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开发
小学语文导入案例
小学语文导入案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精彩的导入环节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小学语文导入的案例,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案例一:故事导入在教学《司马光》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关于司马光的小故事:“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聪明孩子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司马光的小朋友,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院子里玩耍。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小伙伴们玩得可高兴啦。
突然,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水缸很深,水又满满的,其他小伙伴都吓坏了,有的哭,有的喊,只有司马光没有慌。
你们猜猜他是怎么做的呢?”通过这个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司马光到底用了什么办法救了小伙伴,从而自然地导入课文的学习。
案例二:问题导入在讲授《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教师可以这样开始:“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见过大海吗?大海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西沙群岛。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但是,你们知道西沙群岛在哪里吗?它为什么会如此富饶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这样的问题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使他们主动地去阅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
案例三:情境导入教学《观潮》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那汹涌澎湃、雄伟壮观的景象。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是不是非常震撼?这就是著名的钱塘江大潮。
那么,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来描绘这一奇观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观潮》。
”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案例四:游戏导入在学习《汉语拼音》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猜谜语”的游戏。
例如,教师说:“一把小伞落在林中,一旦撑开再难收拢。
(打一植物)”学生们积极思考,猜到是“蘑菇”。
语文小学教学的优秀案例
语文小学教学的优秀案例一、前言在当今教育环境中,语文教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小学阶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个语文小学教学的优秀案例,这些案例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案例一:互动式课堂2.1 教学内容针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教师选择了《小兔子乖乖》这篇课文进行教学。
2.2 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角色扮演、分组讨论、情景模拟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2.3 教学成果通过这种互动式教学,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课文内容,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案例二:情境教学法3.1 教学内容针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教师选择了《荷叶母亲》这篇课文进行教学。
3.2 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美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3 教学成果通过情境教学法,学生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案例三:项目式学习4.1 教学内容针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教师选择了以“我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教学内容。
4.2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式学习,通过调查、研究、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并撰写研究报告。
4.3 教学成果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关于传统节日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总结以上三个案例均体现了语文小学教学的优秀实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富有创新性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这些优秀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案例三篇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案例三篇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案例三篇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篇一一、设计思路:《阳光》讲述了小姑娘英子把阳光包起来送给腿脚不便的奶奶的故事,文章简短生动,真实感人,把阳光包起来这种做法看起来稚嫩可笑,但恰恰是从这天真的想法、做法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颗真挚的爱心。
教学时,应该抓住英子的一言一行,深入体会英子纯真的感情,深切地领悟:英子的一片孝心就像这阳光一样温暖着奶奶的心,从而让学生受到思想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一)学会抓住主要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对奶奶的一片孝心,从中受到思想熏陶。
(三)掌握本课八个生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重点难点:(一)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英子的一片孝心。
(二)难点:理解阳光跑到心里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课件导入,进入情境。
1、课件展示画面: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草地里开满了花儿,芬芳扑鼻,小鸟在天空飞翔。
英子来到绿茵茵的草坪上坐下来。
2、指名说画面内容,谈谈感受。
3、阳光多么美好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阳光》。
4、围绕阳光,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自由读课文,指名说说。
(二)理解课文,深入体会1、英子的想法(1)文中哪些段写出了英子的想法,指名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出示句子:看着这可爱的.阳光,英子的心里闪出一个美妙的想法: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奶奶。
(3)轻声读句子,英子的想法美妙在哪里?为什么?(4)美妙可以换成别的词吗?2、英子的行动(1)英子一想到这就马上行动起来,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课件出示:英子把阳光紧紧地包在裙子里,带回家去。
英子把阳光包在裙子里,带回家去。
