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 尹博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

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

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地质灾害是指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地质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

地质灾害的防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地质灾害防治现状目前,全国各地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一方面,国家加大了地质灾害预防技术研究和装备设施建设的投入。

地方政府也加强了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在灾害发生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了地质灾害的防范能力。

地质灾害的频发和破坏程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目前地质灾害的主要问题是:一是防治工作缺乏可靠的技术手段,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二是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系统还不够完善,难以做到及时准确的预警;三是地方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当前地质灾害防治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1. 提高地质灾害预警和监测技术水平完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加强对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预警,依托信息化技术,建立成熟、稳定、可靠的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

通过建立高效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发布系统,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指导人民群众做好防范准备工作。

2. 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加大对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研究投入,不断提高地质灾害治理技术水平。

加强山体工程、地质灾害区绿化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提高地质灾害治理的技术水平和效果。

3. 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政策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加强地方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4.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加强对地质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

通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普及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甘肃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方法探讨

甘肃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方法探讨

甘肃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方法探讨郭富赟;孟兴民;张永军;李松;谢正团;熊木齐;郭鹏【期刊名称】《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5【摘要】The methods for geological hazard assessment in China and abroad were first briefly analyzed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Gansu Province covered by the urban risk assessment project, and focusing on work deployment, technical idea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for large scale risk assessment, especially for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the vulnerability and risk assessment were summarized and mad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s,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was considered a progressive process, which means that the recognition of disaster shouldbe the core of risk assessment, the risk assessment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should be a key link, th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should be the basis ofthe 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zoning should be a comprehensive result of assessing risks and vulnerability.%在简要分析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甘肃省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项目开展的情况,重点探讨了大比例尺风险评估工作部署、技术思路和评价方法,尤其是对地质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评估量化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_殷坤龙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_殷坤龙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殷坤龙 张桂荣(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武汉430074)摘 要:地质灾害不仅给人类生命带来威胁,而且对环境、资源、财产等均具有破坏性。

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区域性、突发性、分布广、频率高等主要特点,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现有400多个县级城镇、1万多个村庄受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威胁。

虽然,我国在地质灾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防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灾害威胁依然存在,而且越来越严重,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原因:(1)预防性、区域性研究远远跟不上治理工程需要;(2)治理工程偏重工程技术方面忽略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机理研究;(3)人类因素的参与,造成自然地质体平衡状态的恶化、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加速了大区域范围内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规模。

因此,作为我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的一条有效道路,就是要加强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险区划,开展预防性研究,圈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和灾害高风险区域,为国土规划、减灾防灾、灾害管理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从而达到综合防灾与减灾的目的。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综合防治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1556(2003)0120032204α1 地质灾害灾情地质灾害属于自然灾害中的一个重要灾种,它不仅给人类生命带来威胁,而且对环境、资源、财产等均具有破坏性。

由于地质灾害具有区域性、突发性的特点,有时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大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例如:1970年秘鲁瓦斯卡兰山一起滑坡灾害造成18000人死亡;1963年意大利瓦依昂水库滑坡的涌浪而诱发的坝下游洪水造成了2600人丧生,并导致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双曲拱坝因此报废; 1981年我国四川盆地因暴雨而诱发大小不等的山地地质灾害共6万多处,损失惨重。

据联合国救灾署1991年公布的资料,全世界受自然灾害影响的人口正以每年6%的数量在增加。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导致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的自然灾害。

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地质灾害常常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对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一种系统的分析方法,旨在确定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及其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影响。

评估地质灾害风险的目的是识别潜在的风险,以制定合适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包括地质条件、气象数据、历史灾害事件等。

评估结果通常以概率和风险指标的形式呈现,方便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

基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减轻灾害影响的重要手段。

预防措施通常可以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类。

工程措施主要通过建设和加固防灾设施来减轻地质灾害的影响。

例如,在山区,可以采取种植树木来加固土壤,修筑水泥堤坝来防止土石流的发生,修建护岸来防止河流决堤等。

此外,还可以利用地下支挡和排水技术来加固山体和提高斜坡的稳定性。

工程措施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但在有效减轻灾害风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非工程措施则主要通过改变人类活动方式和调整土地利用来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

