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检定修管理制度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点检定修制

点检定修制

(2)制定定修计划
定修计划是控制定修实施的一种手段,它 是定修模型在计划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具体 化,其目的是预知定(年)修项目数、确 定的日期和时间,便于生产、设备方面工 作的预安排。定修计划有跨年度的长期计 划、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和月度计划。
3.4点检定修制在设备维修管理制度中的地位
为了统一参与现代化设备管理活动部门和人员的行为,必 须制订以下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任务3 点检定修制
所谓点检定修制是一套加以制度化的比较完善的科 学管理方法,它的实质就是以预防维修为基础,以 点检为核心的全员维修制,它是从日本新日铁引进 的设备维修管理方式,这套方式的核心内容是点检 和定修,为此,我们统称点检定修制。。
3.1点检定修制的主要内容
点检定修制的主要内容是: (1)推行全员维修制:凡参加生产过程的一切人员都要参加
通常,设备可能发生劣化的部位包括以下七个部分:
1)回转部分(如各类轴承、轴套等); 2)滑动部分(如导轨面、滑块等); 3)传动部分(如压下丝母、齿轮、齿条等); 4)荷重支撑部分(如轧机牌坊、剪床刃台等); 5)与原材料相接触部分(如传送皮带、辊道等); 6)受介质腐蚀部分(如水、风、气各类管道、阀门
2.定(年)、日修及检修分工 由于我们把所有生产作业线设备分为两大类,这就引出了定 (年)、日修这一个新的概念,并为检修分工奠定了基础。
所谓定修就是在主作业线停产条件下进行的计划检修,定 修是按照一定的模式有计划地进行的。定修日期是固定的, 每次定修时间一般不超过16小时。通常定修时间合中率 允许误差规定为:1±5%,从安全角度考虑,原则上,定 修日不安排在星期一、六、日进行。一般定修的周期应视 设备状况,在不同的时期亦可作相应的调整。
2)为提高检修人员的工时利用率,以有限的人力完成设备所 必须的全部检修工作量,对检修工程的实施分工、工程施 工计划的编制、工程项目的委托、施工前后的安全确认、 施工配合等一系列工作实行了标准化程序管理。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寿命,我们制定了以下设备点检、维护、定修以及全面安全管理制度。

一、设备点检1.1 每天开机前点检1.1.1 首先,检查设备的电源开关和电源线是否正常,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供电。

1.1.2 检查设备的机械部分是否存在异常声音、异味或振动,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排除。

1.1.3 检查设备的液位、压力、温度等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有异常情况应记录并及时报修。

1.1.4 检查设备的各个传感器、仪表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1.2 每周点检1.2.1 检查设备的油液是否过期或污染,如有需要应及时更换或补充。

1.2.2 检查设备的紧固件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应及时紧固。

1.2.3 检查设备的液压、气动部分是否存在漏油、漏气情况,如有漏油、漏气应及时修复。

1.2.4 检查设备的电气部分是否存在线路老化、接触不良等问题,如有问题应及时维修。

1.3 每月点检1.3.1 检查设备的滤清器、空气过滤器等滤芯是否需要更换,如有需要应及时更换。

1.3.2 检查设备的传动部分是否需要加油或更换润滑脂,如有需要应及时处理。

1.3.3 检查设备的高温部位是否存在过热情况,如有过热应寻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1.3.4 检查设备的连接部分是否存在松动、断裂等问题,如有问题应及时修复。

二、设备维护2.1 定期修理2.1.1 按照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修周期制定定期修理计划。

2.1.2 在定期修理期间,对设备的内部结构、关键部件进行检查和维修。

2.1.3 检查设备的液压、气动、电气、机械等部分是否发生磨损或老化,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2.2 故障维修2.2.1 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

2.2.2 维修人员应按照设备维修手册或相关规范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

2.2.3 维修完成后,应对设备进行重新调试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设备的点检管理与定修管理

设备的点检管理与定修管理

设备的点检管理与定修管理1. 引言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基础,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对于生产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设备的点检管理和定修管理是确保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本文将重点介绍设备的点检管理和定修管理的概念、流程和方法。

2. 设备点检管理设备点检管理是指对设备日常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和记录,以发现设备的异常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理或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点检管理的目的是提前发现设备故障、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设备损失,进而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2.1 点检内容设备点检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设备外观:检查设备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腐蚀。

•设备连接:检查设备的连接是否松动或脱落。

•设备传动部分:检查传动部分的皮带、链条、齿轮等是否磨损、松动或缺失。

•设备润滑系统:检查润滑系统的油位、油质和润滑点是否正常。

•设备电气系统:检查设备的电气接线是否正常、插头接触是否良好。

•设备控制部分:检查设备的控制面板和按钮是否正常、是否有松动的接线。

•设备运行记录:检查设备的运行时间和生产数据是否正常记录。

2.2 点检频率设备的点检频率应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运行状况来确定。

一般而言,设备点检的频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日常点检:对设备进行日常的外观检查,每天进行一次。

