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 第1课时 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人教语文必修3第5课《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作品的影响2、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教学重难点: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由初中学过的杜甫的《春望》和《望岳》导入﹙齐背﹚二、诗人简介1.生平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在内容主旨上,杜甫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兵车行》、《自》、《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
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
2.作品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收集在《杜工部集》里。
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岳阳楼》等。
三.创作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65年4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秋兴》就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八首。
本文是其中的第一首。
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正处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
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组诗。
四.题解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
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明确】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林,反而在萧索中见了华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建。从秋景写起,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
巫山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景象。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
4、诗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抒发了诗人家国之悲,羁旅之苦,思乡之愁。作者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祚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氛围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漂泊异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度出息未卜的担心。
板书:
Ⅳ
对重点难点举行点拨或精讲
讲堂小结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祚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氛围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漂泊异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度出息未卜的担心。
板书:
Ⅴ
讲堂练习检测设计
五、传授小结练习反馈
家国之悲
羁旅之苦Biblioteka 思乡之愁2.把握鉴赏诗歌的要领步骤。
3.诗中情形交融的艺术特点。
难点:
1.培育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答题能力。
2.鉴赏诗歌的要领步骤。
根据学生的标题整理的。
Ⅲ
组织学生讨论展示评价
三、合作探究剖析文本
(一)要修业生根据上述基本鉴赏纪律,部署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西席随机给予适当点评和改正补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杜甫诗三首》教案(人教版必修三)
《杜甫诗三首》教课设计 ( 人教版必修三)秋兴八首(其一)教课步骤一、明确目标本课是近体诗,第一要认识两种诗体的差别。
学习品赏境界,要着重抓要点词语进行联想与感悟。
二、整体感知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
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观点,也叫今体诗,唐朝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建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
1.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挨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2.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任意更改;3. 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究竟;4. 中间两联须对仗。
5.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相同,不过不必定对仗。
[ 写作背景 ]公元 759 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赖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朋的救济保持生活。
765 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掉依凭,于是走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此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特别关注。
他曾) 之类多次在诗中表示过“至君尧舜上,再使民俗淳”,“穷年忧黎元,惋惜肠内热”(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心迹。
在流寓四川的年代里,它时辰关怀着国家局势,期望“安史之乱”早日停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平和。
可是,适得其反,“安史之乱”虽与763 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局势却仍不稳固,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人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 763 年一度攻克了国都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盘据,对朝廷组成了威胁。
国运威胁,如同四时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愁。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浪,备尝艰辛,身心憔倅不堪。
秋兴八首(其一)-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1.1 教材背景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感人的季节。
《秋兴八首》是唐代咏秋诗的经典之一,作者呈现了秋季的多重景色和人们对秋的多种情感。
此篇诗文恰当地表现了唐代文人的秋日情怀,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的深刻与洒脱。
1.2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及意义;2.理解秋兴的意象与描写手法;3.发现秋兴所蕴含的深刻主题;4.学习审美鉴赏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诗中的描写手法;2.分析作者的情感;3.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2.1 教学内容2.1.1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分析、演绎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全面理解本篇诗歌的主题、形式、意义等方面。
