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上市路径分析
中国铁建分拆上市路径选择及市场反应研究
中国铁建分拆上市路径选择及市场反应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铁建作为国内建筑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一直以来在建筑工程、房地产、装饰装修、产品制造等领域有着较为出色的业绩和市场表现。
而近年来,中国铁建公司逐渐有了在资本市场上开展更多业务的提出,并在这一背景下,分拆上市便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铁建分拆上市的路径选择及市场反应,并对相关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中国铁建分拆上市背景中国铁建是中国最大的建筑施工企业之一,具有超过60年的历史。
其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的业务,业绩稳定,规模庞大。
作为国有企业,中国铁建一直以来的资本运作主要集中在国内,上市渠道相对狭窄。
但随着国内建筑工程行业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国外市场的开拓,公司对资本运作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中国铁建考虑通过分拆上市的方式,实现资产的有效配置,推动公司的战略发展。
二、分拆上市路径选择对于如何进行分拆上市,中国铁建有着多种选择。
公司可以选择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这是最直接的方式,也可以利用公司自身在国内的知名度和业绩,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公司还可以考虑到在境外市场上市,这有利于扩大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获取更多的融资渠道。
中国铁建还可以考虑在香港上市。
香港股市以其国际化、规范化和开放式的特点,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和投资者的关注。
中国铁建如果选择在香港上市,还可以充分利用香港的封闭市场和金融体系,规避国内股市的波动性和政策风险。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着丰富的金融资源和资本市场,有助于提高公司在全球的影响力。
在做出分拆上市的选择之后,中国铁建还需要考虑到上市后的公司治理、股权结构和投资者关系的重构。
在分拆上市的过程中,中国铁建需要制定合理的上市计划和策略,以实现公司的长期发展。
三、市场反应研究关于中国铁建分拆上市的市场反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市场对分拆上市的态度、投资者的反应、公司业绩的表现等方面。
境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路径分析
境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路径分析摘要:随着上市公司业务发展的多元化,将部分业务分拆上市做大做强成为上市公司的需求所在。
本文从相关政策解读、路径优劣对比两方面,对境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3种路径进行分析,以便从分析中得到启示,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分拆上市;路径;上市公司;政策解读分拆上市是指母公司将其具有独立盈利能力、稍加整合就能上市的部分业务或子公司进行改造,实现单独上市的资本运作方式。
分拆上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或者未上市公司将部分业务或子公司从母公司独立出来单独上市;狭义的分拆仅指已上市公司的分拆上市。
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主要热衷的是狭义的分拆上市,自2000年同仁堂(600085.SH)成功分拆同仁堂科技(1666.HK)到香港创业板上市以来,掀起了境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热潮,本文将针对境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主要路径进行探讨。
一、境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相关政策解读目前境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主要有分拆子公司在境外上市和在境内上市两种类型。
其中,在境内上市又有两种方式,一是拆分的子公司直接IPO,二是拆分的子公司借壳上市。
(一)分拆子公司在境外上市的相关政策在已有的案例中,境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在境外上市,主要是指在香港市场上市,需符合《关于规范境内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证监发[2004]67号)的规定。
该通知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历次募集资金投向、上市公司与所属企业不存在同业竞争、所属企业的净利润和净资产在上市公司的占比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同时,发行人到境外上市还需满足境外市场的发行上市条件。
(二)分拆子公司在境内上市的相关政策1、直接IPO的相关法规要求目前中国证监会(下称“证监会”)明确境内上市公司可以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但并没有出具正式的法律法规文件,只在创业板发行监管业务情况沟通会和保荐代表人培训会中提出框架性的规定,且针对分拆上市社会争议较大、操作难度高的情况,采取审核标准从严的理念。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审计路径研究
问题 , 深究财务 舞弊原 因, 制定有效 防范措施 , 提 出财 务审计路径 , 是 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 , 本文 以
( 四) 上市公司融 资与再融资动机 美国企业的融 资特点较 为突出。首先表现 为对于
在金融体 系的相 关背景下 , 美国企 注册会计师为审计主体 , 通过 案例分析展开研究 。 希望 直 接融资较为偏好。 通过本文的研究 , 能够重现广大投 资者对 上市公司 、 证 业较 为倾 向于资本市 场融资模式 。对于中小企业 的融 券市场 的信心 , 切实实现证券市场的优化 资源配置 , 促 资需求 , 美国早 在 1 9 7 1 年创建 “ 二板市场” ( N A S D A Q
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 的调整与布局 。 同时, 其财务信息 绩和地方利益 , 地方政府以保护伞的 角色 , 对上市公 司 进而满足 当地政府或领导的私欲。 如政府 帮 的真 实披露无论是对于我国经济的健 康发展 ,还是对 进行操控 , 于社会大众的公信 , 都有着极 其重要 的实践意义 。 该背 助 “ 带病” 过关 的云南“ 绿 大地” 丑 闻、 五粮 液集团 的关 景下 。 为了促进我 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揭 示财务舞弊 联 交易等。
7 4 6 . 1 8 1 1 9 0 . 1 1
4 3 8 3 . 8 3
5 9 0 3 5 7 6 7 - 5 8
1 . 6 4 %
8 . 0 5 %
2 4 4 % 3 . 0 5 %
9 5 1 9 . 6 2 5 1 3 5 . 7 9
披露 、 费用舞弊等 , 不管何种舞弊行 为 , 大多是 以“ 利”
