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介绍PPT课件
合集下载
老子-讲解ppt课件
15
课外练习:标点翻译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 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 玄众妙之门
16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 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 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 门。
诚实的话不一定华美,华美的话不一定诚 实。德善的人不需要巧辩,巧辩的人其德 不一定善。有真知的人可能不广博,广博 的人不一定有真知。道家的圣人不积累财 物,尽全力帮助别人,他自己反而越充足, 把财物尽量赠给别人,他自己反而更丰富。 天的“道”,利万物而不害;圣人的 “道”,帮助人而不与人争夺。
22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 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 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8
内容分析
本章内容分两层次。 第一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
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 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 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 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 的、普遍的法则。
标点翻译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6道可道非常道
1
文选:《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小国寡民
2
一、老子和《老子》
1、老子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 派创始人,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 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 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在道 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10
本章参考译文
课外练习:标点翻译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 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 玄众妙之门
16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 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 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 门。
诚实的话不一定华美,华美的话不一定诚 实。德善的人不需要巧辩,巧辩的人其德 不一定善。有真知的人可能不广博,广博 的人不一定有真知。道家的圣人不积累财 物,尽全力帮助别人,他自己反而越充足, 把财物尽量赠给别人,他自己反而更丰富。 天的“道”,利万物而不害;圣人的 “道”,帮助人而不与人争夺。
22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 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 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8
内容分析
本章内容分两层次。 第一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
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 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 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 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 的、普遍的法则。
标点翻译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6道可道非常道
1
文选:《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小国寡民
2
一、老子和《老子》
1、老子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 派创始人,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 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 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在道 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10
本章参考译文
《老子》(《道德经》)简介课件
评价
• 前苏联汉学家李谢维奇说:老子是国际性的. • 德.法.英.美.日等国家今天都兴起了”老子 热” • 德国大小商店都有《老子》的翻译本。 •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用”治大 国若烹小鲜”来阐述政策。 • 尼采说:《老子》一书,象一个永不枯竭的井 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 许多诺贝尔获奖者把发明发现归公于老子。
《老子》(《道德经》)简介
《老子》(又名《道德经》)
• 《老子》的撰成年代推测: • 1、老子自著,成熟于《论语》之前。 • 2、《老子》成书于战国时期,在《论语》 《孟 子》、《庄子》之后。 • 3、《老子》成书于秦汉之间。 • 学界观点: 先秦典籍中,有多数从不同的角度描 述了老子学说,内容大抵相同,与《老子》一书的 内容基本相符。而且《老子》较之《论语》,其思 想体系更加成熟,而且文体与《孙子兵法》有相似 之处,因此,认为其成熟年代应该晚于《论语》, 与《孙子兵法》基本同时(战国初期)。
• 德国明斯特大学教授赫伯特·曼纽什,在《中 国哲学对西方美学的重要性》指出:“中国哲 学是我们这个精神世界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公 正地说,这个世界的精神孕育者,应当是柏拉 图和老子,亚里士多德和庄子,以及其它一些 人。可惜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哲学著作 总是习惯于仅提欧洲古代的一些哲学家,却忽 视了老子的《道德经》,从而很不明智地拒绝 了一种对欧洲文化的极为重要的源泉”。 • 德国学者克诺斯培说:“解决我们时代的三大 问题(发展、裁军和环保),都能从老子那里得 到启发。”
老子帛书乙本
5.《老子》的世界传播及评价
• 《老子》一书,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全书 共5000余字,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 经.《道德经》一书在汉代以前称为《老子》, 西汉时有一个叫河上公的人作《老子章句》, 所以才有了《道德经》的名字。 • 在中国众多古典名著中, 《道德经》一书对世 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已经被翻译成几十种语 言,传播到世界各地.有”万能智慧之书”之称。
2024版《老子》教学课件
2024/1/26
5
篇章结构与主要内容
篇章结构
《老子》全书共分为八十一章,每章内容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
主要内容
《老子》阐述了道家的核心思想,包括“道”的概念、无为而治、自然之道、辩证法思想等,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内心的修炼与超脱。
2024/1/26
6
02
哲学思想解读
《老子》教学课件
2024/1/26
1
目录
2024/1/26
• 《老子》概述与背景 • 哲学思想解读 • 人生观与价值观探讨 • 政治观与治理理念剖析 • 文学艺术特色欣赏 • 跨文化对比与影响研究
2
01
《老子》概述与背景
