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风俗习惯图文简介
蒙古族礼仪风俗
蒙古族礼仪风俗蒙古族礼仪风俗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
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
”(您好)。
蒙古族自古以来从事狩猎和畜牧业,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
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
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
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高兴地请客人喝马奶酒。
有些地区用手抓肉招待客人时,还有一定的规矩。
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般肥肠敬客。
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
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
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1、蒙古人家做客礼仪:在蒙古民族的习惯中,骑马、坐车到牧民家作客。
接近蒙古包时,就要轻骑慢行的,以免惊动畜群,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
”(您好或阿末日、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在进蒙古包以前马鞭和马棒要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作对主人的不尊敬。
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
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
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
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
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素材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素材作文素材《蒙古族的风俗习惯》袍子: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
这种袍子,宽大袖长。
下端左右一般不分岔,领子较高,纽扣在右侧。
袍子的领口、袖口、边沿,常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袍子的颜色,因地因人因季而异。
腰带:是穿蒙古袍子时所必备的,有的是布料,有的是绸缎,长有五米,颜色和袍子相协调。
首饰:平素牧区妇女一般不戴帽,多用红、绿等颜色的长绸子把头缠上,男子,夏季多戴鸭舌帽,冬季多戴羊皮、狐皮帽,式样是尖顶大耳或草原式斗笠帽。
蒙古族妇女的首饰,逢年过节,喜庆宴会,访亲探友时用于头上的装饰。
装饰品种类很多,材料也因贫富不同。
比较讲究的,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等制成。
(2)饮食:蒙古族的饮食大致分三大类,即肉食、奶食、粮食。
一日三餐,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吃包子。
肉食:牛、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最喜爱的食品。
尤其愿吃羊肉的“手扒肉”,羊肉的吃法多种多样。
常见亦享有盛名的“手扒肉”、“全羊”,也叫“羊背子”。
饮料主要有三种:奶茶又叫蒙古茶。
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饮料,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酸奶:即发酵后的马奶“其格”以及发酵后的牛、羊奶“塔日嘎”能散热止渴,且富有营养;奶酒,又叫蒙古酒。
把发酵的奶放入锅中慢火熬煮、蒸馏后即酿成透明醇香的奶酒。
奶食:蒙语叫“查干伊德”是纯洁吉祥的意思。
奶食品主要有六种:白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
其格:“其格”酸马奶(通称马奶酒)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种聚会、盛宴中的珍贵饮料。
在那达幕大会上,总是痛饮其格,以庆贺畜牧生产的大丰收和吉祥如意。
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忽必烈在皇宴会上曾把其格、驼奶等饮料盛在金碗里款待客人。
蒙古酒:蒙古酒是蒙古族人的主要饮料之一,蒙古酒是从牛奶中提炼而成,故称“牛奶酒”蒙古酒绵厚醇香,无色透明,少饮延年健体、活血补气,男女老幼皆可饮之。
蒙古族人制做“牛奶酒”历史悠久,据史书载,蒙古勃儿只斤铁木真1206年建国时每逢吉庆之日狂饮此酒,增添喜日气氛。
蒙古族风俗4-22
蒙古族民俗风情简介蒙古族自称“蒙古”。
“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
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历史著作以《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最为著名,被称为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
蒙古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正如蒙古族谚语所说的那样:歌是翅膀,马是伴当。
他们也因此与马结下了特殊的感情,他们十分爱马,甚至视马为珍宝。
在他们的心目中,马是很神圣的动物。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
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
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
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
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
男子的颜色多为蓝、黑褐色,也有的用绸子缠头。
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
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打鬃节等。
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作“男儿三艺”是草原马背民族的拿手好戏。
蒙古族无论男女,自幼学习骑马,到十来岁就纵马如飞,并能在马奔跑时弯下腰拾起摆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
摔跤也是蒙古族喜爱的竞技活动,摔跤场面龙腾虎跃,扣人心弦。
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强项,也是流传至今的熟练自如的运动项目。
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
“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
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
除此之外,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
“蒙古包”是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包”,是“家”、“屋”的意思。
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内蒙古草原民俗文化PPT
• 祭天 • 祭火 • 祭尚西
神树 • 祭祀祖先
饮食文化
• 内蒙古菜点特色主要体现在 蒙古族的菜点风味上.蒙古 族人的饮食比较粗犷,以羊
肉、奶、野菜及面食为主要
的菜点原料.烹调方法相对 比较简单,以烤最为著名.菜 点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料 的本味.
