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学案
《声声慢》学案
《声声慢》(1课时)班级: 学生姓名: 完成时间: 评价得分: 【课前预习】知人论世,走进词人: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两人情趣相投,你耕田来我织布,对不对?NO,应该是你吟诗来我作对。
赵还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
从此,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
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 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
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预习练习】一、李清照,(1084—约1151)号o是词派的代表,有词集,被誉为o创作以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内容:,词风:南渡后内容:词风:二、《声声慢》一词中主要是通过写、、、、梧桐、细雨等深秋景物来渲染愁情的。
三、【课堂探究一】:就自己最喜爱的、最能体现愁情的诗句分享交流。
要求:(1)基于文本中的关键字词(2)小组合作(3)每组推荐一位发言人。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七组十四个叠字的使用,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如何表达愁情?能否调换顺序?2、从词中哪些典型意象能够看出作者“愁”之深之重?(提示:典型的意象的特征和营造的氛围,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1)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2)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3)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3、词中哪些关键词能够看出作者“愁”之深之重?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四、【课堂探究二】:词人为何而愁?(结合作品内容和词人生平经历)五、【表达交流】:说说心中的李清照形象。
声声慢--李清照 学案
李清照《声声慢》第一课时【目标引领】1、了解作者2、巩固欣赏古代诗词的方法,提高欣赏力。
3、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4、领悟作者的情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问题激疑】1、古诗词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词眼”之说。
请找出《声声慢》中的“词眼”预习学案【自主探究】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
自号易安居士。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
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
后因列于元祐党籍而被罢官。
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
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宋史·李格非传》),一说为汉国公王准孙女(庄绰《鸡肋编》),也知书善文。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
《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
黄异《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
《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
都久已不传。
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
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椅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最多。
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
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
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
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写作背景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
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形单影孤的灾难与不幸。
这里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它们反映着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
《永遇乐》词的具体写作时间、地点,难以准确考定。
但从作品所写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却可以断定是靖康之变以后,词人流落江南所写。
教科书的“资料信息”所录宋人张端义《贵耳集》说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
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是可信的。
3、《声声慢(寻寻觅觅)》学案
《声声慢》学案【作者简介】李清照(约1084——约1155),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
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艺术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作品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
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写作背景】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李清照夫婿赵明诚在这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
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
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
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
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题目解读】声声慢:词牌名。
历来作者多用平韵格,而李清照《漱玉词》所用仄韵格(即此词)最为世所传诵。
双调九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
【相关知识】李清照的婚姻(一)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李清照和赵明诚,是在一次元宵灯会上相遇的。
俩人婚后一起赌书泼茶,一起校勘书籍。
赵家金石收藏颇丰,李清照便和赵明诚一起研究金石。
她散尽家财,简餐茹素,全力收集书画碑文,以至“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并创作流传千古的《金石录》。
及至赵明诚入朝当官,她盼郎归家,还曾写下一首《醉花阴》寄给外地的丈夫。
赵明诚看到李清照写出这样的词,居然三日不出家门,作词五十阕,随后将《醉花阴》夹在其中,请友人陆德夫欣赏,陆德夫细细品味后,认为“只三句绝佳”,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关于《声声慢》教案3篇
关于《声声慢》教案3篇《声声慢》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2.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情景设置法、四、教学手段PPT展示五、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新课导入导入语:大文豪苏轼的词风同学们应该并不陌生,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便把词人豪放的秉性展露出来,苏轼可以说是豪放派词人的集大成者。