2024/1/26
3
《老子》及其作者介绍
《老子》简介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经 典著作,对后世哲学、文化、宗教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 响。
06
跨文化对比与影响研究
2024/1/26
23
《老子》在西方传播和接受情况
01
传播历程
02
主要译本
03
接受与影响
自19世纪以来,《老子》逐渐被翻译 成多种西方语言,并在西方世界广泛传 播。其思想对西方哲学、文学、艺术等 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包括亚瑟·韦利、林语堂、汉斯·格奥尔 格·梅勒等著名翻译家的译本,他们各 自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呈现 出《老子》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024/1/26
实现小国寡民的途径
老子认为,要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需要统治者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引导 人民回归自然、淳朴的生活状态。同时,还需要制定简约的法律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和自由。
《老子》四章ppt课件
一、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 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
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或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 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与庄子并称“老 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 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 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思想核心
“道”是世界的本原;“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法则。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 适合于所有事物的 理论,一切事物都 遵循这样的规律
(道)。
太极 阴 阳
老子认为相互对立的 事物会互相转化,即 是阴阳转化。转化的
方法( 德 )来源于事 物的规律( 道 ) 。
道家类别
老庄之学 老庄派为老学、庄学的合称。以自然为本,天性为尊,法天心而无心弗志而为,以清静而使人退欲 消妄,以己之虚无澄他人之妄心而为。主张清虚自守,齐物而侍。以致“不为物累逍遥天下。”因 其成为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在汉初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老子》“无为”思想为主旨的
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 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 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
三十辐共一毂,当 其无,有车之用。 填
以为器,当其无,有器 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故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
用。
三十根辐条穿在车轮,中间必须留出空处, 才能装上车轴,使车轮有转动的作用。揉打 泥土做陶器,器皿中间必须留出空处,器皿 才能发挥盛放物品的作用。建造房屋,有了 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 用。所以,“有”(车子、器皿、房室)能 给人带来便利,是因为“无”所发挥的作用。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 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
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或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 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与庄子并称“老 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 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 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思想核心
“道”是世界的本原;“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法则。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 适合于所有事物的 理论,一切事物都 遵循这样的规律
(道)。
太极 阴 阳
老子认为相互对立的 事物会互相转化,即 是阴阳转化。转化的
方法( 德 )来源于事 物的规律( 道 ) 。
道家类别
老庄之学 老庄派为老学、庄学的合称。以自然为本,天性为尊,法天心而无心弗志而为,以清静而使人退欲 消妄,以己之虚无澄他人之妄心而为。主张清虚自守,齐物而侍。以致“不为物累逍遥天下。”因 其成为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在汉初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老子》“无为”思想为主旨的
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 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 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
三十辐共一毂,当 其无,有车之用。 填
以为器,当其无,有器 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故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
用。
三十根辐条穿在车轮,中间必须留出空处, 才能装上车轴,使车轮有转动的作用。揉打 泥土做陶器,器皿中间必须留出空处,器皿 才能发挥盛放物品的作用。建造房屋,有了 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 用。所以,“有”(车子、器皿、房室)能 给人带来便利,是因为“无”所发挥的作用。
老子的哲学思想ppt课件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三、朴素的辩证法
• 2、对立双方的转化 • 《老子》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老子》第五十八章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三、朴素的辩证法
• 3、转化的道理 • 《老子》第四十二章 •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1、老子其人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 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 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1、老子其人
《史记》又曰:“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 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而 离,离五百岁而复合,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 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一、老子其人与其书
