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特性表_第3.2类 (1)
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https://img.taocdn.com/s3/m/c05006ed58fafab069dc02d4.png)
急
处
置
原
则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5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300m。
储罐等容器和设备应设置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
禁止与强氧化剂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容器、管道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输送过程中易产生静电积聚,相关防护知识应加强培训。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选用无泄漏泵来输送本介质,如屏蔽泵或磁力泵输送。甲苯储罐采取人工脱水方式时,应增配检测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固定式的或便携式的)。采样宜采用循环密闭采样系统。设置必要的安全联锁及紧急排放系统,通风设施应每年进行一次检查。
(3)储罐采用金属浮舱式的浮顶或内浮顶罐。储罐应设固定或移动式消防冷却水系统。
(4)生产装置重要岗位如罐区设置工业电视监控。
(5)介质为高温、有毒或强腐蚀性的设备及管线上的压力表与设备之间应有能隔离介质的装置或切断阀。另外,装置中的甲、乙类设备和管道应有惰性气体置换设施。
【运输安全】
(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3.2类-(1)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3.2类-(1)](https://img.taocdn.com/s3/m/b5ace6a70b4c2e3f56276341.png)
目录表- 石油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表- 石油原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表- 石脑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表- 正庚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表- 正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表- 异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表- 甲基环己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表- 二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0)表- 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1)表- 溶剂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2)表- 粗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3)表- 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4)表- 甲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5)表- 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6)表- 正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7)表- 异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8)表- 叔丁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表- 正戊醛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0)表- 2-丁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1)表- 甲基异丁基(甲)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2)表- 双丙酮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3)表- 甲基叔丁基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5)表- 乙二醇二甲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6)表- 四氢噻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7)表- 甲酸正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8)表- 甲酸异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9)表- 甲酸正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0)表- 甲酸异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1)表- 乙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2)表- 乙酸正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3)表- 乙酸异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5)表- 乙酸正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6)表- 乙酸异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7)表- 丙烯酸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9)表- 丙烯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0)表- 异丁烯酸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1)表- 甲基丙烯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2)表- 碳酸(二)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3)表- 钛酸(四)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4)表- 钛酸(四)正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5)表- 钛酸(四)异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6)表- 乙腈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7)表- 六甲基二硅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9)表- 正硅酸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0)表- 煤焦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1)表- 松焦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2)表- 氯丁酚醛胶粘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3)表- 303胶粘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4)表- 730胶粘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5)表- 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6)表- 醇酸树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8)表- 酚醛树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9)表- 环氧树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0)表- 丙烯酸清烘漆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1)表- 丙烯酸清漆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2)表- 硝基木器清漆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3)表- 硝基清漆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5)表- 硝基底漆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6)表- 硝基磁漆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7)表- 聚酯树脂清漆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8)表- 丙烯酸漆稀释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0)表- 氨基漆稀释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1)表- 硝基漆稀释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2)表- 聚酯漆稀释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4)表- 脱漆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5)表- 7110甲聚氨酯固化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6)表- 磷化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8)表- 印刷油墨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9)表- 皮革光滑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0)表- 快干助焊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1)表- 环己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2)表- 1-溴丁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3)表- 乙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4)表- 氟代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5)表- 1,4-二氧己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6)表- 吡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7)表- N-甲基吗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8)表- 乙酰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9)表- 乙酸乙烯酯[抑制了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0)表- 