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与统计学原理
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

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社会调查是指通过实地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数据,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而统计分析则是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收集到的社会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描述、推断和预测的过程。
社会调查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实地采访、问卷调查、观察和实验等。
实地采访是指研究者亲自到调查对象所在地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这种方法可以让研究者直接观察和感受调查对象的环境和情况,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行为。
问卷调查则是通过编制问卷,由调查对象填写或回答的方式进行调查。
问卷可以包括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和量表等,可以量化和比较不同调查对象的回答情况。
观察方法是指研究者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了解社会现象和行为的情况和规律。
实验方法是将调查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实验组施加特定的处理或条件,观察和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和影响。
统计分析是社会调查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有关社会现象和行为的结论和推断。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是对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分散程度进行描述和总结,可以通过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指标来衡量数据的特征和变异程度。
推断统计是在样本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推断方法进行总体特征和差异性的推断和预测。
常用的推断统计方法有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从而对社会现象和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和预测。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还可以结合使用其他方法和工具,如质性研究、网络调查和大数据分析等。
质性研究是一种以文字、图像、音频等非数值化形式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可以揭示深层次的社会现象和行为的意义和涵义。
网络调查是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调查,可以快速获取大量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大数据分析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算法,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从中找到隐含的规律和关系,并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和政策决策。
社会实践中的统计数据分析方法

社会实践中的统计数据分析方法统计学作为一门科学,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中的各个领域。
它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帮助我们了解现象背后的规律,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社会实践中的统计数据分析方法。
一、数据收集与整理在进行统计数据分析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研究等方式进行。
在选择数据收集方法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的可行性进行合理选择。
而数据的整理则是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筛选、清洗和归档,以便后续的分析工作。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的方法。
它通过计算数据的中心趋势(如均值、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如标准差、极差)和数据的分布情况(如频数分布、百分位数)等指标,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推断性统计分析提供参考。
三、推断性统计分析推断性统计分析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方法。
它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抽样分析,得出关于总体的概率推断。
常见的推断性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判断总体参数是否符合某种假设;置信区间估计则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给出总体参数的一个区间估计,以反映估计结果的不确定性。
四、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它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衡量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常见的相关系数包括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相关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质,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五、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研究因果关系的方法。
它通过建立统计模型,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回归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从中找出影响因素。
常见的回归分析方法包括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和多元回归等。
六、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研究时间上变化的方法。
它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揭示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

附录: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题1、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3、调查;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4、总体单位(个体);总体5、性质相同;总体6、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提供信息7、数量;品质二、单项选择题1、A2、C3、C4、B5、A6、B7、A8、B9、C 10、A三、简答题1、所谓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现象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动规律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是对总体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最有效的工具。
统计通常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其中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
2、统计是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如果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和指标没有差异(变异),其具体表现都一样,那么只要调查一个便可知全体,这样就用不着统计了。
只有变异才能统计,变异是统计的前提。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具有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区别:⑴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个体)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⑵标志中的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不存在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⑶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以直接取得;而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来的。
⑷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而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有时间、地点、范围。
联系:⑴一般来说,指标的数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而来的;⑵标志和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
第二章一、项选择题1.B2.B3.D4.A5.B6.C7.B8.C二、判断题1.(×)2.(×)3.(×)4.(×)5.(√)6.(√)7.(×)8.(×)三、简答题1.相同点:三种调查都是一时性的非全面调查,都是从总体中抽出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公务员中的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