1、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 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 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修道德,其 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 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 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 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 以智治国,国之福。
四、社会政治伦理观
• 3、现实政治 • 《老子》第七十五章 •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
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 生之厚,是以轻死。 • 反对现实政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第七十四章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老子》第七十七章
四、社会政治伦理观
• 《老子》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 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 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 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三、朴素的辩证法
• 2、对立双方的转化 • 《老子》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老子》第五十八章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三、朴素的辩证法
• 3、转化的道理 • 《老子》第四十二章 •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1、老子其人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 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 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1、老子其人
《史记》又曰:“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 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而 离,离五百岁而复合,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 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一、老子其人与其书
1、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 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 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修道德,其 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 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 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 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 以智治国,国之福。
四、社会政治伦理观
• 3、现实政治 • 《老子》第七十五章 •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
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 生之厚,是以轻死。 • 反对现实政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第七十四章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老子》第七十七章
四、社会政治伦理观
• 《老子》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 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 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 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老子思想(共十四讲)课件
无私、无欲、无争的道德境界
无私
无私是老子提倡的一种重要道德品质,指心中没有私念,能够公正无私地看待和处理问题。 无私的境界是超越个人利益,关注整体利益和他人福祉,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出大公无私、 舍己为人的精神。
无欲
无欲是指去除过度的欲望和贪求,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淡泊。老子认为,过多的欲望会导致 心灵的混乱和行为的偏差,因此应该尽量减少欲望,保持清心寡欲的状态。无欲的境界有 助于人们摆脱物质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自由和内在的平静。
PART 06
老子的军事哲学
不战而胜的军事战略
• 总结词:老子主张以不战而胜为主要军事战略,强调通过避免战争来达到胜利 的目的。
以柔克刚的军事策略
总结词
老子提倡以柔克刚的军事策略,主张通过软 实力和巧妙的手段来战胜对手。
详细描述
老子认为柔中带刚是一种更为高明的策略, 它能够让军队在面对强敌时更加灵活多变, 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同时,这种策略 还能够让军队在战斗中更加省力、高效地达 到目标。因此,老子提倡以柔克刚的军事策 略,主张通过软实力和巧妙的手段来战胜对
事物的相互转化
总结词
老子认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转化,这种转化是有规律的。
详细描述
老子认为,事物转化的规律是“反者道之动”,即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符 合道的规律的。这种转化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因为事物的内在矛盾决定 了它们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反者道之 动
总结词
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是事物发展的根 本规律。
无争
无争是指不与人争斗、不争强好胜的处世态度。老子认为,争斗会导致矛盾和冲突,破坏 和谐的社会秩序。因此,应该尽量减少争斗,以和平、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和社会。无争 的境界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老子》课件
声相和,前后相随。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
辞。 ❖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第三章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 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 强其骨。
❖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 为,则无不为。
《老子》第九章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 功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第十章
❖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 爱民治国,能无治乎? ❖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 ❖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
玄德。
《老子》第十一章
❖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第十二章
