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计算规则
预应力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预应力钢筋重量的计算公式根据构件不同,计算方法也有所区别。
以下是几种常见构件预应力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1. 梁和板的预应力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W = (P * L * f) / S
其中,W为预应力钢筋的重量,P为预应力拉力,L为构件长度,f为材料的应力允许值(即抗拉强度),S为钢筋截面面积。
2. 圆形、矩形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W = (P * L * d) / (4 * f * R)
其中,d为构件直径或宽度,R为构件曲率半径。
3. 预应力锚具的预应力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W = (N * P * f) / S
其中,N为锚具数量,P为预应力拉力,f为材料的应力允许值,S为钢筋截面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行业对于预应力钢筋重量的计算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计算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计算公式,并认真核对计算结果,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工程造价预应力管桩工程量计算规则
工程造价预应力管桩工程量计算规则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工程造价预应力管桩工程量计算规则在工程造价预应力管桩工程量计算中,准确计算各项工程量是保证工程预算准确性的关键。
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损失及计算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损失及计算方法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在混凝土构件承受使用荷载之前,预先对其施加压力的混凝土结构。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刚度和承载能力。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预应力会产生一定的损失。
准确计算和理解这些预应力损失对于保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预应力损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当预应力筋在锚固过程中,由于锚具的变形、钢筋与锚具之间的相对滑移以及混凝土的压缩等原因,会导致预应力的损失。
这种损失通常发生在预应力筋的锚固端,其大小与锚具的类型、锚具的尺寸、预应力筋的直径以及张拉控制应力等因素有关。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在预应力筋的张拉过程中,由于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存在摩擦力,使得预应力筋在沿孔道长度方向上的应力逐渐减小。
这种摩擦损失与孔道的形状、长度、预应力筋的类型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有关。
混凝土加热养护时受张拉的钢筋与承受拉力的设备之间的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在混凝土构件进行加热养护时,如果预应力筋已经张拉完成,由于钢筋与养护设备之间存在温差,会导致钢筋伸长,从而引起预应力的损失。
预应力筋的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预应力筋在长期保持高应力状态下,会产生应力松弛现象,即应力随时间逐渐降低。
这种损失与预应力筋的类型、初始应力水平、时间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
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徐变。
这些变形会导致预应力筋的回缩,从而引起预应力的损失。
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与混凝土的配合比、养护条件、构件的尺寸以及加载龄期等因素有关。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
对于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其计算公式通常为:\(\sigma_{l1} = a\times\frac{l}{E_{s}}\)其中,\(\sigma_{l1}\)为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a\)为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l\)为张拉端至锚固端之间的距离,\(E_{s}\)为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受压区预应力钢筋计算
受压区预应力钢筋计算预应力是指在构建中施加的一定大小的拉力,通过预先应用于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使构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吸收和抵抗外部荷载的作用,增强了构件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
受压区的预应力钢筋计算是针对梁、板、柱等构件中的受压区进行设计和计算,本文将依次介绍预应力受压区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预应力受压区的设计原则1.合理选择预应力钢筋的布置方式和数量,以满足受压区的受力和变形要求;2.确保受压区内的应力分布均匀,避免出现集中应力,以防止受压区出现开裂和破坏;3.预应力钢筋的布置应有利于施工施压、减小工作量和提高工程质量。
二、预应力受压区的计算方法1.确定预应力的作用距离:根据受压构件的受力和变形要求,确定预应力的作用距离,通常为构件的受压高度或者受压深度。
2.计算受压区的截面面积:根据预应力钢筋的位置和数量,计算受压区的有效截面面积。
3.计算受压区的承载力:通过静平衡和应力平衡原理,计算受压区的承载力,以满足受压构件的受力要求。
4.计算预应力钢筋的应变:通过受压区的受力和变形要求,计算预应力钢筋的应变,在合理范围内,满足受压构件的受力和变形要求。
三、预应力受压区的注意事项1.受压区内应尽量避免出现集中应力的情况,以防止受压区内的裂缝和破坏。
可以通过合理的预应力钢筋布置和加固措施来实现。
2.预应力受压区内的应变控制要合理,一方面要满足受力和变形要求,另一方面要保证受压区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3.预应力受压区的设计和计算要参考相关规范和标准,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和可施工性。