例如,在高风险地区,可以限制或禁止居住和工商业活动,减少人口暴露在地质灾害的威胁下。

此外,还可以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提高灾害事前防范的能力。

非工程措施尤其适用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条件的地区,并具有较低的成本和环境影响。

除了预防,灾害管理和应急响应也是减轻地质灾害影响的重要环节。

灾害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包括政府、学术界、企业和社会组织等。

有效的灾害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法规,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应急响应措施也需要预先制定和训练,以应对突发地质灾害事件。

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的背后,科学技术的进步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例如,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得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测更加精准和及时。

同时,模拟和数值模型的应用也为预防措施的制定和评估提供了重要工具。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治措施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球表层构造活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地质现象,包括山体滑坡、地面塌陷、地震等。

这些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一、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指对潜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脆弱性以及暴露程度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以量化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威胁。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数据:搜集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水资源、地质结构、气象气候等相关数据。

2. 分析危险性:通过研究历史地质灾害事件,评估潜在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规模和可能的影响范围。

3. 评估脆弱性:考察受威胁区域的人口、建筑物、基础设施等暴露于地质灾害的脆弱程度,以及其对灾害的承受能力。

4. 量化风险:综合危险性和脆弱性的评估结果,利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如风险指数模型,进行风险的量化分析和评估。

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可以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根据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1. 山体滑坡:加强对潜在滑坡区的监测和预警,采取土体均衡和排水措施增强山体的稳定性。

在滑坡区域适当地设置支挡结构和进行植被恢复,减少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2. 地面塌陷:加强地表沉降的监测,对可能塌陷的区域进行必要的治理和补强。

控制地下水开采和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减少人类活动对地下土壤的影响。

3. 地震:加强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在建筑设计中采用抗震技术,对老旧建筑进行修复或加固。

加强地震研究和科普工作,提高人民的地震防范意识。

三、地质灾害风险管理除了防治措施,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灾害数据库:收集、整理和管理历史灾害事件和相关数据,以便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出预测和应对。

2.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地质灾害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

河南省桐柏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河南省桐柏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河南省桐柏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龚巍峥;赵康宁;孟晶晶【摘要】This paper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geological basis for future disaster prevention,by initiating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is area,analyzing the distributing rule & feature and evaluating the stabilityof disaster.%从桐柏县地质背景条件入手,分析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与特征,评价其稳定性,为后期灾害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地质依据。

【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688-691)【关键词】地质灾害;稳定程度;防治对策【作者】龚巍峥;赵康宁;孟晶晶【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环境勘查院,河南郑州 450051;河南省地质环境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51;河南省地质环境勘查院,河南郑州 4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P6940 引言桐柏县位于河南省南部豫鄂边区,桐柏山腹地,南阳盆地东缘,面积1 941 km2,总人口43万,千里淮河于此处发源,南北气候在这里交替,桐柏山连起豫鄂两省,中原与南楚文化相互交融。

该县资源富集,尤以旅游、矿产、林果、畜牧、水产、土特产著称,被誉为“全国特大资源宝库县”。

但该区历史上多次发生地质灾害,冲毁农田矿山,损坏建筑房屋,严重威胁人们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阻碍了经济发展。

1 地质背景条件桐柏县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9℃,多年平均降水量1 173.4 mm,年最大降水量1 542.9 mm。

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份。

在地域分布上,南部山区相对多雨,且受地形影响形成多个降雨中心,偶发大雨、暴雨等强对流灾害性天气,24 h最大降水量达376 mm,1 h最大降水量达189.5 mm(2010年)。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措施研究作者:刘刚梁晨璐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67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技术的全面进步,我国在地质灾害监测、防治方面的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其中,针对地质灾害的风险区划和综合防治,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与土地资源管理规划、地质勘察、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密切相关。

文章阐述了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及综合防治的基本内容及意义,探讨了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和风险识别要点。