①先出示两个句子,找出不同,再读读句子,去掉紧紧地行吗?为什么?②从紧紧地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甲:英子做得非常认真。
学生乙:英子很小心,生怕阳光跑了。
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范文(通用7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鸟是人类的朋友,今日,教师要向大家介绍一种长得十分漂亮的鸟,它的名字叫——翠鸟。
(板书课题,出示翠鸟的彩色图片)你想明白翠鸟有什么特点吗?让我们一齐到课文中去看一看吧!(经过简明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急于阅读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让学生用自我最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让学生读给同桌听,听听同桌的意见,让同桌指出自我的不足,并根据自我的不足再读课文。
3.把自我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
4.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翠鸟的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以上教学环节,让学生经过多种形式的读,既强化了对课文资料的感知,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本事。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资料(一)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1.出示翠鸟的彩图,启发学生思考:你觉得翠鸟长得怎样?(让学生按“羽毛——身子——眼睛——嘴——爪子”的顺序说说翠鸟的外形特点。
)2.师:是啊,多美的翠鸟啊!那么,课文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外形美写下来的呢?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里浮现翠鸟的样貌。
3.师:翠鸟真美,看到这样美丽的翠鸟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此刻请大家把自我感受到的翠鸟的美读出来,看谁最能读出翠鸟的美。
学生自读——指名读——赛读。
4.逻辑引读,指导背诵师:让我们把翠鸟美丽的外形记在自我的脑海里。
教师引,学生读。
翠鸟真美啊!它有一双,它的颜色。
头上的羽毛像,背上的羽毛像,腹部的羽毛像。
它的身子,一双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的嘴。
5.同桌互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以上教学设计,经过观察和美读,让学生从视觉和心灵上感受翠鸟的“形”之美,在美读的基础上,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背诵,把理解语言与积累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
)△过渡:翠鸟除了外形美外,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看下面的课文。
(二)理解翠鸟捕鱼的本领,体现翠鸟的动作特点1.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从哪些词句能够看出翠鸟捕鱼时的动作真快?把这些词句划出来与同桌交流一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优秀6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优秀6篇)教学案例需要有目的地理性地观察和分析教学过程,完整地描述提出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体现研究思路从具体到抽象,从分析现象到理解本质。
以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优秀6篇】,仅供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篇一《胖乎乎的小手》教学目标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课文,让那个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2、教学难点: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教学方法1、猜谜语2、角色表演3、板书榜样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2、《游子吟》配乐朗诵3、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1、猜谜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比一比,哪位同学较先猜出谜底。
(幻灯片出示谜语,教师把谜语读一遍)“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提示:谜底——手;板书“手”)同学们真能干,一下子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
请大家把小手伸出来看看,老师想找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把它画在黑板上。
(找一双学生的小手,把手印画在黑板上)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胖乎乎的小手》(把课题补充完整),请同学把课题齐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一)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把不懂读和难读的字用圆圈圈出来并对照着拼音多读几遍,直到读准读顺为止,齐读课文(二)认读生字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2、幻灯片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齐读3、幻灯片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并组词,让学生齐读,小组读4、把生字放到课文有关句子中去,让学生齐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1、生字学完之后,请同学再把课文读一遍,要求比之前读得更流利。
2、听课文录音朗读,学生可以小声跟读。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优秀11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优秀11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11篇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的写作思路。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篇一《彩虹》教学目标1、通过随文识字、字理识字、形声字特点识字等方法,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读好读懂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能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和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4、积累词语“荡来荡去、飘啊飘”,并仿照拓展。
教学重点: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读出问句的语气。
感受想象的美好纯真。
教学准备:写好句子的磁力贴教学时间:2课时一课时一、猜字导入,引出课文1、教师写甲骨文“虹”,学生猜是什么字,怎么猜出的。
教师讲字源。
2、板书“彩虹”,谈话:彩虹什么样?3、出示一自然段:(1)指名读,齐读。
(2)识记“座”,积累“一座……”的词语。
(3)理解“美丽的桥”就是彩虹。
指名读一自然段。
4、引出课文:你想过走上这座美丽的桥吗?这篇课文中的小姑娘就有奇妙的想象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文中的“我”想走到桥上干什么?2、同桌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师:别急着说,先跟同桌轮流读一遍课文,想清楚,和同桌练习说说,再举手吧。
3、指名读课文,回答问题“我”想到桥上干什么?三、读懂第二自然段1、读好一句。
(1)师:文中的“我”想象多奇妙。
课文写得也很有意思。
你能读懂吗?先来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标出句子。