2.1.2 教学活动1.教师讲解、分析、演绎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了解本篇诗歌的主题、形式、意义等方面;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外了解和阅读,准备相关资料;3.课堂上进行小组或个人演说,自由评论。
2.2 教学过程2.2.1 导入环节向学生介绍《秋兴八首》的诗歌背景,引导学生思考秋天的特点和人们对秋的情感。
2.2.2 讲解诗歌内容教师讲解和分析文章的内容:本文共八首,旨在歌咏秋日的美景和人们对秋的情感。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描写手法:以多个比喻、隐喻和对比的手法来描绘秋的美好,如“清露滴初秋,丹枫落叶满”、“发愁最是关东,潇洒须看山西”,且用虚词烘托秋天的寂静和深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2.感情色彩:诗人善于用咏物抒情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慨和想象,如“人情好似秋天蓝,慰寂寥心泪点鲜”,“幽独兰峰秋水澄,卧看红杏枝头舞”,准确而深刻地描绘了秋天的寂静和深沉;3.深刻主题:咏秋的诗篇常常是一种反思与思考,通过对秋天风景的描绘,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洗涤自己的灵魂,增强自己的生命力。
如“有客无人寂寥处,寒山转色木叶落”,“忧愁别国出天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高中语文秋兴八首(其一)教案(通用5篇)
高中语文秋兴八首(其一)教案(通用5篇)高中语文秋兴(其一)教案 1一、教材《秋兴八首》(其一)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六课的第一首诗,是高中语文教材选上杜甫的三首诗之一,紧接在第五课李白《蜀道难》之后。
该单元以诗歌为主,共有七篇,杜甫就有三篇,而且都是在诗人流寓夔州所做,都有着相似的心境和创作背景,学好这首诗,对于领会感悟其它几首诗也有启发作用。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掌握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诵读诗歌,进入诗境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反复地读,熟练到脱口而出,自然成诵。
突出诗歌诵读的意义,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和韵律美,并受到情感的熏陶。
学生吟诵诗歌,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音律的美,诗歌意境的美,形象的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和感染。
与朗读相比,诵读更强调个人体验,更强调内化。
诵读应该是古代诗歌教学的贯穿始终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掌握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在我国许多优秀的古典诗词中,情和景是不可分的。
那些流传千古的名诗、名词、名句,情和景确实是“妙合无垠”的。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巅峰,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在杜甫诗歌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秋兴八首就是其中典范的代表之作。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我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画面素描,用细腻的语言再现情景;第二,情景交融,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的。
3、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写作4、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
5、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歌曲《春天里》,由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导入杜甫写的一首“秋天里”——《秋兴八首》(其一)。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秋兴八首其一优秀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教学目标】1、品味作品中的意象特点2、赏析作品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品味作品中的意象特点【教学难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讲析法、合作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刘禹锡的诗中说到“自古逢秋悲寂寥”,那么各位同学能否回忆起一些悲秋的诗句?(师生共同回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他是如何悲秋的?他的悲秋里有着怎么样的情怀?请大家集合课前的预习,有感情的朗诵这篇诗文。
三、诗题解析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故八首写秋字意少,兴字意多。
也就是感秋而寄兴,这里的“兴”也就正如《诗经》里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所以,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文涉及到了秋季和杜甫的感怀。
下面就让我们进一步去看看“秋”何以“兴”。
(教师范读)四、首、颔联意象解读1、学生朗诵首、颔两联要求:找出此两联中的意象,并体味这些意象的特点2、学生找出意象并简析特点(小组合作讨论)明确:露、枫树、巫山、巫峡、江间波浪、塞上风云3、意象特点分析(只明确本诗文创作于安史之乱以后)①玉露,是白露,是秋天的白露,问:玉露是早上的事物,而且我们学过《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里应该是很美好的,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明确:玉露这里是朝露的意象,朝露生命极短,而作者此时也已50有余,人生之秋也已到来,生命也即将结束;而玉露,是秋天的白露,秋又勾人乡思,且作者寓居夔州,思乡之情顿生。
②凋伤表达出一种凋零、伤心、伤感的感觉;③枫树林,秋天的枫树应该是红红火火的,杜牧不是说“霜叶红于二月花”吗?而且红叶也是暖色调,那么这里用枫树林,是否与诗歌的感情基调相悖呢?明确:不相悖,秋天枫叶的红是一种暗红、缺乏生命气息的红;再联系作者的经历,他经历了盛唐的恢宏,转而又由盛而衰,盛唐走向衰亡,那这种火红,暗指盛唐曾经的辉煌。
《杜甫诗三首》之《秋兴八首》其一 教案
《杜甫诗三首》之《秋兴八首》其一教案一、三维目标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2、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3、整体感知,感受诗人情感;4、把我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法;5、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品味诗歌的艺术风格。
二、教学重点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2、把我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法;3、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品味诗歌的艺术风格。
三、教学难点1、整体感知,感受诗人情感;2、把我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设备六、教学设想通过本诗的学习,重点了解杜甫人生经历和他的诗歌风格之间的密切关系,学生学完本课,在今后鉴赏杜甫诗时,可以联系背景知识独立思考,完成任务。
《秋兴八首》其一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应该都听过“雅厨”这个名字吧!所谓“雅厨”,既是优雅之意,就是不仅把菜做得漂亮,而且把名字取得漂亮的。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有关“雅厨”的小故事:江南一地有家颇有名气的“唐诗菜馆”,一天有位客官傲气十足而至,仅以八文钱和两个鸡蛋,苛求要按杜甫的七言绝句做三菜一汤,厨师明知客官出难题,硬是知难而上,欣然同意。
不一会,只见厨师端上三菜一汤放在桌上:第一道菜是两个蒸蛋黄,伴以几根小葱,象征“两个黄鹂鸣翠柳”;第二道是青菜叶上铺着一丝蛋白,意为“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三道菜是清炒白蛋花,连根葱儿都没有,寓为“窗含西岭千秋雪”;第四道菜更简单,是一大碗清水,上面只漂着几片雪亮的蛋壳,酷似“门泊东吴万里船”。
客官见此“三菜一汤”,连声赞口不绝,后来这位厨师被誉为“诗厨”。