今天,我们要接触到的是另外一种词风,与豪放词的特点截然相反。
没错,就是有些同学已经说出来的婉约词。
介绍: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以及婉约词的主要特点。
(二)朗读词作,初步感知1.作家作品简介:时代背景,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悲惨命运;2.学生朗读,疏通词意,初步感知词作的感情基调;(1)提问: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引导学生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蕴,和铺垫的感情基调:PPT展示: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冷清凄凄惨惨戚戚——→心理——→凄凉惨淡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3)追问: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词)有何修辞作用?(范例引导)师总结:韵律美;增强情感。
(4)结合诗作背景,说一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愁之一:山河沦陷悲故园荒废难回;愁之二:夫妻永别悲美满姻缘难全;愁之三:形影相吊悲漫漫余生难度)(5)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声声慢》的教案(精选7篇)
《声声慢》的教案《声声慢》的教案(精选7篇)《声声慢》的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词在遣词用字、韵律运用与布局谋篇上的独特之处。
2.掌握物境与心境相融的表现手法。
3.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及李清照前后词风的不同。
4.初步体会性别因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二、教学要点1.叠字运用的妙处。
2.用韵的特点。
3.细腻而又步步深入的感情蕴涵。
4.国家变动与个人创作之间的关联。
三、文本详析这首词一名《秋情》,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代表作之一。
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汉族政权南迁,始为南宋。
这一重大变故给当时社会各阶层带来影响,李清照的生活也随之发生巨变。
千古名篇《声声慢》即写于这样的背景下。
词的开头落笔见奇,以七组十四个叠字描绘出一个凄然寡欢的愁妇形象。
第一句“寻寻觅觅”不是写实,而是表现一种无可寄托、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
词人所寻觅的是什么呢?词中没有明说,但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却不难体味。
南渡前,李清照与丈夫感情融洽,志同道合,有着文雅而富于诗意的生活情趣。
然而,靖康之难葬送了昔日的一切,丈夫赵明诚离开人世,心爱的文物古籍毁于兵乱,失于窃贼,更令人痛心的是北方国土的沦亡。
词人在多难的岁月里备尝艰辛,故而坐立不安,情不自禁地希求寻到一点慰藉。
作者并没有直接描绘这种心理,而是赋无形于有形,通过“寻寻觅觅”这一虚化的行动来形象地加以表现。
第二句借环境的凄清、肃杀来表现心情,“冷冷清清”既写出深秋气象,也刻画出词人的暮年心境,饱含着只身飘零、孑然独处的寂寞之感。
第三句则直抒愁怀。
这句中的六个叠字是近义词,相互间有细微区别:“凄凄”言其悲凉;“惨惨”写其抑郁;“戚戚”则绘其忧惧。
词人由浅入深,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国破家亡为自己造成的极深的精神创伤。
接下去四句,通过眼前生活叙写愁情。
“最难将息”表面上是就清晨气候而言,实际又与上文“寻寻觅觅”相呼应,表明女主人公从一清早便心神不宁,沉痛的家国身世之感蕴于其中,却又无处遣愁。
声声慢教案(优秀6篇)
声声慢教案(优秀6篇)《声声慢》教案篇一教学目的:知识目标:体会词人的愁情,不是闲愁,那又来自何处?(了解作者了解历史)能力目标:如何营造的这种愁情,也就是说我们是如何感知到词人的忧愁的。
学会如何将自己的感情传达出去。
(意象的运用,意境的表现)情感目标:品读作品,品味别人的情感,愁的丰富内涵(感受词的意境)教学重点: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体会李清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赏析诵读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的词坛上,有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哀婉凄,美打动了无数后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婉约词中的杰作《声声慢》。
二、李清照的生平简介李清照的生活和创作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知书达理、温婉贤惠。
18岁嫁与金石考据专家赵明诚,夫妻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诗词唱和,生活美满和谐。
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
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句清新别致;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则通过对相思之情的描写,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
后期:金兵入侵,宋朝南迁,李清照逃往南方,不久,赵明诚染病身亡。
她四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
再后来,赵明诚生前搜集的金石古玩大部分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
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词风也充满凄凉低沉之音。
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亡之情。
《声声慢》是作者后期作品。
三、分析释疑1、齐读全诗,思考,这首词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词人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抒发出这种感情的?明确:采用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3、能不能从词中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明确: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雁过也,正伤心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探讨研究这些句子(1)朗读第一句词,回答,凄凄惨惨戚戚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词人早起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东张西望,想要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的空虚,找的也许是丈夫,也许是以前美好生活的点滴,可是四周却是冷冷清清,只有她自己孤单的身影。
声声慢优秀教案(优秀5篇)
声声慢优秀教案(优秀5篇)《声声慢》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理解婉约派词融情入景、叠字抒情的特点。
2.感受词人撷取意象表述情感的方法。
3.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体味融情入景、叠字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诗词意象,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一课时主要内容:了解柳永和李清照的生平,了解创作动机;理解婉约派词融情入境,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会通过分析歌词意象来揣摩词人情感的方法。
一。
导入:前天我们学习了宋词中一首婉约派的作品,题目叫——《蝶恋花》,作者是北宋词人晏殊。
除了晏殊,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柳永和李清照。
今天我们来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体会婉约词的融情入境的特点,缠绵凄切的基调。
二。