❖ 五色令人目盲; ❖ 五音令人耳聋; ❖ 五味令人口爽; ❖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一章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老子》第二章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
❖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 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 ❖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辞。 ❖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第三章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 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 强其骨。
❖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 为,则无不为。
《老子》第九章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 功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第十章
❖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 爱民治国,能无治乎? ❖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 ❖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
玄德。
《老子》第十一章
❖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第十二章
❖ 五色令人目盲; ❖ 五音令人耳聋; ❖ 五味令人口爽; ❖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一章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老子》第二章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
❖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 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 ❖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历史古代名人老子人物介绍介绍PPT全
古代历史人物介绍PPT
第四部分
相关资料
04 相关资料
老子降生
公元前573年夏六月,楚国起兵伐宋,攻克宋 国的彭城(今江苏徐州),封鱼石、鱼府守城, 并留下三百乘战车协助镇守。司马老佐主动请 缨,宋平王允诺,遣老佐为上将军,率二万人 马去收复彭城。话说宋国围住彭城,日夜攻打。 老佐英勇威武,身先士卒,使得宋军士气大振, 不到半月,彭城守军便危在旦夕。鱼石、鱼府 在城上督战时,心生一计让部下放暗箭,射杀 老佐,老佐正在军前督战,忽然飞来一箭,人 胸五寸。不幸坠马身亡。宋军群龙无首,溃不 成军,四散逃窜。
04 相关资料
《列仙传》中记载“后周德衰,(老子) 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老子骑坐的青 牛成了一个文化符号,青牛成了老子的代 名词,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 等。据说,老子八九岁时,附近的大山上 突然出现一青牛,青牛凶猛异常,见物咬 物,见人吃人。后来,老子和青牛斗智斗 勇,最终降服青牛,只许他们吃青草,还 教它们拉犁拉车,青牛也成了老子的坐骑。
04 相关资料
老子化胡
老子的事迹曾在无意之中,和佛教在我国的早期传播纠缠颇多——早 期的佛教徒为了减少佛教传播的阻力,声称老子去了西域,开创了佛 教,这就是著名的“老子化胡”说。老子化胡的说法最初起源于东汉, 汉桓帝时,襄楷上书写道,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到了三国,老子 化胡有了进一步发展,《三国志·魏书》注引鱼豢《魏略·西戎传》 称:“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 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别号,合有二十九。”
古代历史人物介绍PPT
老子
老子(约前570-约前470)其身份有多种不同的说 法,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三个老子:老聃、 老莱子、太史儋,学术界一般认为老子是老聃。
老子ppt课件
人物简介:老子,姓李名耳, 字聃,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要作品:《道德经》
老子的思想形成
老子思想的形成 受到当时社会变 革的影响,他主 张无为而治,回 归自然。
老子思想的形成 也受到道家学派 的影响,他主张 道法自然,强调 天人合一。
老子的思想形成 还受到周易的影 响,他主张阴阳 五行,认为万物 皆有规律。
老子的教育思想
第四章
知行合一
老子认为知识与 实践应该相结合, 才能真正理解事 物的本质。
老子强调通过实 践来检验知识的 正确性,而不是 单纯地停留在理 论层面。
老子提倡“无为 而治”,认为过 度干预会破坏事 物的自然发展, 因此教育也应该 遵循自然规律, 让学生自由发展。
老子认为教育应 该注重培养学生 的道德品质,而 不是仅仅关注知 识的传授。
老子认为政治应该以德为本,君主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引导人民向善。
和谐社会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政府应该让百姓自然发展,而不是过度干预。 老子提倡“不尚贤”,认为应该让有才能的人自然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过度推崇。 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认为道德是社会的基石,而不是仁义。 老子提倡“小国寡民”,认为国家应该小而强,而不是大而弱。
老子认为“无为而治”适用于各种社会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无为而治”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在于,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过度干预,实现可持续 发展。
守柔处下
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守柔处下是 一种处世之道。
守柔处下可以避免过度竞争和冲突, 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பைடு நூலக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老子ppt课件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老子》三则ppt课件
;.
12
第八章·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 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到达至高之善、最接近“道”的人就如同水一样。水滋润万物,却不
与万物争利益。居处人们所厌恶的地方,所以离“道”很近。安居在自己
应处的地方;内心宁静清廉;结交善良之人;与人言谈以诚相待;为政像
;.
3
老子的长相
《朱韬玉札》及《神仙传》: “老子,楚
国苦县濑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伯阳,一
名重耳,外字聃。身长八尺八寸,黄色美眉,长
耳大目,广额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
贯通的纹路),日角(额骨中央部分隆起,形状如日。旧时相术家
认为是大贵之相)月悬(指额骨如半月之形。相法认为极贵之相)
,鼻有双柱,耳有三门,足蹈二五,手把十文。
;.8ຫໍສະໝຸດ 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介》书影
;.
9
《老子》三则
;.
10
;.
11
老子其书
老子的著作《老子》, 也叫《道德经》。共八十一章 ,上篇《道经》1—37章,下 篇《德经》38—81章。
它是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学
著作,文章短小精悍,道理精 微。多用比喻手法、排比、对 比手法使说理生动、有气势, 充满辩证色彩。其作品的精华 是朴素的辨证法,认为天地万 物都是相反相成,相互转化的 。
老子
;.
