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3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合集下载

2004-2013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2004-2013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实验内容:(1)2004-2013年10年来的我国国际收支表2004至2013年我国国际收支(2)2004-2013年总差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三者的柱状图(3)对我国国际收支情况的分析①研究我国国际收支近10年的发展趋势,并进行总体情况分析。

近几年,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一些结构性变化。

为此,我从国际收支平衡表入手,用实际的数据说明问题,为了更好的说明,我先对200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国际收支的发展趋势。

由200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看出,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来自于商品出口顺差这一项,历史上其对经常项目顺差的贡献度高达90%。

但是要注意到这里的商品出口主要指的是加工贸易商品出口,一般贸易商品出口顺差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同时资本项目也长年保持顺差,形成罕见的“双顺差”,这样就导致了我国近几年官方储备持续高速增长,而且增速呈加快趋势。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我国经常项目账户余额迅速下降,2010年虽然有所恢复,但只是接近2007年的水平。

根据2011年的前三个季度数据显示,我国经常项目余额又一次骤然下降,到年末可能只有2006年的水平。

与此相反,自2009年开始,我国资本金融项目余额连续大幅增加,2011年可能达到史无前例的2600亿美元,在数额上首次超过经常项目余额。

因此,官方储备增加额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仍然保持高速的增长,且增速呈加快趋势。

在2008年以前,我国的对外贸易的顺差主要来自于加工贸易产品的出口而不是内资企业的一般贸易,国内企业往往只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用,缺少核心竞争力,这种世界工厂的地位其实是很不稳定的,因为一旦我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失去,制造厂商就会转移工厂至中国的竞争国如印度、越南等。

这样中国就会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并会出现经常项目逆差。

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内资企业的一般贸易处于逆差状态。

近十年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状况及未来变化趋势

近十年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状况及未来变化趋势

近十年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状况及未来变化趋势一、近年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状况1、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及我国经济形势2011年,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

国际上,欧美债务危机不断发酵,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放眼国内,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温和回落,物价涨幅得到初步控制,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进一步增强。

2011年,我国克服国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涉外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

2、国际收支的含义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通常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

它有狭义与广义两个层面的含义。

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文化等各种对外经济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外汇收入与支出。

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所有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

3、我国国际收支现状概述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

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

05年至11年,我国国际收支明显表现为双顺差,即经常项目账户、资本与金融项目账户的巨额顺差。

其中,经常项目账户的顺差主要来源于货物贸易的差额,即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资本与金融项目账户的顺差则得益于外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增长。

虽然经常项目的差额在08年缩小,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差额不断波动、回落,但总体仍保持明显的双顺差状态。

2003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45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52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3%;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外汇储备大幅增长1168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幅为历史最高水平。

2004年与2003年相比国际收支平衡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04年国际收支平衡表。

统计显示,去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保持快速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1. 简介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在特定时间内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情况。

本文将通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个组成部分,来帮助读者理解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

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2.1 经常账户经常账户记录了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贸易情况。

具体包括出口和进口商品的价值、旅游支出、服务贸易、收入转移和资本利息等。

经常账户的结余与赤字情况通常被视为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2.2 资本账户资本账户记录了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情况。

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其他投资等。

资本账户的结余或赤字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资本流动情况。

2.3 金融账户金融账户记录了一个国家在金融市场上的资本交易情况。

包括外汇储备的变动、直接投资的变动以及其他投资的变动等。

金融账户的结余或赤字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表现。

3.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要分析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3.1 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来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或统计机构提供。

了解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对于正确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是至关重要的。

3.2 分析经常账户的结余或赤字情况经常账户的结余或赤字通常是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的重要起点。

如果经常账户出现赤字,可能意味着一个国家的进口超过了出口,需要通过资本账户或金融账户的资本流动来弥补。

3.3 分析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的结余或赤字情况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的结余或赤字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资本流动情况。

通过分析这些账户的变动,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投资趋势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对该国家的信心。

3.4 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观察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长期趋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同时,分析短期波动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可能的经济风险和挑战。

[实用参考]2004年至2014年国际收支分析报告

[实用参考]2004年至2014年国际收支分析报告

20GG年至20GG年国际收支分析报告20GG至20GG年我国国际收支情况单位:亿美元20GG年至20GG年国际收支分析报告20GG年至20GG年期间,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各国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取向各不相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较大。

我国在此期间,积极跟随全球经济发展的脚步,稳步推进改革。

以下就20GG年至20GG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特点、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

一、我国国际收支特点1、我国的“双顺差”由20GG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看出,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来自于商品出口顺差这一项,历史上其对经常项目顺差的贡献度高达90%。

但是要注意到这里的商品出口主要指的是加工贸易商品出口,一般贸易商品出口顺差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同时资本项目也长年保持顺差,形成罕见的“双顺差”,这样就导致了我国近几年官方储备持续高速增长,而且增速呈加快趋势。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双顺差”的主要来源是:①、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项目顺差持续扩大的主要来源②、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波动幅度较大。

