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教学实录及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窃读记》教学实录及点评
执教者:如皋市白蒲小学特级教师姜树华
点评者:南京市下关区第二实验小学特级教师郭学萍
【教材分析】
《窃读记》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课文以“窃读”为线索,生动地再现了“窃读”过程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作者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用细致入微的动作表达内心。人教版第九册第一组教材的主题为“我爱阅读”,《窃读记》是第一课。其编写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二是感受作者的语言艺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设计理念】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本课教学中的运用,是践行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促进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主动习得,主动提升,主动成长。
【学习目标】
1.概括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组织结构,恰当表述文题;
2.品味语言艺术,体会动作、心理描写,能有感情朗读;
3.情节猜写,相机拓展,激起学生走进原著的阅读冲动。
师:同学们,读过《城南旧事》这本书吗?它的作者就是台湾女作者林海音。林海音小时家境贫寒,却酷爱读书,她是怎样读完了一本又一本梦寐以求的书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听听她的读书故事,请一名同学读一读“活动一”的学习任务。
师:每步要求听明白了吗?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按“活动一”中的具体要求自主、合作学习。
生:分组学习。
师:首先检查一下词语的自学情况,哪个同学读读活动单上的这些词语?提醒一下:别人在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倾听!
【点评:聆听,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品质。培养良好的聆听态度,养成仔细聆听的习惯,确实把握聆听的方法,能听出别人所表达的意思,从而达成沟通的目的。姜老师对学生聆听的在意和重视,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生:读。
生:“踮(diǎn)起脚尖”中“踮”的读音应该是第三声。
师:非常好,请你带全班同学读这个词。
生:齐读“踮(diǎn)”。
师:现在各组把拟定好的题目都呈现在这儿了,大家看,哪一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
生:窃读
师:伸出手来,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这个词。下面就请各组对所拟的题目发表看法。
生:因为作者是偷偷地读书,如果被店主看见,店主会赶她走的,所以我们把题目确定为“窃读”。
师:你觉得“偷偷地”就是哪个字?
生:窃
生:因为作者小时候家境贫寒,所以她没有钱买书回家读,然后她在书店读书,读时间长了就会被店主发现,所以她只好在一个被人遮住的地方偷偷地读,也就是“窃读”。
师:都说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作为题目,首先要准确,其次要简洁,最后要传神。我们一起看看作者给自己的文章起的是一个什么题目?
生:齐读——窃读记
师:对照作者的文题,各组再想想你们拟定的题目,一定会有新的想法,讨论一分钟!
生:我觉得《窃读记》这个题目不太合理。
师:“记”,是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比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等。本课是一篇记叙文,作者叙述了童年因家境贫寒而去窃读的事,所以叫《窃读记》,应该是合理的。
生:我组拟定的题目是《窃读之乐》,再读一读课文内容,发现我们组拟的这个标题和文章的内容不太吻合。
师:你的意思就是窃读除了有乐,还有可能有不乐,是不是?
生:听了刚才的发言,我之前的感觉有一些改变。我刚刚想了想,觉得《窃读记》这个题目是恰当的。(台下笑声)
师:刚才有的同学已经感觉到了,这个“记”不是在记一件事情,而是在记小时候读书的一段经历。除了在一至四自然段讲的是那一个傍晚的窃读,从第五自然段开始就讲了好多场面,谁来说说。
生:还写了下雨时作者的窃读。
生: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当书店的夜光灯亮起来的时候,作者就会放下书走。
生:她想隐藏自己的时候,就会藏在大人的旁边。
师:如果1~4节是讲一件事情,是一个“点”的话,那么后面这么多场面则应该是许多事,是一个“面”。这就叫由点——
生:到面。
师:先详——
生:后略。
师:文中有一句话直接道明了窃读的感觉,那种滋味,谁来读?
生: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师: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
生: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点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活动单导学”是这一理念落到实处的行之有效的举措之一。在姜老师的课堂上,教师凭借着三张“活动单”,导学,导思,导行,实现“让教”向“让学”的从容转
师:让我们走进课文的1至4自然段,去体会这种窃读的复杂滋味。请同学读活动二的学习要求。
生:按照学习要求进行学习,教师巡视各小组,并提醒学习方法。
师:好,停下,同学们都捕捉到哪些词句了,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我画的是第3自然段中的一句话:“从头来,再找一遍。”从“再”这个词可以看出作者的决心之大,找不到那本书绝不罢休。
师:建议你把后面一句连着读,感觉更好。
生:“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师:从这位同学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从她的朗读里,我感受到了作者不找到这本书誓不罢休的决心。
师:像她这样读读看。
生:“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师:从这句话中,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从“啊”这个词中,我可以体会到了作者一种兴奋的感觉。
师:再读。
生:“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生:我找的是另外一句话:“我踮着脚尖……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从这句话中我看出了作者混进去时的小心翼翼,还有混进去之后的坦然。
师:有很多同学都画了这句话,我们好好地来读读这段话。读着读着,有些字眼会让你怦然心动,不信你试试。
生:自由读。
师:有新感受了吗?
生:作者为了挤进店门,连自己的形象都不顾了,说明她很喜欢窃读。
师:这段话中,哪些字触动了你的心?
生:我从这段话的“跨、踮、钻”还有“挤”可以看出作者生怕被别人注意,怕被店主赶出去,表现了作者十分爱读书。
师:选你最想读的一句读读看。
生:“我踮着脚尖……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师:留意呀!多么可爱的一些动作。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再来读读看。待会儿请同学到前面来表演这些动作。
生:自由读。
师:谁来表演?旁白也非常了得,朗读不好,他表演不起来的,谁来读旁白?其他同学能不能给推荐出来的这两位同学提些建议,比如句子中的哪些字眼,怎么表现,怎么读?
生:我认为你用“跨”“踮”要表现出作者的担忧,又有些恐惧,一定要表现出小心翼翼的感觉。
生:我的想法应该是可以像小偷一样。
师:你试试哪里有这种感觉?
生: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师:示范一下吧。
生:我觉得“挤”不太恰当,我觉得“挤”字不能把强硬的感觉表达出来。
师:那你说可以用上什么字呢?
生:我觉得这也可以用“混”。
师:(对表演者说)这样,你挤的时候把“混”字的感受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