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形成的原因和防治

合集下载

治蝗灾的措施

治蝗灾的措施

治蝗灾的措施引言蝗灾是一种严重威胁农作物和生态系统的灾害。

当蝗虫数量过多时,它们会迅速吞食农作物和植被,给农民和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

为了保护农作物和生态平衡,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治理蝗灾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治蝗灾的一些有效措施。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其他生物来控制蝗灾的方法。

其中,天敌和寄生虫是最常用的生物控制蝗灾的方式。

天敌:一些食肉昆虫,如寒蝉、蝗螂和蜻蜓,被广泛应用于蝗灾控制。

这些昆虫以蝗虫作为食物,能够有效地减少蝗虫的数量。

寄生虫:某些昆虫和微生物可以寄生于蝗虫体内,破坏其内部组织和生理功能,从而控制蝗虫的繁殖和生存。

例如,埃及伊甸园穿孔蜂可以在蝗虫体内产卵,孵化出的幼虫会寄生于蝗虫体内,最终导致蝗虫死亡。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农药来控制蝗灾的方法。

将特定的农药喷洒在受影响的农田或草地上,可以有效地杀死蝗虫,从而减少害虫的数量。

然而,化学防治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药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可能对非目标昆虫和植物造成伤害。

其次,蝗虫对农药可能产生抗性,导致农药的使用效果降低。

因此,化学防治应该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使用,并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准则。

3. 文化防治文化防治是通过改变农业生产和管理方式来减少蝗灾的发生和传播。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文化防治措施:•合理种植时间:选择适合地区气候条件和蝗虫活动规律的种植时间,减少蝗虫对农作物的侵害。

•轮作休耕:通过合理轮作和休耕,改善土壤质量,减少蝗虫的滋生。

•清除杂草:蝗虫常常在杂草中繁殖和滋生,及时清除杂草可以减少蝗虫的数量。

•用防护网覆盖农田:在蝗灾多发地区,可以使用防护网覆盖农田,阻止蝗虫的侵入。

4.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机械或其他物理手段来控制蝗灾的方法。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振动器:振动器可以在农田周围设置,通过振动地面来驱赶、阻挡蝗虫,减少其进入农田的可能性。

•光线干扰:蝗虫对强光有一定的敏感性,可以在夜间使用强光源干扰蝗虫的飞行和活动。

蝗灾时蝗虫真的吃人吗?现代蝗灾怎么治?

蝗灾时蝗虫真的吃人吗?现代蝗灾怎么治?

蝗灾时蝗虫真的吃人吗?现代蝗灾怎么治?俗话说“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蝗灾一场世界性的灾变,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引发饥荒。

因为蝗灾发生时,漫天蝗虫如黑云压境、似黑口吞食,常常有人会说“蝗灾时蝗虫是吃人的”。

那么,蝗灾时蝗虫真的吃人吗?现代蝗灾怎么治?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一、蝗灾时蝗虫真的吃人吗?蝗灾时蝗虫是不吃人的。

蝗虫有植食性和食肉性两种。

发生蝗灾的是植食性的蝗虫导致。

而食肉的是蝈蝈等,不会发生蝗灾。

因此,发生蝗灾时,蝗虫是不会吃人的。

二、蝗灾的现代防治方法1.环境保护:蝗灾的发生,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为因素。

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山清水秀,没有裸露的土地,蝗虫就无法繁衍。

现在有些地方的生态意识不强,有的单纯认为治理污染才是保护环境,而对于改善蝗虫适生区的植被、土壤和小气候等工作,由于短期内看不到效益,并不重视。

所以,要从根本上防治蝗灾,应该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2.药剂防治:建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如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用20—3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施。

也可以在蝗蝻(蝗虫若虫)出土10日内,用敌百虫粉撒于小竹、杂草上,或用敌敌畏烟剂熏杀。

施药后还要加强监测,在一周内迅速检查防治效果,对漏治和防效差的地段及时补施药一次。

还可使用诱杀法:将稻草切成四五寸长,放入用人尿50公斤,加入50%可湿性敌百虫0.05-0.l公斤配制的药液中,浸没8小时,于晴天早晨分散堆放于蝗虫多处。

目前,最有效的灭杀蝗虫办法是用飞机喷洒农药,该法杀虫率高、灭杀范围广,但成本高,而且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方式只能应一时之需,不能保证长治久安。

3.天敌防治:从长远看,要有效防治蝗灾,必须着眼于生态建设,要实行植物保护、生物保护、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四结合。

特别是要确保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好蝗虫的天敌。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8种蝗虫的天敌,包括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它们对控制蝗虫的数量具有重要作用。

蝗灾防御措施

蝗灾防御措施

蝗灾防御措施引言蝗灾是一种严重影响农作物和食品安全的自然灾害。

蝗灾发生后,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因此,采取有效的蝗灾防御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蝗灾防御措施,并阐述其原理和操作方法。

防御措施一:早期监测早期监测是预防蝗灾的第一步。

通过早期监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蝗虫的大规模出现,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早期监测方法:1.气象监测:蝗虫的生存和繁殖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通过监测温度、湿度和风向风速等气象参数,可以预测蝗虫的迁飞和繁殖情况。

2.生物监测:通过采集和鉴定田间的卵、若虫和成虫,可以及时了解蝗虫的种类和数量,进而判断是否存在蝗灾的风险。

3.遥感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蝗灾的扩散范围和密度,为蝗灾的防治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防御措施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常用的蝗灾防御措施。

化学防治主要通过喷洒杀虫剂来控制蝗虫的数量和迁飞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化学防治方法:1.选择合适的杀虫剂:根据蝗虫的种类和发生阶段,选择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常用的杀虫剂有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合成类杀虫剂等。