•
内蒙古著名的菜点有:
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
成吉思汗陵祭祀
• 成吉思汗陵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中南部,伊克召 盟伊金霍洛旗阿拉腾席勒镇南甘德尔敖包上,距东 胜市南90公里.这座宏伟的陵园225平方公里,周围 是坦荡的牧场,一望无际,沼淖如镜,溪水似银,草木 芬芳,风景宜人.园内各种花木争芳斗艳,红桃绿柳, 松柏常青.陵园的正前方耸立着两根穿云旗杆,中间 安放着一鼎两米高的香炉.主体建筑是三座蒙古包 式的大殿,连接在一起.分正殿、寝宫、东殿、西殿、 东廊、西廊等部分.殿堂建在高台基上,台基前有九 九八十一个台阶.整体造型新颖别致,雍容大方,具 有蒙古族的典型艺术风格.
成吉思汗祭祀
• 成吉思汗祭奠,每年有大祭四 次,分别为农历三月二十一日 的查干苏鲁克祭、五月十五 日的淖尔祭,九月十二日的禁 奶祭,十月初三的皮条祭,这四 次大祭各在春、夏、秋、冬 四个季节,史称为四时大祭.
祭祀成吉思汗的苏勒德
• 苏勒德是成吉 思汗统率的蒙 古军队的战旗, 蒙古民族的守 护神,战无不胜 的象征.
劝酒
• 蒙古民族的节日 礼宴有敬酒、劝 酒、祝酒的习俗. 在酒宴开始之时, 一般要唱着赞歌 敬酒三巡,并诚 挚地请客人干杯.
敖包
• 敖包作为蒙古民族文化的 代表形式之一,在媒体的传
播下已达到家喻户晓、妇 孺皆知的程度.一首敖包相 会的蒙古民族民歌,更是敖
包文化达到登峰造极的宣 传热度,红透大江南北.
少数民族蒙古族民俗风俗介绍PPT
大蒙古国
元朝
北元
蒙古族的历史发展
元朝灭亡后,明朝在辽东 西部、漠南南部、甘肃北 部和哈密一带先后设置了 蒙古卫所20多处,各卫 所长官都是由蒙古封建领 主担任。
• 玉出汗擅长墨竹画:《风烟翠图》 • 也先帖木儿:《山水壁画》 • 伯颜守仁:《竹石图》 • 张彦辅:《江南秋思图》 • 张彦辅:《江南秋思图》 • 布颜图:《潇湘图》
蒙古族的文学
蒙古族文学历史悠久,神话传说、英雄史 诗和歌谣祝赞等,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氏 族社会和奴隶制初期部落民的渔猎畜牧业 生产,原始部落之间激烈频繁的征战,以 及古代劳动者渴求征服自然力和社会邪恶 势力的理想和愿望。
布里亚特和达尔哈特人常称熊为祖先、 神圣的,称呼熊“斡拖葛”,意思是长 者、老人,他们认为人是从熊变来的, 并直呼熊为祖父、父亲、祖先,这正 是人们把熊看成与自己有血缘亲属关 系的表现,所以才用相应的亲属称谓 称呼它们,像亲属一样对待它们。
蒙古族的交通习惯
蒙古人有马背民族之称。 古代时期童叟 均以马代步。 马不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 具,同时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蒙古人熟识马性,通常采用粗放 式牧马。 蒙古马分几大系列,有乌珠穆 沁马、上都河马、乌审马、三河马、科 尔沁马等等。
长调民歌
好来宝
乌力格尔
马头琴
蒙古牧民在长期游牧劳动 好来宝,又作“好力宝”。 中创造了长调民歌形式, 是一种由一个人或者多人 用以抒发情感,表现游牧 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 生活。 长期流传过程中, 坐着用蒙古族语言进行 长调民歌已形成完整的体 “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 系,包括草原牧歌、赞歌、 大约形成于公元十二世纪 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 前后。 不同歌曲种类。
蒙古族的特色风俗
四、正确处理严格要求和适度从宽的关系
由于客观原因,少数民族学生身上有许多不同于汉族学生之 处。譬如性格直爽、爱喝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好运动、易冲动等特点。我们 即要看到好的一方面,又要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作为学生 管理教师,首先必须要有“敢管”的思想,没有管理不住的 学生。首先,在管理上要求他们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交通工具 勒勒车
蒙古族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 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 车。
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 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 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 最具代表性。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 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 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 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 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敬茶
