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实例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的8个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复习的8个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复习的8个修辞手法高考语文修辞手法复习1. 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复习2.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复习3.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语文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解释及示例

语文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解释及示例

语文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解释及示例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示例: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示例: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扇面对)3、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示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4、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示例: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5、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示例: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并举例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并举例

十大修辞手法及作用并举例修辞手法是修辞学中常用的一种修辞艺术手段,能够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增强言语的艺术效果。

下面是十大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并举例说明。

一、比喻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来进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形象化。

比喻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例子:他的眼睛如同一池清泉。

二、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类的行为、感觉和特征,使其具有人的形象和特点。

拟人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并打动读者的情感。

例子:秋天的落叶轻轻飘落,宛如一位优雅的舞蹈者。

三、排比排比是通过重复使用句式结构或词语来强调并列的事物,加强语气表达力,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直接、有力。

排比能够使文章的修辞效果更加突出。

例子:求其友,如求其水;求其爱,如求其光;求其心,如求其真。

四、夸张夸张是通过对事物、人物或情感的描述进行夸大处理,烘托出一种戏剧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引人入胜。

夸张能够激发读者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例子:他的声音大得可以震碎玻璃。

五、借代借代是通过用一个相关的词语或事物来代替自己讲述的词语或事物,起到替代和提醒的作用。

借代能够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避免重复。

例子:我闻到了梨花的香气,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

六、反问反问是通过陈述时向对方提问并以此提醒或强调自己的观点。

反问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表达力,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子:难道生活中只有胜利和失败吗?七、比较比较是通过对两个事物或概念进行对照,从而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比较能够使文章的描述更具有说服力,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例子:她像一只雀儿般灵动的跳舞,飞舞在舞台上。

八、倒装倒装是将句子中的主谓语调换位置,使语序上与正常的语序相反。

倒装能够突出句子中的一些成分,使语气更加强烈,语言更富有节奏感。

例子:Into the room walked a man,his tall figure casting a shadow on the floor.九、设问设问是在文章中故意设置一个或多个问题,引导读者思考和回答,从而达到引发共鸣和提醒的作用。

高考专题复习: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课件
2、种类:
连续反复 间隔反复
1.连续反复 连续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 当中没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 2.间隔反复 反复的词语或句子,不是连续出 现的,其间有别的词语或句子使其间隔开来。
例:①她嫁了,女婿是个清秀的人,我喜欢。她 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 ,我喜欢。他们俩 高高兴兴当教员,和和爱爱相互对待,我喜欢。
⑤西洋某些学者对儒学感兴趣,自有他们的道理与自 由,但想用孔夫子治爱滋病恐怕不能奏效。
修辞训练
1、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
答案示例:看着你归来,我的心一 阵高兴,高兴。
修辞分析之比喻
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类似点
例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 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 出是火把 还是星星。
例句中“火把排成的形状”和“之”字形,两者 的形状完全相同,而不是什么在某一方 面有类似点的 问题,不具备构成比喻的第二个条件,也不是比喻。
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反复、设问、反问
修辞分析之对偶
1、定义
正对
2、种类 反对
窜对
从内容上分
从情势上看,对偶有严对和宽对之别。 (1)严对 又称工对,即工整严格的对偶。要求相 对称的两项字数相等,词类相同,句式的语法结构相 同,相对应的字平仄相反或符合格律,相对应的字不 用同一个字。
……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 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和 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不超过26个字)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 (不超过26个字)

高考九种修辞手法解析

高考九种修辞手法解析

高考九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高考考纲明确要求的有以下九种: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分类: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喻词:像、似乎、如、若、犹、好像、仿佛、似的、宛如、好比、犹如等。

例: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2、暗喻喻词:是、就是、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

例: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3、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例:(1)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附】通感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令人回味无穷;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2)“晨钟云外湿”。

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3)“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

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二、比拟:作用: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使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拟物:(1)把人比作物,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例:①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②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2)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用描写此物的词来描写彼物。

