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802.11学习笔记

合集下载

80211学习笔记

80211学习笔记
1. Authentication Algorithm Number身份验证算法编号:
0:开放系统身份验证 1:共享密钥身份验证 2~65535;保留
2. Authentication Transaction Sequence Number身份验证处理序列号 用以追踪身份验证进度。 3.beacon interval字段 用来设定beacon信号之间相隔多少时间单位。
表示某项操作成功或失败。信息元素: 管理帧的可变组件。一般管理帧的信息元素
Element ID 0 1 2 3 4 5 6 7 (802.11d) 8 (802.11d) 9 (802.11d) 10 (802.11d) 11-15 16 17-31 32 (802.11h) 33 (802.11h) 名称 服务集标示符(SSID) 支持速率 Supported Rates 跳频参数集 FH Parameter Set 直接序列参数集 DS Parameter Set 无竞争参数集 CF Parameter Set 传输指示映射 Traffic Indication Map (TIM) IBSS 参数集 Country Hopping Pattern Parameters Hopping Pattern Table Request Reserved; unused Challenge text 保留 功率限制 Power Constraint Power Capability 发送功率控制请求 Transmit Power Control (TPC) Request 发送功率控制报告 TPC Report 所支持的信道 Supported Channels 信道切换声明 Channel Switch Announcement 测量请求 Measurement Request 测量报告 Measurement Report 静默 Quiet IBSS 动态选频(DFS) ERP information Reserved 强健安全网络 Robust Security Network 扩展支持速率 Extended Supported Rates

IEEE802.11MAC层协议

IEEE802.11MAC层协议

CSMA/CA流程图
CSMA/CA与CSMA/CD的区别
CSMA/CD 当节点侦听到信道空闲时,立即发送数据 “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发,随机延迟后重发” CSMA/CA 空闲 推迟DIFS时间后如果信道还是空闲,立即发送数据 忙碌(无论是最初监听到忙,还是在 DIFS 周期内监听到) 监听信道直到空闲时间达到DIFS时间间隔后再采用退 避算法随机回退,退避机制完成后才发送数据,这是 为了减少冲突的发生
扩展服务集ESS(Extended Service Set) 至少有两个无线基站工作在 BSS 结构模式 包含多个小区 两个 BSS 之间可使用不同的服务集标识
MAC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无线信道MAC层协议作用: 提供对共享无线介质的竞争使用和无竞争使 用,如何分配无线信道资源
字段简介:

Sequence Control:4位片段编号+12位顺序编号 作 用:重组帧片段以及丢弃重复帧; Frame Body:封装的是上层的数据单元,范围为 0~2312bytes,所以802.11MAC层帧的最大长度是 2346bytes。 FCS:校验和


4、评价网络性能的参数


CSMA/CA采用了载波监听机制、帧间间隔机制、随机 退避机制
载波监听机制
监听方式有两种 物理载波监听 从接收射频或天线信号检测信号能量或根据接收信号的质 量来估计信道的忙闲状态,取决于物理层使用的媒介和 调制方式 MAC层的虚拟载波监听 源站通知其他节点要占用信道的时间,其他节点在此段 时间内不发送数据,其他站不监听,但是效果好像监听 了一样,所以叫做虚拟载波监听

802.11n 基础知识

802.11n 基础知识

控制帧介绍

2.2 RTS

对于比较大的帧,为了防止重传引起网络性能 下降。采用 RTS 取得媒介的控制权。帧的大 小采用驱动程序中 RTS threshold(阀值)来 定义。注意,RTS/CTS机制只用于单播帧,组
控制帧介绍

2.3 CTS
控制帧介绍

CTS仅仅用于回复 RTS。 CTS的duration采用RTS的duration值减去传送 SIFS和CTS所需要的时间。


1.1.5 帧主体
Frame Body用于 STA之间传递有效载荷。 Frame Body最小长度为 0。 Frame Body最大长度为(MSDU + ICV + IV)的 最大长度,其中 MSDU 最大长度为 2304。 ICV + IV长度 8 字节(用于 wep) 。因此 Frame Body最大长度为 2312。 数据帧类型
管理帧介绍

三. 管理帧
3.1 管理帧结构


管理帧 mac 基本结构都相同,与帧的子类无关。管理 帧使用固定字段或信息元素与其他系统交换信息。
管理帧介绍






固定字段因长度与次序固定,不需要以字段标头来界定。标准列 出了 10 种固定字段: 1、Authentication Algorithm Number 身份验证算法编号,用来区分是开放系统身份验证还是共享密钥 身份验证。 2、Authentication Transaction Sequence Number 身份验证处理序列号,用以追踪身份验证的进度。 3、 Beacon interval 信标间隔用来设定 Beacon信号之间相隔多少时间单位。

IEEE802.11协议基础知识

IEEE802.11协议基础知识

IEEE802.11协议基础知识1. 802.11管理功能–用户接入过程STA (工作站)启动初始化、开始正式使用、AP 传送数据幀之前,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接入:(1) 扫描(SCAN)(2) 认证(Authentication)(3) 关联(Association)1.1 802.11管理–扫描(SCAN)1) 若无线站点STA 设成Ad-hoc (无AP)模式:STA先寻找是否已有IBSS(与STA所属相同的SSID)存在,如有,则参加(join);若无, 则会自己创建一个IBSS,等其他站来join。

2) 若无线站点STA 设成Infrastructure (有AP)模式:--主动扫描方式 (特点:能迅速找到)•依次在每个信道上发送Probe request报文,从Probe Response中获取BSS的基本信息,Probe Response包含的信息和Beacon帧类似-- 被动扫描方式 (特点:找到时间较长,但STA节电)• 通过侦听AP定期发送的Beacon帧来发现网络,Beacon帧中包含该AP所属的BSS的基本信息以及AP的基本能力级,包括:BSSID(AP的MAC地址)、SSID、支持的速率、支持的认证方式,加密算法、Beacons帧发送间隔,使用的信道等• 当未发现包含期望的SSID的BSS时,STA可以工作于IBSS状态1.2 802.11管理功能–认证(Authentication)802.11支持两种基本的认证方式:• Open-system Authentication1) 等同于不需要认证,没有任何安全防护能力2) 通过其他方式来保证用户接入网络的安全性,例如Address filter、用户报文中的SSID• Shared-Key Authentication1) 采用WEP加密算法2) Attacker可以通过监听AP发送的明文Challenge text和STA回复的密文Challenge text计算出WEP KEY另外,STA可以通过Deauthentication来终结认证关系。

2023802.11协议精读1学习资料整理

2023802.11协议精读1学习资料整理

802.11协议精读1学习资料整理1. 引言802.11协议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协议标准。

它定义了无线网络中的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的规范,为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规则。

本文提供了关于802.11协议的精读学习资料整理。

我们将从协议的历史背景、原理和关键概念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802.11协议。

2. 802.11协议的历史背景在介绍802.11协议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历史背景。

无线局域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无线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商的无线设备之间无法互相通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成立了802.11工作组,致力于制定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标准。

最早的802.11标准于1997年发布,采用2.4GHz的频段,最大传输速率为2Mbps。

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802.11协议也经历了多次更新和改进,包括增加了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好的安全性等功能。