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 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 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 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 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 明白宾客的用意。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 统礼仪。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 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 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 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 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 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 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一、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
地区特有因为民族的环境会形成民族学生的 独特素质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所 以作为老师我们因该了解他们的风俗,从而 做到尊重他们。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ppt课件ppt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 国。
元朝建立后,蒙古族成为统治民族,后分裂为许多部 落和联盟。
蒙古族的地理分布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青海、甘肃 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
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区,其中锡林郭勒盟、赤 峰市、通辽市、兴安盟等地是蒙古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
蒙古族的婚礼仪式与庆典
蒙古族的婚礼仪式非常隆重,一般会举行三天 三夜的庆典活动。
在婚礼仪式上,新郎和新娘会穿着华丽的蒙古 族传统服装,在众多亲戚朋友的簇拥下举行拜 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等仪式。
在庆典活动中,人们会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 动,如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以 示祝福和欢乐。
03
蒙古族的传统节庆,每年会在草原上举行盛大的集会,人们赛马、射
箭、摔跤、唱歌、跳舞,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丰收的喜悦。
02
祭敖包
每年夏季,蒙古族会在山顶或草原上堆砌敖包,举行祭祀仪式,祈求
平安、风调雨顺、人丁兴旺。
03
成吉思汗纪念节
纪念蒙古帝国创始人成吉思汗的节日,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奠仪式,
讲述成吉思汗的伟大事迹。
蒙古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与展望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充分挖掘和利用蒙古族 的文化旅游资源,如草 原文化、马背文化、蒙 古包文化等,开发具有 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多元化发展
结合生态旅游、民俗旅 游、历史文化旅游等多 种旅游形式,丰富蒙古 族文化旅游的内容,满 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
展望未来
蒙古族文化旅游在保持 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 断创新和发展,成为国 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目 的地之一。
蒙古族民风民俗资料
蒙古族民风民俗资料大草原孕育了一个豪放而伟大的民族——蒙古族。
蒙古民族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阔,它是一个来自自然的纯朴粗犷的民族。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
蒙古族各地习俗多彩多姿,但是,做为一个民族,其基本特征还是相同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蒙古族民风民俗资料,欢迎阅读!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
人种属于纯蒙古人种,是黄色人种的代表民族,语言为蒙古语。
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河北、青海、河南、甘肃等省区以及俄罗斯。
蒙古族的起源蒙古族源自居住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的东胡族系。
北宋时,蒙古高原上的居民——突厥系民族逐渐衰落,居住于今大兴安岭地区的室韦部落(包括成吉思汗祖先的蒙兀室韦诸部)开始西迁至蒙古高原,室韦诸部在突厥语中称作鞑靼,蒙兀室韦诸部称黑鞑靼。
契丹人征服室韦诸部后,黑鞑靼自称尼伦部。
12世纪初,合不勒汗(铁木真曾祖)统一尼伦各部,号其部落为“蒙古”。
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漠北各部落,蒙古一词成为各部的共同名称。