三乙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1)表- 二异丙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2)表- 正丁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3)表- 三甲基氯硅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4)表- 硝化棉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5)表- 虫胶清漆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7)表- 醇酸漆稀释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8)表- 石油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石油原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石脑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正庚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正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异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甲基环己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二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溶剂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粗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甲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正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异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叔丁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正戊醛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丁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甲基异丁基(甲)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双丙酮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甲基正丁基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甲基叔丁基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乙二醇二甲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四氢噻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甲酸正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甲酸异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甲酸正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甲酸异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乙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乙酸正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乙酸异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乙酸正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乙酸异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丙烯酸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丙烯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异丁烯酸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甲基丙烯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碳酸(二)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钛酸(四)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钛酸(四)正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
![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https://img.taocdn.com/s3/m/2886661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ed.png)
肤接触24h, 半数致死量LD50 ≤1000mg/kg; 粉尘、烟雾及蒸气吸入半数致死量LC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
3.7 第7类放射性物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
3.8 第8类腐蚀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
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 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
对于未列入分类明细表中的危险化学品,可以参照已列出的化学性质相似,危险性相似的物品进行分类。
4 标志 4.1 标志的种类 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类别,它们的标志设主标志16种和副标志11种,见附录B(补充件)。
4.2 标志的图形 主标志由表示危险特性的图案、文字说明、底色和危险品类别号四个部分组成的菱形标志。
副标志图形中没有危险品类别号。
4.3 标志的尺寸、颜色及印刷 按GB 190的有关规定执行。
4.4 标志的使用 4.4.1 标志的使用原则 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志来表示重要的其他的危险性类别。
4.4.2 标志的使用方法 按GB 190的有关规定执行。
5 危险特性 根据每种常用危险化学品易发生的危险,综合归纳为以下多种基本危险特性。
对每种危险化学品应选用适当的基本危险特性来表示它们易发生的危险。
5.1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5.2 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5.3 与铜、汞、银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5.4 与还原剂及硫、磷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5.5 与乙炔、氢、甲烷等易燃气体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5.6 本品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5.7 遇强氧化剂会引起燃烧爆炸。
5.8 与氧化剂发生反应,有燃烧危险。
5.9 与氧化剂会发生强烈反应,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
危险化学品甲醇危险特性及有害识别表
![危险化学品甲醇危险特性及有害识别表](https://img.taocdn.com/s3/m/54cf6e94fd0a79563c1e7239.png)
危险化学品甲醇危险特性及有害识别表品名甲醇分子式CH4O英文名Methyl alcohol;Methanol 危险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类别为甲类危规编号32058/UN.1230化学类别醇主要物化性质纯品为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熔点(o C)-97.8 沸点(o C)64.8;相对密度(水=1)0.79 相对密度(空气=1)1.11;临界温度(o C)240 临界压力(MPa)7.95;可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禁忌物为酸类、酸酐、强氧化剂、碱金属,燃烧产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甲醛、香精、染料、医药、火药、防冻剂等。
包装运输包装分类Ⅱ,包装标志7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木板箱。
危险特性燃烧性易燃,闪点(o C)11,爆炸下限(%)5.5 爆炸上限(%)44.0 引燃温度(o C)385,最小点火能(mJ)0.215。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
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粉小、复视等,重者失明。
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
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 50备注甲醇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标识中文名:甲醇; 木醇; 木酒精;甲基氢氧化物英文名:Methanol分子式C-H4-O 分子量:32.04CAS号:67-56-1化学类别: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危规号:32058UN编号: 1230理化性质性状与用途:无色、透明、高度挥发、易燃液体。
危险化学品特性一览表
![危险化学品特性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75a90bd17fd5360cba1adbac.png)
℃ 临界压力:
11.4MPa
乙类, 爆炸极 限: 15-28%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 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 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 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 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
险
Ⅳ级危害 毒物。 TWA:20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 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 织溶解性坏死,引起化 学性肺炎及灼伤。氨可 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危险特性
毒性分类
健康危害
灭火方法
临界温度 (℃):-147 临界压力 (MPa): 3.4 微溶于水、乙醇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 不燃 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无色或浅黄色液
体,有特殊气味
。Leabharlann 相对密度(水=1):甲类,
0.63-0.76