公务员中的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在公务员职业中,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通过对社会现象和数据的观察与研究,公务员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社会进步。
本文将从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两个角度,探讨公务员在这方面的工作。
一、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公务员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它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数据,从而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
公务员通过社会调查,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发展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1.调查方法的选择在社会调查中,公务员需要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常见的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观察调查等。
公务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确保能够获取到全面准确的数据信息。
2.问题的设计与分析在社会调查中,问题的设计和分析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公务员需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的特点,设计出合适的调查问题,并能够科学地对数据进行分析。
只有通过合理的问题设计和数据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和意见。
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公务员中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公务员可以发现问题所在,提出解决方案,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
1.数据收集与整理在统计分析中,公务员首先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这包括对已有数据的收集和归纳,以及对新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对于统计分析的结果至关重要,公务员需要确保数据的来源可靠并进行有效的整理。
2.统计方法与工具的运用在统计分析中,公务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统计方法与工具。
这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回归分析等,以及相关软件和工具的使用。
通过合理的统计方法和工具的运用,公务员可以深入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3.结果的解读与报告统计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
公务员需要将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准确而清晰的解读,并撰写出详尽的报告。
这样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直观、科学的数据分析结果,帮助政府做出正确的决策。
社会统计学(第一讲)

子代偏重
开始学习社会统计学之前的知识储备
什么是变量? 变量有哪些层次? 不同类型变量的统计表制作方法?
总体与单位
所谓总体,就是作为统计研究对象的、由许多具有共性的单位 构成的整体。总体也有人称之为母体。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 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也称为个体。
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
可加总体与不可加总体
广东
广东 广东 广东 广东
综合
师范 农林 医药 综合
8.20
6.64 6.15 4.36 3.94
6.94
4.03 6.17 3.78 4.21
7.03
7.74 5.85 4.54 2.80
18.79
13.34 6.03 5.46 7.26
128
173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大学
广东
广东
医药
综合
3.16
1.84
样本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也称子样。 样本容量是指样本所包含的个体数。当样本容量大于30时,为大样本。 样本个数是指从总体中最多可以抽取的不同样本的套数。样本容量用
n表示。样本个数用m表示。
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1、总体是所要研究的对象,而样本则是所要观测的对象。 2、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 3、总体和样本的角色是可以改变的。 4、总体与样本都有大量性,同质性和差异性的特征。样本容量用n表示。样本 个数用m表示。
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二、统计学的运用 介绍有关社会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 推论的统计方法。 社会统计学的特点: 抽象概念向操作化定义,设计好调查问卷; 被测量对象是人,主观意识影响资料收集; 低层次变量占较大比重。
确定课题、了解情况 建立研究假设 概念的操作化 设计问卷、抽样调查
社会调查教程考试要点

1社会调查: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认识社会生活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
抽样调查: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典型调查:从调查对象中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对象作为典型,并通过对其进行周密系统的调查来认识同类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
个案调查:也称个别调查,指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对特定个别对象进行的调查。
重点调查:指对某种社会现象比较集中的、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单位所进行的调查。
总体值:是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总体值只有对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进行调查或测量才能得到。
样本值: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置信度:也称置信水平,指总体值落在样本值某一区间内的概率.它反映的是抽样的可靠性程度。
置信区间:指的是样本值与总体值之间的误差范围,置信区间反映的是抽样的精确性程度。
定类测量:也称分类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性质或类型的测量。
定序测量:也称等级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等级或顺序的测量。
定比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测量。
定距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数量差别或间隔距离的测量。
集中量数分析:指使用一个典型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别的数值围绕在它的周围 .最常见的集中量数有平均数 ,众数和中位数三种。
离散量数分析:指用一个特别的数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相互之间的离散程度(全距、标准差) 。
目的:描述和揭示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 .共同反映出资料分布的全面特征。
社会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1 、认识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 2 、研究社会现象的因果联系; 3 、探索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4 、寻求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道路或方法。
选题的基本原则:需要性、创造性、可行性、科学性初步探索的定义、任务和方法:是指在正式调查之前查询资料、征询有关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的意见,到调查地点进行初步考察,与基层有关人员座谈, 了解调查任务,确定研究课题, 明确调查内容,增加感性认识,为提出研究假设和制定调查方案奠定基础。
社会调查与统计

