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
水产养殖中的饲料选择与营养需求
水产养殖中的饲料选择与营养需求水产养殖是指利用人工手段在水域中养殖各类水生动物的生产方式。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饲料的选择和营养需求的满足对于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中的饲料选择以及如何满足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
一、水产养殖中的饲料选择饲料是水产养殖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合理选择适宜的饲料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并确保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
在进行饲料选择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种类和生长阶段:不同种类的水产动物以及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饲料的需求有所差异。
例如,鱼类主要以植物性饲料为主,而虾、蟹等底栖动物则需要动物性饲料。
此外,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素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应选择适合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
2. 营养成分:饲料的营养成分是选择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水产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因此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应较高,可以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饲料,如鱼粉、虾粉等。
此外,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也是水产动物所需的营养成分,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含适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饲料。
3. 水质状况:水质状况对饲料选择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水质较差,容易造成饲料浪费和水质恶化,因此应选择不易污染水质的饲料。
另外,在不同的水质条件下,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应选择适合特定水质状况的饲料。
二、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与其种类、生长阶段以及环境条件有关。
在满足水产动物营养需求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蛋白质:蛋白质是水产动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重要营养素。
蛋白质可以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氨基酸,不同种类的水产动物对于氨基酸的需求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饲料时应考虑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配比。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水产动物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
不同的水产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底栖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较高,而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相对较低。
因此,在给水产动物配饲料时,应根据动物的需求量酌情添加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动物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动物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水产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方式,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水产养殖中,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是保证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方。
一、鱼类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在鱼类的养殖中,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增加鱼类的抗病能力、改善鱼肉的风味口感等。
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高,因此在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要适当调整。
此外,鱼类还需要适量的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不同阶段的鱼类对养分的需求也不同,例如幼鱼期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需求更高,而成鱼期对脂肪和矿物质的需求较高。
二、虾类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虾类是水产养殖中另一种重要的养殖动物,它们对养分的需求与鱼类有所不同。
虾类对蛋白质的需求相对较高,同时对脂肪和矿物质的需求也较大。
饲料中应适量添加植物油、鱼粉等成分,以满足虾类的需求。
此外,虾类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高,选用适宜的饲料配方能够帮助提高水质稳定性,减少养殖病害发生的风险。
三、贝类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贝类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动物,它们对养分的需求与鱼类和虾类有所不同。
贝类对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需求较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需求相对较低。
饲料中应适量添加浮游生物等成分,以满足贝类的需求。
此外,贝类的生长速度较慢,因此在饲料配方中需要注意控制摄食量、加强贝壳的形成等方面。
四、龙虾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龙虾作为一种高价值的水产品,在养殖中也有着广泛应用。
龙虾对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需求较高,对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需求相对较低。
同时,龙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因此在饲料配方中应该选用优质的原料,保证其养分的完整性。
此外,龙虾的养殖还需要注意饲料的投喂方式和频率,以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总结起来,不同养殖动物在水产养殖中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存在差异,合理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 饲料状态
§ 风干状态:60-70℃烘干,失去初水的剩余物 § 全干状态:100-105℃烘干,去结合水的剩 余物
粗灰分
• 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 600℃ 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 剩余残渣。
粗蛋白
• 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 真蛋白 § 非蛋白氮
• 分析时,蛋白量=N×6.25
现代动物营养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动物组织代谢和生长的细胞调节和分 子调节过程的基本知识。 2. 缺乏对动物与其消化道微生物生态系统相 互关系的了解。 3. 对营养与遗传、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环境 及动物福利、营养与产品品质等关系的研 究十分薄弱。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相互作 用时,动物营养需要的含义及需要量有何 变化,目前知之极少.