综上所述,预应力受压区的设计和计算是预应力工程设计的重要部分,需要根据受压构件的受力和变形要求,合理选择预应力钢筋的布置方式和数量,计算受压区的截面面积和承载力,并在设计过程中注意受压区的应力分布和应变控制,以保证受压构件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进行设计和计算时,还需要参考相关规范和标准,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和可施工性。
预应力张拉计算说明
预应力张拉计算说明预应力张拉计算及现场操作说明本合同段梁板均为先张梁板,根据台座设置长度,实际钢绞线下料长度为89米。
一、理论伸长量计算由公式ΔL=(Nk*L)/EA计算可得理论伸长量。
公式ΔL=(Nk*L)/E g A g中ΔL:理论伸长量Nk:作用于钢绞线的张拉力(控制应力σk= 1395Mp)L:钢绞线下料长度(89m)E g:钢绞线弹性模量(1.95X105 Mp)A g:钢绞线截面面积(140mm2)由公式计算得ΔL=(1395*140*89)/(195700*140)=0.63441m=634.41mm现场张拉采取五级张拉分别为10%σk,20%σk,40%σk,8 0%σk,100%σk;对应理论伸长量分别为L1,L2,L3,L4,L5,L6。
由公式计算得L1=63.44 mm(10%ΔL)L2=126.88 mm(20%ΔL)L3=253.76mm(40%ΔL)L4=507.52mm(80%ΔL)L5=634.41 mm(100%ΔL)二、现场张拉实测(一)现场张拉操作现场张拉采取六级张拉分别为10%σk,20%σk,40%σk , 8 0%σk,100%σk;对应伸长量分别为A,B,C,D,E。
张拉顺序:1、先张拉左侧锚端,用3#千斤顶张拉N1筋,张拉到10%σk,记录此时伸长量A1,再张拉到20%σk,记录此时伸长量B1;后依次张拉N2-N9,对称张拉,分别记录各自伸长量:A2,B2 (9)B9;锚固好左侧。
2、张拉右侧锚端,用1#、2#千斤顶同时同步张拉,张拉到40%σk,记录此时伸长量C,锚固后继续张拉到80%σk,记录此时伸长量D,继续张拉到100%σk,记录下各自伸长量为E。
C、D、E值均为两千斤顶伸长的平均值。
(二)数据处理N1实际伸长量L n1=E+C或L n1=E+2(B1-A1)N2实际伸长量L n1=E+C或L n1=E+2(B2-A2)N3实际伸长量L n1=E+C或L n1=E+2(B3-A3)N4实际伸长量L n1=E+C或L n1=E+2(B4-A4)N5实际伸长量L n1=E+C或L n1=E+2(B5-A5)N6实际伸长量L n1=E+C或L n1=E+2(B6-A6)N7实际伸长量L n1=E+C或L n1=E+2(B7-A7)N8实际伸长量L n1=E+C或L n1=E+2(B8-A8)N9实际伸长量L n1=E+C或L n1=E+2(B9-A9)三、现场张拉注意要点1、现场张拉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必须随时比对,不得超过理论伸长值的±6%(即38.06mm);2、张拉时应匀速缓慢张拉,并在每级处持荷5min后读数;3、张拉时注意观察钢绞线断丝数,超过规定值必须替换,从新张拉;4、钢绞线张拉8小时后,才可进行下步钢筋施工。
第三章 预应力与预应力损失计算
第三章预应力与预应力损失计算预应力与预应力损失计算是结构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在第三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预应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和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一、预应力概念预应力是指在结构正常使用过程中,在一定截面上施加的一种人为预先设置的压应力。
通过施加这种压应力,能够在结构中产生与它们相对应的弯矩和剪力,从而改善结构的控制性能、抗裂性能和承载性能。
二、预应力计算方法1. 预应力损失计算预应力损失是指预应力钢材所受的损失,主要分为两大类:瞬时损失和时间依赖性损失。
瞬时损失包括张拉初始损失、传递长度损失和锚固长度损失;时间依赖性损失包括徐变损失和材料损耗。
2. 预应力计算步骤(1)确定结构设计参数,包括材料参数、几何参数和受力状态等。
(2)计算预应力的大小和位置,根据结构受力分析确定所需的预应力大小和预应力钢材的位置。
(3)选择预应力的施加方式,包括预应力的初始张拉和锚固方式。
(4)进行预应力损失计算,按照相关规范和理论进行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5)校核预应力的效果,根据结构受力分析,检查预应力对结构性能的影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三、预应力损失计算1. 瞬时损失计算(1)张拉初始损失:包括初始张拉时应力的损失以及张拉应力在开锚后的递减。
(2)传递长度损失:由于预应力杆在传递过程中,受到局部应变的影响,导致预应力的损失。
(3)锚固长度损失:预应力锚固长度是指在预应力锚具有效长度之后的那部分长度,预应力损失主要发生在锚固长度的部分。
2. 时间依赖性损失计算(1)徐变损失:预应力杆所受到的长期荷载会导致预应力的逐渐减小,这部分损失称为徐变损失。
(2)材料损耗:主要指预应力钢材的弹性模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造成预应力的损失。
四、案例分析以某桥梁结构为例,根据设计参数进行预应力的计算和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首先确定结构的受力状态、材料参数和几何参数,然后按照计算步骤进行预应力的计算,并考虑瞬时损失和时间依赖性损失的计算,最后校核预应力的效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预应力设计的详解与计算方法
预应力设计的详解与计算方法概述预应力设计是现代工程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在结构构件中引入预先施加的应力,来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性能。
本文将详细解释预应力设计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预应力设计的原理预应力设计是基于材料力学原理的,通过预先在结构构件中施加应力,改变构件内部的应力状态,达到增强结构的目的。
预应力可通过两种方式施加:预应力混凝土和预应力钢束。
预应力混凝土是在混凝土浇筑前通过预应力钢束施加应力,使得结构在受力时能够充分利用混凝土和钢材的优势,提高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预应力设计的计算方法预应力设计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结构强度计算: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进行强度计算,确定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2. 预应力设计参数确定:根据结构的设计要求和荷载情况,确定预应力设计的参数,包括预应力力大小、布置方式以及静力平衡条件等。
3. 应力计算:根据预应力设计参数和结构几何形状,进行应力计算,确定预应力施加后的结构应力状态。