目前,802.11协议的最新版本是802.11ac,支持更高的速率和更大的信道带宽。

3. 802.11协议的基本原理802.11协议基于两个基本原理: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

3.1 物理层802.11协议使用了不同的频段和调制方式来传输无线信号。

常见的频段包括2.4GHz和5GHz,不同频段有不同的传输范围和传输速率。

调制方式则决定了无线信号是如何编码和解码的,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多路复用(MIMO)等。

3.2 媒体访问控制层802.11协议中的媒体访问控制层(MAC)负责管理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

它定义了数据帧的格式、帧的传输方式、帧的发送和接收流程等。

在802.11协议中,采用了一种称为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的机制来处理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帧时可能产生的冲突。

802.11协议精读1学习资料整理正规范本(通用版)

802.11协议精读1学习资料整理正规范本(通用版)

802.11协议精读学习资料整理一、概述802.11是一种无线局域网(WLAN)协议,它定义了在无线通信中如何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

该协议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多次更新和改进,如今已经成为无线网络通信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文将对802.11协议进行精读,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协议的细节和工作原理。

二、802.11协议的主要特性1. 网络拓扑结构802.11协议支持两种主要的网络拓扑结构:基础设施模式和自组织(ad-hoc)模式。

基础设施模式下,无线终端通过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连接到有线网络。

而在自组织模式下,无线终端可以直接与其他终端进行通信,而不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持。

2. 频段和信道802.11协议操作在多个频段上,包括2.4GHz和5GHz频段。

每个频段又被划分为多个不重叠的信道,通过在不同信道上进行通信,可以减少干扰和提高系统容量。

3. 链路管理802.11协议提供了一套链路管理机制,用于在无线网络中建立和维护通信链路。

这些机制包括身份验证、关联和漫游等。

身份验证验证终端的身份,关联将终端与AP建立关联关系,而漫游则用于在多个AP之间切换。

4. 介质访问控制(MAC)802.11协议使用的MAC层协议是基于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简称CSMA/CA)的。

CSMA/CA机制通过监听信道上的活动,避免数据碰撞并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5. 系统容量与速率自适应802.11协议支持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方案,以根据无线信道的质量和干扰程度来选择合适的调制和编码参数。

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容量和传输速率。

三、学习资料推荐是一些学习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802.11协议:1. 《802.11 Wireless Networks: The Definitive Guide》这本书由Matthew Gast撰写,是对802.11无线网络的全面介绍。

计算机网络 IEEE802.11介质访问控制

计算机网络  IEEE802.11介质访问控制

计算机网络IEEE802.11介质访问控制通过对前面章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IEEE 802.3标准的以太网采用CSMA/CD的访问控制方法。

在这种戒指访问控制方式下,准备传输数据的设备首先检测载波信道,如果在同一时间内没有侦听到载波,那么这个设备就可以发送数据。

如果两个设备同时传送数据,就会发生冲突碰撞,并被所有冲突设备检测到,这种冲突便延缓了数据的重传,使得它们在间隔一段时间后才发送数据。

由于在无线网络传输中侦听载波及冲突检测都是不可靠的,而且侦听载波也是相当困难的。

另外,在通常情况下,无线电波经由天线发送出去时,是无法监视的,因此冲突检测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而在IEEE 802.11x系列标准中的IEEE 802.11b标准定义的无线局域网中,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为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Avoidance,CSMA/CA)。

在IEEE802.11介质访问控制中,将冲突检测(Collision Detection)变成了冲突避免(Collision Avoidance),其侦听载波技术由两种方式来实现,一种是实际的去侦听是否有电波在传送,然后加上优先权控制;另一种是虚拟的侦听载波,并告知其等待多久时间后可以传送数据,通过这样的方法来防止冲突发生。

具体的来讲,它定义了一个帧间隔(Inter Frame Spacing,IFS)时间和后退计数器。

其中,后者的初始值是由随机数生成器随机设置的,递减计数一直到归零为止。

其工作过程如下:●如果一个工作站需要发送数据并且监听到信道忙,则产生一个随机数设置自己的后退计数器并坚持监听。

●当监听到信道空闲后等待一个IFS时间,并开始计数。

最先完成技术的工作站开始发送数据。

●其它工作站监听到有新的工作站开始发送数据后暂停计数,在新的工作站发送完成后在等待一个IFS时间继续计数,直到计数完成后开始发送数据。

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IEEE 802.11是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标准的一种,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无线局域网中各种设备之间的通信规则,如数据传输速率、信道选择、加密和身份验证等。

以下是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物理层(PHY):定义了无线通信信号的传输方式和频带。

IEEE 802.11采用了多种不同的频率带和信号调制方式,如2.4GHz和5GHz 频带、OFDM和DSSS等。

媒体访问控制层(MAC):规定了无线局域网中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和控制方法。

IEEE 802.11标准采用了CSMA/CA(带碰撞避免)协议来控制设备之间的通信,以避免数据冲突。

数据传输速率: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多种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包括1、2、5.5、6、9、11、12、18、24、36、48和54 Mbps。

其中,2.4GHz频带的速率是低于5GHz频带的速率。

信道选择: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多种不同的信道,如2.4GHz 频带上有11个信道,5GHz频带上有23个信道。

为避免干扰,不同的设备要选择不同的信道进行通信。

加密和身份验证:IEEE 802.11标准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安全协议,如WEP、WPA和WPA2等。

这些协议能够保证无线局域网中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并且要求用户在接入无线网络时进行身份验证,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IEEE 802.11标准是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基础,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IEEE 802.11标准是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标准,它
规定了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和协议。

以下是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1. 信道带宽:IEEE 80
2.11标准规定了2.4 GHz和5 GHz两个
频段用于信道传输,并规定了20 MHz和40 MHz两种不同的
信道带宽。

2. 传输方式:IEEE 802.11 标准规定了两种传输方式,一种是
基于频分复用技术(OFDM)的11a/g/n/ac 等标准,一种是基
于直接序列扩频技术(DSSS)的11b标准。

3. 传输速率: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最高54Mbps(11a/g 协议)、600Mbps(11ac协议)的传输速率。

4. 安全性:IEEE 802.11标准中有许多协议(如WEP、WPA、WPA2)、加密算法(如AES、TKIP)和认证机制可供用户
选择,以保证无线网络的安全性。

5. MAC协议: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一种分布式协议,即分
布式协作功能(DCF),用以协调多个设备的数据传输。

6. 网络拓扑结构:IEEE 802.11标准支持多种网络拓扑结构,
如基础设施网络和自组网。

7. QoS支持:新版802.11e引入了QoS机制,支持对视频和音
频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优先处理。

总的来说,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了无线网络的频段、传输方式、速率、安全性、MAC协议、网络拓扑结构和QoS机制。

这些内容为无线网络设备提供了标准化的通信方式和协议,使得不同厂商的无线设备可以正常互相通信。

802.11mac层工作机制总结归纳

802.11mac层工作机制总结归纳

802.11mac层⼯作机制总结归纳IEEE 802.11 Wireless LAN ⽹络1.⽹络架构及特性简介由于可携式计算机(包含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 和掌上型计算机(laptop))普及率的快速成长,⽆线局域⽹络对今⽇的计算机及通讯⼯业来讲,将成为⼀项重要的观念及技术。