先了解两个词人的生平和词作的背景,以理解创作的动因。
1.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
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
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即开封),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的生活。
他精通音律,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雨霖铃》,唐时旧曲,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
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
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人。
她的父亲是当时礼部员外郎,同时也是一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是卸任宰相王圭的长女。
李清照自小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
李清照十八岁嫁给了当时宰相之子赵明诚,这是一个喜爱收集金石古玩的收藏家,夫妇俩常常在一起诗词唱和,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我们学过她的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声声慢》教案精选十篇
《声声慢》教案《声声慢》教案「篇一」教学目标:通过词句品读和场景再现,体味诗人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李清照在词中表达出的“愁教学内容:一、导入以猜字谜方式导入。
“风起了,叶落了,心碎了”,(愁板书)(聪明!)秋天的时候我们特别容易发愁,敏感一点的同学难免有时候会见月伤心,听风落泪。
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位将愁字写绝了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在中国的词坛上,有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哀婉凄,美打动了无数后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婉约词中的杰作《声声慢》。
二、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出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人的代表之一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李清照吗?(请一个学生)初中学过她的词吗?能背出来给大家听听吗?忘了,没关系,我们一起回忆一起背好吗?背得真好。
背得很整齐。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词作,词风还是比较婉约清丽。
但是到了后期她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后,词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晚年的的李清照无儿无女,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守着一个孤清的寂寞小院过日子。
又是一年秋风起,秋叶落,她一个人孤寂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写下了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声声慢》补充介绍: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良好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她出落成为一个外美如花,内秀如兰的才女。
十九岁嫁给宰相之子赵明诚,夫妻两人志趣相投,琴瑟和谐,经常一起踏雪寻梅,插花折柳,共同收集金石古玩、题诗作画,堪称神仙眷侣。
但是好景不长,公元1127年,金人南侵,高宗皇帝赵构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跟随着南下,一路历经战乱。
不久深爱他的丈夫赵明诚病逝离开了她,她又被诬陷通敌买国,一个失去丈夫的弱女子,在这种情况下能怎么办?她只能终日凄凄惶惶急急忙忙的追赶着那个南宋小朝廷。
在流离失所之中在战乱之中在匆忙之中,她与丈夫多年收集的视如生命的金石古玩也大部丢失了,多少痛,多少伤啊。
在心灰意冷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她答应了当时一个财政部长求婚,带著名节被毁的耻辱,只想晚年能过一些平静安定的生活。
《声声慢》教案三篇
《声声慢》教案三篇《声声慢》教案篇1【教学重难点】学习目标2、3。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诵读研读赏析品悟)、合作探究、展示沟通、老师点拨【课时安排】1课时【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年),南宋闻名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今属山东济南人)。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闻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苦石的搜集整理。
靖康之变,北方沦陷,丈夫辗转下江南,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身一人,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
最末在杭州凄然死去,准确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短语来概括她的一生:少年繁华中经丧乱晚年凄凉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
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闲愁、离愁--清丽宛转。
南渡后:反映战乱痛楚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郁凄凉作品散失许多,今有《漱玉词》《李清照集校注》辑本传世。
【写作背景】这是李清照晚年词作,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家破国亡夫死的巨大悲伤的内心世界(或者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情)声声慢李清照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集。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分组品读】提示:1、抓住词中抒情性的句子来品读2、联系词人的生活际遇来品读3、抓住词中描绘的画面来品读4、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5、可对比前期的作品来读【听读思索】1.请用一个字概括本文的内容---------------------------------------------2.词中哪一句最能表现词人的心绪?--------------------------------------------- 《声声慢》教案篇2教学重难点1、了解个人生活际遇与作品创作的亲密关系。
声声慢教案精选3篇
声声慢教案精选3篇《声声慢》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感知——合作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并体会词人之愁是一种极其深沉的情感。
情感目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二、学习重点凄苦意境的深切感受,厚重愁情的深入体会。
学习难点:通过与早期词作的比较阅读,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愁情的厚重。
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法学法①知人论世通过李清照两首《如梦令》和《武陵春》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诵读、分析、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前后期词风的不同。
②诵读法③“情境法”教学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④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矛盾、挣扎、释惑的学习乐趣。