从监测预警、风险体系构建、强化应急救援、技术升级及人才培养等角度,对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及综合防治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及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综合防治引言:地质灾害作为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严重威胁的自然灾害类型,历年来都表现出监测难、危害大等特点。

随着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理念越来越科學,关于地质灾害风险的区划管理及综合治理水平越来越高。

在新时期,有必要进一步就地质灾害的风险特征、风险区划及综合防治工作进行科学研究,为维持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可靠基础。

一、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及综合防治概述(一)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主要是指针对一定区域,通过地质勘测、环境监测、历史灾害分析等方法,对该区域不同地质灾害发生概率、风险进行评估,进而按照风险等级进行分区,再开展针对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的过程。

总体来讲,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由三方面工作构成:其一,勘测分析。

即利用地质勘测技术,对相关地区地质特征、地层结构、地势地貌特征及地质环境演化进程进行分析,以评估不同区域发生地质灾害的种类、可能性及危害程度等。

甚至还可以对相关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进行预估并提前作出应对措施。

其二,风险分区。

风险分区是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的核心部分,即通过勘测评估之后,根据风险大小、风险概率等,对相关地区发送地质灾害的情况进行区域划分,通常分为低风险区,中高风险区及高风险区等。

道孚县城及周边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与风险评估制图

道孚县城及周边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与风险评估制图
【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 目( 1 2 1 2 0 1 0 1 1 4 0 0 0 6 )
土, 下 伏基 岩为 三叠 系侏倭 组变 质 砂岩 与板 岩 、 碳 质板
岩。该 区人工弃体严重 , 典型地质灾害点 为铁 矿沟泥 石流 , 历史上曾发生大型泥石流灾害 , 目 前正处于中一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0— 0 9 4 1 ( 2 0 1 3 ) 1 2— 0 0 6 0— 0 4
风 险 评 估 与 管 理 是 地 质 灾 害 研 究 的 热 点 与 难 多在 3 0 。 一 5 0 。 之间 , 局部地 区地层呈倒转状态 , 岩体节
点… , 尤其区域性 的易 发性 区划与风险评估制图是地 理 裂 隙发育 。河 流 阶 地 发育 , 河 谷地 带 发育 有 第 四 系
质灾 害管 理 的基 础 和 决 策依 据 。在 易 发 性 区 划 方 面 ,
冲洪积及泥石流堆积物 , 河谷两岸斜坡 地带发育有崩
2 0世 纪 8 0年 代 初 开 始 国 内主 要 采 取 两 种方 法 , 一 种 坡积及残坡积松散碎石土 , 植被稀疏 , 以灌木为主 , 覆
是根据地质灾害分布图和各类定量 、 半定量化 的影响 盖率约 3 0 %。鲜水河大断裂紧邻道孚县城 , 呈北西一 因素图确定地质灾害敏感性指标 , 再对各敏感性指标 南东走向, 倾角 4 5 。 ~ 7 0 。 , 破碎带宽 5 0 0~ 6 0 0 m, 断距 > 1 0 0 0 m, 目前正处于活动期 。区 内地质环境脆弱 , 进行 叠加 分析 ; 另 一 种 是 通 过对 地 质 灾 害 影 响 因素 的 理论分析 , 采用打分或评级的方法赋予各因素权重 , 对 地震灾害频发 , 降雨相对集中, 加之近几年大规模的修

新疆干旱区地质灾害区划与减灾对策

新疆干旱区地质灾害区划与减灾对策

新疆干旱区地质灾害区划与减灾对策地质灾害的频发将直接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给国家经济建设带来损失。

本文介绍了新疆的自然地理情况和其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和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将新疆干旱区进行地质灾害区划,提出了相关减灾对策。

标签:新疆地质灾害区划新疆省位于我国西北部,亚欧大陆腹地,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地质环境复杂,时常遭遇各种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而地质灾害的频发将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给国家经济建设带来较大损失。

因此,将新疆干旱区进行地质灾害区划,并制定相关的减灾对策,对于预防、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维护人民安全和国家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新疆自然地理情况概述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亞欧大陆腹地,四周群山环绕,远离海洋,是我国干旱区的主体。

