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开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的开发

摘要:一篇好的教学案例有助于教师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有助于彼此的交流学习和借鉴。学会开发案例,应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凡是有心的教师,都会发现自己的语文课堂是那么丰富多彩,这也为教师开发案例提供了极好的资源。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教学案例

在教学中,案例是不可或缺的。一篇优秀的案例,就是操作的模板或榜样,教师可以“依葫芦画瓢”,在模仿中慢慢地体会,直至内化成自己的智慧。案例正越来越密切地与教师的教育研究结为一体,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会开发案例,应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教师要学会开发案例,首先要对案例本身有清晰的认识。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的真实的事件。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开发案例呢?

一、文本化自己的课例

教师的授课对象是极具能动性的学生,授课内容是注重感悟的语文,这就决定了每一节课的过程与结果都会有所不同。凡是有心的教师,都会发现自己的语文课堂是那么丰富多彩。这为教师开发案例提供了极好的资源。我们每上一节课,都要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对课堂的成败得失进行思考,并将自己的经历与思考写下来,既可以是教育叙事,也可以是随笔札记,这种经过整理的文本化的经历不就是最好的案例吗?比如,在去年的校内公开课活动中,我执教了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古代童谣《一去二三里》,公开课

一结束,我便写下了这篇教学案例。

在教学《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时,由于新教材对认字、写字的要求不同,识写分开、多认少写,因此识字量明显加大。为了帮助学生识字和巩固识字,课的开始我先出示阿拉伯数字1——10,引出本课出现的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利用本课的第二幅插图、班级的标牌、课程表、日历,等生活中常出现的事物让学生来识记这些数字,学生很容易接受。当生字一到十再次出现在童谣里时,学生认读起来就轻松多了。

新课程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生字,所以在这堂课中,我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找朋友”、“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记得牢固、扎实。

教学时候运用了课文的插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的方法了解古诗所写的小山村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地方。其中“烟村”、“亭台”这些词语学生可能弄不明白,我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烟村”是什么,“亭台”是什么,使学生理解诗句变得简单化了。

另外,在教学中,发现课堂评价语言有些匮乏,评价不够到位,总是重复使用同样的评价用语,缺乏有个性的评价……今后,在课前要尽量多预设学生的回答和提问,想好丰富的评价语,这样,会带给孩子们一个更加生动的语文课堂。

二、文本化他人的课例

案例还可以从别人的课堂中去开发。每听一节课都要有自己的思考:对方的设计合理吗?这节课有哪些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比如,一位老师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一个教学片段吸引了我,于是我整理出了这部分的教学实录并写下了自己的思考。

(教学实录片段)

出示:1989、4、30万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串数字。

师:你们看到的仅仅是数字吗?

生:我知道了地震发生的时间。

生:我知道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有30万人受到伤害。我知道这场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很大。

师: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从一串数字中看到了地震这场灾难的危害。

出示:7、8、12、24、36、38、14、50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观察这组数字,这一回你看到谁了?

生:我看到了阿曼达,他只有7岁。

师:在这场地震中,灾难是否放过了他?

生:他被压在废墟下。

师:是压在废墟下吗?用“压”合适吗?

生:如果是“压”,恐怕他早就没命了,所以我觉得用“困”更

恰当。(师表扬该生)

生:我还看到了儿子的父亲。为了救出儿子他不停地挖。

生:我看见了14个孩子,都困在废墟下,他们焦急地等待着能有人救出他们。

生:我还看到父子最后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在场的人都竖起了大拇指赞扬他们。

师:你能从数字看到父子相聚的场面,想象到了书上没有写到的内容,真棒!

这位老师在教学中出示“1989、4、30万,7、8、12、24、36、38、14、50”,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些数字来自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重看这些数字,想着发生在洛杉矶的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想着一位父亲在一片废墟中挖掘,最后终于救出儿子和14

个其他孩子的情景。由数字既想到了文中的人物,又联想到了数字背后的故事情节,还设身处地地展开想象,看到了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培养。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多么巧妙啊!我在教这篇课文时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呢?这一对比,使我想到了:我们是否吃透了教材?我们是否在钻研教材上下了功夫?我们是

否精心设计了教法和学法?如果这一切我们都能做到,在教学中就会有新的发现,就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否则,只能为别人有所创造而感到惊奇。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开发不同类型的案例。

1.专题式案例

教师围绕一个鲜明的专题开展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专题、低年级识字教学专题、高年级朗读感悟教学专题、习作评价教学专题、综合性学习专题,等等。此类案例主题鲜明,可启发和促进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与落实课堂教学的新理念,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富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2.偶发式案例

这是反映师生巧妙处理教学中发生的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偶发事件的案例。比如:我在教学《荷花》这篇文章时就出现了一个偶发事件,课后我把它整理出来,就有了下面这个案例。

一天,我正指导孩子们学习《荷花》这篇文章,经过反复地品读,我认为孩子们应该能够达到熟读成诵、水到渠成的境界了。于是,我说:“同学们,这么美的文章愿意把它背下来吗?”“愿意!”学生大声地回答。“那老师给你们五分钟时间,让你们先自己练一练。”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积极地背开了。

五分钟过后,我请会背诵的孩子自愿站起来背诵,哪知站起来的同学却寥寥无几。我生气地说:“怎么有这么多同学不会背呢?”忽然,调皮的陈栋在座位上叫起来:“老师,你会背了吗?”他的话音一落,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四十多双小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教书这些年,我早已养成了一个习惯,凡是要求学生会背诵的,自己首先会背,所以这篇文章当然难不倒我。等我微笑着背完整篇文章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有学生问我:“老师您是怎么背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