2、储备资产逐年增加,且增长趋势趋于平缓。

3、20GG—20GG年的10年间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的差额从贷方向借方转移,并于20GG年由贷方变成了借方,达到-414亿美元,此后还不断变化,但一直在合理范围之内。

二、我国国际收支现状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大规模流入我国,形成我国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

在优惠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外资的流入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

这在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形成了巨大的出口压力,从而造成了我国经常项目的持续顺差。

因此,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大额“双顺差”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现象。

(一)全球性的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全球低利率时代的到来以及产品内分工的兴起为我国成为“世界工厂”提供了可能。

1985年9月“广场会议”后,西方主要工业国家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开始上升,由此造成除美国以外各国净出口的下降或增长势头减弱。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2011至2014上半年一、经常项目账户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一直坚持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对外发展。

所以反映到国际收支表上,经常项目账户一直都是顺差,尤其是货物的顺差是经常项目保持顺差的主要原因。

从国际的角度看,近几年,可以看到货物的顺差基本维持不变,而服务的逆差继续扩大,尤其是运输、旅游、金融服务方面成为服务逆差的主要来源。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呈现多元化发展,加之人民币一直保持着逐渐升值的趋势,出境旅游和出国留学变得频繁,这些境外消费和咨询等带动旅游项目逆差的逐年扩大,形成了较大的旅游逆差。

另一方面,大量出口的货物和服务也带动了运输项目的逆差。

而随着我国金融的逐步市场化和全球化,金融作为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项目逆差的重要来源之一。

服务贸易逆差过大的问题在我国并非很快就能解决,我国服务贸易大但并非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出口的增长速度大于进口,带动了运输,金融服务等方面的逆差,而近几年较为火热的出境旅游和出国留学带动了旅游逆差的扩大,此外,由于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且相对投入周期较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服务贸易的规模仍然会继续增长。

这些因素都使得我国服务贸易的逆差格局在短期将难以改变。

另外,通过经常项目账户可以注意到的是我国的经常转移项目一直是顺差,而在13年却变为了-87亿美元,出现逆差,这除了国际上的一些援助变化外,可能与我国的相关外交政策有关,如对朝鲜的援助在减少等。

从国内的角度看,经常项目的顺差在国内表现为储蓄大于投资,我国一直是投资主导型经济,人们更倾向于储蓄而少消费,国内消费不足,投资甚至过热使得对外资产增加,这对经常项目的顺差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经常项目账户的顺差也反映了我国政府部门的盈余,即政府部门的收支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常项目的差额。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账户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是一个“双顺差”的格局,资本和金融项目账户一直都是顺差,金融项目顺差的扩大是形成该项目顺差的主要原因。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通过以上截取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全年澳大利亚商品货物贸易呈现逆差。2015年全年商品货物出 口250957$ Millions,进口276737 $ Millions,与2014年全年相比,出口减少了5.93%,进口增长了 3.91%。商品货物从2014年的顺差431 $ Millions到2015年的逆差25780 $ Millions。 而服务方面,2015年继续呈现逆差。全年服务贸易出口66166 $ Millions,进口73899 $ Millions,与 2014年同比增长了9.95%和4.96%。
PAGE: 02
澳大利亚
国际收支平衡表 分析
数据源:
澳大利亚1959-2016 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
分析二
PAGE: 03
澳大利亚
国际收支平衡表 分析
数据源:
澳大利亚1959-2016 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
文字解析
➢2013年经常账户亏损5326亿美元,其中货物和服务项目逆差1050亿美元,贸易项目中货物实 现顺差456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1507亿美元。从国际收支的结构来看,澳大利亚经常项目收 支顺差的主要来源是货物,而货物和服务项目中,货物收支为顺差,服务收支逆差,这表明澳 大利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主要依靠实际货物出口来获取顺差。
2015年,我国经常 账户顺差18272亿元 人民币,资本和金融 账户逆差8258亿元 人民币。 按美元计价,我国经 常账户顺差2932亿 美元,资本和金融账 户逆差1611亿美元。
2015年,我国非储 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逆差29814亿元人 民币,储备资产减 少21537亿元人民 币。 按美元价,非储备 性质的金融账户逆 差5044亿美元,储 备资产减少3429亿 美元。

2004年至2014年国际收支分析报告

2004年至2014年国际收支分析报告

2004年至2014年国际收支分析报告2004至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情况单位:亿美元2004年至2014年国际收支分析报告2004年至2014年期间,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各国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取向各不相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较大。

我国在此期间,积极跟随全球经济发展的脚步,稳步推进改革。

以下就2004年至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特点、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

一、我国国际收支特点1、我国的“双顺差”由200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看出,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来自于商品出口顺差这一项,历史上其对经常项目顺差的贡献度高达90%。

但是要注意到这里的商品出口主要指的是加工贸易商品出口,一般贸易商品出口顺差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同时资本项目也长年保持顺差,形成罕见的“双顺差”,这样就导致了我国近几年官方储备持续高速增长,而且增速呈加快趋势。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双顺差”的主要来源是:①、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项目顺差持续扩大的主要来源②、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波动幅度较大。

