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糖尿病APP之Welldoc

合集下载

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管理模式简析广义慢性疾病的包括精神疾病、自身免疫疾病、血液病、代谢疾病等等。

由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和肺部疾病患者数量众多,是最常见慢性疾病。

患者是慢病管理的核心对象,慢病管理的的策略及原则“改变患者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加科学用药的依从性”。

一、传统远程医疗发展模式据《中国远程心脏监护发展研究报告(2011)》我国的远程心脏监护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其特点是:(1)远程心电监护从有线电话传输,转入无线手机和网络传输;(2)远程心脏监护技术从远程心电监护发展到远程血压,远程血糖,远程血氧,远程睡眠,远程呼吸监护;(3)监护对象从大医院应用,扩展到社区基层医疗机构;(4)从心脏监护的医疗行为发展到保健预防行为。

深入到家庭和个人的健康保健。

目前国内在24小时内运营的远程心电监护中心,分企业自办、附属医疗机构建立、医疗机构和生产商联合建立的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都在局部地区有一定的规模,没有统一标准,无法共享专家系统资源,无法形成规模优势,盈利能力欠佳。

这三种远程监护模式分别为1) 企业自己成立远程心电监护分析监护中心,申请自办法人医疗机构来出具心电图分析报告,代表公司有北京中卫莱康公司;秦皇岛康泰公司。

如中卫莱康公司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联合开发和运作的“心博士”心电监护健康手机,将手机和心电检测融为一体,外表看来与一般手机一样,仅在手机表面多了三个金属突起物(作为心电电极,应包括正极、负极和无关电极,并与手机内的心电模块相连接)。

该手机除了有手机全部功能外,机内还应具有心电图功能模块(心电检测功能做在手机的芯片内。

2)由医疗机构独立建立的远程心电监护分析中心,各个远程心电监护监护仪器厂商合作包括上海康汇远程心电监护中心;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远程心电监护中心;3)由医疗机构和远程心电监护生产厂商联合举办的远程心电监护分析中心,它们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远程医学监护研发中心(和上海吉量公司合作);✓山东齐鲁医院远程心电分析中心(和优加利公司合作)✓重庆新标公司远程心电分析中心。

中荷移动医疗创新应用:掌控糖尿病APP受关注

中荷移动医疗创新应用:掌控糖尿病APP受关注

中荷移动医疗创新应用:掌控糖尿病APP受关注这是普通的一天,天气很炎热,福州近郊的林女士起床准备吃早饭,此时手机铃声响起,这是掌控糖尿病APP提醒她测餐前血糖了。

她拿起桌上的康为智能血糖仪测了一下血糖。

这时,在福州市区工作的女儿小君手机上,收到了一条提醒“您母亲餐前血糖为3.2mmol/L,血糖偏低哦~”小君按照掌控糖尿病APP的健康指导,立即打了个电话,指导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妈妈如何应对低血糖。

之后林女士再测了一次血糖,小君的手机又次收到提醒“您母亲的血糖值正常,继续保持哦~”,这时小君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翻看着掌控糖尿病APP云端上林女士最近一个多月的血糖记录,忽高忽低,小君不觉皱起了眉头,立即在线咨询了掌控糖尿病APP上的内分泌陈医生,并在陈医生的建议下领取了掌控糖尿病APP上的针对母亲的健康任务,心里暗暗决定每天按照任务提醒,电话监督老妈做好日常饮食、运动等健康管理。

安排好这一切,小君的嘴角微微上扬,安心的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这个场景不是未来科技世界,而是中荷糖尿病E-health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成果——掌控糖尿病APP的实际使用场景。

笔者了解,掌控糖尿病APP是2012年发起是中荷糖尿病E-health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得到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清华大学数字医疗健康工程研究中心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等国内外著名专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

经国际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为中国用户量身打造的糖尿病自我健康管理APP。

掌控糖尿病APP区别与国内目前众多糖尿病APP,其最显著特点:它基于我国糖尿病治疗指南和美国等丰富的临床实践,创造性地采用移动智能血糖仪+糖尿病管理云智能平台的全新模式,同时引入在职的内分泌医生,及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参与到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中来,为患者及风险人群提供无线血糖监测、健康风险评估、督促健康计划以及专家在线咨询等一系列专业、连续、主动的个性化、智能的糖尿病管理服务。

据合作团队荷兰Vitalhealth公司(这是国际领先的医学中心,闻名全球,已成立149年的美国梅奥诊所投资的)中国区负责人Bram先生介绍,掌控糖尿病APP作为中荷两国共同应对糖尿病这一全球性疾病的合作典范,是两国在糖尿病E-health合作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期望该产品能够为患者、医疗机构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糖尿病管理软件