社会调查与统计第一章 概率概率①古典概率 公式: )()(b a a A P +=,其有三个特征:可知性,无需实验,准确性。
②贝叶斯定理 公式:∑∞==1)()()()()(k kkii iB B B B B A P P AP P A P ,...2,1=i(前提是B B B n ,...,21为一系列互不相容事件)也可以这样表示:)()()()()()()()(A P B P B A P A B P B P A P A B P B A P *=*=或③全概率公式 公式: )()(...)()()()()(2211B B B B B B nnP A P P A P P A P A P +++=④条件概率 公式:)()()(B P AB P B A P = (指在事件B 发生的情况下事件A 发生的概率)⑤“+”法概率 公式:)()()(2121B B B B P P P +=+ (条件是事件相互独立))()()()(212121B B B B B B P P P P -+=+ (条件是事件之间不独立)⑥“*”法概率 公式:)()()(B P B A P AB P = 或 )()(A P A B P =第二章 单变量描述统计 一 集中趋势分析集中趋势分析指的是用一个典型值或代表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或者说反映这组数据向这个典型值集中的情况。
最常见的集中趋势分析包括计算平均数(均值)、众数、中位数。
(1)平均数(mean) 定义:总体各单位数值之和除以总体单位数目所得之商。
公式: nX X ∑=(2)众数(mode) 定义:指的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值。
方法:① 单值分组资料中 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就是众数; ② 组距分组资料中 一是组中值法 二是摘补法 一般都使用组中值法 首先是通过直接观察找出最高的频数,然后根据最高的频数找到它所对应的组,最后求出改组的组中值数即为众数。
(3)中位数(median )定义:把一组的数据按值的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处于中央位置的那个数就叫中位数。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是一门以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到各个领域和行业。
以下是一些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的例子:1. 人口统计:人口统计是统计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人口数据,如人口数量、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来了解人口情况和趋势。
这些数据对于政府制定人口政策、规划社会发展和提供社会服务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 经济统计:经济统计是统计学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它包括收集和分析各种经济数据,如国内生产总值、劳动力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以了解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这些数据对于制定经济政策、评估经济效益和预测经济走势都有很大的作用。
3. 健康统计:健康统计是统计学中一个关注人们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的研究领域。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健康数据,如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医疗资源分布等来了解人们的健康情况和趋势。
这些数据对于制定卫生政策、改善医疗服务和预防疾病都有很大的重要性。
4. 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统计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对象。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调查数据,如问卷调查、面试调查等,来了解人们的态度、行为和观点。
这些数据对于研究社会问题、评估政策影响和预测社会变化都有很大的帮助。
5. 自然科学研究:统计学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收集和分析各种实验数据,如物理实验、生物实验等,从而推断出科学原理和规律。
统计学在实证研究、数据处理和模型建立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很多领域和行业,包括人口统计、经济统计、健康统计、社会调查和自然科学研究等。
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统计学可以提供决策支持和解释现象的依据,对于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都有重要的贡献。
统计学原理及应用

统计学原理及应用统计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主要应用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它可以为社会决策、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也在商业和工业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统计学的原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统计学的原理1. 抽样原理在统计学中,抽样是一种收集数据的方法,也是一种帮助人们理解数据的方法。
抽样原理是指从一个大数据集合中,选择出一部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利用统计方法对整个数据集作出预测或推断的基本思想。
抽样原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得我们所用的样本能够代表整个数据集合。
在抽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抽样的方式和抽样的数量等细节问题,以尽可能保障样本的代表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
2. 推断统计学原理推断统计学是利用样本的性质来推断总体的性质的学科。
推断统计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用样本的统计量(如均值、中位数等)来推断总体的参数(如总体均值、总体标准差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统计假设检验的方法,来判断推断的结果是否可信。
推断统计学原理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例如政策调查、市场调研、医学研究等。
在这些领域中,调查数据通常都是通过对小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因此推断统计学原理能够帮助我们对调查结果作出客观、可靠的判断。
3. 变差原理变差原理是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指总体变量与样本变量之间的差异。
变差原理常用于衡量一个变量的离散程度,以判断数据的分散程度。
在正态分布的情况下,变差原理可以用标准差来表示。
标准差是一种度量总体变量的方法,可以告诉我们数据集中的数据值与平均值的偏差大小。
标准差越小,数据的分散程度越小,代表着数据越集中。
二、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1. 商业应用在商业领域,统计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一般来说,商业数据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复杂,例如销售趋势、客户数据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数据,商业人士通常会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卢淑华-《社会统计学》讲义