2、储备资产逐年增加,且增长趋势趋于平缓。

3、2004—2013年的10年间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的差额从贷方向借方转移,并于2009年由贷方变成了借方,达到-414亿美元,此后还不断变化,但一直在合理范围之内。

二、我国国际收支现状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大规模流入我国,形成我国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

在优惠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外资的流入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

这在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形成了巨大的出口压力,从而造成了我国经常项目的持续顺差。

因此,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大额“双顺差”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现象。

(一)全球性的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全球低利率时代的到来以及产品内分工的兴起为我国成为“世界工厂”提供了可能。

1985年9月“广场会议”后,西方主要工业国家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开始上升,由此造成除美国以外各国净出口的下降或增长势头减弱。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第1章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第3节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Analysis of BOP Statements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The meanings of imbalance : means the expenditure totalamount exceed receipts ,or contrary circumstance in acountry‘s balance of payments . The former is BOP deficit ,The latter is BOP surplus .(surplus (favorable):顺差 deficit( unfavorable):逆差)是指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或相反的情况。

前者称国际收支顺差,后者称国际收支逆差。

Notice:1.国际收支失衡指的是经济意义(economic meaning)上的失衡。

2.国际收支失衡既包括逆差(deficit)也包括顺差(surplus)。

3.国际收支失衡通常是指经常的(frequent )、持续的( continuous)和大量的(a great deal )失衡。

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三种情况:平衡 balance基本平衡 basic balance不平衡 imbalance4.国际收支失衡可以从国际经济交易的性质(quality)和发生的原因(reason )来进行判断。

国际经济交易分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两种。

Divided into:autonomous transactionregulative transaction前者指单个经济主体(如进出口商、银行、个人),基于自身的需要或目的(the demand or purpose of the oneself)而进行的交易活动。

E.g.市场 market利润 profit风险 risk价格 price税率 tax rate投机 speculation管制 control后者指一国货币当局为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维护本币汇率稳定,在自主性交易出现缺口(gap)后,为填平其缺口(fill up )而进行的交易活动。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影响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影响分析

新疆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分析学生姓名:杨雪峰学号:2010400968院部:商务学院专业:金融学(辅修)年级:2010 级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周丽华教授完成日期:2014 年 4 月10 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分析内容摘要:目前,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已经持续多年“双顺差”,所谓的“双顺差”是指我国的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同时出现了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的盈余状态,这一现象充分反应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实力,但是同时也反映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即我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与国内经济均衡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理论上来说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应该是互补的,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都不会同时出现顺差,但是在我国却出现了这种独有的现象。

本文内阐述了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的现状及国际收支失衡带来的影响分析,随着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入,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脱离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资本输入,而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又取决于各国的开放和发展状况,从而各国经济的开放发展与国际收支相互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例如,我国国际收支失衡致使我国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我国外汇储备日益扩大、贸易摩擦多发,这些都是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所以研究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分析具有较大意义。

关键字: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影响分析目录一、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状况 (1)二、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的影响 (2)(一)我国国际收支失衡致使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2 (二)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外汇储备规模日益扩大 .. 4 (三)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5)三、应对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对策 (5)(一)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6)(二)加强管理外资的流入,推进汇率改革 (7)(三)淡出“出口导向”政策,倡导“进出平衡”政策8 参考文献 (11)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分析一、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状况近几年来,这种失衡现象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连续“双顺差”中,并且这种“双顺差”急剧增加,已经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空前增长。

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外国居民之间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货币记录。

一国的国际收支是通过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来体现的。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国际收支按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表示出来的报表。

它反映了这些经济交易的规模、结构等状况。

对一国某一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细致的分析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可以为对外经济分析和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国际货币与金融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与2003年相比国际收支平衡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将对其变化进行逐步分析总体情况如下: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04年国际收支平衡表。

统计显示,去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保持快速增长。

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686.59亿美元,同比增长50%。

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出口5933.93亿美元,货物进口5344.10亿美元,顺差589.82亿美元;服务项目收入624.34亿美元,支出721.33亿美元,逆差96.99亿美元;收益项目收入205.44亿美元,支出240.67亿美元,逆差35.23亿美元;经常转移收入243.26亿美元,支出14.28亿美元,顺差228.98亿美元。

------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2004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106.60亿美元,同比增长110%。

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531.31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196.90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入379.08亿美元。

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2004年中国国际储备快速增长,其中,特别提款权增加1.61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4.78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2066.81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增加1168.44亿美元的水平。

外汇贮备较多意味着我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的能力增强,对加强外汇市场参与者对其货币的信心十分有利,相应的也有助于本币汇率的上升。

中国历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中国历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理论研究商品与质量2010年5月刊52中国历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特点及原因分析□邰秀秀赵倩(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辽宁大连116023)摘要:一国国际收支情况是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同时通过对国际收支平衡表历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问题,及时找出解决的方案。

中国国际收支多年来持续双顺差,充分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实力,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就中国近年来的国际收支状况进行了分类总结,并对各个阶段的特点找出了其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帐户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