糖尿病管理软件

糖尿病管理软件案例一微糖(原博医帮)博医帮的产品价值主张是打造一款“数据+方案+干预”的糖尿病标准化智能化院外管理系统,依靠用户自我监测、在线问诊、智能+人工干涉的方式,尝试为用户带来健康和经济的双重收益。

一、运营方式与春雨医生类似,博医帮由用户端、后台、医师端三部分组成。

从用户端看,博医帮主要提供了数据记录、提醒、IM、知识库四大模块。

用户定期录入自身的血糖、饮食、运动、用药等数据,通过数据积累生成一份个人病历反馈给相关医师。

医师则根据用户数据,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博医帮在设计上比较充分地照顾了医患交互,除数据记录外各模块均由用户和医师共同参与:比如用户既可以自定义一份生活作息表,也可以收到医师为你定制的检测、用药项目;既可以在知识库中自主浏览,也能看到医师推送的相关文章。

在四大模块外,用户会被赋予一组由算法和医师共同制定的健康管理目标。

而用户在应用内的各种行为数据,都会被反馈给医师以便管理和分析。

从医师端看,则在与用户端对应的交互功能外提供了一套管理工具。

在算法(比如疾病预测模型和自动患者筛选)支持下,医师可以相对简单地实现用户分组、统计报表、个性化教育和提醒等工作。

用户数据可以与多个医生端同步,便于医疗小组内部协作。

二、盈利模式a、类似Welldoc的应用内付费服务。

还提供一些糖尿病生活服务资讯和线下交流平台,以吸引医药企业支持。

b、免费应用+付费硬件模式。

这是目前中国移动医疗慢性病管理领域较为常见的盈利模式。

c、大数据分析(为保险公司做风险评估、协助医药厂商做药物研发等)。

三、存在问题从目前其APP开发情况来看,博医帮并不具备网络平台的特征,如春雨医生或丁香园,主要原因有两点:a、搭建一个医患网络平台,必须开放医生平台,吸引医生加入,患者可以自主选择医生,医生也可以通过平台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患者,实现平台的双向网络效应。

目前博医帮的医生咨询还仅停留在其内部专职医生回复阶段,这无疑类似于一个客户服务中心,就算其服务团队有10个人,那么一天最多能服务多少用户呢?这点也反向印证了目前博医帮平台上用户的数量以及用户活跃度。

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的关键技术

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的关键技术

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的关键技术一、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快速发展我国从2000年起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正以每年800万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40年前后,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的峰值,占届时总人口的31%左右,不同程度地需要提供护理照料服务,但由于医疗从业人员培养的周期性较长,面对日益增加的医疗保健需求,社会医疗资源明显不足。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超过7亿,占总人口的60-70%,据卫生部《中国慢性病报告》显示中国有3亿人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1.6亿、慢性病患者2.8亿、2亿高血压,但高节奏的现代生活使人们无暇顾及自身的健康状况。

iCare(intelligent healthCare)是通过移动网络和智能移动终端来提供移动健康(mHealth)和智慧医疗(eHealth)的最新实践。

移动健康可为现代人群提供随时随地、高效便捷的个人健康管理手段,预防和缓解慢性病对健康的威胁。

而智慧医疗则是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与数字医疗技术结合的产物,可为医疗卫生机构和服务行业机构提供信息化的解决方案,以提升专业医疗服务的效率、质量和范围。

移动健康和智慧医疗在巨大的社会需求下正快速发展。

2006年由众多一流的科技开发公司和医疗机构成立了康体佳健康联盟(Continua Health Alliance),该组织不断完善移动医疗健康解决方案的生态系统,致力于确保产业链上下游设备互连互通,迄今在全球已有超过220个成员公司。

2012年5月,GSMA专门成立Mobile Health Programme,希望运营商能够借助无所不在的移动通信网络和快速增长的智能终端,加速解决社会在医疗健康方面的需求。

从2012年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也单独立项,计划在后续4年中推动“面向数字医院的医疗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实施。

同时,普华永道2012年发布的分析报告预计2017年该领域的全球收入可达到230亿美元。

健康管理类应用软件国内外现状与前景分析

健康管理类应用软件国内外现状与前景分析

健康管理类应用软件国内外现状与前景分析作者:张子豪章红英来源:《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2015年第06期摘要:伴随着移动浪潮的来临,国内移动医疗第三方应用软件(APP)如雨后春笋迅猛增长,医疗健康领域正在发生一场跨界革命。

通过分析国内外健康管理类APP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未来该类APP的设计提供参考,并对APP的方便性、实用性和安全性等改进提供建议。

关键词:移动医疗;健康管理;应用软件doi:10.3969/j.issn.2095-5707.2015.06.002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民众的健康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传统的以治疗为主的卫生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需求,人们需要可以对健康进行实时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干预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即健康管理。