4. 自由度计算:根据结构的自由度和约束条件,计算结构的变形和位移,确保结构稳定性。
5. 荷载调整:根据结构施加的荷载大小和方向,进行荷载调整,确保结构在受力时能够保持平衡。
6. 校核计算:根据结构的设计要求和国家规范,进行校核计算,确保结构满足设计要求和安全性。
总结预应力设计是一种有效的结构设计方法,能够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性能。
通过合理的参数选择和计算方法,可以确保预应力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并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和要求。
以上是对预应力设计的详解和计算方法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谢谢!。
混凝土梁预应力计算技术规程
混凝土梁预应力计算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梁是建筑中常见的承重结构,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加固方式。
预应力计算是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梁预应力计算的技术规程。
二、预应力计算1. 预应力计算原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状态是在无荷载状态下通过预应力钢束施加预应力,使混凝土梁受到一定的拉应力,从而在荷载作用下能够抵抗弯曲和剪切力的作用。
预应力计算是根据梁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质和荷载情况,计算出预应力钢束的数量、预应力大小和位置。
2. 预应力计算方法预应力计算方法有两种:弹性线性法和极限状态法。
其中,弹性线性法是在假定梁在荷载作用下为线性弹性材料的假设下,采用静力学平衡原理、材料力学和几何学原理分析梁的受力状态,计算出预应力大小、数量和位置。
极限状态法是在假定梁在荷载作用下为非线性弹性材料的假设下,采用荷载效应法、材料力学和几何学原理分析梁的受力状态,计算出预应力大小、数量和位置。
3. 预应力计算步骤(1)确定混凝土梁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质,包括梁的截面形状、受力形式、混凝土强度等;(2)确定混凝土梁所受荷载,包括常规荷载、附加荷载和地震荷载等;(3)根据预应力计算方法,计算出预应力钢束的数量、预应力大小和位置;(4)根据预应力钢束的数量、大小和位置,计算出预应力钢束的张力和混凝土梁的受力状态;(5)根据预应力钢束的张力和混凝土梁的受力状态,检查混凝土梁的强度和稳定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6)根据检查结果,适当调整预应力钢束的数量、大小和位置,重新进行计算和检查。
三、预应力计算中需要考虑的因素1. 预应力钢束的数量、大小和位置预应力钢束的数量、大小和位置是预应力计算的关键因素,需要根据混凝土梁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质和荷载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计算。
2. 预应力钢束的张力预应力钢束的张力是预应力计算的重要参数之一,需要根据混凝土梁的受力状态和预应力钢束的数量、大小和位置计算得出。
3. 混凝土强度和稳定性混凝土强度和稳定性是预应力计算中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进行检查和计算。
预应力的计算公式
预应力的计算公式
预应力的计算公式:
F=PS
F-张拉力kN,P-压力MPa,S-活塞面积mm2。
根据这个公式转换就行。
通俗些,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假设预制板中铺设有10条10.7的钢筋(该规格的钢筋横截面积为90mm2,标准抗拉强度为1420MPa),按照一般标准规定,取张拉系数0.7,即每条钢筋的张拉应力为1420*0.7=994MPa。
张垃机的油缸活塞面积为400cm2,则张拉时,压力表值P2计算为。
由于在张拉过程中,钢筋受拉力F1与张拉机的张拉力
F2大小是相等的,所以有F1=F2。
即,P1*S1=P2*S2,所以P2=P1*S1/S2
=1条钢筋张拉应力*1条钢筋横截面积*钢筋条数/张拉机活塞面积=994*90*10/400*100=22.365MPa
平均张拉力计算校核
Pp=P×[1-e-(kx+μθ)]/(kx+μθ)
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L-------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理论伸长值:△L=Pp×L÷AP÷EP。
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预应力损失的计算预应力损失的大小影响到已建立的预应力,当然也影响到结构的工作性能,因此,如何计算预应力损失值,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引起预应力损失的原因很多,而且许多因素相互制约、影响,精确计算十分困难。
我国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经历四年半修订,已顺利完成。
此次修订对原规范GBJ10-89进行补充和完善,增加和改动了不少内容。
现就其中预应力损失计算部分谈谈自己的理解,供大家参考指正。
1.预应力损失基本计算在预应力损失值的计算原则方面,各国规范基本一致,均采用分项计算然后叠加以求得总损失。
全部损失由两部分组成,即瞬时损失和长期损失。
其中,瞬时损失包括摩擦损失,锚固损失(包括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滑移)和混凝土弹性压缩损失。
长期损失包括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和预应力钢材的松弛等三项,它们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完成。
我国新规范采用分项计算然后按时序逐项叠加的方法。
下面将分项讨论引起预应力损失的原因,损失值的计算方法。
1.1孔道摩擦损失σl2孔道摩擦损失是指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包括长度效应(kx)和曲率效应(μθ)引起的损失。
宜按下列公式计算:σl2=σcon(1-1/e kx+μθ)当(kx+μθ)≤0.2时(原规范GBJ10-89为0.3),σl2可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σl2=(kx+μθ)σcon1.张拉端 2.计算截面式中:X--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可近似取该段孔道在纵轴上的投影长度;θ--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rad);K--考虑孔道每米长度局部偏差的摩擦系数,按规范取值;μ--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系数,按规范取值。
对摩擦损失计算用的K,μ值取为定值,是根据当前国内有关试验值确定的,与原规范GBJ10-89不同,与国外相比,μ值较高,是由于铁皮管质量不高或预压力筋与混凝土直接接触,从而增大摩擦力的缘故。