爆炸极限
相对密度(空气 1.1-5.9%
=1):大于2.5
闪点:小于-18℃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 断气源,则不允许熄 灭泄漏处的火焰。消 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 呼吸器、穿全身防毒 服,在上风向灭火
氧气
第2.2 类,不 燃气体
临界温度 (℃):-118 临界压力 (MPa): 5.08 溶于水、乙醇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
乙类,助 燃物
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 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 、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
烈反应。
甲烷
第2.1类易燃 气体
燃烧热
(KJ/mol):889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
临界温度
甲类, 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
(℃):-83 临 爆炸极 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
界压力(MPa): 限:5.3- 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
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
![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https://img.taocdn.com/s3/m/6ed1906daf1ffc4ffe47acf5.png)
3 分类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3.1 第1类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3.2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a.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b.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3.3 第3类易燃液体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
其闭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
3.4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 对热、撞击、摩擦敏感, 易被外部火源点燃, 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 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 放出热量, 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 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
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3.5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 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
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 其本身不一定可燃, 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 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
3.6 第6类有毒品本类化学品系指进入肌体后, 累积达一定的量, 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 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3.2类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3.2类](https://img.taocdn.com/s3/m/58309a54aa00b52acec7ca97.png)
目录
表- 石油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
表- 石油原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
表- 石脑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
表- 正庚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
表- 正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
表- 异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
表- 甲基环己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
表- 二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
表- 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
表- 溶剂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0)
表- 粗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1)
表- 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2)
表- 甲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3)
表- 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4)
表- 正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5)
表- 异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6)
表- 叔丁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7)
表- 正戊醛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8)
表- 2-丁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
表- 甲基异丁基(甲)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0)
表- 双丙酮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1)
1 / 96。
常用危险化学品特性汇编
![常用危险化学品特性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85e30e32960590c69fc3765b.png)
常用危险化学品特性汇编目录1、丁酮危险、有害识别表 (4)2、4-甲基-2-戉酮危险、有害识别表 (5)3、甲苯危险、有害识别表 (6)4、甲醇危险、有害识别表 (7)5、乙醇危险、有害识别表 (9)6、氢氧化钠危险、有害识别表 (11)7、盐酸危险、有害识别表 (12)8、磷酸危险、有害识别表 (14)9、二氧化硫危险、有害识别表 (14)10、一氧化碳危险、有害识别表 (15)11、氯气危险、有害识别表 (16)12、二氧化碳危险、有害识别表 (18)13、二氧化氮危险、有害识别表 (19)14、硫化氢危险、有害识别表 (19)15、氰化钾危险、有害识别表 (20)16、氰化钙危险、有害识别表 (22)17、氰化钠危险、有害识别表 (25)18、液氯危险、有害识别表 (27)19、黄磷危险、有害识别表 (29)20、三氧化二砷危险、有害识别表 (31)21、200#溶剂汽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32)22、清漆危险、有害识别表 (34)23、油漆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34)24、银粉浆、催干剂 (35)25、环氧树脂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36)26、酚醛树脂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37)27、醇酸树脂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38)28、硝基树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38)29、丙烯酸树脂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39)30、氨基树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40)31、红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41)32、氢气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42)33、甲烷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44)34、三乙胺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45)35、锌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46)36、沥青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47)37、氧气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48)38、甲酚(2-甲酚)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49)39、甲酚(3-甲酚)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50)40、甲酚(4-甲酚)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51)41、甲醛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52)43、四氯化碳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59)44、氯酸钾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60)45、赤磷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61)46、硫磺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62)47、二硫化碳(CS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62)48、丁醇(正丁醇)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63)49、丁醇(仲丁醇)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64)50、液氨(NH3)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66)51、苯胺(C6H5NH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67)52、硫及硫磺(S)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67)53、苯酚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