在⽆线局域⽹络的架构中,计算机主机不需要像在传统的有线⽹络⾥,必需保持固定在⽹络架构中的某个节点上,⽽是可以在任意的时间作任何的移动,也能对⽹络上的资料作任意的接⼊。

⼤体说来,⽆线⽹络有四项特性与传统的有线⽹络不同:⼀、⽆线⽹络的⽬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通常不等于⽬的位置(Destination Location):在有线⽹络⾥,⼀个地址通常就代表⼀个固定的位置,然⽽在⽆线⽹络⾥,这件事不⼀定成⽴,因为在⽆线⽹络中,事先被给定地址的⼀部计算机,随时都有可能会移动到不同的地⽅。

⼆、⽆线⽹络的传输媒介会影向整体⽹络的设计:⽆线⽹络的实体层和有线⽹络的实体层基本上有很⼤的不同,⽆线⽹络的实体层有下列特性:点和点之间的连结范围是有限的,因为这牵涉到讯号强弱的关系。

使⽤了⼀个需要共享的传输媒介。

传送的讯号未被保护,易受外来噪声⼲扰。

在资料传送的可靠性来讲,较有线⽹络来的差。

具有动态的⽹络拓朴结构。

因为上述的原因,使得设计整个⽹络的软硬体架构,就会和传统的有线⽹络不同。

举例⽽⾔,由于讯号传送范围的受限,使得⽆线局域⽹络硬体架构的设计,就必需考虑到只能在⼀个有着合理⼏何距离的区域内。

三、⽆线⽹络要有能⼒处理会移动的⼯作站:对⽆线⽹络来讲,⼀个重要的要求就是,不但能处理可携式的⼯作站(portable station),更要能处理移动式的⼯作站(mobile station),可携式的⼯作站也会从某⼀个位置移动到另⼀个位置,但长时间来看,它通常还是会固定在某⼀个位置上。

⽽移动式的⼯作站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不断的移动,且会在移动中仍对⽹络上的资料作存取。

802.11ax技术学习总结

802.11ax技术学习总结

• 高阶调制
802.11ac 采用 QAM 调制方式。 QAM 调制是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的结合。调制方式越高,
每个符号包含的bit数越多,效率越高。802.11ac采用256QAM调制方式,一个传输符号
对应于256值中的一个,用8位二进制数据表示,每个传输符号携带8bit数据。
为了进一步提升数据速率,802.11ax可以引入更高阶的1024QAM,每个符号携带10bit
• 动态CCA技术与空间复用
当802.11ax STA使用色码架构的CCA规则时,它们也允许搭配传输功率控制来一同调整 OBSS信号侦测门坎。这项调整可望改善系统层级性能以及频谱资源的使用效率。除此 之外,802.11ax STA也可调整CCA参数,例如能量侦测层级和信号侦测层级。 除了使用CCA来判断目前通道是否为闲置或忙碌中,802.11标准也采用了网络配置矢量 (NAV),这个时间机制会保持未来流量的预测,以供STA指出紧接在目前讯框后的讯框 需要多少时间。NAV可做为虚拟载波感测,用来为802.11通讯协议作业至关重要的讯框 确保媒体预约(例如控制框架以及RTS/CTS交换后的数据和ACK)。 负责开发高效率无线标准的802.11工作团队可能会在802.11ax标准中包含多个NAV字 段,也就是采用两个不同的NAV。同时拥有Intra-BSSNAV和Inter-BSS NAV不仅可协 助STA预测自身BSS内的流量,还能让它们在得知重迭流量状态时自由传输
• 载波聚合
802.11ax 的 5G频段同 802.11ac 频段相同,信道环境较好。 802.11ac 频率带宽 在802.11n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802.11ac进一步聚合了两个40Mhz的频宽, 得到了 80Mhz 的频宽。此外 802.11ac 再次对两个 80Mhz 的频宽聚合,得到 160Mhz的频宽。而802.11ax通过在5G频段采用同802.11ac相同的频段,提供 更好的兼容性同时,也更好的获得了相对应的性能带宽提升,保障了高密度用 户爆发下的高性能服务。

最新ieee802.11学习笔记资料

最新ieee802.11学习笔记资料

802.11协议学习笔记1、简介1.1IEEE 802 网络技术规格IEEE802家族是由一系列局域网络(Local Area Network,LAN)技术规格所组成,802.11属于其中一员。

注:现在已经到802.11n了,高速率802协议主要是改动了osi模型的最底下的两层PHY:解决传送与接受的细节MAC:解决如何访问介质与传送数据的规则802.11/b/g/n 一般处于2.4ghz频带,这三种协议互通,最近发布的802.11n具有5ghz高频2.4ghz这个频段被分为13个信道(CHina),每个信道间隔为5mhz。

802.11b/g是基于扩频与22MHz的通道宽度,故无法实现13个信道不交叠。

因此,只有三个通道可以实现频率不重叠,故在WLAN部署时,信道1,6和11为推荐信道。

在信道资源不够用或者用户容量要求较高时,也可以采用四个非重叠信道1,5,9和13。

而在5.8GHz频段,我国把5.725GHz到5.875GHz这一频段分成了5个信道,每个信道带宽为20MHz。

虽然划分了5个信道(149,153,157,161,165),但一般设备只支持其中的4个信道(149,153,157,161)。

1.2 WLAN组成与网络结构1.2.1 组成Wireless Medium (WM):无线传输媒介,无线局域网络物理层所使用到的传输媒介。

Station (STA):工作站,任何设备只要拥有IEEE 802.11的MAC层和PHY层的接口,就可称为一个工作站。

Station Services (SS):工作站服务,提供工作站收发数据的服务。

Basic Service Area(BSA):每一个几何上的建构区块(building block)就称为一个基本服务区域(Basic Service Area,简称BSA),每一建构区块的大小依该无线工作站的环境和功率而定。

Basic Service Set (BSS):基本服务区中所有工作站的集合。

802.11读书笔记

802.11读书笔记

802.11系列标准读后感在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802.11标准,此次802.11标准的读后感从四个方面入手:①802.11标准简介;②MAC层功能演进;③PHY层技术演进过程;④总结。

分别描述如下。

1.802.11标准简介随着无线局域网市场潜力的进一步发掘,IEEE802.11工作组也在最初版本802.11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修正案以适应市场的要求。

文章从802.11标准MAC层和物理层的功能演进两个角度入手,介绍了802.11工作组所制定的大部分标准,包括未完成的修正案和已经发布的标准,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802.11工作组最新修订中的极大吞吐量标准802.11ac和802.11ad,并对802.11系列标准的发展前景和方向做出了总结。

IEEE802工作组制定的标准主要涉及物理层(PHY)和媒体介入控制层(MAC)这两个层面。

由于无线媒介和稳定的有线链路是完全不同的传输环境,无线环境中即使在很短的传输距离内、也会产生极大的衰减并且空中的碰撞变得无法检测,因此传统以太网标准802.3所采用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CSMA/CD)变得不再适用。