杜甫的这首诗小学也都学过了,关于这首诗还有许多好玩的故事,有兴趣回去可以去查一下。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杜甫的另外一首风格迥异的诗《秋兴八首》其一。
二、知人论世(一)杜甫其人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原籍襄阳,迁居巩县。
杜审言之孙。
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
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一、教材分析《秋兴八首(其一)》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的第一首诗歌。
该单元是必修一、必修二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四的诗歌鉴赏打下基础。
从诗词本身的文学价值来看,《秋兴八首( 其一)》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的代表作品,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
本课选学的是第一首,从命意上看,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愁,思乡之事。
从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来看,本册的第二单元主要是指导学生鉴赏唐代诗歌。
杜甫最高的成就是律诗,本单元精选的杜甫律诗就3首,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将居无定所思念家乡之感和身世凄凉之情表达到极致。
二、学情分析1.高二的学生,他们通过对以前教材选录诗歌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能够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但这是较为浅显的层面。
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所以,对诗歌的学习,应该在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诗歌的意象、关键词句、表达技巧等方面,从中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2.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学生理解诗歌中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法。
同时学会从借景抒情的角度去鉴赏诗歌。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漂泊、思乡的情绪。
可以结合初中学过的杜甫诗歌,引文互证的方式:如《望岳》《春望》等。
因此可作纵向比较,看看杜甫前期诗歌和晚年诗歌作品风格有什么不同。
三、教学方法1.教法教师的教主要采取如下方法,即创设情境法、诵读教学法、讲析法和点拨法、分析讨论法。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进行个性化解读。
2.学法就学而言,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多读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分小组探究预留问题。
四、教学环节设计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具体设计以下几个环节,即复习激趣导入、直觉感知、感受深化、拓展学习、课堂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秋兴八首(其一)》是《秋兴八首》中的第一首,其基本格调是悲秋,抒羁旅之愁,悲国家之事,这也是杜甫诗中的特色。
教学时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把握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同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意象意境的分析发掘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品古诗之精华。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情感,把我情感交融的艺术手法。
2.熟读成诵,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感悟杜甫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
并且学习他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过程
初读:注意诗的读音,节奏,韵脚。
品读:
1.重点品读颈联,体会本首诗的主旨句。
重点品读两开,泪,孤舟,故园心。
有感情诵读(联系诗人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品出里面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
2.品读首联,颔联,尾联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重点品读出颔联的悲中有壮的情怀重点品出凋伤,巫山巫峡,兼,接,催,急。
(补充杜诗中其它的悲中有壮的雄壮之美的爱国诗句)。
3.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补充余秋雨的感悟)
4.拓展阅读:高考链接高考满分作文《肩膀》
5.演练提升:多想遇见您
熟读成诵
三.感悟评价
明确:本文从秋之色,秋之山河,秋之声写出了杜甫的思乡,忧国,伤己,悲人的情怀,所有这一切都因为杜甫悲天悯人的仁者情怀。
寄语同学们要有责任有担当,感悟杜甫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这样的爱国情怀。
像杜甫那样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伟大的中国复兴之梦将不再遥远!。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秋兴八首》(其一)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一首诗,是高中语文教材选上杜甫的三首诗之一,紧接在第五课李白《蜀道难》之后。
该单元以诗歌为主,共有七篇,杜甫就有三篇,而且都是在诗人流寓夔州所做,都有着相似的心境和创作背景,学好这首诗,对于领会感悟其它几首诗也有启发作用。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诗歌的写作背景。
2.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4.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形象及爱国情感。
2.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
3.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
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西施。
杨玉环。
貂禅。
昭君]。
不用说她们都是很美的,但美就能给人带来好运么?[不]哦,大家想起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红颜多薄命”,《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学过的《马嵬》中的杨贵妃不也是这样吗?还有<<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不都是这样吗?今天,让我们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看看昭君的悲剧是否也是这样的……二、题解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
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秋兴》第一首,是组诗领起之作,八诗之纲领。
(《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
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
”)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杜甫诗三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理解三首诗《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了解作品所反映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品味诗句,从诗句中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两首律诗和一首七言古诗中感受到诗人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深入体味诗人所描画的历史图景和生活场景,以及不同诗歌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诗句,从诗句中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律诗和古诗的格律特点。