多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总体状况: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双顺差,且顺差规模不断增加,增长迅速;错误与遗漏账户数额偏大,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度增加。

一、经常账户货物贸易顺差逐年增加,但服务贸易却连年逆差,且规模不断扩大。

收入项目一直是逆差。

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经常账户顺差大量减少。

2002-2009经常账户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一)货物贸易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顺差的扩大,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客观因素的作用。

从主观因素来看:一是我国处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生产力大幅提高,但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二是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形成了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对一般产品的进口需求减弱;三是我国政府推进出口行业发展壮大,扶持进口替代产业日趋成熟;四是国家为了保护相对较弱的行业,从而在关税壁垒方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贸易保护。

从客观因素来看: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外部需求强劲,拉动我国出口增长;二是国内投资增长趋缓,国际市场石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影响了进口,却带动了出口;三是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多重限制,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贸易顺差;四是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被低估。

2005年经常项目顺差急剧增加,因为2005年中国经济处于扩张期,企业利润增加,加工贸易迅速增长,造成货物贸易的大量顺益,纠正非独立董事由于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而可能导致的自我利益行为。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3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5较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 由于人们觉得人民币会在不久的将来升值,这对于做外贸 的人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人们就不愿意持有外汇。出 口企业尽可能早收汇、多结汇;进口企业则推迟和减少购 汇、付汇;个人也不愿意持有外汇。这些行为致使我国资 本流入增加和资本项目顺差过大。
Page ▪ 4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储备率过高的结构性失衡。 我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备率过高。
2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 即我国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 多年“奖出限入”以及“超国民待遇”政策的杰作。这些 政策制度使资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导致资本项 目流入大于净流出的格局。由于我国的人口数量极多,我 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 产业和领域,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
4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我国技术出口的多重限制。 发达国家为了避免能源、资源、高端技术和科技产品的外流,几乎避 免它们的出口;而我国由于劳动力廉价,从而致使产品价格低,使它 们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人们更愿意出口。这样,以美国为首 的发达国家的出口就越来越少,而我国的出口则越来越多。
Page ▪ 3
Page ▪ 7
7
3、持续顺差容易引起国际摩擦,不利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发 展。
由于我国近几年来国际收支都是顺差,这使得以美国为首 的发达国家,特别是国际收支为逆差的国家心里特别不爽。 所以他们就想尽办法来阻止我国的对外出口,比如反倾销、 反补贴等等措施。
Page ▪ 8
8
4、一些资源型国家如果发生过度顺差,就意味着国内资源 的持续性开发,会给这些国家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隐患。
4
国际收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调节措施

2013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

2013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

2013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2010-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2010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2378亿美元,货物和服务顺差2230亿美元,收益逆差259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407亿美元。

2011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1361亿美元,货物和服务顺差1819亿美元,收益逆差703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245亿美元。

2012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2154亿美元,货物和服务顺差2318亿美元,收益逆差199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34亿美元。

2013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1828亿美元,货物和服务顺差2354亿美元,收益逆差438亿美元,经常转移逆差87亿美元。

由数据可得,10-13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来源是货物和服务项目,这反映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主要依靠实体资源的交易来获取顺差。

经常账户记录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经常性经济交易,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资源的实际转移状况,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也是决定和影响一国国际经济收支真是平衡的基本内容。

10-13年中经常账户中的货物与服务、收益、经常转移各项指标都在逐年稳步增长着,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在每年的货物和服务项目中,货物收支顺差差额在小范围内呈上下波动主要是呈增长趋势,而服务收支逆差差额则呈逐年大范围内的增长趋势,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2010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869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46亿美元,金融项目顺差2822亿美元。

2011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655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54亿美元,金融项目顺差2600亿美元。

2012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318 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43亿美元,金融项目逆差360亿美元。

2013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262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31亿美元,金融项目顺差3232亿美元。

资本和金融账户中,除12年外,我国的资本项目与金融项目都出现顺差现象。

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从往年的“双顺差”格局转为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一顺一逆”状态,我国经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国际金融2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金融2国际收支平衡表
时间:二战结束以后采用 基础:国际经济交易
国际收支概念的历史演变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广义国际收支定义
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Resident)与非居民(Non-resident)之 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正确领会这个概念: (1)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 (2)一国:指一个独立的国家或地区
式同(2); 7.外国游客在该国旅游,收入为15万美元;
2.1.3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方法
8.该国在海外的侨胞汇回本国25万美元; 9.该国对外承包建筑工程30万美元,分别存入所在国银行; 10.外国在该国直接投资1500万美元; 11.该国向G国出口25万美元商品,以清偿对G国银行的贷款; 12.该国在国外发行价值100万美元的10年期债券,该笔款项存入国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1、经常项目
反映了一国与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是经常 发生的交易。
包含以下4类交易:
货物 服务 收益 经常转移
(1)货物(有形):
主要指商品的进出口, 与一般公司的进出口业 务不同,IMF规定一律采用FOB价。
出口商品记入贷方;进口商品记入借方 “出口-进口”为贸易差额
储备资产减少); 5.E国保险公司承保(2)、(4)项商品,该国支付保险费2.5万美元(借方:非贸易
输入;贷方:金融帐户的其他投资); 6.该国租用F国的船只运送(2)、(4)两项商品,运费12万美元,付款方式同(2)
(借方:非贸易输入;贷方:金融帐户的其他投资); 7.外国游客在该国旅游,收入为15万美元(借方:储备资产的增加;贷方,非贸易输
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时 泰国

