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壳聚糖纳米粒子吸附铜离子的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壳聚糖复合磁性生物炭吸附去除水中Cu(Ⅱ)的性能和机理

壳聚糖复合磁性生物炭吸附去除水中Cu(Ⅱ)的性能和机理

壳聚糖复合磁性生物炭吸附去除水中Cu(Ⅱ)的性能和机理李杰;高洪涛【摘要】以粉碎松树枝粉末为原料高温热解制备生物炭,然后采用水热方法与Fe3O4和壳聚糖复合,制备复合吸附剂,并将其用于水中Cu(Ⅱ)的吸附去除.研究发现复合吸附剂可有效去除Cu(Ⅱ),反应1.5h后可达到吸附平衡,其最大平衡吸附量为74.83 mg·g-1.对其吸附机理研究表明,Cu(Ⅱ)在复合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过程包括表面扩散、颗粒内部扩散和吸附平衡扩散三个阶段,其吸附反应动力学可采用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对其反应热力学研究表明Cu(Ⅱ)在复合生物炭表面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The biochar was prepared by using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powders obtained by pulverizing the pine branch,which was then combined with both magnetic Fe3O4 and chitosan to form the composite adsorbent.It has been used for Cu(Ⅱ)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There were three steps in the endothermic adsorption process,including the surface diffusion,the intraparticle diffusion and the final equilibrium.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74.83 mg · g-1 at the equilibrium time of 90 min.The investigations on adsorption kinetics and isotherms showed that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and Langmuir isotherm model could well fit the experimental data.Further investigations on the activation energy and thermodynamics of the adsorption process elucidated that the Cu(Ⅱ) adsorption on the adsorbent was an endothermic and spontaneous physi-sorption process.【期刊名称】《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9)002【总页数】5页(P16-20)【关键词】复合生物炭;Cu(Ⅱ);吸附性能;吸附机理【作者】李杰;高洪涛【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生态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青岛266042;青岛科技大学生态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青岛266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重金属废水具有极强致毒性、富集性和持久性,对社会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1]。

酰化壳聚糖交联微球对铜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酰化壳聚糖交联微球对铜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酰化壳聚糖交联微球对铜离子吸附性能研究张润虎;宁门翠;李理【摘要】以脱乙酰度95℅的壳聚糖为原料,通过丁二酸酐酰化、氯化钙交联后对壳聚糖的改性,制备出吸附性能更好,稳定性更好的酰化壳聚糖交联微球.并研究了酰化壳聚糖交联微球对Cu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酰化壳聚糖交联微球对铜离子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吸附的最佳条件是:微球对铜离子吸附时间为60 min、pH 值为6.0.在吸附过程中,△Gθ 值在13.58~11.28 kJ·mol-1之间,△Hθ=11.61 kJ·mol-1,△S=76.82 J·K-1·mol-1,表明酰化壳聚糖微球吸附水中Cu2+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熵过程.【期刊名称】《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9(035)001【总页数】6页(P77-82)【关键词】酰化壳聚糖交联微球;吸附;Cu2+离子;热力学参数【作者】张润虎;宁门翠;李理【作者单位】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化工学院,云南昆明650033;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化工学院,云南昆明650033;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环境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6.1在天然水体中很少有Cu2+。

水体中的Cu2+主要是由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引起的。

Cu2+会影响水的颜色和气味。

Cu2+进入水生生物体内后,会积累并转化为毒性较大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对人体产生各种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胃痛、肝功能衰竭、低血糖、头痛、脱发、神经系统中毒病症[1-2]。

因此,有必要去除废水中的Cu2+。

根据GB25467-2010《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铜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规定:直接排放浓度限值为0.5 mg·L-1,间接排放浓度限值为1.0 mg·L-1。

含Cu2+废水处理的方法通常包括吸附、化学沉淀、膜分离、反渗透、离子交换、溶剂萃取和混凝/絮凝等。

壳聚糖对重金属离子Cu和Pb的吸附研究

壳聚糖对重金属离子Cu和Pb的吸附研究

龙源期刊网
壳聚糖对重金属离子Cu和Pb的吸附研究作者:雷志丹雷琳李龙张晓青惠华英雷志钧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第14期
[摘要] 目的处理实验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方法本文对壳聚糖对模拟废水中的微量重金属离子Cu和Pb的吸附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

结果在实验室条件下,Cu2+的最佳pH = 9,Pb2+的最佳pH = 6,壳聚糖最佳用量均为10 g/L,最佳吸附时间均为20 min,温度均为常温,壳聚糖脱乙酰度均为85%。

结论壳聚糖对水中微量重金属离子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可作为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剂用于实验室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

[关键词] 壳聚糖;重金属离子;吸附;Cu2+;Pb2+
[中图分类号] X70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5(b)-0025-02。

壳聚糖对铜离子的吸附作用

壳聚糖对铜离子的吸附作用

壳聚糖对铜离子的吸附作用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多糖,可以被提取自甲壳类动物的外壳或其它海洋生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生物医药领域中作为药物载体、组织修复材料和人工骨骼。

此外,壳聚糖还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特别是对于有害金属离子的吸附,其中铜离子也是它的良好吸附对象之一。