出示:浇花用的水壶那把浇花用的水壶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学生自读,齐读。
(2)师:“我”要的是什么?她要水壶干什么?读第二句吧。
2、读好第二句(1)出示第二句。
自读齐读。
师做动作,学生齐读。
语文课程教学设计的案例5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语文课程教学设计的案例5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设计案例下面是我收集的语文课程教学设计的案例5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设计案例,供大家参考。
语文课程教学设计的案例1一、教学目标(一)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笔下的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准确描摹的方法。
(三)品味欣赏本文生动而风趣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生活情趣。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可让学生回忆曾经读过的以“鹅”为题材的诗文来导入新课。
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讨论:这首诗突出了鹅的什么特点?这首诗写鹅,抓住了鹅的外形特征和动作,语言简洁,色彩鲜明,画面感强。
但毕竟是儿童之作,而且全诗总共才18字,不可能包含更丰富的内容。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白鹅》,内涵要丰富得多,语言也很有特色,生动幽默,而且富有童趣,值得一读。
(也可让学生描述自己曾经见过的鹅,或展示相关图片、音像资料,由此引入课文)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白鹅》写于1946年夏天。
抗战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
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
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
养鹅,这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三、范读课文四、讨论课文1一4段内容1.作者笔下的鹅有什么鲜明特点?傲慢(高傲、最傲人、架子十足)。
注意对这些词语的意义加以比较: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傲人:骄傲自大,瞧不起人。
架子十足:非常自高自大的样子。
二、感知课文,识写生字(1)结合文中的背景或插图再读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再抓住课文景奇文美情浓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当解说员入手,学生与课文形成真情互动。
(2)引入识字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可以是字词、朗读、心得等)二、展示学习成果(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设计范例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设计范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和词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提升学生语文表达和写作水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读书、爱学习的习惯和养成良好的品格。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结构和情感,并能准确把握课文中的重要信息。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反馈工具。
2.教学材料:课文原文、相关课外阅读材料。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题目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引入本课的主题。
2.通过提问或讲解,帮助学生认识本课的主要内容和既定学习目标。
步骤二:阅读课文1.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学生集体或小组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猜测。
3.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模仿读和自主朗读。
步骤三:分析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主题、情感和语言特点。
2.学生讨论和总结,归纳出课文的重要信息和知识点。
步骤四:深入理解1.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细节和要点。
2.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解答学生疑惑,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入思考。
步骤五:合作学习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相关任务,如讨论问题、解答问题、分析语言特点等。
2.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步骤六:巩固与评价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听力、阅读、口语等形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五、板书设计本课的重点知识点和重要词汇。
六、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和阅读任务。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提高阅读量和写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精选7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精选7篇】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案例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点进行口语交际,运用学过的知识清楚明白地向别人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
语句通畅,用词准确,能抓住动物的特点。
2.在口语交际的。
基础上完成习作。
鼓励学生亲自饲养一种小动物,培养热爱生活的品质和对动物的爱心。
3.用自己感兴趣的方法积累词语和成语,发现新的描写动物的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明白待客之道,了解苏东坡的机智、聪明。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观察小动物,注意它的外形、性格、食物、玩相等特点。
2.教师课件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情境启发,谈话导入二、说明要求首先预祝我们的发布会圆满成功!在这里,我们有几点要求:思考自己准备讲的动物特点;理清讲述顺序;注意语言的运用。
(教师可把自己准备的动物资料展示给没有准备的同学,以供参考)三、发布过程: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进行个人发布。
然后进行小组评议,推荐代表在班上发布。
请全班同学来给代表的发布作品进行点评吧!包括小动物的特点、观察的顺序,还可以评价表达的方式、用词等等。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二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课前布置回忆或介绍写柳的古诗。
(一)第1课时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
(1)贺知章的《咏柳》。
(2)结合影象资料介绍柳树。
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
