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知识分享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c7fe09879563c1ec4da7153.png)
※一 开辟新航路一、背景 1——根本原因④宗教原因:传播天主教 2二、经过:三、影响:总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与掠夺(越来越多的殖民地被被动地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归纳:大国崛起历程: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17世纪——荷兰;18世纪——英国延伸:(1)英荷战争中,荷兰战败,说明了什么商业资本不敌日益发展的工业资本。
(2)英国最终战胜法国,成为海上霸主,又说明了什么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封建制度。
(3)影响殖民霸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本上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 启示:抓住机遇,努力发展,尽快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1、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2、条件:①资本——通过殖民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活动,积累了大量资本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
③技术——农业的发展,促进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出现分工协作。
④市场——“日不落”殖民帝国的建立,海外贸易市场扩大(直接和必要条件) 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1840年前后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3、工业革命的影响①生产力:极大提高,进入“蒸汽时代”②生产形式:工厂出现③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④社会关系:两大对立阶级形成⑤社会意识:自由主义⑥经济结构:工业代替农业成为主导部门⑦世界市场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4、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时间和条件 19世纪中后期条件:①资本和市场的需要②交通条件的改善:蒸汽机车和汽船③世界贸易的扩大④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强⑤推销工业品抢夺原材料世纪初,世界市场17c ——18c 基本形成:第一次工初。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91b3e6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a.png)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唐代政治1. 唐朝的建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中世纪后期。
唐朝的建立与战国时期的秦朝相似,都是在战乱中由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君主完成的。
唐朝的建立者是隋朝的将领李渊,他在继位之后,很快就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之一。
2. 唐朝的政治体制唐朝的政治体制是以封建制为基础的,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
在地方上,实行了节度使制度,节度使可以说是唐代地方政权的主要官员之一。
节度使不仅掌握军权,而且还掌握财政权和民政权,可以说是地方政权的实际统治者。
3. 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一个时期,也是唐朝政治最为稳定和繁荣的时期。
贞观之治的主要特点是“律定刑式”、“文治武功”和“尊师重道”。
贞观之治以恢复汉武帝“文治武功”为伟绩,使唐朝出现了长达整整四十年的延续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唐朝的政治得到了最完善的建设,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蓬勃的发展。
第二节:唐代的经济和文化1. 经济唐代的经济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并重,商业和城市也都比较繁荣的经济,而且与隋朝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唐代的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唐中晚期,农业生产不但充分了,还超过了社会的需求。
唐代的手工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冶铁、冶瓷、造船都有了较为显著的成就。
2. 文化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期,这可以从唐代大量的文学作品以及壁画艺术来作为佐证。
唐代的诗词格律和体裁的丰富性,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唐代的山水画和人物画也都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第三节:唐朝的对外关系1. 对外政策唐朝对外关系的主要政策是以周围民族和国家为重点的多边外交政策。
唐太宗时,西域诸国纷纷向唐称臣,官方纳贡,唐朝还利用这些国家的人员和资料,探寻丝绸之路,发展西域风俗,给中土带来许多新事物。
因此在一段时间内,中土以及西域的交流达到了非常活跃的程度。
2. 各族人民的融合唐朝时期,不同族群在唐朝的统治下,产生了很多融合和交流。
(完整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13aae4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4.png)
(完整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
结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复和掌握相关内容。
第一章秦汉帝国
- 法家思想:以法律为中心,重视法治,代表人物为李斯。
- 战国时期的变局:列举了战国七雄,并简要介绍了秦国崛起的背景和过程。
- 一统天下的始末:分析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和影响,以及秦朝的衰落原因。
第二章希腊罗马的文明
- 古希腊城邦:讲解了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各类政治制度。
- 古希腊的哲学与科学:介绍了古希腊哲学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思想,以及古希腊的科学成就。
- 古罗马帝国:概述了古罗马帝国的建立、扩张和衰落的历史过程。
- 古罗马法的影响:介绍了古罗马法的特点和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影响。
第三章民族大迁徙与北欧海盗
- 民族大迁徙的背景:分析了民族大迁徙的原因,包括汉族与契丹族之间的关系。
- 北欧海盗的活动:介绍了北欧海盗对欧洲的影响,包括维京人的扩张和海上掠夺活动。
- 西方封建社会的形成:讲解了西方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特点,包括封建制度和封建等级。
- 典型封建国家的比较:对比了英法德等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和制度。
第四章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 的创立:讲解了的创立和基本教义,以及先知穆罕默德的生平。
-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介绍了阿拉伯帝国从麦加开始的扩张和征服,以及对所征服地区的统治和文化影响。
- 阿拉伯文化的传播:概述了阿拉伯文化在科学、哲学、医学等领域的繁荣和传播。
以上是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