为其 终 极 目的 。
( 五) 财会人员职业道德亟待 加强
我国独角兽企业境内上市主要方式比较
Sweeping over the Management管理纵横 | 157我国独角兽企业境内上市主要方式比较刘 柳南京审计大学 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随着新经济模式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利好政策,独角兽企业趋于A 股上市。
本文首先比较了独角兽企业在境内上市的不同方式,分析各自利弊并结合了相关案例,为拟境内上市的独角兽企业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独角兽企业;上市方式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0)30-0157-03一、引言独角兽企业往往具有极大的成长空间和较高的估值水平,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新经济的发展方向,它对于发展国家的创新型科学和技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然而由于我国A 股对于上市有着包括主体条件、财务条件等在内的诸多规定,限制了很多独角兽企业在A 股的上市,因而这些企业往往倾向于在海外上市,主要为美国及香港。
而近几年,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不断攀升,截止2019年,已达到218家,企业总估值约为7964亿美元,其数值十分可观。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企业转向海外上市,会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数量可观的损失。
因此,随着新经济发展的势不可挡,我国在对金融体制进行调整时,已经开始寻求促使独角兽企业在境内市场上市的方法,并自2018年起,已经陆续颁布了一些利于相关企业的政策,以招揽已经在境外成功上市的独角兽企业回归A 股。
中国证监会在2018年宣布允许部分独角兽企业作为试点发行存托凭证,前提是该企业能够达到相关标准。
另外,中国证监会还在2019年取消了之前对于双层股权结构公司的上市限制。
也就是说,众多独角兽企业拥有了更多机会和动因来在国内上市。
然而,独角兽企业在国内上市也有着众多的选择,因此,本文旨在比较独角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市的主要方式,分析其区别并探讨不同方式的利弊,进而为拟在国内上市的独角兽企业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一)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这个理念可以追溯到2013年,知名投资人Aileen Lee 用它来命名这样一类企业,在近十年内成立的、拥有超过10亿美元的市场估值的公司。
10大巨头的崛起中国十佳上市公司的产融结合之路
10大巨头的崛起中国十佳上市公司的产融结合之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企业崛起为世界级巨头。
这些公司在实现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积极探索融资的新路径。
本文将介绍中国十佳上市公司的产融结合之路,探讨它们在不同行业中的创新模式和成功经验。
一、阿里巴巴:线上线下一体化阿里巴巴作为一家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战略,实现了产融结合。
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是电子商务平台,但公司也积极布局物流、金融等支持产业的领域。
阿里巴巴通过蚂蚁金服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帮助其实现快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电商行业的领先地位。
二、腾讯:产业链延伸腾讯以互联网服务为核心,通过产业链延伸实现了产融结合。
腾讯除了提供社交娱乐等通信服务外,还积极投资各类互联网企业,包括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
通过这样的布局,腾讯成功实现了产业链的全面覆盖,实现了产业发展与融资的良性循环。
三、华为:技术创新与合作共赢华为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通过技术创新与合作共赢实现了产融结合。
华为积极为各大电信运营商提供设备和解决方案,在发展核心业务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此外,华为还与全球各大高校及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共同推进技术研发和创新,实现产融结合的良好发展。
四、百度:人工智能赋能产业百度作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实现了产融结合。
百度在互联网搜索、在线广告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也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
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百度推出了人脸识别、智能驾驶等创新产品,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实现了产融结合的良性发展。
五、京东:物流与金融的融合京东作为中国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物流与金融的融合实现了产融结合。
京东在构建全球物流网络方面投入巨大,通过自建物流体系和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实现了快速高效的物流配送。
同时,京东通过金融平台为供应链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进一步巩固了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关系。
企业上市的基本作业流程和成本分析
【企业上市是一个极其专业而庞大系统工程,“内部”全部没经验。
传统做法是到开启IPO那一刻才借助“外力”,对企业进行脱胎换骨、或拔苗助长,结果常常是事倍功半、治标不治本。
正确做法是内部先把工作做在前面和日常化,严格按资本市场标准和投资者期望“倒推规范”企业,处理法务财务等关键问题,才有可能事半功倍,做到风险、成本、时间三可控!下文是传统做法基础步骤和成本,从中可启发我们有针对性地把前面工作做好,争取水到渠成】企业上市基础步骤通常来说,企业欲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必需经历综合评定、规范重组、正式开启三个阶段:一、综合评定企业上市是一项复杂金融工程和系统化工作,和传统项目投资相比,也需要经过前期论证、组织实施和期后评价过程;而且还要面临着是否在资本市场上市、在哪个市场上市、上市路径选择。
在不一样市场上市,企业应做工作、渠道和风险全部不一样。
只有经过企业综合评定,才能确保拟上市企业在成本和风险可控情况下进行正确操作。
对于企业而言,要组织发动大量人员,调动各方面力量和资源进行工作,也是要付出代价。
所以为了确保上市成功,企业首先会全方面分析上述问题,全方面研究、审慎拿出意见,在得到清楚答案后才会全方面开启上市团体工作。
二、内部重组企业首发上市包含关键问题多达数百个,尤其在中国这个特定环境下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很多财务、税收、法律、企业治理、历史沿革等历史遗留问题,而且很多问题在后期处理难度是相当大,所以,企业在完成前期评定基础上、并在上市财务顾问帮助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预先处理好部分问题是相当关键,经过此项工作,也能够增强保荐人、策略股东、其它中介机构及监管层对企业信心。