•周常点检:对设备进行更细致的检查,包括设备传动部分、润滑系统等,每周进行一次。

•月度点检: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设备的电气系统、控制部分等,每月进行一次。

•季度点检:对设备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查,包括设备的运行记录等,每季度进行一次。

2.3 点检记录设备点检的结果应及时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分析和参考。

点检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点检时间和地点•点检人员•点检的设备•点检的内容•发现的异常情况和处理方法3. 设备定修管理设备定修管理是指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以确保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中保持稳定和高效的状态。

设备定修管理的目的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预防设备故障和损坏。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一、设备点检制度:1. 点检内容:对设备的外观、操作部件、润滑部位等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点检频率: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使用环境,制定相应的点检频率,如每天、每周、每月等。

3. 点检记录:记录点检项、点检时间、点检人员等信息,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4. 异常处理:如果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报修。

二、设备维护制度:1. 维护计划:制定维护计划,包括设备的定期保养、清洁、润滑等工作,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 维护记录:记录维护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并做好设备维护记录,实现对设备维护工作的跟踪和管理。

3. 维护培训:相关人员需接受维护培训,了解设备的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维护质量。

三、设备定修制度:1. 定期检修: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要求,制定定期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调整和修复。

2. 定修内容:包括设备的机械部分、电气部分、传动部分等的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定修记录:记录定修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并做好设备定修记录,实现对设备定修工作的跟踪和管理。

四、全面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教育培训:对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安全制度落实:制定设备安全操作制度,并监督执行,严禁违规操作。

3. 安全巡检:设立专门的安全巡检岗位,定期进行设备安全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整改。

4. 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预案,提前制定好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

以上是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的制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一、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一、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第一章设备点检、定修制度第一节设备点检定修制度目的及意义一、设备“点检、定修”制度目的通过对设备的检查和诊断,尽早发现不良的部位,判断并排除不良的因素,进而确定故障修理的范围、内容,并且编制出精确、合理的备品备件供应计划和设备维修计划,从而做到“防故障于未然",保持设备性能的高度稳定。

按预先设定的部位、项目和内容,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测定,掌握设备劣化的程度和发展趋势,进而提出防范措施并及时加以处理,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延长零部件寿命,达到以最经济的维修费用来完成设备维修的目的。

二、设备“点检、定修”制度意义设备点检是一种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是利用人的感官或仪表、工具,按照“七定"的方法对设备进行检查,找出设备的异状,发现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的一种管理方法.根据设备预防维修的原则,在推行点检制掌握设备的实际技术状态,预定设备零部件使用寿命周期的基础上,安排连续生产系统的设备在“停机时间短、生产物流损失小、能源介质损失少、修理负荷均衡、修理效率最高”的一种最经济的修理方式称为定修.点检与定修的关系是定修中检修计划的立项主要来自于点检结果,如果只进行点检而不进行定修,点检就失去了意义;如果不进行点检,定修也就无法进行。

第二节设备“点检、定修”体系一、成立“点检、定修"制领导小组组长:史国宾、周建友副组长:董俊友成员:李国伟、王一、刘海涛、许立民、洪长辉、牛晓宇、张晓奎、钟立河、高庆超、任志起。

领导小组负责督导机电设备、设施“点检、定修”管理的主要环节,定期和动态的对机电设备、设施“点检、定修"管理进行监督考核。

平衡解决在设备检修中出现的问题等.设备点检定修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维修一队队长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设备点检定修制的落实情况,负责检查、督导和考评奖惩意见等日常业务。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企业设备的点检、定期检修和管理工作,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生产安全和质量稳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设备的点检、定期检修和管理工作。

三、管理标准1. 设备点检1.1 设备点检工作应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每日实施点检。

1.2 点检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外观、运行状态、润滑情况、压力、温度、电气连接等。

1.3 点检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点检项目、点检时间、点检人员、点检情况等。

1.4 发现异常情况或故障时,设备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报修,并填写维修申请单。

1.5 点检记录应保存至少6个月,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2. 定期检修2.1 设备的定期检修工作应由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按照设备的使用频率和生产计划制定检修计划。

2.2 检修计划应包括检修周期、检修内容、检修人员等。

2.3定期检修应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更换易损件等工作。

2.4 检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零部件。

2.5 定期检修后的设备应经过试运行和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生产。

3. 设备管理3.1 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进行登记、归类、分类编号等工作,确保设备管理的有效性。

3.2 设备管理人员应制定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购置日期、规格型号、安装位置等。

3.3 设备管理人员应制定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的使用说明、维修记录、点检记录、定期检修记录等。

3.4 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盘点,确保设备的数量和状态与记录一致。

四、考核标准1. 设备点检考核1.1 设备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的点检要求和频率进行点检,记录准确、完整,未漏检、误检。