①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②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三、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本体),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借体)来代替。

高考需掌握的13种修辞手法

高考需掌握的13种修辞手法

高考需掌握的13种修辞手法
比喻(明喻、暗喻、借喻)、通感(特殊的比喻)、比拟、借代、设问、反问、反语、反复、对偶、对比、排比、双关、夸张
eg:
设问: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四上《说勤奋》)难道你没有注意吗?刚才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一边。

(四上《一路花香》)
反问:姐姐缠了脚,还能下田干活吗?
借代:(帆代船)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夸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对比、对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偶:(流水对)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反复: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通感:(视觉获得了听觉的感受)红杏枝头春意闹
反语:我告诉您了,根据报纸上官方介绍,他是天底下〈头等大好人,浑身上下毫无缺点,连肚脐眼都没有〉。

(宗福先《于无声处》)(“头等大好人,浑身上下毫无缺点,连肚脐眼都没有”,其实是讲“一个大坏蛋,尽做坏事”。


双关:父亲现在躺在殡仪馆的冰库里,那地方很冷。

(何继青《哭歌》)(“那地方很冷”的“冷”既指冰库里温度低,又指那里让人心寒。


区别:
1 / 2
比喻和比拟、借代的区别
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

借代是两者具有相关性
-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高考《语文》常见修辞方法及表现手法

高考《语文》常见修辞方法及表现手法

高考《语文》常见修辞方法及表现手法一、常见八种修辞手法01.拟人含义: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的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分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02.比喻含义: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

03.排比含义: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例句】: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分析】:具体描绘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04.夸张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分析】: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

05.对偶含义: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

【例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高考语文修辞方法汇总—比喻、比拟、借代(附: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修辞方法汇总—比喻、比拟、借代(附: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修辞方法汇总—比喻、比拟、借代(附:练习及答案)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方式表达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比喻0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方法。

02构成本体、喻体、喻词。

03作用将所要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04类型(1)明喻: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喻词有“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等;形式:甲像乙。

【例1】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例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没有喻词,喻词有“是、成为、出现”等;形式:甲是乙。

【例】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3)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课堂随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题。