桥梁构件预应力设计中的计算方法总结
桥梁构件预应力设计中的计算方法总结引言:桥梁作为连接两个地理位置的重要交通设施,在现代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桥梁的结构设计中,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提升桥梁承载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方法。
本文将对桥梁构件预应力设计中的计算方法进行总结,以提供给设计人员和研究者参考。
一、预应力基本原理预应力技术通过给混凝土施加一定的预先应力,主要是通过钢束或预应力钢筋,以在荷载作用下抵消或减轻混凝土中存在的内部拉应力,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这种预先施加应力的方法可以减小桥梁构件的变形和开裂,提高整体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二、预应力设计中的计算方法1. 桥梁荷载计算在预应力设计中,首先需要进行桥梁的荷载计算。
常见的荷载包括静载荷、动载荷以及温度荷载等。
荷载计算需要结合桥梁的使用情况、设计要求和具体的使用标准来确定。
2. 桥梁几何模型建立在进行预应力设计计算前,需要建立桥梁的几何模型。
这需要考虑桥梁的几何形状、跨度、跨径、支座等因素。
几何模型的建立可以通过专业的设计软件进行,如AutoCAD、ANSYS等。
3. 钢束张拉力计算预应力设计中,钢束张拉力的计算是一个关键步骤。
钢束张拉力的大小对桥梁结构的抗弯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钢束张拉力的计算可以根据静力平衡原理进行。
根据桥梁的荷载情况和设计要求,结合预应力设计的目标,确定适当的钢束张拉力。
4. 混凝土截面受力计算在进行预应力设计中,需要对混凝土截面的受力情况进行计算。
根据桥梁的几何形状和荷载的作用方式,可以采用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原理计算混凝土截面的受力情况。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应力应变关系等因素。
5. 预应力损失计算预应力设计中,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是必不可少的。
预应力损失主要包括:硬化损失、固化损失、摩擦损失和锚具收缩损失等。
这些损失会影响到预应力的传递和桥梁结构的稳定性。
因此,在预应力设计中需要对这些损失进行准确合理的计算。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桥梁构件预应力设计中的计算方法,我们将以某跨径较大的钢梁桥为例进行分析。
预应力的计算公式
预应力的计算公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结构承受荷载之前,预先对其施加压力,使其在外荷载作用时的受拉区混凝土内力产生压应力,用以抵消或减小外荷载产生的拉应力,使结构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产生裂缝或者裂得比较晚。
在结构承受外荷载之前,预先对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拉区施加压应力(预压力),以改善结构使用的性能的结构型式称之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张拉控制应力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张拉施工的依据,它可以根据结构的受力要求和材料的性能确定,在结构设计时一般按设计阶段的验算和张拉阶段预应力损失来综合确定。
预应力的计算公式:σ=N/As±M/W/2预应力的张拉控制应力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施工中预应力的张拉控制应力不得超过设计要求,但也不宜小于设计要求的张拉控制应力的1/1.25倍。
这是由于在结构破坏时,如为超张拉的试脸,预应力损失值可按设计要求取用;如为非超张拉的试脸,则其损失值比超张拉损失值要小,所以采用比设计值小的控制应力,尚能满足设计要求。
但也不宜采用比设计值大的控制应力,这是因为预应力筋是有弹性变形的,如张拉控制应力较大,则其预埋端的位移也会较大,这样在浇筑混凝土时将产生较大的上拱,使构件在就位后的标高与设计要求的标高不符。
预应力的计算公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结构承受荷载之前,预先对其施加压力,使其在外荷载作用时的受拉区混凝土内力产生压应力,用以抵消或减小外荷载产生的拉应力,使结构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产生裂缝或者裂得比较晚。
在结构承受外荷载之前,预先对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拉区施加压应力(预压力),以改善结构使用的性能的结构型式称之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张拉控制应力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张拉施工的依据,它可以根据结构的受力要求和材料的性能确定,在结构设计时一般按设计阶段的验算和张拉阶段预应力损失来综合确定。
预应力的计算公式:σ=N/As±M/W/2预应力的张拉控制应力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施工中预应力的张拉控制应力不得超过设计要求,但也不宜小于设计要求的张拉控制应力的1/1.25倍。
预应力计算规则
附录:江苏省2004定额钢筋计算规则说明1、钢筋工程以钢筋以钢筋的不同规格、不分品种按现浇构件钢筋、现场预制构件钢筋、加工厂预制构件钢筋、预应力构件钢筋、点焊网片分别编制定额项目。
2、钢筋工程内容包括:除锈、平直、制作、绑扎(点焊)、安装以及浇灌砼时维护钢筋用工。
3、钢筋搭接所耗用的电焊条、电焊机、铅丝和钢筋余头损耗已包括在定额内,设计图纸注明的钢筋接头长度以及未注明的钢筋接头按规范的搭接长度应计入设计钢筋用量中。
4、先张法预应力构件中的预应力、非预应力钢筋工程量应合并计算,按预应力钢筋相应项目执行;后张法预应力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非预应力钢筋应分别套用定额。
5、预制构件点焊钢筋网片已综合考虑了不同直径点焊在一起的因素,如点焊钢筋直径粗细比在两倍以上时,其定额工日按该构件中主筋的相应子目乘系数,其他不变(主筋是指网片中最粗的钢筋)。
6、粗钢筋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套管接头、锥螺纹等接头者,应分别执行钢筋接头定额。
计算了钢筋接头不能再计算钢筋搭接长度。
7、非预应力钢筋不包括冷加工,设计要求冷加工时,应另行处理。
预应力钢筋设计要求人工时效处理时,应另行计算。
8、后张法钢筋的锚固是按钢筋帮条焊V型垫块编制的,如采用其他方法锚固时,应另行计算。
9、基坑护壁孔内安放钢筋按现场预制构件钢筋相应项目执行;基坑护壁上钢筋网片按点焊钢筋网片相应项目执行。
10、对构筑物工程,其钢筋可按表列系数调整定额中人工和机械用量:11、钢筋制作、绑扎需拆分者,制作按45%、绑扎按55%拆算。
12、钢筋、铁件在加工制作时,由加工厂至现场的运输费应另列项目计算。