香港联系汇率制,萧条
(3)收益:

关于我国近十年国际收支的宏观分析

关于我国近十年国际收支的宏观分析

从2000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情况看,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在这十年间均是顺差,且在不断增长。

虽受2023年美国次贷经济危机的影响,致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我国国际交易收支交易总规模仍有所增长,并且出现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双顺差”,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2023年,在世界各国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推动下,全球经济触底反弹,复苏迹象日益凸显。

我国经济顺利度过了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企稳向好势头更加明显。

通过以上对我国近十年来国际收支情况的图表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就总体而言,我国近十年国际贸易总额不断上升,国际收支额也不断增加,国际贸易条件得到不断改善。

下面结合图表进行具体分析:从“经常项目”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总体而言,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中,贷方和借方的总额都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贷方从2000年的29897281.4万美元递增到2023年的172589326.1万美元,而借方则从2000年的27845356.5万美元递增到2023年的129978586.1万美元。

尽管在2023年借方和贷方都有所降低。

但是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极大影响发生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国国际收支要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

另外借贷方之差也不断增大即国际收支不断拉大,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逐年上升,贸易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从“资本和金融项目”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贷方和借方的总额都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而借贷方的差额则呈现出上下波动的态势。

从“储备资产项目”中可以看到借方逐年增加,而贷方几乎没有而且变化不大,进而导致二者之间的差额也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

从“2000年—2023年度国际收支各项项目的环比增长率”图表反映出“资本与金融项目”和“储备资产”的环比增长率变化幅度较大,而“经常项目”和“净误差与遗漏”的变化不大。

我国国际收支情况近十年来呈现出以上的趋势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用微观方面的原因。

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2014年4月4日内容摘要2013年,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分化趋势日益明显,发达国家经济好转,但新兴市场增长放缓,主要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取向也有所分化,部分新兴经济体汇率和金融市场面临压力。

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2013年,我国经常项目收支状况继续改善,顺差1828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5%,与GDP之比为2.0%,较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

其中,货物贸易顺差与GDP之比与上年基本持平,服务贸易逆差、收益和经常转移逆差与GDP之比均有所扩大。

资本和金融项目保持净流入,特别是在年中新兴市场出现局部振荡时,我国跨境资本虽窄幅波动,但仍呈现净流入。

国际收支总体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经常项目与直接投资顺差规模仍处于较高水平,非直接投资资本流动由2012年的逆差转为顺差,外汇储备资产增加4327亿美元,较上年多增3340亿美元。

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扩顺差”与“减顺差”的因素并存。

其中,经常项目顺差将保持一定规模,与GDP之比维持较低水平;国内外宏观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资本和金融项下总体将呈现振荡走势。

在此情景下,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防范跨境资本冲击风险仍是未来的主要政策方向。

下一步,外汇管理部门将加快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管体系建设,转变外汇管理职能,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制。

目录一、国际收支概况 (6)(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 (6)(二)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8)(三)国际收支运行评价 (15)二、国际收支主要项目分析 (19)(一)货物贸易 (19)(二)服务贸易 (22)(三)直接投资 (26)(四)证券投资 (30)(五)其他投资 (31)三、国际投资头寸状况 (34)四、外汇市场运行与人民币汇率 (42)(一)外汇市场发展 (42)(二)人民币汇率走势 (43)(三)外汇市场交易 (49)五、国际收支形势展望 (55)专栏1.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仍然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2.服务贸易项下旅游逆差持续扩大3.为什么对外净债权增加≠经常项目顺差4.2013年新兴市场货币走势分化5.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退出的影响图1-1 2007-2013年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1-2 2011-2013年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和货币指数1-32008-2013年我国季度GDP和月度CPI增长率1-42001-2013年经常项目主要子项目的收支状况1-51994-2013年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与GDP之比1-62001-2013年资本和金融项目主要子项目的收支状况1-72001-2013年外汇储备增加额与外汇储备余额1-81990-2013年经常项目差额与GDP之比及其结构1-92005-2013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及外汇储备变动情况1-10 2004-2013年我国国际收支基础性差额和非直接投资差额2-1 2001-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差额与GDP之比2-2 2000-2013年海关进出口差额主要构成2-3 2000-2013年我国按外贸主体划分的进出口贸易比重2-4 2000-2013年我国按贸易方式划分的进出口贸易比重2-5 2001-2013年我国出口商品在发达经济体的市场份额变动2-6 2004-2013年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比较2-7 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分国别和地区的收支情况2-8 2000-2013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状况2-9 2000-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2-10 2000-2013年跨境证券投资净额2-11 2000-2013年其他投资净额3-1 2004-2013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净资产状况3-2 2004-2013年末我国对外金融开放度以及对外净资产与GDP之比3-3 2012年末我国及主要发达经济体对外金融开放度比较3-4 2004-2013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结构变化3-5 2004-2013年末我国对外负债结构变化3-6 2005-2013年末我国对外资产、负债及净资产增速4-1 2013年境内外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走势4-2 1994年1月-2013年12月人民币有效汇率走势4-3 2013年境内外人民币对美元远期市场1年期美元升贴水点数4-4 境内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历史实际波动率4-5 2012-2013年境外人民币对美元期权市场6个月期限价格4-6 2006-2013年即期外汇市场交易量4-7 2013年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的交易期限结构4-8 中国与国际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结构比较4-9 全球人民币外汇交易量4-10 2005-2013年银行间外汇市场外币对即期交易的币种构成C1-1 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以及储备资产变动与GDP之比C2-1 2001-2013年入境游客与内地居民出境人数C4-1 2012-2013年JP Morgan新兴市场货币和波动率走势C4-2 2013年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汇率升贬值C5-1 实施QE以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表1-1 2007-2013年国际收支顺差结构1-2 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1 2013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资本金来源国情况表3-1 2013年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4-1 2013年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概况一、国际收支概况(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2013年,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分化趋势日益明显,发达国家经济好转,但新兴市场增长放缓。