1.2 监管人员应定期抽查设备点检记录,并进行现场验证,点检记录符合要求者得分。

1.3 设备点检考核得分按每月进行统计和评估,不足10分的设备操作人员将接受追加培训。

2. 定期检修考核2.1 设备管理人员应按照计划完成设备的定期检修工作,记录详实、准确,未漏检、误检。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定目的1. 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2. 保障生产安全、防止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3.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维修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点检、维护、定期检修和全面安全管理。

三、设备点检1. 定义设备点检是指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确认,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修复,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点检内容(1)设备外观检查:检查设备外表是否有异常,如损坏、污染等情况;(2)设备运行状态检查: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如噪音、振动、温度等;(3)设备润滑检查:检查设备润滑油的质量和量是否正常,如需要及时添加或更换;(4)设备传动系统检查:检查设备传动系统是否正常,如皮带、链条、齿轮等是否磨损;(5)设备电气系统检查:检查设备电气部分是否有异常,如电线是否破损、接线是否松动等;(6)设备保护装置检查:检查设备各种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如安全阀、压力表等;(7)设备故障记录:记录设备在点检过程中发现的故障和问题。

3. 点检频率(1)日常点检:设备的日常点检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点检;(2)定期点检:设备的定期点检由设备维修人员负责,频率为每季度一次。

四、设备维护1. 定义设备维护是指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维护内容(1)设备清洁:定期清洗设备表面和内部,保持设备清洁;(2)设备润滑:定期给设备的润滑部位添加润滑油,确保设备的润滑状况良好;(3)设备紧固:检查设备紧固件的紧固情况,如有松动及时紧固;(4)设备零部件更换: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磨损情况,及时更换设备的各种零部件。

3. 维护频率(1)日常维护:设备的日常维护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维护;(2)定期维护:设备的定期维护由设备维修人员负责,频率为每月进行一次维护。

五、设备定修1. 定义设备定修是指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和维修,包括设备的拆卸、清洗、更换零部件、调整等工作,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点检定修基础知识

点检定修基础知识

点检定修基础知识1、设备点检的定义是什么?点检定修制是全员、全过程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它是与状态检修、优化检修相适应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

2、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原则(“八定”)是什么?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定点、定标准、定人、定周期、定方法、定量、定业务流程、定点检要求。

3、什么是设备的五层防护线?设备的五层防护线,又称五层设防,就是把岗位日常点检、专业定期点检、专业精密点检、技术诊断和倾向管理、精度性能测试检查等结合起来,以保证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防护体系。

4、什么是精密点检?精密点检的定义是:用精密检测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调查,或在设备不解体情况下,运用诊断技术、特殊仪器、工具或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裂纹、绝缘、温升、变形等物理量,并经过测得的数据,对照标准进行分析、比较、判定,定量地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

5、什么是设备定修?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设备定修是指在推行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预防维修的原则,按照设备的状态,确定设备的检修周期和检修项目,在确保检修间隔内的设备能稳定、可靠运行的基础上,做到使连续生产系统的设备停修时间最短,物流、能源和劳动力消耗最少,是使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得到最佳配合的一种检修方式。

6、什么是状态检修?状态检修是指根据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评估设备的状况,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检修的方式。

7、“五大要素”指什么?五大要素”是:点检管理、日常维护、设备的“四保持”、备品备件管理、按计划检修。

8、设备点检管理的五层防护体系是什么?五层防护体系的五层分别指:运行人员的巡回检查为第一层防线,专业点检人员的点检为第二层防线,技术人员和专业点检员共同参与的精密点检和技术监督为第三层防线,在上述三种点检的基础上的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是设备点检管理的第四层防线。

设备的性能和精度测试则是设备点检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

点检定修资料

点检定修资料

钢铁公司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设备点检定修管理,提升设备技术、经济水平,规范点检定修行为,依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要点。

第二条相关定义1、点检制,是一种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系,是实现设备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并使这三方面达到最佳化,实现全员设备维修管理的一种综合性管理制度。

2、定修制,是一种设备检修管理制度,它在定修模型的指导下,按照工程委托、接受工程、工程实施、工程验收等步骤所形成的一整套科学而严谨的管理制度。

3、点检定修制,是一套加以制度化的比较完善的科学管理方法,其实质是以预防维修为基础,以点检为核心的全面维修管理体制。

4、点检,是设备点检人员对自己所管辖区域内设备,按照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进行周期性的设备检查和诊断,掌握设备的劣化状态和趋势,提出预防措施,并加以处理,达到预防维修的目的。