一、壳聚糖的化学结构和吸附机理1. 壳聚糖的化学结构壳聚糖是一种由N-乙酰葡萄糖胺(GlcNAc)和D-葡萄糖(Glc)交替连接而成的共轭多糖,它具有β-1,4-葡聚糖骨架,其中每个GlcNAc都带有一个氨基和一个乙酰氨基,而每个Glc都带有三个羟基。

它的化学式为(C8H13NO5)n。

2. 壳聚糖的吸附机理壳聚糖对铜离子的吸附机理主要包括静电吸附、络合作用和氢键作用等因素。

当铜离子和壳聚糖接触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产生静电吸引力,使铜离子被立即吸附到壳聚糖的表面。

然后,铜离子与壳聚糖中的羟基或氨基等活性官能团进行络合作用,形成铜离子与壳聚糖的化学键。

此外,壳聚糖与铜离子之间还可以通过氢键作用来增强它们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增强壳聚糖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二、壳聚糖在铜离子污染处理中的应用1. 壳聚糖的来源和制备方法壳聚糖可以从海产品的壳类中提取得到,如蟹壳、虾壳、龙虾壳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微生物和真菌等发酵过程自然合成。

其制备方法主要涉及到浸提、脱蛋白作用、酸碱处理、凝胶处理和阳离子交换等过程。

2. 壳聚糖在铜离子吸附中的应用壳聚糖在处理含铜废水、废液和污染场地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吸附材料。

它可以通过批次实验和连续流程实验来确定其优异的吸附性能。

在批次实验中,实验条件一般为粉末状壳聚糖的初始质量、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等,可以进一步确定壳聚糖对铜离子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

在连续流程实验中,流动模式和过滤模式是两种常见的实验模式。

流动模式是指壳聚糖涂覆在填充柱或其他载体上,并通过该载体来处理连续流过的污染水样,以模拟实际环境中的处理情况。

壳聚糖黄原酸盐对cu2+的吸附性能研究

壳聚糖黄原酸盐对cu2+的吸附性能研究

壳聚糖黄原酸盐对cu2+的吸附性能研究摘要:用红外\紫外和热重分析等测试技术分别对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壳聚糖(壳聚糖黄原酸钠,DTC-CTS)进行了表征和测试。

比较了DTC-CTS与未改性的壳聚糖(CTS)对水溶液中cu2+吸附性能的差别,考察了溶液的pH值温度、时间及取代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DTC-CTS的取代度越高,吸附性能越好,对cu2+吸附的最佳PH值范围为60~70,最佳温度为40H的cu2+定量的洗脱,脱附率为96%,DTC-CTS能重复使用3次。

关键词:壳聚糖壳聚糖黄原酸盐铜离子吸附壳聚糖(chitosan,CTS)分子链上存在着伯氨基以及羟基,是过渡金属离子有效的螯合剂,但不螯合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通过壳聚糖分子链上氨基的烷基化反应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可以提高其对过渡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黄原酸盐是重要的巯基(SH)捕收剂,对重金属硫化矿、贵金属氯化矿均具有选择性捕收作用,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盐是许多过渡金属的有效萃取剂及贵金属矿和铜矿的良好浮选剂。

一、实验部分1.试剂和仪器.壳聚糖(美国Sanland公司),粘均分子量20000脱乙酰度>92%;CS2、NaOH 及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TU-1901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H2O为溶剂);ElementVarioEL型元素分析仪(德国Elementar司);A V ATAR370型FT-I仪(美国TheroNicolet公司),KBr压片;DiaondTG/DTA型综公Rmm合热分析仪(美国PerkinEler公司);DELTA320型p计;HZS型水浴振荡器。

2.铜离子含量的测定二、结果与讨论1.实验现象DTC-CTS为黄色粉末状固体,不稳定,在空气中缓慢分解而释放出H2S,不溶于丙酮、乙醇、氯仿和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溶于水得淡黄色溶液。

2.实验过程DTC-CTS的表征.DTC-CTS的元素分析结果实测值(计算值)/%:S1420(2471),C2596(3243),N424(541),H466(386),据此计算取代度DS=073比壳聚糖黄原酸铵的含硫量(78)高很多,这是%S基团的由于所用原料CTS的粘均分子量为20000黄化反应比较彻底。

改性壳聚糖硅杂化膜吸附铜离子性能研究

改性壳聚糖硅杂化膜吸附铜离子性能研究

c o p p er i o n s c o n c e n t r a t i on ,m e mbr a n e s ma s s , t em p e r a t u r e ,p H a n d t i me 0 1 " 1 a d s or p t i on o f h e a v y me t a l c o p p er
膜吸附重金属铜 离子的影响名 古 果表明: 2 种杂化膜 内皆有 新键产生, 引入 了s i —c 及s i 一0 一s i . 与纯壳聚糖硅杂 化膜 相比, 羧甲基壳聚 糖硅杂化 膜的溶胀性 能降低. 在室 温下, 溶液 p H为 6 , C u 浓度 为0 . 0 5 m o l / L , 分别 吸附 4 5 m i n 和9 0 m i n , 纯壳聚 糖硅 杂化膜 和羧甲基 壳
s a n .T h e t wo k i n d s o f h y b r i d me mb r a n e s we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 F T-I R.T h e s we l l i n g p r o p e r t i e s ,i n f l u e n c e s o f
me mb r a n e s .Si 一 0一 S i a n d Si — C w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i n h y b r i d me mb r a n e s a n d t h e s we l l i n g p r o p e r t y o f c a r b o x y —
H E Xue — me i ,T ENG Hu
( S c h o o l o f T e x t i l e s a n d C l o t h e s , Y a n c h e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Y a n c h e n g 2 2 4 0 0 3 ,C h i n a )