如何将健康管理的需求融入到当前的卫生工作中,成为目前医疗卫生行业亟待解决的重点。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在医药行业的应用,医疗健康领域正在发生一场跨界革命,大有改变医学服务模式之态势。

自2010年移动医疗(mobile health,mHealth)市场兴起开始,我国移动医疗第三方应用软件(application,APP)发展迅速,现阶段已达2000多款。

2011年国内移动医疗市场规模15.8亿元,2014年达到30.1亿元。

据预计,到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365.3亿元,移动医疗将突破200亿元,超越了在线医疗市场规模。

移动医疗作为一种新型医疗模式和工具,方便灵活的特点使其在健康管理领域中展现了极大潜力,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医疗方式,并逐步形成一条新的健康管理产业链。

为能更清晰地审时度势,把握机会,迎接挑战,有必要梳理移动医疗的现状与问题。

1国内外健康管理类应用软件发展现状目前,健康管理类APP的主要服务模式是通过APP或外置装备实时收集用户的血压、血糖、心率等基本数据后,传送到后台数据库,完成数据存储及分析。

医疗类app之糖尿病app研究报告

医疗类app之糖尿病app研究报告

国内移动医疗收费模式:软件篇
好大夫在线
疾病管理为主,尝试向消费收费
帮消费者找到好评医生、医院,汇集147万篇真实患者 对医生的点评
好大夫在线是唯一能够联系到专家本人的平台,目前可以 联系52337位医生本人
iPhone版独有通知功能,专家回复后,您的手机将立即弹 出通知,确保第一时间看到专家的指导,关键信息不错过
硬件篇上市公司向医院收费vocera的盈利模式是典型的向医院收费vocera为医院提供移动的通讯解决方案其核心产品是一个让医生和护士戴在脖子上或别在胸前的移动设备可以随时随地发送接收信息通话并设置提醒取代了以往在医院里使用的bp机在美国对病人信息安全性要求很高有专门的hippa法案规范信息的使用和传输一般的移动设备是不允许传输与病人有关的信息的比如医生不能使用个人的email发送患者信息vocera的设备符合hippa要求而且非常适合团队使用vocera在美国有300多家医院客户年收入接近1亿美金
丁香园推出了用药助手免费版和收费版,收费版需要交纳99元年费, 提供的内容要比免费版丰富
据悉,目前用药助手付费版下载已经为丁香园带来了几百万的收入, 丁香园又将这笔费用投入到新的APP研发中
国内移动医疗收费模式:软件篇
医学文献
通过医学文献向医院介绍新产品
杏树林医学文献的文章内容主要来自国际最新的杂志(医学文献), 因为医学领域最新最重要的内容都会发表到杂志上,他们从这些杂 志中选取那些影响比较大的论文
在庞大的糖尿病患基数下,国内血糖仪渗透率却依然很 低,仅有8%左右(更新数据)。
血糖检测业务在未来几年预计保持30%的增速(三诺调 研)。
血糖仪市场份额
全球血糖仪市场份额
19% 34%
20%

慢病管理与智慧医疗

慢病管理与智慧医疗

慢病管理与智慧医疗水木导读:在中国,慢性疾病由于患病人数多、病情延续时间长、病因复杂,治疗累积费用高,具有频繁的医患交流,一开始就成为互联网医疗聚焦的热点。

承担不同角色的政府、医生、传统药企和创业公司,在慢性疾病与健康管理领域正以革新创造的心态面对实际痛点,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以提供治疗效果更好、成本更低的医疗方式。

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在中国,每年以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为首的慢性病,致死人数占据了所有死亡人数的85%,且慢病在我国疾病负担中所占比例超过70%,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

2010至2040年间,若每年能将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1%,产生的经济价值相当于2010年国内经济生产总值的68%,超过10.7万亿美元(世界银行报告,2011)。

当前我国已进入慢性病的高负担期,具有'患病人数多、医疗成本高、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的特点。

对于慢病患者来说,虽然药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疾病症状、延缓疾病发展,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改变自身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对饮食、运动、作息进行合理规划和控制。

慢病的最大特点是患病时间长,患者往往需要持续照护、长期服药、高频复检,且患者的主动参与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将会极大地影响疾病发展。

因此,仅仅依靠患者的自觉性来治疗慢病并非长久之计,患者需要合理的慢病管理模式来帮助他们完成治疗方案、加强自我管理,而如此长期和密切的监护及管理并不适宜由集中化的医院来提供。

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加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慢性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据数据资料统计,慢病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人口健康的主要问题,80%左右的老年人都将至少患一种慢病。