5、定修模型,是各主作业线生产工序的定修组合,按能源平衡、物流平衡、生产平衡与检修人员平衡,评定出定修周期、时间的标准模式,这个模式称为定修模型。

第三条本要点适用于公司各生产区的设备点检、定修管理。

第二章职责第四条设备处1、负责对公司各单位设备点检定修工作检查、督导及点检定修管理制度编制、修订工作。

2、负责编制、审核定修模型。

3、负责审核定(年)修计划,组织定(年)修预备会议。

4、负责协调定(年)修、抢修工作中的相关事项及进行技术支撑;同时对设备方面造成的检修延时进行考核。

5、负责组织三级以上设备事故的分析处理。

6、负责检查、指导各单位软件(六种台帐、四大标准)建档、存档、更新工作。

7、负责设备维护费用的审批与管控。

8、负责设备检修外协项目的归口管理。

9、负责组织检修工程验收评估与总结工作。

10、负责组织点检员素质提升工作及验收评比。

第五条安全生产处1、负责配合设备处编制定修模型。

2、参加定(年)修预备会议,根据设备处提供的检修计划,负责制定停复产节点,协调各单位工序产能的匹配。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5篇)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5篇)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强化设备点检制在维检中心全面贯彻执行,巩固和深化设备管理,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以达到减少设备故障,降低维修费用的目标。

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所属设备的点检管理。

三、组织机构(1)危险中心经理是设备点检管理工作的第一领导者、管理者和责任者。

(2)维检中心点检站站长是设备点检管理工作的常务领导。

(3)公司设备科是设备点检日常工作管理和考核的职能部门。

(4)各作业区区长兼本作业区点检作业长。

(5)各作业区下设点检责任员及兼(专)职点检员。

四、职责(1)公司设备科点检站负责全厂设备点检工作的管理和考核。

(2)各作业区负责所辖区域设备点检工作的执行和推广。

(3)维检中心负责厂设备专业点检的实施。

五、定义为了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早期处理的设备检查。

六、点检管理的内容及要求1、点检制的特点(1)生产工人负责日常管理。

(2)有一支从事点检工作的专业点检员队伍,按设备分区进行管理;(3)有一套科学的点检基准、业务流程、合理的责权关系和推进工作的组织体系;(4)有比较完善的仪器、仪表、检测手段和维修设施的现代化;(5)推行以作业区长为责任主体的现代化基层管理模式。

2、点检的“五定”要求(1)定点:要详细设定设备应检查的部位、项目及内容,做到有目的、有方向地实施点检作业;(2)定法:对检查项目定明确的检查方法,即是采用“五官”判别,还是借助于简单的工具、仪器进行判别;(3)定标:即检测标准,作为衡量和判别检查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4)定期:设定点检周期(对主要、关键设备和重点检查部位等);(5)定人:明确点检项目的实施人员。

3、点检的分类及分工(1)按点检的周期划分日常点检:由岗位操作人员或作业区维修工承担。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实现企业设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设备的点检、维护、保养、维修等管理工作,涵盖生产、办公、生活等多种领域的设备。

三、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设备的安全性是最基本的要求,所有管理工作必须以保障设备的安全为首要目标。

2. 预防为主:强调预防措施和检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修复,防患于未然。

3. 维修保养:实施全面、及时、有效、科学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改进点检、维修、保养等管理工作,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减少故障率。

四、责任制度1. 设备管理人员应认真负责地履行各自的职责,保护设备,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2. 设备点检维修工作应该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故障检修和设备维修保养计划的制定、维护和执行工作负责。

3. 操作人员应该妥善使用和保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

5.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1. 点检管理1.1 点检计划根据设备主要的运行工艺流程,制定详细的点检计划,按照设备的使用频率、重要性等方面逐一制定点检周期。

同时,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点检周期。

1.2 点检标准建立各种设备点检标准,详细规定点检的内容、方法、要求和评定标准。

根据设备的基本性能指标及其损坏记录,综合考虑设备的使用条件和历史情况,制定一套比较完善的点检工艺程序和规范。

1.3 点检检测在点检过程中,除了按照点检标准进行检查、检测,还应该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加强重点检查。

点检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及时,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并记录相关数据以备后续参考。

2. 维修保养管理2.1 维修保养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相关指标,制定维修保养计划,包括设备的保养、维修和更换部件等工作,同时要求维修保养计划应定期审核和调整。

2.2 维护保养工作强化设立专门的维修保养人员,对设备实施全面、及时、有效、科学的维护保养工作,重点考虑长期没有做过的设备的维修保养和一些比较危险的设备的维修保养。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一、制度概述为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的事故和生产延误,制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以规范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障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二、管理制度内容1. 设备点检管理设备点检是指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存在的问题,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

具体要求如下:•设备点检的周期和内容根据设备型号和工艺要求制定,并编制点检计划。

点检计划由设备使用部门和维修管理部门共同编制。

•点检内容包括设备机械部分的点检、电器部分的点检、液压气动部分的点检、润滑保养部分的点检等。

•点检结果应及时记录在设备点检表中,并按要求提出处理和维修意见。

2. 设备定期保养管理设备定期保养是对设备进行定期整修、清洗、润滑、检查,以减少设备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管理措施。

具体要求如下:•设备保养计划应根据设备型号和工艺要求制定,定期开展设备的保养和维修。

保养计划由设备使用部门和维修管理部门共同编制。

•保养内容包括设备机械部分的保养、电器部分的保养、液压气动部分的保养、润滑保养部分的保养等。

•保养完成后,应及时记录在设备保养表中,对需要维修的设备维修部门应及时处理。

3. 设备定期检修管理设备定期检修是指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换设备部件,以确保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况,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管理措施。