绪论
• 渔用配合饲料与畜禽饲料的差异
原因:栖息环境 相同:营养全面 异同: –原料粉碎粒度 –水稳性 –饲料形状 –营养成分组成
绪论
• 饲料工业
为畜牧业、养殖业提供全价配合饲料 带动新工业发展、充分利用各行业副产品 机械工业 城乡劳动力 教学、科研并进,丰富学科
绪论
•饲料业概况及前景
世界工业: –饲料产量:欧洲、亚太(日本) –饲料品种:猪饲料、奶牛、肉牛、水产 中国工业 –概况:混合投喂-颗粒饲料-配合饲料 –前景:工业体系 饲料转化率 开发蛋白源
绪论
• 水产动物营养学: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生命活动关 系的科学 – 内容:1.养分摄入与高效生产的定性定量规律 2.确定必需营养素及其理化特性 3.必需营养素体内代谢及其调节机制 4.水产动物营养与人及环境间互作规律 5.确定不同条件,不同生产目的对营养素 的需求 6.确定营养学的研究方法 – 作用:1.农业生产理论基础 2.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组成部分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动物营养需求与饲料开发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动物营养需求与饲料开发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了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养殖动物的养分需求及饲料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中的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以及相关的饲料开发。
一、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对于水产养殖来说,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与其生活环境存在一定的关联。
1. 蛋白质需求蛋白质是养殖动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可促进肌肉和组织的生长。
不同种类的水产养殖动物对蛋白质需求量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种类制定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和来源。
2. 碳水化合物需求碳水化合物是养殖动物体内能量的重要来源。
水产动物通常能利用较低品级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和纤维素等。
合理配置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和类型,能够提高养殖动物的利用效率和生长速度。
3. 脂肪需求适量的脂肪摄入有利于维持养殖动物体内的能量平衡和维持良好的生长状况。
然而,过量的脂肪摄入可能导致水质污染和养殖动物健康问题,因此需根据不同种类和生长阶段的需求来合理调控脂肪的含量。
4. 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免疫防御和繁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合理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能够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率和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二、饲料开发与养殖动物营养需求的匹配为了满足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饲料的开发至关重要。
饲料的研发应根据养殖动物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配方,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
1. 优质饲料原料的选择在饲料开发过程中,应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作为基础,如鱼粉、虾粉、豆粕等。
这些原料富含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能够满足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
2. 添加营养强化剂根据不同种类和生长阶段的养殖动物需求,可以适量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和必需脂肪酸等营养强化剂,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3. 注重饲料的消化和吸收率在饲料开发中,需要考虑饲料的消化率和吸收率。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ppt课件
▪ 风干状态:60-70℃ 烘干,失去初水的剩余物 ▪ 全干状态:100-105℃ 烘干,失去结合水的剩余物
粗灰分(Ash)
❖ 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 600℃ 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 残渣。
粗蛋白(Crude protein)CP
❖ 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 考虑投饲率、氮积蓄量和蛋白利用率
▪ 另:环境条件、蛋白营养价值、饲料源组成和经济成 本
三、鱼虾类对蛋白质需求
❖ 2.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对蛋白需要量
▪ 青鱼: ▪ 草鱼: ▪ 团头鲂: ▪ 鲤鱼: ▪ 罗非鱼: ▪ 虹鳟: ▪ 斑点叉尾鮰: ▪ 鳗鲡: ▪ 鲮鱼:
三、鱼虾类对蛋白质需求
❖ 3.主要海水养殖鱼类对蛋白需要量
❖ NFE%=100%-(水分+灰分+CP+EE+CF)
概略养分与饲料组成之间的关系
水分 饲料
干物质
无机物(粗灰分或矿物质) 含氮化合物
有机物 无氮化合物
乙 醚
碳 水
粗纤维
浸化
出合
物 物 无氮浸出物(糖类)
粗 脂 肪
(
)
纯养分
❖ 不能再进一步剖分的养分:Aa、矿物质、脂肪酸、 维生素、单糖、双糖等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 研究范围:人工养殖水产动物 配合饲料、饲料添加剂
• 转化:1.粗放--半精养、精养 2.规模:小-大,产量高
饲料工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社会效益重要作用
• 为畜牧业、养殖业提供全价配合饲料 • 带动新工业发展、充分利用各行业副产品 • 机械工业 • 城乡劳动力 • 教学、科研并进,丰富学科