社会统计学讲义第一章导论一、社会统计学1、社会统计学是运用统计的一般原理,对社会各种静态结构与动态趋势进行定量描述或推断的一种专门方法和技术。
研究对象:概括而言是指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
2、选择统计分析方法的原则是根据研究目的和资料本身的特点选择。
3、统计分析的作用:(1)可对资料进行简化和描述;(2)可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和深入地分析(统计分析通过事后解释使得探讨变量间复杂的因果联系成为可能);(3)可通过样本资料推断总体(通过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将样本推论到总体并指出这种推论的误差及做出这种推论的把握有多大)。
4、社会统计的基本程序(1)制定计划;(2)统计调查;(3)统计整理;(4)统计分析;(5)统计报告。
5、几个基本概念(1)总体与单位总体又称母体,是作为统计研究对象的、由许多具有共性的单位构成的整体。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或个体。
3个基本特征:大量性、同质性和变异性。
(2)标志与变量总体的每个单位都具有许多属性和特性,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名称在统计上称为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
可变的品质标志无法用数值表示,我们称之为变项;可变的数量标志能够用数值表示,我们称之为变量。
(3)指标与指标体系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或样本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或范畴。
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由两部分构成: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在社会统计中,如要全面把握对象总体情况,就不能单凭一个指标,而要靠一组相互联系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指标来完整地反映对象总体。
指标体系就是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统计指标的集合体。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程序社会学研究之阶段与步骤(1)确定课题:来源与社会学理论、当前社会现实和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为国家现代化服务;(2)了解情况:查阅文献和向有经验、有知识的人了解,运用个案调查、典型调查进行探索性研究;(3)提出一定的想法和建立假设:差异式、函数式;(4)建立概念和测量方法:采用适当的术语和概念;操作化定义;概念的表现形式往往具有多值性;(5)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事实、态度与看法、行为趋向、理由;方式有固定答题式和自由答题式;(6)试填问卷:发现不周或遗漏之处在试填阶段予以纠正;(7)调查实施(抽样调查):从局部推论到全体(8)校核与登录(9)统计分析与命题的检验:检验最初研究阶段的命题或假设是否得到证实或部分证实,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内容提出建议和确定进一步的研究方案。
统计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统计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统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数学学科,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应用。
统计学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方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统计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样本调查样本调查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整个研究对象中选取代表性样本,统计学可以帮助研究者推断全体的情况。
例如,社会学家可以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人们对于某个社会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统计学通过计算样本的均值、方差等统计量,进而通过抽样误差估计推断全体群体的描述和差异性。
这样的调查结果可以反映社会的整体状况,对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统计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数据包括各种形式,例如统计数据、调查问卷、实验数据等。
统计学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可以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而揭示数据之间的关联和规律。
例如,经济学家可以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了解不同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通过建立经济模型,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
数据分析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还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和潜在规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即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的数据,以验证理论和假设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实证研究强调实证验证,借助统计学的方法和原理,通过实证模型的建立和参数估计,检验理论假设与实际数据是否存在一致性。
例如,教育学家可以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来验证某种教育政策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统计学提供了实证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技术,帮助研究者从大量的数据中分析出有效的结论。
四、统计决策社会科学研究有时会涉及到统计决策的问题。
统计决策是指在不确定性条件下,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和模型,从多个决策方案中选择最佳的方案。
例如,市场营销管理者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预测不同市场策略的效果,并根据统计模型给出最佳的决策方案。
社会调查问卷如何抽样分析