三、开启工作企业一旦确定上市目标,就开始进入上市外部工作实务操作阶段,该阶段关键包含:选聘相关中介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审计及法律调查、券商教导、发行申报、发行及上市等。
因为上市工作包含到外部中介服务机构有五六个同时工作,人员包含到几十个人。
所以组织协调难得相当大,需要多方协调好。
中国企业整体上市的模式比较与策略选择
“ ” 壳 不变 , 拟 ) ( 注入资产进入 了该壳 , 上市公 司的大股
东 利 用 该 壳 实 现 了整 体 上 市 ;第 二类 ,存 续 的 上市 公 司 是 一 个 新 的上 市 公 司 ( O方 式 ) 即 新 造 一 个 “ ” 整体 I P , 壳 , 上市后 , 原来 的 上市 公 司被 撤 销 , 资 产进 入 新 壳 。或者 其 旗 下 没 有 上 市 公 司 的集 团公 司 ,通 过 整 体 改 制 为 股 份 公 司并 首 次 公 开 发 行 股 票 ,其 资产 全部 进 入上 市 公 司 ;第 三类 , 来 有 两 个 上 市 公 司 , 原 即两 个 “ ” 整 体 上 市 后 , 壳 ,
两 个壳合并 为一 ,或者其 中一个壳存续 ,另一个壳则被
撤销 , 资产注入前者 。 其 这 一 分 类 方 法 与 大 多 数 文 献 的分 类 并 没 有 本 质 的
维普资讯
中国企 业整 体 上 市 的模 式 比较 与 策 略 选 择
区别 , 是 借 助 了 “ ” 一 概 念将 各 种整 体 上 市模 式 加 只 壳 这 以浓 缩 和 明晰 。接 下 来 , 们 将 采 用 多 级 分 类 法 , 这三 我 在 种 类 别 的基 础 上 进 一 步 细 分 ( 表 1 。 见 )
407 ) 10 9
与金 融业 研 究。 ( 南长 沙 湖
由 于历 史 等 方 面 的原 因 ,相 当一 部 分 中 国企 业 ( 集 团 )在 上 市 时 采 用 了 分拆 资 产上 市 的方 式 ,产 生 了公 司 规模 小 、 联 交 易 严 重 、 理 机 制 不 完 善 等 诸 多 问 题 。随 关 治 着 股 权 分 置 改 革 逐 步 推 进 和 相 关 整 体 上 市 鼓 励 政 策 的 陆 续 出 台 , 市 公 司资 产 重 组 进 而 实 现 整 体 上 市 的 案 例 上 不断涌现。 目 前 关 于 整 体 上 市 模 式 的 分 类 主 要 分 为 两 种 意 见 。一 种 意 见 是 三 类论 , 为整 体 上 市 的基 本 模 式 可 分 认 为换 股 IO、 股 并购 和增 发 收 购 ( 其 澎 等 ,04; 大 P 换 方 20 蔡 贵 等 , 0 6 三 类 。另 一 种 意 见 是 五 类 论 , 为有 五 种 基 20 ) 认
中国企业在美上市融资路径分析
中国企业在美上市融资路径分析一、美国上市特点(一)中国企业在香港、美国和新加坡上市比较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地点,主要为香港、美国和新加坡。
下香港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很多国际机构投资者将亚洲总部设在香港,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具有地理、文化与资金方面的优势。
香港联交所为鼓励内地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赴港上市,于2004年初专门修改了上市规则,放宽大型企业赴港上市在赢利与业绩连续计算方面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型国有企业赴港上市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与香港证券市场相比,新加坡市场整体规模较小,因此新交所鼓励中国内地的中小民营企业赴新加坡上市,近年来在新加坡新上市的中国企业数量增长较快。
美国投资者对网络等高科技股票的认同度极高,且美国新上市市盈率一般高于香港和新加坡,融资额也较高。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2004年三地公开发行的普通股平均融资额美国是香港的2.23倍、新加坡的21倍。
另一方面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要求相对严格,上市成本较高。
(二)美国资本市场特点1、巨大的资金来源。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市场,其股票总市值几乎占了全球的一半。
2、较高的公司市值。
全球主要股市“市盈率”比较(截止2006年底)美国证券市场崇拜高品质、高成长率的企业。
企业在美国上市能以更高的市盈率筹到更多的资金。
多数成长型企业选择美国股市,尤其是在纳斯达克市场挂牌,比如雅虎、亚马逊等,均享有近200亿美元的市值。
3、极大的市场流通量。
美国股市是世界上流通量最大的市场,2006年平均日交易额超过800亿美元。
4、成熟而有经验的投资者。
基金是美国证券市场最主要的投资者,散户作用较小。
企业在美国上市能够获得一批成熟和有经验的股东,并拥有相当稳定的高市值。
5、严谨的法律,极高的透明度。
美国股市的法律保障和透明度,不仅能提升公司的形象和内部文化,而且能吸引更多世界级投资者。
6、良好的退出机制。
根据不同的市场和企业自身的情况,美国证券市场退出方法主要有:二级发售、限制性股票出售、职工股权分配计划等。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优劣势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优劣势分析与对策研究一、引言200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企业纷纷走向境外上市。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资本市场改革之一,境外上市在中国企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境外上市在为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扩大影响力方面,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利益。
但这种做法也存在一些不定因素,像政治影响力和国际市场变化,这些都是必须注意的。
二、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优势1. 海外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企业常常面临一些本地资本市场无法满足的需求。
良好的境外上市,使得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扩大了流动性,得到了门票更高的国际资本市场上的投资。
2. 全球化经营的切入点中国企业的境外上市也为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建立重要联络点提供了独特的机会。
经过境外上市,中国企业可以拓宽海外销售渠道、共享知识产权等资产、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并购、组建全球技术中心和人才培训基地等。
3. 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通过境外上市,企业可以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建立全球化的企业形象、吸引国际化人才、加强并购、提高信息透明度等。
境外上市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一条重要路径,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程度。