详细内容请参阅教材。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7a1b6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e.png)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思想文化的繁荣以及秦汉时代的统一与变革。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要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在这一时期,诸侯国日益强大,中央政权逐渐衰落,形成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等相继兴起。
这一时期的政治变革和思想繁荣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我们要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并建立秦朝的过程。
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措施,如焚书坑儒、统一文字、修筑长城等,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统一和变革奠定了基础。
最后,我们要了解汉朝的兴起和发展。
汉高祖刘邦在经过长期的战争和斗争之后,最终建立了汉朝,实现了统一。
在汉朝的统治下,中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同时,汉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推行科举制度、设立郡县制度等,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
他们的贡献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还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历史经验,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高中必修二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二历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ebca7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b.png)
高中必修二历史知识点总结以下是高中必修二历史的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罗马帝国的兴亡1.古罗马帝国的兴起:古代罗马城市的建立、君主政体的形成、奴隶制对社会的影响等。
2.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军队的建立和战争征服、罗马的殖民地和边疆政策、统一法律制度等。
3.罗马社会的特点: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奴隶制带来的社会问题、政治腐败等。
4.罗马帝国的衰亡:军事问题和边境的崩溃、经济问题和财政危机、社会、文化和宗教因素等。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帝国和文化1.秦朝的建立: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和货币等。
2.西汉的兴起:刘邦的执政和中央集权、汉武帝的改革和刺史制度等。
3.汉朝的繁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丝绸之路的开通、科技和文化的进步等。
4.东汉的衰落:地方豪强和腐败官僚的出现、中央集权的动摇、黄巾军起义和社会动荡等。
5.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儒家思想的兴盛、道家和墨家等其他思想流派的影响、科技和文化的进步等。
第三单元:亚洲的对话1.漠南和漠北的统一:蒙古帝国的建立和世界征服、蒙古文化和宗教、丝绸之路的重要性等。
2.元朝的繁荣与衰落:元朝的统治制度和政策、元代文化和艺术的发展、统治者的民族政策和反抗等。
3.日本的军事化:封建时期的日本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武士阶级的兴起和武士精神、日本对外扩张的原因和目标等。
4.朝鲜的独立与冲突:朝鲜半岛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中国和日本对于朝鲜的争夺、李氏朝鲜的建立和传统文化等。
第四单元:欧洲的转型1.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的起因、基督教派系的分离和宗教改革的影响、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的冲突等。
2.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发展、科技和交通运输的进步、城市化和社会变迁、阶级斗争和工人组织等。
3.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兴起:经济学说的变革和亚当·斯密的思想、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和扩张、自由主义政治的兴起等。
4.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的觉醒、民族国家的建立和领土扩张、殖民地和帝国主义的竞争等。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a67311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b.png)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的知识点你掌握了多少。
为了方便大家复习,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一、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间航海家籍贯开辟的新航线所经大洋扶持国家方向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葡萄牙向东 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大西洋西班牙向西1497-1498年达?伽马葡萄牙开辟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大西洋、印度洋葡萄牙向东1519-1522年麦哲伦等葡萄牙环球航行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西班牙向西3、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联系日益密切,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从美洲传到世界的作物有:烟叶、玉米、可可、马铃薯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1、荷兰的殖民扩张活动——“海上马车夫”(17世纪)①竞争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开展海上贸易,在美洲、亚洲等地进行殖民掠夺②荷兰造船业非常发达,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的“海上马车夫”②影响:取代葡、西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北美阿姆斯特丹(即后来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2、英国的殖民扩张活动(1)英国是如何成为最大殖民帝国的?①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军优势②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③发动商业战争夺取贸易优势和殖民地④进行以黑奴贸易为中心的“三角贸易”,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2)英国的殖民方向:北美和印度3、殖民主义的罪恶: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政策,采用奴隶制劳动,贩卖黑奴等4、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76fd65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8.png)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
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
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
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
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e55e3ab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2.png)
12.
