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苯胺危害特征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耐油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注意检测毒物。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苯胺
标识
中文名:苯胺
英文名:Aniline;Aminobenzene
分子式:C6H7N;C6H5NH2
分子量:93.12
危规号:61746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CAS号:62-53-3
UN编号:1547
理化性质
性状: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气味
熔点(℃):6.2℃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
毒性
急性毒性:LD50:250mg/kg(大鼠经口)1400 mg/kg(大鼠经皮)
LC50:665mg/kg(小鼠吸入)
接触限值 PC-TWA(mg/m3)3
对
人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苯胺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易经皮肤吸收。
急性中毒:中毒者的口唇、指端、耳廓发绀,病人有头疼、头晕、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可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可有化学性膀胱炎。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
沸点(℃):184.4℃
相对密度(水=1):1.02
饱和蒸气压/KPa:2.00(25℃)
相对密度(空气=1):3.22
燃烧爆炸危险性
临界温度(℃):425.6
燃烧热(kJ·mol-1):-3389.8
危化品应急速查表-苯胺
●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
●密闭空间加强现场通风
应
急
行
动
泄漏处理
●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
●未穿全身防护服时,禁止触及毁损容器或泄漏物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用关阀、堵漏等措施,以切断泄漏源
●筑堤或挖沟槽收容泄漏物,防止进人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相对密度:1.02
●闪点:70℃
●爆炸极限:1.2%~11.O%
用途
●主要用于合成染料、药品、农药、橡胶助剂。也
用于制香料、炸药等。还可用作溶剂和用于测定油
品的苯胺点
个
体
防
护
●佩戴全防型滤毒罐
●穿封闭式防化服
应
急
行
动
隔离与公共安全
泄漏: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100m,下风向疏散至少500m。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蒸气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疏散距离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800m。考虑撤离隔离区内的人员、物资
苯胺
别名:氨基苯;阿尼林油
特
别
警
示
★有毒,易经皮肤吸收
★解毒剂:静脉注射堆生素C和亚甲蓝
化
学
式
分子式C6H7N
危
险
性
危险性类别
6.1类毒害品
燃烧爆炸危险性
●易燃,蒸气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燃烧产生有毒的刺激性的氮氧化物气体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或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
●职业接触限值:PC-TWA3mg/m3(皮)
二氧化碳、乙炔、氨的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熔点(℃)
-77.7
相对密度(水=1)
0.82(-79℃)
沸点(℃)
-33.5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
0.6
分子式
NH3
分子量
17.03
饱和蒸汽压(kPa)
506.62(4.7℃)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11.40
对人体危险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救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名称
含量
CAS编号
氨
7664-41-7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 第6类 有毒品
目录表- 氰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表- 氰化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表- 氰化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表- 氰化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表- 氰化锌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表- 氰化金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表- 三氧化(二)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表- 碳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表- 氯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表- 氢氧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表- 环氧氯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1)表- 硝基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2)表- 氯化苄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3)表- 二氯化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4)表- 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表- 邻甲(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6表- N,N-二甲(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7)表- 甲苯-2,4-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表-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表- 己酮肟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表- 灭害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1)22............... %]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10克百威[含量>- 表.表- 自克威[含量>25%]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3表- 间异丙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4)表- 杀线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5)表- 敌蝇威[含量>5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6表- 涕灭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7)表- 腈叉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8)表- 恶虫威[含量>65%]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9表- 异索威[含量>2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0表- 硒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1)表- 氧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一氧化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3)表- 四氧化(三)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4)表- 硫酸汞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5)表- 硝酸亚汞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6)表- 氟化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7)表- 氟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8)表- 氟化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9)表- 氟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0)表- 氟硅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1)表- 氟锆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2)表- 硫酸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二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4)45.......................... . 