四、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五、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诗歌是情感的精灵,是美神的骄子,是人类灵魂不朽的造化。
徜徉诗歌的殿堂,我偏爱易安一人,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一同走进易安的词作,易安的世界。
2、知人论世诵读李清照前后期的三首作品[《如梦令》两首、《武陵春》],让学生发现、总结李清照前后期词作内容和风格的不同,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品读诗词。
李清照的一生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悠闲、充裕的少女和少妇生活使她此时的词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词风清新明丽;后期饱经离乱、颠沛凄苦的生活使她的词多写其悼亡之悲、怀旧之思,词风哀婉凄凉。
而《声声慢》写于词人南渡后,笔下流淌的已经不是闲愁。
3、涵咏词韵,走进作品(1)学生自由诵读,把握词的基调(2)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诵读,诵读者自己评析为什么会这样处理情感进行诵读,让学生在自我点评中进一步明确词的基调和情感。
2024年《声声慢》优秀教案(通用13篇)
2024年《声声慢》优秀教案(通用13篇)《声声慢》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寓情于景的分析方法。
2.感受《声声慢》的意境美,体会婉约词的含蓄美。
教学设想:1.尝试让学生先背诵,然后质疑,教师再解疑的方法教授诗词。
2.尝试让学生举一反三,以《声声慢》为重点,在分析词作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方法,就“情景交融”这一点让学生进行能力迁移。
教学难点:意境与意象的区别教学过程:1.“背”词:(全班齐声背诵)2.“解”词:根据学生质疑,教师解疑。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将问题归类:关注字、词;关注感情;关注创作背景及词人生平;关注开头叠词的用法。
3.“读”词:(配乐朗诵)重现情境,感受意境之美。
4.“品”词:教师由学生的质疑,提出学生关注的内容:何情?何由?如何鉴赏?教师引出意境一词,诠释之后再指出分析意境的方法之一是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师提问:l 此词写了哪些景?l 这些景是如何体现作者情感的?5.能力迁移w 《踏莎行》王国维称秦观《踏莎行》中的两句“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为“词境凄厉”,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总结本课学过的《雨霖铃》、《踏莎行》、《声声慢》三首词的情景交融手法,教师提问: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可以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婉约词的风格特点。
作业:1、自读李清照的《一剪梅》,请任选其中一句分析其情景交融的特点。
2、课外拓展:查找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作品,就此写一篇小论文,分析其婉约词的特点《声声慢》优秀教案篇21.理解词上下阙的含义2.理解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愁”李清照此词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同上1课时赏析、诵读法第一课时《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
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
人教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学案
声声慢【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2.反复诵读,背诵体味词的声律之美。
【学习过程】一、背景介绍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
宋高宗赵构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
此时,李清照44岁,目睹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南渡到建康。
二年后,(公元1129年8月18日)在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
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一带,始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这首词是作者南渡晚年后的作品。
二、走近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婉约词派的代表,其词被称为易安体。
其父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
李清照十八岁嫁给了宰相之子赵明诚。
赵爱好金石之学,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
、夫妇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情感,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
词风真挚细腻、委婉动人。
但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
汴京失守,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1128)南下江宁。
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流亡,并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
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迥然不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充满了浓重的哀愁。
三、请根据上面材料,概括李清照人生阶段的特点。
四、基础知识积累1.解释下面词语含义寻寻觅觅:将息:憔悴损:怎生:次第:2.根据提示,补写出上下句。
(1)三杯两盏淡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3)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学案26:第9课 声声慢
声声慢【学习目标】1.了解李清照生平及《声声慢》写作背景。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3.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体味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4.理解并积累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
【学习过程】一、走近作者:李清照(110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词宗。
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藏书甚富,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
与夫赵明诚(吏部侍郎赵挺之子)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编写了《金石录》。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
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她不追求华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
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
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
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
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声声慢》 导学案
《声声慢》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体会其词作的风格特点。