具体要求如下:•设备检修计划由设备使用部门和维修管理部门共同制定,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检修内容包括设备机械部分的检修、电器部分的检修、液压气动部分的检修、润滑保养部分的检修等。

•检修完成后,应及时记录在设备检修记录表中,对需要更换或维修的设备,应及时报修并更换维修设备。

4. 设备维修管理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进行及时维修,以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具体要求如下:•维修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并制定设备维修的方法和标准。

•维修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设备维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维修人员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责任心。

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点检定修管理制度一、前言点检定修是设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贯穿了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维修等工作,是设备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的基础。

为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点检定修管理制度,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的点检和定期维修工作,包括生产设备、物流设备、办公设备等。

三、点检定修人员组织和管理1.设备点检定修由设备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并负责,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拟定点检维修计划、制定点检维修方案、指导点检维修工作等。

2.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应配备专业的点检维修人员,中高级技师及以上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指标和点检及维修技术,并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四、点检定修计划制定与调整1.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记录和设备技术状况编制设备的点检定修计划,并提前进行公示。

2.针对设备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调整点检定修计划,并在公示后执行。

五、点检定修操作流程1.设备管理部门根据点检定修计划和工艺要求制定具体的操作流程。

2.点检定修操作流程包括设备故障排除及修复、换件更换、润滑和清洁、调整和校准等。

六、点检定修记录及文件管理1.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并健全点检定修记录和文件档案。

对每台设备均建立详细的档案,包括设备的技术资料、点检定修记录、维修备件清单等。

2.点检定修记录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点检定修记录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填写人员需按照规范填写记录,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七、点检定修质量管理1.设备点检定修工作需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设备管理部门应对点检定修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

2.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点检定修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确保点检定修的质量。

八、点检定修评价和改进1.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点检定修工作进行评价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2.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点检定修的改进机制,对不合格的点检定修工作要进行追踪和改正,确保点检定修的有效实施。

发电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发电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1、总则点检定修制是一种在设备运行状态以点检为核心对设备实行全员、全过程管理的设备管理模式,其目的是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减少设备维护检修费用,有效的防止事故的发生。

依据点检定修制的基本理论和原则.2.定义2.1设备点检设备点检是借助人的感官和检测工具按照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定人、定点、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

2.2设备定修设备定修是指在推行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预防检修的原则和设备实际状况确定检修周期和工期,并严格按计划实施设备检修的一种检修管理方式。

其目的是合理地延长设备检修周期,缩短检修工期,降低检修成本,提高检修质量,并使日常检修和定期检修负荷达到最均衡状态.2.3点检定修制点检定修制就是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设备检修管理体制,可以使设备在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上达到协调优化管理.在点检定修制中,点检人员是设备管理的责任主体,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

点检、运行、检修三方面之间,点检处于核心地位。

2.4精密点检精密点检是指用检测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或在设备未解体情况下运用诊断技术、特殊仪器、工具或其他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裂纹、变形、绝缘等状态量,并对测得的数据对照标准和历史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判定,以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的一种检测方法。

2.5设备劣化设备劣化是指设备降低或丧失了规定的功能,是设备工作异常、性能降低、突发故障、设备损坏和经济价值降低等状态的总称.2.6劣化倾向管理劣化倾向管理是通过对点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设备劣化趋势和规律,实行预知检修的一种管理方式。

3.点检的内容和要求3.1点检的基本内容3.1.1定点设备点检首先要确定一台设备有多少个维护点.确定维护点就是科学的分析这台设备,找准可能发生故障和老化的部位,如:滑动部位、转动部位、传动部位、承压部件、冷却部件、受介质腐蚀部位等。

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点检定修管理制度第一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为了加强设备点检定修工作的推行,规范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工作,提高设备和检修管理水平,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检修时间,降低检修成本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1、范围本制度规定了设备点检的的职责、内容及分工等。

本制度适用于分公司各生产装臵的设备点检定修管理。

2、职责2.1 工程技术科负责制定并完善本制度,督促检查、考核本制度的执行情况。

2.2 各车间按要求执行本制度。

3、点检定修管理内容及方法点检定修制度是以点检人员为责任主体的全员设备检修管理制度,可以使设备在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上达到协调优化管理。

点检人员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

3.1、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原则3.1.1 定点:科学分析、找准设备易发生劣化的部位,确定设备的维护点以及该点的点检项目和内容。

3.1.2 定标准:按照检修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每一个维护检查点参数(如间隙、温度、压力、振动、流量、绝缘等)的正常工作范围。

3.1.3 定人:按区域、按设备、按人员素质要求,明确专业点检员。

3.1.4 定周期:制定设备的点检周期,按分工进行日常巡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