改性壳聚糖水凝胶对废水中Cu2+、Cd2+和Pb2+的吸附

改性壳聚糖水凝胶对废水中Cu2+、Cd2+和Pb2+的吸附

改性壳聚糖水凝胶对废水中Cu2+、Cd2+和Pb2+的吸附改性壳聚糖水凝胶对废水中Cu2+、Cd2+和Pb2+的吸附摘要: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开发一种高效吸附剂来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壳聚糖为原料,通过改性方法制备了一种改性壳聚糖水凝胶,并研究了其对废水中Cu2+、Cd2+和Pb2+的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改性壳聚糖水凝胶对这三种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并且吸附性能随着溶液pH值的变化而变化。

1. 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排放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重金属离子具有高毒性和生物累积性,容易进入食物链,引发严重的生态和健康问题。

因此,研究开发一种高效吸附剂来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实验方法2.1 材料本实验使用壳聚糖作为原料,经过改性工艺制备得到改性壳聚糖水凝胶。

2.2 实验步骤2.2.1 壳聚糖的改性将壳聚糖溶解在醋酸溶液中,并在搅拌的同时滴加乙二醇。

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后,将反应液用乙醇洗涤,并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改性壳聚糖。

2.2.2 吸附实验制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Cu2+、Cd2+和Pb2+溶液。

将改性壳聚糖水凝胶放入各个溶液中,并在一定时间后取出。

通过测定溶液中残留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变化,计算出吸附率。

3. 结果与讨论3.1 改性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使用扫描电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改性壳聚糖水凝胶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壳聚糖水凝胶形态均匀且结构稳定,表面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吸附重金属离子。

3.2 吸附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改性壳聚糖水凝胶对Cu2+、Cd2+和Pb2+具有高吸附能力。

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吸附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当pH值为4时,吸附率最高,Cu2+、Cd2+和Pb2+的吸附率分别为96.7%、93.2%和92.5%。

靶向药物载体——壳聚糖磁性微球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靶向药物载体——壳聚糖磁性微球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靶向药物载体——壳聚糖磁性微球的制备和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靶向药物是指通过设计特定的药物分子结构,使其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特定的生物分子或组织,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传统的药物治疗常常是广谱的,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会对健康细胞造成一定的损害。

而靶向药物则能够达到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在人体中的副作用。

壳聚糖是一种来源丰富、重要的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是一种理想的药物载体材料。

磁性微球则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形式,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活性位点丰富,能够实现更高的药物吸附量和释药效率。

因此,将壳聚糖与磁性微球相结合制备靶向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课题旨在制备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药物靶向性的壳聚糖磁性微球靶向药物载体,并研究其在药物吸附、释药方面的性能,并针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优化。

研究内容包括:1、制备壳聚糖磁性微球靶向药物载体;2、对制备的载体进行物理化学性质测试;3、对载体的药物吸附、释药性能进行研究;4、探究载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释药性能差异,并对其性能进行优化。

研究目标包括:1、成功制备壳聚糖磁性微球靶向药物载体;2、对所制备的载体进行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测试,明确其性能;3、研究所制备的载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药物吸附和释药特性,并探究其优化方法;4、为进一步的药物靶向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应用基础。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制备壳聚糖磁性微球靶向药物载体壳聚糖磁性微球靶向药物载体的制备可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将铁盐和碱性纤维素(如纤维素、壳聚糖等)在水解和还原剂的作用下共沉淀,形成一种纳米粒子尺寸的壳聚糖磁性微球。

2、对制备的载体进行物理化学性质测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方法,对制备的壳聚糖磁性微球靶向药物载体进行形态、颗粒大小、表面形貌等物理化学性质的测试。

3、对载体的药物吸附、释药性能进行研究通过体外模拟实验试验,研究壳聚糖磁性微球靶向药物载体的药物吸附、释药特性,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探讨和优化。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_上_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_上_

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ZS021_A25_010_Z);作者简介:孙胜玲(1976-),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的研究;*通讯联系人,T el:0931_4968118;E_mail:aqwang@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上)孙胜玲1,2 王 丽1,2 吴 瑾1,2 王爱勤1*(1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摘要: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在其分子结构的重复单元中有)NH 2和)OH,因而对金属离子有较好地吸附和配位能力。

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简述了它们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结构及吸附机理,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其中上篇主要讲述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壳聚糖;衍生物;金属离子;吸附引 言壳聚糖(Chitosan 简称C TS)是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天然高分子。

完全脱乙酰化的壳聚糖化学名称为(1,4)_2_氨基_2_脱氧_B _D _葡萄糖,其结构式如下:图1 壳聚糖结构式Figure 1 Structure of chitosan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与金属离子配位的研究依赖于它们分子链中存在的大量羟基、氨基及N _乙酰氨基,由于这些基团的存在,使壳聚糖通过氢键或盐键形成具有类似网状结构的笼形分子,从而对金属离子有着稳定的配位作用。