新疆位于东经73°40′~96°18′、北纬34°25′~48°10′之间,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份。

新疆的地形素有“三山夹两盆”之称,其北部为平均海拔3000米的阿尔泰山;南部为平均海拔高达在4500~5000米之间的昆仑山;而平均海拔3500~4000米的天山横亘新疆中部,将其分为南北两半,南部为塔里木盆地,北部为准噶尔盆地,通常将天山以南称为南疆、天山以北成为北疆[1]。

由于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四周有高山环绕,因此海洋气流不易到达,呈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平均降水量较小。

南疆平原区年降雨量基本不超过50mm,北疆平原区降水量在100~200mm间,随着海拔的升高,山地降水量逐渐上升。

此外,新疆的降雨主要集中在4月至8月,这段时间的降水量占新疆年降水量的40%~80%。

2地质灾害类型新疆地质灾害种类较多,且不同成因、不同地带的地质灾害表现形式和危害强度各不相同。

在新疆干旱区发生频次较多、影响较大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较强的灾害和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等变化较慢、具有牵延性特点的环境灾害。

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实践与对策(一)

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实践与对策(一)

齐干,博士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高校兼职研究生导师。

先后获得地质工程专业学士、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硕士和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11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博士后出站。

主要从事地质灾害调(勘)查评价、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矿山地质环境、岩土工程等方面研究。

先后主持或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3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获发明专利1项,参与行业团体标准规范编制4项。

地质灾害是指地球在内动力、外动力和人类工程动力作用下发生的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阻碍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地质现象。

北京地区受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断裂构造发育、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等自然条件和长期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山区存在大量泥石流、滑坡、崩塌、采空塌陷等突发地质灾害。

北京是世界上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首都城市之一,具有灾种多、群发性、高隐蔽性、高突发性和时间上的集中性等特点。

1949年以来,北京地区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超过6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其中泥石流灾害共致死500余人,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9次,超过100人的2次;崩塌、滑坡共造成70多人死亡、200多间房屋被毁;采空塌陷共造成6人死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

特别是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这是自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降雨,给首都带来一场特大自然灾害并诱发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了79人遇难,经济损失116.4亿元。

长期以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技术支撑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防治成效显著、成绩突出,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综合防治实践经验,但总体防治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工作任务艰巨,仍需长期持久从法制建设、行政管理、经济投入、科技支撑、宣传教育等方面加强综合防控,建立高效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基于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的易发性分区——以甘肃崇信县为例

基于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的易发性分区——以甘肃崇信县为例

式中 : z ——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 ;
式中 : 分别为控制评价单元地质灾害形成 的地质 条件( D ) 、 地形地貌条件 ( ) 、 气候植被条 件 ( Q ) 、 人为条件( R ) , 各评价指标 的选取与评判标准依据
z 。 ——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指数 ; r ——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权值 ;
重要 的现实 意义 。
2 地质灾 害现状
根据调查 , 崇信县境 内已发育 的地质灾害 1 0 1 处, 主要为滑坡 、 崩塌、 泥石流、 地裂缝及地 面塌陷五 个类型 J 。1 0 1 处已发生的地质灾害中滑坡 4 0 处,
占总数的 4 0 %, 崩塌 4处 , 占总数 的 4 %, 泥石流沟 4 2条 , 占总数 的 4 1 %, 地裂缝 6处 , 占总数 的 6 %, 地面塌陷 9 处, 占总数的 9 %, 可 以看 出, 灾害类型 以滑坡、 泥石流居多 , 其他类型相对较少 。如图 I 所
第2 9卷
第1 9期
甘肃科技
Ga n s u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己2 9 N o . 1 9 O . 2 0 1 3
2 0 1 3 年 1 O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基 于地 质 灾 害综 合危 险 性 指数 的易 发 性分 区
— —
以甘 肃 崇信 县 为例
— —
现状地质灾 害强度指数 ;
r ——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权值。 3 . 2 . 2 潜在地质 灾害强度指数计算
崇信县实际情况定出标准( 见表 1 ) 。A 分别为各形 成条件的权值 , 根据实际情况分配 ( 见表 1 , 2 ) 。
表 1 影 响因子权重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作者:牟小飞符亚衡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第07期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灾害十分普遍。