3.1.5 定方法:根据不同设备和不同的点检要求,明确点检的具体方法,如用感观或用仪器、工具进行。

3.1.6 定量:采用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方法,进行设备劣化的量化管理。

3.1.7 定作业流程:明确点检作业的程序,包括点检结果的处理程序。

3.1.8 定点检要求:做到定点记录、定期分析、定项设计、定人改进、系统总结。

3.2、设备点检的防护体系,即“五层防护体系”,分公司主要采用第二层至第五层以技术员以上管理人员建立专责点检员负责设备点检。

3.2.1 第一层防护体系:运行岗位值班员及检修班组负责对所辖电气、仪表设备的日常巡检,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和故障。

3.2.2 第二层防护体系:各车间点检员按所负责区域的电气、仪表设备进行点检;鼓励提高点检员综合素质以创造条件进行高标准点检。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制定了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设备的点检、维护以及定期修理,并且保证在日常运营中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以确保设备的长期可靠运行和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

本文档将描述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和全面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

二、设备点检2.1 点检频率设备的点检应定期进行,具体频率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工作环境的要求而定。

一般情况下,对于频繁使用的设备,应每天进行点检;对于一般使用的设备,应每周进行点检;对于长时间不使用的设备,应每月进行点检。

点检频率应写入设备点检记录表中。

2.2 点检内容设备的点检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检查: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明显的破损、变形等情况。

2.电气安全性检查:检查设备的电气线路是否正常,有无松动、过热等现象。

3.机械运行检查:检查设备的机械部分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音、震动等现象。

4.系统功能检查:检查设备各个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包括控制系统、传感器、执行器等。

5.保护装置检查:检查设备的保护装置是否正常,如温度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装置等。

2.3 点检记录和处理每次点检应记录在设备点检记录表中,包括点检日期、点检人员、点检内容、点检结果等信息。

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修理、更换故障部件等,并在记录表中注明处理情况和修复日期。

同时,应将点检记录和处理情况上报给设备负责人,以便进一步跟踪问题和处理设备维护工作。

三、设备维护3.1 维护计划设备维护应有定期的维护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维护工作。

维护计划应包括维护日期、维护内容和维护人员等信息,并应提前通知相关人员以确保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维护内容设备的维护内容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厂家要求确定。

一般维护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清洁:对设备进行清洁,包括外部和内部的清理,以防止灰尘、杂物等对设备正常运行的影响。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一、概述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至关重要,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需要进行设备点检、定修,形成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

二、目的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1.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避免故障、事故的发生;2.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3.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4.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三、管理流程1. 设备点检设备点检分为常规点检和特殊点检。

常规点检由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特殊点检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

常规点检的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检查、运行情况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检查等。

特殊点检的内容包括设备的维修保养、故障检测、部件更换等。

设备点检的周期根据不同设备的使用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常规点检周期为每日一次,特殊点检周期为每周一次。

点检记录应详细记录点检时间、点检结果、处理情况等,并由点检人员签字确认。

2. 设备定修设备定修是指在设备发生故障或出现异常时,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的修复和调整。

设备定修的流程包括故障报告、维修方案编制、维修人员调配、维修执行、维修记录等。

维修记录应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维修结果等,由维修人员签字确认。

四、人员分工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相应的人员配合,具体分工如下:1.设备操作人员:按点检周期进行常规点检,记录点检记录,并对设备外观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2.维修人员:负责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时进行修复和调整,并记录维修记录;3.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监督和检查设备点检、定修的质量。

五、责任分工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制度是每个员工和每个部门都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如下:1.设备部门:负责设备的购置、保养、维修和更新等工作;2.生产部门:负责对设备进行常规点检,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异常情况;3.设备维修部门: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提供专业技术支持;4.安全部门:负责设备安全管理,保证设备运行安全。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二篇)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二篇)

设备点检、维护、定修、全面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设备是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基础,为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员工人身安全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设备点检、维护、定修以及全面安全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相关制度内容。

二、设备点检制度设备点检是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的重要环节。

为确保点检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制定以下要求:1. 设立专门设备点检岗位,负责日常设备点检工作;2. 编制详细的设备点检表,包括设备名称、点检内容、点检方法等;3. 设定点检频率,根据设备重要性和使用频率确定点检周期;4. 点检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了解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故障;5. 在点检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三、设备维护制度设备维护是指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维修和检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的延长。

以下是设备维护制度的相关要求:1.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保养项目、保养周期和保养方法等;2. 经学习和培训后,设备维护人员应熟悉设备保养方法和注意事项;3. 设备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维护人员的姓名、时间、维护内容等信息;4. 维护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5. 设备维护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工具和设备,确保维护质量和效果。

四、设备定修制度设备定修是指对设备进行大修和更新换代的工作,以确保设备的性能和技术指标满足生产需要。

以下是设备定修制度的相关要求:1. 制定设备定修计划,根据设备使用年限、故障率等因素制定定修周期;2. 设备定修过程需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定修质量和安全性;3. 设备定修前,应进行必要的技术准备和备件采购;4. 完成设备定修后,应进行试运行和调试,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验收。

