词解释

科学技术异化名词解释

科学技术异化名词解释
科学技术异化是指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对象物,原本应该为人服务,但实际上却反过来成为一种异己的、敌对的力量,危害社会、反制人类。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在现代化的工业社会中,人们过于追求工具理性下的合理化诉求,忽视了价值理性的重要性,导致科学技术的应用不是实现人的本性并解放人,而是损害、束缚、操纵人。

科学技术异化表现为人对自然的过度干预导致的生态问题,以及人的物化和自由的丧失、精神的空虚和人格的分裂等现象。

它导致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逐渐丧失,人不再是掌握控制技术的主人,而成为了被迫适应科技社会要求的工具。

解决科学技术异化的方法包括弘扬价值理性、强调科技的人道主义化和加强人文教育等。

只有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结合,才能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实现科技与人的和谐发展。

科技异化现象及其化解路径探究

科技异化现象及其化解路径探究

科技异化现象及其化解路径探究科技异化现象是指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运行方式的影响所导致的人类与自然、人类之间、人类与技术之间的疏离现象。

科技的快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

科技异化现象的主要表现有:人际关系的淡漠,人与大自然的疏离,人类个体意识的萎缩等。

为了解决科技异化现象,我们应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

我们应该提高科技教育的质量,加强对科技的理性认识。

科技的发展应该服务于人类的需求和发展,而不是成为我们的奴役。

对科技的教育应该加强科学的、理性的引导,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使其具备正确的科技观念和判断能力。

我们应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科技发展带来了许多机械化的工作,导致人们的工作变得机械化、单调化,缺乏创造性和人情味。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人文素质,如情感、创造力、思维能力等,使人们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不失去自身的人性和情感。

要提倡绿色科技发展。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导致人与自然的疏离。

我们应该鼓励绿色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改进生产工艺,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要加强人际交往和沟通。

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社交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更多地通过手机和网络进行交流,而不是面对面的沟通。

这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淡漠化。

我们应该提倡多样化的交往方式,如面对面的交流、团队合作等,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个体的幸福感。

要解决科技异化现象,我们应该提高科技教育的质量,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推动绿色科技的发展,加强人际交往和沟通。

只有这样,科技才能真正为人类的需求和幸福服务,使人类与技术、自然之间实现和谐共生。

科技异化现象及其化解路径探究

科技异化现象及其化解路径探究

科技异化现象及其化解路径探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与此科技异化现象也随之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与挑战。

科技异化现象是指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开始变得不可逆转,甚至导致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离异。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探究科技异化现象以及其化解路径,以引导科技的健康发展,让科技成为人类生活的助力而非障碍。

一、科技异化现象的表现1. 社交异化: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科技产品的发展,人们更加倾向于通过手机、电脑等科技设备与人交流,而减少了面对面的交流。

这种社交异化导致人们的社交能力下降、交流方式趋向单一,导致社会交往的丧失和孤立感的增加。

2. 身体异化:科技产品的普及和便利化使得人们更加习惯于久坐、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长期以来,这种行为导致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包括颈椎、腰椎等疾病的频繁发生。

3. 智力异化:一些科技产品的过度使用使得人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神和记忆力减退。

这种智力异化现象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决策能力,甚至导致认知能力下降。

以上述几种表现来看,科技异化现象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探究其化解路径。

1. 加强社会教育:从小培养人们正确使用科技产品的意识和方法。

在学校和家庭中,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习惯和行为方式。

2. 提高科技产品的人性化设计:科技公司应注重产品的人性化设计,使之更贴近生活、更易于使用,从而减少人们过度依赖科技产品的情况出现。

3. 定期进行体育活动:在工作之余,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缓解因久坐带来的身体异化问题。

在公司或学校中,也可以设置定期的体育活动,鼓励员工或学生积极参与。

4. 增强自我约束能力:人们需要自觉减少对科技产品的依赖,更多地参与社交活动、体育锻炼等实实在在的生活。

以上化解路径并非一劳永逸的方法,需要持久地呵护和关爱。

我们需要共同努力,让科技与人类和谐共生,让科技成为我们的好助手而非障碍。

浅析科学技术对人和自然的异化

浅析科学技术对人和自然的异化

浅析科学技术对人和自然的异化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撑。

它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之一就是科学技术对人和自然的异化。

本文将浅析科学技术对人和自然的异化现象,并探讨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但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冷漠和疏离。