地质灾害不仅仅是威胁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于经济发展的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地域性的特点,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灾害的防治上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但是鉴于的特殊国情,灾害从根本上杜绝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中,作为防治手段的一种,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险进行区划,开展预防性的研究,对于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大有裨益。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综合防治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的类型与种类在我国都有出现,全国范围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风险。

可以说地质灾害是我国面临的主要灾害之一。

随着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加以整治,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质灾害爆发的时间就会越短,损失就会越大。

一、地质灾害灾情作为自然灾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灾害不仅仅是给人类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而且对环境自身也有着非常大的破坏性。

地质灾害的突发性与区域性是灾害中的遇难人数相当惊人。

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仅在前九个月中就发生地质灾害2.99万起,造成人员伤亡的有368起,其中造成死亡(失踪)人数2892人,直接经济损失在62.6亿人民币。

相对于去年同时期,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以及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经济损失分别增长了1.8倍、5.5倍、2.7倍。

据联合国救灾署公布的数据资料显示,全世界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的人口正在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遭受的损失尤为严重。

在1960~1990年三十年的时间里,平均每年大约有十万人死于自然灾害,其中发展中国家占到了其中的四分之三[1]。

二、地质灾害区划现状及问题分析目前,关于地质灾害区划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第一,将地质灾害的分布图与各种因素图相互叠加起来,设定对地质灾害的敏感性系数,然后对个敏感性系数进行处理。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浅析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浅析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浅析作者:马保元来源:《西部资源》2021年第05期摘要:本文结合翁源某温泉酒店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在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危险性分区标准,对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区,最后评估建设场地的适宜性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防治措施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增加城市以及乡村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成为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当前,地质灾害以及地质环境问题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带来的问题频发。

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增多,容易导致单一的地质灾害逐渐衍变成为灾害链。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通常地质灾害不单独发生,普遍来说地质灾害具有相关性及群发性。

因此,对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探索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发生的防治方法,对提升项目施工的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工程概况拟建项目场地呈近南北向不规则形,拟规划建设4栋建筑物:酒店大堂(3F)、酒店客房(23F)、温泉接待厅(3F)、宴会厅(3F),宴会厅部分区域设置1层地下室,开挖约4.5m~6.3m。