五、全面安全管理制度全面安全管理制度是针对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事故防范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全面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1. 确定设备操作人员的资质和培训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考核和审定;2. 设备操作人员应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严禁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擅自操作设备;3. 设备使用过程中,严禁随意拆卸或更改设备部件;4. 设备运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5. 定期组织设备安全检查和演练,并对不合格的设备进行整改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检定修管理制度1 目的为有效防止设备“过修”和“失修”,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故障发生率,减少设备维护检修费用,应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采用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分析诊断技术,引入和推行新的设备管理模式,以达到科学地进行检修需求决策,合理安排检修项目、检修间隔和检修工期,有效降低检修成本,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检修部开展点检定修设备管理模式的管理。

3 引用标准3.1.电力行业标准--《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3.2.中国电力企业家协会火电分会--《点检定修制在发电厂的应用》4 专用术语定义4.1 点检:借助人的感官和简单工具仪表,或精密检测设备和仪器,按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对正在运行或处于备用状态的设备进行定人、定点、定期的检查和测试,并通过对检查和测试的记录、图表、数据等进行分析,全面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的一种检查管理方法。

4.2 定修:在点检结果的基础上,科学地编制检修、润滑、消缺及备件材料计划,对设备进行预防和预知检修,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确保设备完好,实现合理地延长设备检修周期,缩短检修工期,降低检修成本,提高检修质量,并使日常检修和定期检修工作量尽可能达到比较均衡状态的一种检修策略、检修管理方式。

4.3 点检定修制:就是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设备检修管理体制,可以使设备在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上实现协调优化管理。

在点检定修制中,点检人员是设备管理的责任主体,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点检、运行、检修三方面之间,点检员处于核心地位。

4.4 精密点检:指用检测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检查测试,或在设备未解体情况下运用诊断技术、特殊仪器、工具或其他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变形、绝缘等状态量,并对测得的数据对照标准和历史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判定,以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的一种检测方法。

4.5 设备劣化:是指设备降低或丧失了规定的功能,是设备工作异常、性能降低、突发故障、设备损坏和经济价值降低等状态的总称。

4.6 劣化倾向管理:是通过对点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设备劣化趋势和规律,实行预知检修的一种管理方式。

4.7 精度和性能测试:是按预先制定的标准和周期对设备进行综合精度测试和性能指标测试,计算汽耗、热耗、效率、煤耗、水耗等经济技术指标和性能指标,分析劣化点,评价设备性能。

4.8 三方或两方确认:三方确认是指在实施点检定修管理中,由于安全措施和质量监控的需要,点检方、检修方、运行方共同进行现场确认的一种工作方法。

当仅需其中的任何两方进行现场确认时,称之为两方确认。

4.9 工序服从原则:是指实施点检定修制时,以主工序、主体业务的专业主管为核心,对跨工序、跨部门的协作作业有协调管理权的一种管理原则。

4.10 A、B角制:是点检管理分工责任制的一种补充。

对每台(件)设备,都有明确的设备点检责任人,该责任人即为A角。

在此同时又必须明确当该责任人因故不在时的备用管理人员,该备用管理人员即为该设备的B角。

设备A、B角应互相交流,点检人员在担任某些设备的A角,还担任某些设备的B角。

4.11 检修文件包:含工作任务单、修前准备、安全技术措施、检修工序卡、技术记录卡、质量标准和质量签证单、不符合项处理单、设备试运单、完工验收报告单等项内容,它包括检修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的内容,是检修作业的程序和依据。

5 执行程序5.1 点检管理5.1.1 点检管理基本原则5.1.1.1 定点:科学地分析、确定设备的维护点,明确点检部位,同时确定各部位检查的项目和内容。

5.1.1.2 定标准:按照检修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每一个维护检查点参数(如温度、压力、振动、流量、间隙、电流、电压等)的正常工作范围。

5.1.1.3 定人:按区域、按设备、按人员素质要求,明确设备的点检员。

5.1.1.4 定周期:制定设备的点检周期,按分工、按点检周期进行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

5.1.1.5 定方法:根据不同设备和不同的点检要求,明确点检的具体方法,如用“五感”(视、听、触、味、嗅)或用仪器、工具进行。

5.1.1.6 定量:采用诊断技术和劣化倾向管理方法,进行设备劣化的量化管理。

5.1.1.7 定业务流程:明确点检作业的工作程序,包括点检结果处理程序。

5.1.1.8 定点检要求:做到定点记录、定标处理、定期分析、定项设计、定人改进、系统总结。

5.1.2 设备点检管理的五层防护体系5.1.2.1 第一层防线:运行岗位值班员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检,以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或故障现象,如振动、异音、发热、松动、损伤、腐蚀、异味、泄漏等。

5.1.2.2 第二层防线:专业点检员按专业区域设备分工,负责设备专业点检。

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实行跨专业点检。

5.1.2.3 第三层防线:专业点检员在日常巡检和专业点检基础上,根据职责分工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精密点检或技术诊断。