社会调查问卷如何抽样分析社会调查问卷是一种常用的社会科学研究工具,通过收集大量的调查数据来了解社会现象及其相关因素。
然而,在进行社会调查时,研究者往往很难对整个人群进行全面调查,因此需要采用抽样方法来代表整体人群进行分析。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抽样方法及其分析原理。
首先,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之一。
在进行调查时,研究者从总体中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样本具有代表性。
在分析时,可以使用统计学中的方法,如平均数、比例等,来推断整体人群的特征。
其次,系统抽样是另一种常用的抽样方法。
研究者将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然后从中随机选择一个起始点,然后按照固定的间隔选择样本。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总体有一定的规律性分布的情况。
在分析时,可以根据样本的特征,进行类似于简单随机抽样的分析。
另外,分层抽样也是常见的抽样方法之一。
研究者将总体按照某些特征进行分层,然后从每个层中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方法可以保证不同层次的样本都能得到充分的代表性。
在分析时,可以对每个层次进行单独的分析,并综合得出整体人群的特征。
此外,整群抽样是一种适用于特定情况的抽样方法。
研究者将总体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群体,然后随机选择一部分群体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群体内部差异较小的情况。
在分析时,可以根据群体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推断整个总体的特征。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的抽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对象和研究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研究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并且在分析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应注意抽样误差的控制,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总之,社会调查问卷的抽样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
通过合理选择抽样方法,并在分析时考虑样本的代表性和误差控制,可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希望本文能对读者理解和应用社会调查问卷的抽样分析方法有所帮助。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网络调查

四 网络调查的局限性
4、专业化、商业化程度还很低 美国的 网络调查 才占调查总收入的5%,而我国的零点调查公司 经过两年的发展, 网络调查 的收入仅占总调查收入的1%,其创办人 袁岳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是在用99%的传统调查来养1%的 网络 调查 。”这主要是因为 网络调查 的专业化、商业化太低。调查所要 要解决的不仅仅是Who,When,Where,What的问题, 还要解决Why的问题,但我们目前的 网络调查 关于Why的问题很 少,深层次的探讨还没有展开。 事实上我们经常在站点上看到一些问卷,多是娱乐性、趣味性的, 或者对某问题的参考性态度的研究,比如:亚洲十强赛中在中国胜三场 平一场后你认为有望闯入世界杯吗?今年的国庆节你准备怎样度过? 等等。一些大型的专业性调查问题仍是发展较为成熟的传统调查在做, 网络调查 是无能为力的,但 网络调查 的长远发展、规模发展还要走一 条专业化、商业化的路。
四 网络调查的局限性
1、网上可调查样本的数量少,代表性较差。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网络普及率低 2006年底我国的网民达1.37亿,目前我国网民仅占总人口的10%左右。 在网民总体中 ,男性占58.3%,女性占41.7%,年龄在 18 — 35 岁的 占 75%, 未婚的占 57.8%, 大专和本科学历的占 52%, 而且其大多数居住 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因此 , 样本选择有很大的局限性 , 覆盖面 小 , 代表性不强 , 从而影响网络调查的科学性。 网民年龄往低处偏的,但是参加网络调查的样本做出来是一个20到29 岁集中的趋势,实际上低年龄段网民很少参加网络调查;从学历看,网 民学历偏高,参加网络调查样本的学历更加偏高;从收入看,网民收入 在3千左右趋势比较大一些,而参加调查的样本总体平均数更高。
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教学实验大纲课程名称信息系统原理课程代码1100446面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总学时72实验学时18学分2学分(其中实验0.5学分)应开实验7个实验类别专业课(必修)任课教师陆伟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在要求学生掌握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从事社会调查的尊重科学的思想方法、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善于创新和思考的专业素质。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学生应该初步具备小型社会调查课题的策划、设计、实施与统计分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问卷设计技术、各种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技术及SPSS类软件应用。
三、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基本技能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课之一。
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从事社会调查的尊重科学的思想方法、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善于创新和思考的专业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学生应该初步具备小型社会调查课题的策划、设计、实施与统计分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问卷设计技术、各种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技术及SPSS类软件应用。
四、实验项目的设置与选定原则实验项目的设置与选定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重点性原则。
主要针对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设置实验。
2、操作性原则。
设置的实验项目操作性要强,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实际性原则。
根据实验室已有条件设置实验项目。
五、需要的实验教学条件硬件环境:服务器:Pentiumш双CPU内存128M工作站:Pentiumп,内存32M软件环境:Excel Spss浏览器:IE6.0六、实验报告与考核1、实验报告要求:每完成一次实验,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撰写实验报告。
2、考核内容:一是是否按实验的要求认真的进行了实验;二是实验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三是学生的态度是否认真。
3、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每次实验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实验态度和纪律占20%;实验内容和效果占50%;实验报告占30%。
统计学原理

