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做好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工作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如何做好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事业单位基于其社会性质的特殊性,主要运用财政资金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使得财务分析工作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的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随着全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事业单位的资金运用情况也日趋复杂,若要很好的掌握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营规律,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的使用效力,准确、及时的财务分析显得日益重要。首先,阐述了财务分析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然后根据事业单位当前的分析指标了解事业单位的运营现状,并针对一些现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分析指标;财务分析
一、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财务分析对事业单位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首先,财务分析要有科学、合理、全面的体系架构,在科学、准确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抓住事业
单位的财务活动规律,掌握事业单位的发展态势,为单位主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第一手数据材料,汇总说明预算的执行情况,评价分析财务现状,并预测财务活动发展趋势,为相关责任人进行精细化决策提供科学、准确、可行的依据。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财务分析指标是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财会资料为依据,提取相关数据,通过系统分析方法,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汇总、评价和建议,有助于事业单位管理者作出科学、正确的经营决策。2013年1月起开始实施的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列示的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有经费自给率、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比率、资产负债率等。下面主要对几个重要的财务分析指标进行探析,了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并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经费自给率是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之和与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之和的百分比,分子的各项收入不含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分母的各项支出是单位的经常性支出,值得注意的是,为使经费自给率计算得更为准确,单位较大金额的临时性支出和一次性支出,要予以扣除,以免引起经费自给率较大波动。
经费自给率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重要分析指标
之一,主要衡量事业单位自筹收入的能力和明确该收入是否满足经常性支出程度,有助于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确定补助金额。这项指标更加有利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分析评价工作。
(二)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比率的公式分别为人员支出与事业支出的百分比,公用支出与事业支出的百
分比,是反映事业单位支出结构的指标。其中人员支出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和社会保障费等人员经费的支出,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水电费、维修(护)费、设备购置费等公用经费支出。
通过对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分析,有助于了解事业单位的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由于不同的事业单位职能不同,各项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也会有差别,有的事业单位人员支出比重高一些,有的单位公用支出比重高一些,若要更为全面的反映单位的支出情况,还应该进一步对支出进行分类并进行评价分析,按支出资金来源分为财政拨款支出和其他支出,按支出性质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按支出经济分类分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及基本建设支出和其他资本性支出,计算各项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从单位自身方面考虑,相同的指标可以与以前年度的进行比较,分析单位支出结构变化,并预测单位发展趋势,也可以与其他事业单位进行横向比较,查找不足与优势,全面了解单位发展现状。另一方面,上级单位或财政部门通过对各项支出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可以准确掌握事业单位的资金去向和各单位发展状况,了解各单位支出结构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有利于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反
映事业单位一定时期内总资产中债务资金所占比例的一个
指标。衡量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所用债务资金的偿还能力以及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对于事业单位本身来说,此项指标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比例较为合适。
(四)预算收入完成率和预算支出完成率,用来衡量事业单位收入总预算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的完成程度,有助于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计算公式如下: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
算调整数)×100%(年终执行数不包括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
算调整数)×100%(年终执行数不包括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五)人均基本支出,用来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的平均基本支出水平,公式为:
人员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
编人数
除了上述财务指标外,其他指标的分析评价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有对收入支出结构的分析评价、收入支出上下年度对比分析评价、年末结转和结余及事业单位年末基金结余情况的分析评价、机构和人员增减变动情况的分析评价和资产负债变动情况的分析评价
等,全面的分析评价工作有助于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财务指标体系,进行科学的财务分析,进而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做好财务分析工作的其他因素
(一)财会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管控方式,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要跟上改革的步伐,认清形势,更新观念,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记账、结账等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素养,以提高财务分析能力,了解单位财务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具全面的财务分析报告,为相关责任人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进而有利于其作出科学而精确的决策,促进事业单位良性发展。
(二)事业单位自身要加强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
事业单位要加强自身的财务运营管理,就要提高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程度,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财务分析制度,规定财务分析的评价指标、分析方法和分析内容,构建合理的财务分析机制,明确财务分析流程和相关部门职能,细化职责权限,形成联动机制,运用完善的制度机制为做好单位的财务分析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以便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进而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