在现场制作的不计算此项费用。
13、后张法预应力钢丝束、钢绞线束不分单跨、多跨以及单向双向布筋,当构件长在60米以内时,均按定额执行。
定额中预应力筋按直径5毫米的碳素钢丝或直径15 ~15。
24毫米的钢绞线编制的,采用其他规格时另行调整。
定额按一端张拉考虑。
当两端张拉时,有粘结锚具基价乘以系数,无粘结锚具乘系数。
预应力计算公式
预应力计算公式
预应力计算公式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中关于预应筋伸长值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 A L= ⑴
Pp= (2)
式中:A 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
Pp —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注意不等于各分段的起点力与终点力的平均
值(N);
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
A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分段后为每分段中各曲线段的切线夹角和(rad);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整个分段计算时x等于L(m);
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管道弯曲及直线部分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
厂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进行分段计算时,靠近张拉端第一段的终点力即为第二段的起点力,每段的终点力与起点力的关系如下式:
Pz=Pqe-(KX+ 卩])(3)
Pz—分段终点力(N)
Pq —分段的起点力(N)
0> x、k、卩一意义同上其他各段的起终点力可以从张拉端开始进行逐步的计算。
基本构件计算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一、预应力损失值计算 (一)基本公式1.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 1 (1)对预应力直线钢筋S1E l al =σ(9-1) 式中 a ——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mm ),按表9-2取用❖;l ——张拉端至锚固端之间的距离(mm );E S ——预应力筋弹性模量(N/mm 2)。
表9-2 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a注 ①表中的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也可根据实测数据或有关规范规定;②其他类型(如大型预应力钢索)的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应根据专门研究或试 验确定。
(2)对于后张法构件的预应力曲线钢筋(预应力筋为圆弧曲线,对应的圆心角θ不大于30o)⎪⎪⎭⎫⎝⎛-⎪⎪⎭⎫⎝⎛+f c f con 112l x k r l x l μσσ= (9-2)⎪⎪⎭⎫⎝⎛+=k r aE l f c con s1000μσ(9-3)式中l f _____预应力曲线钢筋与孔道壁之间反向摩擦影响长度,m ;r c _____圆弧曲线预应力筋的曲率半径,m ;μ_____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按表9-3取用;κ_____考虑孔道每米长度局部偏差的摩擦系数,按表9-3取用; x _____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距离,m ,且应符合x ≤l f 的规定;其余符号的意义同前。
表9-3 摩 擦 系 数κ、μ注:当采用钢丝束的钢制锥形锚具时,尚应考虑锚环口处的附加摩擦损失,此值可根据实测数据确定。
2.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 2⎪⎭⎫ ⎝⎛-=+μθσσkx l e11con 2 (9-4)式中 x ——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当曲线曲率不大 时也可近似取该段孔道在纵 轴上的投影长度;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 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rad 。
当kx +μθ≤0.2时,σl 2可按下列近 似公式计算σl 2 =(kx +μθ)σcon (9-5)3.混凝土加热养护时,受张拉的钢筋与承受拉力的设备之间的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 325s 3N/mm 2100.200001.0t tt E l ∆=∆⨯⨯⨯=∆=ασ(9-6)式中 α——钢筋的温度线膨胀系数,近似取为1×10—5/℃;∆t ——混凝土加热养护时,受张拉的钢筋与承受拉力的设备之间的温差; E s ——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
预应力的计算及预应力损失σl的估算
• 简支梁计算截面l/4截面 • 所有预应力筋都集中布置于合力作用点,各批张
拉力相同,为各批张拉力的平均值。如分m批张 拉,则: m 1 l4 Ep pc
• 式中
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2m
• σpc—计算截面全部钢筋重心处由张拉所有预应力钢筋产
pc
1 epn yi Np( ) An In
(3)减少此项损失采用措施 ①“二次升温法”,一次升20℃,恒温。强度达到 7.5~10N/mm2再升温,不再产生损失。 ②采用钢模。升温时两者温度相同,故不产生损失
4)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σl4 当混凝土构件受到预应力而产生压缩应变εp时, 则已经张拉并锚固于混凝土构件上的预应力钢 筋,亦将产生与该钢筋重心水平处混凝土同样的 压缩应变εp=εc,因而预拉应力损失,并称为混 凝土弹性压缩损失,以σl4表示。与σl4预加应力 的方法有关 (1)先张法构件 式中
式中 • epn—预应力钢筋预加应力的合力Np至净截面重心轴间的距
离
• An,In—混凝土梁的净截面面积和净截面惯性矩 • Np—所有预应力钢筋预加应力(扣除相应阶段的 • 5)钢筋松驰引起的应力损失σl5 (1)概念:钢筋应力松驰,是指钢筋在高应力作用 下,在长度不变条件下,钢筋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 降的现象。主要特点为前快后慢,如前24小时完成 50%,5~8年还可测到,由松驰引起的损失称为钢 筋松驰引起的应力损失σl5
• • • •