(2)若全面研究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问题,应关注 哪些基本因素?
(2)基本因素:耕作工具、耕作方式、耕作技术、耕作 制度、农作物品种、耕作动力、水利工程、灌溉工具、 耕作者素质、土地制度、气候、历法、赋税制度、政 治局势、人口数量、粮食储备等。
(1)为研究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某学习小组 搜集到以上三则史料,请分别说明其史料价值。
三 基础知识梳理
拓展: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的特点: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及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 业
政府统一管理、 资金雄厚、规模 经营、管理严格
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 ;不在市场流通。
私营手工 民间私人自主经 民间消费的产品;在
业
营
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 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 税;剩余部分出售
劳动力
地位
拓展: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 (2)石器锄耕--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 (3)铁犁牛耕---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精耕细作)
三 基础知识梳理
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1.纺织工具 ①汉朝:画像石中出现人们使用纺车纺纱的场景,提花机可织出带有精美 花纹的丝织品。 ②元朝以后:(黄道婆、棉纺织业) 棉纺织业:宋末元初植棉推广到内地;元代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明 代后期,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2.制瓷工具 青瓷--东汉晚期;白瓷--南北朝;彩瓷--元代;唐代--百姓生活用品;宋元后 出口海外。 3.冶炼工具 东汉:水力风箱——水排
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编生自产王积家极范性《,中当国简历单史生通产论工》具(1、)根个据体材劳料动一力并和 结合所学知识土,地指结出合中,国就古能代使重其视再兴生建。水表利现工:程宋的朝原以因后。,(2)经根济据重材心料逐二渐和南所移学到知长识江,中分下 析我国小农经游济地既区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 体表现。
高中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568866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e.png)
高中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古代史基础知识
- 三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
- 商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等级制度、军事制度
-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权的关系
- 甲骨文的形成与意义
第二单元:帝国的兴衰
- 秦朝的建立和亡灭: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经济状况- 汉朝的重要性: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经济状况
- 美好的东汉时期:社会矛盾、政治压力、经济萧条- 三国时期:政治制度、文化传承、经济发展
第三单元:隋唐的政治经济文化
- 隋朝的统一: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传承
- 唐朝的文化治理: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经济发展
- 古代著名诗人与诗词:杜甫、李白等
- 艺术与文化发展:唐代壁画、唐三彩等
第四单元:宋元的政治经济文化
- 宋代的繁荣时期: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文化艺术
- 元朝的形成: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社会变革
- 科举制的兴起和作用:科举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的影响
- 祖籍民族的渊源:聚居地、文化俗、民居特点
第五单元:明清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
- 明朝的建立和发展:中央政权的巩固、地方政权的削弱、文艺复兴
- 清朝的兴起和发展:中央政权的稳定,固有制度的继承与变革
- 祖籍民族的演变:汉字文化的特点,少数民族俗的影响
- 明清经济的发展:纺织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等。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汇总表格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汇总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ad37042bbcd126fff7050bc4.png)
越来越多 自由主义: 的地区纳 工业资产阶级和 自由经营、 入资本主 工业无产阶级成 自由竞争、 义世界市 为社会两大阶级 自由贸易 场 放弃自由竞 争原则革命
进一步加强 了世界各地 世界市场的进 间的商业信 一步发展 息交流和传 播
亚非拉基 本沦落
殖民抢夺欺诈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汇总
影响 事件 时间 国家 成果 对世界联系 15世纪前 开辟新航路 西欧 后 对世界市场对 生产组织形式 对殖民地 对社会关系 半殖民地 对经济政策 对外政策 黑奴贸易、殖民 抢夺欺诈
西欧为中心的 地理大发 打破世界各 世界市场雏形 现 地孤立状态 出现
非洲好望角 、亚洲 马六甲、锡 兰,印度尼 西亚一带, 台湾。美洲 新阿姆斯特 丹为中心的 殖民地
规模、种类、经 开始抢占 商业革命、 营方式、地位、 殖民地 价格革命 贸易中心 带来了极 大的破坏 和灾难, 造成了亚 非拉地区 的贫穷也 落后
殖民扩张与 世界市场的 17世纪 拓展
荷兰。英 国、西班 牙。葡萄 牙
建立了直接 贸易联系
世界市场近一 步拓展
提供资本原 始积累
黑奴贸易、殖民 抢夺欺诈
飞梭、珍 18世纪中 妮机、蒸 第一次工业 英国、欧 扩大了贸易 世界市场基本 后期-19 汽机、蒸 革命 洲、美国 圈 形成 世纪中期 汽机车、 轮船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归纳 (2)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归纳 (2)](https://img.taocdn.com/s3/m/777a902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3.png)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归纳必修二的历史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包括先秦时期、秦汉时代、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辽金时期、元朝时期、明清时期等。
下面是对必修二各个学习单元的知识总结归纳。
第一单元:远古社会和原始文明该单元主要讲述了远古社会和原始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城市的形成、农业的兴起、手工业的发展等。
第二单元: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该单元主要讲述了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形态。
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等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第三单元:先秦时期该单元主要讲述了先秦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思想。
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孔子及儒家学说、墨子及墨家学说、道家和法家等。
第四单元:秦汉时代该单元主要讲述了秦汉时代的历史事件和制度变革。
包括秦始皇统一六国、秦汉王朝的政治制度、汉武帝的改革措施、丝绸之路的开辟等。
第五单元:三国时期与南北朝时期该单元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动态。