慢病是慢性疾病的总称,是一组起病时间极长,病因与病症难以有效确诊的疾病。

慢病的周期十分长,是一种病症往往反复、难以彻底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

慢病的产生与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环境的污染、长期的紧张疲劳等因素有关,绝大多数的慢病可以治疗但不能治愈。

糖尿病自我管理手机应用程序的应用现状

糖尿病自我管理手机应用程序的应用现状

糖尿病自我管理手机应用程序的应用现状
韩文娟
【期刊名称】《循证护理》
【年(卷),期】2022(8)17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糖尿病自我管理手机应用程序(App)的出现,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的个体化需求得以实现,手机App实现了手动和智能数据采集,通过智能分析给病人反馈并帮助其进行疾病管理。

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经济社会地位、年龄、性别是影响病人使用慢性病管理手机App的影响因素,专业人员应给予相应的指导。

并提出今后应加强相关手机App的监管并提升专业性和安全性。

【总页数】4页(P2329-2332)
【作者】韩文娟
【作者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2.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3.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在脑卒中患者居家照护中的应用现状
4.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对糖尿病前期人群饮食干预的效果研究
5.BMC Medicine论文摘要汇编——糖尿病用药管理支持:糖尿病自我管理应用程序的系统评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APP用于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探讨

糖尿病APP用于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探讨

糖尿病APP用于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探讨张学慧;张宁【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APP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以及自我管理的效果。

方法将189例门诊初始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4例与观察组95例,在教会患者胰岛素注射方法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应用糖尿病APP管理,连续3个月后评价效果。

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对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糖尿病APP进行健康管理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16(031)019【总页数】3页(P77-79)【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APP平台;血糖;自我管理能力【作者】张学慧;张宁【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1.6%[1],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

糖尿病一经确诊即要开始持续终身的自我照顾,给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启动胰岛素治疗以使血糖达标,而初次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患者普遍存在恐惧心理、缺乏自我注射信心、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有孤独感、恐惧低血糖[2],如果患者在初始胰岛素治疗期间能够得到医护人员的实时指导,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能够达到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3-5]。

目前对门诊患者的指导以治疗开始阶段的一对一指导以及复诊时的跟踪指导为主,缺乏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实时跟踪。

如果患者不及时复诊,治疗方案不能及时调整,既影响患者的血糖达标,又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

糖尿病APP是一种能帮助糖尿病患者系统了解糖尿病,同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健康管理的软件系统,为患者提供远程支持和实时服务[6]。

移动医疗APP 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管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移动医疗APP 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管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92·移动医疗APP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管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戴 蓉 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 266071摘 要:目的:探讨移动医疗APP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管理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孕期健康管理,观察组40例加用移动医疗APP,对两组孕期血糖控制情况及健康行为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孕期血糖控制达标率为97.50%,较对照组80.00%高(P<0.05);观察组孕妇管理前的饮食管理、血糖监测、运动管理、定期复查等健康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管理后上述健康行为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

结论:移动医疗APP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管理中可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也能改善孕妇健康行为,值得推广。

关键词:移动医疗APP 妊娠期糖尿病 健康管理妊娠期糖尿病(GDM)为妊娠期特殊疾病,指在妊娠期发生的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1]。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发生改变,生育年龄后移,近年来GDM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母婴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对GDM孕妇采取规范合理的健康管理十分重要。

随着互联网+医疗技术不断成熟,移动APP逐渐用于GDM管理中,使孕妇与医务人员建立了实时且有效的互动系统,对GDM综合管理更加灵活[2]。

本研究将移动医疗APP用于GDM孕妇中,旨在探究其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于GDM孕妇,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年龄23~37岁,平均(30.01±2.79)岁,孕周13~34周,平均(23.56±1.28)周。

观察组年龄24~36岁,平均(30.05±2.86)岁,孕周14~35周,平均(23.63±1.34)周。

两组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应用移动APP管理妊娠期糖尿病的多维度疗效评价

应用移动APP管理妊娠期糖尿病的多维度疗效评价

(下转第78页)基金项目:基于APP 技术研究“社区-中心”一体化糖尿病管理体系及推广应用项目。

作者简介:姚佳,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陈秋,教授,博士生导师。

·综述·应用移动APP 管理妊娠期糖尿病的多维度疗效评价姚佳1,高阳1,陈秋2*(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 成都;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摘要:随着妊娠期糖尿病(GDM )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如何有效防治GDM 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医疗上非常严峻的问题,结合“互联网+医疗”技术,利用移动APP 管理GDM 已经成为一个有效措施和发展趋势。

应用移动APP 对GDM 患者进行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帮助GDM 患者控制体重,改善GDM 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不良妊娠结局和情绪障碍。