六、pr.营养价值评定
❖ 生物化学评定法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回复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回复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研究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管理的学科。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水产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而水产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需要合理的营养供给,因此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
水产动物和陆生动物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生理特性,因此它们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营养物质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
宏量元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水分,而微量元素则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
了解不同水产动物的生长和发育阶段,以及其营养需求对水产动物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其次,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饲料配方和饲养技术。
水产动物饲料的配方需要根据不同水产动物的生长需要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
此外,为了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和利用率,研究者还会添加一些饲料添加剂,如酶制剂和益生菌等。
同时,饲养技术也非常关键。
合理的饲养密度、水质管理和饲喂方式等都会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效果和养殖效益。
另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还研究饲养环境对水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影响。
水体中的环境因素对水产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例如,水质的营养物质浓度、溶氧量、PH值等都会影响水产动物代谢和免疫功能。
因此,研究者需要探索优化饲养环境以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在推动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调配营养物质和改善饲养管理,可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水产养殖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研究新型饲料成分和饲料添加剂,开发绿色、高效的饲料技术,也有助于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对于水产动物的健康和养殖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研究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饲料配方和饲养技术,可以提高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的水产品。
因此,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研究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及其所需配合饲料的科学2. 必需氨基酸: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需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3. 氨基酸平衡:指饲料可利用的各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对必须氨基酸的需求相同或非常相接近4.氨基酸互补(蛋白质互补):指在配合饲料时,利用不同蛋白源的氨基酸组成特点,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饲料的配合,相互取长补短使饲料的氨基酸趋于平衡5.必需脂肪酸:指那些为鱼、虾类生长所必需,但鱼虾本身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直接提供的脂肪酸6.脂肪氧化:指在有氧参与或在微生物脂肪酸的作用下,脂肪变成游离脂肪酸。
再进一步氧化成醛、酮、醚等有害物质的过程7.蛋白质节约效应:当饲料的可消化能含量较低时,饲料中的部分蛋白质就被作为能源消耗掉。
在此种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脂肪,可以提高饲料的可消化能含量,从而减少蛋白质作为能源消耗,使之更好地用于合成体蛋白8.代谢能:指鱼类生理代谢能够利用的那部分能量,摄入单位重量饲料的总能与由粪、尿及鳃排除的能量之差9. 摄食热增耗:指动物在将摄取的食物转化为机体物质时,或者是在水解ATP为体内的生理和生化活动提供能量的时候,会产生热量排出体外,人们把动物由于摄食引起的那部分体增热特别的称为摄食热增耗10.总能:指饲料中所含的全部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三大能源营养物质完全燃烧所释放出来的全部能量11.标准代谢:指的是用于血液循环、细胞修复和再生、离子跨膜运输和肌肉协调等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12. 消化能:摄入总能减去粪能后所剩的那部分能量13.载体:指用于承载微量添加剂活性组分,并改变其物理性状,保证添加剂成分能够均匀地分布到饲料中去的可饲物料14.稀释剂:指掺人到一种或多种微量添加剂中起稀释作用的物质,它可以稀释活性组分的浓度,但它不起承载添加剂的作用15.营养需要量:指为保证动物正常生长、健康和理想的产品品质,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养殖对象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16.