包括三国鼎立的局势、曹操、刘备和孙权的事迹、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和南朝等。
第六单元:隋唐时期该单元主要讲述了隋唐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文化。
包括隋文帝的统一、唐太宗的征服、唐朝政治制度的改革、唐代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等。
第七单元:宋辽金时期该单元主要讲述了宋辽金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冲突。
包括北宋和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的出现、辽朝和金朝的兴起、宋辽金三国的战争等。
第八单元:元朝时期该单元主要讲述了元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统治。
包括元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元代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元朝的外交关系等。
第九单元:明清时期该单元主要讲述了明清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
包括明朝和清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明清两代的经济状况、明清时期的文化和科技等。
以上是对高一历史必修二的知识总结归纳,每个单元都涵盖了常见的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efde95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d.png)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总结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总结必修二的历史要怎么学才有效呢?其实必修二的历史知识是需要串连起来记忆的,每个单元之间的联系都是比较密切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一、新航路的开辟(航路、影响)(1)1405-1433中国郑和七次下西洋,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2)1487-1488葡萄牙迪亚士,非洲好望角(3)1492意大利哥伦布在西班牙的支持下发现美洲新大陆(4)1497-1498葡萄牙达伽马从欧洲到印度(5)1519-1522葡萄牙麦哲伦在西班牙的支持下第一次环球航行二、荷兰、英国的殖民活动(1)荷兰的殖民扩张:①时间:17世纪上半叶,取代西、葡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②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2)英国的殖民活动(日不落帝国):①手段:海盗式掠夺,进行商业战争,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黑奴贸易②结果:18世纪下半叶成为最大殖民帝国③影响:商业活动和掠夺,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黑奴贸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给英国带来巨额财富,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三、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1)通过贸易和掠夺,把各大洲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
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在欧洲人“火与剑”的殖民活动中,美洲的金银矿的开采和种植园经济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3)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跨大西洋黑奴贸易开始。
(4)欧洲人用美洲的金银购买亚洲的商品,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5)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
四、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①棉纺织业: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织布机、水力纺织机②冶金业:焦煤炼铁法;采矿业:蒸汽抽水机、安全灯③动力:蒸汽机;交通运输:碎石路、铁路、汽轮④影响: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①标志:电力广泛应用、内燃机技术、化学材料、炼钢技术②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③条件: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④交通运输:内燃机、汽车、飞机⑤化学领域:有机化肥、人工合成染料、合成橡胶、油漆⑥动力:电的发明和使用⑦影响: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五、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开始形成: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2)初步形成:18、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3)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4)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威力威逼(5)影响:①促进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国家大多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大陆领土基本被瓜分完毕,拉美在经济上受制于列强。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c51cc9401f69e314232943e.png)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开辟新航路一、开辟新航路的背景:(一)原因:1、经济根源: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根本原因)2、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白银的渴望日趋强烈。
3、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直接原因)4、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二)条件:1客观条件: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提高。
2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三、开辟新航路的影响:(一) 对欧洲:1、“商业革命”:商业经营方式、贸易中心发生变化。
2、“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对亚、非、美洲:带来深重的灾难,冲击了当地落后文化和生活方式。
(建立在非正义行为基础上的客观进步性)(三)对世界:1、开辟了欧洲前往世界各地的航路,是一次“地理大发现”。
2、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3、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殖民扩张的历程(一)荷兰的殖民扩张1、原因:(1)地理位置优越;(2)海外贸易发达;(3)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2、过程:(1)非洲:好望角(2)美洲:新阿姆斯特丹(3)亚洲:印度沿海、马六甲、锡兰、台湾、巴达维亚(今印尼首府雅加达)(二)英国的殖民扩张1、原因:(1)地理位置:英国位于大西洋中的不列颠岛上,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2)制度保障: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3)物质基础:英国发达的手工业,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质基础。
(4)武力后盾:英国重视海军建设,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海外殖民提供了武力保障。