蒙古族的语言蒙古人拥有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
通用的文字是13世纪初以回鹘文为基础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
蒙古族的宗教习俗萨满教是蒙古人古老的原始宗教。
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
成纪司汗【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腾格里汗“长生天帝”。
直到元时期,萨满教在蒙古社会占统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
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幸上都时,都由萨满教主持祭祀。
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对各种宗教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政策。
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等。
蒙古族人传统生活指北:20张图读懂蒙古族的传统文化
蒙古族人传统生活指北:20张图读懂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提起内蒙古,可能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来自于北朝民歌《敕勒歌》,这首民歌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雄厚、音韵优美,短短不到30字展现了内蒙古草原苍茫辽阔的绝好风光。
而今,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风情更为内蒙古草原增添了淳朴自然的神韵。
这组《草原·记忆·传承》,酝酿、准备近一年时间,于2019年6月18日至7月7日在内蒙古奈曼旗集中拍摄,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带我们近距离领略灿烂的蒙古族文化。
1. 勒勒车。
内蒙古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勒勒车车身小、双轮高大、经久耐用,在被现代交通工具取代之前,曾长期是蒙古族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素有“草原之舟”之称。
图中的牧民叫陈国庆,是最后一代使用过勒勒车的人。
2、蒙古族主要生活在高寒地区,特别崇尚火,现在一些蒙古族人还保留着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火的习俗。
火盆则是生活中离不开的用品,主要用于取暖和烧烤、烹煮食物等,现已基本消失,只有个别老年人还在沿用。
图中是杨洪卫和包代籽老夫妇,在他们的生活中,火盆曾在很长时间里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3.从事游牧经济的蒙古人,“食畜肉、饮乳酪、衣皮革、被毡裘”,饮食结构以肉食和奶食为主。
因此蒙古族厨具也很简单,除铁锅等外,大都以木制的为主。
图中的老人叫陈莫德格,几乎和旧厨具打了一辈子交道。
4.蒙古包这种传统帐幕伴随蒙古人走过元、明、清一千多年的历史。
图中左侧是苏鲁锭,也有译为苏鲁德,蒙语意思是'矛'。
相传成吉思汗就是手握此物出世,意思是上苍派来拯救蒙古民族的英雄。
后来成为蒙古的象征,战神的标志。
矛下边的穗子,一般是黑白两色,黑色象征着战争与力量,白色象征着和平和权威。
现在,苏鲁锭主要是蒙古族的标志。
图中人物是蒙古族歌手科尔沁夫一家。
5.蒙古人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马的禀赋也影响了蒙古族的精神:勇往直前, 奔腾不息。
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
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
蒙古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风俗。
以下是一些蒙古族传统文化和风俗的特点:
1. 游牧生活:蒙古族传统上以游牧为主,他们常常居住在蒙古包(圆顶帐篷)中,随着季节变化而迁徙。
2. 骑马文化:蒙古族是擅长骑马的民族,骑马在他们的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
他们举行赛马和马球比赛,并将马视为珍贵的财富和力量的象征。
3. 祭祀崇拜:蒙古族有着丰富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
他们信仰藏传佛教,也有一些信仰萨满教。
每年的贺岁祭、梅花节和白羊节等都是重要的宗教节日,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表达对神灵和祖先的尊敬。
4. 艺术和手工艺:蒙古族有独特精美的艺术和手工艺制作,如刺绣、银饰、革制品等。
蒙古族的民歌舞蹈也是他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烤全羊:蒙古族有一种特色的烹饪方式,即烤全羊。
这是一种重要的节日食品,象征着祥瑞和幸福,也是团结亲人和朋友的重要方式。
6. 蒙古语言:蒙古族使用蒙古语,这是一种属于蒙古语系的语言。
蒙古族也有自己的文字系统,称为“蒙古文”。
7. 传统服饰:蒙古族男性常常穿着“五宝袄”(一种长袍)、长裤、皮靴等,女性则常穿“五宝襦裙”。
服饰色彩鲜艳,具有浓厚的蒙古族特色。
总体来说,蒙古族传统文化和风俗展示了他们崇尚自然、勇敢和豪迈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和家族价值观。
这些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使得蒙古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具有重要的文化特色和影响力。