2、反复诵读,品味《声声慢》的语言美,感受词中蕴含的情感。
3、学习并掌握运用叠词、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词中所表达的愁情,把握词人的情感变化。
(2)分析词中叠词、意象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2、难点(1)体会词人“愁”的深层内涵,理解其时代背景和个人遭遇对词作的影响。
(2)将诗词的赏析方法运用到实际的诗词阅读中,提高诗词鉴赏水平。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 年 3 月 13 日—约 1155 年),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2、写作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
此时,北宋灭亡,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等一系列的打击,生活颠沛流离,内心充满了痛苦和忧愁。
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的景色,抒发了她饱经忧患、孤独无依的愁苦心情。
四、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乍暖还寒()憔悴()梧桐()堆积()2、解释下列词语。
(1)寻寻觅觅:(2)冷冷清清:(3)凄凄惨惨戚戚:五、诵读感知1、听录音,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词的情感。
3、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4、全班齐读,读出词的韵味和情感。
六、文本赏析1、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这三句运用了叠词的手法,不仅在形式上富有韵律美,而且在内容上生动地展现了词人空虚、迷茫、凄凉、悲苦的内心世界。
“寻寻觅觅”表现了词人若有所失、心神不定的状态;“冷冷清清”写出了环境的孤寂、冷清;“凄凄惨惨戚戚”则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愁苦。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句话在词中有什么作用?这句话点明了时节气候的变化无常,也为下文描写秋景和抒发愁情作了铺垫。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声声慢(寻寻觅觅)》学案
第三单元 9.3 声声慢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基础知识,引领学生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语言的鉴赏能力,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根据课文内容设置问题,有效提问,理清思路,激发学生思考,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通过抓关键词和意象来品味词的意境意蕴,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了解李清照词的特点,领略宋词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及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李清照南渡前后创作风格的变化。
难点:体味《声声慢》的“愁”情。
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一)历史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
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
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
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二)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有“千古第一オ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
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別是一家”之説,她的词被称为“易安体”,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富裕,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官至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她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自幼便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早有文名。
她十九岁结婚,丈夫赵明诚当时在太学做学生。
他们志趣相投,能在一起读书,品诗论文,收集和鉴赏古籍、器物、金石篆刻,他们婚后生活相当幸福美满。
公元1127年,金人攻破洛阳,宋徽宗、宋钦宗被捕(靖康之变),北宋亡。
【高中语文】《声声慢(寻寻觅觅)》学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声声慢》学案【学习目标】1.赏析叠音字的写作艺术,体会其表达作用。
2.通过对词作意象的解读感受意境之美。
3.了解作者生平,体味人物形象的情感。
【重难点】1.通过对词作意象的解读感受意境之美。
2.了解作者生平,体味人物形象的情感。
【课前预习】一、作者简介阅读《步步高》第54页[作者知识]部分。
二、创作背景阅读《步步高》第54页[背景知识]部分。
三、知识补充——鉴赏景物描写的思考角度1.艺术手法正侧结合: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中“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来写战争的惨烈。
虚实结合:在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幻想等;实指当前视听之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
虚和实的关系有时相反形成强烈的对比反衬,从而突出中心。
有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
如王昌龄的《送魏二》中“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前两句写实景,是送别时的环境描写,后两句虚景,想象别后的情景,虚实结合,扩大意境,深化主题。
点面结合:点面结合是指详写和略写相结合。
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
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
远近结合: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还可以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
《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李清照的《声声慢》大家也是耳熟能详的了,以下内容是本店铺为您带来的《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带来一些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声慢》学案
学习目标:
1.分析艺术特色,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2.反复诵读,深入文本,体悟本词独特的韵味。
3.由文品入人品,鉴赏作者的精神品格.
一、初读感知
1.字音字义检查
戚戚乍暖还寒憔悴损堪摘次第了得
2.思考: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二、品读鉴赏
1.词人是如何表现愁的?请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愁”的句子进行鉴赏。
注意鉴赏的一般环节:内容+手法+感情。
方法归要:
2.学以致用:用学到的鉴赏手法鉴赏下面这首诗。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_
曹雪芹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三、对比深化:两作品都是写“愁”,异曲同工,为什么李清照的《声声慢》在文坛享有盛
名?
四、拓展延伸:像李清照这样的作家,你还能想到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