2、过程:二、殖民扩张的影响:(一)对西欧:大量财富涌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二)对亚非拉: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三)对世界:世界进一步连为一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9b7f45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f.png)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是讲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的,你都掌握了知识点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1】(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⑴原因:①经济根源(根本原因) :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②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和香料的追求;③商业危机:(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使东西方商路受阻;④宗教根源:__会要传播基督__⑵可能性(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航海家支持国时间成就迪亚士葡萄牙 1487 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哥伦布西班牙 1492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达·伽马葡萄牙 1497 开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路麦哲伦西班牙 1519--1522 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环球航行)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⑴对世界市场形成意义: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开始⑵对欧洲: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⑶对亚非美洲: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白银大量地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⑷对世界: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2】二、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荷兰殖民扩张⑴对外贸易发达。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93618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7.png)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第一章:大航海时代与文艺复兴1.1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的起因和影响:欧洲海外探险的动力、技术条件和前期探险的主要活动-加强中央集权和资本主义萌芽:航海发展引发的国家利益和权力竞争,对欧洲各国的统治形式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1.2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特点和影响:对传统信仰的质疑、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和文艺复兴艺术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科学的影响第二章: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2.1古代科技与文化的传播-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主要贸易内容、中外之间的交流影响-印刷术:发明过程、意义及传播2.2科技与农业-水利工程: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农学:古代农学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2.3科技与手工业-瓷器: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历程和对世界瓷器制造的影响-丝织业: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和对世界纺织工艺的影响第三章:近代世界的经济变革3.1英国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基本内容: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发生的时间和基本特点-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因素:因素包括技术、矿产资源、交通和市场-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对英国本土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的影响以及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3.2近代工业化的扩散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工业化的扩散及其特点:工业化的扩散经历的地区和国家、特点及其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的原因、战争的进程和战争的影响第四章: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4.1第一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革-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战争的原因、战争的结果及其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革: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和思想文化的新风潮4.2中西文化交流与中国社会的变革-中西文化交流的形式和内容:包括使节来华、传教士的活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的变革:尤其是对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的影响第五章:近代世界的政治变革5.1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变革-17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启蒙思想的主要观点、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对社会的影响-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战争的结果和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5.2近代民族民主主义运动-法国大革命:主要事件和主要影响-民族民主主义运动在欧洲的发展:主要国家的独立运动及对世界的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二各个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各个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59f43fd763231126fdb1143.png)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二)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古代水利建设概况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3.秦:灵渠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纺织业主要成就:(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
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
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1)先有陶后有瓷(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