1991年3月21日,802.11工作组正式成立,并于1997年发布了第一个802.11标准。

该标准在最底层的PHY层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案:调频扩频技术(FHSS)和直接序列扩频(DSSS)。

它们是基于开放的2.4GHz频段的,并且这两种机制都提供了基本的1Mbit/S传输速度和可选的2Mbit/s模式。

与802.3类似,802.11的MAC层机制也是基于“监听”的,即著名的分布式协调功能DCF。

DCF机制应用了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SMA/CA)策略,不同于802.3中的冲突检测,该机制能够更加主动的避免碰撞的发生。

除了DCF机制,最初的802.11标准还制定了基于中心调度实体的可选机制电协调功能PCF。

802.11无线wifi协议学习手册--无线网络权威指南(第解析

802.11无线wifi协议学习手册--无线网络权威指南(第解析

802.11 无线网络权威指南802.11无线网络权威指南(第2 版第 1 页, 共508 页802.11 无线网络权威指南文档密级802.11 无线网络权威指南目录802.11无线网络权威指南 (1(第2版 (1目录 (3序 (14前言 (16第1章无线网络导论 (241.1为何需要无线?241.1.1无线频谱:关键资源 (251.2无线网络的特色271.2.1没有实体界限 (271.2.2动态实体介质 (271.2.3安全性 (281.2.4标准的好处 (29第2章802.11网络概论 (312.1 IEEE 802 网络技术规格312.2 802.11 相关术语及其设计332.2.1网络类型 (342.2.2再论传输系统 (372.2.3网络界限 (382.3 802.11 网络的运作方式402.3.1网络服务 (402.4移动性的支持442.4.1移动性网络设计 (45第3章802.11 MAC (473.1 MAC 所面临的挑战483.1.1射频链路质量 (483.1.2隐藏节点的问题 (493.2 MAC 访问控制与时钟503.2.1载波监听功能与网络分配矢量 (513.2.2帧间隔 (523.2.3帧间隔与优先程度 (533.3利用DCF 进行竞争式访问543.3.1 DCF 与错误复原 (553.3.2使用重传计数器 (553.3.3 DCF 与延迟 (55802.11 无线网络权威指南文档密级3.3.4 Spectralink 语音优先性 (563.3.5帧的分段与重组 (573.3.6帧格式 (583.3.7 Frame Control 位 (583.3.8 Duration/ID 位 (623.3.9 Address 位 (623.3.10 Basic Service Set ID (BSSID (63 3.3.11顺序控制位 (633.3.12帧主体 (643.3.13帧检验序列(FCS (643.4 802.11 对上层协议的封装653.5竞争式数据服务663.5.1广播与组播数据或管理帧 (663.5.2单点传播帧 (673.5.3省电程序 (693.5.4多种速率支持(Multirate Support (713.6帧的处理与桥接723.6.1无线介质到有线介质(802.11 至以太网 (733.6.2有线介质至无线介质(Wired Medium to Wireless Medium (74 3.6.3服务质量延伸功能 (75第4章802.11帧封装细节 (764.1数据帧764.1.1 Frame Control(帧控制 (774.1.2 Duration(持续时间 (774.1.3地址与DS Bit (794.1.4数据帧的次类型 (814.1.5数据帧的封装 (824.2控制帧854.2.1一般的帧控制位 (854.2.2 RTS(请求发送 (864.2.3 CTS(允许发送 (874.2.4 ACK(应答 (884.2.5 PS-Poll(省电模式一轮询 (894.3管理帧904.3.1管理帧的结构 (904.3.2长度固定的管理帧元件 (914.3.3管理帧的信息元素 (994.3.4管理帧的类型 (1124.4帧发送以及连接与身份认证状态1164.4.1帧等级 (117802.11 无线网络权威指南文档密级第5章有线等级隐私(WEP (119 5.1 WEP 的密码学背景1195.1.1串流密码锁的安全性 (1205.1.2密码政治学 (1215.2 WEP 的加密机制1215.2.1 WEP 的数据处理 (1225.2.2 WEP 的帧格式 (1255.3关于WEP 的各种问题1265.3.1 RC4 在密码学上的性质 (1265.3.2 WEP 统设计上的瑕疵 (1265.3.3针对WEP 密钥的还原攻击 (127 5.3.4防范密钥还原攻击 (1285.4动态WEP 129第6章802.1X使用者身份认证 (130 6.1可延伸身份认证协议(EAP1316.1.1 EAP 的封包格式 (1316.1.2 EAP 的要求与回复 (1326.1.3 EAP 身份认证方式 (1336.1.4 EAP 认证的成功或失败 (1346.1.5 EAP 交换程序范例 (1346.2 EAP 认证方式(EAP Method135 6.2.1加密的方式 (1356.2.2非加密式EAP 认证方式 (137 6.2.3其他的内层身份认证方式 (138 6.3 802.1X:网络连接埠的身份认证1396.3.1 802.1X 的架构及相关术语 (1406.3.2 802.1X 的帧过滤 (1416.3.3 EAPOL 的封装格式 (1416.3.4定位 (1426.4 802.IX 与无线局域网络1426.4.1 802.11 网络上的802.1X 交换程序范例 (1426.4.2动态产生密钥 (144第7章802.11I:RSN、TKIP与CCMP (1457.1临时密钥完整性协议(TKIP1457.1.1 TKIP 与WEP 的差异 (1457.1.2 TKIP 的数据处理与过程 (1477.1.3 Michael 完整性检验 (1527.2「计数器模式」搭配「区块密码锁链—信息真实性检查码」协议(CCMP154 7.2.1 CCMP 的数据处理 (155802.11 无线网络权威指南7.3固安网络(RSN的运作方式文档密级1577.3.1 802.11i 密钥阶层体系 (1577.3.2 802.11i 密钥的产生与传递 (1597.3.3混合加密类型 (1607.3.4密钥快取 (161第8章过程管理 (1628.1管理架构8.2扫描162 1628.2.1被动扫描 (1638.2.2主动扫描 (1648.2.3扫描结果 (1658.2.4加入网络 (1668.3身份认证1678.3.1 802.11―身份认证‖ (1678.4事先身份认证1708.4.1 802.11 事先身份认证 (1708.4.2 802.11i 事先身份认证与密钥快取 (171 8.5连接过程1738.5.1连接程序 (1738.5.2重新连接程序 (1748.6节省电力1768.6.1 Infrastructure(基础型网络的电源管理 (1768.6.2 IBSS 的电源管理 (1818.7计时器的同步1838.7.1 Infrastructure 的计时同步 (184 8.7.2 IBSS 的计时同步 (1848.8频谱的管理1858.8.1传输功率控制(TPC (1858.8.2动态选频(DFS (1888.8.3 Action 帧 (190第9章PCF免竞争服务 (1969.1以PCF 提供免竞争访问196 9.1.1 PCF 作业 (1969.1.2基站的传输 (1979.1.3免竞争期间的长短 (1999.2 PCF 帧的封装细节1999.2.1免竞争期间结束(CF-End (201 9.2.2 CF-End+CF-ACk (2029.3电源管理与PCF 204802.11 无线网络权威指南文档密级第10章物理层概观 (205 10.1物理层架构10.2无线链路205 20510.2.1使用执照与管制 (20610.2.2展频 (20810.3 RF 传播与802.11 21010.3.1信号接收与效能 (21010.3.2路径损耗、传输距离与传输量 (21210.3.3多重路径干扰 (21310.3.4讯符间干扰(ISO (21410.4 802.11 的RF 工程21510.4.1 RF 零件 (215第11章跳频物理层 (21811.1 11.1 跳频传输21811.1.1 802.11 FH 的细节 (21911.1.2 802.11 跳频序列 (22011.1.3加入802.11 跳频网络 (22011.1.4 I S M 幅射量规定与最大传输量 (22111.1.5干扰效应 (22111.2高斯频移键控(GFSK22211.2.1二阶式GFSK (22211.2.2四阶式GFSK (22311.3 FH PLCP 22411.3.1分封(Framing与白化(whitening (22411.4 FH PMD 22611.4.1传输率1Mbps 之PH PHY 所使用的PMD (22611.4.2传输率2 -Mbps 之FH PHY 所使用的PMD (22611.5 PH PHY 的特性226 第12章直接序列序列物理层:DSSS与HR/DSSS(802.11B (22812.1直接序列传输12.2差分相移键控(DPSK228 23412.2.1差分二进制相移键控(DBPSK (23412.2.2差分正交相移键控(DQPSK (23412.3―原本的‖直接序列物理层23612.3.1 PLCP 的分封(framing与处理 (23712.3.2 DS PMD 附属层 (23812.3.3 DS PHY 的CS/CCA (23812.3.4 DS PHY 的特性 (23912.4互补码调制(CCK240802.11 无线网络权威指南12.5高速直接序列物理层(HR/DSSS PHY文档密级24012.5.1 PLCP 分封(Framinf与搅码(scrambling (24112.5.2 HR/DSSS PMD (24312.5.3 802.11b PHY 的非必要功能 (24612.5.4 HR/DSSS PHY 的特性 (246第13章802.11A 与802.11J (24813.1正交分频多工(OFDM24813.1.1载波多工 (24913.1.2正交性的意义(不使用微积分 (24913.1.3防护时间 (25013.1.4周期延伸(周期前置 (25113.1.5加窗法(Windowing (25313.2 802.11 所采用的OFDM 25313.2.1将OFDM13.2.1 302.11 a 所选用的.F.M 参数 (253 13.2.2作业频道的结构 (25413.2.3作业频道 (25813.3 OFDM PLCP 26013.3.1帧的格式 (26013.4 OFDM PMD 26313.4.1编码与调制 (26313.4.2电波效能:灵敏度与频道拒斥 (26413.4.3净空频道评估 (26413.4.4传送与接收 (26413.5 OFDM PHY 的特性266 第14章802.11:延伸速率物理层(ERP (26714.1 802.11g 的组成元件26714.1.1相容性议题 (26814.1.2防护机制 (26814.2 ERP 的物理层收敛程序(PLCP27114.2.1 ERP-OFDM 的帧格式 (27114.2.2 802.11 g 的单载波帧格式 (27214.3 ERP 的实际搭酣介质(PMD27514.3.1净空频道评估(CCA (27514.3.2接收程序 (27614.3.3 ERP 物理层的特性 (276第15章802.11N前瞻:MIMO-OFDM (27815.1共同功能27815.1.1多进与多出(MIMO (27815.1.2频宽 (279802.11 无线网络权威指南文档密级15.1.3 MAC 效能的提升 (27915.2 WWiSE 28015.2.1 MAC 的改良 (28015.2.2 WWiSE MIMO 硬件层 (28315.2.3 WWiSE PLCP (28615.2.4 WW i S E P MD (28915.3 TGnSync 29115.3.1 TGnSync MAC 的改良 (29115.3.2 TGnSync PHY 的改良 (29715.3.3 TGnSynC 硬件层传输(PLCP 与PMD (300 15.4比较与结论304第16章802.11的硬件 (30616.1 802.11 界面的一般结构30616.1.1软件控制的无线电:离题插播 (30816.1.2硬件实作上的议题 (30916.2实现上的差异31016.2.1重新激动界面卡 (31016.2.2扫描与漫游 (31016.2.3速率的选择 (31116.3解读规格表31116.3.1灵敏度比较 (31116.3.2延迟范围 (312第17章802.11与WINDOWS (31317.1 Windows XP 31317.1.1安装网卡 (31317.1.2选择网络 (31617.1.3安全性参数与802.1×\u30340X状态设置 (317 17.1.4设置EAP 认证方式 (32117.1.5 WPA 的状态设置与安装方式 (32617.2 Windows 200 32817.2.1动态WE P 的状态设置 (32817.3 Windows 电脑验证32917.3.1运作方式 (329第18章802.11与MACINTOSH (332 18.1 AirPort Extreme 网卡33218.1.1软件安装 (33218.1.2设置与监视AirPort 界面 (334 18.2在AirPort 上使用802.1X 33718.2.1 EAP 方法的配置设置 (340802.11 无线网络权威指南文档密级18.2.2密钥链 (34118.2.3障碍排除 (341第19章802.11与LINUX (34519.1 Linux 所支持的CIA 34519.1.1 PCMCIA Card Services 概观 (345 19.1.2 PCMCIA Card Services 的安装 (347 19.1.3监控网卡 (34819.1.4排除资源的冲突 (35019.2 Linux 无线延伸功能与工具35219.2.1编译与安装 (35219.2.2以无线工具和iwconfig 来设置界面 (352 19.3 Agere (Lucent Orinoco 35819.3.1编译与安装 (35919.3.2设置orinoco_cs 界面的配置 (36019.4采用Atheros 芯片组的网卡与MADwifi 361 19.4.1驱动程序架构与硬件访问层 (36119.4.2先决条件 (36219.4.3组建驱动程序 (36219.4.4驱动程序的使用 (36219.5在Linux 中使用xsulicant 36319.5.1先决条件 (36319.5.2编译与安装xsupplicant (36319.5.3 xsupplicant 的配置设置 (36419.5.4网络连接与身份认证 (36519.5.5 Linux 上的WPA (369第20章使用802.11基站 (37020.1基站的基本功能37020.1.1基站的种类 (37220.2以Ethernet 供电(PoE374 20.2.1 PoE 的种类 (37520.3选购基站37620.3.1真的需要基站吗? (378 20.4 CiscO 1200 基站37820.4.1设置1200 基站 (37920.4.2无线界面的配置设置 (379 20.4.3安全性的配置设置 (381 20.4.4监控 (38220.4.5障碍排除 (38320.5 Apple AirPort 基站384802.11 无线网络权威指南文档密级20.5.1初次设置 (38420.5.2管理界面 (385第21章无线网络逻辑架构 (388 21.1评估逻辑架构38821.1.1移动性 (38821.1.2安全性 (39121.1.3效能 (39221.1.4骨干工程 (39621.1.5网络服务 (39721.1.6用户端整合 (39721.2网络拓扑范例39821.2.1拓扑1:单一子网络 (39821.2.2拓扑形态2:E.T.P hone Home 或Island Paradise (403 21.2.3拓扑形态3:动态VLAN (40721.2.4拓扑形态4:虚拟基站 (41121.3逻辑架构的选择416第22章安全性架构 (41822.1安全性的定义与分析41822.1.1无线局域网络的安全问题 (41922.2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42222.2.1工作站身份认证与连接 (42322.2.2链路层身份认证 (42422.2.3网络层身份认证 (42622.2.4以RADIUS 整合用户身份认证 (42622.3以加密确保私密性42822.3.1静态WEP (42922.3.2 802.1X 动态WEP 密钥 (42922.3.3改良型RC4 加密:TKIP (43122.3.4 C C M P:AES 加密 (43122.3.5较上层的安全协议(IPsec、SSL 与SSH (432 22.4安全性协议的选择43422.4.1协议栈的安全防护 (43422.4.2身份认证方式的选择 (43722.4.3加密方式的选择 (44122.5私设基站44222.5.1检测 (44322.5.2实际定位 (44322.5.3关闭私设基站 (446第23章网络规划与工程管理 (448802.11 无线网络权威指南23.1工程规划与需求23.2网络需求文档密级44945023.2.1覆盖范围需求 (45123.2.2容量需求 (45323.2.3可移动性的需求 (45723.2.4网络整合的需求 (45723.3物理层的选择与设计45823.3.1 2.4 G H z(3.2.11 b/g频道规划 (459 23.3.2 5 GHZ(802、11a频道规划 (46123.3.3混合式频道规划(802.11 a+b/g 网络 (462 23.4基站摆设位置规划46223.4.1建筑物 (46323.4.2初步规划 (46523.4.3电波资源管理与频道规划 (46623.4.4规划的修正与测试 (46623.4.5准备最后的报告 (46823.5使用天线调整覆盖范围46823.5.1天线类型 (469第24章802.11网络分析 (47424.1网络分析工具47424.1.1 8.2.11 网络分析软件 (47524.2 Ethereal 47524.2.1编译与安装 (47624.2.2将无线界面设定为监听模式 (47624.2.3执行Ethereal (47824.2.4减少数据量 (48024.2.5使用Ethereal 进行8.2.11 分析 (48024.3 802.11 网络分析项目清单48524.3.1显示过滤初探 (48524.3.2一般疑难排除过程 (48624.4其它工具48924.4.1搜寻、量测与对映网络 (49024.4.2 WEP 密钥还原 (49024.5身份认证491 第25章802.11效能比较 (49225.1 802.11 效能评估49225.1.1计算示范 (49325.2改善效能25.3 802.11 可调参数494 495802.11 无线网络权威指南文档密级25.3.1无线电波管理 (49525.3.2电源管理调校 (49725.3.3计时过程 (49825.3.4可调参数一览表 (499第26章结论与展望 (50026.1标准化过程50026.1.1新的标准 (50026.2无线网络的当前趋势502 26.2.1安全性 (50226.2.2网络部署与管理 (50326.2.3应用程序 (50626.2.4协议架构 (50726.3结语508文档密级802.11 无线网络权威指南序早在碰面之前,Matthew Gast 就已经是我的心灵导师。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
在发射端扩展信号的扩展频谱技术。 在直接序列扩频传输技术中,使用一个伪随机二进制码来调制信号。这
个二进制码称为扩展码,通过扩展码将数据比特映射成多和比特,以提供
冗余。 在直接序列扩频传输技术中使用的扩展码类型主要有三种:巴克码序列 (Barker Code)、补码键控(CCK)和分组二进制卷积码(PBCC)。
无线网络技术
2.2 802.11系列协议概述
② 红外技术:红外技术使用的是红外线二进制数据传输,支持1Mbps( 基本接入速率)
和2Mbps(加强接入速率)的数据传输速率,两种传输速率使用不同的
调制方案,对于基本接入速率,红外物理层用16脉冲位置调制;对于加 强接入速率,使用4脉冲位置调制。脉冲位置调制就是根据脉冲在一段 周期内的位置不同代表不同的二进制符号。
无线网络技术
2.3 802.11物理层关键技术
OFDM的优点: 1)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或窄带干扰。在单载波系统中,单个载波的衰落 或干扰会导致整个通信链路的失败,在多载波系统中,仅有一部分载波 会受到干扰,通过采用纠错编码进行信息恢复。
2)抗多径干扰。当信道因多径传输而出现频率选择性衰落时,只有落
在频带凹陷处的子载波受到影响,其他的未受到损害,因此整个系统的 误码率性能要好得多。 3)信道利用率高。
2.1.2 ISM频段 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Medical)频段是一个免许可证的可用于 发展消费电子产品的频段,由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分配,设 备功率不能超过1W。ISM频段分为工业(902~928MHz),科学研究
(2.42~2.4835GHz)和医疗(5.725~5.850GHz),如图2-3所示。
它以802.11标准为基础,包括与无线局域网相关的多个已经发布和正在制 定的标准。