68)54、二甲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69)55、乙酸正丁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73)56、乙酸乙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75)57、丙酮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77)58、丙烯酸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78)59、丙烯酸丁酯(抑制了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79)60、苯乙烯(乙烯基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81)61、汽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83)62、多聚甲醛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85)63、苯酐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87)64、丙烯酸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89)65、甲基丙烯酸甲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90)66、乙酸乙烯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91)67、过氧化苯甲酰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92)68、醋酸(2-乙氧基乙醇)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93)69、正已烷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94)70、异丙醇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95)71、丙烯酸(2-羟乙基)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96)72、丙烯酰胺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97)73、丙烯睛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98)74、丙烯酸甲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99)75、甲基丙烯酸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100)76、四氟甲烷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101)77、三氟甲烷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102)78、六氟化硫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103)79、三氟化氮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104)80、三氟化硼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105)81、三氯化硼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106)82、二氯硅烷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107)83、四氯化硅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108)84、甲烷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109)85、丙烷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111)86、溴化氢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112)88、苯 (114)89、苯胺 (116)90、二氯甲烷 (118)91、硫化钠 (119)92、萘 (121)93、乙酸 (122)94、硫酸 (123)95、乙炔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124)96、柴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126)97、沥青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表 (127)98、松节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表 (129)99、煤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表 (130)100、乙酸乙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 (132)1、丁酮危险、有害识别表品名2-丁酮;甲基乙基酮分子式C4H8O英文名2-butanone;methyl ethyl ketone 危险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类别为甲类危规编号32073/ UN.1193 化学类别酮主要物化性质纯品为无色液体,有似丙酮的气味。
甲醇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甲醇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https://img.taocdn.com/s3/m/4b368de789eb172ded63b738.png)
——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甲醇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231)的规定;
——室内管道不应敷设在地沟中或直接埋地,室外地沟敷设的管道,应有防止泄漏、积聚或窜入其他沟道的措施。
(2)设备罐内作业时注意以下事项:
——进入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罐内作业许可证。入罐作业前必须严格执行安全隔离、清洗、置换的规定。做到物料不切断不进入;清洗置换不合格不进入;行灯不符合规定不进入;没有监护人员不进入;没有事故抢救后备措施不进入;
——入罐作业前30分钟取样分析,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及氧含量合格方可进入作业。视具体条件加强罐内通风;对通风不良环境,应采取间歇作业;
(3)在使用汽车、手推车运输甲醇容器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严禁用电磁起重机和链绳吊装搬运。装运时,应妥善固定。
(4)甲醇管道输送时,注意以下事项:
——甲醇管道架空敷设时,甲醇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在已敷设的甲醇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甲醇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
——管道消除静电接地装置和防雷接地线,单独接地。防雷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防静电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Ω;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置】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释液体泄漏物。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特性(环氧树脂)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特性(环氧树脂)](https://img.taocdn.com/s3/m/2ebf8c84ce2f0066f433221c.png)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特性(环氧树脂)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中文名:环氧树脂英文名:Epoxy resin分子式:分子量:350.8CAS号:24969-06-0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第二部分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外观与性状:环氧树脂是两端含有环氧基团的一类聚合物的总称。
根据分子结构和分子量大小的不同,其物态可从无臭、无味、黄色透明液体至固态。
主要用途:用作金属涂料、金属粘合剂、玻璃纤维增强结构材料、防腐材料、金属加工用模具等,在电器工业中用作绝缘材料。
第三部分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接触本品主要危害为过敏而出现皮肤疾病。
皮炎有时伴有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制备和使用环氧树脂的工人,可有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眼灼痛、眼睑水肿,上呼吸道刺激,皮肤病症等。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可燃建规火险分级:闪点(℃):无资料自燃温度(℃):引燃温度(℃):490(粉云)爆炸下限(V%):爆炸上限(V%):无资料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处置:切断火源。
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
如是固体,收集回收。
如是液体,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用干燥的砂土或类似物质吸收,然后在专用废弃场所深层掩埋。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储运注意事项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第八部分防护措施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0.1-1mg/m3不等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https://img.taocdn.com/s3/m/e441749e84254b35eefd349b.png)
安
全
措
施
【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操作应严加密闭。要求有局部排风设施和全面通风。
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器,或配备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器、宜增设有毒气体报警仪。采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防护手套。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选用无泄漏泵来输送本介质,如屏蔽泵或磁力泵输送。甲苯储罐采取人工脱水方式时,应增配检测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固定式或便携式)。采样宜采用循环密闭采样系统。在作业现场应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安全喷淋和洗眼器应在生产装置开车时进行校验。操作现场严禁吸烟。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称:甲苯英文名称:methylbenzene危规号:32052UN编号:1294