平均指标
➢简单算术平均数是根据总体各单位标志值 的原始资料,通过直接加总的方式计算总 体标志总量,进而计算算术平均数的方法。
平均指标
➢加权算术平均数,先用各组标志值乘以相 应的各组次数,求出各组标志总量,然后 将各组标志总量加总求得总体标志总量。
平均指标
➢调和平均数是算术平均数的一种变形,是 计算同质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平均水平的另 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标志值的倒数的算术 平均数的倒数,又称方法。 它是从研究总体中有意识地选取若干代表性单位(典型单位) 进行调查,用来了解总体的详细情况。
综合指标
1、总量指标 2、相对指标 3、平均指标
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规 模和水平的统计指标。总量指标通常是 将总体单位数相加或总体单位某一数量 标志值相加得到的,大多数是统计整理 的直接成果,是用绝对数的形式表示的, 因此也称为统计绝对数。
➢总体的特点: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统计学基本概念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标志按其表现形式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 标志两种。
➢标志表现是标志在各个总体单位中的具 体表现,根据标志的性质可以分为品质 标志表现和数量标志表现。
统计学基本概念
➢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持征的,简称为指 标。
➢标志和指标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一是说 明对象不同,二是表现形式不同;联系 一是统计指标建立在标志表现基础上, 二是存在相互转化关系。
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又称为计划完成相 对数或计划完成百分比,它是现象在某一 时期内的实际完成指标数值与计划指标数 值对比的结果。
平均指标
➢ 平均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一般水平的综合 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复习要点