多彩的蒙古族风情
蒙古族住的“蒙古包”
居住方面,牧区多住容易拆搭, 便于搬运的蒙古包。这是长期适 应草原游牧生活而形成的。古时 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 “毡房”等。 蒙古包由圆形围壁和伞状顶架组 成,外部覆以毛毡,通常高约七 八尺,直径约丈余。蒙古包搭好 后,人们进入包内装饰。铺上厚 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 镜框和招贴花。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 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 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 不拍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 转场放牧居炒 米,用糜子米炒制而成,除此 之外,各地还吃奶煮面条,肉 汤面,荞面粉肠,馅饼面肠, 奶点心,奶果子等
蒙古族的服饰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 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 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 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 蒙古族的服饰具有自己的 审美特征。蒙古族特别喜 爱鲜艳,光亮的颜色,这 些颜色都使人感到色调鲜 明,身心欢娱。 蒙古族服饰的款式褒衣博 带,即能体现人体的曲线 美,又能体现蒙古牧人宽 厚大度,粗狂坦荡的性格。
那达慕最初玩的项目 只有赛马,摔跤,射 箭这三项,参加的也 只有男人。
当代的那达慕不仅涉 及了群众性的文娱体 育活动,而且也涉及 到商贸流通,物资交 流等,规模盛大,内 容丰富。
蒙古族的艺术
蒙古民族是音乐的民族,千里 草原是民歌的海洋.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 有马刀舞、鄂尔多斯舞、筷子 舞、盅碗舞等。 马头琴是蒙古族众多乐器中最 富有民族特色的乐器,以琴杆 上端雕刻的马头得名。马头琴 旋律深沉悠扬,音色宽广优美, 与塞外草原苍茫辽阔的风光融 为一体。
奶食—蒙古牧区的传统食 品。奶食色白,象征纯洁, 蒙古尚白,以白色为美, 称奶食为白食。奶食品种 类很多,味道可口。主要 有:黄油,奶皮子,奶酪, 奶豆腐,奶油等。 饮料—马奶酒和奶茶。马 奶酒,蒙古族最早的饮料, 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奶茶 是蒙古族招待客人的常见 饮料。由碎砖茶,鲜奶再 加一点盐熬制而成
蒙古族风俗文化PPT学习教案
牧歌:牧歌以歌唱草原、赞美 骏马、赞美生活,充满对自由 幸福的向往和追求为其主要内 容。牧歌的歌词既善于抒情, 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 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
赞歌:其内容主要是歌颂蒙古 族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赞 美家乡的山川第7页湖/共4泊4页 等。多在那 达慕大会或其它集会、庆典等
第9页/共44页
传统舞蹈有马刀舞、鄂尔多斯、筷 子、安代、布利亚特婚祀、驯马手、 小青马、盅碗舞等,节奏欢快、舞 步轻捷,都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 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 保留节目有"筷子舞"、"马刀舞"、" 驯马舞"、"盅碗舞"、"挤奶员舞"、 "鹰舞"、"牧民的喜悦"、"祝福""鼓 舞"等。
蒙古族风俗文化
会计学
1
蒙古族风俗文化
第1页/共44页
蒙古族简介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 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 黑龙江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其 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2000年人口 普查),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 他们有很多具有特色的风俗文化。
第20页/共44页
第21页/共44页
马奶节:蒙古族传统节日,以喝马奶酒 为主要内容,故名。流行于内蒙古锡林 郭勒盟和鄂尔多斯的部分牧区。通常在 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 一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 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款待 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 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据传,那达 慕盛会即源于此。
炒米
第27页/共44页
蒙古族风俗人情
祭敖包,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