美国近五年国际收支分析

美国近五年国际收支分析

美国近五年国际收支平衡简表(单位:百万美元)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一经常项目贷1658669 1988065 2354279 2827314 3281284借-2136760 -2545838 -3010914 -3558237 -3930749 差额-478091 -557773 -656635 -730923 -649465 货物和服务贷1338213 1574326 1819016 2142164 2463505借-1789819 -2114837 -2458225 -2838254 -3082014 差额-451606 -540511 -639209 -696090 -618509 收益贷320456 413739 535263 685150 817779借-275147 -346519 -462905 -627956 -736030 差额45309 67220 72358 57194 81749 经常转移借-71794 -84482 -89784 -92027 -112705二资本和金融项目借-667415 -2015944 -877435 -2533521 -2585533贷1712054 3039532 2724621 4085053 4054048 差额1044639 1023588 1847186 1551532 1468515 资本项目借-3480 -2369 -4036 -3880 -1843 金融项目1直接投资借-149564 -316223 -36235 -241244 -333271贷63750 145966 112638 241961 237542 差额-85814 -170257 76403 717 -95729 2证券投资借-146722 -170549 -251199 -365204 -288731贷537034 790042 796020 1053560 961005 差额390312 619493 544821 688356 672274 3其他投资借-366126 -1523998 -566330 -1915473 -1939293贷833201 1705769 1272387 2301593 2444443 差额467075 181771 706057 386120 505150 三储备资产借-1523 -2805 -19635 -7720 -22395贷278069 397755 543576 487939 411058 差额276546 394950 523941 480219 388663 四净误差与遗漏-6000 95030 32313 -47078 -41287小组成员:张刚、罗振宇、管亚飞、于海峰、黄晓峰、麦鸿斌、王梦雅、江健、熊贝贝美国经常性项目近五年走势图一、美国巨额经常项目赤字产生的原因(一) 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美国在结束了“新经济”的盛宴后,在2001 年出现了经济衰退,导致国民收入这一税收基数增长缓慢,虽然自2003 年下半年起出现了强劲的复苏势头,但前期连续两年的增长乏力已经给赤字累计造成了重要影响。

2013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013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图一
由图一可分析出,2009年到2013年的经常账 户差额和净误差与 遗漏账户差额都平稳的 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表明这五年间经常 账户下的各国际间的经济交易都比较正常和 合理。相反,资本金融账户和储备资产变动 额账户在2012年的时候彼此呈反方向的大幅 度波动,而且差额都在借方,符号为负,特 别是资产金融账户的差额为-318亿美元。经 分析可知是因为东南亚金融危机而导致资产 金融账户首次出现逆差。
并且在每年的货物和服务项目中货物收支顺差差额在小范围内呈上下波动主要是呈增长趋势而服务收支逆差差额则呈逐年大范围内的增长趋势而每年的外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顺差差额在除储备资产以外的资本和金融账户中所占的比重也主要呈增长趋势
2013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记录一定时期内一 经济体的各项经济交易,它是分析一个经 济体对外交易规模、结构及其变化和制定 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
图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三
对图二图三的总体分析: 经常项目与资本金融项目两项的数据表 明,自2009年开始,我国资本金融项目顺差 在“双顺差”中的比重突然加大,并持续下 去。2011年,资本金融项目顺差首次超过经 常项目顺差,成为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主要 原因,可见其在金融危机期间也保持高速的 增长,并在后危机时期增速加快。再来看看 资本金融项目,外国直接投资在2009年受危 机影响有所下降,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 投资机会的增加以及地方政府的积极吸引, 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大幅上涨,目前已 恢复到危机前期的高位水平。
措施: 1、各部门加强管理,认真执行国际收 支制度,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有效 地遏制了资本外逃现象。
2、受经济、金融中多种有利因素的引 导,国内资本外逃的动机减弱,原先 外逃的资本也逐步回流。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记录国家经济与其他国家之间经济往来的重要工具。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本流动等经济交易的总体情况。