(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3、教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优秀5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优秀5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一教学目的: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会本课生词。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会本课生词。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背诵课文。
2、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字,学会本课生词。
2、能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字,学会本课生词。
教学难点:能熟练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2、你认识哪些花,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的花是什么?二、初读诗歌。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如果还有不认识的。
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再读课文,这次要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
5、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6、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
(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7、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8、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三、学习儿歌。
1、分句指名读儿歌。
思考:你知道了什么?2、质疑。
3、分组讨论。
4、指名回答。
四、全读儿歌。
五、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霜”。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案例(10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案例(10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案例(篇1)一、教材简介本课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
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学会“青”的正确书写,认识其他生字。
过程和方法: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情感和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
三、设计理念1、以学定教,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相信学生,让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展开自主学习,发挥教师“组织者”的功能。
2、低年级学生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易被直观、新异的刺激活动调动起来,激起学习的兴趣。
3、读中品位,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建立在感悟体验基础之上的,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
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本,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形式多种多样。
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四、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河与青草》齐读课题2、把“与”换个词吗?(二)、精读课文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贴图出示:小河说说:()的小河在小河边贴上:青草说说:()的青草2、出示课文第一小节(1)问:小草就一丛吗?课文中哪个词告诉我们的?请学生起来贴图:长满青草(2)指导读:小朋友,美吗?用美美的语气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3、师:小河边为什么会长满青青的小草呢?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出示第二、三小节(第一次对话)(1)小草对小河说了句什么话?出示一杯清水:你们觉得这杯水怎么样?在杯底放上一张小鱼图片,请学生上台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师:这就叫“一眼能看到底”,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清澈见底自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四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四篇学校语文《桃心花木》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正确读写6个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理解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感悟到所表达的育人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介绍种树的阅历、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方,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
三、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写课题、读课题,引入:这是一种树的名字,它生长在热带雨林地带。
今日,让我们跟着一起去看一看。
打开课本,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读错的地方重新读,读完一遍后举手示意。
2.反馈:(1)新词认读要求:正确、洪亮(2)你想提示大家留意哪个字的写法?(3)读到"优雅拘束、勃勃生气'这两个词,你眼前仿佛消失了怎样的景象?(二)整体感知提问:同学们,课文中的种树人,他种树的方法与你想象中的一样吗?默读4~11自然段,找一找他是怎样种树的?看到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用波浪线划下来。
1.朗读出"惊奇':谁来读读第一句?种树人这样种树,你想读出怎样的语气?其他同学认真听:他有没有读出"惊奇'?是怎么读出"惊奇'的味道的?带着这样的韵律与感觉,请大家试着把全部的句子连在一起读一读,你留意到内心的变化了吗?2.理解明"惊奇':"惊奇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章,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
浇水的量也不肯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一次比一次更惊奇,他在惊奇些什么呢?你能用自己的话简练地来说一说吗?(三)精读课文1、听了种树人的话,想到了什么?2、质疑:这段话中,也有两个"不确定'。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完整版精选15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完整版精选15篇案例,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
它是人们所经历的故事当中的有意截取。
下面作者为大家整理了15篇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完整版,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篇一教学目辬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艺术形象,感悟作者意图。