拟建工程场地北侧为Y706乡道,水泥路面,路宽约3m。

周边为自然山体,高约27m~113m,植被发育。

场地内主要形成挖方边坡、填方边坡、基坑边坡、自然边坡四类边坡。

2.项目区地质环境条件评估区处于剥蚀残丘地貌区,最大相对高差151.86m,整體地势较陡,坡度约30°,地形地貌条件中等;评估区内地层为第四系(Q),基岩为下侏罗统花岗岩(J1γ),区内地层与岩石条件简单;评估区受地质构造的影响较大,区内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地质构造条件中等;区内新构造运动微弱,区域地震稀少且震级多属微震,地震基本烈度属Ⅵ度区,区域地质背景条件简单;区内地下水位埋藏相对较浅,富水性中等,水量中等,地下水对场地工程施工影响较大,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区内岩土体类型较少,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区内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对自然地形地貌改变较大,对区内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中等。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 尹博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 尹博
3.我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的候,我们必须要加强相关的预警设备,保证每个监测预警环节的正常运行。从总体上来看,在各种危险或者隐患还存在的时候,所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区都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在进行相关的监测和预警的时候,要注意这三个方面:1)做好相关的衔接工作。我国现在基本已经建设起了全面的气象和水利方面的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所以每个地区要根据自己的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出相应的防止措施,从而做好相关的衔接工作。特别是在滑坡和泥石流频发的地区,以及容易出现山洪的地方,如果这里的人口有非常的密集,其城镇高多建立在峡谷地带。这时候一定要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通过要加强其设备监测的专业性,从而做到全面的监测和预防。2)在进行监测和预警的时候,要把传统和现代科技进行有效的结合合。比如随着现代信息网路技术的不但发展,可以采用电视、网络和手机信息等方式进行预警,并且要做到全面的覆盖。而对于一些相对贫困的地区,则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方式比如采用广播、鸣锣和有线电话等传统方式进行灾害预警,从而保证人们可以及时接受到预警消息。3)在进行灾难检测和预警的时候,要加强群众和人民的联动工作。在现代我国所采用的地质灾害防治主要的方法就是群防群策,在很多落后的地区,他们的监测预警任务主要就是靠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来完成的。
因此,在现代的许多地区,特别是县乡两级的人民政府部门在对灾难进行防御和预警不太重视,要利用好群防群测的这样的方法。所以政府要百姓进行群防群测技能的培训,对于那些自发参与到这样活动中的老百姓,进行适当的经费补贴,而且在这样的发展中,可以发放给他们一些简便有效的设备。
2.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2.1易发性分区:所谓的易发生区就是依照相关的规定,对容易出现灾害的地区进行区分。通常来说,地质灾害易发生性主要是依据其特征以及分布情况进行的,其中包括:地形地貌、底层岩性以及降雨量等。这些规则及影响,可将易发生分区划为:高发区、中级易发区、低发区、非易发区。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内容摘要:我国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人类各项工程和矿产资源开发、水库修建、公路建设等,都会对原本平衡的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程度的影响,从而使得各种不同地质灾害频繁出现。

而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了地面沉降、地裂缝、泥石流、滑坡、崩塌等,不同的地质灾害的特点、性质、影响各不相同。

基于此,相关人员必须要对地质灾害防治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借鉴较为成功的案例,结合地质灾害特点进行风险划分,科学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和体系。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综合防治;对策一、现阶段地质灾害的风险区划(一)地质灾害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脆弱,地质灾害较为集中,频率相对较高,影响范围较大,危害性相对较高。

受到各行业发展和资源开发的影响,我现有的地质灾害大约有80%左右都是因为人为活动而发生的,这使自然环境逐渐恶化。

且当地质结构和地形地貌发生相对运动,或是地壳不同部分变化、重组,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

由于地壳变化产生的地质灾害所经历的时间跨度相对较大,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性。

且专业人员在对地质灾害多发区进行深入的勘察与研究后,能结合人类活动和当地气象、自然环境等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危险和类型进行综合评定。

从而使得部分地质灾害具有可预见性。

(二)区域划分相关人员通常会利用结合多种因素和具体情况的叠加影响,或是灾害关系实现理论和灾害影响因素的方法,根据评级和打分,将地质灾害发生区域划分为危险性区域和易发生区域。

常规下,易发性分区主要是对极容易出现地质灾害的区域,根据其具体分布情况、主要特征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

可结合以往经验和理论体系引入系统分析法,对降雨量、底层岩形、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深层次研究,科学进行评估后,将其划分为非易发区,以及低发区、中发区、高发区。

危险性分区的依据是地质灾害的强弱状况和具体反应,一般会考虑降水量、地质条件、规模频次、灾害密度等因素,深入的总结和了解人类工程活动开展情况和工程强度。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与保障的几点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与保障的几点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与保障的几点措施发表时间:2020-12-29T14:34:25.39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作者:穆保荣高乾高换军[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需求也日益增加,在巨大利益的趋势下,也出现了乱挖乱采的情况,导致很多地区出现了频繁性的地质灾害问题。

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神角煤业有限公司 04210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需求也日益增加,在巨大利益的趋势下,也出现了乱挖乱采的情况,导致很多地区出现了频繁性的地质灾害问题。

地质灾害有泥石流、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等,这些灾害都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就以往的地质灾害防治经验,进行防治对策的分析,探讨其预防治理方法。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保障措施前言:由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滞后,导致其经济发展已经受到影响。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也将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如果对地质灾害发展现状缺乏了解,在开展防治工作的过程中就存在潜在威胁,因此,必须要加强地质灾害工作的专业性,这样,也才能更加高效的开展防治工作,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1.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一般来说,引发地质灾害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这两种。