通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竞争力以及国际贸易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结构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三个主要部分: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这三个部分合起来构成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总体结构。

经常账户经常账户记录的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投资收益等经济活动的流动性。

具体包括:•货物贸易:记录进出口货物的价值,也就是贸易顺差或贸易逆差的部分。

•服务贸易:记录包括旅游服务、运输服务、金融服务等非物质性贸易的流动性。

•投资收益:记录投资活动中的利息、股息以及其他投资收益的流入和流出。

经常账户的余额被称为经常账户余额,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货物和服务贸易以及投资收益方面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交易的盈亏情况。

经常账户余额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资本账户资本账户记录了跨国资本的流动,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补偿性支付等。

具体包括:•直接投资:记录企业或个人在其他国家进行的直接投资,例如建厂、股权投资等。

•证券投资:记录跨国投资者进行的证券投资,包括股票、债券等。

•补偿性支付:记录对外提供的劳务、技术等的费用和收入。

资本账户的余额被称为资本账户余额,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资本方面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交易的盈亏情况。

金融账户金融账户记录了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金融资产的转移,包括外汇储备、国外直接投资、国外居民购买国内资产等。

具体包括:•外汇储备:记录一个国家储备的外汇资产。

•国外直接投资:记录国内居民在国外进行的直接投资。

•国外居民购买国内资产:记录国外居民购买国内资产的活动。

金融账户余额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净资本流入或净资本流出的指标。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实验内容:(1)2004-2013年10年来的我国国际收支表2004至2013年我国国际收支(2)2004-2013年总差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三者的柱状图(3)对我国国际收支情况的分析①研究我国国际收支近10年的发展趋势,并进行总体情况分析。

近几年,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一些结构性变化。

为此,我从国际收支平衡表入手,用实际的数据说明问题,为了更好的说明,我先对200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国际收支的发展趋势。

由200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看出,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来自于商品出口顺差这一项,历史上其对经常项目顺差的贡献度高达90%。

但是要注意到这里的商品出口主要指的是加工贸易商品出口,一般贸易商品出口顺差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同时资本项目也长年保持顺差,形成罕见的“双顺差”,这样就导致了我国近几年官方储备持续高速增长,而且增速呈加快趋势。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我国经常项目账户余额迅速下降,2010年虽然有所恢复,但只是接近2007年的水平。

根据2011年的前三个季度数据显示,我国经常项目余额又一次骤然下降,到年末可能只有2006年的水平。

与此相反,自2009年开始,我国资本金融项目余额连续大幅增加,2011年可能达到史无前例的2600亿美元,在数额上首次超过经常项目余额。

因此,官方储备增加额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仍然保持高速的增长,且增速呈加快趋势。

在2008年以前,我国的对外贸易的顺差主要来自于加工贸易产品的出口而不是内资企业的一般贸易,国内企业往往只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用,缺少核心竞争力,这种世界工厂的地位其实是很不稳定的,因为一旦我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失去,制造厂商就会转移工厂至中国的竞争国如印度、越南等。

这样中国就会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并会出现经常项目逆差。

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内资企业的一般贸易处于逆差状态。

经常项目顺差潜在的脆弱性无法抵御人民币升值的冲击。

2010年9月重启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总体上处于缓慢升值的状态,截至2011年1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35,相对于2010年9月的6.83升值了约7%。

这样我国的商品出口顺差就从2011年开始迅速下降,逆转了2010年经济复苏的态势,2011年末只能达到2006年的水平。

②分析近10年我国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的发展特点。

国际收支是由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储备资产组成的。

2004年以来,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快速增长,2005年达到1608.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2%,是2000年的7.8倍。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增长同样也很快,但增幅波动非常大。

进入“十一五”期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没有改变。

2006 年经常项目顺差同比均增长57.5%, 达到 2532.68 亿美元,2007 年又增加了 3718.32 亿美元,增幅达46.8% 。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波动依然很大, 2006 年下降89% , 2007 年又增长 10 倍, 达到735.09 亿美元。

但是,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2008 年双顺差增幅放缓, 经常项目顺差4261.07 亿美元, 仅增长 14.6% ;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 189.65 亿美元, 增幅同比下降74.2% ; 当年储备资产增长放缓, 绝对额为 4189.78 亿美元, 增幅同比下降 9.3%。

截至2008年年底, 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 1.95 万亿美元。

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仍未改变, 但增速继续放缓。

经初步统计, 2009 年上半年末, 外汇储备资产较上年末增加了 1856 亿美元, 达到 21316 亿美元。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我国经常项目账户余额迅速下降,2010年虽然有所恢复,但只是接近2007年的水平。

根据2011年的前三个季度数据显示,我国经常项目余额又一次骤然下降,到年末可能只有2006年的水平。

与此相反,自2009年开始,我国资本金融项目余额连续大幅增加,2011年可能达到史无前例的2600亿美元,在数额上首次超过经常项目余额。

因此,官方储备增加额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仍然保持高速的增长,且增速呈加快趋势。