人们更多地依赖于科技产品和服务,而忽视了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身体和心理的困扰。

比如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导致眼睛疲劳和颈椎问题,过度依赖汽车会导致身体虚弱和肥胖等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人类面临着伦理和道德方面的挑战,比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能导致失业和社会不稳定,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导致种族歧视和不平等。

科学技术对自然的异化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加频繁和大规模,导致了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尤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剧了这一趋势,大量的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导致了土地沙漠化和水资源枯竭等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人类对自然界的控制力增强,引发了一些严重的自然灾害,比如核能事故、石油泄漏等,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持久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科学技术会对人和自然产生异化呢?这其中有多个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控制世界的一种努力,它往往是为了解决某种特定的问题而被推动,而忽视了整体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受到政治、经济等利益的驱动,导致了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人和自然的利益。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往往受到人类的自私和狭隘的影响,人们更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欲望,而忽视了其他人和未来世代的利益。

这些原因共同作用,导致了科学技术对人和自然的异化现象。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科学技术对人和自然的异化呢?我们需要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和伦理责任。

如何克服科学技术异化

如何克服科学技术异化

科技异化从伦理学角度探讨科技异化对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冲击与影响; 从哲学角度对科技异化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科技承载价值”的论断; 最后,通过对人性的探索,得出科技异化是“被异化的过程”,是人性贪婪所致。

提出人性主导科技的理念,并呼吁加强科技伦理研究,提高科技工作者伦理道德观念,以期对解决科技异化提出有益的思考。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的进步和发展直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所导致的负面影响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不得不反思,科技发展对于人类究竟是福祉还是梦魇。

一、现代科技对伦理的挑战科学技术对伦理观念和规范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挑战那些不合时宜的、过时的伦理道德标准,使它们不断自我调整或者被淘汰掉,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如,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冲破了宗教对于人性的抹杀,开始提倡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更加注重人性,这就为新的伦理道德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再如,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福利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极端气候频发、地质运动活跃等一系列自然界的报复,使人们开始反思“人定胜天”这种对待大自然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地位与关系。

于是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平等的理念逐步成为人们对待大自然的新的价值取向和伦理规范。

正是由于科技的发展,不断冲击那些落后的、与时代发展不符的伦理道德规范,才使得我们的伦理道德不断向前进步,伦理规范日趋合理。

二是现代科技同时还挑战那些仍然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在社会中仍然发挥重要的协调和约束作用的规范和观念,甚至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现代科技不仅不断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时,它还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禁区,淡化甚至颠覆人们的基本道德准则,从而引起人们的伦理标准混乱,道德失范,进而导致伦理危机。

科学技术异化及其表现

科学技术异化及其表现

科学技术异化及其表现1、科学技术异化的概念异化就是自己创造的或者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反过来制约、支配、驾驭自己的现象。

然而科学技术异化是在异化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科学技术的产生使人类可以更好的改造自然,使自然总是朝着我们希望的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它的产生、发展以及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反过来抑制、损害、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就是科学技术的异化。

在异化状态下,技术日益超出人类控制的范围,不再只是为人类服务的工具,不再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客观手段和方法,而成为支配统治人类和社会的外在力量,人不再是掌握控制技术的主人,而成为了被迫适应科技社会要求的工具。

2、科学技术异化的表现(1)科学技术异化对自然地作用主要表现为生态危机。

在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过程中,人们从自然界索取大量的原料和燃料,同时把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自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严重破坏了地球上自然资源体系。

早期空调的发明和使用本是为使人类生活空间更加清凉,最终却异化为使人类共同生活在更热的环境中的一个原因。

日本福岛突发的核泄漏、核辐射也给民众造成极大的恐慌,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

(2)科学技术异化对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人的精神和行为世界发生了异化。

科学技术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在信息化社会里,电话、传真、手机、电子邮件、电脑、网络等现代化通信工具像凶猛的洪水铺天盖地般涌入人们的生活,人类对这些电子产品产生了强烈的依附感,繁杂的信息容易使人麻木,细腻的感情变成信息后也常常为人所忽视。