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由石头垒起,上插树枝、柳条。树枝上挂满五颜 六色的布条和纸旗,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供有整羊、马奶酒、黄 油和奶酪等。祭敖包时,在古代,由萨满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 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 转三圈,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人旺年丰。蒙古族青年男女在活 动中互表爱慕之情。
名人
• 葛不律罕——蒙古部首领,成吉思汗曾祖父。 • 成吉思汗——孛儿只斤氏铁木真,元太祖。1206年建立蒙古汗国。 • 忽必烈——元世祖,拖雷第四子,建立元朝,统一中国。 • 伯颜——名将,灭亡南宋。 • 孝庄太后——清太宗皇太极妃子,博尔济吉特氏。 • 巴布尔——印度莫卧儿王朝开国皇帝。 • 乔巴山——蒙古国领导人,革命家。 • 李四光——地质学家。 • 席慕容——台湾诗人。 • 白岩松——著名主持人。 • 斯琴高娃——表演艺术家。 • 杨晶——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兼国务院秘书
长、机关党组书记、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书记、国家行政学院院长 • 傅莹——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外事委员会主任 • 斯琴格日乐——著名歌手 • 乌兰托娅——美女歌手
乌兰托娅
白岩松
格格
谢谢
不过在现代,蒙古牧区人仍多着蒙古袍,而城市居民则多穿 现代服装,在庆典和重要节日时才着蒙古袍。
婚俗
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彩礼有现金、衣服、 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家陪嫁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 行车、大米、瓜子等。钥匙由女方家送亲人保管,等新娘到了男方家后,由新郎 的母亲拿钱来赎钥匙,再交给新娘。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贴有红纸的猪肉和酒 送到女方家,既作为礼物又让女方家用于招待宾客。
蒙古族风俗习惯图文简介
1、主要信仰:萨满教是蒙古人古老的原始宗教,宗教习俗有祭腾格里、祭火、祭敖包。
2、蒙古族风俗习惯:蒙古族饮酒风俗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
献哈达的礼节和藏族一样。
蒙古族牧民十分热情好客、讲究礼仪。
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总是立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走。
客人跪坐后,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敬献上奶茶和美酒,并把哈达托着献给客人。
3、娱乐和节日:赛马、摔跤、射箭——男子三技、马头琴、蒙古象棋、年节、马奶节、那达慕。
4、饮食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
蒙古族的饮食大致分三大类:肉食、奶食、粮食,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
一日三餐,两稀一干。
早晨中午一般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吃包子。
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5、服饰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
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幼都爱穿的长袍,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男袍多为蓝色和棕色,女袍多为红色绿色和紫色。
6、居住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住蒙古包。
蒙古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所,呈圆形尖顶。
通常用羊毛毡子一层或二层覆盖。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
古时称作“穹庐”、“毡包”。
蒙古包分两种。
一种是牧区夏季用的,为移转式的,一种是冬营地为半固定式的。
蒙古语称移转包为“乌尔郭格尔”。
蒙古族民风民俗简介
蒙古族民风民俗简介(一)生活习俗。
饮食方面。
城镇居民食俗与汉族基本相同,即多食面、米,一日三餐。
平时宴请以手抓肉为主。
稀尊客人待以羊背子、烤全羊。
牧区以肉、乳制品、炒米为主。
除早餐以外,食无定时。
喝茶是牧民进食的主要方式和习惯。
喝茶时必备奶食品、面食品、炒米等食品,平时来人以喝茶为主。
待客、宴请用手抓肉和羊背子。
衣着方面。
衣,平时基本与汉族服饰一样,除了少数老年人以外,年轻人平时不再穿蒙古袍,但在节假日、那达慕活动或招待客人时均穿民族服装。
帽,女子不再带发套,只围绸、缎围巾。
现大多数人不再带帽子,只是在外出赶路或驮运时才带皮帽或毡帽。
鞋,以前男女均穿长筒靴子,其制料有布靴、毡靴、皮靴。
布靴有牧民自制,用以室内穿;毡靴用羊毛擀制,靴底为牛皮或驼皮,用以冬季骑马、骆驼赶路时穿着。
皮靴份鞋背统靴和蒙古靴,一般走沙路或冬季穿着。
如今,蒙古族在春节等重大节日中,会配合蒙古袍穿戴背统靴和蒙古靴。
在一般生活中,现已大体跟汉族一致。
蒙古族人民的衣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天穿单褂,春秋穿夹袍与薄棉袍,冬季穿羊皮袍、羔皮袍,外披长毛羔皮大衣。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衣着也随之讲究起来,穿着与其他大型省市无异,新式衣着很快便在旗旗流行。