由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与金属离子很好的配位作用,使其呈现出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从而使其在废水处理、食品工业、化工、农业、生物工程和医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3]。

本文综述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与金属离子吸附和配位研究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1 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111 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Muzzarelli [4]就壳聚糖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和吸附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壳聚糖对过渡金属离子和重金属离子有很好的吸附作用,而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却没有吸附作用。

壳聚糖磁性纳米材料吸附铜离子的研究

壳聚糖磁性纳米材料吸附铜离子的研究

加深对壳聚糖键合的认识
壳聚糖键合到Fe3O4的理论原理,羧甲基化。 a、提高键合率处于合适的范围,b、在键合的基础上使提高已键合基团的活性,变换样品的pH等 其他条件,考察键合于Fe3O4上的壳聚糖基团的活性的变化。
The end
实验结果与讨论
壳聚糖与Fe3O4的摩尔比对复合粒子材料的影响
表1 不同摩尔比下的壳聚糖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尺寸和饱和磁化强度 通过不同实验得到表格中的数据,发现在摩尔比为1:1时,生成的纳米粒子的尺寸最小,复 合纳米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在12-28emug-1,在1:0.5时饱和磁化强度较低,可能因为过量的 壳聚糖被吸附在高分子磁性微球的表面,通过增加Fe3O4的量,发现磁化强度一直在增加,但 增加的速度降低,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一些带有负电的Fe3O4纳米粒子吸附在磁性微球的表 面。
实验结果与讨论 磁性纳米颗粒的磁性分析
图8 Fe3O4(a)和壳聚糖磁性纳米颗粒(b)的磁滞回线曲线 壳聚糖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是21.5emug-1,纯的磁性纳米颗粒的磁化强度是 83.2emug-1,表明复合纳米材料中所含的磁性物质约为纯磁性纳米颗粒的25%(重量) 2、此外还可从图中分析的到壳聚糖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超顺磁性。 3、饱和磁化强度的降低,一方面与壳聚糖磁性纳米颗粒中掺杂高聚物的量有关,另一方面,可 能与油酸山梨醇酯(span-80)覆盖在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成一个死层,使表层内部的结晶发 生紊乱。
制备Fe3O4纳米粒子
Fe3O4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with a ferrous complex using H2O2 as an oxidizer. Ferrous sulphates heptahydrate (2.502 g) were dissolved in 30 ml water, then 10 ml 50 g l−1 PEG-20000 and 30 ml NH4OHsolution were added to the solution at 30℃under vigorous stirring. 2.502g六水硫酸亚铁溶解在30ml的水中,待溶液温度达到30℃时,加入10ml聚乙二醇(20000) 和30ml的NH4OH溶液,并快速搅拌。在反应过程中保持ph值在10不变。之后再将0.27ml,30% 的H2O2加入正在搅拌的混合物中,继续搅拌20min。之后混合物放入高压反应釜中,在160℃保 持5h。 最后,把混合物在6000转每分钟的离心机中离心15分钟,离心完毕后,用水和酒精清洗若干次, 在70℃的真空干燥箱烘干,得到Fe3O4纳米粒子。

纳米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

纳米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
度 为 14 mg m 。 .3 / L
F “等进 行吸 附 , e 因而 可应用 于重金 属 回收 、 工业 废
水处理 等方面 。
制备 纳米壳 聚糖 的方法 主要 有 以下 几 种 : 子 交联 离 法 、 化交联法 、 淀析 出 法 、 化 一溶 剂蒸 发 法 、 分子 乳 沉 乳 大 复合法 、 超声法 和 自组装 等 。本文 主要通过 离子 交联法 制 备纳米壳 聚糖 , 研究 了纳米 壳 聚糖 、 原剂 对 c “离 子 的 u
铜于烧杯 中 , 加入适 量去离 子水 , 完全溶 解 , 使之 然后 移入
l0 m O 0 L容量瓶 中 , 容 , 定 配制成 1 g m m / L的铜溶 液 。 1 2 3 纳米 壳聚糖 与原剂 溶液 的配制 制 得 的纳米 壳聚 .. 糖 的浓度 为 14 mg m 同样 也准确 配制原 剂壳聚糖 的浓 .3 / L,