2.正确施药:在喷洒杀虫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控制喷洒剂量和浓度,避免超量使用或浓度过高导致环境污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喷洒时机,通常在蝗虫活跃期和发生高峰期进行喷洒;–喷洒时要均匀覆盖作物叶面和土壤表面,确保杀虫剂能够有效接触到蝗虫。

3.安全使用杀虫剂:在使用杀虫剂时,需要注意自身安全和环境保护:–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器,避免接触杀虫剂;–避免喷洒杀虫剂到水源和饮用水中,以防止水源污染;–阅读并遵守杀虫剂的使用说明,避免误用或超量使用。

防御措施三: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蝗灾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主要通过引入天敌或使用微生物来控制蝗虫的数量。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1.引入天敌:通过引入捕食性昆虫、鸟类或爬行动物等天敌,来控制蝗虫的数量。

例如,可以引入寄生蜂、瓢虫、蚂蚁等,让它们成为蝗虫的天敌。

蝗灾治理方案

蝗灾治理方案

蝗灾治理方案蝗灾是一种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灾害,给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蝗灾,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蝗灾治理方案,并探讨其效果和可行性。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和寄生虫来控制蝗虫数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蝗虫的繁殖和扩散。

例如,可以引入蜻蜓、蟋蟀、捕食性昆虫和鸟类等天敌来捕食蝗虫。

此外,还可以利用寄生虫来控制蝗虫的数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环境友好,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但需要一定时间来建立和维护天敌和寄生虫的种群。

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农药来控制蝗虫数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是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消灭蝗虫。

然而,化学防治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药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其次,蝗虫可能会产生抗药性,使得农药的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在使用化学防治时,需要谨慎选择农药,并遵循科学指导。

三、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蝗虫数量的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捕蝗器、围栏和覆盖网等来阻断蝗虫的传播路径和入侵范围。

此外,还可以利用火焰喷射器、热风机等高温设备来杀死蝗虫。

物理防治的优点是环境友好,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但效果可能受到气象条件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四、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指通过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农田布局来减少蝗虫的危害。

例如,可以采用轮作制度、间作制度和混作制度等来减少同一农田连续种植易遭受蝗虫侵害的作物。

此外,还可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增强植物的抗性,提高作物的免疫力。

文化管理的优点是可持续性强,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但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五、国际合作蝗灾往往跨越国界,需要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

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资源协作,共同制定应对蝗灾的方案和措施。

此外,还应加强对蝗灾监测和预警机制的建设,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蝗灾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

综上所述,蝗灾治理需要多种手段和方法的综合运用。

如何预防蝗灾

如何预防蝗灾

如何预防蝗灾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

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那么如何预防蝗灾呢?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预防蝗灾相关资料。

以供参考。

预防蝗灾措施1、减少蝗虫的食物源很多种蝗虫都吃玉米、小麦、高粱、水稻、谷子等,而不吃大豆、苜蓿、果树等。

因此在蝗虫发生地尽量多种植大豆、苜蓿、果树和其它林木,则可以防治蝗虫;预防蝗灾措施2、减少蝗虫的生存地有些蝗虫发生地地势较低,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地块改造成池塘,养鱼、养虾,这样可以使蝗虫的生存地大大减少,也会较好地防治蝗虫;预防蝗灾措施3、减少蝗虫的产卵地有些种类的蝗虫,如东亚飞蝗,它喜欢在干燥裸露的地块产卵,我们要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增加植物的数量,使植物覆盖度达到70%以上,这样的地块就不适于蝗虫产卵了,也就可以减轻蝗虫的危害。

预防蝗灾措施: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方法目前采用的主要有三种:(1)保护和利用当地蝗虫的天敌控制蝗虫;(2)采用生物农药防治蝗虫;(3)牧鸡和牧鸭防治蝗虫。

保护和利用当地蝗虫的天敌。

蝗虫的天敌很多,包括青蛙、蜥蜴、鸟、真菌、病毒、线虫、捕食性的甲虫、寄生性的蜂类、寄生蝇类等。

很多种青蛙或蛤蟆都可以吃蝗虫,如泽蛙、金线蛙、林蛙、黑斑蛙还有黑眶蛤蟆、中华大蛤蟆等;黑斑蛙每天可以捕食蝗蝻135只以上。

泽蛙每天可以捕食122多头蝗蝻。

蛤蟆每天可以捕食167头蝗蝻。

在自然界鸟吃虫是普遍的常识。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鸟吃蝗虫记载,如在唐代就记载有数千万白鸟取食蝗虫,一晚上就将蝗虫吃尽,庄稼免于受害。

我国记载吃蝗虫的鸟有18种,包括海鸥、伯劳、灰喜鹊、喜鹊、草鹭、椋鸟等。

我曾经在天津大港水库东亚飞蝗发生基地,观察到有大批海鸥飞到发生程度高的地块捕食蝗虫的情形。

蚂蚁、步甲、芫青、雏蜂虻、食虫虻等都是蝗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蝗虫的发生地可以常见到它们捕食蝗虫的情况。

而蝗虫的寄生蜂等又是蝗虫的寄生性天敌昆虫。

蝗虫危机与防治

蝗虫危机与防治

蝗虫危机与防治近年来,我国多地相继发生蝗虫灾害,给农田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危害。

也许有人会问,蝗虫又是什么呢?蝗虫是一种有翅膀的昆虫,它们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和攻击力,以草为食,每天可以吃掉自己体重的数十倍的食物。

因此,当蝗虫大量繁殖时,会形成非常庞大的蝗灾,给人们和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

蝗虫灾害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当地的农田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许多作物被蝗虫啃食后很难存活。

2.大量的蝗虫会在农田周围高速移动,会对当地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给当地的生态系统带来很大的压力。