起居方面。
蒙古族牧民为了便于游牧生活,选择水草适宜之地。
随即搭起蒙古包、简易蒙古包、帐逢等,游牧生活中最舒适,最常用的是蒙古包。
如今城镇蒙古族人民多住砖瓦结构房屋。
蒙古包,蒙语称为“蒙古勒格日”,它有大小之分,有四、六、八至十二个哈那的蒙古包,外形美观,结构复杂。
包壁为圆形,高约四、五尺,围壁由几部分交叉连接的细木棍和驼毛绳扎成,蒙语叫“哈那”。
蒙古包的门高三尺余、宽二尺五寸,大都面向南或向东南,挂有毡门帘,内用各种摆设装饰而成。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牧民多数已定居,住上了土木结构、砖木结构房屋及楼房,只有少数牧民在游动放牧时搭设蒙古包等简易屋室居住。
(二)礼仪习俗。
蒙古族素以热情好客著称。
内蒙古的民族风俗习惯
8、礼仪
▪ 蒙古族是一个好客的民 族,当有客人要来时, 他们总是会双手捧着哈 达,远远地迎候着。在 请你进入蒙古包后,主 妇会把香甜的奶食品、 手扒肉摆在客人面前, 然后端上一碗滚烫飘香 的奶茶,请客人们品尝。 接着在问候和笑声中开 始敬酒,主人手捧哈达, 托着银碗、齐眉举盘, 把美酒敬献在您的面前 。 如果贵宾到来,他们还 会摆整羊宴。
婚礼:当娶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先绕蒙古包三 圈,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礼。新郎新 娘进入蒙古包后,拜佛祭灶并拜见父母和亲友。礼 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婚宴上,新郎新娘向 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
6、丧葬
❖ 蒙古族葬礼极为简单,一般不设灵床、 不摆供品、不穿孝服、不烧纸钱、不 用音乐。
3. 轻便简朴 “奶茶泡炒米”,是游牧民族的一大发明。
3、居住
居住:神奇的蒙古包 蒙古包作为草原上特有的建筑,具有结构简单, 便于拆迁组装,就地取材,自产自用等特点, 非常适于游牧生活,蒙古包充分反映了游牧民 族的聪明才智。
4、生产
▪ 蒙古族自古以来为游牧 民族,故养牧为其主要 生产方式。
▪ 牧畜去势(公畜阉割), 是畜牧业生产一重要活 动。
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跟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
紧密相连,具有相对稳定性、民族性、延续性、地
域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 具体来说,它是指各民族在衣饰、饮食、居住、 生产、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
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
1、衣饰
蒙古族的服饰包括衣、带、 靴及头饰等,款式讲究, 装潢精美。蒙古袍是蒙古 族人民的主要服装。蒙古 袍的构造非常适应广阔草 原游牧生活中的防寒及一 衣多用的需要。腰带是蒙 古袍必不可少的,穿蒙古 袍系腰带除装服饰上的需 要外,实用价值也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古族民俗习惯图文简介
1、主要崇奉:萨满教是蒙先人古老的原始宗教,宗教风俗有
祭腾格里、祭火、祭敖包。
2、蒙古族民俗习惯:蒙古族喝酒民俗蒙古族传统礼仪,主
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问安等,自然此刻还有鞠躬礼
和握手礼。
献哈达的礼仪和藏族同样。
蒙古族牧民十分热忱好
客、讲究礼仪。
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老是立在门外西侧,右
手放在胸部轻轻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走。
客人跪坐后,
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忱敬献上奶茶和美酒,并把哈达托着
献给客人。
3、娱乐和节日:赛马、摔交、射箭——男子三技、马头琴、蒙古象棋、年节、马奶节、那达慕。
4、饮食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
蒙古族
的饮食大概分三大类:肉食、奶食、粮食,以奶和肉类食品
为主。
每日三餐,两稀一干。
清晨正午一般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夜晚氽羊肉,下边条吃包子。
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平时生活最喜爱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5、衣饰
金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衣饰的4 个主要部分。
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少都爱穿的长袍,是在长久的游牧生
活中形成的独到穿着装修。
男袍多为蓝色和棕色,女袍多为红色绿色和紫色。
6、居住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住蒙古包。
蒙古
包是一种天幕式的住处,呈圆形尖顶。
往常用羊毛毡子一层
或二层覆盖。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宅的称号。
“包”满
语是“家”“屋”的意思。
古时称作“穹庐”、“ 毡包”。
蒙古包分两种。
一种是牧区夏天用的,为移转式的,一
种是冬阵营为半固定式的。
蒙古语称移转包为“乌尔郭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