2.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1.诵读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品味诗句,从诗句中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教师给予指导和总结。
3.探究法: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搜集资料、互相学习,共同探究问题答案。
4.点拨法: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诗人,其中被誉为“诗圣”的杜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三首诗《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感受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
二、教学目标展示1.引导学生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诗句,从诗句中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从两首律诗和一首七言古诗中感受到诗人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深入体味诗人所描画的历史图景和生活场景,以及不同诗歌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
三、课文学习1.《秋兴八首(其一)》(1)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状况。
(2)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3)重点理解诗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教学目标】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关于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
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
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关于作品:《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公元766年(大历元年)、 55岁旅居夔府时的作品。
这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写这组诗时,离开安史之乱的爆发(755)已十一年。
二、近体诗知识⑴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
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⑵律诗①诗句字数整齐。
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②规定诗句数量。
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
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秋兴八首(其一)-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
秋兴八首 (其一) - 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介绍;2.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提高学生的感悟和审美能力;3.掌握诗歌的韵律、格律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培养学生喜欢、欣赏和创造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内容简介本课是人教版必修3的诗歌篇目,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撰写的八首长篇诗歌的第一首。
本课重点讲解兴赋、七绝、夹句等修辞手法,并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人物形象等内容来进行解读。
教学过程导入 (5分钟)1.观看一段介绍欧阳修的短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引入诗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的环境和情境;3.引导学生感受初秋的气息,配合八首诗歌的主题进行情感引入。
学习 (30分钟)1.按照兴趣和能力分组,让学生分别对诗歌进行朗诵和解读;2.解读诗歌的主题和写作手法,讲解兴趣、七绝、夹句等诗歌常用手法;3.配合课本文本给学生进行解读练习,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来表达主题和情感;4.分组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进行组内探讨,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拓展 (15分钟)1.读一些与秋季有关的古诗词和现代诗歌,让学生进行对比体验;2.在黑板上呈现几个修辞手法的例子,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涂画;3.分组搜集相关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家的资料,进行理解和讨论。
总结 (5分钟)1.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想和思考;2.小组演讲,让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和收获分享;3.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
教学评估通过教师的互动、课堂演讲和小组交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学习检测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课堂表现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能力;2.作业评分,针对课堂讲授的主题方案进行核查;3.辅导答疑,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课后学习,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调查和评估。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课程进度和教学质量,要清晰地定义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精品】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5课《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教学目标】1、品味作品中的意象特点。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意象特点,品味诗人的情感,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深沉的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老师板书)这副对联是郭沫若对杜甫的高度评价。
二、关于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写作背景(参看课下注释)三、题解:《诗经》艺术手法之一“兴”: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秋兴,即借秋天的景物抒情。
《秋兴八首》是公元766作者离开成都寓居夔州时所作的一组诗《秋兴》共八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四、诵读感知:1、自读。
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教师提示:律诗特点: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
律诗规定每首八句。
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每首的二三两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每首限定八句;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每句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