IEEE_802.11及802.15.4协议总结

IEEE_802.11及802.15.4协议总结

WLAN、LAN、Internet 连接
Portal:门桥(作用相当于网桥) DS:分配系统(可以是以太网、点对点链路或其它无线网)
IEEE802.11
移动自组网 (Mobile Ad hoc network)
移动自组网(MANET),无基础设施,没有基本服 务集中的接入点 AP, 而是由一些处于平等状态的移动站 之间相互通信组成的临时网络。移动自组网络中的每一个 移动设备都具有路由器的转发分组的功能。
中国规定使用1-11信道。由上图可知,某信道的信号传送时会与相 邻的多个信道产生重叠,若在同一个空间建立多个BSS/IBSS时,要让它们 所用的信道不会互相重叠而产生干扰。在同一个空间最多只能使用1、6、 11这三个信道,若选用其他信道,最多只能有2个互不干扰的信道。
IEEE802.11
同一空间多信道的使用增加了带宽
IEEE 802.11(1997.6), 1或2Mbps, 工作在2.4GHz频段或使用红外(IR) IEEE 802.11a(1999), 54Mbps, 12个信道,最多8个互不重叠,工作在5GHz频段 IEEE 802.11b(1999.9), 11Mbps , 11个信道,最多3个互不重叠,工作在2.4GHz频段 IEEE 802.11g(2003.6), 54Mbps, 11个信道,最多3个互不重叠,工作在2.4GHz频段 (802.11g兼容802.11b)
IEEE802.11
802.11b/g 互不重叠信道的选择
2.412G 2.422 2.432 2.442 2.452 2.462 2.472 2.4835GHz 2.417 2.427 2.437 2.447 2.457 2.467 2.4GHz
1 2 3 4

802.11总结

802.11总结

802.11a协议笔记:1、OFDM PHY包含两个协议功能:phy会聚功能(由plcp支持)、能将psdu映射成适合在两个或多个pmd系统的sta间发送和接收数据及管理信息的成帧格式,pmd系统,定义了多个采用ofdm系统的sta之间通过无线媒体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特性和方法ofdm phy 包含三个功能实体:PMD功能、 PHY会聚功能、层管理功能ofdm phy服务通过phy服务原语提供给MAC层2、ofdm phy功能PLCP 子层PLCP 子层的作用是使MAC 层操作对PMD 子层的依赖性最小化。