4.对当地的畜牧业造成很大的破坏,蝗虫大量出现后,它们的数量会迅速增加,危害当地的畜牧业。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蝗虫灾害呢?1.加强监测预警第一步是及时发现蝗虫的迹象,开展监测预警工作,一旦发现蝗虫活动的迹象,要及时公告,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所以加强监测预警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2.机械防治机械防治是一种较为简单且有效的方法。

蝗虫比较活跃,在城市居住区和交通要道等地可采用机械驱赶、捕杀蝗虫的方法,使用各种器材比如喷雾器、高压水枪把蝗虫毁灭在萌芽状态。

也可以使用条幅捕捉蝗虫,一旦发现蝗虫滞留在农田,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防治。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用农药等化学品物质控制蝗虫的繁殖,抑制蝗虫的生长发育。

但是,使用农药要注意科学施用,因为大量使用农药方便,但是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4.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方法一般选择对蝗虫有天然捕食或者或其生物特性会造成死亡等非化学方法控制蝗虫的繁殖。

生物防治方法一般比较安全,在防治过程中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总之,蝗虫灾害是一种严重的生态事件,必须得到重视。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农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蝗虫预防控制过程中,需要积极参与沟通、加强防治宣传、公告和知识普及,让广大群众早日掌握蝗虫防治基本技能,把农民群众和农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麦田蝗虫肆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麦田蝗虫肆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麦田蝗虫肆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近期,麦田蝗虫肆虐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疯传。

不少人开始担心,如果这种虫子不受到有效的控制,将会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那么,麦田蝗虫为何会如此猖獗?如何有效地防治?一、原因分析1. 气候变化过去几年里,全球气候在变暖,对麦田蝗虫的繁殖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像中国西北的干旱荒漠地区、蒙古国、东非等地区都发生了长期干旱、多风的天气,导致麦田蝗虫聚集成灾。

2. 粮食储备问题一些国家的粮食储备不足,无法及时采取措施防治麦田蝗虫。

一旦发生蝗灾,粮食采购成本将大大上升,这就会导致民众价格上涨,社会稳定问题。

3. 生态环境恶化过度使用农药、破坏植被、复垦荒漠化等因素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蝗灾往往在这些环境下发生。

二、防治措施分析1. 加强宣传普及动植物防治及防火减灾知识。

在疫情期间,同时也要加强公众科普教育,让民众更加理解蝗灾危害,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2. 加强海外联防把蝗灾视为全球性灾害,加强国际联防,确保全球控制蝗灾协调推进。

3. 建立长效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农业、林业、草原、环保、气象、卫生、系统、卫星遥感等多个部门联合参与的蝗灾预报预警与预防、治理,应急救灾等多项机制,来应对蝗灾的发生。

4.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草原,天然林带的规划管理,改善生态环境,加大防沙造林力度,增强防风固沙、保持湿润、控制沙面等治理能力,控制干旱、高温、多风等气象灾害。

5. 应对时机及措施应当在发现蝗灾之前,对蝗虫成虫、若虫等进行主动控制,以切断其繁殖传播途径。

对于已经成灾的麦田,可以采取农药和生物制剂的喷施来消灭蝗虫。

通常,昼夜温差大的时段进行喷施效果更佳。

同时,依据蝗虫散布情况,合理使用飞机喷洒等方法。

总之,控制麦田蝗虫的关键在于科学预防和管控,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社会公共服务,维护粮食安全和生态健康,共同抵御蝗灾。

保障我们的饮食安全和生存环境,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合作,应对当前和今后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

城市蝗灾的原因及预防

城市蝗灾的原因及预防

城市蝗灾的原因及预防班级:12级包装工程(设计)1班姓名:莫汉豪学号:201230640117 摘要:近年来,一次又一次的蝗灾唤醒了城市人对环境的重视,在巨大的损失中,我们是时候反思一下蝗灾出现的原因,以及了解一下目前防御蝗灾的措施有哪些。

在本文中,将会提到蝗灾的现场情景和损失情况,还有我国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所做出的努力。

还结合个人的对这一方面的了解,附上一些建议。

关键词:蝗灾现状,暴动原因,药物预防,生态治理,蝗虫经济价值,消除对蝗灾的阴影一、在课堂上了解到的蝗虫在课堂上已经有不少同学在食用昆虫时也提到了蝗虫,但由于我的确没有食用蝗虫的经历,倒是小时候在家乡看见表哥吃过,所以对蝗虫的印象还只是小时候孩子们的玩物罢了。

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通常我们都称它为“蚂蚱”,“草蜢”。

蝗虫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

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后翅宽大而柔软,善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

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著名的农业害虫。

可能由于我们从小生活在南方,没见识过蝗灾,但在北方,蝗灾已成为了排在涝灾、旱灾之后的第三大农业灾害。

二、蝗灾现状蝗灾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生物灾害,全世界约有近100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蝗灾的威胁,尤以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发生最为频繁、受害最重。

近年来,由于受干旱气候、土壤沙化和盐碱化的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致使新蝗区不断产生,老蝗区蝗害反复,蝗虫的大发生频率上升,危害程度加重。

1985年天津蝗虫跨省迁飞到河北,1995年和1998年黄淮海地区蝗虫爆发,1999年哈萨克斯坦等境外蝗虫迁入我国新疆造成大面积农牧区受害。

从蝗灾的形成形式来看,可划分为爆发性和慢发性两类。

爆发性蝗灾主要是由一些具有爆发性、群集性和迁飞性的蝗虫引起,这类蝗灾一旦发生,不仅涉及面广,而且来势凶猛,致灾严重,典型的有沙漠蝗和东亚飞蝗等引起的灾害;慢发性蝗灾主要是由地区性蝗虫或其他非迁移性蝗虫引起,这类蝗灾大多发生在较小的地域范围内,致灾程度相对较轻,典型种类有中华稻蝗、西伯利亚蝗、意大利蝗等。

出现蝗灾的原因是什么?

出现蝗灾的原因是什么?