3、教师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朗读节奏: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诗三首之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杜甫诗三首之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3.德育目标了解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重点: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
难点:对作者隐晦情感的把握上。
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导入新课杜甫出身在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自幼接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和熏陶。
他以稷、契自许,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一心想要走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的道路。
他曾回忆他的自负心情说:“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但在唐玄宗逐渐昏庸,李林甫、杨国忠相继弄权的社会里,那是注定要碰壁的。
杜甫一生的苦难和穷困使他不能不看到封建社会的冷酷现实。
二、设疑自探(一)学始于疑大家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2.这些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试举例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试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两句为例。
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为:1.意象?2.情感?3.情景交融?(二)自探要求1、请大家针对以上问题先进行独立探究2、时间三分钟三、解疑合探大家在小组内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看法,形成统一的意见,做好展示评价的准备。
展示——两分钟后,出示展示任务分配及要求例:问题一:——第一组展示(前黑板)问题二:——第四组展示(前黑板)问题三:——第五组展示(前黑板)评价——展示接近尾声时出示评价任务分配及要求:例:问题一:第二组评价问题二:第六组评价问题三:第七组评价答案解析:问题一:明确: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问题二:明确:“凋伤”“萧森”可以看出秋气的肃杀,“他日泪”“孤舟”可以看出诗人的忧伤与孤独。
人教版必修三 秋兴八首(其一) 教案
杜甫诗三首总体设计教材概述杜甫,作为唐代诗坛上的又一颗璀璨明星,与李白并称为“双子星座”。
韩愈曾推崇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这决非过誉。
杜甫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
这篇课文选取了杜甫的三首律诗,都是他的后期作品,写于他寄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期。
《秋兴八首(其一)》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感情强烈。
《咏怀古迹(其三)》是歌咏王昭君出塞之作,沉郁苍凉。
《登高》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慨之作。
学习这几首诗歌,要善于把握景与情的交融关系,要善于把诗人的悲欢愤激之情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逐步深入地感知诗中的意境。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思路方法本课教学在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时,应引导学生明确意境的准确定义,可回顾意象的知识,明确意境与意象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诗的境界。
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作者隐晦的情感的把握上。
要让学生在诵读和理解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教师也应该通过各种手段为学生创造情境。
如何有效地创设情境,主要的解决办法如下: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
建议学生课前完成三首诗的背诵任务,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以便较快进入对诗作的理解,将教学重点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
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
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赏意境的好办法。
就这一点,教师在精读课上要做出示范。
3.补充史料,做好总结。
论世知人,有利于理解诗歌。
教师可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三维目标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背诵三首诗歌,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3.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愤激之情。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共3篇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共3篇《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1《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秋兴八首》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成就;2. 理解《秋兴八首(其一)》的诗意表达及核心主题;3. 分析《秋兴八首(其一)》的诗歌结构、修辞手法及艺术特色;4.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作者、文学成就、诗歌结构、修辞手法、艺术特色;2. 教学难点:情感理解、文学鉴赏。
三、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引入相关诗人、作品或文学背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归纳法:利用阅读理解、诗歌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总结、归纳知识点;3. 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诗歌、语境、历史时期的异同,来帮助学生理解、鉴赏诗歌。
四、教学步骤1. 阅读导入,介绍秋兴八首作者和其文学成就,让学生了解诗人毛滂的生平及创作理念;2. 通过课文输入、语言点拓展和语境延伸,给学生介绍《秋兴八首(其一)》的背景、主题和情感表达;3. 分析《秋兴八首(其一)》的诗歌结构,包括诗句、诗行、韵律等方面,并通过阅读大段诗文来帮助学生理解其整体架构;4. 探讨《秋兴八首(其一)》的修辞手法,如反复、排比、夸张等,以及每个诗句、段落可能蕴含的意义;5. 带领学生深入解读和鉴赏《秋兴八首(其一)》,从意境、意象、情感、象征等角度分析诗歌的韵美、美感和审美价值;6. 综合素材分析,邀请学生分组或个人演讲,从历史、文学、文化等方面对《秋兴八首(其一)》进行比较分析。
五、教学案例背景介绍:《秋兴八首》是元代大诗人毛滂的杰作,文艺复兴时期传入了欧洲;而作为这组诗的第一首,《秋兴八首(其一)》旨在展现“物我两忘”的境界。
课文输入:“秋天”的景象、天地万物在这个特别的季节里面所感受到的变化,包括风、云、露、霜、气温和物质世界等等;同时,意识到内心世界也随着天地万物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有着某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秋兴八首(其一)教学目标: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关于古体诗与近体诗旧诗有古体、近体杜甫江阁之分,此诗始于唐代。
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往体诗”。
按每行诗字数可分为四言、八言、七言、六言、杂言等。
每首诗不拘字数,不求对仗,不讲究平仄和押韵,节奏也较自由。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使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和绝句的统称。
每诗句数固定(排律诗除外);每句字数固定;押平声韵,不换韵,位置固定;讲究平仄对仗。
律诗是近体诗(与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