人类渐渐地成为了信息的奴隶。

这时信息作为主体的异己力量与主体对立起来,信息控制着人的感觉、思想和行动。

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机器大生产的同时却失去了人类的主体性,现代机器大工业中自动化生产技术虽然减轻了工人的体力劳动,却剥夺了工人的主体意识,由工人操作支配机器变成了机器操作支配工人,工人成为机器的零件盒奴隶。

随着技术的发展,作为客体性的异己力量的技术逐渐吞没着人的主体性,使人的行为失去主动性和目的性。

科技异化现象及其化解路径探究

科技异化现象及其化解路径探究

科技异化现象及其化解路径探究科技异化是指科技发展引起的对人类活动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根本性改变,进而导致人类与科技的关系出现紧张和矛盾的现象。

科技异化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科技进步产生了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使原先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劳动分工产生根本性的变革;科技进步使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人们时刻处于信息超载状态;科技进步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如环境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等。

科技异化导致了人们对科技的依赖性增强,使得人们对科技的使用和掌握成为一种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信息时代,科技产品和服务的不断更新换代,使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离不开科技。

并且科技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人们面临着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压力,这进一步加剧了科技与人之间的矛盾。

科技异化也使得人们对科技产生了一种“崇拜”之情。

科技产品和科技成果被赋予了无限的神秘和力量,人们往往对科技抱有盲目崇拜的态度,认为科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唯一途径,忽视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科技的快速进步也带来了社会分化和信息断层的现象。

科技进步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同时也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不平等。

科技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一些地区和人群无法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福利,产生了数字鸿沟和信息断层。

在面对科技异化的现象时,我们应该引导科技与人的关系从异化向和谐转变,化解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们应该加强人文关怀和人本思维。

科技的发展应该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和人的自由发展,而不是为了技术的推动而忽略人的因素。

在科技研发和应用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注重人的主体地位,个体的权利和尊严。

我们需要加强科技教育和科技素养的培养。

科技异化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人们对科技的认识和运用不当所导致的,因此应该加强科技教育,培养人们的科技素养和科学精神。

只有通过科技教育,人们能够正确认识科技的价值和作用,合理运用科技,避免科技的滥用和恶用。

如何克服科学技术异化1

如何克服科学技术异化1

如何克服科学技术异化我们目前正处于新旧世纪交替的历史时期,从哲学价值观上反思我们刚刚走过的20世纪,展望新的世纪,是非常必要的。

回顾历史,让我们以史为鉴;展望未来,使我们心潮澎湃。

在过去的数百年里,人类经历了两次大的技术革命,科学技术的极大发展推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昌盛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以及社会结构的良性变革,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更高文明发展。

但是,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明显的带来了一些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浪费、失业加剧、互联网的负面效应等等。

人对自然的“征服”引发的自然界的报复猛烈地表现出来,造成了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

严酷的事实使得人们用科学征服自然的信念破灭,迫使人们重新思考科技的社会价值。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人与社会日益接近的新特点,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更为明显地显现出来。

克隆技术、人类基因密码的破译等,都把科技发展的道德和价值问题尖锐地提到人们的面前,都凸现出工业革命以来现代文明价值观对科技本质理解的片面性。

由上可见,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其作用在于满足人类实践活动的需要以造福人类。

但同时也会带来人们未曾预料的,与人类需要、人类利益相悖的消极后果。

我们必须承认它是一柄“双刃剑”,坚决反对科技万能论。

把科学技术应用所带来的消极后果或负效应一概归咎于科学技术,是缺乏分析的,也是不公正的。

科技异化与劳动异化相类似,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1是人与科技产品相异化,例如:核武器2.是人与自然生态相异化;如:‘变性者’;3.是人与自身存在相异化,“沉醉异己而不知归路”;4.是人与社会关系相异化,如:“一部分人在天堂,一部分人在地狱”,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

科技异化主要是从近代西方开始产生,整个西方社会的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也是科学技术异化不断加剧的过程,近代社会发展观对科技异化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近代西方的社会发展观是经济增长中心论,这种社会发展理念和社会发展模式,相应地在价值层面上带来了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十七世纪的英国可以说是这种发展观的初步确立者。