1
一、老子其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一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
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
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做过周朝
的守藏史。晚年在陈国居住,后出
老子
关赴秦讲学,不知所踪。
人教版高中语文《老子》PPT教学课件
表现手法差异
东方文学善用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抽象情感或哲理思考;西 方文学则更擅长运用夸张、讽刺等手法揭示社会现实或人性弱 点。
PART 05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相关道家经典著作推荐阅读
《庄子》
作为道家学派的另一部重要著作,与《老子》思想相互补充,对 于理解道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列子》
书中包含了许多道家思想的故事和寓言,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 解道家思想。
03
小组代表发言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以提
问或补充。
角色扮演
角色设定
教师设定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如企业管理、家庭教育、人际交 往等,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
情境模拟
各小组根据道家思想,探讨在设定场景中如何运用“无为而治”、 “道法自然”等理念来解决问题或改善关系。
个人修养
道家思想强调内在修养和品德提升,对 于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处理有积极意义。 例如,保持谦逊、宽容的态度,追求内 心的平静与和谐等。
PART 04
艺术手法与审美体验
《老子》中修辞手法运用
比喻
01
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道理具体化,如“上善若水”等。
对偶
02
运用对偶句式,使语言凝练、富有节奏感,如“有无相生,难
2023 WORK SUMMARY
人教版高中语文《老 子》PPT教学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思想内容与价值观念探讨 • 艺术手法与审美体验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 课堂互动环节与思考题
PART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老子》简介及作者生平
《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又称《道德经》,据传为老子所著。
东方文学善用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抽象情感或哲理思考;西 方文学则更擅长运用夸张、讽刺等手法揭示社会现实或人性弱 点。
PART 05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相关道家经典著作推荐阅读
《庄子》
作为道家学派的另一部重要著作,与《老子》思想相互补充,对 于理解道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列子》
书中包含了许多道家思想的故事和寓言,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 解道家思想。
03
小组代表发言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以提
问或补充。
角色扮演
角色设定
教师设定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如企业管理、家庭教育、人际交 往等,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
情境模拟
各小组根据道家思想,探讨在设定场景中如何运用“无为而治”、 “道法自然”等理念来解决问题或改善关系。
个人修养
道家思想强调内在修养和品德提升,对 于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处理有积极意义。 例如,保持谦逊、宽容的态度,追求内 心的平静与和谐等。
PART 04
艺术手法与审美体验
《老子》中修辞手法运用
比喻
01
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道理具体化,如“上善若水”等。
对偶
02
运用对偶句式,使语言凝练、富有节奏感,如“有无相生,难
2023 WORK SUMMARY
人教版高中语文《老 子》PPT教学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思想内容与价值观念探讨 • 艺术手法与审美体验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 课堂互动环节与思考题
PART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老子》简介及作者生平
《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又称《道德经》,据传为老子所著。
6.1 老子四章 课件(共35张PPT)
有无相生、对立统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
[学习任务」老子“有无相生”观点,从历 史角度看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老子 在矛盾冲突尖锐、人心汲汲功利的 社会中老子独具慧眼,见人所不见, 为当时人们指出另一种看待事物的 视角与方法,具有启发意义。
有无相生、对立统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 (2)不追求圆满无缺,否则物极必反。保持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状态, 才不走向极端,
• (3)凡事要适可而止,做事要留有余地。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 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注释]
①强(qiǎng)行者有志: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② 不失其所者久: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 ③ 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意思是,有道之人身死而道 长存,这就是寿。
[以经解经]第六十三章(节选)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 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处理困难要从容易处入手,实现远大(目标要从细 微处入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信起,天 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的做起。所以圣始终不自 以为伟大,因此才能成就大的事情