钢筋与台座间的温差引起的损失σl3; 混凝土弹性压缩所引起的应力损失σl4; 钢筋松驰引起的应力损失σl5; 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σl6 1)预应力钢筋与管道间的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σl1 (1)概念:后张法中,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之间产 生的摩擦损失,以致预应力钢筋截面的应力距张 拉端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此应力损失即为 σl1,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弯道影响引起的摩擦 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力;三是弯 道部分的总摩擦力;四是钢筋计算截面处因摩擦 力引起的应力损失值
预应力计算
L1──初应力(10%δcon)时,测量出千斤顶端头伸出的长度;
L2──20%张拉控制应力δcon时,测量出千斤顶端头伸出的长度;
L3──100%张拉控制应力δcon时,测量出千斤顶端头伸出的长度;
实际伸长量计算方式:L=(L2-L1)+(L3-L1) 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
做校核,偏差控制在±6%之内。
21.4
第4段
曲线
1.991
0.232 182.38 174.80 178.56
13.1
第5段
直线
3.173
174.80 173.97 174.38
20.4
第6段
曲线
1.991
0.232 173.97 166.74 170.33
12.5
第7段
直线
2.902
166.74 166.02 166.38
17.8
y 0.37 0.00993*2264.81*.1 22.86
直线方程
14200 8317 Y= 0.37 + 0.00993 X
张拉控制
截面积 张拉负
应力
10% Mpa 20% Mpa 100% Mpa
(mm) 荷
(Mpa)
1357.8
139 2264.81 2.62
4.87
22.86
第8段
曲线
1.995
0.157 166.02 161.16 163.58
12.0
第9段
直线
5.648
161.16 159.80 160.48
33.4
一端张
拉
相关的计算表格(钢束引申量计算V1.2)网盘上都有,计算很方便。
预应力伸长量计算公式
预应力伸长量计算公式1. 基本公式。
-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ΔL(mm)按下式计算:- Δ L = (PpL)/(ApEp)- 式中:- 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对于曲线筋,按下式计算:- Pp=frac{P(1 - e^-(kx+μθ))}{kx+μθ}- 其中,P为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为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μ为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e = 2.71828。
-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2. 计算步骤示例。
- 假设我们有一预应力筋,张拉端张拉力P = 100000N,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x = 10m,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θ = 0.5rad,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k = 0.0015,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μ = 0.25,预应力筋的长度L = 10000mm,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Ap = 100mm^2,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Ep = 200000N/mm^2。
- 首先计算曲线筋的平均张拉力Pp:- Pp=frac{P(1 - e^-(kx+μθ))}{kx+μθ}- 代入数值:kx+μθ=0.0015×10 + 0.25×0.5=0.14- Pp=frac{100000×(1 - e^-0.14)}{0.14}- 先计算e^-0.14≈0.8694- 则Pp=(100000×(1 - 0.8694))/(0.14)=(100000×0.1306)/(0.14)≈93285.71N - 然后计算理论伸长值Δ L:- Δ L=(PpL)/(ApEp)- 代入数值:Δ L=(93285.71×10000)/(100×200000)- Δ L=(932857100)/(20000000)≈46.64mm。
管道的预应力计算公式
管道的预应力计算公式管道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输送设备,其在输送液体、气体、固体等物质时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和拉力。
为了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预应力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预应力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管道的设计参数,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破裂或变形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管道的预应力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管道的预应力计算公式。
1. 管道的内压力计算公式。
管道在输送液体或气体时,内部会承受一定的压力。
根据力学原理,管道内部的压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P = 2 t (σσr) / (D t)。
其中,P为管道的内压力,t为管道的壁厚,σ为管道的材料抗拉强度,σr为管道的材料抗压强度,D为管道的外径。
2. 管道的外拉力计算公式。
除了内部压力外,管道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受到外部的拉力。
外拉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T = π D t σ。
其中,T为管道的外拉力,D为管道的外径,t为管道的壁厚,σ为管道的材料抗拉强度。
3. 管道的预应力计算公式。
根据上述的内压力和外拉力计算公式,管道的预应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F = P A + T L。
其中,F为管道的预应力,P为管道的内压力,A为管道的横截面积,T为管道的外拉力,L为管道的长度。
二、管道预应力计算的应用。
1. 管道设计。
在进行管道设计时,预应力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管道的壁厚、材料和尺寸等参数,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内外部压力而出现破裂或变形等问题。
2. 管道施工。
在进行管道施工时,预应力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管道的安装方式和固定方式,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外拉力而出现位移或破裂等问题。