本文将就应用移动APP 管理妊娠期糖尿病的多维度疗效评价进行论述。

关键词:移动APP ;妊娠期糖尿病;疗效;互联网+医疗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50.033本文引用格式:姚佳,高阳,陈秋. 应用移动APP 管理妊娠期糖尿病的多维度疗效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0):76,78.0 引言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世界上对母婴健康威胁极大的疾病之一。

随着肥胖人数增多、生育年龄后移,其发病率逐渐上升。

GDM 的管理是一项精细而复杂的工作,传统的管理模式受限于专业医疗人员短缺、地理位置隔离、经济水平因素等原因,常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低。

随着“互联网+医疗”技术越来越成熟,移动APP 逐渐投入到GDM 的管理中,在GDM 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实时而有效的互动系统,使院外GDM 患者的综合管理更加灵活和有效。

本文将对现有的应用移动APP 管理GDM 患者的文献进行系统回顾,总结移动APP 在管理GDM 中的疗效。

移动医疗APP在大学生中使用现状调查和前景分析

移动医疗APP在大学生中使用现状调查和前景分析

移动医疗APP在大学生中使用现状调查和前景分析发表时间:2017-08-04T15:46:22.8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作者:王越苏世恒陈诺高旭庄晨阳[导读] 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生,高度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组,创新,接受能力强。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合肥 230000)【摘要】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生,高度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组,创新,接受能力强。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大学生的现状使用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分析,移动健康的发展前景展望。

【关键词】大学生;移动医疗;App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373-03 引言“互联网+”网络行动计划,加快互联网渗透各行各业,促进产业整合,互联网的创新技术在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

互联网健康为载体,在互联网上在线健康教育,电子健康记录、医疗信息、疾病风险评估和远程电子处方的康复治疗和其他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务。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医疗行业向前发展,情报和信息,促进互联网的重建医疗服务行业正在加速。

目前国内医学应用已达到2000多个,如“丁香园用药助手”“春雨掌上医生”“5U家庭医生”“好大夫在线”等。

所以,这些医学应用函数覆盖远程诊断和治疗,药物电子信息、咨询和其他专业领域的健康照顾病人,医生和其他医生的帮助,获取数据提供很大的便利。

大学生作为网民的一大群,移动医疗应用软件的使用是不一样的。

本文基于1232份问卷,对大学生使用移动医疗APP的状态进行了分析。

1.移动医疗的发展现状分析1.1 移动医疗的概念移动医疗服务是指提供医疗服务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包括远程医疗、预订平台,医院信息的移动解决方案。

一方面,中国的老龄化引起的医疗需求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的医疗资源供应严重短缺,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差距。

移动健康带来了一片蓝色的海洋,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提供了移动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Epocrates

Epocrates

Epocrates 公司小结一、概括Epocrates, Inc (EPOC. US) 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加州,该公司主要从事专业医疗的系统与资料库业务。

医疗人员可以通过行动装置下载公司软体,用来查药物的正确用量、副作用等相关资料,该公司资料库已有超过三千笔药品资料。

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动医疗公司——Epocrates(美国),借助了医疗领域移动App的先发优势,2011年4月在纳斯达克上市,用户覆盖全美40%的医生。

2013年1月,被美国健康技术护理提供商ATHN(anthenahealth)以约2.9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关于athenahealth公司athenahealth公司在KLAS电子病历、管理实践以及面对医疗团体和卫生体统的护理协调服务领域都是一个领先的、基于云的供应商。

Athenahealth的使命是成为医疗护理人员最为信任的服务,帮助他们将正确的事情做得更好。

•关于Epocrates公司Epocrates公司因为开发出了在美国医疗和临床领域排名第一的,服务于临床目录、实践工具和卫生行业接触点护理的医学应用程序而广为人知。

Epocrates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忠实稳定的、含有超过一百万专业医疗人士的网络,这个网络中包括了全美国50%的医师,他们例行公事地运用Epocrates的直观的解决方案使医院的工作流程更加合理化,并且提高治疗水平。

Epocrates公司同时促进合伙机构及其成员间的有价值的内容及工具的传递。

二、营收比例Epocrates在手机上为医生提供临床信息参考,药品和临床治疗数据库是其主打产品。

有数据显示,2012年,该移动医疗的营收约1.2亿美元,其中80%来自药企,主要是为其提供精准的广告和问卷调查服务(60%来自广告服务,20%来自市场调研服务);另外20%来自医生的软件服务费。