一、统计的涵义:一是指统计活动(统计工作);二是指统计资料;三是指统计科学。
二、社会经济统计:它是从数量方面入手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现状及发展规律的一种手段.社会经济统计的性质:它是社会认识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三、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的特点:A、数量性是它的基本特点;B、总体性是统计的另一重要特点。
四、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过程。
1、统计总体:是指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2、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
3、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的名称。
4、标志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
数量标志表现为数量上不同的标志,如职工的年龄、工资、工龄等;品质标志是指不能用数量表现的标志,如性别、隶属关系等。
5、变量:统计中的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6、变量的数值叫变量值,即可变数量标志的数值,也称标志值。
7、变量值按其数值是否连续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离散变量是指变量的值只能是整数而不出现小数;如职工人数、机器设备台数.连续变量是指其数值在整数之间可以有无限的数值;如人的身高、体重。
8、统计指标: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的名称。
9、简答统计指标的设置的要求。
A、指标所反映的总体特征,概念要有理论依据;B、指标要有明确的计算口径范围;C、指标要有科学的计算方法。
10、指标的分类:A、按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有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常用的是期末数字;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期的数量表现。
B、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有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实物指标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指标;价值指标是以货币单位计量,反映情况事物价值量的指标C、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反映情况总体某一特征的绝对数量,这类指标主要说明总体的规模、工作总量和小平,一般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反映总体的强度、密度、效果、工作量等.这类指标用平均数、相对数表示。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名词解释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袁方)名词解释zt资料分析方法1、理论分析:在对调查资料整理、分类、简化、汇总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于抽象思维对经验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2、定性分析:要确定现象的性质,划分事物的类别,运用抽象概念对事物作出概括。
3、比较法:也称比较分析法,它是通过对各种事物或现象的比较,来确定它们的共同点和相异点,并揭示他们相互区别的本质特征。
4、横向比较:对同一时期的不同现象进行比较它可以在同类事物的不同部分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异类事物之间比较。
5、纵向比较:在不同时期对同一对象的特征与表现进行比较。
6、类型比较法:一种横向比较,是对各种类型进行比较的方法。
7、理想类型法:一种类型比较法,它是从具体独特的现象中抽取一些主要性质、舍弃其他性质而建立的典型或标本。
8、历史比较法:一种纵向比较,它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和分析,由此揭示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或发展规律。
9、求同法:探询某种现象的原因时,首先列举这一现象出现的多个事例,然后分析每个事例的各种先行情况(或条件),如果在各个事例中只有一种先行情况是共同的,那么这一先行情况就是这一现象的原因。
这种方法就是求同法。
10、求异法:如果在两个事例中其他先行情况都是相同的,只有一种情况不同,当这种情况存在时,被研究现象就出现;当它不存在时,被研究对象就不出现,那么,这一先行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
这种方法就是求异法。
11、求同求异法:将求同法与求异法结合起来同时使用的方法就是求同求异法。
12、共变法:在其他先行情况都相同、只有一种情况不同的条件下,当这一情况发生变化时,被研究现象也随之发生变化,则这一情况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
这种方法就是共变法。
13、剩余法:被研究现象可能是一种复合现象,对这种复合现象有影响的因素可能有多个,如果把已确定的原因所造成的影响除去,那么被研究现象的剩余部分与其余影响因素之间也必然存在因果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
定义:指的是一种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性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收集系统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论的材料,并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特征:1.是一种系统的认识活动
2.主要采用自填试问捐和结构式访问两种方法来进行收集材料
3.社会调查指的是抽样调查
4.要求直接从具体的调查对象那里获取信息
5.本质上是定量的研究方式
6.一种既包括资料的收集工作有包括资料的收集工作的完整的社会研究类型
作用:1.描述状况2.解释原因3.预测趋势
方法论特征:1.本质是定量的研究方式2.一种横剖性的社会研究方式(时间维度基本特征),仅仅只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资料
类型和题材:(1)类型:1.根据调查对象划分
(A)普遍调查:指构成总体的每个个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的逐个进行调查。
特征:1.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费钱 2.资料准确,适于了解基本情况3.需要高度集中组织和高度统一安排4.调查对象不能多
(B)抽样调查:就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调查结果推广到
总体中去。
特征:1.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 2.可十分迅速的获得资料数据3.可较详细的收集信息获得较丰富的资料4.应用范围广泛5.准确性高(指收集材料方面)
题材:1.某一群人的社会背景,及有关人们各种社会特征的资料2.某一群人的社会行为活动3.某一人群意见和活动。
一、社会研究逻辑
科学是理论与研究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社会中的科学逻辑》华莱士
二、理论与社会调查研究
1.理论及其层次:
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的某些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自相关命题
层次:宏观理论(巨型)中观理论(中层)微观理论
两个入口:1.研究者观察,记录事实——描述和解释——形成经验概括——上升为理论——做出预测——检验预测
2.研究者从理论出发——产生假设——导致观察——形成经验概括——支持或反对或建议修改理论或提出新理论
2.两种推理方式
归纳推理的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即从一组具体的观察结论推导出一般性的规律或法则
3.科学的程序
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是假设演绎法或称试错法,是从问题出发为解答问题而提出常识性解释或假说,由这一理论假设可以推导出一些研究假设然后通过大量的观察来检验、假设。
4.理论检验必要性
扎根理论
检验的步骤:详细说明待检验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