1、事情都是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细到巨发展而来的 2、圣人在事情刚出现或在萌芽之时就把它化解掉 3、圣人表面上做小事、细事、易事,最后结果却成就大 事、难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为一组,强调人欲知人,必先自知,人欲胜人, 必先自胜,故以“自知”自胜”为立身之本。如 果对已经达到的境界(自知、自胜的程度)感到知 足,可称得上富有,但精益求精、强劲奋进才称 得上有(求道的)意志。那些知足者不失其所”, 可以立身长久;但强行者求道不息,身死道存,与 道同在,才称得上寿”,即不朽。(参见饶尚宽译注
[学习任务」老子“有无相生”观点,从历 史角度看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老子 在矛盾冲突尖锐、人心汲汲功利的 社会中老子独具慧眼,见人所不见, 为当时人们指出另一种看待事物的 视角与方法,具有启发意义。
有无相生、对立统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 (2)不追求圆满无缺,否则物极必反。保持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状态, 才不走向极端,
• (3)凡事要适可而止,做事要留有余地。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 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注释]
①强(qiǎng)行者有志: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② 不失其所者久: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 ③ 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意思是,有道之人身死而道 长存,这就是寿。
[以经解经]第六十三章(节选)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 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处理困难要从容易处入手,实现远大(目标要从细 微处入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信起,天 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的做起。所以圣始终不自 以为伟大,因此才能成就大的事情
1、事情都是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细到巨发展而来的 2、圣人在事情刚出现或在萌芽之时就把它化解掉 3、圣人表面上做小事、细事、易事,最后结果却成就大 事、难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为一组,强调人欲知人,必先自知,人欲胜人, 必先自胜,故以“自知”自胜”为立身之本。如 果对已经达到的境界(自知、自胜的程度)感到知 足,可称得上富有,但精益求精、强劲奋进才称 得上有(求道的)意志。那些知足者不失其所”, 可以立身长久;但强行者求道不息,身死道存,与 道同在,才称得上寿”,即不朽。(参见饶尚宽译注
老子ppt课件
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东方文化
老子的思想对东方文化产生了广 泛的影响,不仅在中国,而且在 日本、韩国等国家也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西方哲学
老子的思想也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发 展,许多西方哲学家都从中汲取灵 感,推动了西方哲学的发展。
宗教信仰
老子的思想对一些宗教信仰也产生 了影响,例如道教、儒教等都受到 了老子的思想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在老子的观念中,治理国家不应该过于强硬 和繁琐,而应该像烹制小鱼一样细心、谨慎 、不折腾。他认为,过度的干预和强制只会 引起反抗和混乱,而温和的治理方式才能赢 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他也强调了领 导者应该具备智慧和洞察力,能够洞悉事物 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05
老子的影响与评价
详细描述
老子认为德行是人的内在品质,尚和 是追求和谐、平衡的状态。他认为人 应该注重内在的修养,培养良好的德 行,同时也要追求和谐、平衡的状态 ,避免过度偏执和冲突。
贵诚信
总结词
老子认为诚信是人的基本品质,是建立 信任和关系的基础。
VS
详细描述
老子认为诚信是人的基本品质,是建立信 任和关系的基础。他认为人应该保持真诚 、守信的品质,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 关系,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同时,诚 信也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 要因素。
经》和《德经》两种版本。
老子的思想形成
老子思想源于对自然和社会的观 察和感悟,他主张道法自然,强 调无为而治、不言之教等理念。
老子的思想受到周朝末年社会动 荡和百家争鸣的影响,他反思了 当时社会和政治的弊端,提出了
自己独特的哲学观点。
老子的思想还受到古代神话传说 、民间信仰等文化因素的影响, 他从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素材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 退,天之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在人治社会,人权、个人财产权皆不受保护,灾 祸不期而至,所以,智者劝戒世人韬光养晦,功成身退。
Page ▪ 11
老子的影响力
16世纪,随着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的天 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老子》一书开始传至 欧洲。17、18世纪,欧洲哲学中开始出现老子 的名字。1817 年,法国学者朱利安出版了一个 富有影响的法文《道德经》译本,勒木萨1823 年作《老子传》,称老子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有见识的伦理师、善言的神学家和形而上学家", 其风格与柏拉图一样崇高,"道"的概念与希腊 的"逻格斯"相当。
Page ▪ 7
Page ▪ 8
老子的核心思想:
其核心思想可以简括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这是
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