春天本该是春天的味道,如花的草的,蓝蓝浅浅的悠忽地飘散。

或者,绿绿的,浓浓的,郁香儿扑鼻,似着深巷里的酒呢。

可是,落日时分,吴家坡人却闻到一股血味,红红淋淋,腥浓着,从梁道上飘散下来,紫褐色,一团一团,像一片春日绿林里夹裹着几棵秋季的柿树哩。

谁说,你们闻,啥味儿?把夜饭端到村口饭场吃着的人们,便都在半空凝住手中的饭碗,抬起头,吸着鼻子,也就一股脑儿,闻到了那股血味①。

静一阵,有人这样说了一句,人们就又开始吃着喝着。

谁都知道,明儿是三月底,月的最后一个集日,屠户家里当然是要杀猪赶集呢。

不过,往常的集日,李屠户都是起早宰杀,日出上路,当天到镇上卖售新鲜。

为啥今儿要在黄昏宰杀?为啥今儿的血味要比往日刺鼻?②。

仲春到了,小麦从冬眠中睡醒过来,哗哗啦啦长着;草呢,也相跟着疯生疯长。

要锄地,要施肥,田头有水的还要灌浇,各家都忙得如蚂蚁搬家,谁能过多地顾上谁哩。

月亮已经升了上来。

吴家坡在月光中静得如没有村落一样,能清晰地听见村街上走动的脚步声,踢里踏拉,由西往东,渐次地远了。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的判定和分析 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的判定和分析 课件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4.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5.终岁不闻丝竹声。
6.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7.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四)夸张
2.分类 (1)短语排比 以短语形式组成的排比,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 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中的火把,雪天里的煤炭,大旱后的 甘霖。
(2)分句排比 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 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暗喻 暗喻是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两者之间用“是”“就是”“成了”“变 成”等比喻词连接的一种比喻。 例如:汽车在望不到边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一条黄绿错 综的大毡子。(茅盾《白杨礼赞》)
暗喻还有以下几种变体: (1)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 例如: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正如)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2)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 例如: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把“思想感情”比作“潮水”。 (3)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 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2)宽对 与“严对”相对,在形式上不需像“严对”那样严格,语法结构大致 相同即可;不必讲究平仄和词性,字面上也可出现个别词的重复。 例如:权力使人昏迷了,叫人发狂了。
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
不同点一 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 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
(2)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雷锋”是一个人的名字,在上述语境中成了一类人的名称。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修辞手法知识点(附习题+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修辞手法知识点(附习题+解析)

一、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1.比喻(1)比喻的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甲事物喻乙事物。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

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词联结。

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被堆成雪白的山冈。

③借喻。

典型形式: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如:“闭着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我们党内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④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同一个本体。

如:瞧,那骑着自行车翩翩而来的一群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3)比喻的作用或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冗长为简洁。

2.比拟(1)比拟的特点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或者把人当作物,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

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把物当人来写)。

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②拟物(把人当物或把甲物当乙物写)。

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3)比拟的作用正确运用比拟,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4)使用时注意事项①感情必须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气氛。

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

(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给秋雨以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人物的感情相悖)②本体与拟体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

2023年高考语文修辞手法应用实例

2023年高考语文修辞手法应用实例

2023年高考语文修辞手法应用实例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语文考试中常常涉及的知识点。

掌握修辞手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2023年高考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并给出相应的实例。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而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来形象地表达某种意义。

比喻能够丰富文字的表达,增加文章的艺术感。

实例1:在讨论自然环境时,可以使用比喻手法来形容美丽的景色,如“大海如同一面银色的镜子,熠熠生辉”。

实例2:在讨论人物形象时,可以使用比喻手法来描绘其特征,如“他的眼睛像一把锐利的利剑,透过人们的心灵”。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性格、感情、意愿等特点的修辞手法。

拟人可以给文章增添情感色彩,使文笔更生动。

实例1:形容风时,可以使用拟人手法来赋予其人性化特点,如“风儿轻轻地吹拂着大地,低声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实例2:在描述植物时,可以使用拟人手法来让植物栩栩如生,如“那棵大树伸出自己的手臂,拥抱着阳光”。

三、夸张夸张是一种将事物的特征或现象进行夸大的修辞手法。

夸张可以塑造鲜明的形象,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实例1:形容夜晚的静寂时,可以使用夸张手法来突出其宁静,如“寂静的夜晚,连一颗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实例2:在描写战争的残酷时,可以使用夸张手法来凸显其惨烈,如“血流成河、惨不忍睹的伤亡让人痛心”。

四、反问反问是一种用问句来表示肯定或否定意义的修辞手法。

反问可以在文章中起到强调和烘托的作用,增加语言的力度。

实例1:在探讨环境保护时,可以使用反问手法来质问人们的行为,如“我们难道不应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吗?”。

实例2: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可以使用反问手法来让读者思考,如“这样的悲剧真的应该重演吗?”。

五、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并列的方式表达相同或相似的事物的修辞手法。

排比可以让文章结构清晰,内容饱满,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ppt课件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ppt课件

赤壁(杜牡)
折戟沉砂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析: “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分别 是孙策、周瑜的妻子,她们的命运代表了东吴 国家的命运。 “锁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 被曹操虏去,意味着东吴的败亡。以“锁二乔” 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 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句备受后人的称道,为什么?
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比喻和设问的 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绵长, 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 力度。
修辞分析之比拟
• 1、定义
2、种类
拟人 拟物
3、作 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将人的情感移植到花鸟身上,把人的感 情表现得更深沉、曲折、凄苦、哀伤。
借 喻
√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7、准确理解比喻句
例句:我猜他把那信总该看了几十遍,每个 字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
本体是“看信”,喻体是“咀嚼食物”, 相似点是:仔细、反复、回味。
例句:虽然这是些无关大局的小事,可是在 这位观察别人很精细的姑娘身上却投下了一个 不太好的阴影。
本体是“印象”;喻体是“阴影”;相 似点是“暗淡”。
设问: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析它的作用。
答: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比做遮 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 象化、化虚为实,想象奇特、新颖。
江上看山(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 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 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①花白胡子 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
(特征代本体)