出现蝗灾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蝗灾的出现跟旱灾有较大的关系。

每当有旱灾情况出现的时候,就容易爆发蝗灾。

因为此时的土壤状况较为干燥松软,而这恰巧就给蝗虫进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产房”。

若是旱灾情况持续时间较长,那蝗虫就有机会大量繁殖。

如此一来,过不了多长时间,蝗虫的数量就能多到泛滥成灾的地步。

而在气候较为湿润一些的情况下,由于土壤会因此变得湿润黏稠,不利于蝗虫的虫卵生存。

所以即便蝗虫能在此时产下大量虫卵,这些虫卵将来也没办法发育成成虫。

既如此,自然成灾的可能性就会变小。

其次,蝗灾的出现跟蝗虫本身具有的超强繁殖能力和惊人的生长速度有关。

前面我们说过,蝗虫是一种繁殖能力非常强悍的农业害虫。

平均一只雌虫一次就能产下百十来颗虫卵,而且每隔三个星期它们就能繁殖一次,可以说繁殖能力有些过于惊人了。

此外,一只蝗虫从虫卵状态到成虫状态仅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再加上惊人的虫卵数量,成灾自然就会变成一件极其容易出现的事情。

蝗灾的出现与天气干旱出现旱灾有关系,干燥的土壤有利于蝗虫
繁殖,蝗虫本身又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因此一旦天气干旱的时间长了就很容易爆发蝗灾的。

蝗灾中国方案

蝗灾中国方案

蝗灾中国方案蝗灾是一种自然灾害,由大量蝗虫对农田、林地和草原等农业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蝗灾不仅对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还给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针对蝗灾的频繁发生和严重破坏,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蝗灾防控方案,旨在减轻蝗灾给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的损失。

一、监测预警蝗灾监测预警是蝗灾防控的重要环节。

中国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蝗灾监测系统,提高蝗灾的预测准确性和时效性。

监测包括使用卫星遥感技术、航空遥感技术和地面调查等方式,对潜在的蝗灾风险区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并报告蝗灾的发生和蔓延情况。

二、防治措施(一)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蝗灾防控的一种常见方法。

中国政府通过及时组织蝗灾防治工作队伍,并提供必要的防治药剂和设备,加强对蝗虫的喷雾和灭杀工作。

同时,为了确保化学防治的效果和安全性,中国政府严格控制防治药剂的使用,并进行监测和评估,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二)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生态友好的蝗灾防控方法。

中国政府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如使用食鸟、蜻蜓等天敌来控制蝗虫的繁殖和蔓延。

此外,中国政府还鼓励农民利用植物害虫抑制剂和天敌培育技术,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农田整治农田整治是蝗灾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

中国政府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田的排水和灌溉状况,改善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条件。

此外,中国政府还推广土地综合整治和农田防蝗护岸工程,增加蝗虫的栖息地和趋避区,减少蝗灾的发生和扩散。

三、紧急响应机制蝗灾防控需要快速响应和协调行动。

为了提高蝗灾防控的应急响应能力,中国政府制定了紧急响应机制,并组织了专业的防控队伍。

政府会根据蝗灾严重程度和防治需求,调集专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紧急灭蝗和应急救灾措施,迅速控制和减轻蝗灾的危害。

四、社会宣传和教育社会宣传和教育是蝗灾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府通过媒体宣传、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方式,向农民和公众普及蝗灾防控的知识和技能。

草原蝗虫成灾原因及防治对策

草原蝗虫成灾原因及防治对策

交流草原蝗虫成灾原因及防治对策李瑞瑞(新疆昌吉市草原站831100)摘要:草原蝗虫灾害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蝗虫自身生理特 点,过度放牧,蝗虫防治意识薄弱等原因造成的。

草原蝗虫 灾害的防治对草原生态平衡,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论述草原蝗虫成灾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草原;蝗虫成灾;原因;防治对策新疆地区的草场资源十分丰富,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 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畜牧业是新疆经济中的重要产 业,由于新疆的特殊地势,导致草场虫害经常爆发,蝗虫是 危害新疆农业和畜牧业的主要害虫,给新疆地区带来严重的 经济损失。

1草原蝗虫成灾原因1.1自然因素大气污染严重导致“温室效应”,使气温上升,给蝗虫 繁殖提供有利条件,也提髙了虫卵的成活能力。

近年来,干 旱情况时有发生,长时间的干旱使草场地下水分缺失,植被 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植被品质降低。

加之部分养殖户过度 放牧影响生态平衡,使草原上原有的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受到 损害,最终导致草原蝗虫成灾。

1.2蝗虫自身生理特点草原蝗虫有很多种类,且繁殖能力都很强,又对环境有 很强的适应性,还能大规模的迁移扩散。

草原蝗虫的种类主 要有细垫蝗、小垫尖翅蝗、锥头蝗、雏蝗、亚洲飞蝗等。

蝗 虫的危害期各不相同,同一种蝗虫在不同年份,或者相同年 份下不同种蝗虫,其爆发特点均不相同,这给蝗虫灾害的治 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1.3过度放牧为了更髙的养殖经济效益,养殖户不断增加饲养数量,出现了过度放牧的现象。

过度放牧会使草原退化,具有优良 性状的牧草逐渐减少,被其他杂草所取代,同时,畜群在草 场上践踏会破坏土地性状,使植被生长能力降低,草原资源 减少,给蝗虫生长、繁殖提供有力条件,造成蝗灾,而蝗虫 对草原的危害又会使草原进一步退化,如果蝗灾没有得到有 效控制,草原生态平衡会被破坏,形成恶性循环。

1.4相关部门和居民对草原蝗虫防治意识薄弱各地政府部门对蝗虫灾害的认识不到位,草原居民也习 以为常,对蝗虫成灾的危害认识不正确,也是导致蝗虫成灾的重要原因。

防范蝗灾措施

防范蝗灾措施

防范蝗灾措施概述蝗灾是指大规模的蝗虫入侵农田,给农业产生巨大的损失。

为了防范蝗灾的发生,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1. 监测和预测蝗灾的防治首先需要对蝗虫的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和预测。