要: 随着 全球 经 济 和社 会 的发 展 , 类社 会 对 水 的 需 求 量迅 速 增 长 。 由各 种 渠 道 进 入 水 环 境 的 重 金 属 , 含 量超 人 其
过 一 定 限 量 , 造 成 水 环境 污 染 。水 环 境 重金 属 污 染 不 但 造 成 重 大 的 经 济 损 失 , 严 重 危 害 着 包括 人 类 在 内的 各 种 便 还
纳米 材料是 近年来受 到人们极 大关 注的新 型材 料 , 是 指其 中任 意一维 的尺 度小 于 10 m 的晶体 、 晶体 、 晶 0n 非 准 体以及界 面层结构 的材料 ” 。 壳 聚糖 是 甲壳 素部分脱 去 乙酰 基后生成 的衍 生 物 , 化 学 名称是 : B一( , )一2一氨基 一 14 2一脱氧 一D一葡 萄 糖 。 壳 聚糖不溶 于水和碱 溶 液 , 溶 于稀 盐 酸 、 酸等 无 机酸 可 硝 和大多数有机 酸 。壳 聚糖是高 性能重 金属离 子 吸附剂 , 这 主要 得益 于壳 聚糖大 分子 中含 有大量 的氨基 和羟 基 , 一 且 N 2和 一O H H可与重 金属离 子形成 稳定 的五环 状螯 合 物 , 使直链 的壳聚糖 形成交链 的高 聚物 , 从而对金 属离 子具 有 稳定 的配位作用 J 。壳 聚 糖直 接 作 为吸 附剂 可 以对 多 种 重金属 离 子 如 H “ 、 i 、 b 、 d 、 r Mg 、 n 、 g N“ P “ c “ c3 、 “ z “

表面印迹纳米磁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对Cu(Ⅱ)的吸附研究

表面印迹纳米磁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对Cu(Ⅱ)的吸附研究

泛应 用…。壳 聚糖对 金属 离 子 的吸 附 能力除 了与温度 、p H等 外部 因素 有关 外 ,也 与其 自身 的形 态有 关【。现 有 的壳聚 糖 吸附 剂一般 有粉 末 、片状和球 形 ,粒径 为微 米 级 。 由于粒径 2 j 大 ,分 子排布 的随机 和 无序 形成 的空 间障碍 ,内传质速 率慢 ,一般 的壳 聚糖 吸附剂 达平衡 时间长 ,对 金属 离子 的吸 附量有 限且 选择 性不强 。 J
度对铜 印迹效果的影响。用振动磁 力仪及透射电镜 对样品的性质进行表 征 研 究 了表面 印迹的
纳米磁性 壳聚糖对 C 的吸附性能 研 究结果显示 , u 用硝 酸铜印迹 制备 的表 面印迹纳米磁 性 壳 聚糖吸 附剂平均粒 径为 2 n 5 m,饱和磁化强度为 9 .6mu ,壳聚糖含量为 1.% 吸附剂吸 85 e / g 87
剂均为 市售分析 纯 。
J A 2 0 B 型振 动样 品磁 力仪 ;J O E 10 XI型透射 电子 显微镜 ( D W-0 0 E L J M.0 C I 日本 日立 公司) :原子 吸收分 光光度 计 ( 北京普析 通用 公司) H .2型恒温 振荡 器 ( ;S Z 8 金坛 市富华仪 器 有 限公 司) :紫外 分光 光度计 ( 北京瑞 丽分析 仪器 公司) 。 22 纳米 四氧 化三 铁 的制备 . 根 据 文 献 [ 合 成 四 氧 化 三 铁 纳 米 粒 子 。 准 确 称 量 86 6 e 16 0 和 314 5 1 .5 g F C 3 H2 . . g 3
表面印迹 纳米磁性壳聚糖 的制备及对 C ( )的吸附研 究 uI I
肖 玲 陈 乐 英
武 汉 大 学资源 与环境科 学 学院 ,武汉 4 0 7 309

壳聚糖的改性制备及其金属吸附性的研究-开题、中期报告

壳聚糖的改性制备及其金属吸附性的研究-开题、中期报告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名称壳聚糖的改性制备及其金属吸附性的研究设计(论文)类型 B 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系、专业、班级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精细化工一、选题依据:(简述研究现状或生产需求情况,说明该设计(论文)目的意义。

)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好(包括血溶性),且能被微生物降解,降解产物害,对坏境无影响。

壳聚糖的改性制备一般是指以壳聚糖为母体,对其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用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其目的一般是增加其水溶性以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的研究。

改性后的壳聚糖具有许多特性,如抗菌性、抗微生物性、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抗病毒性、抗癌性、促进伤口的愈合等。

它们在药物释放体系、伤口愈合材料、污水处理、重金属回收、膜分离、化妆品、抗凝血药物、日用化工等方面获得应用。

二、设计(论文研究)思路及工作方法试验方法:将壳聚糖溶于有机酸后加入乙醛酸反应生成希夫碱,之后用强还原剂硼氢化钠还原,用乙醇沉淀出产物。

定性方法:利用其最终产品的红外光谱图以及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来进行分析。

工艺流程:壳聚糖→加入乙酸溶解(搅拌30min)→加入乙醛酸溶液(搅拌反应5h)→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加入硼氢化钠固体还原希夫碱(搅拌反应2好)→加入无水乙醇沉淀→抽滤(丙酮洗涤)→定量和定性分析三、设计(论文研究)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

1.查资料,拟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2012.03.05~2012.03.202.按化学方法对壳聚糖继续改性制备,并进行吸附性能的测定。

利用红外光谱对制备的衍生物进行测定和分析;2012.03.21~2012.05.203.处理数据,整理资料,撰写论文 2012.05.26~2012.06.084.提交论文、答辩 2012.06.09~2012.06.14.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教研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组审核意见难度分量综合训练程度教研室主任:年月日设计(论文)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软件设计;D-其它等。

《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重金属离子污染,已成为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

其中,铜离子作为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有效去除水中的铜离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分离。