5.1.2.4 第四层防线:专业点检员在日常巡检、专业点检、精密点检或技术诊断的基础上,根据职责分工负责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

5.1.2.5 第五层防线:专业主管(或专工)组织定期的设备综合精度检测和性能指标测定,以确定设备的性能和经济技术指标,评价点检效果。

5.1.3 点检设备分工原则5.1.3.1 一般按锅炉、汽机、电气、热控、燃料等专业划分,其他如化学、除灰等专业按企业的具体情况并入上述专业。

5.1.3.2 一个专业里各点检员的分工一般按设备或系统原理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即一个点检员主要负责原理相同或相近的一类设备,这样有利于专业化点检。

5.1.3.3 技术监督中涉及的检查、测试、分析、总结等工作应是点检工作的内容,点检人员应熟悉和掌握。

5.1.4 点检人员的配置5.1.4.1 一般每专业应设专业主管1人,专业工程师2—3人,点检员若干人,点检员中还可以分为高级点检员和点检员,根据自身具体情况,以工作量饱满和均衡为原则。

5.2 定修管理5.2.1 设备定修管理策略:从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检修成本、电能质量等几个方面分析,将系统和设备分成A、B、C三类,针对不同类别的设备,采取不同的检修策略。

5.2.1.1 A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电网、机组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设备,以及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应采用预防性检修为主的检修方式,结合点检结果,制定设备的检修周期,并严格执行。

5.2.1.2 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皆失去作用时,会直接导致机组的安全性、可用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以及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制造周期比较长的设备,应采用预防性检修和状态检修相结合的检修方式,检修周期应根据日常点检管理、劣化倾向管理和状态监测的结果及时调整。

5.2.1.3 C类设备是指在A、B类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以事后检修为主要检修方式。

5.2.1.4 对于A类设备实行点检优先、检修计划优先、定期维护工作优先、维修资源优先、故障管理优先原则。

5.2.2 设备定修计划应在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编制,内容应包括项目、工期、费用、工时、材料等。

5.2.3 各级设备点检人员应做好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提高定修计划的准确性。

5.2.4 在具体安排检修项目、检修间隔和检修工期时还应考虑:制造厂技术文件规定,已投运的同类型机组的实际经验、机组运行数据分析结果和状态监测提供的诊断结论、技术监督检查结果、企业成本管理目标等综合因素。

5.2.5 定修工作应按项目下达工作任务单,其内容包括检修工艺步骤、质量标准、质量监督控制点、安全技术措施、工时、材料和备件、以及主要工器具的使用等。

对于已建立检修作业文件包的定修项目,在工作任务单中可以不重复下达有关内容,但需在有关栏目中注明。

5.2.6 对于定修项目的安全措施和质量标准,点检员除在工作任务单上标明外,还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组织“三方”或“两方”确认。

5.2.7 在定修工作中,对跨工序、跨专业的作业应执行“工序服从”原则,以及时协调专业之间需要相互配合的工作。

5.3 实施点检定修制的基本要求5.3.1 建立点检定修的主要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5.3.1.1 检修技术标准:规定设备各部位的检修管理值和检查方法,是设备技术管理的基础,是编制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和检修作业标准的依据。

检修技术标准编制的依据是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资料、图纸,国内外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类似设备的检修技术标准。

5.3.1.2 点检标准:规定设备的点检部位、点检项目、检查内容、点检周期、点检方法和管理值,是点检员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也是编制各种点检计划的依据。

点检标准编制的依据是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资料、图纸,设备检修技术标准,国内外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类似设备的实绩资料和实际使用经验。

5.3.1.3 给油脂标准:规定设备的给油脂部位、给油脂周期、方法、分工和油脂的品种、规格,是设备良好润滑、安全可靠运行的保证。

给油脂标准编制的依据是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资料、图纸,国内外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类似设备的实绩资料。

5.3.1.4 作业标准:是对设备检修施工的规定,是点检员确定检修工艺、工时、费用的基础,是承担检修工作的单位和人员进行作业的依据。

作业标准编制的依据是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资料、图纸,设备检修技术标准,国内外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类似设备的检修作业标准,有关安全规程和工艺规程。

5.3.2 实行检修文件包管理,检修文件包中的工序卡部分可使用检修技术标准和检修作业标准,但其内容应符合点检定修管理的要求。

5.3.3 在设备管理职能上实行策划层与检修作业层的分离(点检员为设备管理策划层,维护检修人员为作业层),确立以点检员为核心,对设备实行全员、全过程管理的设备管理体系,确立点检员是设备管理真正的责任主体。

5.3.4 依照第5.1.4条原则确定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

5.3.5 根据各专业点检员的工作特点,配备相应的点检工具和简单仪器、仪表。

5.3.6 点检定修业务流程和有关标准应按“计划、实施、检查、总结”(P、D、C、A)循环进行,做好实绩记录,不断调整、完善、优化,逐步趋向状态检修。

6 附录:检修文件包主要内容(参考)附录1检修文件包主要内容(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