该功能简化了PHY 层到MAC 层的服务接口。

PMD 子层PMD 子层为在两个或多个STA 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提供了一种方法PHY 管理实体(PLME)PLME 与MAC 管理实体共同完成对本地PHY 功能的管理层或子层的服务是一组能力,它提供给下一个较高层(或子层)的用户。

通过描述代表每一个服务的服务原语和参数来规定抽象的服务3、OFDM PHY 特定服务参数本部分MAC 层的结构设计与PHY 层无关。

在特定的PMD 实现中,MLME可能需要作为标准PHY SAP原语的一部分与PLME 相互作用。

对于每个PMD 层,这些参数列表以及它们的可能取值在特定的PHY规范中都有定义。

TXVECTOR 参数长度(LENGTH) 表示MAC 层请求PHY 层发送的MPDU 的八位位组数PHY-TXSTART.request(TXVECTOR) 1~4095数据速率(DATARATE)PHY-TXSTART.request(TXVECTOR)6,9,12,18,24,36,48 和54 (单位为Mbit/s;6,12 和24 是必备的)服务(SERVICE)PHY-TXSTART.request(TXVECTOR)对加扰器进行初始化;7 个空比特+9 个保留的空比特发射功率等级(TXPWR_LEVEL)PHY-TXSTART.request(TXVECTOR) 1~8RXVECTOR 参数长度指示在PLCP 报头中包含的LENGTH 字段的值(LENGTH) PHY-RXSTART.indicate 1~4095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PHY-RXSTART.indicate(RXVECTOR) 0~RSSI 最大值数据速率(DATARATE)PHY-RXSTART.request(RXVECTOR)6,9,12,18,24,36,48和54 (单位为Mbit/s)服务(SERVICE)PHY-RXSTART.request(RXVECTOR)空4、OFDM PLCP 子层PSDU 和PPDU 相互转化的会聚过程。

802.11协议精读1学习资料整理

802.11协议精读1学习资料整理

802.11协议精读1学习资料整理1. 引言2. 802.11协议背景2.1 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简称WLAN,是一种用于无线数据通信的计算机网络。

与有线局域网相比,WLAN无需通过物理线缆连接,可以提供更高的可移动性和灵活性。

2.2 802.11协议的出现802.11协议最早由英国伦敦特许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教授诺曼·阿布尔森(Norman Abramson)提出,被称为“阿布尔森无线电网”,是无线局域网的前身。

后来,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来制定无线局域网标准,并于1997年发布了第一个版本的802.11协议。

2.3 802.11协议的发展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802.11协议也不断演进和改进。

目前,市场上主要采用的是802.11a/b/g/n/ac/ax等不同版本的协议,它们在频段、速率、信道带宽等方面有所不同,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3. 802.11协议基本原理3.1 802.11协议的工作原理802.11协议使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

通信的两端分别是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

发射器将数据转换成无线电信号并发送出去,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后将其转换回数据。

3.2 802.11协议的通信过程802.11协议的通信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认证(Authentication)、关联(Association)和数据传输(Data Transfer)。

在认证阶段,客户端设备需要提供身份信息,并与无线接入点进行身份验证。

在关联阶段,客户端设备与无线接入点建立连接,并进行通信准备工作。

在数据传输阶段,客户端设备和无线接入点通过无线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3.3 802.11协议的安全性为了保证无线网络的安全性,802.11协议提供了多种安全机制,如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WPA(Wi-Fi Protected Access)和WPA2等。

《802.11无线网络权威指南》学习总结2

《802.11无线网络权威指南》学习总结2
日天
第二章:802.11网络概论
1、本章概述:
描述了802.11 Wireless LAN的整体架构, 介绍了其相关的网络组件与缩略术语。 通过本章,能初步认识802.11与一些重 要概念,也能了解通信协议背后的设计原理 以及它们如何提供类似Ethernet的使用经验。
日天
第二章:802.11网络概论
PLCP
PMD
Data link Physical
日天
第二章:802.11网络概论
OSI模型:
(1)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 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 (2)OSI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从下到上的七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3)作用:OSI是一个定义良好的协议规范集,并有许多可选部分 完成类似的任务。它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 关系以及各层所包括的可能任务,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和组织各层 所提供的服务。 (4)OSI参考模型并不是标准,而是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 框架,至于标准其实是TCP/IP参考模型
日天
第二章:802.11网络概论
网络类型:
(1)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简称BBS): 802.11网络的基本组件,由一组相互通信的工作站构成 (2)基本服务区域:工作站间通信在某个模糊地带进行, 该区域受限于所使用的无线媒介的传播特性 (3)只要位于基本服务区域,工作站就可以与同一BSS的 其他成员通信
日天
第二章:802.11网络概论
扩频( Spread Spectrum ,简称S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2.11协议学习笔记1、简介1.1IEEE802网络技术规格IEEE802家族是由一系列局域网络(Local Area Network,LAN)技术规格所组成,802.11属于其中一员。

注:现在已经到802.11n了,高速率802协议主要是改动了osi模型的最底下的两层PHY:解决传送与接受的细节MAC:解决如何访问介质与传送数据的规则802.11/b/g/n 一般处于2.4ghz频带,这三种协议互通,最近发布的802.11n具有5ghz高频2.4ghz这个频段被分为13个信道(CHina),每个信道间隔为5mhz。

802.11b/g是基于扩频与22 MHz的通道宽度,故无法实现13个信道不交叠。

因此,只有三个通道可以实现频率不重叠,故在WLAN部署时,信道1,6和11为推荐信道。

在信道资源不够用或者用户容量要求较高时,也可以采用四个非重叠信道1,5,9和13。

而在5.8GHz频段,我国把5.725 GHz到5.875 GHz这一频段分成了5个信道,每个信道带宽为20MHz。

虽然划分了5个信道(149,153,157,161,165),但一般设备只支持其中的4个信道(149,153,157,161)。

1.2 WLAN组成与网络结构1.2.1组成Wireless Medium (WM):无线传输媒介,无线局域网络物理层所使用到的传输媒介。

Station (STA):工作站,任何设备只要拥有 IEEE 802.11 的 MAC 层和 PHY 层的接口,就可称为一个工作站。

Station Services (SS):工作站服务,提供工作站收发数据的服务。

Basic Service Area (BSA):每一个几何上的建构区块 (building block) 就称为一个基本服务区域(Basic Service Area, 简称 BSA) ,每一建构区块的大小依该无线工作站的环境和功率而定。