常用的方法包括: •使用昆虫诱集灯、飘翻虫虫网、蝗虫伞等设备进行蝗虫监测。

•建立蝗虫监测站点,定期收集和分析蝗虫数量和分布情况。

•利用气象数据和遥感技术分析,确定蝗虫迁飞路径和趋势。

2. 早期防治早期防治是防止蝗灾发生和扩大的关键时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河道沟渠清淤,减少蝗虫滋生的繁殖场所。

•定期割草清理田间地头,去除可能滋生蝗虫的杂草。

•加强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蝗虫危害的监测,及时采取物理、生物等方式防治。

3. 捕捉和灭杀在蝗灾发生后,需要采取捕捉和灭杀蝗虫的措施控制其种群数量的爆发。

常用的方法包括:•架设窝棚、设置灯光和诱虫剂等,吸引蝗虫进入后进行捕捉。

•利用农药喷洒和喷雾技术进行灭杀。

•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放飞捕食性鸟类等。

4. 联防联控蝗灾防治需要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农民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形成联防联控机制。

•政府要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制定蝗灾防治的规划和政策,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资保障。

•农业部门要加强科技指导和培训,提供防治技术和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农民要积极参与蝗灾防治工作,配合执行防治措施,及时上报蝗灾信息。

•科研机构要加强蝗虫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解决蝗灾问题的科学依据。

5.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防治蝗灾的长期措施,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推广有机农业和农田生态工程,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加强土壤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高土壤质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农田的抗灾能力。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调节生态平衡,减少蝗虫的繁殖和扩散。

结论蝗灾对农业产生严重的威胁,为了减少蝗灾带来的损失,需要在日常的监测和预测基础上,采取早期防治、捕捉和灭杀、联防联控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

非洲蝗灾论文

非洲蝗灾论文

非洲蝗灾论文引言非洲大陆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依赖农业生产为主要食品来源。

然而,近年来非洲蝗灾的频发给该地区的农业和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论文将分析非洲蝗灾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旨在提供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可行的解决建议。

一、蝗灾的原因非洲蝗灾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和食品供应。

以下是导致非洲蝗灾发生的几个主要原因:1. 气候因素非洲大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炎热的气候和高湿度提供了蝗虫繁殖和生长的适宜环境。

同时,气候变化导致干旱的发生频率增加,使得一些地区土壤干旱,无法提供农作物所需的足够水分,进而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

这种不利环境使蝗虫在寻找食物时更容易集聚并造成蝗灾。

2. 农业管理不善不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如频繁的农药使用和单一作物种植,削弱了土壤的生态系统平衡,使蝗虫等害虫在作物间转移和繁殖更容易。

此外,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也导致了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减少了对抗蝗虫入侵的能力。

3.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非法放牧导致了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蝗虫得以迅速繁殖和扩散。

此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也导致了农田的碎片化,使得农作物易受蝗虫入侵。

二、蝗灾的影响非洲蝗灾对该地区的农业和食品供应链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田损失蝗虫侵袭导致农田中的作物被摧毁,严重的情况下将导致农田的大面积死亡和作物产量的大幅减少。

这不仅给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也进一步加剧了食品供应的紧张。

2. 食品安全问题农作物减产和毁灭使得食品供应链中断,导致食品价格上涨,使得许多低收入家庭无法承担足够的食品供应。

这给贫困地区的居民带来了饥饿和营养不良等问题。

3. 经济损失蝗灾导致农业生产能力严重下降,使农村的经济发展面临困境。

农田损失和农作物减产导致了就业岗位减少,农民和农业从业者的收入也大幅降低,进一步加剧了贫困和不平等。

三、解决方案针对非洲蝗灾所带来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1. 预防措施加强蝗灾的预警系统,提前进行蝗虫迁移轨迹和繁殖环境的监测,并加强对农民的预警和指导。

蝗灾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消亡的

蝗灾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消亡的

蝗灾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消亡的蝗灾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消亡的1蝗灾是怎么形成的蝗灾主要是因为干旱的气候引起的。

因为干旱的环境很适宜蝗虫的生长、繁殖和存活,含水量在10-20%的土壤最适合蝗虫产卵。

于是,大量繁殖的蝗虫迅速生长,就形成了破坏农作物的蝗灾。

蝗虫俗称蚂蚱,是主要的害虫之一,全世界共有10000种蝗虫,而我国就有1000余种。

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是造成我国蝗灾严重的一种主要的农业害虫。

如果产生蝗灾之后,大量蝗虫就会吞食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粮食短缺。

因此,蝗灾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蝗灾是怎么形成的一般来说,蝗虫最适合在10-20%含水量的土壤中国产卵,且在每平方米的土壤里就会产4000-5000个卵块,而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

也就是说,每平方米就会有20万-40万粒的蝗虫卵。

再就是,蝗虫的繁殖能力、存活能力很强。

由此可知,蝗灾是有多么严重。

而引起蝗灾的主要原因有干旱、蝗虫的生活习性、气候变暖以及虫密度过大。

其中,蝗虫具有多食性、群居性、强大的繁殖能力以及具有飞翔能力。

因此可以知道,蝗虫不仅数量很多,而且很难防治。

除此之外,不断上升的气温以及干旱的气候适宜蝗虫生长与繁殖,于是增加了蝗灾的可能性。

蝗灾怎么形成的造成蝗灾是的原因有哪些1、干旱原因:在环境方面来看,导致蝗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干旱而造成的。