本篇论文旨在研究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二、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的制备本部分将详细介绍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的制备过程。

首先,选取适当的壳聚糖作为原料,然后通过化学交联法将壳聚糖进行交联处理,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接着,利用铜离子的配位作用,将铜离子与壳聚糖进行印迹处理,使铜离子与壳聚糖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最后,通过一定的后处理过程,得到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

三、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的表征本部分将通过一系列实验手段对制备得到的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进行表征。

首先,利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NMR)等手段,对壳聚糖的化学结构和交联过程进行表征。

其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观察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的形貌特征。

最后,通过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的元素组成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

四、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的吸附性能研究本部分将通过实验研究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首先,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实际水体中的铜离子浓度,将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加入到含有不同浓度铜离子的溶液中。

然后,通过测定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变化,计算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对铜离子的吸附量。

此外,还将研究pH值、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最后,通过对比实验,评价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与其他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五、结果与讨论本部分将总结实验结果,并分析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的吸附性能。

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生物学效应研究的开题报告

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生物学效应研究的开题报告

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生物学效应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壳聚糖(Chitosan)是一种天然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壳聚糖纳米粒成为一种重要的纳米载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壳聚糖纳米粒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调控的形貌和表面性质等特点,能够在药物输送、基因传递、组织工程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壳聚糖纳米粒制备技术已经得到发展,但还存在一些挑战,如粒径分布较大、稳定性差、药物的包封率和释放性能有待优化等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改进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探究其对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以提高其在药物输送和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制备壳聚糖纳米粒: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并对其粒径、分散性、Zeta电位等进行表征。

通过优化制备条件,提高壳聚糖纳米粒的质量和稳定性。

(2)药物输送性能研究:将壳聚糖纳米粒与药物包封,并探究其在体外释放的性能。

通过荧光显微镜、细胞毒性实验等方法,评估壳聚糖纳米粒在体内输送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3)细胞生物学效应研究:使用不同细胞系(如肝癌细胞、肺癌细胞、肝细胞等)探究壳聚糖纳米粒的细胞毒性、吞噬作用和细胞代谢效应。

测试壳聚糖纳米粒对细胞增殖、凋亡、减轻毒副作用等方面的作用。

三、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获得以下成果:(1)成功制备具有优异性能的壳聚糖纳米粒,并对其进行粒径、分散性、Zeta电位等方面的表征。

(2)优化壳聚糖纳米粒载药体系,并探究其体外释放性能和体内安全性。

(3)研究壳聚糖纳米粒在不同细胞系中的生物学效应,提供关于壳聚糖纳米粒生物学特性的新认识。

四、研究意义:(1)本研究将为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2)优化制备方法并提高壳聚糖纳米粒质量和稳定性,有助于提高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3)通过探究壳聚糖纳米粒的生物学效应,有助于了解其与细胞及健康人体的相互作用,为壳聚糖纳米粒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壳聚糖吸附重金属离子Cu_机理研究

壳聚糖吸附重金属离子Cu_机理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了 25℃, p H 值 6. 4 和 4. 6 时, 壳聚糖吸附 C u (¦) 的等温线。

表明较低浓度时, 吸附等温线与 朗格缪尔吸附等温线相似, 为单分子层吸附。

实验发现在壳聚糖吸附过程中发生 H + 与 C u (¦ ) 竞争反应, 溶液 偏中性时有利于吸附, 偏酸性时有利于脱附关键词 壳聚糖吸附等温线 C u (¦ )壳聚糖是从蟹、虾壳中提取制备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 在处理食品工业、电镀工业、 染色工业废水中起吸附、絮凝剂作用, 性能良 好, 应用前景广阔。

其制备应用研究在国内外均有报导1 ~ 2, 而对其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 却报导极少, 本文对此作了一些探讨。

实验在 250m l 碘量瓶中放入 0. 1000 克壳聚 糖, 和 50. 0m l 不同浓度的 C u (N O 3 ) 2 原始吸 1 附溶液, 溶液的 pH 值分别调至 6. 4 和 4. 6。

将 该 碘 量 瓶 置 于 25 ± 0. 1℃的 超 级 恒 温 槽 中, 每 30m i n 振荡一次, 吸附时间为 24h , 实 验中控制吸附液的 pH 值恒定, 用 0. 30m o l ƒ图 125℃时铜离子 C u ( ¦) 在壳聚糖上吸附等温线 L HN O 3 和 0. 10m o l ƒL N aO H 溶 液 进 行 调 节。

原始吸附液和平衡吸附液中 C u (¦ ) 浓度用 722 型分光光度计测定。

溶渡 pH 值用精 密 pH 试纸测定。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溶液 用二次蒸馏水配制。

结果与讨论2 2. 1 壳聚糖对 C u (¦ ) 吸附等温线由实 验 数 据 作 #~ C c u (¦ ) 平 衡 图 ( 见 图1)。

(C c u (¦ ) 始- C c u (¦ ) 平衡·V 其中 # = 3图 225℃时铜离子 C u (¦ ) 在壳聚糖上的吸附W 壳聚糖由图 1 可 知, 当 C u ( ¦ ) 平 衡 浓 度 小 于0. 052g ƒL 时, 吸附等温线与朗格缪尔吸附等温线十分相 似, 说 明 C u ( ¦ ) 平 衡 浓 度 较 低时, 吸附为单分子层。