三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表- 四氯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6)表- 1,1,1-三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7)表 1,1,2-三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8)表- 1,1,2,2-四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9)表- 溴代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0)表- 三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1)表- 四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2)表- 十二硫醇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3)表 (54)表- 水杨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5)表- 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6表-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7)表- 邻二氯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8)表- 3,4-二氯苄基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9)表- 对甲苯磺酰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0)表- 邻硝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1)表- 对硝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2)表- 邻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3)表- 间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4)表 (65)表- 邻苯二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6)表- 间苯二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7)68.......................... . 对苯二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表- 间苯三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9)表- 丙烯酰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0)表- 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1)表- 邻苯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2)表- 间苯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3)表- 对苯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4)表- 苯肼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5)表- 硫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6)表- 苯醌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7)表- α-萘乙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8)表- α-萘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9)表- 盐酸-1-萘乙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0)表- 喹啉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1)表- 乙酸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2)表- 酒石酸锑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3)表- 二丁基二月桂酸锡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4)表- 辛酸亚锡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5)表- 三苯(基)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6表- 煤焦沥青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7)表- 2,4-滴[含量>75%]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8)表- 1,2,2-三氯三氟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9)表-氰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中文名:氰化危险货物编号6100U编号168英文名Sodium cyanidCA号14NaC相对分子质量49.03分子式白色结晶粉末。
表- 邻苯二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①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②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③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④食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洗胃。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可燃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
爆炸上限%(v%):
/
自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建规火险分级
丙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酰基氯、酸酐、碱、强氧化剂、强酸。
灭火方法
采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注意事项
①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②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沸点(℃)
246
饱和蒸气压(kPa)
(118.3℃)
表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闪点(℃)
-11
爆炸上限(v%)
引燃温度(℃)
560
爆炸下限(v%)
建规火险分级
甲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生和聚集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aniline
别名
氨基苯
生产企业
地址
紧急联络人
联系电话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
纯品
NO.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NO.
1
苯胺
≥99%
62-53-3Biblioteka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
第6.1类有毒物品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易经皮肤吸收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害,对水体造成危害
爆炸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且注意对手、足和指甲等部位的彻底清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中国MAC(mg/m3)
5
苏联MAC(mg/m3)
0.1
TLVTN
OSHA5ppm[皮];ACGIH2ppm,7.6mg/m3[皮]
TLVWN
无资料
监测方法
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苯胺 危险、有害识别表
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毒
性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毒性:中等毒
急性毒性:LD50250mg/kg(大鼠经口)LC50665mg/m3(大鼠吸入,7h)
对
人
体
危
害
本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易经皮肤吸收。急性中毒:患者口唇、指端、耳廓紫绀,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黏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可有化学性膀胱炎。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皮肤接触可引起湿疹。
闪点/℃:70
聚合危害:不聚合
引燃温度/℃:615
爆炸极限/%:1.2~
禁配物:强氧化剂、酸类、酰基氯、酸酐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酸类、卤素、醇类、胺类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标
识
中文名:苯胺;氨基苯;阿尼林油
英文名:aniline;aminobenzene;aniline oil
危规号:61746
分子式:C6H7N
分子量:93.14
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苯的理化性质以及与其相关的危险特性。
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和日常生活中。
了解苯的性质和危险特性对于正确安全地处理和使用苯至关重要。