3. 管道维护。
在进行管道维护时,预应力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管道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预应力不足而出现老化或损坏等问题。
三、管道预应力计算的注意事项。
1. 材料选择。
在进行管道预应力计算时,需要根据管道的使用环境和输送物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材料强度不足而出现问题。
预应力计算
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主塔索导管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计算,以X4索导管环向M1预应力束为例。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Φ15.2mm,预应力钢绞线总长23.882m,每束预应力有钢绞线12跟,钢绞线面积140mm2,抗压强度标准值f pk=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Fδ=0.72f pk=1339.2 Mpa。
张拉采用双控,以钢绞线伸长量进行校核。
1.1计算公式及参数预应力钢束伸长量计算公式∆L=Pp*L/A*E∆L——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Pp——预应力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A——预应力钢绞线截面总面积,mm2E——弹性模量,取195000 MpaPp=P*(1-e-(kx+μθ))/(kx+μθ)P——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张拉力(N)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此处取0.0015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μ——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此处取0.171.2伸长量计算预应力钢绞线为对称两端张拉,计算时可按1/2钢绞线伸长量*2以简化计算量。
将计算对象分解成四段计算,分别是直线段L1、直线段L2、曲线段L3和直线段L4。
如图1.2.1直线段L1的伸长量∆L1的计算Pp1为张拉端控制力Pp=1339.2*140*12=249856N∆L1= Pp1*L1/A*E= /195000*1680=1.2.2直线段L2的伸长量∆L2的计算x1=L1=Pp2= Pp1*(1-e-(kx1+μθ))/(kx1+μθ)=∆L2= Pp2*L2/A*E=/195000*1680=1.2.3直线段L3的伸长量∆L3的计算x2=L2=Pp3= Pp2*(1-e-(kx2+μθ))/(kx2+μθ)=∆L3= Pp3*L3/A*E=/195000*1680=1.2.4直线段L4的伸长量∆L4的计算X3=L3=Pp4= Pp3*(1-e-(kx3+μθ))/(kx3+μθ)=∆L4= Pp4*L4/A*E=/195000*1680=1/2钢绞线伸长量=∆L1+∆L2+∆L3+∆L4==总伸长量∆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江苏省2004定额钢筋计算规则说明1、钢筋工程以钢筋以钢筋的不同规格、不分品种按现浇构件钢筋、现场预制构件钢筋、加工厂预制构件钢筋、预应力构件钢筋、点焊网片分别编制定额项目。
2、钢筋工程内容包括:除锈、平直、制作、绑扎(点焊)、安装以及浇灌砼时维护钢筋用工。
3、钢筋搭接所耗用的电焊条、电焊机、铅丝和钢筋余头损耗已包括在定额内,设计图纸注明的钢筋接头长度以及未注明的钢筋接头按规范的搭接长度应计入设计钢筋用量中。
4、先张法预应力构件中的预应力、非预应力钢筋工程量应合并计算,按预应力钢筋相应项目执行;后张法预应力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非预应力钢筋应分别套用定额。
5、预制构件点焊钢筋网片已综合考虑了不同直径点焊在一起的因素,如点焊钢筋直径粗细比在两倍以上时,其定额工日按该构件中主筋的相应子目乘系数1.25,其他不变(主筋是指网片中最粗的钢筋)。
6、粗钢筋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套管接头、锥螺纹等接头者,应分别执行钢筋接头定额。
计算了钢筋接头不能再计算钢筋搭接长度。
7、非预应力钢筋不包括冷加工,设计要求冷加工时,应另行处理。
预应力钢筋设计要求人工时效处理时,应另行计算。
8、后张法钢筋的锚固是按钢筋帮条焊V型垫块编制的,如采用其他方法锚固时,应另行计算。
9、基坑护壁孔内安放钢筋按现场预制构件钢筋相应项目执行;基坑护壁上钢筋网片按点焊钢筋网片相应项目执行。
10、对构筑物工程,其钢筋可按表列系数调整定额中人工和机械用量:11、钢筋制作、绑扎需拆分者,制作按45%、绑扎按55%拆算。
12、钢筋、铁件在加工制作时,由加工厂至现场的运输费应另列项目计算。
在现场制作的不计算此项费用。
13、后张法预应力钢丝束、钢绞线束不分单跨、多跨以及单向双向布筋,当构件长在60米以内时,均按定额执行。
定额中预应力筋按直径5毫米的碳素钢丝或直径15 ~15。
24毫米的钢绞线编制的,采用其他规格时另行调整。
定额按一端张拉考虑。
当两端张拉时,有粘结锚具基价乘以系数1.14,无粘结锚具乘系数 1.07。
当钢绞束用于地面预制构件时,应扣除定额中张拉平台摊销费,单位工程后张法预应力钢丝束、钢绞线束设计用量在3吨以内时,定额人工及机械台班有粘结张拉乘系数1.63;无粘结张拉乘系数1.8。
14、本定额无粘结钢绞线束以净重计时,若以毛重(含封油包塑的重量)计量时,按净重与毛重之比1:1.08进行换算。
工程时计算规则编制预算时,钢筋工程量可暂按构件体积(或水平投影面积、外围面积、延长米)×钢筋含量计算,详见附录一。
结算时按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按下列规则计算:一、一般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构件、预制构件、加工厂预制构件、预应力构件、点焊网片等以及不同规格分别按不同规格分别按设计展开长度(展开长度、保护层、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乘理论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搭接长度按规范规定计算。
当梁、板(包括整析基础)φ8以上的通筋未设计搭接位置时,预算书暂按8米一个双面电焊接头考虑,结算时应按钢筋实际定尺长度调整搭接个数,搭接方式按已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
3、先张法预应力构件中的预应力和非预应力钢筋工程量应合并并按设计长度计算,按预应力钢筋定额(梁、大型屋面板、F板执行φ5外的定额,其余均执行φ5内的定额)执行。
后张法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钢筋分别计算,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区别不同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