高考作文修辞手法运用

高考作文修辞手法运用

高考作文修辞手法运用修辞手法是作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和富有感染力。

在高考作文中,正确而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是每个考生都应该掌握的重要技巧。

本文将介绍高考作文中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并且给出一些实例进行解析,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比喻手法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是通过建立事物之间的隐含比较关系来进行表达。

通过比喻手法可以使作文表达更具形象和感染力。

比如在写景时可以使用比喻手法,如“夕阳如火,照亮了整个大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夕阳的美好与炽热。

2.夸张手法夸张手法是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张描述,以达到表达的目的。

夸张可以使作文更加夸张有趣,并能够突出作文的重点。

比如,在写人物形象时可以使用夸张手法,如“他的笑声震耳欲聋”,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个人的开朗和活泼。

3.排比手法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用相同句式或相似结构的短语或词语进行排列,以增加修辞的效果。

排比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比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通过排比使得句子更加有力量和魅力。

4.反问手法反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答案的否定或肯定,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加引人入胜,并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比如,“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吗?”通过反问手法使得问题更加突出和引人深思。

5.拟人手法拟人手法是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质和行为,使其更加生动活泼。

拟人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加富有情感和亲近感。

比如,“树叶轻轻地拍打着窗户”,通过拟人手法使得树叶的行为形象生动,给人以亲切感。

总之,修辞手法是高考作文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技巧,通过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和富有感染力。

以上介绍的几种修辞手法只是冰山一角,考生们还需要多积累、多实践,才能在高考作文中灵活运用,展现自己的写作实力。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学习修辞手法,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ppt课件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ppt课件
千古长如白练飞: 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十、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 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
例: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 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 愁更愁。(李白)
十一、通感:
——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 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 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又称“移觉”。
修辞分析之借代
1、定义 2、种类 3、作用
在古代诗文里,借代辞格也是用得比较广泛的一 种修辞方式。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另外,古诗中还有许多例子,如: ① “边声”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愁的 风 声、笛声、马的嘶叫等特殊氛围的借代。 ② “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也作为 其 它国都的代称。 ③ “阳关”“折柳”寄托离别。 ④ “鹧鸪”“杜鹃”寓有悲愤。 ⑤ “石壕村”代穷苦百姓。 ⑥ “长生殿”代统治阶级 ……
学以致用
“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后面连接 哪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
诗歌鉴赏中的修辞手法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3,课文链接《大堰河,我的保姆》
排比的主要修辞效果是:
第一,结构相同或相似,具有相对的整齐美。
第二,往往重复某些词语(提示语)来把各项连成一 个整体,可以增强语言的旋律美。 第三,排比的各项 意义相关,语气一致,而且排比 的项数没有上限,可以尽情发挥,增强语言的气势。

高考常见的修辞手法

高考常见的修辞手法

高考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针(真)、复沓、互文、比拟等。

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可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夸张类别有: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我家门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但要三个以上。

排比可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语文: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实例
1、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示例: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对偶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示例: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扇面对)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示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4、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示例: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示例: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6、反语
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7、反问
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作用: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示例: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装在套子里的人》)
8、设问
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示例: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

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9、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示例: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
10、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示例: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11、排比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示例: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此外,教材中出现较多的修辞方法还有:引用、双关、顶针(或称"联珠")、呼告、叠字、警策、通感、婉曲、讳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