1. 理化性质-------------苯具有以下主要理化性质:- 分子式:C6H6- 分子量:78.11 g/mol-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沸点:80.1°C- 熔点:5.5°C- 密度:0.87 g/cm³- 相对密度:0.997- 折射率:1.501- 蒸汽压:8.87 kPa- 燃烧热:-3267.5 kJ/mol- 溶解性:易溶于乙醇、乙醚、甲醇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2. 危险特性------------虽然苯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和化工价值,但它也具有一些危险特性,需要特别注意:- 爆炸性:苯能与氧气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电火花时易发生爆炸。
- 毒性:苯对人体有很强的毒性,会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长期接触苯还可能致癌。
- 引起火灾:苯是易燃物质,遇到明火、高温或电火花会引发火灾。
- 蒸汽危险:苯蒸汽有较高的蒸汽压,容易挥发,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的苯蒸汽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与氧气反应:___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遇到氧气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了解苯的这些信息对于正确处理和使用苯至关重要。
在使用苯时,应注意其易燃、爆炸性和毒性特性,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发生。
危险化学品苯胺C6H5NH2危险有特性及害因素识别
危险化学品苯胺C6H5NH2危险有特性及害因素识别苯胺为无色或微黄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
接触空气和光线后变黑。
其危规号为61746,分子量93.12。
相对密度1.02(20/4℃)。
凝固点-6.2 ℃。
沸点184.4℃。
水中溶解度3.4(20℃),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闪点70℃(闭杯)。
自燃点615℃。
蒸气密度3.22。
蒸气压1mmHg(34.8℃)。
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可燃限 1.3~11% 。
水中溶解度3.4%(20℃); 易溶于乙醇、苯、乙醚、氯仿等。
呈弱碱性。
腐蚀铜和铜合金。
遇热、明火可燃。
与氧化物发生剧烈反应,有引燃爆炸的危险。
与强氧化剂、酸类、卤素、醇类、胺类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
不能与硝酸、硝基苯+甘油、发烟硫酸、臭氧、过氯酸+甲醛、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等许多物质共存。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6-92),苯胺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属丙A类。
苯胺易经完整皮肤吸收,临床表现主要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严重者有肝、肾损害。
其其毒理学指标:大鼠经口LD50为442mg/kg、LC50为774.2mg/m3(4小时)。
液态苯胺经皮吸收速率比其蒸气约快1000倍,在体内氧化为对氨基酚,代谢中间体产物苯基羟胺是致溶血的主要物质。
急性中毒可致患者口唇、指端、耳廊紫绀,有头痛、头晕、恶习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
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 第6类
目录表- 氰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表- 氰化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表- 氰化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表- 氰化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表- 氰化锌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表- 氰化金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表- 三氧化(二)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表- 碳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表- 氯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表- 氢氧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表- 环氧氯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1)表- 硝基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2)表- 氯化苄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3)表- 二氯化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4)表- 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表- 邻甲(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6)表- N,N-二甲(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7)表- 甲苯-2,4-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表-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表- 己酮肟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表- 灭害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1)表- 克百威[含量>1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2)表- 自克威[含量>25%]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3)表- 间异丙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4)表- 杀线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5)表- 敌蝇威[含量>5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6)表- 涕灭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7)表- 腈叉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8)表- 恶虫威[含量>65%]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9)表- 异索威[含量>2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0)表- 硒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1)表- 氧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2)表- 一氧化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3)表- 四氧化(三)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4)表- 硫酸汞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5)表- 硝酸亚汞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6)表- 氟化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7)表- 氟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8)表- 氟化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9)表- 氟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0)表- 氟硅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1)表- 氟锆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2)表- 硫酸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3)表- 三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5)表- 四氯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6)表- 1,1,1-三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7)表1,1,2-三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8)表- 1,1,2,2-四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9)表- 溴代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0)表- 三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1)表- 四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2)表- 十二硫醇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3)表- 乙二醇丁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4)表- 水杨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5)表- 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6)表-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7)表- 