因为在干旱的环境下,蝗虫的生长繁殖以及存活都是非常有利的。

蝗虫产卵的时候,一般是会将卵产在土壤当中,而坚实土壤,含水量在15%左右又为蝗虫最适产卵的环境。

而干旱时,水位下降,蝗虫生长迅速且会大量繁殖,含水量也会因此下降。

而且地面的植被量又非常少,会导致蝗虫的产卵量大量增加,从而以及导致蝗虫形成蝗灾。

2、生活习性:蝗虫的生活习性其实也是导致蝗虫成灾的一个主要因素。

因为蝗虫一般都是以群居为主的,如果没有及时控制的话,那么极易成灾。

蝗虫的繁殖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在适宜的环境中,其繁殖量会非常恐怖。

蝗灾形成的原因和防治

蝗灾形成的原因和防治

蝗灾形成的原因和防治今年7月下旬,有消息传出,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草原上发生了蝗灾,大面积草场面临威胁.那为什么在这里会突然发生蝗灾?面对蝗灾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今年发生,不偶然根据媒体报道,这次在巴林左旗草原上爆发的蝗虫主要由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宽翅曲背蝗(Parar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痂蝗(Bryodema)、蚁蝗(Myrmeleotettix)、长翅燕蝗(Eirenephilus longipennis)等蝗虫组成.这是多种蝗虫组成的混合群体,其密度达到了每平米平均42头,高密度区达到了每平米123头,密度不小。

虽然报道中没有指明,但估计这次蝗灾的主力和重点防范对象应该是亚洲小车蝗,这种体长大约3厘米的大头蝗虫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害蝗之一,也是近年来内蒙古草原上主要的成灾蝗虫类型-—一般可以占到整个蝗虫群体的50%—60%,严重发生时可以达到90%.而且,这种蝗虫成年后迁飞能力很强,后期不仅威胁秋粮生产和畜牧业安全,也存在向北京等大城市迁飞的风险,必须及早加以控制.而今年是这一轮厄尔尼诺气候效应的第二年,其影响可能会强于头一年,典型的气候特征为“南涝北旱”,而连续两年干旱的气候环境是有利于蝗灾的发生的。

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其一生要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以亚洲小车蝗为例,这种蝗虫在内蒙古草原上一年发生一代,一般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孵化,7月中、下旬开始主要转变为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开始产卵.蝗虫在产卵和越冬的时候都非常喜欢干旱的环境,它们是典型的喜旱昆虫,湿润的土壤会滋生真菌等有害微生物,影响卵的孵化,如果卵被水浸泡,那更无法孵化了.因此,降水量多的年份会严重影响蝗虫的孵化。

一般来讲,土壤含水量为20%时,最适宜蝗虫产卵,如亚洲小车蝗的雌虫就会选择向阳温暖的板结土壤产卵。

良好的产卵地点,每平方米土壤被埋下多达5000个卵块,如果每个卵块有60枚卵,即使孵化率为10%,其数量亦仍然客观。

蝗灾历史记录

蝗灾历史记录

蝗灾历史记录一、前言蝗灾是一种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古今中外都有历史记载。

本文将从蝗灾的定义、影响、历史记录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以期更深入地了解蝗灾的历史演变与应对方式。

二、蝗灾的定义与特征蝗灾是由成群的蝗虫引发的大规模破坏农作物的现象。

蝗虫是一种飞行昆虫,以植物为食,能够迅速繁殖,并形成庞大的蝗群。

蝗虫在集群状态下,具有强大的破坏力,能够迅速吞噬一片田地的庄稼,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三、蝗灾的影响蝗灾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农作物破坏蝗灾会迅速吞食庄稼,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蝗灾发生后,田地上的庄稼很快被蝗虫吃光,农民的劳动成果化为乌有,导致粮食供应紧张。

3.2 生态平衡破坏蝗灾繁殖过程中,蝗虫大量吞食植物,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蝗虫吞食植物后,会造成局部地区的植被减少,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3.3 经济损失蝗灾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国家的经济造成重要影响。

蝗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使得粮食价格上涨,给居民生活带来负担。

此外,由于农业是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蝗灾还会对全国经济带来较大冲击。

四、历史记录4.1 古代蝗灾古代各个文明古国都有蝗灾的历史记录。

据史书记载,中国古代蝗灾频繁,有时甚至发生连续数年的蝗灾。

古代蝗灾给中国带来巨大破坏,影响了国家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

4.2 近现代蝗灾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蝗灾有所减少,但仍然不时发生。

20世纪的非洲蝗灾是近现代最严重的蝗灾之一。

1950年代至今,非洲大草原地区蝗灾频发,给当地居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粮食短缺。

4.3 蝗灾的应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对于蝗灾的应对能力也有所提高。

现代应对蝗灾的措施主要包括:1.监测预警: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蝗虫的迁徙和繁殖情况,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2.化学防治:利用农药对蝗虫进行灭杀,以减少蝗虫数量和破坏程度。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寄生虫等生物方法来控制蝗虫的繁殖和传播。

蝗灾治理方案

蝗灾治理方案

蝗灾治理方案一、引言蝗灾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灾害之一,给农民及环境带来巨大破坏。

为了有效应对蝗灾,制定科学合理的蝗灾治理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蝗灾治理方法,以期为相关农业部门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综合防治措施蝗灾治理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预防、监测、灭治和复垦四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阐述每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1. 预防预防是蝗灾治理的基础。

应加强对蝗虫的生物学研究,掌握其繁殖规律和迁飞规律。

建立健全的蝗灾预警系统,加强对可能引发蝗灾的气象、土地、植被等因素的监测。

同时,提高农田的防蝗灾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 合理轮作,避免连作连种,减少蝗虫的滋生环境;- 加强农田排灌工程建设,控制农田湿度,不利于蝗虫的滋生;- 种植防蝗虫的抗虫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抵抗力。

2. 监测蝗灾监测是及早发现、准确判断蝗灾发生和动态变化的重要手段。

要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体系,包括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