《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铜离子污染尤为突出。

铜离子在环境中的过量存在,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也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因此,开发高效、环保的铜离子吸附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友好性,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

本文旨在研究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吸附性能,以期为铜离子污染治理提供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材料与试剂本实验所需材料与试剂包括壳聚糖、铜盐、交联剂、印迹剂等。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使用前未经进一步处理。

2. 制备方法(1)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的制备首先,将壳聚糖进行适当的处理,得到壳聚糖溶液。

然后,在一定的pH条件下,加入铜盐溶液,使铜离子与壳聚糖结合。

接着,加入交联剂和印迹剂,进行交联和印迹反应。

最后,经过洗涤、干燥等处理,得到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

(2)吸附性能测试将制备好的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与含铜离子溶液混合,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下铜离子的吸附情况。

通过改变溶液浓度、温度等因素,研究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三、结果与讨论1. 制备结果通过上述方法成功制备了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

通过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观察,发现其具有规则的孔洞结构,有利于铜离子的吸附。

2. 吸附性能分析(1)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铜离子的吸附量逐渐增加。

在一定的时间内,吸附速率较快;随着时间的进一步延长,吸附速率逐渐减慢直至达到平衡。

这表明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2)溶液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在低浓度范围内,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增加,吸附量逐渐增加;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吸附量趋于饱和。

这表明铜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对铜离子的吸附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3)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铜离子的吸附性能有所提高。

壳聚糖复合物的制备及对水中重金属离子去除的开题报告

壳聚糖复合物的制备及对水中重金属离子去除的开题报告

壳聚糖复合物的制备及对水中重金属离子去除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水是人类生存必需的重要资源,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水体中的污染物愈加严重。

其中导致水中污染最严重的是重金属离子,例如铅、汞、镉等,这些重金属离子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损害,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因此,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十分迫切。

当前,处理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法、生物法和物理法等。

其中化学法最为常用,但存在着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等缺点。

因此,研究制备环境友好的重金属离子去除材料对环保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壳聚糖因其生物可降解、低毒性、低成本等特点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各种复合材料。

壳聚糖复合物具有比各单一材料更好的物化性能,有可能有效提高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一种壳聚糖复合物,探究其对水中重金属离子去除的效果,并研究其对重金属离子去除的影响因素和机理,为制备更高效、环保的水处理材料提供理论支持。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壳聚糖、纳米氧化铁、硅溶胶等材料制备一种壳聚糖复合物,通过实验研究其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

同时,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分析复合物的物化性质,并研究不同因素(如pH值、离子浓度等)对其去除效果的影响。

最后,通过分析去除机理,探究壳聚糖复合物的重金属离子去除机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研究制备壳聚糖复合物并探究其对水中重金属离子去除的效果,为水处理材料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结果将对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壳聚糖纳米粒子吸附铜离子的性能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壳聚糖分子中含有羟基,乙酰基和氨基,这决定了壳聚糖可进行多功能基团的化学反应。

作为自然界唯一带有阳离子的天然多糖,具有独特的生物性能,故在纳米载药、载基因体系中倍受青睐[7-8]。

壳聚糖如此多的生物活性使它在医药和生物材料领域备受关注,正在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实践中。

甲壳素和壳聚糖都可以形成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

甲壳素分子内有-OH-和-CO-基团,分子链之间存在强烈的氢键,所以几乎不溶于水及一般的有机溶剂、稀酸、稀碱或浓碱。

而壳聚糖分子内有-OH,-NH
2
,-O基团,也可以形成多种分子内氢键,但是与甲壳素不同的是其分子链的刚性和堆积密
度均小于甲壳素,所以其溶解性较甲壳素好。

在稀酸中,壳聚糖的-NH
2被质子化为-NH
3
+,
破坏了原有的氢键和晶格结构,此时-OH与水分子结合,从而使壳聚糖溶解。

壳聚糖为亲水性阳离子聚合物,在乙酸溶液中能产生聚电解质效应。

在极稀的壳聚糖溶液中,壳聚糖的分子链充分伸直,类似刚性结构。

甲壳素和壳聚糖是少数带正电荷的天然产物之一,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功能,又具有许多独特的生理活性,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新材料。

因CS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在过去的30年中,其在农业、工业和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发展迅速。

在农业中,CS曾被用作一种抗病毒液添加到肥料中,帮助植物抵抗病毒侵害,以及作为重金属修复剂应用于农业和工业中。

CS还曾作为一种化妆品添加剂和纺织品助染剂而广泛应用。

在造纸的过程中也常加入CS作为加固剂。

CS同时具有的生物活性、抗血凝成分和杀菌效果使其在外科手术中也有应用。

纳米粒子由于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而显示出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近年来, 以CS 为原料制备的纳米粒子由于其在药物运输、基因治疗、污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而备受关注, 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在水处理方面,壳聚糖可用作吸附剂、絮凝剂、重金属离子螯合剂等。

其最大优点是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目前最大用量是作为无毒的阳离子絮凝剂处理有机废水和螯合废水中的有毒金属离子。