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
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
Page ▪ 4
Page ▪ 5
老子的生平简述
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天身孕,从腋下将他产 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 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 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 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 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 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 子》、或《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 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 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 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Page ▪ 3
主要著作:
老子在出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 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 《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 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 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 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 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 “体”,德是道的“用”。全文共计五 千字左右。
Page ▪ 12
老子的影响力
今天,在德国、法国、英国和日本、美国等发 达国家,都在悄悄兴起一股"老子热"。在西方 人眼里,老子是充满智慧的有着无穷魅力的长 者。《道德经》已被译为20余种文字,在全世 界广为流传。除日、英、法、德、意、荷、俄 等国外,还有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土耳 其、印度,而且又有梵文、拉丁文、希伯来文 和世界语。其中除日文外,以英文和德文版本 为最多(英文本90种,德文本78种)。连冰岛 这样地广人稀的岛国都有两种以上的译本。
Page ▪ 6
老子的生平简述
相传老子在此点化了函谷关总兵伊喜。 后一路西行至盩厔[zhōu zhì](今陕西 省西安市周至县),观此处依山傍水 (终南山田峪河)、峰峦起伏,遂在 此驻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沿传 至今世称楼观台。为国家首批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内存历代文人骚客墨迹碑石三百余座。 史称道教发源地。老子羽化后葬于距 此八公里的西楼观,现存老子墓。 (又传老子出关后音信全无。有传说 道,老子去了印度,化身释迦摩尼。)
Page ▪ 13
Page ▪ 14
老子的影响力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 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 就是《道德经》。一代文豪托尔斯泰对老子 也十分推崇,有人问他,世界哪些作家和思 想家对他影响最深,他回答说,孔子、孟子 对他影响很大,而老子对他影响巨大。他对 老子的《道德经》很有研究,曾帮助日本著 名神学家小希贞次郎翻译出版《道德经》, 还亲自编选出版了《中国贤人老子语录》, 并在书中发表了他的《论老子学说的真髓》 一文。书的封面选用了他最欣赏的、具有东 方情调的老子骑牛图。
Page, 姓李,名耳, 谥曰聃, 字伯 阳,楚 国苦县(今涡阳县) 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 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 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 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 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Page ▪ 2
老子简介:
Page ▪ 15
老子的影响力
德国大哲学家海德格尔曾很推崇老子,与中国萧 师毅合译《道德经》,其晚期思想与老子思想有 多共性共识之处。 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摇滚乐队披头士将《道德 经》四十七章改编成歌曲《The Inner Light》。哈 佛知名讲师泰勒用《道德经》诠释“幸福学”。
Page ▪ 16
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有着朴素的
唯物主义的观点。此外,《老子》书中包括大量
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
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
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
之所伏”。
Page ▪ 9
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 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 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 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 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 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在《道德经》 中,老子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 进行了猛烈抨击。其学说对中 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老子有关的故事:
有一位老人叫常摐[chuāng]的生病了,他大约也 是一位道德高人,或者是老子的师父。老子就去 看病,问他:“先生的病已经很重了,难道您没 有什么话要留给弟子们的吗?” 常摐听到老子 问起,便说:“你就是不问我,我也会要告诉你 一些话的。” 老子一听,便挺直腰板,说: “愿先生教我。” 常摐就说道:“我先问你, 经过故乡要下车步行,你知道这里面的道理吗?” 老子回答说:“我知道。经过故乡要下车步行, 不就是说的要不忘记过去吗?”