科技异化现象及其化解路径探究

科技异化现象及其化解路径探究

科技异化现象及其化解路径探究科技异化是指科技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的异化现象。

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很多便利和发展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科技异化现象不仅包括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问题,也包括人与技术之间的问题。

科技异化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人与技术的关系异化和人与自己的关系异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是科技异化的核心问题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依赖逐渐减弱,人们开始强行改造和开发自然资源,导致了环境破坏、物种灭绝等问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科技的过度利用和滥用,导致了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二是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尊重不足,缺乏对自然价值的理解。

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是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与技术的关系异化也是科技异化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人们对科技的依赖日益增加,人类的行为也受到科技的影响。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导致了人的异化。

人们过度依赖于手机和互联网,导致社交活动减少和人际关系淡化;人们过度依赖于机器,导致自身能力和技能的退化。

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是培养人的意识和能力,增加科技的透明度和可控性,实现人和技术的良性互动。

人与自己的关系异化是科技异化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压力和焦虑。

人们追求高科技的也迷失了自我。

人们通过社交媒体追求虚拟的认同和关注,忽视了真实的人际关系和自己的内心需求;人们过度依赖于科技,忽视了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重要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是加强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培养人的内在需求和人性的发展,实现人与自己的和谐发展。

科技异化是科技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

要解决科技异化问题,需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技术的关系和人与自己的关系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科技透明度和可控性,培养人的意识和能力,加强自我认知和管理,实现人与自然、人与技术和人与自己的和谐发展。

科学技术异化概念、表现、措施

科学技术异化概念、表现、措施

一、概念科技异化的概念并没有严格的界定,相对来说,被学术界普遍所认可的观点有两种,第一种是李桂花的“科技异化,就是指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改变过、塑造过和实践过的对象物,或者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对象物,不但不是对实践主体和科技主体的本质力量及其过程的积极肯定,而是反过来成了压抑、束缚、报复和否定主体的本质力量,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异己性力量。

”[4]另一种观点是贾星客等的“指按照人的愿望形成的技术的体系,一旦存在,也就开始具有自主性,并且在一定的情况下开始违背人的意志,变成反对人的力量。

这就是技术的异化。

”这两种概念大都是从费尔巴哈哲学意义上关于异化概念引申而来的,就是说,科技异化指的是科技作为人的创造物和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本应是用以满足人的需要和目的、服务于人、造福于人的,却以同样的力量控制人、危害人、威胁人和奴役人,成为其创造者人的对立力量。

二、科技异化的表现形式(一)大部分学者认为科技异化集中表现在科技对自然的异化、科技对社会的异化以及科技对人的异化这三方面。

(1)科技对自然的异化.近代以来,在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支配下,人们凭借日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向大自然发动了征服与掠夺的战争,结果使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人类陷入了诸多的困境: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资源枯竭问题、人口爆炸问题等等。

这种“生态文明危机”,已经严重地危及人类文明的根基乃至于人类自身的发展2科技对社会的异化。

首先,技术异化对政治领域的影响。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技术在建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当技术被赋予社会意识形态功能并被特定社会组织、社会集团利用,作为他们谋取利益的政治工具时,技术便政治化了。

其次,技术异化对经济领域的影响。

技术进步导致生产集中加快、资本积累加剧以及垄断势力增强。

拉大了各国经济发展的差距,使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贫富程度相差更悬殊。

(3)技术异化对人自身的影响。

科技异化与科学发展观

科技异化与科学发展观

科技异化与科学发展观科学技术的异化现象科学技术的异化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科技带来的好处,在不知不觉中,科技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人类从懵懂的远古时代发展到享受着空调、冰箱、彩电和轿车等的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对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功不可没。

从人和自然的关系视角看,科学技术自产生之日起便发挥着重大作用,而且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功能,不断地推动着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进程,实现着人和自然的共同进化和发展。

这也是科学技术创生、发展的正面效应之所在,是人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目的之所在。

然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目的、正面功能的实现的同时,科学技术的异化现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负面效能也在不断地产生和扩大。

所谓科学技术的异化,简言之,就是指科技这种人的创造物变成了统治人压抑人的一种异己性力量,马克思对这种异化意味深长的评价道:“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最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

”在近两个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自身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前提,但是并未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给人带来全面的自由和解放,相反,却使人陷入了深刻的,全面的异化之中,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统治人的物质力量。