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八句,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
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
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律诗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押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要求押平声, 且一韵到底。
2.对仗: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3.平仄:律诗和绝句的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者谓之“失粘”。
所谓“失粘”,应该是指邻句不相粘——“粘”的意思是两句诗的平仄相同,而邻句则是指下一联的上句和上一联的下句。
与“失粘”类似的规则,还有“失对”,也就是同一联的上下两句没有平仄相对。
(二)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三)知识点梳理(词语理解)①玉露:白露。
②凋伤:使草木凋零衰败。
③萧森:萧瑟阴森。
④兼天:连天。
“兼”,连的意思。
⑤塞上:这里指夔州的山。
⑥两开:第二次开放。
这里是指第二次看到。
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
“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时光流走。
⑦接地阴:风云盖地。
⑧他日:往日。
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⑨系(jì):系舟上岸。
⑩寒衣:冬天的衣服。
⑾催刀尺:赶裁新冬衣。
⑿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砧(zhēn),捣衣石。
杜甫像(四)生平及写作背景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十年。
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
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
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有《杜工部集》。
写作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
他曾多次在诗中表示过“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类的心迹。
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
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
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
“布衾多年冷似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屐穿”(《春日江游》)、“牙齿半落左耳聋”(《复阴》)、“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酬十一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
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
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
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杜甫20岁以后可分四个时期。
1. 读书壮游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2. 困守长安时期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
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
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确立了现实主义创作方向。
3. 陷贼与为官时期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
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精神。
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
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
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
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
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
4. 漂泊西南时期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
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
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
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
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五)层次结构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
凋伤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树,反而在萧索中见到了富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健。
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第二层次: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
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
诗人极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第三层次: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由景生情,抒发感慨。
“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飘零。
“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
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
第四层次: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
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迟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
尾联则在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六)内容述评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
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七)艺术特色在《戏为六绝句》中,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
"其实,此言移来评论他晚年所作的律诗,倒真恰如其分。
他在夔州时所作的《登高》、《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又呈吴郎》等篇章,向来被认为是律诗中的杰作。
而《秋兴》则更被誉为是他七律中的"裘领",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见《唐宋诗醇》)。
大致说来,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章法谨严。
本诗单篇之章法结构,前文"层次结构"中已经轮机;本诗与同组其他七诗之相关联系,请人王船山曾有"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唐诗评选》)的评语,因教材仅选了第一首,故此从略。
2.情景无间。
情与景的和谐密洽、融汇无间,是南朝刘勰,至唐司空图、宋严羽、明谢榛、清王士禛、直至近人王国维等历代论者众口一致所强调的问题。
本是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
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
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
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