Basic Service Set (BSS):基本服务区中所有工作站的集合。

Distribute System (DS):分布式系统,通常是由有线网络所构成,可将数个 BSA基本服务区域连结起来。

Access Point (AP):接入点,连接BSS 和 DS 的设备,通常在一个BSA 内会有一个接入点。

Extended Service Area (ESA):数个 BSA基本服务区域经由 DS 连结在一起,所形成的区域,就叫作一个扩充服务区。

Extended Service Set (ESS):数个经由DS分布式系统所连接的 BSS 中的每一基本工作站集,形成一个扩充服务集。

Distribution System Services (DSS):分布式系统所提供的服务,使得数据能在不同的 BSS 基本服务集间传送。

1.2.2 WLAN的网络结构WLAN网络结构主要可分为:AD-HOC,基础架构模式,多AP 模式,无线网桥模式,无线中继器模式。

Ad-hoc的网络没有中心接入点来控制设备通讯,而是允许各设备之间直接进行通讯。

Ad-hoc的网络不能与任何基础架构设备或其他有线网络设备通讯,只可与其他Ad-hoc设备进行通讯。

Infrastructure基础架构模式的网络需使用接入点来控制无线网络通讯,通常由无线接入点AP、无线站点STA、分布式系统DS组成。

多AP模式指多个AP和DS组成的基础架构模式网络,即ESA。

无线网桥模式即采用一对AP以网桥模式,连通两段DS。

无线中继器模式则类似接力的方式,进行信号延伸。

2、802.11 MAC2.1MAC访问与时钟控制2.1.1无线链路品质无线链路(radio link)的数据传输会受到噪声于干扰的影响。

多径衰落造成的布线死区(dead line)也可能导致帧无法传送,因此采用肯定确认机制(positive acknowledgment),所有传出去的帧必须得到相应。

、上述的流程为一个原子操作,即不可分割,必须完成这一套动作,否则就失败,不存在第三三种情况。

2.1.2 隐藏节点问题有可能因为距离的原因而导致站点无法接受对方的无线电波导致碰撞的问题相当难以监听,因为无线收发器通常是半双工模式。

为了防止碰撞发生,802.11使用RTS/CTS(允许发送)。

加上这两个消息,和之前的frameack构成一个原子操作。

2.1.3 介质访问协调CSDM/CA访问时有分布式协调功能控制(DCF,先检测链路是否处于空闲,如果传送者占据某个频道则随机延时(退避算法)),需要用到无竞争服务,可通过PCF协调。

HCD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型协调功能。

载波监听有两种A)物理载波监听:昂贵,有时不管用B)虚拟载波NAV来实现,通过RST/CST标头来传送,只要NAV不为0即其他站不能访问该站点,也就不会被打断,直到收到ACK2.1.4 帧间间隔A)短帧间间隔(short interframe space,SIFS),用于高优先级的传输场合(RTS/CTS)B)PCF帧间间隔(PCF interframe space,PIFS),用于无竞争式服务中C)DCF帧间间隔(DCF interframe space,DIFS),用于竞争式服务中最短的媒介闲置时间D)扩展帧间间隔(extended interframe space,EIFS),用于帧传输出错时才会用到帧接受无误则必须空出一段DIFS,否者空出一段EIFS,介质处于busy则准备指数型退避访问程序。

一个帧一旦被发出则会启动重传计数器,MAC被赋予每个帧片段中最长的那一个,传送第一个片段后,存活计数器启动,超过这个时间就会被丢弃,不会重传剩余的片段。

TCP可能检测到重传不过传给802.11的还是当新帧看待。

计数器会归零。

DIFS这段时间会试图传送之前拥塞的数据,之后的时间为竞争期或者是退避期,这个期间会用一个时槽来控制访问2.2 帧的分段与重传当上层封包的大小超过网络管理人算所设定的阈值时,就会进行帧的分段,每个帧片段(fragment)都有相同的帧序号(frame sequence number)以及一个递增的帧片段号(fragment number)以便于重组,帧控制信息(frame control information)用来指示是否还有其他帧片段等待接收,构成整个帧的所有帧片段会在所谓的片段突发期进行传送。

2.3 帧的格式| frame control | duiration/ID |addr1 | addr2 | addr3 |seq-ctl | addr4 | frame-body | FCS | 802.11帧分为三个部分:帧头(Mac header)、帧实体(body)、FCS域。

分为MAC header、Frame Body和FCS。

MAC header由4个字段构成,分别为:Frame Control、Duration ID、Address、Seq-ctla)帧的控制段version字段:Protocol(协议版本)字段由两位构成,用显示该帧所使用的MAC版本。

目前802.11 MAC只有一个版本,它的协议编号为0。

Type和subtypeTo DS与From DS位这两个位用来指示帧的目的地是否为分布式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

在基础结构型网络里,每个帧都会设定其中一个DS位MF,more frame此位的功能类似IP的“more fragments“位。

若较上层的封包经过MAC分段处理,除了最后一个片段,其他片段均会将此位设定为1。

大型的数据帧以及某些管理帧可能需要加以分段,除此之外的其他帧则会将此位设定为0retry,重传帧有时候可能需要重传帧。

任何重传的帧会将此位设定为1以协助接收端剔除重复的帧。

电源管理此位用来指出发送端在完成当前的原子帧交换之后是否进入省电(power-save)模式,1代表工作站即时入省电模式,而0则代表工作站会一直保持在清醒状态。

More data位为了服务处于省电模式中的工作站,接入点会将这些从分布式系统接收来的帧加以缓存。

接入点如果设定此位,即代表至少有一个帧等待给休眠中的工作站Protected Frame位相对于固定式网络,无线传送本质上就比较容易被拦截。

如果帧受到链路层安全协议的保护,则此位会被设定为1,而且该帧会略有不同。

之前的Protected Frame位被称为WEP位Order位帧与帧片段可依次传送,不过发送端与接收端的MAC必须付出额外的代价。

一旦进行严格依序(strict ordering)传送,则此位会被设定为1,否则这个位必然为0。

Address 位一个802.11帧最多可以包含四个地址位。

这些位地址位均经过编号,因为随着帧类型不同,这些位的作用也有所差异.基本上Address 1代表接收端Address 2代表传送端Address 3位被接收端拿来过虑地址。

802.11所使用的定位模式,乃是依循其他IEEE 802 网络所使用的格式,包括以太网。

地址位本身的长度有48个bit。

如果传送给实际介质的第一个bit为0,该地址位代表单一工作站(单点传播[unicast])。

如果第一个bit为1,该地址代表一组实际工作站,称为组播(多点传播[multicast])地址。

如果所有bit均为1,该帧即属广播(broadcast),因此会传送给连接至无线介质的所有工作站。

这些长度48个bit的地址位有各种不同的用途:目的地址和以太网一样,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是长度48个bit的IEEE MAC 识别码代表最后的接收端,亦即负责将帧交付上层协议处理的工作站。

源地址此为长度48个bit的IEEE MAC识别码,代表传输的来源。

每个帧只能来自单一工作站,因此Individual/Group bit必然为0,代表来源地址(Source address)为单一工作站。

接收端地址此为长度48个bit的IEEE MAC识别码,代表负责处理该帧的无线工作站。

如果是无线工作站,接收端地址即为目的地址。

如果帧的目的地址是与基站相连的以太网结点,接收端即为基站的无线界面,而目的地址可能是连接到以太网的一部路由器。

传送端地址此为长度48个bit的IEEE MAC识别码,代表将帧传送至无线介质的无线界面。

传送端地址通常只用于无线桥接。

Basic Service Set ID (BSSID)在基础网络里,BSSID(基本服务集标识)即是基站无线界面所使用的MAC地址。

而对等(Adhoc)网络则会产生一个随机的BSSID,并将Universal/Localbit设定为1,以防止与其他官方指定的MAC地址产生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