分子式:C7H8分子量:92.14CAS号:108-88-3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特别警示
高度易燃液体,用水灭火无效,不能使用直流水扑救。
理
化
特
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混溶。分子量92.14,熔点-94.9℃,沸点110.6℃,相对密度(水=1)0.87,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14,临界压力4.11MPa,临界温度318.6℃,饱和蒸气压3.8kPa(25℃),折射率1.4967,闪点4℃,爆炸极限1.2%~7.0%(体积比),自燃温度535℃,最小点火能2.5mJ,最大爆炸压力0.784MPa。
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表汇总(很全哦)
![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表汇总(很全哦)](https://img.taocdn.com/s3/m/b997d73d02d276a201292e65.png)
危害性
接触极限
中国MAC(mg/m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 : 300 TLVIN: ACGIH窒息性气体TLVWN未制定标准
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健康危害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 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 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溶解性
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
熔点(c)
-81.8(119kPa)
燃烧热(kJ/mol)
1298.4
沸点(c)
-83.8
饱和蒸汽压(kPa)
4053(16.8 C )
相对密度(水=1)
0.62
临界温度(C )
35.2
相对密度(空气=1)
0.91
临界压力(MPa)
6.14
燃烧爆炸危 险性
火灾危险类别
包装与储存
运输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052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Co应与氧化剂等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 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 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 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夏季应 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 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汇总表
![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汇总表](https://img.taocdn.com/s3/m/29c37d1cbd64783e09122b93.png)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处理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2003
UN编号:1267
包装标志:易燃
包装类别:无信息
包装方法:罐装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按规定线路行驶
45.9180#溶剂油
180#溶剂油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和防护措施见表3.3-5。
表3.3-5180#溶剂油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和防护措施表
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
2
200#溶剂
油
第3.2类中闪
点易燃液体
-7~32甲类
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
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
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
电。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
3
180#溶剂
油
第3.2类易燃
液体
45.6乙类
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
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
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低度危险:该物质只有在加热至其
4
120#溶剂
油
——95丙类
闪点或高于其闪点温度时会形成
可燃混合物或燃烧。静电放电:产
品会积累静电,发生电火花。
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
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
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
饱和蒸气压(KPa):燃烧热值(KJ/mol):
闪点(℃):-7~~32爆炸上限(%):8.7
引燃温度(℃):爆炸下限(%):1.1
溶解性:微溶于水,可与醇、醚、丙酮、一硫化碳、四氯化碳、乙酸等混溶。
主要用途:用作石油炼制及化工原料,其产品可做燃料、口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_第3.2类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_第3.2类](https://img.taocdn.com/s3/m/328e97ae6529647d272852ac.png)
目录表- 石油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表- 石油原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表- 石脑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表- 正庚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表- 正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表- 异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表- 甲基环己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表- 二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表- 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表- 溶剂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0)表- 粗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1)表- 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2)表- 甲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3)表- 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4)表- 正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5)表- 异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6)表- 叔丁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7)表- 正戊醛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8)表- 2-丁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表- 甲基异丁基(甲)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0)表- 双丙酮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1)表- 甲基叔丁基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3)表- 乙二醇二甲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4)表- 四氢噻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5)表- 甲酸正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6)表- 甲酸异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7)表- 甲酸正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8)表- 甲酸异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9)表- 乙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0)表- 乙酸正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1)表- 乙酸异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2)表- 乙酸正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3)表- 乙酸异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4)表- 丙烯酸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5)表- 丙烯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6)表- 异丁烯酸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7)表- 甲基丙烯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8)表- 碳酸(二)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9)表- 钛酸(四)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0)表- 钛酸(四)正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1)表- 钛酸(四)异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2)表- 乙腈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3)表- 六甲基二硅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5)表- 正硅酸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6)表- 煤焦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7)表- 松焦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8)表- 