Athenahealth公司目前的3.8万个供应商将会扩张,此后,Epocrates网络将包括超过100万的专业保健人员。

移动医疗发展历程与未来医疗趋势

移动医疗发展历程与未来医疗趋势

IBM沃森业务部主管马努基萨 杰纳则公布了一项数据:在最先应 用沃森医生的肺癌领域,目前90% 护士都按照它的指令进行工作。
连接患者和医生
移动互联网化
医疗业务协同
范围会更广,效率会更高
医疗责任主体
移动医疗企业也可以成为责任主体
段涛:
对策:公立医院+互联网+资本
树立品牌: 医院品牌:医疗质量、服务体验、医疗价格、媒体宣传 医生口碑:服务+体验+粉丝
移动医疗发展历程与未来医疗趋势
一、发展历程 一、创新理论 二、变革路径 三、未来医疗
一、发展历程
国际
2005年:WellDoc成立,推出BlueStar(蓝星)的手机糖尿病。
国内
2011年:3月好大夫推出APP,7月春雨医生成立。 2014年:引起关注,融资7亿美金。阿里推出阿里健康和未来医院。
悖论 “认为会颠覆的恰恰不会被颠覆, 认为不会被颠覆的最有可能被颠覆”
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 表明对发展趋势的态度和判断
医生会成为大数据分析师和机器人操作员
马车 从交通工具 电影 从故事情节 医院 从诊疗场所
旅游体验 情感体验 ???
未来经济: 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粉丝经济 线上连接+线下体验
拓宽渠道:从自发到转诊,包括下级医疗机构和网上转诊 建立双向转诊系统,与互联网医疗建立合作
四、未来的医疗
医疗生态环境发生改变
从疾病诊疗到健康管理方式转变
医疗业务模式发生改变
患者服务、支付、健康与疾病管理等会移到线上或O2O
医疗付费模式发生改变
从按项目付费到按价值付费
智能诊疗发挥更大作用
大数据分析、机器人等在诊疗中会发挥更大作用

从医生视角看慢病管理APP

从医生视角看慢病管理APP

从医生视角看慢病管理APP主讲题材:从医生视角看慢病管理APP主讲单位:医学美容教育网时间:2015年05月29日地点:公开场所简要:在移动医疗的诸多细分领域中,“慢病管理”的表现格外令人瞩目。

以糖尿病为例,自2014年至今,已有五十多款糖尿病管理app产品上线。

市场之火热、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在移动医疗的诸多细分领域中,“慢病管理”的表现格外令人瞩目。

以糖尿病为例,自2014年至今,已有五十多款糖尿病管理app 产品上线。

市场之火热、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从疾病特点看,糖尿病目前尚无法根治,一朝诊断、终生治疗,为了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必要对患者进行长期、深度的支持和干预,“慢病管理”成为刚需。

从患病人数看,中国糖尿病患者已逾一亿,处于疾病前期状态的人数更多,再加上照护患者的辐射人群,这样一个拥有数亿稳定用户的巨大市场,对于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吸引力自不待言。

糖尿病管理app对控制疾病有帮助吗?作为专科医生,我们一直强调:只要患者做好自我学习、管住嘴、迈开腿、规范用药、定期检查,糖尿病并不可怕、也不难治疗。

但实际情况却很不容乐观,一项对全国大中城市二级以上医院的统计表明:即使在这些综合实力较强的医疗机构里,糖尿病患者的控制达标率也仅为26%。

面对如此惨淡的数字,医生多少有些惭愧,同时也感到委屈:该用的药都用了、该说的话也说了,但制约疗效的很重要的因素,是大多数患者缺乏对疾病知识的基本了解,很难充分贯彻医务人员的饮食、运动建议和治疗方案,与医生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

而这些,正是糖尿病管理app的切入点。

2011年,在糖尿病临床研究领域颇具影响力的期刊《DiabetesCare》刊登了一篇特殊的论文,它的研究对象既非药物、也非器械,而是一款手机软件:“WellDoc糖尿病管家系统”。

研究要求患者使用该软件实时记录和上传饮食摄入、血糖波动和药物治疗等信息,后台的医护人员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后,会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

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医疗

1)Epocrates1、公司简介:Epocrates位居 Fast pany 杂志排出的10大最具创新力的医疗保健公司之首,是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动健康公司。

2、主要产品功能:Epocrates拥有美国排名第一的移动药物字典,其的核心服务是通过手机软件向专业医疗从业者提供信息支持,包括药品相关信息,疾病相关信息,医疗实验室诊断信息等,从而帮助医生更准确和高效的为病人提供服务。

目前有超过一百四十万的临床医生使用Epocrates的手机软件。

3、主要盈利模式:Epocrates的主要收入来自向药品企业提供市场解决方案(包括60%的广告和20%市场调研服务),剩下20%来自软件销售。

基于掌握的医生客户资源和软件平台的数据资源,Epocrates可以通过DocAlert信息服务向医生传递药品审批、临床试验数据、治疗指南、处方规定变化等简短的信息,并根据药企的需求进行精准的医生再教育内容投放,已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