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读好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品味赏析细节描写;朗读设计的评价和指导;探寻作者写作意旨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精段阅读法、资料助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背影中我们体会了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今天我们学习秋天的怀念,同学们自读课文,看一看,作者怀念的是什么?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根据课文内容,推断作者遭遇(二)通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思考问题。
明确:我活着有什么劲(绝望)要好好儿活(再生)(师):是谁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明确:母亲结尾句: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要好好儿活。
3.通过读课文,你能填写出:母亲爱花,更爱双腿瘫痪的儿子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爱花?她更爱儿子?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待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央求般的神色。
央求……喜出望外……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课程开发案例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课程开发案例篇一:语文校本课程案例校本课程教案课题名称:名著阅读—走进《西游记》名著阅读《西游记》教案积累词汇,扫除阅读障碍词语1趋步2少顷3但见4欣然5少时6俄而7闻言8既各道词章9拜讫10言未毕11适至此间 12是以等不得 13故先在此 14何往15无暇16备陈前因 17话犹未了 18何也19径至山前 20切须在意 21倏个风息 22少憩23愕然24一言未已 25簪冠着服 26懿旨27结束整齐 28而已29瞑目30觌面31那壁厢32得罪麾下33遂相揖而别 34举目而看35令堂36令尊38令荆39秉善皈依40懵懂41通知之42毛骨悚然43坐莲台44嗔怪45佯问46些须47俄流48踌躇49满斟一碗50那厮51诚是进退两难 52吃斋小可53何以收之56委实不能57复至台阶58东张西觑59长唳一声60何足道哉61上来纳命62幕天席地63博弈64阳春白雪65茅塞顿开64勿哂65犒赏66自旦至暮67海口68 没齿不忘69河清海晏70只当秋风过耳 71何足罕哉72劳形73佯输而走74通衢75遂结束齐备 76收讫77那昏君如其言 78至茔前79傍屋檐80庖丁82安得不惊83如探囊取物 84忒狠85一片善声盈耳 86何以知之87上台盘88丢了解数89欣然允之90事以至此91故知之耳92嵯峨93向者94绰枪来战95苍生96沉疴97神祗98天籁99长亭100我看他是个雏儿101不知就里(底细)115俱、皆103丢了解数104欣然允之105事已至此106故知之耳107勿哂108犒赏109茅塞顿开110自旦至暮方散111没齿不忘112举箸113子规啼对联入课堂古韵生情趣“佳句千年浸墨香,妙联万古传风雅”。
对联凝练、雅致,最能体现语言的魅力,寓对联赏析于名著教学中,能化繁为简,激趣启智,唤醒美感,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不失为一种创新和有效手段。
对联1日日花开时时果熟2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3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4从来未识深和浅今日方知轻和重5珍馐百味般般美异果佳肴色色新6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7悟空变化人间少妖怪神通世上稀8道旁杨柳绿依依园内花开香馥馥9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唐太宗叮嘱玄奘)10暗放玉龙飞彩凤私开金锁走蛟龙11(一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12(妖怪)电目飞光艳雷声振四方13那长老,战兢兢心不宁这马儿力怯怯蹄不举(见到老虎)14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15雨后披蓑擒活鲤风前弄斧伐枯木16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17涧下有滔滔绿水崖前有朵朵祥云18闪过的再生人道撞着的定见阎君(刘伯钦武艺高)19那窝中走兽贪性命西撞东奔这林内飞禽惜羽毛高举远飞20泪滴腮边谈旧事愁攒眉上诉前因(乌鸡国王)21鹅毛飘不起芦花定沉底(鹰愁涧的水)22这个是总督大天蓬那个是谪下水帘将23这个揪住要往岸上拖那个抓来就将水里沃(猪八戒与沙僧较量)24青青香草秀艳艳野花开25鸟尽弓藏兔死狗烹26逢山筑破虎狼窝遇水掀翻龙蜃穴27神清目朗如仙客体健身轻似寿翁28清酒红人面黄金动道心29龙归碧海凤返丹霄30柳絮漫桥梨花盖舍(形容雪景)31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32打扫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唐长老小心翼翼)33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头瞌睡多34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善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行恶之人)35魂飞魄散骨软筋麻36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忘善心(出家人)37树大招风风憾树人为名高名伤人38风吹败叶雨打残花篇二: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葫芦的种植管理与艺术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秦皇岛开发区七小一、校本课程开发背景我校座落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最西端,是一所典型的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其课程开发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某市某小学为例,介绍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案例,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语文课程开发,以期为其他学校的语文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首先,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
在某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
比如,在课程内容上,注重选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情感体验、语言表达等方式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需注重课程的整合性和实践性。
在某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将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融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跨学科知识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学科整合能力。
再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
在某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注重课程内容的设计,更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比如,学校通过举办教师培训、组织教研活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开发能力,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应对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
最后,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注重家校合作和社会资源的整合。
在某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注重学校内部资源的整合,更注重家庭和社会资源的整合。