经常项目与资本金融项目两项的数据表明,自2009年开始,我国资本金融项目顺差在“双顺差”中的比重突然加大,并持续下去。

2011年,资本金融项目顺差首次超过经常项目顺差,成为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可见其在金融危机期间也保持高速的增长,并在后危机时期增速加快。

再来看看资本金融项目,外国直接投资在2009年受危机影响有所下降,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投资机会的增加以及地方政府的积极吸引,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大幅上涨,目前已恢复到危机前期的高位水平。

最有戏剧性变化的是金融项目账户下的其他投资账户贷方余额,在2009年危机期间突然急剧上涨,而且其中的债务方贷款项是其主要增加的来源,从直观上可理解为外国对我国的放贷净额的急剧增加。

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现状, 具有以下特点:1、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项目顺差持续扩大的主要来源2、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波动幅度较大③分析近10年我国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差额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一. 2004至2013年我国国际收支二. 主要原因:(1)2004年、2005年、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较快增长.经常项目顺差增加,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大幅下降;货物贸易顺差再创历史新高;(2)2007至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继续增长,但国际收支和内外部经济不平衡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其次从开始07年经常类项目差额占总差额比重逐步下降,资本项目差额站总差额比重逐步上升;(3)2009年我国经济逐见复苏,国际收支规模开始增加,国际收支延续“双顺差”格局增长,经常项目顺差绝对额有所下降,占GDP比重也进一步下降,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2010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储备资产持续增长。

2011年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加,货物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逆差,收益逆差,经常转移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经济发展较好;国际收支环境明显改善;2009年以来国际收支交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贸易、投资等主要项目交易量均较快增长。

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明显低于2007年和2008年的历史高点。

同时国际收支中的货物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明显下降下降。

但同时由于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2010年至今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年内呈现一定波动。

境内市场主体的负债外币化倾向依然较强,外债规模有所上升,外汇贷款继续增加。

(1)2005年至2007年我国的贸易规模逐步扩大,2005至2010年一直保持着货物贸易的顺差发展;货物贸易差额占GDP的比重从2009年急剧下滑,主要是由于07至08年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国际经济的发展,进出口贸易手足,我国逐步调整国际收支结构,改善对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正在从外需拉动更多转向内外需均衡拉动。

(2)2005至2010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逐年增加,但服务贸易却连年逆差,且规模不断扩大。

收入项目一直是逆差。

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经常账户顺差大量减少。

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顺差格局。

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稳步回升,我国将继续吸引外资流入,利差、汇差等因素可能增加我国资本净流入。

主要发达国家消费有待进一步提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有所加快,内需将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贸易平衡状况可能有所改善。

此外,宏观经济金融中的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国际收支运行可能呈现一定波动。

三.几点关于如何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建议:1.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新形势,着眼于保持国内经济又好又快的宏观目标,政府应注意转变经济工作思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2.要立足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来推动经济增长,适当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贸易的依赖,以消除巨额贸易顺差产生的中长期的影响。

同时要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注意培养经济的内生增长能力,促使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出口拉动型向消费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型转变。

3.科学合理地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4.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外贸平衡发展,改变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和低廉价格追求数量型的增长方式,提高对外经济贸易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调控货币供应总量。

6.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7.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规则制定,努力营造国际有利的环境,加强同各国的磋商、协调,在积极承担自身国际义务的同时,促进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贸易赤字,一方削减财政赤字,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④分析近10年我国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账号变动的特点,分析可能产生的这种误差的原因。

2004至2013年我国国际收支特点:2004—2013年的10年间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的差额从贷方向借方转移,并于2009年由贷方变成了借方,达到-414亿美元,此后还不断变动。

原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如果误差与遗漏项目差额呈现为长期借方或贷方单向分布,很可能暗示国际收支统计制度漏洞较多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质量有问题。

净误差与遗漏项由逆差逐步变至顺差。

我国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逐年下降的原因,一方面得益于我国宏观经济的良好发展,在本外币利差缩小和对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预期的影响下,我国涉外经济趋于稳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这也是我国在本外币正向利差和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条件下,过去年份的资本外流情况有了一定的缓和。

1、我国的国际收支制度进一步完善。

2002年4月,我国正式加入“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此举提高了我国国际收支数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适应了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的需要,标志着我国国际收支统计制度取得了重大的进步。

2、各部门加强管理,认真执行国际收支制度,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有效地遏制了资本外逃现象。

外汇管理部门加强对金融部门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严格审查企业的用汇情况;海关部门加大打击走私活动的力度,查处了大量的走私案件;税务部门加强对出口退税的检查,遏制骗取出口退税的现象,切断了多数资本外逃渠道。

3、受经济、金融中多种有利因素的引导,国内资本外逃的动机减弱,原先外逃的资本也逐步回流。

从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稳定和持续增长,国内投资环境也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投资机会被发掘,更为广阔的投资领域向投资主体开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