同时,为药企开展针对特定地区或对象的市场调研也是Epocrates的重要收入来源。

2)Zeo1、公司简介:Zeo是面向消费者的健康移动应用,通过一个可佩带的硬件,监测心率、饮食、运动、睡眠等生理参数,Zeo提供移动睡眠监测和个性化睡眠指导。

2、主要产品形式和功能:ZEO是一个腕带和头贴,可以通过蓝牙和手机或一个床旁设备相连,记录晚上的睡眠周期,并给出一个质量评分。

用户可以通过监测得分变化或和同年龄组的平均值相比较,对自己的睡眠有一个量化的了解。

另外,对于睡眠不好的人,ZEO也提供个性化的睡眠指导,通过一些测试找到可能的问题。

3、盈利模式:主要是面向消费者的硬件销售和软件服务。

Zeo在盈利模式上有两种选择。

一是软件即服务(SAAS)——通过用户订阅以及持续性盈收,二是用户购买设备产生利润。

但采用第二种模式非常困难,因为公司为其头戴设备开价99 美元,利润率并不特别理想。

公司在八年内共融资超过3 千万美元。

糖尿病管理APP对比分析报告

糖尿病管理APP对比分析报告

核心团队
糖尿病护士
• • • • 创始人杨介峰 CEO杨介峰:移动互联网背景 成立时间:2014.07 公司所在地:北京
大糖医
创始团队11人 CEO顾斌:原礼来中国糖尿病事业部副总裁 成立时间:2015.01 公司所在地:北京 投融资状况:2014.12天使轮,数百万人民币
• • • • •
APP功能
用户体验
糖护士
核心功能 血糖记 录,位于 主界面最 佳位置
数据记录功能完善 输入血糖 值后会有 反馈
用户体验
糖尿病护士
知识无分类,不方 便患者按需查找
血糖记录不直 观,且输入后 无反馈 卡通效果增加亲和 力,功能划分明确
问答界面友好
用户体验
大糖医
知识分类不佳,不 方便查找
核心功 能血糖 记录, 位于主 界面最 佳位置
盈利模式
糖护士 现有盈利模式:出售智能血糖仪糖护士
盈利模式
糖尿病护士 现有盈利模式:付费在线咨询
可用支付宝充值账 户,用于咨询花费
图文咨询 不同医生 定价不同
盈利模式
大糖医
现有盈利模式:电话咨询收费
盈利模式
小结:
• 微糖还在优化自身平台、扩张在线医师团队,并没有 急于变现
• 糖医生和糖护士靠在线商城盈利。糖护士APP主要为 其血糖仪服务,APP辅助血糖仪的使用,APP商城是 血糖仪的一个销售渠道;糖医生商城中销售各种糖尿 病相关产品,包括血糖仪、试纸、鞋袜等。 • 大糖医、掌控糖尿病和糖尿病护士以咨询收费为主。 掌控糖尿病目前正在和腾讯的微信血糖仪合作,有望 成为新的盈利点。
4

糖尿病护士

大糖医

盈利模式
微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医疗糖尿病APP之Welldoc
先介绍一下整个胰岛素药物治疗的行业背景:2013年7月,美国iData Research发布最新报告称,在美国糖尿病药物120亿美元的市场中,诺和诺德(Novo Nordisk)、赛诺菲(Sanofi)、礼来(Eli Lilly)3者居于统治地位。

而各大制药公司在糖尿病药物研发及商业阵地部署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着,都期望着能在日益增长的糖尿病药物市场中攫取一定的市场份额。

他们也都在发力糖尿病app市场,由于其资本、渠道以及资源优势,将对整个细分行业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或者他们率先支持谁,谁将更有可能获胜。

因为这帮人都是土豪中的土豪,拔根毛都比我们移动医疗行业里最大的大腿还粗!
目前礼来已介入糖尿病app市场,开发了糖尿病心天地,但是产品在功能上有所欠缺,糖尿病心天地测试:
安卓版
1、使用无需注册,下载后添加个人档案即可使用,可以添加多个人的档案,同时记录。

2、点击某人的档案后,可添加治疗方案,输入药名和剂量,可设置提醒。

3、查看日历,可以查看每天的用药提醒。

4、知识宝库,简单的一些糖尿病知识。

整体来说,软件功能比较简单,只有简单的药物治疗和提醒功能。

国外糖尿病app深度剖析:Welldoc
中国有句老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我们分析国内三款糖尿病管理APP之前,先深入学习一下国外同行Welldoc的商业模式,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很多文章就是几句话和比较表面的介绍。

虽然中国的医疗环境和国外有着巨大的区别,但Dr.2还是认为Welldoc的模式,十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当Welldoc在2013年初推出“Bluestar”一款糖尿病管理APP 的时候,他们也向世界推出了第一款“处方APP”。