氯丁酚醛胶粘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9)表- 303胶粘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0)表- 730胶粘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1)表- 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2)表- 醇酸树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3)表- 酚醛树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4)表- 环氧树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5)表- 丙烯酸清烘漆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6)表- 丙烯酸清漆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7)表- 硝基木器清漆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8)表- 硝基清漆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9)表- 硝基底漆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0)表- 硝基磁漆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1)表- 聚酯树脂清漆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2)表- 丙烯酸漆稀释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3)表- 氨基漆稀释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4)表- 硝基漆稀释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5)表- 聚酯漆稀释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7)表- 脱漆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8)表- 7110甲聚氨酯固化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9)表- 磷化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0)表- 印刷油墨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1)表- 皮革光滑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2)表- 快干助焊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3)表- 环己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4)表- 1-溴丁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5)表- 乙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6)表- 氟代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7)表- 1,4-二氧己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8)表- 吡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9)表- N-甲基吗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0)表- 乙酰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1)表- 乙酸乙烯酯[抑制了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2)表- 三乙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3)表- 二异丙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4)表- 正丁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5)表- 三甲基氯硅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6)表- 硝化棉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7)表- 虫胶清漆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9)表- 醇酸漆稀释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0)表-石油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石油原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异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甲基环己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二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溶剂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正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甲基异丁基(甲)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双丙酮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乙二醇二甲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四氢噻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乙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丙烯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异丁烯酸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甲基丙烯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乙腈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甲基乙氧基硅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六甲基二硅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https://img.taocdn.com/s3/m/8ffa116a7fd5360cba1adb72.png)
禁止与强氧化剂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容器、管道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输送过程中易产生静电积聚,相关防护知识应加强培训。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选用无泄漏泵来输送本介质,如屏蔽泵或磁力泵输送。甲苯储罐采取人工脱水方式时,应增配检测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固定式的或便携式的)。采样宜采用循环密闭采样系统。设置必要的安全联锁及紧急排放系统,通风设施应每年进行一次检查。
(2)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要有遮阳措施,防止阳光直射。
(3)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输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要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
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50(皮);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100(皮)。
安
全
措
施
【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操作应严加密闭。要求有局部排风设施和全面通风。
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器,或配备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器、宜增设有毒气体报警仪。采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防护手套。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选用无泄漏泵来输送本介质,如屏蔽泵或磁力泵输送。甲苯储罐采取人工脱水方式时,应增配检测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固定式或便携式)。采样宜采用循环密闭采样系统。在作业现场应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安全喷淋和洗眼器应在生产装置开车时进行校验。操作现场严禁吸烟。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_第3.2类 (1)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_第3.2类 (1)](https://img.taocdn.com/s3/m/6868495b3b3567ec102d8a2f.png)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
熔点(℃)
-56.5
相对密度(水=1)
0.70
相对密度(空气=1)
3.86
沸点(℃)
125.8
饱和蒸气压(kPa)
1.33/19.2℃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毒性
LD50:
LC50:80g/m3×2小时(小鼠吸入);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7~32
爆炸上限(v%)
8.7
引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1.1பைடு நூலகம்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能与氧化剂反应。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旷地方掩埋;对污染地面用水冲洗清肥皂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https://img.taocdn.com/s3/m/fadd9ec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8.png)
强酸弱碱盐(有毒,二级其他无机农药)
第6。1类
毒害品
24
废硫酸
腐蚀性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25
氢氟酸
氟氢酸
氟化氢氟化氢溶液HF来自腐蚀性(有毒)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26
三氯化铝(无水)
氯化铝
AlCl3
腐蚀性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27
甲酸
蚁酸
HCOOH
腐蚀性