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实时掌握蝗灾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变化。

借助卫星、飞机等高空观察工具,对大规模的蝗灾进行快速调查,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3. 灭治灭治是对蝗虫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灭绝的关键环节。

在灭治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灭虫方法,例如:- 机械灭虫:利用捕蝗器、捉虫器等工具对蝗虫进行集中捕捉;-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蝗虫的天敌鸟类、昆虫等,进行生物控制;- 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控制蝗虫数量;- 地毯式喷洒:通过空中和地面的协同作战,对蝗虫进行大规模的喷洒,迅速控制蝗灾规模。

4. 复垦蝗灾后的农田需要进行复垦和恢复工作,以保障农作物种植和农田环境的恢复。

复垦工作包括土地改良、封堵蝗灾来源、修复灾后环境等。

同时,提供农民相关的补偿政策,帮助他们恢复生产,减少经济损失。

三、国际合作和经验借鉴蝗灾是全球性问题,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在蝗灾治理方案中,可以借鉴一些国际上有效的经验,进行合理的技术引进和交流。

同时,加强对蝗灾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蝗灾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防治蝗虫的方法和措施

防治蝗虫的方法和措施

防治蝗虫的方法和措施
防治蝗虫的方法和措施1、天敌防治
鸟类、蜥蜴、青蛙、螳螂、蚂蚁、步甲、食虫虻等等都是蝗虫的天敌,保护和充分利用这些蝗虫的天敌,可以有效的控制蝗灾的发生。

防治蝗虫的方法和措施2、生物防治
通过养鸡、养鸭防治蝗虫,蝗虫孵化两个星期左右是灭蝗的最佳时期,这时蝗虫不会飞,鸡鸭吃起来正当时。

防治蝗虫的方法和措施3、农业防治
很多种类的蝗虫会吃玉米、小麦、高粱、水稻、谷子等,而不吃大豆、苜蓿、果树等。

因此,在蝗虫发生地可以尽量多种大豆、苜蓿、果树等。

有些蝗虫发生地的地势较低,可以把这些地块改造成池塘,用来养鱼、养虾。

防治蝗虫的方法和措施4、化学农药防治
目前用于防治蝗虫的主要化学农药种类有:(1)有机磷类农药,如马拉硫磷、敌敌畏等。

(2)菊酯类农药,如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等。

(3)昆虫生长调节剂,如卡死克。

另外,还有很多混配的农药,如快杀灵。

目前市场上常用农药有:75%马拉硫磷油剂,2.5%溴氰菊酯油剂,5%氟虫脲水剂,45%敌敌畏·马拉硫磷乳油,30%辛硫磷·氰戊菊酯乳油。

锐劲特(又名氟虫腈)也是杀灭蝗虫的特效农药。

农田蝗虫防治

农田蝗虫防治

农田蝗虫防治近几年,蝗虫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蔓延日趋严重,其食性杂、分布广,特别是在农牧交错地带及农田大面积严重发生,制约着农业生产发展。

土蝗在阿勒泰地区农田发生面积每年都在4万公顷以上,达标面积在1万公顷左右,虫口最高密度25头,米,平均虫口密度9头,。

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虫害,防止蝗虫迁飞和暴发成灾,是植保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农田蝗虫严重发生原因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最北部,边境线长1175公里,属大陆性温带寒冷区气候。

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阴雨天气少,个别年份旱情严重。

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农作物种植结构决定了阿勒泰地区是我国蝗虫重发区域之一。

我区蝗虫种类有103种,主要优势种有亚洲飞蝗、意大利蝗、西伯利亚蝗、红胫戟纹蝗等。

蝗虫分布广,主要分布于阿勒泰山前一带,数量大,危害重,食性杂,能危害多种农田作物,尤其是对小麦、玉米、油葵。

二、治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近几年,在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亟需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治蝗经费严重不足,不能按制定防治指标防治,只能将有限资金用于蝗灾严重发生区,不能全面控制蝗虫发生危害,年年防治、年年发生的被动局面制约着治蝗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二是农牧民府。

农牧交错地是农田蝗虫的主要虫源,但农民大多只在蝗虫迁入农田后才采取措施防治,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机。

三是蝗虫防治机械老化,急需更新换代。

目前主要以泰山-18机动喷雾器为主,缺乏大型施药机械。

往往因防治手段落后贻误防治时间,影响灭蝗效果。

四是预测预报手段落后,技术力量薄弱。

农田蝗虫测报是一项公益性科学服高建诚(阿勒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阿勒泰836500)务事业,是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需要各级政府支持,测报手段落后,很难保证蝗虫灾情预报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农田蝗虫综合防治农田蝗虫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

采取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

要尽量在蝗虫还没有给庄稼造成损失之前,及时采取行动。

应注重生态治理,开展科学治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蝗灾形成得原因与防治
今年7月下旬,有消息传出,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草原上发生了蝗灾,大面积草场面临威胁。

那为什么在这里会突然发生蝗灾?面对蝗灾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今年发生,不偶然
根据媒体报道,这次在巴林左旗草原上爆发得蝗虫主要由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宽翅曲背蝗(Pararcypteramicroptera meridionalis)、痂蝗(Bryodema)、蚁蝗(Myrmeleotettix)、长翅燕蝗(Eirenephilus longipennis)等蝗虫组成。

这就是多种蝗虫组成得混合群体,其密度达到了每平米平均42头,高密度区达到了每平米123头,密度不小。

虽然报道中没有指明,但估计这次蝗灾得主力与重点防范对象应该就是亚洲小车蝗,这种体长大约3厘米得大头蝗虫就是我国北方得主要害蝗之一,也就是近年来内蒙古草原上主要得成灾蝗虫类型——一般可以占到整个蝗虫群体得50%—60%,严重发生时可以达到90%、而且,这种蝗虫成年后迁飞能力很强,后期不仅威胁秋粮生产与畜牧业安全,也存在向北京等大城市迁飞得风险,必须及早加以控制、
而今年就是这一轮厄尔尼诺气候效应得第二年,其影响可能会强于头一年,典型得气候特征为“南涝北旱”,而连续两年干旱得气候环境就是有利于蝗灾得发生得。