三、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劣势1. 监管不足和在国内市场上上市相比,在境外上市的公司需要面对更加严格的法律和监管机构的监管。
如果企业的法律意识较低或认为可以规避监管,则往往面临着巨大的法律风险。
2. 经营风险境外上市的企业必须意识到,不同的外汇汇率、政治风险、财务风险可能会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对企业的经营带来较大风险。
3. 资本市场波动与国内资本市场相比,境外上市的公司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盈利和收益环境。
因此,境外上市的公司需要考虑资本市场面临的风险,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战略规划。
四、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对策1. 加强法律和监管意识企业应该加强法律和监管意识,提高全员合规意识,确保规避风险。
2. 打造国际化经营体系企业可以通过组建全球技术中心和人才培训基地等等,达到全球化的经营,更好地响应市场的需求。
我国集团企业整体上市动因分析
我国集团企业整体上市动因分析【摘要】我国集团企业整体上市是近年来趋势。
本文从背景介绍和研究目的入手,探讨了集团企业整体上市的定义以及我国目前的现状分析。
政策因素和市场需求是推动集团企业整体上市的主要动因,同时公司内部也有驱动力。
整体上市对我国集团企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未来趋势也将继续增长。
我国集团企业整体上市是大势所趋,有利于企业规模扩大,资本运作灵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速度。
【关键词】我国集团企业整体上市、动因分析、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定义、现状分析、政策因素、市场需求、内部驱动力、影响、趋势、总结、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集团企业在国内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集团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大量资源和市场份额,对整个经济运行产生着深远影响。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集团企业整体上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企业主要通过拆分和独立上市的方式来实现资本运作和市场化改革。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企业规模的扩大,集团企业整体上市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集团企业整体上市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还可以促进企业的管理和治理水平提升,实现资源整合和产业链优化。
研究我国集团企业整体上市的动因,分析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促进我国集团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我国集团企业整体上市的动因进行深入探讨,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我国集团企业整体上市的动因,分析推动整体上市的各种因素,包括政策政策因素、市场需求和公司内部驱动力,并从整体上市对集团企业发展的影响,展望未来整体上市的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集团企业整体上市的现状,为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促进我国集团企业的稳健发展。
2. 正文2.1 集团企业整体上市的定义集团企业整体上市是指整个集团企业以一个实体的形式在资本市场进行公开发行和交易,包括母公司及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的股份一起上市。
境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路径分析
境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路径分析境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是指一个已经上市的公司将其业务分拆为两个或多个独立的法人实体,然后在资本市场上分别上市。
分拆上市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价值,优化资源配置,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下面重点分析境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路径,详述以下几个方面:需求分析、分拆的方式、法律法规的规定、具体操作步骤以及市场效果。
一、需求分析1.业务分离:公司的不同业务之间可能有不同的成长阶段、盈利模式和发展前景,通过分拆可以使业务更加专注,有助于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
2.资本金融:分拆上市可以为分拆出来的公司提供更加直接和灵活的资本运作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大公司融资能力。
3.分享价值:通过分拆上市,公司可以为股东和市场创造更多的价值,并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
二、分拆的方式1.境内公司注销设立新公司:境内上市公司通过注销自己已有的业务,设立新的独立法人实体,并以新公司的形式在资本市场上独立上市。
2.资产剥离设立新公司:境内上市公司将部分业务或资产剥离出来设立新的独立法人实体,并以新公司的形式在资本市场上独立上市。
3.重组上市:境内上市公司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合并、收购或重组,形成一个新的独立法人实体,并以新公司的形式在资本市场上独立上市。
三、法律法规的规定1.公司法:境内公司必须遵守公司法的规定,包括有关注销设立新公司、合并、重组等程序和条件的规定。
2.证券法:分拆上市公司需要遵守证券法的规定,包括有关信息披露、行为规范和投资者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3.监管规定:境内上市公司需要遵守中国证监会和上交所等相关监管机构的规定,包括有关审核、申报、交易和监管等方面的规定。
四、具体操作步骤1.确定分拆方案:公司制定分拆上市的方案,包括分拆的方式、分拆后的业务构成、分拆比例等。
2.准备分拆文件:公司准备和提交分拆文件,包括招股说明书、财务报告、分拆协议等。
3.进行审批和注册:公司向证监会和相关交易所递交申请材料,经过审查后获得批准,并进行注册。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化的路径分析
Ke r s L se o a isE ut t cu eO e h e ; e o ib e so k C r o ai n s a s y wo d : itd c mp n e ; q i s u t r ; wn d s a sN g t l t ; o p r t h r y r r a c o e
7 0
20 0 9年 第 8卷 第4期 ( 总第 13期 ) 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化的路径分析
鲁 爱民 ,郑 文雅
( 江工业 大学经 贸学院 , 浙 浙江杭 州 30 2 ) 10 3