(1)低合金钢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350㎜,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墩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墩头插片,另一端邦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150㎜,两端均用㎜邦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300㎜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砼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350㎜计算。
4、电渣压力焊、锥螺纹、套管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预算书中,底板、梁暂按 8米长一个接头的50%计算;柱按自然层每根钢筋1个接头计算。
结算时应按钢筋实际接头个数计算。
5、桩顶部破碎砼后主筋与底板钢筋焊接部分分别为灌注桩、方桩(离心管桩按方桩)以桩的根数计算。
每根桩端焊接钢筋根数不调整。
6、在加工厂制作的铁件(包括半成品铁件)、已弯曲成型钢筋场外运输按吨计算。
各种砌体内的钢筋加固分绑扎、不绑扎按吨计算。
7、砼柱中埋设的钢柱,其制作、安装应按相应的钢结构制作、安装定额执行。
8、基础中钢支架、预埋铁件的计算:(1)基础,多层钢筋的型钢支架、垫铁、撑筋、马凳等按已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合并用量计算,执行金属结构的钢托架制、安定额执行(并扣除定额中的油漆材料费51.49元)。
现浇楼板中设置的撑筋按已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用量与现浇构件钢筋用量合并计算。
(2)预埋铁件、螺栓按设计图纸以吨计算,执行铁件制安定额。
(3)预制柱上钢牛腿按铁件以吨计算。
9、后张法预应力钢丝束、钢绞线束按设计图纸预应力的结构长度(即孔道长度)加操作长度之和的乘钢筋材理论重量计算(我粘结钢绞线封油包塑重量不计算),其操作长度按下列规定计算:(1)钢丝束采用镦头锚具时,不论一端张拉或两端张拉均不增加操作长度(即结构长度等于计算长度)。
(2)钢丝束采用锥形锚具时,一端张拉为1.0M,两端张拉为1.6米。
(3)有粘结纲绞线采用多根夹片锚具时,一端张拉为0.9米,两端张拉为1.5米。
(4)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单根夹片锚具时,一端张拉为0.6米,两端张拉为0.8米。
(5)用转角器张拉及特殊张拉的预应力筋,其操作长度应按实计算。
10、当曲线张拉时,后张法预应力钢丝束、钢绞线计算长度可按直线长度乘下列系数确定:梁高1.5米内,乘1.015;梁高在1.5米以上。
乘1.025;10米以内跨度的梁,当矢高650㎜以上时,乘1.02。
11、后张法预应力钢丝束、钢绞线锚具,按设计规定所穿钢丝或钢绞线的孔数计算(每孔均包括了张拉端和固定端的锚具),波纹管按设计图示以延长米计算。
二、钢筋直(弯)、弯钩、圆柱、柱螺旋钢筋箍筋及其他长度的计算:(1)直钢筋净长=L-2C(2)弯起钢筋净长=L-2C+2×αh当θ为30度时,α为0.268当θ为45度时,α为0.414当θ为60度时,α为0.577(3)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αh+2H(4)末端需作900、1350弯折时。
其弯起部分长度按设计尺寸计算。
(1)(2)(3)当采用I级钢时,除按上述计算长度外,在钢筋末端应设弯钩,每间只弯钩增加6.25D。
2、箍筋末端应作1350弯钩,弯钩平直段的长度一般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当平直段为5D时,箍筋长度L=(a-2c+2d)×2+(b-2c+2d)×2+14d当平直段为10D时,箍筋长度L=(a-2c+2d)×2+(b-2c+2d)×2+24d3、弯起钢筋弯点外应保留有锚固长度,在受拉区不应小于20d;在受压区不应小于10d。
4、箍筋、板筋排列根数=(净长L-100)÷设计间距+1,但在加密区的根数按设计另增(注:柱长度按层高,框架梁净长算到柱内侧,次梁净长算到箍框架内侧)。
计算中有小数时,向上舍入(如4。
1取5)。
5、圆桩、圆柱螺旋箍筋长度L=sprt{([(D-2C+2d)л]2+h2)}×n式中:D=圆桩、圆柱直径、C=主筋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h=箍筋间距、n=箍筋道数=箍筋配置长度÷h +16、其它:当设计者按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按下列规定计算。
柱插筋弯折长度按150㎜。
附注:总说明第十九条:“为方便发承包双方的工程量计算,本计价表在附录一中列出了砼构件的模板、钢筋含量表,供参考使用。
按设计图纸计算模板接触面积或使用砼含模量折算模板面积,同一工程两种方法仅能使用其中一种,不得混用。
竣工结算时,使用含模量者,模板面积不得调整;使用含钢量者,钢筋应按设计图纸计算的重量进行调整。
”第十二条:“钢材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不符时,钢材数量可以调整;调整系数由施工单位提出资料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共同研究确定。
”钢筋损耗为2%,在计算时不另加,已包含在定额含量内。
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
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加伸出孔道的工作长度计算,伸出孔道的工作长度,设计有规定时,按设计规定计算,设计无规定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考试大论坛(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镦头插片,另一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镦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按孔道增加0.15m,两端均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孔道长度增加0.3m 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混凝土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钢铰线)采用JM、XM、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孔道长度增加1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钢铰线)长度按孔道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束采用锥形锚具,孔道在20m以内时,钢丝束长度按孔道长度增加1m;孔道长度在20m以上时,钢丝束长度按孔道长度增加1.8m。
(7)碳素钢丝束采用镦头锚具时,钢丝束长度按孔道长度增加0.35m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