限制性氨基酸:指饲料中所含必须氨基酸的量鱼动物所需的必须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17.饲养标准:指由于动物营养需要量所提出的营养需要种类和数量定额带有标准化的某些因素18.半必需氨基酸:指一定条件下能代替或节省部分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一、绪论1、水生动物与畜禽营养学特征的异同(1)饲料营养组成①鱼、虾类在配合饲料中需要更多的蛋白质,一般认为其蛋白质需要量为畜、禽的2—4倍②鱼、虾类不能有效地利用无氮浸出物,其利用率较畜禽低③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鱼虾与畜禽不同④鱼虾类需要的15种维生素与畜禽相同,但各维生素的重要性和需要量不同(2)物理特征①原料粉碎粒度:畜禽饲料全部通过8目,水产饲料原料粉碎达60—100目②水稳定性:畜禽其配合饲料对水稳定性无要求,鱼虾生活在水中,配合饲料应维持在水中不溃散,且要求减少溶失率③饲料性状:畜禽饲料一般为粉状,而鱼虾则必须制成颗粒状第一章水产动物营养学原理原理1-蛋白质营养1、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①蛋白质是构建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皮肤、血液、器官、等②蛋白质是动物体内特殊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酶、激素、抗体③蛋白质是组织更新、修复的主要原料④蛋白质的供能作用:转化为糖和脂肪⑤是水产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2、主要鱼类蛋白质需要量评定方法、需要量和影响因素(1)蛋白质需要量评定方法:①按基础氮代谢估计维持需要量②氮平衡法估计维持需要量③最佳生长的蛋白质需要量的方法—蛋白质浓度梯度的摄食—生长剂量反应法(2)需要量研究表明,鱼虾类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量是陆生恒温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量的2—4倍(3)影响因素:①生长发育阶段(年龄和大小):随着鱼的生长发育,其蛋白质需求量降低②食性的影响:肉食性﹥杂食性﹥草食性③能量水平:蛋白质含量应与能量含量保持最适的比例,过高的能量会限制采食量,从而导致蛋白质需要量升高④养殖试验环境条件:温度、盐度、光照、溶解氧等指标对鱼、虾生长十分显著影响,因此试验环境条件要控制在最佳状态⑤投饲频率和投饲量:由于饲料投饲频率和投饲量不同时,试验对象摄取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就不同,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增重率⑥试验饲料的加工方法:物料的粉碎粒度会影响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3、鱼虾类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评定方法①生长试验法:使用纯化饲料、化学成分确定的饲料或是天然原料饲料,设计成含不同浓度梯度氨基酸的饲料进行一定时间的生长试验,然后根据剂量-增长效应关系确定研究对象对试验氨基酸的需求量②游离氨基酸水平观测法:通过测定血清和肌肉中游离氨基酸水平来判断③氨基酸氧化产物水平观测法:当饲料中某种氨基酸是限制性氨基酸时,这种必需氨基酸大多会被利用于蛋白质的合成,仅有很少部分会被氧化分解;但当某种必需氨基酸过量时,则会被氧化分解④体氨基酸组成数据推算法:一些鱼体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与其对必需氨基酸的需求模式存在着高度相关性4、蛋白质营养价值—生物评定法①生长:生长是指试验鱼、虾经投喂试验饲料一段时间后,体重或体长的变化。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 1
3、研究了主要养殖水产动物矿物质营养代谢特点
4、研究了主要养殖水产动物维生素营养代谢特点
5、研究了部分营养物质相互关系
(三)研究了主要营养物质在体内 特殊的营养生理功能
1、对蛋白质、氨基酸的特殊生理功能进行研究 2、研究部分水产动物不同必需脂肪酸的种类和作用 3、研究了部分矿物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4、研究了部分水产动物部分维生素的营养生理功能
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历史
开始主要养殖牡蛎、贝类,1289年 开始养殖;
3、海水养殖始于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
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历史
总的来讲,发展很慢。1949年我国 的淡水养殖仅有10万吨,而海水养殖仅有 1万。1949年以后,水产养殖业开始 逐步恢复发展,其发展的水平可见下图:
表1-1
年份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Aquatic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第一章 水产发展和研究概况
Chapter 1 The Recent Advance of Aquatic Animal
主要内容和学习要求:
掌握营养和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 了解水产动物营养发展的历史、水产饲 料工业发展的现状、水产动物营养研究 及饲料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发 展趋势。
(五)养殖环境恶化
1、现有养殖环境恶化;
2、全球变暖,2010年将升高10C,2050年升
高4.50C; 3、海平面升高,2010年升高10厘米,2050 年升高150厘米,淡水减少。
(六)科学研究滞后和人才缺乏
1、基础理论研究还有非常多的空白,这些
对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水产养殖科技及相关饲料工业发展现状
和趋势系别:畜牧工程系
班级:11水产
姓名:刘金成
学号:222011521061
我国水产养殖渔用饲料的研究开始于1958年,商业开发开始于80年代,在我国水产部门提出“以养为主,养捕并举”措施后,客观上刺激了我国水产饲料的研究与产业化的进程。
但是,由于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起步较晚,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也相对较少,在鱼虾类营养生理和营养参数等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