比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积极与家长和社会资源合作,开展家校共育活动,让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语文学习支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通过某小学的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整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设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家校社会资源的整合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方面,也是其他学校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提前做好教案是为了,教学更好的开展,是为了教学内容更加的精确。
所以每次新的课程的时候,不能落下教案。
你的教案写了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5篇,欢送大家阅读共享借鉴,盼望大家喜爱,也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1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邻居、懊悔、劝导、把式、盘缠、硬要”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那么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在学生感受寓言提醒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根底上,体会寓意。
教具打算: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有关教学课件导学过程二次备课:预习提纲:1、查找关于寓言的资料。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提醒课题1、同学们喜爱听寓言故事吗?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挖苦某种人。
寓:寄予、包含的意思。
言:讲道理。
)4、“寓言二那么”的“那么”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5、今日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
我们先学习第一那么寓言。
看教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指名读,齐读。
二、熟字新解,理解课题1、板书“亡、牢”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亡和牢的词吗?通过这些词,你知道它们通常表示什么意思?2、板书“羊、补”在亡羊补牢中,“亡、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谨慎读书,必须会找到答案的。
三、沟通体会,明白寓意(课件: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窿)话外音:此时此刻,一个养羊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留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学状况。
3、学生质疑,依据学生的问题,探讨解疑。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10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10篇)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精选10篇)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精选10篇)语文是小学教育的基本课程,语文课是所有学科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强化小学语文知识,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为其他学科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课教学案例有哪些呢?下面是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精选10篇),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1一、案例背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研究能够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研究、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本事的发展。
可是合作研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经常会流于形式。
所以,合作研究的有效性需要亟待解决。
在这一背景下,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合作研究对小学生语文研究本事提高的影响研究》这一课题,有效的合作研究在我校得以推广。
二、案例的观察描述本节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
课前把学生按4人一小组,分成12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研究任务,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同伴关系等产生积极影响。
【合作一】学生自在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为了编写这部明史,谈迁支付了怎样的努力”,并用笔圈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体会,然后组内交流,终究全班以小组汇报。
组内成员都找出来关键词语,小组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数字背后的艰苦,都凝聚着谈迁一腔的心血。
【合作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研究第二自然段,《国榷》原稿被盗,对于这对于年近六旬、体弱多病的谈迁来说,简直就是飞来横祸、一场厄运。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重新站立起来”“假如你是谈迁,你会对自我说些什么”小组交流探究中,学生们想到了许多的名言警句以及应对困难决不退缩的历史人物。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小学语文一等奖3篇
第1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小学语文一等奖新课程新理念——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前言新课程教学案例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中,从首批国家级实验区参加实验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景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对实践活动的反思。
每个案例都能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育活动和教育管理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
它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教育教学活动实录,它有相对完整的情节乃至戏剧性的矛盾,以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反映教育实践中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揭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并引人思考。
案例中的角色常常不仅仅是校长、教师和学生,也可能是学生家长或者其他影响教育活动的人。
一个具体的素质教育案例,不仅应当有对事件的'描述、有解决问题的技巧,还应当蕴含一定的教育基本原理和教育思想,置身其中的教育者或者是撰写案例的作者应当能够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教训,有一定的理性思考。
作为一个能够提供借鉴的教育案例,既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成功事例,也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中遭遇过的失败,前者可以提供经验,后者可以提供教训,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通过阅读和学习案例,广大教师可以分享别人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由学习和分析别人的案例到加强学习、解剖自己,不断积累反思的素材,自觉改进自己的教学。