Page ▪ 10
老子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 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 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 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 于欲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源于人的永 不满足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倘若象小农社会“小富即安”, 进取精神没了,那么民族的前景也就堪忧了。
Page ▪ 11
老子的影响力
16世纪,随着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的天 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老子》一书开始传至 欧洲。17、18世纪,欧洲哲学中开始出现老子 的名字。1817 年,法国学者朱利安出版了一个 富有影响的法文《道德经》译本,勒木萨1823 年作《老子传》,称老子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有见识的伦理师、善言的神学家和形而上学家", 其风格与柏拉图一样崇高,"道"的概念与希腊 的"逻格斯"相当。
Page ▪ 7
Page ▪ 8
老子的核心思想:
其核心思想可以简括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这是
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
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
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
Page ▪ 4
Page ▪ 5
老子的生平简述
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天身孕,从腋下将他产 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 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 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 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 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 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 子》、或《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 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 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 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Page ▪ 3
主要著作:
老子在出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 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 《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 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 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 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 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 “体”,德是道的“用”。全文共计五 千字左右。
Page ▪ 12
老子的影响力
今天,在德国、法国、英国和日本、美国等发 达国家,都在悄悄兴起一股"老子热"。在西方 人眼里,老子是充满智慧的有着无穷魅力的长 者。《道德经》已被译为20余种文字,在全世 界广为流传。除日、英、法、德、意、荷、俄 等国外,还有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土耳 其、印度,而且又有梵文、拉丁文、希伯来文 和世界语。其中除日文外,以英文和德文版本 为最多(英文本90种,德文本78种)。连冰岛 这样地广人稀的岛国都有两种以上的译本。
Page ▪ 6
老子的生平简述
相传老子在此点化了函谷关总兵伊喜。 后一路西行至盩厔[zhōu zhì](今陕西 省西安市周至县),观此处依山傍水 (终南山田峪河)、峰峦起伏,遂在 此驻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沿传 至今世称楼观台。为国家首批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内存历代文人骚客墨迹碑石三百余座。 史称道教发源地。老子羽化后葬于距 此八公里的西楼观,现存老子墓。 (又传老子出关后音信全无。有传说 道,老子去了印度,化身释迦摩尼。)
Page ▪ 13
Page ▪ 14
老子的影响力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 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 就是《道德经》。一代文豪托尔斯泰对老子 也十分推崇,有人问他,世界哪些作家和思 想家对他影响最深,他回答说,孔子、孟子 对他影响很大,而老子对他影响巨大。他对 老子的《道德经》很有研究,曾帮助日本著 名神学家小希贞次郎翻译出版《道德经》, 还亲自编选出版了《中国贤人老子语录》, 并在书中发表了他的《论老子学说的真髓》 一文。书的封面选用了他最欣赏的、具有东 方情调的老子骑牛图。
Page, 姓李,名耳, 谥曰聃, 字伯 阳,楚 国苦县(今涡阳县) 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 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 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 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 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Page ▪ 2
老子简介:
Page ▪ 15
老子的影响力
德国大哲学家海德格尔曾很推崇老子,与中国萧 师毅合译《道德经》,其晚期思想与老子思想有 多共性共识之处。 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摇滚乐队披头士将《道德 经》四十七章改编成歌曲《The Inner Light》。哈 佛知名讲师泰勒用《道德经》诠释“幸福学”。
Page ▪ 16
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有着朴素的
唯物主义的观点。此外,《老子》书中包括大量
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
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
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
之所伏”。
Page ▪ 9
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 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 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 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 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 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在《道德经》 中,老子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 进行了猛烈抨击。其学说对中 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老子有关的故事:
有一位老人叫常摐[chuāng]的生病了,他大约也 是一位道德高人,或者是老子的师父。老子就去 看病,问他:“先生的病已经很重了,难道您没 有什么话要留给弟子们的吗?” 常摐听到老子 问起,便说:“你就是不问我,我也会要告诉你 一些话的。” 老子一听,便挺直腰板,说: “愿先生教我。” 常摐就说道:“我先问你, 经过故乡要下车步行,你知道这里面的道理吗?” 老子回答说:“我知道。经过故乡要下车步行, 不就是说的要不忘记过去吗?”
Page ▪ 10
老子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 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 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 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 于欲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源于人的永 不满足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倘若象小农社会“小富即安”, 进取精神没了,那么民族的前景也就堪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