科技异化的基本观点是:科技已日益成为超出人类控制,甚至是支配,统治人类与社会的外在力量,它导致了人的物化和自由的丧失,精神的空虚和人格的分裂,泯灭了劳动的价值,沦丧了生存的意义,人不再是掌握,控制科技的主人,而成为了被迫适应科技社会需要的工具,总之,科技已成为一种与人相敌对的甚至控制人与社会的异己力量。

科技异化主要是从近代西方开始产生,整个西方社会的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也是科学技术异化不断加剧的过程,近代社会发展观对科技异化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可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提升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但是,技术应用的负面效应,也日益引起了人类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克服科学技术的异化
目前, 在科技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的同时, 科技异化现象随之凸显, 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潜在而巨大的威胁。

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全球问题深深的困扰着人类, 尤其是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浪费等问题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应该对科技异化进行哲学的反思, 探寻消除科技异化的途径, 并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科技异化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 最终实现科技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一、科技异化的含义
关于科技的异化的出处,目前学术界的看法大致分为两个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科技异化”是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中“劳动异化”概念的借用和引申。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正如人用脑创造了上帝而受上帝支配一样,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工人创造了财富, 而财富却为资本家所占有并用来支配和奴役工人, 这种财富的占有以致于劳动本身和人的本质都异化为与工人相敌对的异己的力量。

劳动所生产的对象, 即劳动的产品, 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 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 同劳动相对立。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建立在费东巴哈哲学意义上的异化的基础之上的。

他赋予异化这样的引申的哲学含义: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反客为主,反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

可见,“异化”是指作为活动主体的现实的人, 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其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的客体成为外在力量, 反过来奴役、支配和统治主体本身。

因此,科技异化概念反映的是作为主体的人与其活动产物的科技之间的异化关系, 其主要含义为: 作为人的创造物, 科技日益成为超出人类控制的、甚至是支配、压抑、统治人类与社会的异己力量, 它导致了对人的自由和个性的扼杀,导致了人的精神的空虚和人格的分裂, 失去了生存意义上的终极关怀, 人不再是掌握、控制科技的主人, 而成为被迫适应科技社会要求的工具。

正如霍克海默所言, “人类已经被科学抛弃,……反过来人类为科学服务, 并且作为外在于科学的东西从属于科
学。

”总之,科技的异化,就是指对人类来说,科技作用的非正常化、畸形化或者病态化。

二、科技异化的根源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科技发生异化,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

1.主观方面,科技异化的根源在于科技应用的主体对科技的不恰当的应用(滥用和恶用) ,在于科技的社会属性。

科技的社会属性是指科技在一定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支配下体现人的目的的一种属性,也叫做科技的主观属性。

2.客观方面,科技异化的根源在于科技的自然属性,这是科技异化的主要根源。

科技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利弊共存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共存的一个整体,绝对是好的或绝对是坏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作为人的创造物的科技也是如此。

科技是一把利弊共存的“双刃剑”,而不只是有利无害的“单刃剑”,因此,即使人们按照良好的愿望去使用科技,其负面作用也会同时产生。

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曾指出,包括以“消解”自然界报复为目标的技术在内的一切技术都是有缺陷的。

随着自然界某一报复现象的克服,新的报复又将开始。

这只不过是转嫁危机的权宜之计。

因而,任何技术都将对自然造成破坏,从而对人造成危害。

这与科技由谁来使用,如何使用无关。

如医疗技术的进步, 保证了人类健康, 降低了婴儿的死亡率, 延长了人的寿命, 这是医疗技术自然后果。

这种后果又导致了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

当同时考虑技术的两种后果, 或由一种后果引起的连锁反应时, 可以说任何技术的利与害都同时伴生、相互依存的。

科技的进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加速了社会的发展, 然而, 机器却要消耗很多能源, 能源消耗速度的增加又反过来威胁着机械所支撑的工业社会。

现代交通工具对人和社会来说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同时它不仅消耗能源, 又带来空气污染和噪音危害, 就像任何药物既可治病又带来一定副作用一样, 完全没有负效应的技术恐怕是没有的。

三、科技异化的影响
科技异化阻碍人类的社会化。

人类给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必然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如果说技术是中性的, 则技术的社会应用不可能是中性的。