由于案例本身的可操作性,学习教育案例,可以直接推动教师在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案例一:认识生活探究生活——《菜园里》教学片段[教学片断]教室的中间,学生每6人围坐成一个小组,教室的四周摆着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有白色、红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有穿着绿衣裳的黄瓜,还有细长的豆角。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教案案例7篇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教案案例7篇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
2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沉默”?(沉默就是不说话)3齐读课题,质疑:师: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他们沉默时的神态怎样?沉默之后是一种什么情景呢?……)二学生自学,解决疑惑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⑴借助拼音通读课文。
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
⑵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不懂的句子做上记号。
⑷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交流讨论。
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3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三检查自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思想感情1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
2理解词义: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骄傲:本文是自豪的意思。
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样子。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情绪:人从事各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的心理状态。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阻止:使停止行动。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依然:依旧。
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期待:期望等待。
追逐:追赶。
沉默不语:不说话。
瞥了一下:很快地看了一下。
赦免: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个方面。
继而:接着。
稚拙:幼稚笨拙。
3读课文,理清条理: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一节课上,老师询问家长给学生们过生日的情况,大家情绪热烈,滔滔不绝,可当老师问谁知道家长的生日时,教室里立刻沉默无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⑵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写了课下发生的事?(小组合作学习,得出以下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的开发
摘要:一篇好的教学案例有助于教师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有助于彼此的交流学习和借鉴。
学会开发案例,应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凡是有心的教师,都会发现自己的语文课堂是那么丰富多彩,这也为教师开发案例提供了极好的资源。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教学案例
在教学中,案例是不可或缺的。
一篇优秀的案例,就是操作的模板或榜样,教师可以“依葫芦画瓢”,在模仿中慢慢地体会,直至内化成自己的智慧。
案例正越来越密切地与教师的教育研究结为一体,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学会开发案例,应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教师要学会开发案例,首先要对案例本身有清晰的认识。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的真实的事件。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开发案例呢?
一、文本化自己的课例
教师的授课对象是极具能动性的学生,授课内容是注重感悟的语文,这就决定了每一节课的过程与结果都会有所不同。
凡是有心的教师,都会发现自己的语文课堂是那么丰富多彩。
这为教师开发案例提供了极好的资源。
我们每上一节课,都要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对课堂的成败得失进行思考,并将自己的经历与思考写下来,既可以是教育叙事,也可以是随笔札记,这种经过整理的文本化的经历不就是最好的案例吗?比如,在去年的校内公开课活动中,我执教了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古代童谣《一去二三里》,公开课
一结束,我便写下了这篇教学案例。
在教学《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时,由于新教材对认字、写字的要求不同,识写分开、多认少写,因此识字量明显加大。
为了帮助学生识字和巩固识字,课的开始我先出示阿拉伯数字1——10,引出本课出现的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利用本课的第二幅插图、班级的标牌、课程表、日历,等生活中常出现的事物让学生来识记这些数字,学生很容易接受。
当生字一到十再次出现在童谣里时,学生认读起来就轻松多了。
新课程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生字,所以在这堂课中,我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找朋友”、“开火车”的游戏。
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记得牢固、扎实。
教学时候运用了课文的插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的方法了解古诗所写的小山村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地方。
其中“烟村”、“亭台”这些词语学生可能弄不明白,我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烟村”是什么,“亭台”是什么,使学生理解诗句变得简单化了。
另外,在教学中,发现课堂评价语言有些匮乏,评价不够到位,总是重复使用同样的评价用语,缺乏有个性的评价……今后,在课前要尽量多预设学生的回答和提问,想好丰富的评价语,这样,会带给孩子们一个更加生动的语文课堂。
二、文本化他人的课例
案例还可以从别人的课堂中去开发。
每听一节课都要有自己的思考:对方的设计合理吗?这节课有哪些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比如,一位老师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一个教学片段吸引了我,于是我整理出了这部分的教学实录并写下了自己的思考。
(教学实录片段)
出示:1989、4、30万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串数字。
师:你们看到的仅仅是数字吗?
生:我知道了地震发生的时间。
生:我知道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有30万人受到伤害。
我知道这场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很大。
师: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从一串数字中看到了地震这场灾难的危害。
出示:7、8、12、24、36、38、14、50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观察这组数字,这一回你看到谁了?
生:我看到了阿曼达,他只有7岁。
师:在这场地震中,灾难是否放过了他?
生:他被压在废墟下。
师:是压在废墟下吗?用“压”合适吗?