通过技术设备的引进和消化,以及水产饲料工业剧烈的质量竞争、淘汰,国产饲料质量和管理水平在近几年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科技研究与饲料开发方面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应用基础研究不足在暑假期间,我在新乡的一家民营饲料厂里做技术服务时了解到,饲料厂在所生产的饲料的过程中,由于急功近利,在所生产的饲料里盲目的添加了大量的抗生素和一些中草药,由于实验设计欠规范,试验周期太短,难以获得可靠地可比较的研究结果,同时也忽视了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危害,这样所造成的后果是,很多的病原菌和寄生虫产生了耐药性,导致鱼一旦生病,往往会在成大批量的死鱼而造成严重的损失。
表现尤为明显的是该厂名下的一块一百余亩的鱼塘由于长其使用所谓的药料,在鱼生病后,投入了大量的抗生素和其他药物仍无法控制鱼病的蔓延,每天都有大量的成鱼死亡,造成极大的损失。
2、对饲料的开发与质量控制不够重视我国人口众多,饲料原料缺乏加上质量监控不力,是导致我国水产饲料质量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我国每年水产品加工所产生的鱼内脏、
鱼鳞等脚料,它是水产饲料的诱食剂、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未知生产因子的良好来源,但是我们未能有效的加工利用,甚至任其腐烂、污染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饲料添加剂的开发不力现在的一些饲料添加剂单位的研
究开发热衷于开发“促长剂”之类的产品,而对真正营养性添加剂、非营养新添加剂的研究不够重视。
从而使我国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4、养殖设施陈旧落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今年暑假我在郑州市郊区、中牟和新乡等地进行实习时发现,很多的鱼塘的使用期已有10~~20年,有的甚至达到30年以上,大多数生产者依然采用传统的养殖模式,使得现代养殖技术的导入缺乏基础条件;同时由于缺乏相关政策的扶持,生产者往往要独自承担市场风险,使得生产者对池塘的投入和改造缺乏热情。
这也是制约着我国水产发展的一个方面。
5、苗种和饲料质量低,养殖品种病害增多由于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一些企业的生产废水未经处理便排放到外界水体中。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有害废弃物增多,养殖环境进一步恶化。
同时,我国与水产饲料相关的一些产业化标准和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一些中小型饲料企业生产的混合饲料种类繁多且质量不稳定,饲料在水中溶解时间短残饲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水质恶化,影响养殖生产。
另外,因为抗生素等药品在水产上的大量滥用,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导致养殖病害难以控制且多以并发症出现,发病症状不明显且难以彻底治疗,这些为我国水产病害防治带来极大挑战。
6、饲料原料的紧缺鱼粉的不可取代性,鱼粉的组成物质不会引起水产动物消化道的过敏反应;无论其可消化性还是其氨基酸组成都比较适合水产动物,但是鱼粉的产量有限,而且畜牧业和水产业的共同发展,对鱼粉需求量增大,而目前我国自行生产的鱼粉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
根据我国目前水产科技及饲料工业的发展现状,可以预见未来我国水产发展的总体趋势
1、研究和规范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研究方法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水平不高,许多研究方法和操作规程尚欠规范,甚至存在不合理之处,实验数据可靠性差,对水产饲料生产指导意义不大。
为规范研究方法和操作规程,提高我国水产动物营养饲料研究水平,有必要组织权威人士研究、制定一系列的产业化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对指导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水产养殖人工育苗幼苗的营养研究和饲料开发我国在幼鱼的营养生理和营养需要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在微粒饲料研究领域仍有许多空白。
目前我国主要养殖的幼鱼的开口饲料主要从日本等国或地区进口。
为此进行幼鱼的生理营养和定量营养需要研究,微粒饲料技术研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饲料添加剂的开发研制目前,我国水产动物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企业对单项饲料添加剂或原料生产种类有限、质量不高。
添加剂原料和添加剂预混料主要从日本、美国等国进口的局面长期以来未能
改变。
因此,为促进我国饲料工业健康发展,包括营养性和非营养性添加剂的研究开发至关重要。
4、环保饲料的研究与开发养殖规模不但扩大,环境急剧恶化。
饲料中氮磷的过量添加,污染养殖环境的水质,制约着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和开发低污染的绿色环保饲料或生物饵料是应该值得重视的问题,环保饲料主要是降低饲料中氮磷的含量,尤其是不能被吸收利用的氮磷,同时也要降低饲料中利用率低的成分。
5、为了人民的健康确保饲料安全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加上欧洲“疯牛病”的爆发,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而如果饲料中有害物质过多,这些有害物质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的体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饲料安全,即食品安全。
所以,近些年,饲料安全成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确保饲料安全成了饲料行业的首要工作。
6、行业监管工作不断加强 1999年,国务院颁布实行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使我国饲料安全监管工作步入依法行政的轨道。
在大对违禁药品的查处力度,加强饲料立法和完善饲料监测体系建设的同时,管理部门还应切实加强对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管,加强对饲料产品的卫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