技术对于
社会包括人的社会化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对人的社会化产生消极的影响。

历史上技术进步总是加速人的社会化进程, 扩大人的认知范围, 从印刷术、电报电话、电视到以电脑为中心的网络技术都是如此, 但网络技术和历史上的信息技术所面对的历史背景却不尽相同。

印刷术、电报电话的应用往往经过十几年、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在社会上得以应用, 甚至电话的发明人贝尔不得不在街头上作魔术式的表演以求得别人的支持。

而现在的科技应用则与此完全不同。

如网络技术从其诞生就由国家推动,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迅猛异常,加之对网络技术的片面夸大, 导致对技术的过度崇拜, 使许多人被卷人到网络的旋涡中,变成‘网虫’,实质上是对网络的盲从,可以称之为网络上的‘盲虫.’象这类技术异化破坏、阻碍了人类的社会化。

四、从科技异化到科技人化
科技人化主要是指“科技的人文化、人性化、人道化,从而克服科技的无人与无视人的状态,把科技完全建立在人的基础上,始终围绕人的个性自由、现实生存、未来发展进行,使科技复归于人的生活世界,并真正成为人的科技”。

从哲学角度讲,要使科技的人化由可能变为现实,就必须确立和遵循下列方法论原则:
其一,主体性原则。

所谓主体性原则,就是坚持“关键在人”的原则。

科学技术是人的创造物,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和工具。

从根本上说,科学技术既是人类不断实践的产物,又是实践赖以进行的条件和前提。

科技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从来也不可能完全独立于人类,成为自主自律的力量。

主体只能是人,科技只能是人的制造物,是客体。

科技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加祸于人类。

科技是善用还是恶用或是误用都取决于人自身,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


其二,人本性原则。

所谓人本性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我们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是指对人来说,人是最宝贵的,人是人自己的最高目的,人之所想、所做,都是为了人自己,而不是为了人之外的东西。

科技的发展,必须体现以人为本“, 关心人的本身,应该始终成为一切
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

”关心人的本身,就是要关心人的价值、尊严、平等、自由和发展。

当然,我们所说的人的发展,不是指少数人或少数国家中的一部分人的发展,而是指所有各国人民都应得到公平的发展;也不仅仅是指当代人的发展,还应包括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指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还包括满足人们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生态生活等方面的各种价值需求,使人的体力和智力上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其三,前瞻性原则。

所谓前瞻性原则,就是遵循超前思维和超前认识的原则。

它的主要特点是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依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作出科学的预测,并创造性地寻求超常规应变的策略和谋划。

高瞻才能远瞩,远瞩才是英明。

英明的决策源于前瞻性思维。

这正是古人所说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思维原则。

现代科技的应用虽有可能带来危险,但它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这一发展的整个过程,人类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具体分析,以便在某种情况下终止研究、改变计划或继续钻研下去。

综上所述, 人类发明了高科技, 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 但是由于在科技发展和运用中忽视了伦理的内涵, 导致了科技异化的危机。

当然, 我们不应丧失对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信心, 但应清醒地认识到, 当人类通过科技这个工具对自然界施以影响和作用的同时, 自然界也必然会对人类施以反作用, 这是客观规律。

而且, 由于认识水平的有限性和片面性, 人类不可能完全认识和驾驭客观世界。

在改造和利用自然时就可能会出现意料不到的消极结果,这是社会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可以说, 科技异化是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无法完全避免的现象。

因此, 我们必须在肯定科技的积极作用的同时, 根据客观规律和现实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循序渐进地消除科技异化。

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 必须坚持全人类共同进步的原则,在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 兼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对我国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来说, 必须根据自身的国情和优势, 既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发展生产力, 同时又要重视科技的伦理价值蕴涵和人文精神导向, 从根本上转变错误的价值观念与不恰当的实践方式和思维方式, 坚持走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道路, 努力把科技应用的负面效应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桂花: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 哲学研究,2004 ,1.
【2】薛桂波:科技异化的伦理反思. 前沿,2005,5.
【3】祁小强:科技异化的哲学反思. 前沿,2005,8.
【4】邢广桥:对科技异化根源的认识.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李桂花: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异化思想.《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