邻二氯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8)表- 3,4-二氯苄基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9)表- 对甲苯磺酰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0)表- 邻硝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1)表- 对硝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2)表- 邻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3)表- 间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4)表- 对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5)表- 间苯二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7)表- 对苯二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8)表- 间苯三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9)表- 丙烯酰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0)表- 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1)表- 邻苯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2)表- 间苯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3)表- 对苯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4)表- 苯肼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5)表- 硫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6)表- 苯醌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7)表- α-萘乙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8)表- α-萘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9)表- 盐酸-1-萘乙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0)表- 喹啉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1)表- 乙酸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2)表- 酒石酸锑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3)表- 二丁基二月桂酸锡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4)表- 辛酸亚锡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5)表- 三苯(基)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6)表- 煤焦沥青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7)表- 2,4-滴[含量>75%]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8)表- 1,2,2-三氯三氟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9)表-氰化金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氧化(二)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碳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氯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 氢氧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环氧氯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邻甲(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N,N-二甲(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 甲苯-2,4-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己酮肟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灭害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间异丙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杀线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敌蝇威[含量>5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硒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四氧化(三)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硫酸汞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硝酸亚汞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氟硅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二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酸类、酰基氯、酸酐。
灭火方法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若冷却水流不起作用(排放音量、音调升高,罐体变色或有任何变形的迹象),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混合,逐渐倒入稀盐酸中(1体积浓盐酸加2体积水稀释),放置24小时,然后废弃。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苯。
毒性及健康危害
接触限值
中国 MAC;5mg/m3[皮]
美国 TWA:OSHA 5ppm[皮] ACGIH 2ppm,7.6mg/m3[皮]
前苏联MAC:0.1mg/m3
美国TLV-STEL: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苯胺的毒作用,主要因形成的高铁血红蛋白所致,造成组织缺氧,引
苯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标识
英文名:
Aniline
分子式:
C6H7N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气味。暴4
熔点(℃)
-6.2
相对密度(水=1)
1.02
饱和蒸汽压(kPa)
2.00(77℃)
相对密度(空气=1)
3.22
燃烧热(kJ/mol)
3389.8
脾肿大。皮肤接触可发生湿疹。
健康危害
苯胺是最简单的芳香胺,为一种典型的高铁血红蛋白诱导剂,阻碍红细胞携氧进入组织。推荐使用化学防护服,因苯胺能通过皮肤吸收,引起全身中毒,与液体接触引起皮肤灼伤,慢性影响可能造成对脑、心、肾极度损害,也有报道引起食欲丧失、眩晕、失眠、震颤、膀胱恶性肿瘤、肝损害、黄疸、贫血等。
苯胺理化性质
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防护系统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应急处理及急救措施
禁配物
强氧化剂、酸类、酰基氯、酸酐。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表1-704[化学品中文名称]物化性质一览表危规号:61746
物质名称苯胺氨基苯
英文名称:anilineaminobenzene
理化特性
危险化学品编号
61746
UN编号:1547
CAS.No.:62-53-3
分子式
C6H7N
分子量
93.12
熔点(℃)
-6.2
沸点(℃)
184.4
相对密度(水=1)
1.02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注意检测毒物。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表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80.1
饱和蒸气压(kPa)
13.33/26.1℃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3306mg/kg(大鼠经口);48mg/kg(小鼠经皮)503LC:31900mg/m,7小时(大鼠吸入)50
健康危害
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严重者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皮以急性粒细胞性为多见)血;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发生白血病(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皲裂、皮炎。可致月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
表-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苯;纯苯;净苯
危险货物编号:32050
英文名:benzene
UN编号:1114
分子式:CH66
分子量:78.11
苯胺理化性质表
1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C,相
对湿度不超过80%。避光保存。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 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2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 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 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灭火方 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火火。火火剂:水、 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急 救 措 施