生:如果是“压”,恐怕他早就没命了,所以我觉得用“困”更
恰当。
(师表扬该生)
生:我还看到了儿子的父亲。
为了救出儿子他不停地挖。
生:我看见了14个孩子,都困在废墟下,他们焦急地等待着能有人救出他们。
生:我还看到父子最后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在场的人都竖起了大拇指赞扬他们。
师:你能从数字看到父子相聚的场面,想象到了书上没有写到的内容,真棒!
这位老师在教学中出示“1989、4、30万,7、8、12、24、36、38、14、50”,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些数字来自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重看这些数字,想着发生在洛杉矶的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想着一位父亲在一片废墟中挖掘,最后终于救出儿子和14
个其他孩子的情景。
由数字既想到了文中的人物,又联想到了数字背后的故事情节,还设身处地地展开想象,看到了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培养。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多么巧妙啊!我在教这篇课文时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呢?这一对比,使我想到了:我们是否吃透了教材?我们是否在钻研教材上下了功夫?我们是
否精心设计了教法和学法?如果这一切我们都能做到,在教学中就会有新的发现,就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否则,只能为别人有所创造而感到惊奇。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开发不同类型的案例。
1.专题式案例
教师围绕一个鲜明的专题开展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专题、低年级识字教学专题、高年级朗读感悟教学专题、习作评价教学专题、综合性学习专题,等等。
此类案例主题鲜明,可启发和促进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与落实课堂教学的新理念,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富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2.偶发式案例
这是反映师生巧妙处理教学中发生的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偶发事件的案例。
比如:我在教学《荷花》这篇文章时就出现了一个偶发事件,课后我把它整理出来,就有了下面这个案例。
一天,我正指导孩子们学习《荷花》这篇文章,经过反复地品读,我认为孩子们应该能够达到熟读成诵、水到渠成的境界了。
于是,我说:“同学们,这么美的文章愿意把它背下来吗?”“愿意!”学生大声地回答。
“那老师给你们五分钟时间,让你们先自己练一练。
”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积极地背开了。
五分钟过后,我请会背诵的孩子自愿站起来背诵,哪知站起来的同学却寥寥无几。
我生气地说:“怎么有这么多同学不会背呢?”忽然,调皮的陈栋在座位上叫起来:“老师,你会背了吗?”他的话音一落,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四十多双小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
教书这些年,我早已养成了一个习惯,凡是要求学生会背诵的,自己首先会背,所以这篇文章当然难不倒我。
等我微笑着背完整篇文章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有学生问我:“老师您是怎么背掉
的。
”我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背诵也是有技巧的,你们可以一段一段的背诵,然后再把这些段落连起来背诵全文;可以一边背一边想想象文中的画面,用心去体会;可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记忆……这些方法大家都可以试一试。
”下课铃声响了,在学生们敬佩的目光中我走出了教室。
虽然这只是课堂上的一个“小插曲”,却让我想到:如果今天当着学生的面,我没有背出整篇课文,今后学生将会用怎样的目光看待我这位老师,而我又该如何收场呢?要想当一名令学生们敬佩的老师,会背诵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储备更多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够胸有成竹地去面对更多的“调皮鬼”。
上述案例既出乎我的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这种偶发式案例往往能引发教师深思,从而审视自己。
3.综合式案例
这是师生运用教科书中的一课或一节课内容进行教学的典型实例。
综合式案例体现了教学活动的整体性,这种案例所反映的是一个教学课题所展示的教学活动的整体。
它十分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上产生的矛盾以及矛盾解决的过程,十分重视学生的感悟、体验和新的发现。
案例来源于课堂,来源于实践。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只要留心,每一节课都会引发我们的思考;只要钻研,每一节课都能找到案例开发的切入点;只要坚持,每一位教师都会开发出精彩的案例。
让一篇篇优秀的案例伴随着我们远航!
参考文献:
[1]周建,《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j],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3
[2]宋非,《有效评课——观课议课的研究与实施》[j],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4
作者简介:
韩玲娜,女,1978 - ,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第一小学,小教高级职称,从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