摘 要 : 19 对 92年一 0 8 我 国上市公 司股权结构 的变化路径进行 了分析 , 20 年 结果显 示 2 0 0 6年 以前流通股 比重 一直较为稳定呈水 平直线状 态( 向上倾斜 ) 国家股和法人 股则大致以 3%为 中轴线呈现一种近似对称分 布状 态 ,0 6到 20 略 , 0 20 0 8年 经历 了股权分置改革 和大小非解禁 , 流通股 比重 大幅提高 , 最后据此 归纳 了现阶段我 国上 市公 司股权结构所呈现 的特 点。
c ru ai n so k . i al c o d n o he r s l o e a a y i,we s mma z h h r c e s c f c i e e l td c mp n e ’ e u t i l t t c s n l a c r i g t t e u t f t n ss c o F y h l u i r e t e c aa t r t s o hn s i e o a is ii s qi y
so e a e poot n o eoi l s k i e tt t k cpt e tls b n ep n a y a s a h ie (l hl hw d t tt rpro f ngt be t n t o ls c ai w r sl t l ad k e ed t i tl h h i a o c h a o l a e i a e rg n Si t g y uw r) w e h rs ad c roa o hrs ru h hw d y me ia ds iu o a uta ru d cn a ai o 0 p ad,o nd sa n o rt n sae o gl so e a sm tcl ir t n t t f c t aon e t l xs f3 e p i y r tb i h l u e r
A股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境外上市的路径分析
255区域治理ON THE W AYA 股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境外上市的路径分析——以用友网络及畅捷通为例华东政法大学 杨蕴笑摘要:随着A股业务不断发展,A股上市公司分拆其子公司并于境内或境外上市,称为“分拆上市”。
通过研究A股上市公司成功分拆子公司并于境外上市的案例,可以帮助其他分拆子公司拟境外上市的公司厘清路径和监管要点,从而推动实践不断发展,甚至刺激和促进相关立法的完善。
关键词:上市公司;分拆;境外上市中图分类号:D9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2-0255-0002一、概述所谓“分拆上市”,可能包含的两种情形有:A 股上市公司拆分其子公司,拟于A 股某具体板块上市;或拟于境外上市。
“拆分”并非母公司不可控股子公司或将母子公司进行完全剥离,而是在业务和资产方面,将母公司和子公司进行“划分”。
一方面,母公司和子公司可以在各自的业务领域更加专业和专注;另一方面,母子公司拆分上市,有利于实现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经济价值,母公司往往可以借助子公司上市实现二轮或者多轮融资。
本文主要探讨第二种情况,即A 股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后拟于境外上市的路径。
目前,我国对于此种情况的分拆上市的规定仅散见于规定中,较为集中地进行规定的是证监会2004年发布的《关于规范境内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从该规定进行解读,除了应该满足境内公司赴境外上市的一般性条件外,“分拆上市”的定义主要体现在:(1)上市公司拟售出其将要上市的分拆子公司股份的对象为社会不特定对象、公众;(2)上市公司在其分拆子公司上市前拥有对该子公司的实际控制权;(3)上市公司在其分拆子公司上市后仍旧是该子公司的发起人或者控股股东。
除此之外,《通知》还规定了母子公司净利润、净资产比,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不存在同业竞争,资产、财务独立且董监高人员不存在交叉任职等。
二、以用友网络和畅捷通成功分拆并境外上市为例用友网络成立于1988年,于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其定位为一家大型企业管理软件、企业互联网服务和企业金融服务供应商,手握第三方支付牌照。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对创新投入的影响路径分析_基于不同控股形式的视角
Management经管空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对创新投入的影响路径分析——基于不同控股形式的视角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党政军摘 要:本文选取中国121家上市公司2008~2010年的报表数据,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分别研究公司治理的一些重要因素对国有和非国有两种控股形式的公司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
结论表明:对于国有控股企业,股权集中度和资产负债率高能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而对于非国有控股企业这两个指标高则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
对于两种类型企业,独立董事占比和董事会的受教育程度越高,都越有利于企业增加创新投入,而董事兼任总经理则不利于企业的创新投入。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控股形式 董事会特征 技术创新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8(b)-042-03创新是公司发展的灵魂,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公司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自身的核心优势,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我国企业创新机制不完善,创新能力不足等缺陷制约了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而这主要体现在公司治理层面(张靖榕,2010)。
公司进行创新的动机是企业家为了突出核心优势,获取更大利润,因为技术创新一旦成功,公司将凭借新产品、新技术等占领更高的市场份额。
因而为构建促使技术创新投入的长效机制,给我国企业带来更大利益和核心竞争力,需对公司治理模式进行研究,以期通过调整我国公司治理模式来促进技术创新投入的增加。
“公司治理”是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一定制衡关系(吴敬琏,1996),它明确规定了公司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力分布,并清楚地说明了公司在进行事务决策时所应当遵循的准则和程序。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企业制度安排,不仅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也影响着创新的绩效和成果。
由于不同企业创新绩效(如专利成果数,新产品数量等)存在着很大的异质性,不能在同一水平进行度量和比较。
云南上市公司成长路径探析——以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家 上 市 公 司 中 , 南 白 药 集 团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云 (0 5 8下 简 称 云 南 白药 ) 为 云 南 省第 一 家 在 深 0 03 , 作 圳 证 券 交 易 所 上 市 的企 业 , 19 从 93年 1 1月 上 市 以 来, 一直 是 资 本 市 场 上 一 道 靓 丽 的 风 景 线 。总 资 产
二 、理 论 与 文 献 回顾