相信结合两者的特性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子来处理有机废水和螯合废水中的有毒金属离子也是一种新的探索。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子, 即利用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TPP)分子之间的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而生成纳米粒子.
聚乙二醇(PEG)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生物材料, 具有亲水性、柔韧性、电中性及可生物降解等特性.
配制壳聚糖醋酸溶液,再滴加多聚磷酸钠(TPP),TPP上的磷酸盐负离子和壳聚糖上的氨基正离子发生分子间或分子内交联而形成纳米离子。

改变TPP的浓度来改变纳米粒子的尺寸。

通过滴加不同量的TPP来改变纳米粒子的尺寸大小,以此来研究不同尺寸的纳米粒子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再用DSC检测来分析吸附和未吸附纳米粒子表征。

论文提纲:
1.概述
2.壳聚糖的性质
3.壳聚糖的应用
4.生化方面
5.医疗保健
6.纤维领域
7.化妆品行业
8.纳米粒子
9.实验部分
10实验药品与仪器设备
11.制备壳聚糖的醋酸溶液的配置
12.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
13.纳米粒子和金属溶液混合液的制备
14.硫酸铜溶液吸光度的测定
15.混合液离心
16.红外光谱分析
17.热分析
18.结果与讨论
19.铜离子的吸附率
20.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21.样品的DSC热分析
22.结论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子, 即利用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TPP)分子之间的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而生成纳米粒子.
聚乙二醇(PEG)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生物材料, 具有亲水性、柔韧性、电中性及可生物降解等特性.
配制壳聚糖醋酸溶液,再滴加多聚磷酸钠(TPP),TPP上的磷酸盐负离子和壳聚糖上的氨基正离子发生分子间或分子内交联而形成纳米离子。

改变TPP的浓度来改变纳米粒子的尺寸。

通过滴加不同量的TPP来改变纳米粒子的尺寸大小,以此来研究不同尺寸的纳米粒子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再用DSC检测来分析吸附和未吸附纳米粒子表征。

壳聚糖醋酸溶液的配制
由于壳聚糖不容于水,所以用冰醋酸加以溶解。

配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醋酸溶液,温度室温,搅拌4小时。

反应液在室温下继续搅拌反应24h,反应结束后用1N NaOH溶液调制pH=9,反应液在透析袋中用乙醇透析5天,最后分别得产物LAC。

纳米粒子的制备
在壳聚糖醋酸溶液中,将0.8mL三聚磷酸钠(TPP)溶液(浓度分别是1.0,2.0,3.0,4.0,6.0 mg/mL)加入到上述10mL的壳聚糖,按照TPP用量的多少不同,可以依次出现三种不同的溶液,分别是澄清溶液、带蓝色荧光的乳浊液和沉淀。

其中带蓝色荧光的乳浊液就是形成的纳米溶液。

壳聚糖纳米粒子和金属溶液的混合液的制备
在不同尺寸大小的纳米粒子溶液中,加入相同量的金属溶液,磁力搅拌3小时。

混合液离心
将不同的混合液装样,进行离心
DSC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采用的是Perkin-Elmer PYRIS I型差示扫描量热仪。

精确称取2-7mg的样品,放入特制的铝锅中,封好口,N2保护下,升温速率为20℃/min,
N2不断的更换(20ml/min)。

对吸附金属离子的纳米粒子做一次表征。

四、参考文献
[1] Pontius F W. Regulations for aluminum in drinking water [ J ]. J. AWWA, 2000, 92 (4) :
18 22.
[2] Bresch P C, Nies B, Liebendorfer A, et al. Incorporation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into methylpyrrolidinone chitosan fleeces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in vitro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J]. Bomaterials, 1994, 13-600.
[3] Eikebrokk B. Coagulation - direct Filtration of soft,low alkalinity humic waters [ J ]. War.
Sci. Tech,1999, 40 (9) : 55
[4]Wang Y S,L iu L R, J iang Q, Zhang Q Q. Eur Polym J [ J ] , 2007, 43: 43
[5] 孙志杰.甲壳化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概况[ J ]. 药学实践杂志, 2005, 23 (5):257.
[6]陈世清. 甲壳素与壳聚糖在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 J ].工业水处理,1996,16 (2): 1.
[7] 刘之杰, 余刚, 刘满红. 壳聚糖絮凝剂对聚合氯化铝的助凝作用[ J ]. 环境化学,
2004, 23(3) : 306..
[8] 曾德芳, 余刚, 张彭义等. 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J ].
环境化学,2002, 21 (5) : 505
[9] 范锋, 孙晓飞. 半乳糖受体介导的肝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中南药学, 2007, 5(l): 62-65.
[10] 何强芳 ,李国明 ,巫海珍.应用化学 [ J ] ,2004, 21 (2) : 192
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10.11.25~2010.12.5实验的准备。

第二阶段:2010.12.6~2011.1.10实验逐步展开。

第三阶段:2011.1.11~2011.1.28实验进入中后期,主要是样品的表征。

第四阶段:2011.1.21~2011.2.27实验进入完成阶段,主要是分析处理数据。

第五阶段:2011.2.28~2011.4.23论文修改和定稿。

六、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探索壳聚糖纳米粒子吸附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