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逐渐打破时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荣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c2ad3e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5.png)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在历史必修二的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迁。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述。
一、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是由周朝建立的,通过分封土地给诸侯来建立地方政权。
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君主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君主赐予土地给诸侯,而诸侯则向君主效忠和纳贡。
这种封建制度在历史上延续了千余年,不断发展和演变。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形成了一个高度分封的封建体系。
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封建制度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革和变革。
封建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农业经济与商业经济的发展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是君主和贵族的神圣私有财产,农民则以耕种土地为生。
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如水利工程和耕作工具的改进,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支持。
与此同时,商业经济也在古代中国逐渐发展起来。
商人通过商业贸易和手工制作产品获取利润,商业活动对古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兴起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两种重要的哲学思潮。
儒家思想强调礼仪、孝道、忠诚和仁爱等伦理道德观念,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建构和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
道家思想则注重自然和自由的境界,倡导追求内心的平和和身心的自在。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相互对立和交融,为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秦代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秦始皇嬴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中央集权和实现国家的统一。
他废除了封建制度,将土地收归国有,实行郡县制和县官制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此外,他实行标准化的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加强了对经济和文化的统一管理。
秦代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为后来的秦汉政权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3d9e11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3.png)
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从高中开始,我们学习历史就要讲究知识的总结,每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就要总结单元知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1)主要经营方式:①家庭手工业特点:与小农业紧密结合,是小农个体经济的组成部分;大部分产品和原料自给自足 P10②田庄手工业特点:在汉代豪强地主的田庄中进行,也是自然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P10③官营手工业特点:盐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官办,政府垄断;皇家工场专门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物品;制作工艺水平高,但生产不计成本,使国家财政支出大等 P11④私营手工业特点:民间富人创办,面向市场生产民用产品,属于商品经济性质,后期出现雇工经营的手工工场即资本主义萌芽。
(明中叶后超过官营占主导)(2)工官和匠户:P11①秦汉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叫做工官。
②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
他们在官营手工业作坊中定期服役。
(3)古代纺织业的发展:P12①新石器时代:萌芽,原料最初麻、葛,出现育蚕和丝织技术②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③宋代: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④元代:黄道婆革新棉纺织工艺,棉布逐渐成为民众主要衣料(4)古代冶金业的发展:P13①商周:以青铜器为代表。
西周青铜器作为礼制象征,代表权力秩序。
②春秋战国:铁器、炼钢、淬火工艺③汉代:用煤炭做燃料,水力鼓风的水排④南北朝:灌钢法⑤北宋:有用煤冶铁的明确记载(5)古代陶瓷业的发展:P15①原始时代:彩陶和黑陶②商中期:原始青瓷③东汉晚期:制瓷技术成熟,出土青瓷器④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青邢白、景德镇和大邑白瓷、唐三彩釉下彩绘⑤清代:粉彩瓷器⑥唐宋以来:多名窑、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商品高中历史必修二必备单元知识一、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①起源较早,历史悠久,持续发展。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8c72c1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6.png)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单元主题概述本单元主要探讨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包括不同朝代的更迭、重要事件的发生以及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二、关键知识点1. 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的建立-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代的分裂局面。
- 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统一度量衡、文字、法律,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 汉朝的兴衰- 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扩张和丝绸之路的开辟。
- 王莽篡汉与东汉的建立。
- 汉朝的衰落与三国鼎立的形成。
3. 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变革- 隋朝的短暂统一与大运河的建设。
- 唐朝的开疆拓土与贞观之治。
- 唐朝的文化繁荣,如唐诗的兴盛。
4. 宋元明清的变迁- 宋朝的商业发展与科技进步。
- 元朝的民族融合与对外交流。
- 明清两朝的闭关锁国与西方列强的冲击。
5. 近代中国的挑战与应对-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尝试。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6.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中国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与土地革命。
- 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改造。
三、重要历史人物- 秦始皇:中国第一个皇帝,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
- 汉武帝:汉朝的杰出皇帝,开疆拓土,推动了汉朝的繁荣。
- 唐太宗:唐朝的开国皇帝之一,贞观之治的缔造者。
- 孙中山:近代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历史事件的影响- 统一与分裂的循环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各朝代的文化成就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的反抗。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变革与现代化进程。