国外 成 长理 论 的研究 经历 了三个 阶段 , 于规模 基 理 论 的成 长 理 论 阶 段 , 于生 命 周 期 的成 长 理 论 阶 基
研究 , 较有代表性的论著有杨杜《 企业成长论》 曾江 、
洪《 公司治 理 与 中小 上市 公 司 成长 》 李 允尧 《 业 成 , 企 长能力研究 》 。 等
通百 宝 丹 、 生 百 宝丹 、 生 百 宝 丹 、 险 子 ) 因其 普 三 保 , 神 奇独特 的疗 效 , “ 科 圣 药 ” 誉 逐 渐 南国 内走 其 伤 声
向港 、 、 加坡 、 澳 新 雅加 达 、 仰光 、 曼谷 、 日本 等地 。问
世百 年来 , 南 白药 历 经 “ 伐 ” “ 云 北 、 长征 ” “ 日战 、抗
天 , 析 云南 白药 的成 长路 径 , 探 总结 其成 长经 验 , 疑 无 具有 重要 的意义 。
(04 在《 20 ) 从核心扩张》 一书 中提 出, 从核心业务中 寻求持 续增 长 的利润 , 动荡 环境下 企 业成长 的 战略 是
选择 。
国 内不 少 学者也 从 不 同角 度 对 上 市公 司的 成 长 性、 成长能 力 、 司治 理 结构 与 成 长 的关 系等 进 行 了 公
我国证券公司上市路径探讨
第三, 许多券商欲将股权激励与 IO P 捆绑
不上银行、 保险等其他金融企业。
二 、P lO与买壳的 比较
券、 华泰证券 、 国泰君安 , 这五家券商 已经接受 进行, 目 但 前监管部 门对券商股权激励态度比
上市辅导。 是, 但 在牛市结束后熊市 到来时 , 在 较谨慎,一些券商上报的方案难以得到认可, 以直 接上市或间接上市来划分 , 公司 现有证券公司盈利能力情况下, 证券 还能达到盈利 这也会延缓券商 IO P 进程。
争, 同时混业经营作为国际潮流, 也必然是中 润 以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 前后较低者 为计算 依 券 商选择此时发行 上 , . 发行价格 显然难 以上 . 市
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选择。 在成熟的股票市 据。’ ’ 近年来 , 证券公司之所 以普遍采用买壳上 去, 资额也会棚 应减少 。另外 , 融 由于市场 低 场 中, 金融企业 上市 已成为~种 惯例 , 并且金 市的方式, 无法满足 IO在盈利等方面的要求 迷,监管部 门也会适度把握融 资节奏与力度 , P 融企业通常 占到上市公司的相当比例 。
我 国金融机构上 市浪潮的序幕 。但直到 20 的瓶颈被突破 ,在 2 0 03 靠天 吃饭”业 绩往往受股 , 07年就有多家证券公司 由于 目前券商仍足“ 年 中信证券 成功上市 , 国才 出现第一家 真正 达 到 IO上市条件 , 20 年底超过 2 家证 市影 响而波动 比较火 , 此 临管 部 门对 券商 我 P 到 07 0 意义上 的专业上 市证券公司 。 证券公司的上市 券 公司有条件 IO上市。 P 有多家证券公 司已经 IO审批可能会 比较严格。 P 进程 不仅慢于大型 国有企业 的上市进程 , 在着手 IO上市 , 也比 P 招商证券 、 东方证券 、 光大证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融资的路径依赖
 ̄Y 市融 资的形 成机制 进行 分析 , ,- I - 并指 出其 发展趋 势 。
关 键词 中国企 业 海外上 市 路 径依 赖 路 径依 赖有 不 同的 方 向 , 种 情况 是某 种初 一
近几年 , 中国企业 海外 上 市融 资 日益 受 到人们 的关 注 并成 为 中 国经 济 的 热 点 问 题
效 率 的状 态下 。
“ 路径 依 赖 ” 先 是 生 物 学 家 用 以描 述 最
生物 演进 路 径 的 , 来 ,路 径 依 赖 ” 用 来 后 “ 被 描述技 术 变迁过 程 中 的 自我 积 累 、 自我 强 化
性质 , 即指 新技 术 的采用 往 往 具有 收益 递 增
一
、
路径依赖理论综述
有 其深 刻 的 国 际 和 国 内 背 景 。在 金 融 全 球 化 的背景 下 , 国金 融 交 易 迅 速 发 展 , 跨 国际
始 制度选 定 后 , 具有 报 酬 递 增 的效 果 , 沿着 既定 的路径 , 经济 和政 治 制度 的变化 可 能 进 入 良性循 环 的轨道 ; 一种 情 况 是某 种 制度 另 演 变 的轨 迹形 成 后 , 始 制 度 的效 率 降低 , 初 甚 至开 始 阻碍生 产 活动 , 那些 与这种 制 度 共
① 4 8
[ 道格拉斯 ・ 诺思著:制 度、 美] C・ 《 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上海三联 书店,9 4 , 1 2 。 , 19 年 第 1 页 P ci t u al 0 6 4 a f c Jo m 0 . 2
维普资讯
中 国企业 海外 上市 融资 的路 径依赖 制度 的 巨额 初始 设 置成 本较 大 , 随着 制度 的
性质 , 最后 , 斯 在他 人 关 于 经 济 系 统 运 行 诺
【精品】中国企业上市类路径分析
中国企业上市类路径分析中国企业上市路径分析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或者解决资金缺口的瓶颈,将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将其市场化,以此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无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然而,许多中国企业在对上市蠢蠢欲动的同时,对如何上市,在哪里上市充满了疑惑和迷茫,面对中国大陆、香港、美国、新加坡甚至更多的资本市场,他们无从选择。
在中国大陆、香港、美国以及新加坡上市的对比一、中国大陆上市1、在中国大陆本土上市的条件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选择在本土上市,理应是自己的首选。
但是,面对《公司法》规定的中国企业的上市(主板)要求,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只能望之却步。
《公司法》对企业上市要求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点:(1)公司的总股本达到5000万股,公开流通的部分不少于25%。
(2)公司在最近三年连续盈利。
(3)公司有3年以上的营业记录。
(4)公司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份额不能超过20%。
《公司法》当初对企业上市的要求是为国有大型企业定制的,所以定的门槛比较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越来越多的民营和合资中小企业成为经济中活跃力量,他们中的许多有很强烈的上市愿望和需求,于是,《公司法》中对上市的要求严重阻碍了这些企业在国内上市的步伐和可能性。
中国证监会2000年通过了《创业板市场规则》(创业板草案),为中小企业在国内上市带来了希望。
但由于创业板的推出一再延迟,使人无法预测创业板推出的可能性和推出的时间。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块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强心剂,于是出现了2500多家企业排队申请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景象。
但是,这些企业仍然面临着很重要的问题,一是中小企业板的门槛不会比主板低很多,二是一样需要是审核,这将会在下面的“在中国本土上市的局限”中会详细谈到。
2、在中国大陆本土上市的优势(1)企业在本土上市,应该可以说是享受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优势。
因为在本土,企业无需面临各种语言、监管以及法律上的差异。
民营矿业企业上市融资可选路径分析
新 世 纪 以来 ,我 国 矿 产 资 源 需 求 急 剧 膨 胀 , 2 0 ~2 0 0 0 0 9年 ,石 油 增 加 了 0 8倍 ,煤 炭增 加 了 .
1 4倍 ,铁 矿 石 增 加 了 4 8倍 ,铜 增 加 了 2 9倍 , . . .