①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② 眼睛接
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③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
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 漏 处 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 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 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 场人员。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毒 性 及 健 康 危 害
侵入途 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442mg/kg(大鼠经口);820mg/kg(兔经皮);LC50:665mg/m3,7小时(小鼠吸入)。
苯胺安全数据表
身体防护:穿专用防护服
储存
存于凉爽、干燥、避光处。
其它:工作之后,淋浴更衣;每日更换干净的工作服;配备应急淋浴设施;重点防护血液、心血管系统、肾、肝,并进行定期检查。
运输
运输须贴“毒品”标签,航空、铁路限量运输。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泡沫
PC-STEL:
7.5
mg/m3
禁用灭火剂:
侵入途径及健康危害
急
救
措
施
皮肤接触:迅速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肥皂和水冲洗。
侵入途径:吸入、液体和蒸气经皮肤吸收、皮肤及眼睛接触
眼接触:用清水冲洗。
健康危害:症状为皮肤灰青、头疼、恶心、有时呕吐、咽喉干燥、神经错乱、头晕、肌肉缺乏协调、耳鸣、虚弱、定向力丧失、昏迷;泌尿症状包括排尿疼痛、血尿、尿中出现血红蛋白和排尿量减少;长期暴露可导致贫血、厌食、体重下降、皮肤损伤。
英文名称
ANILINE
分子式
C6H5NH2
熔点: -5.98
℃
蒸汽压: 0.04 kPa
燃烧爆炸危险性
闪点:
70
℃
爆炸极限: 1.3~20
(V%)
沸点: 184.2
℃
相对密度
空气:
3.2
自燃点:
530
℃
火灾危险类别:甲
类
溶解度: 3.5
水:
1.02
危险特性:可燃、可爆,遇热分解成有毒且可燃的气体。苯胺是强还原剂,能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
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给饮大量水催吐(昏迷患者例外),就医。
其它:
防
护
措
施
呼吸系统防护:选用适用适当呼吸器或防毒面具
化学危险品的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汇总表
灭火措施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干粉、砂土,忌用水
运输过程注
意事项
一级易燃液体,按防火、防爆化学品规定储运,灌装时流速不宜过快,以防产
生静电,装卸运输时严禁猛烈撞击,避免日晒,严禁烟火。
品名
醋酸其它名称
乙酸、冰醋酸
理化特性
无色液体或结晶,具有刺鼻酸味,能冻结,冻结后体积缩小。
灭火措施
用水、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避免直接将水喷入硫酸,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
防护服及其用品。
运输过程注
意事项
单独储存于通风、阴凉和干燥的地方,并有耐酸地坪,严禁和可燃物共储运。
品名
烧碱、氢氧化钠、苛性钠、火碱
理化特性
Hale Waihona Puke 分子式NaOH分子量
40.01
危险性类别
第8.2类碱性腐蚀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不透明片状固体,易潮解。溶于水,并放出大量 热。遇酸剧烈反应。
分子量(M)
60.1
比重
1.05(液)1.27(固)
沸点(℃)
118.1
熔点(℃)
16.63
闪点(℃)
39
自燃点(℃)
427
颜色
无色
常温常压下状态
液态
爆炸极限(v%)
417
水溶性
溶
质量指标
主要 生产
工艺
原料
方法
酸化剂
用途
制塑料、药物、染料、杀虫剂等
防护措施
防中毒:戴手套操作、戴防毒面具操作,
灭火措施
甲基苯
理化特性
有■苯样气味,易燃,易挥发,有一定毒性。
分子量(M)
92.14
表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燃烧性
可燃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闪点(℃)
70
爆炸上限%(v%):
自燃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酸类、卤素、醇类、胺类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
建规火险分级
丙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酸类、酰基氯、酸酐。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表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表-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苯胺;氨基苯
危险货物编号:61746
英文名:Aniline;Aminobenzene
UN编号:1547
分子式:C6H7N
分子量:
CAS号:62-53-3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气味。
熔点(℃)
相对密度(水=1)
沸点(℃)
饱和蒸气压(kPa)
(77℃)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442mg/kg(大鼠经口);820mg/kg(兔经皮);
LC50:665mg/m3,7小时(小鼠吸入)。
健康危害
本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易经皮肤吸收。急性中毒:患者口唇、指端、耳廓紫绀,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可有化学性膀胱炎。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皮肤接触可引起湿疹。
氟苯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称:4-氟苯胺对氟苯胺英文名称:4-fluoroanilinep-fluoroanilineCAS号:371-40-4UN编号:2941-
危规号:61762分子式:C6H6FN分子量:111.12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可能引起死亡。蒸气或雾对眼、粘膜、上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性。吸入进入体内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高浓度接触引起紫绀。。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氟化氢。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中国MAC(mg/m3):未制定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操作处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性
可燃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闪点(℃)
70
爆炸上限%(v%):
11.0
自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1.3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酸类、卤素、醇类、胺类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
建规火险分级
丙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酸类、酰基氯、酸酐。
灭火方法
沸点(℃)
184.4
饱和蒸气压(kPa)
2.00(77℃)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442mg/k:665mg/m3,7小时(小鼠吸入)。
健康危害
本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易经皮肤吸收。急性中毒:患者口唇、指端、耳廓紫绀,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可有化学性膀胱炎。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皮肤接触可引起湿疹。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注意事项
①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避光保存。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②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急救措施
①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②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③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表-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苯胺;氨基苯
危险货物编号:61746
英文名:Aniline;Aminobenzene
UN编号:1547
分子式:C6H7N
分子量:93.12
CAS号:62-53-3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气味。
熔点(℃)
-6.2
相对密度(水=1)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