(有毒)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28
正磷酸
磷酸
腐蚀性
第8.2类
碱性腐蚀品
33
氨溶液(10%〈含胺≤35%)
氨水
NH3·H2O
腐蚀性
第8。2类
碱性腐蚀品
一缩原磷酸
H3PO4
腐蚀性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29
亚硫酸氢钠
重亚硫酸钠
酸式亚硫酸钠
NaHSO3
腐蚀性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30
三氯化铁
氯化铁
无水三氯化铁
FeCl3
腐蚀性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31
氢氧化钠溶液
苛性钠
烧碱
液碱
NaOH
强腐蚀性强碱
第8.2类
碱性腐蚀品
32
水合肼(含肼≤64%)
水合联氨
H2NNH2·H2O
CH3COCH3
易燃
第3。1类
低闪点液体
14
石油醚
石油精
易燃
第3。2类
中闪点液体
15
甲醇
木酒精
CH3OH
易燃
(有毒)
乙酸甲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乙酸甲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https://img.taocdn.com/s3/m/ed9118e95f0e7cd18525367b.png)
性
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订标准,PC-TWA:200mg/m3PC-STEL:500mg/m3
毒理资料:LD50:5450 mg/kg(大鼠经口);3700 mg/kg(兔经口)方LC50:无资料
健康危害
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接触本品蒸气引起眼灼痛、流泪、进行性呼吸困难、头痛、头晕、心悸、忧郁、中枢神经抑制。由其分解产生的甲醇可引起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和视神经萎缩等。
乙酸甲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标
识
中文名:乙酸甲酯、醋酸甲酯
英文名:methyl acetate
分子式:C3H6O2
分子量:74.08
CAS号:79-20-9
危规号:32126 ,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UN编号:1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理
化性
质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香味。
溶解性: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稳定性:稳定
爆炸极限(V%):3.1~16.0
避免接触的条件:
引燃温度(℃):454
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酸类。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https://img.taocdn.com/s3/m/7f562430bed5b9f3f90f1c79.png)
危
害
信
息
【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高度易燃,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和爆炸。
【健康危害】
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表现为麻醉作用,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直接吸入肺内可引起吸入性肺炎。可出现明显的心脏损害。
(5)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
【储存安全】
(1)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
(2)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2)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要有遮阳措施,防止阳光直射。
(3)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输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要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
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5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300m。
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称:甲苯英文名称:methylbenzene危规号:32052UN编号:1294
分子式:C7H8分子量:92.14CAS号:108-88-3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https://img.taocdn.com/s3/m/355b2cd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4.png)
NaOCl
腐蚀性(含有效氯75%))
第8.1类
其他腐蚀品
10
氧化碳(液化的)
碳(酸)酐
CO2
不燃气体
第2。2类
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
11
氯二氟甲烷
致冷剂22
CHClF2
不燃气体
第2。2类
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
12
液氨
氨(液化的,含氨>50%)
NH3
有毒气体
第2.3类
有毒气体
13
丙酮
二甲基酮
腐蚀性
第8.2类
碱性腐蚀品
33
氨溶液(10%〈含胺≤35%)
氨水
NH3·H2O
腐蚀性
第8。2类
碱性腐蚀品
HNO3
腐蚀性(氧化性)(氧化性)(氧化性)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5
氯酸钠
NaClO3
氧化性(有毒)
第5。1类
氧化剂
6
硫酸
H2SO4
腐蚀性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7
盐酸
氢氯酸
HCl
腐蚀性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8
乙酸(含量〉30%)
醋酸溶液
CH3COOH
腐蚀性(含量>80%,易燃)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9
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
一缩原磷酸
H3PO4
腐蚀性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29
亚硫酸氢钠
重亚硫酸钠
酸式亚硫酸钠
NaHSO3
腐蚀性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30
三氯化铁
氯化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健康危害
对人的眼睛、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有麻醉和肺部刺激作用。
急救方法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7~32
爆炸上限(v%)
8.7
引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1.1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能与氧化剂反应。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旷地方掩埋;对污染地面用水冲洗清肥皂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与氧化剂分开存放。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小面积可用雾状水扑救。
表
标识
中文名:石脑油;溶剂油
危险货物编号:32004
英文名:Grude oil;Naphtha;Naphtha Solvent
UN编号:1256,2553
分子式:/
分子量:/
CAS号:8030-30-6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浅黄色液体。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表
标识
中文名:正庚烷;庚烷
危险货物编号:32006
英文名:n-heptane
UN编号:1206
分子式:C7H16
分子量:100.21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表
标识
中文名:正辛烷;辛烷
危险货物编号:32008
英文名:1-octane
UN编号:1262
分子式:C8H18
分子量:114.22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20
爆炸上限(v%)
8.7
引燃温度(℃)
280
爆炸下限(v%)
1.1
建规火险分级
甲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容器损坏。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CAS号:142-82-5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易挥发液体。
熔点(℃)
-90.5
相对密度(水=1)
0.68
相对密度(空气=1)
3.45
沸点(℃)
98.5
饱和蒸气压(kPa)
5.33/22.3℃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可混溶于乙醚、氯仿。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222mg/kg(小鼠静脉);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4
爆炸上限(v%)
6.7
引燃温度(℃)
204
爆炸下限(v%)
1.1
建规火险分级
甲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LC50:75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健康危害
有麻醉作用和刺激性。急性中毒:吸入本品蒸气可引起眩晕、恶心、厌食、欣快感和步态蹒跚,甚至出现意识丧失和木僵状态。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少数人有轻度中性白细胞减少,消化不良。
急救方法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分子量:/
CAS号:8002-05-9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暗黄、棕色或绿黑色液体。
熔点(℃)
/
相对密度(水=1)
0.78~0.97
相对密度(空气=1)
沸点(℃)
/
饱和蒸气压(kPa)
/
溶解性
不溶于水。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毒性
LD50:
LC50:
健康危害
遇热分解释出有毒烟雾。吸入大量蒸气可引起神经症状。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①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2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②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熔点(℃)
/
相对密度(水=1)
0.78~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