那么什么是“处方APP”呢?顾名思义,这种类型的APP需要输入医生开出的处方号,
才能够使用。

“Bluestar”的价格高到令人咂舌,大约100美元/每月。

你没有看错,的确是每个患者每月100美元。

这似乎完全再次颠覆了被“互联网思维”洗脑的普通APP的运营模式,换句话说,随你在边上爱咋评论咋评论,也不是你有钱就可以买的,没有处方我不卖给你,必须和医疗系统对接。

但是在美国,已经有多家保险公司接入了这个系统。

Bluestar“并不是直接监测糖尿病患者,患者需要按照要求输入他们吃了什么,什么时候吃的。

然后这款APP就会提醒患者何时测量血糖,再根据血糖的指标,指导用药的剂量。

在很多国内的移动医疗创业者看来,这是极端反人类的,繁琐的做法,尤其很多在大会上循环往复进行各种演讲的同学们会极度鄙视这些,觉得他应该如何如何做,但那又如何?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商业的魅力!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种类型的APP是需要医生处方的,相关医生也可以用它来调整病人的诊疗和护理方案。

这种处方APP的商业模式很适合西方家庭医生制度。

既然是处方产品,那么APP 开发者和医生都必须对患者负责。

这也反映了慢性病管理的科学性、严肃性与严谨性,包括满足HIPPA(患者隐私保护)与法律合规的问题,这绝非是苹果应用商店和谷歌应用市场随便下载的普通APP可以比拟的。

因此Dr.2已经将美国FDA关于移动医疗APP 的监管法案翻译完毕,因为篇幅太长,有几十页,所以将会综述以后择期发表,大伙一起讨论、学习和借鉴。

就像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门秘书长Sebelius 女士曾深刻指出的那样:”移动医疗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技术进步之一,可以想象我们会在不远的将来更好地服务患者,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严格按照临床试验的标准去测试APP的有效性,就像我们试验药品和医疗程序那样。

另外,APP(包括云端)所储存的信息涉及患者的隐私,也必须严格按照有关隐私保护的规定执行。

只有这些标准符合了,慢性病管理APP的春天才会到来。

所以可以预见,现在一窝蜂式的移动医疗开发,在慢病领域,即使在中国未来必将会有一个高门槛与高淘汰率。

因此各位从业者和投资人不可不察,
也许3年,也许5载,趋势已经形成!
而开处方APP的医生第一件事就是要看此类APP的临床试验报告,是否能证明使用后的诊疗结果。

如果临床试验数据有效帮助血糖的控制,医生才会处方给患者。

含糊不清,夸大其辞的广告宣传和承诺或许对患者有效,但医生是不吃这一套的。

另外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医生都是比较怕麻烦和不想承担不必要风险的一群人。

Welldoc的商业模式画布:
Welldoc 也在公开场合讲述了此类APP成功路上的障碍,但是总结的并不全面,有些含糊,很多东西并不告诉你。

至于“U糖”之流,在公开演讲PPT中引用过他们的内容,但是驴唇不对马嘴,连英文都翻译错了。

参考上图总结的Welldoc商业模式画布,我们来按照丰田精益生产模式中的“五个为什么”层层递进,探讨他们的核心竞争壁垒。

1、是患者在使用这个app,那为什么要说服医生呢?
Welldoc必须说服医生,这是此类APP的核心价值所在。

毕竟,依靠APP来告知患者怎么用药等同于剥夺了医生直接对患者的控制。

不过“Bluestar”则通过发送患者定期更新的数据给医生,来缓解这种忧虑,同时还可以减少医患沟通成本,增强医患粘性。

2、但是如何才能说服医生呢?
必须进行大规模学术宣传、地面推广和拿到FDA的批文,其中FDA是核心!
3、那如何才能拿到FDA的批文呢?
按照临床审批的规则,进行扎实的数据分析和临床验证。

当然和药物批文的一期二期临床不同,不需要验证安全性和毒理,也不需要进行动物实验。

要方便和快好多倍。

4、为什么要进行地面推广和学术推广呢?
因为医生这个特殊人群,必须依靠面对面的推广才能更有效,他们不大相信广告,而且他们也习惯于这种交流方式,所以Welldoc的地面推广团队非常重!而且出席各种学术会议,进行营销。

5、为什么保险公司会付钱呢?
美国Scripps Whittier 糖尿病中心的副总裁Tasimikas 先生说过:“只有处方APP才能有效帮助患者时常跟踪血糖水平,当然,必须保险公司愿意支付的话。

”因为在美国,保险公司每年为糖尿病诊疗支付巨额费用。

他们期待这款APP能减少患者看医生的次数,通过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来控制医疗总费用。

而在2014年,许多美国500强的企业也将“Bluestar”纳入他们员工的健康保险范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