五、历史教训与启示- 统一与稳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 开放包容促进文化的繁荣与经济的发展。
- 改革创新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
- 民族独立与自强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ad396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7.png)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
耕作方式:介绍了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以及隋唐时期曲辕犁的出现,使耕田工具得以定型。
小农经济:阐述了小农经济的形成时间(春秋战国)、形成原因(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及其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唐朝的建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中世纪后期。
唐朝的政治体制:是以封建制为基础的,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
唐朝的经济: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并重,商业和城市也都比较繁荣的经济,与隋朝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唐朝的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期,这可以从唐代大量的文学作品以及壁画艺术来作为佐证。
新航路的开辟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背景:包括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直接原因(东西方传统商路受阻)以及宗教原因(传播天主教)。
条件:包括主观条件(西、葡王室支持)和客观条件(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例如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以上是对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唐朝的政
治经济文化以及新航路的开辟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5课开辟新航路
课程标准: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一、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一)原因:1、经济根源: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根本原因)2、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白银的渴望日趋强烈。
3、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直接原因)4、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二)条件:1客观条件: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提高。
2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三、开辟新航路的影响:
(一)对欧洲:1、“商业革命”:商业经营方式、贸易中心发生变化。
2、“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对亚、非、美洲:带来深重的灾难,冲击了当地落后文化和生活方式。
(建立在非正义行为基础上的客观进步性)
(三)对世界:1、开辟了欧洲前往世界各地的航路,是一次“地理大发现”。
2、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3、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课程标准: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一、殖民扩张的历程
(一)荷兰的殖民扩张
1、原因:(1)地理位置优越;(2)海外贸易发达;(3)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2、过程:(1)非洲:好望角(2)美洲:新阿姆斯特丹(3)亚洲:印度沿海、马六甲、锡兰、台湾、巴达维亚(今印尼首府雅加达)
(二)英国的殖民扩张
1、原因:(1)地理位置:英国位于大西洋中的不列颠岛上,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2)制度保障: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3)物质基础:英国发达的手工业,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质基础。
(4)武力后盾:英国重视海军建设,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海外殖民提供了武力保障。
2、过程:
二、殖民扩张的影响:(一)对西欧:大量财富涌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二)对亚非拉: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三)对世界:世界进一步连为一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3、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
4、社会关系:两大对立阶级形成。
5、世界市场:促成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原因(条件):
①市场的需求、原料的需求。
(物质条件)②交通运输条件。
(联结纽带)③经济和军事条件。
(重要保障)(2)途径:①政治: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②经济: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
(3)标志:19世纪中后期,亚﹑非﹑拉美广大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作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4)影响:①主观:资本主义国家攫取利益。
②客观: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世界面貌。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
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
它是生产领域的一次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资本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对殖民地掠夺
3、市场条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科技条件: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3、化学工业的建立
4、传统工业的进步
5、新通信手段的发明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结构:规模扩大,轻重工业比率变化。
3、生产关系:垄断组织形成。
4、国际关系: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1)推动工业生产空前发展,殖民扩张更加激烈,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2)新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3)进行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世界市场形成过程:①世界市场雏形形成——16世纪,新航路开辟②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17至18世纪西方殖民国家的殖民扩张③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七十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3.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4.经济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
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