蝗虫就是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其一生要经历卵、若虫与成虫三个阶段。

以亚洲小车蝗为例,这种蝗虫在内蒙古草原上一年发生一代,一般就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孵化,7月中、下旬开始主要转变为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开始产卵。

蝗虫在产卵与越冬得时候都非常喜欢干旱得环境,它们就是典型得喜旱昆虫,湿润得土壤会滋生真菌等有害微生物,影响卵得孵化,如果卵被水浸泡,那更无法孵化了。

因此,降水量多得年份会严重影响蝗虫得孵化。

一般来讲,土壤含水量为20%时,最适宜蝗虫产卵,如亚洲小车蝗得雌虫就会选择向阳温暖得板结土壤产卵。

良好得产卵地点,每平方米土壤被埋下多达5000个卵块,如果每个卵块有60枚卵,即使孵化率为10%,其数量亦仍然客观。

而连续两年得厄尔尼诺现象为蝗虫创造了两个有利得条件——第一年得干旱利于产卵,第二年得干旱利于孵化,蝗灾得发生自然水到渠成。

当然,这事还与草场本身得破坏有关,因为蝗虫一般就是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得地方产卵,而亚洲小车蝗本身也就是草场退化得重要指示生物、蝗灾,三大自然灾害之一
在古时,蝗灾就是与水灾、旱灾并列得三大自然灾害之一,特别就是蝗灾总就是紧跟旱灾,铺天盖地得蝗虫大量啃食植被,造成粮食绝产、饿浮遍野,不知诱发了多少场农民起义,造成了多少皇权更迭。

而“蝗"字所取得就是“虫王”之意,可见古人对其评价之高。

在我国,蝗灾得发生形势往往就是比较严峻得,除了控制本土发生得蝗虫以外,还要严防内陆她国得蝗虫向我国迁飞。

除了内蒙古草原地区以小车蝗为主得蝗灾外,我国还需要重点盯防得就是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飞蝗就是世界性得害虫,也就是蝗虫中危害最大得。

它虽然只有一个物种,但有很多亚种,比如缅甸飞蝗、地中海飞蝗、非洲飞蝗、马达加斯加飞蝗、俄罗斯飞蝗、西欧飞蝗等等、在我国,为害得主要有三个亚种-—东亚飞蝗(L。

m。

manilensis)、亚洲飞蝗(Locusta m、migratoria)与西藏飞蝗(L。

m. tibetensis)。

东亚飞蝗在我国从南到北都有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一年可以发生2-4代,我国古籍中记载得蝗灾大部分就是由东亚飞蝗造成得、亚洲飞蝗在内陆地区,一般一年发生一代,主要危害新疆地区,进入21世纪以来,在我国东北得吉林与黑龙江得部分地区也有大规模发生、西藏飞蝗与亚洲飞蝗类似,影响地主要就是青藏及四川地区。

虫如其名,飞蝗善于飞行,它们成群后一般可以迁飞600公里,有些能够迁飞数千公里,以国外研究得比较透彻得非洲飞蝗为例,这些家伙可以从北非一直迁飞至印度……
关于蝗虫得起飞模式,科学家有过一些推测,一般认为当蝗虫成年后,如果周围蝗虫密度很大,彼此之间得触碰会使它们改变习性,变得聚群,蝗虫群会越聚越大,密度也跟着变大,它们会在彼此触碰中调整头得朝向,这个过程中没有指挥者,自发完成。

然后,群体变得越来越躁动,然后它们就会起飞、迁徙,吃光,再迁徙、不断会有新得蝗虫加入它们,蝗虫得群体会越来越大。

而一旦飞蝗成虫成群起飞,到处取食,后果不堪设想、有据估计,一个数量多达400亿只蝗虫得高密度迁飞群体来说,一天可以吃掉8万吨各种食物,相当于40万人一年得口粮、因此,对于能够迁飞得蝗虫,务必在其起飞之前消灭之。

消灭蝗虫,手段尽出
对于控制蝗虫,在其高发地域应该建立必要得预警机制,目前在这方面工作由各地植保站承担,但地方普遍投入不足,人员积极性也不高。

而气候干旱得年份更应该加强观测,对当年蝗虫得孵化率等进行评估,根据蝗虫若虫得成长情况制定对
策,可以利用蝗虫生长到爆发这个过程得时间差,尽可能控制与避免蝗灾得爆发,减少经济损失。

一般来讲,5—6月为最佳得防治时机。

对于已发生得蝗虫,短期得控制手段主要就就是药剂防治,通过组织人力或者使用飞机来喷洒农药,杀灭蝗虫。

喷药方式一般为“地毯式”,但也可以采用长效农药每隔一段距离进行“间隔式”喷洒。

不过,化学药剂往往有较大得环境污染,因此,这些年生物防治技术得发展很快、目前应用比较广泛得就是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孢子粉,这种真菌能够寄生于白蚁或蝗虫体内,并在个体间传播,消耗其营养、破坏其组织,使其死亡;另一类原理类似得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等)生物制剂也被证明具有较好得生物防治效果。

当然,防治蝗虫得上策,乃就是改良生态环境,压缩蝗虫得生存空间,从根本上解决蝗灾得威胁。

比如保持水土,增加植被得覆盖率,保护蝗虫得天敌昆虫与鸟类等;再比如将蝗虫易产卵得低地改造成池塘,养养鱼虾啊什么得……总之,蝗虫得防治应该就是长期环境治理与短期防控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得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