如果地质灾害主要由自然因素所造成,被称之为“天灾”,是由于地质环境恶化所影响的,最终由国家政府部分来处理此类灾害。

如果是由人为原因所造成的地质灾害,那么就被称之为“人祸”,这类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个人来承担责任。

如果是由自然和人为两个因素所的灾害,技术上无法分辨何种原因居多,一般也会归类为自然因素来处理。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如果是因为历史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那么也将由政府部位对灾害进行负责处理。

另外,地质灾害主要具备隐蔽性、破坏性和突发性三大特点,很多自然灾害在发生之前都没有预兆,所以人们也没有办法作出防范。

基于地质灾害的以上特点,对于其防治工作来说,难度系数也比较大,最大程度地降低地质灾害所带来的破坏性是当前地质防治工作中的核心内容。

地质灾害分区及其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以山东东营市为例

地质灾害分区及其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以山东东营市为例

地质灾害分区及其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以山东东营市为例韦仕川;冯科;黄朝明;栾乔林【期刊名称】《地域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09(28)6【摘要】运用概率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对区域地质灾害进行评价,探讨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影响及其分区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所构建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及其指标体系,整体上能够反映研究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因素特征,统计分析结果较好体现研究区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现状;②提出的基于地质灾害分区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的空间布局设计方案更加切合区域土地利用环境特征,具有更强的实践性与针对性.研究结论显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分析地质灾害因素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可进一步提高规划对未来区域土地利用的指导作用.【总页数】5页(P75-79)【作者】韦仕川;冯科;黄朝明;栾乔林【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口,570228;浙江大学,东南土地管理学院,杭州,310029;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口,570228;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口,5702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3【相关文献】1.主成分聚类分析在县域生态经济分区中的应用——以东营市河口区为例 [J], 赵东娟;齐伟;杨芬2.模糊数学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中的应用--以九甸峡水利枢纽为例 [J], 宋丹青;鲍春3.地质灾害防治分区方法的应用研究-以山东省莱州市为例 [J], 刘海平;吕宝平;王经4.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中降雨致灾营力的处理与应用——以山东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为例 [J], 魏嘉;魏媛5.证据权法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中的应用——以大埔县为例 [J], 罗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尹博
发表时间:2019-09-03T10:35:52.82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2期作者:尹博侯赤金[导读] 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除了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还会对人们的财产、环境及各项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云南省昆明市 650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工工程活动不断增加,地质灾害风险的发生几率也在不断增加。

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为了更好的地质灾害进行预防,需要加强地质灾害发生分析,然后制定相对应的治理措施,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

本文主要对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和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的主要对策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区划;防治措施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rtificial engineering activities are increasing, and the risk of geological hazards is also increasing. The occurrence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will have a great impact on people's lives. In order to prevent geological disasters better,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analysis of the occurrence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then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t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This pap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risk zoning of geological hazards and the main countermeasures of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eological hazard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geological hazards; risk zon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除了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还会对人们的财产、环境及各项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而且因地质灾害无法提前准确预测,且发生规模较大,所以一旦发生,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甚至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

因此,对地质灾害风险进行分析区划,并制定有效综合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1.我国地质灾害现状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时间突发性以及空间规律性的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调查统计,在近20 年的时间内,我国几乎每年都有发生死亡百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

仅在1998 年,我国共计有18 万起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发生,包括了滑坡、泥石流以及崩塌,其中447 处规模较大,共造成270 亿人民币的经济损失。

从我国最近十多年发生的地质灾害来看,总体的特点如下:在我国受到滑坡、泥石流以及崩塌等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庄有1 万多个,县级城镇有400 多个,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受到地质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近些年来,尽管我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质灾害的理论研究以及防治水平,但是地质灾害依然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为了有效的防治我国的地质灾害,需要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以及风险性进行区划,并对此进行预防性的研究,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以及高风险区域进行圈定划分,以便于国土规划、灾害管理以及减灾防灾工作的展开,从而达到综合的防灾减灾的目的。