推 动力 ,也 是 矿 业 企 业 借 助 于资 本 市 场 实 现 外 延
性 发展 的必 由之路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工 业 经 济 研 究 所 课 题 组 于
铝增加 了 3 1倍_ 。矿业 已成为支 持 中 国经 济社 会 . 1 ]
de eop e r m he viw ff t e de eop e ta e v l m ntorf o t e o u ur v l m nts r t gy ofChi S m i i n na’ nng i dus r he a c s s s e t y t c es y t m t e s tup, b i it d c m pa i s t p ia e m i ng e e prs s, ha c e a m p t nt n u ge O b e eng ls e o n e , O rv t ni nt r ie s be om n i ora a d r nt pha a e e o s ld v l pm e tt g t Thi r il o pa e o e tc A— ha e ls i n ar e . s a tce c m r d d m s i s r itng’ t n r nd is r l e n l — S s a da d a t eatd i fu e c n prv e mi i g e t r ie t K M B itng i o d r t o de s m e a t r tv ort itng of n e o iat n n n e prs s wih H ls i n r e O pr vi o le na ie f hels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企业上市路径分析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或者解决资金缺口的瓶颈,将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将其市场化,以此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无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然而,许多中国企业在对上市蠢蠢欲动的同时,对如何上市,在哪里上市充满了疑惑和迷茫,面对中国大陆、香港、美国、新加坡甚至更多的资本市场,他们无从选择。
在中国大陆、香港、美国以及新加坡上市的对比一、中国大陆上市1、在中国大陆本土上市的条件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选择在本土上市,理应是自己的首选。
但是,面对《公司法》规定的中国企业的上市(主板)要求,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只能望之却步。
《公司法》对企业上市要求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点:(1)公司的总股本达到5000万股,公开流通的部分不少于25%。
(2)公司在最近三年连续盈利。
(3)公司有3年以上的营业记录。
(4)公司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份额不能超过20%。
《公司法》当初对企业上市的要求是为国有大型企业定制的,所以定的门槛比较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越来越多的民营和合资中小企业成为经济中活跃力量,他们中的许多有很强烈的上市愿望和需求,于是,《公司法》中对上市的要求严重阻碍了这些企业在国内上市的步伐和可能性。
中国证监会2000年通过了《创业板市场规则》(创业板草案),为中小企业在国内上市带来了希望。
但由于创业板的推出一再延迟,使人无法预测创业板推出的可能性和推出的时间。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块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强心剂,于是出现了2500多家企业排队申请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景象。
但是,这些企业仍然面临着很重要的问题,一是中小企业板的门槛不会比主板低很多,二是一样需要是审核,这将会在下面的“在中国本土上市的局限”中会详细谈到。
2、在中国大陆本土上市的优势(1)企业在本土上市,应该可以说是享受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优势。
因为在本土,企业无需面临各种语言、监管以及法律上的差异。
(2)企业在本土上市,可以获得的认知度相对在海外上市会更高。
因为企业在国内上市,更容易被投资者了解和熟悉,并得到他们的认同。
3、在中国大陆本土上市的局限(1)漫长的审核过程。
在中国现阶段,公司上市采取的还是审核制。
由企业向中国证监会提出上市申请,由中国证监会对企业的上市资格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给予上市。
由于申请上市的企业众多,而证监会每年审核批准上市的公司数量又局限在一定的数量,因此就造成了企业上市必须经过漫长的等待审核过程。
前面提到的即使是在新开设的主板内的中小企业板,中小企业上市的门槛即使稍微降低了,但还是需要经过审核等待的过程。
根据统计,每年在中国大陆本土上市的企业不到100家,而已通过证监会核准并在排队的企业每年近400家,更多的企业则还处在向证监会申请的阶段。
(2)上市门槛高。
《公司法》规定的企业上市的要求,尤其是对股本方面的要求是很多中小企业无法达到的。
而新推出的中小企业板块,虽说是为中小企业服务,但其实上市的门槛并没有降低太多,甚至没有降低。
(3)上市费用并不低廉。
在很多企业印象中,在中国本土上市所需要的费用应该是最低的。
但实际上,在本土上市的费用并不低廉。
基于对已经上市的公司的统计,在中国上市的平均前期费用大约为1500万人民币(由于巨额隐形资本的存在),这几乎与在香港和美国等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费用没有太大区别。
4、适合在中国本土上市的企业基于上面对在中国本土上市的条件,优缺点的分析,适合在中国本土上市的企业是大型的企业,并且企业不是急于需要发展资金,能够接受长时间的审核过程。
鉴于主板推出了中小企业板块,如果中小企业可以接受排队审核的话,当然在国内上市是最好的选择。
二、香港上市香港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最先考虑的地方,也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最集中的地方,这得益于香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金融地位,以及其与中国的特殊的关系。
根据香港联交所的统计数据,截至2004年7月31日,中国企业通过H 股和红筹的方式在香港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达到了179家(主板141家,创业板38家)。
1、香港上市的条件对于在香港主板和创业板(GEM)上市的要求,可以用下面的表1来进行简单的比较。
主板创业板盈利要求三年≥5,000万港元(最近一年≥2,000万港元,前两年合计≥3,000万港元)或公司市值≥40港元,最近一年收益≥5亿港元或公司市值≥20亿港元,最近一年收益≥5亿港元,前三年累计净现金流入≥1亿港元无盈利要求运作历史三年(如符合上述第二项,可短于三年)须在基本相若的管理层下运作;最近一年公司的所有权的控制权维持不变两年,须在基本相若的管理层下运作;主营业务无必须有主营业务2、香港上市的优势首先,是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