从今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区域来看,西部地区将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区。

但是我国西部地区恰恰是我国地质灾害高发区域,地质环境十分脆弱,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能源开发等人类活动,势必会加重该地区的地质灾害,因此,我国地质灾害的防治依然面临严峻的考验。

2.地质灾害风险区划2.1易发性分区:所谓的易发生区就是依照相关的规定,对容易出现灾害的地区进行区分。

通常来说,地质灾害易发生性主要是依据其特征以及分布情况进行的,其中包括:地形地貌、底层岩性以及降雨量等。

这些规则及影响,可将易发生分区划为:高发区、中级易发区、低发区、非易发区。

2.2危险性分区: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分区主要是依据当地的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

从危险性方面对地质灾害进行分区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地质灾害的规模、密度及频次、自然条件、地质条件、降雨量及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等。

根据以上方法及影响因素从危险性方面分区可将地质灾害分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及无危险区四个区域。

3.我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的主要对策3.1切实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在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监测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加强相关的预警设备,保证每个监测预警环节的正常运行。

从总体上来看,在各种危险或者隐患还存在的时候,所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区都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在进行相关的监测和预警的时候,要注意这三个方面:1) 做好相关的衔接工作。

我国现在基本已经建设起了全面的气象和水利方面的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所以每个地区要根据自己的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出相应的防止措施,从而做好相关的衔接工作。

特别是在滑坡和泥石流频发的地区,以及容易出现山洪的地方,如果这里的人口有非常的密集,其城镇高多建立在峡谷地带。

这时候一定要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通过要加强其设备监测的专业性,从而做到全面的监测和预防。

2) 在进行监测和预警的时候,要把传统和现代科技进行有效的结合合。

比如随着现代信息网路技术的不但发展,可以采用电视、网络和手机信息等方式进行预警,并且要做到全面的覆盖。

而对于一些相对贫困的地区,则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方式比如采用广播、鸣锣和有线电话等传统方式进行灾害预警,从而保证人们可以及时接受到预警消息。

3) 在进行灾难检测和预警的时候,要加强群众和人民的联动工作。

在现代我国所采用的地质灾害防治主要的方法就是群防群策,在很多落后的地区,他们的监测预警任务主要就是靠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来完成的。

因此,在现代的许多地区,特别是县乡两级的人民政府部门在对灾难进行防御和预警不太重视,要利用好群防群测的这样的方法。

所以政府要百姓进行群防群测技能的培训,对于那些自发参与到这样活动中的老百姓,进行适当的经费补贴,而且在这样的发展中,可以发放给他们一些简便有效的设备。

3.2加强应急救援工作1) 加强我国地质灾害的应急能力,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中,要将公安消防、武警官兵以及解放军的力量充分运用到地质灾害的救援中去,同时要加强对交通、通信以及专业设备的配备,定期组织进行应急演练,以便加强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加强基层防范地质灾害的能力,将乡村地质灾害的应对能力不断建设提高,在汛期的时候,要加强监察检查,同时安排专人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察巡视。

除此之外,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至少每年在汛期之前组织一次应急避险的演练。

4.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地质灾害具有独特的突发性及区域性,所以灾害一旦发生,将造成严重后果。

传统的灾害风险评价方式并不能客观表现灾害的特征,对相关综合治理策略的制定也没有太大的借鉴意义。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借鉴相关经验,根据地区具体情况,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进行风险区域划分。

同时,根据风险区域划分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策略,以此使防治策略发挥最大化作用,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郭富赟,孟兴民,张永军,李松,谢正团,熊木齐,郭鹏.甘肃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方法探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0(05):604~610.
[2]袁四化,王慧彦,刘晓燕,邓金宪,张耀文,李海君.基于GIS 的滦县地质灾害风险区划[J].自然灾害学报,2013,22(06):142~150.
[3]王雁林,郝俊卿,赵法锁,李芳.汶川地震陕西重灾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探讨[J].灾害学,2011,26(04):35~39.
[4] 陈璧瑕. 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0):130-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