香港和中国大陆的深圳接壤,两地只有一线之隔,是三个海外市场中最接近中国的一个,在交通和交流上获得了不少的先机和优势。
其次,是香港与中国大陆特殊的关系。
香港虽然在1997年主权才回归中国,但港人无论在生活习性和社交礼节上都与内地中国居民差别不大。
随着普通话在香港的普及,港人和内地居民在语言上的障碍也已经消除。
因此,从心里情结来说,香港是最能为内地企业接受的海外市场。
再次,香港在亚洲乃至世界的金融地位也是香港吸引内地企业在其资本市场上市的重要筹码。
虽然香港经济在98年经济危机后持续低靡,但其金融业在亚洲乃至世界都一直扮演重要角色。
香港的证券市场是世界十大市场之一,在亚洲仅次于日本(这里的比较是基于中国深沪两个市场分开统计)。
最后,在香港实现上市融资的途径具有多样化。
在香港上市,除了传统的首次公开发行(IPO)之外(其中包括红筹和H股两种形式,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注册地的不同,这里不进行详述),还可以采用反向收购(Reverse Merger)俗称买壳上市的方式获得上市资金。
反向收购的方式将在后面的美国上市中详细介绍。
3、香港上市的局限(1)资本规模方面。
与美国相比,香港的证券市场规模要小很多,它的股市总市值大约只有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的三十分之一,纳斯达克(NASDAQ)的四分之一,股票年成交额业是远远低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甚至比中国深沪两市加总之后的年成交额都要低。
(2)市盈率方面。
香港证券市场的市盈率很低,大概只有13左右,而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市盈率一般可以达到30以上,在NASDAQ也有20以上的市盈率。
这意味着在香港上市,相对美国来说,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募集的资金要小很多。
(3)股票换手率方面。
香港证券市场的换手率也很低,大约只有55%左右,比NASDAQ 300%以上的换手率要低得多,同时也比纽约所的70%以上的换手率要低。
这表明在香港上市后要进行股份退出相对来说要困难一些。
4、适合在香港上市的企业对于一些大型的国有或民营企业,并且不希望排队等待审核在国内上市的,到香港的主板上IPO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或三资企业来说,虽然可以选择香港创业板或者买壳上市,但是这两种方式募集到的资金应该都会有限,相比之下,这些企业到美国上市会更有利一些。
三、美国上市美国拥有现时世界上最大最成熟的资本市场,纽约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这里聚集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游资和风险基金,股票总市值几乎占了全世界的一半,季度成交额更是占了全球的60%以上。
美国的证券市场体现了立体多层次,为不同融资需求服务的鲜明特征。
除了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和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两个证券交易所之外,还有纳斯达克自动报价与交易系统(NASDAQ)这个世界最大的电子交易市场,此外,还有柜台电子公告榜(OTCBB)等柜台交易市场。
不同的市场为不同的企业进行筹融资服务,只要企业符合其中某一个市场的上市条件,就可以向美国证监会申请“登记”挂牌上市。
1、美国上市的方式在美国,上市的方式主要有两种:IPO和反向并购(Reverse Merger),俗称买壳上市。
对于中等偏大的企业,比如净资产5000万人民币左右,或者年营业额达2亿人左右,并且净利润在1500万以上的企业可以考虑在纳斯达克全国市场发行IPO,更好的企业则可以到纽约证券交易所发行IPO。
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国的中小企业,在美国上市最适宜的方法是采用买壳上市的方法,因为无论是在时间上或者是在费用上,买壳上市都比IPO要少很多。
IPO的前期费用一般为100万-150万美元,时间一年左右;买壳上市的前期费用一般为45万到75万美元左右,时间一般为4到6个月。
2、美国上市的优势首先,美国证券市场的多层次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要求。
通过上面的表2可以看出,在美国场外交易市场(OTCBB)柜台挂牌交易(这里说的交易Trading与我们说的严格意义上的上市Listing是不同的,在这里不详述)对企业没有任何要求和限制,只需要3个券商愿意为这只股票做市即可,企业可以先在OTCBB买壳交易,筹集到第一笔资金,等满足了纳斯达克的上市条件,便可以申请升级到纳斯达克上市。
其次,美国证券市场的规模是香港、新加坡乃至世界任何一个金融市场所不能比拟的,这在上文分析香港市场的时候有所提及。
在美国上市,企业融集到的资金无疑要比其他市场要多得多。
最后,美国股市极高的换手率,市盈率;大量的游资和风险资金;股民崇尚冒险的投资意识等等鲜明的特点对中国企业来说都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3、美国上市的劣势第一,中美在地域、文化、法律上的差异。
很多中国企业不考虑在美国上市的原因,是因为中美两国在地域、文化、语言以及法律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企业在上市过程中会遇到不少这些方面的障碍。
因此,华尔街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似乎显得有点遥远和陌生。
第二,企业在美国获得的认知度有限。
除非是大型或者是知名的中国企业,一般的中国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可以获得的认知度相比在香港或者新加坡来说,应该是比较有限的,因此,中国的中小企业在美国可能会面临认知度不高,追捧较少的局面。
但是,随着“中国概念”在美国的证券市场的越来越清晰,这种局面今年来有所改观。
第三,上市费用相对较高。
如果在美国选择IPO的方式上市,费用可能会相对比较高(大约1000万到2000万人民币甚至更高一些,和香港相差不大),但如果选择买壳上市的方式,费用则会降低不少。
4、适合在美国上市的企业无论是大型的中国企业,还是中小民营企业,美国上市都应该适合他们,因为美国的资本市场多层次化的特点以及上市方式的多样性为不同的企业提供了不同的服务,令各个层次的企业在美国上市都切实可行。
四、新加坡上市新加坡是近年来中国企业选择的又一个海外资本市场,但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企业的数量远远比不上香港和美国,这和新加坡证券市场自身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下面会分析新加坡市场的一些优劣势。
新加坡的优势主要是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加大了鼓励海外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到新加坡上市的宣传力度,并且近年来在新加坡资本市场上的“中国概念”比较强,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在新加坡可能得到更多的关注;此外,在新加坡上市的门槛(上市条件见表3)和所需的费用相比香港来说可能要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