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发展“三个经济”的若干政策

合集下载

赣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

赣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

赣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7.12•【字号】赣市府发[2009]33号•【施行日期】2009.07.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赣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赣市府发〔2009〕3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已经2009年6月25日市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七月十二日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为促进赣州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若干政策意见。

一、加强规划引导(一)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各地、各单位要把发展服务业与发展工业、农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看待,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各职能部门要根据《赣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结合本部门、本行业的实际,制定我市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

二、降低准入门槛(三)各类服务业企业登记注册时,除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外,不得设置前置性审批事项。

(四)逐步放宽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医疗卫生、体育等能够实行市场化经营领域的市场准入。

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服务领域,都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入。

(五)除药品、食品、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特殊行业实行“一店一证”外,连锁经营的一般性服务企业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和经营审批手续,其设立的分支机构可凭加盖总部印章的批准文件复印件申请办理登记和核准经营范围手续。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若干政策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若干政策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若干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8.01•【字号】晋政发〔2021〕25号•【施行日期】2021.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文件晋政发〔2021〕25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若干政策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现将《山西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山西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9年8月27日省政府印发的《山西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和若干政策》(晋政发〔2019〕20号)同时废止。

山西省人民政府2021年8月1日山西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我省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战略部署,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契机,围绕“网、智、数、器、芯”五大领域,统筹布局全省数字经济发展体系,大力培育数字化产业,着力推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山西”建设,以数字化推动智能化,以智能化培育新动能,以新动能促进新发展。

二、基本原则包容创新,率先发展。

坚持创新引领,鼓励优先发展。

推动数字化技术产品、应用模式、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的协同创新,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共建共享,协同共治。

扩大共享开放,强化民生服务。

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数字经济治理,以数据融通应用,实现协同治理和精准管理。

应用驱动,开放合作。

坚持需求导向,以应用为牵引,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激发、调动各类资源要素潜能,加大国内外交流合作力度,建立创新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发展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发展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发展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6.23•【字号】•【施行日期】2015.06.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发展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等各项工作部署,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发展、创新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一)加大工业投入力度。

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军事、航空等要求的前提下,企业厂区范围内容积率、厂房高度不再设定上限指标限制,绿地率不再设定下限指标限制。

加大实施2015年重大工业项目计划力度,大力推进舟山国际绿色石化基地、长安福特杭州汽车生产基地乘用车二期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进度。

(二)深入推进“机器换人”。

每年组织实施10个左右区域性行业“机器换人”综合试点示范,省级重点组织实施百项“机器换人”示范项目。

省级财政安排一定资金对“机器换人”示范市县和示范项目进行补助。

鼓励企业在技术改造中采购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化制造系统,省与市、县(市、区)财政按1∶2的比例,给予企业设备购置款10%—20%的奖励。

(三)加快“腾笼换鸟”。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力争2015年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涉及企业1000家以上,全年整治和淘汰安全、环保、能耗不达标或其他违法生产经营的企业(作坊)10000家以上。

坚持“腾换”并举,利用腾出的发展空间,加快小微企业创业园(基地)建设。

对符合规定的小微企业创业园(基地)建设项目,允许其建成后通过租赁等方式经营,也可按土地出让合同约定分割转让厂房和土地使用权。

启动第二批“三名”培育工程试点。

(四)推进并购重组。

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政策,围绕集聚先进要素、发展七大产业、提升行业地位加大并购重组力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步活跃农村经济的⼗项政策⽂号:中发[1985]1号颁布⽇期:1985-01-01执⾏⽇期:1985-01-01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我国农村经过五年多成功的经济改⾰,迎来了新的形势。

农村⼴⼤⼲部群众⾰新创业精神空前⾼涨,正在为⼴开⽣产门路、发展商品⽣产⽽奋发努⼒。

⽣产全⾯增长,主要农产品供应紧缺的状况有了很⼤改善,为农村产业结构的改⾰提供了物质基础。

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特征的合作制度,推动了农村劳⼒、资⾦、技术的流动和合理结合。

⼗⼆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即将全⾯展开,城乡之间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局⾯将会出现。

⼴⼤农村正⾯临着加速发展商品⽣产的极其有利的时机。

但是应当看到,在农村⽣产向商品经济转化中还存在着种种不协调现象。

农业⽣产不能适应市场消费需求,产品数量增加⽽质量不⾼、品种不全,商品流通遇到阻碍;⽣产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优势不能发挥,⼀部分地区贫困⾯貌改变缓慢,产⽣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的,国家对农村经济的管理体制存在缺陷是⼀个重要原因。

其中,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过去曾起了保证供给、⽀持建设的积极作⽤,但随着⽣产的发展,它的弊端就⽇益表现出来,⽬前⼰经影响农村商品⽣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

因此,在打破集体经济中的“⼤锅饭”之后,还必须进⼀步改⾰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扩⼤市场调节,使农业⽣产适应市场的需求,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步把农村经济搞活。

为保证上述⽬标的实现,党中央和国务院经过研究,制定以下⼗项经济政策。

(⼀)改⾰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粮⾷、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

由商业部门在播种季节前与农民协商,签订定购合同。

定购的粮⾷,国家确定按“倒三七”⽐例计价(即三成按原统购价,七成按原超购价)。

定购以外的粮⾷可以⾃由上市。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以“四个加快”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以“四个加快”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以“四个加快”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9.09•【字号】武政办〔2021〕100号•【施行日期】2021.09.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以“四个加快”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武政办〔2021〕10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以“四个加快”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9月9日以“四个加快”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贯彻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决策部署,以“四个加快”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加快扩大经济规模(一)细化落实产业地图。

以产业地图为指引,细化制定招商地图、创新地图、人才地图,相互支撑、同向发力。

牵头部门履行好统筹协调责任,加强对各区(含开发区,下同)的政策指导和精准支持,推动各区根据实际发展新产业,精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区级经济错位竞争、特色发展。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招商办、市科技局,市委组织部〈市招才局〉,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下同〉)(二)全力推进“一区一表”。

实行每月一调度、双月一交流、每季一总结、半年一讲评、全年一考核的“五个一”推进机制。

各区明确各主导产业发展的“一谱一策三清单”,即制定产业发展图谱,出台促进产业发展政策,梳理形成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平台3张清单。

突出项目支撑,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加强要素保障和审批服务,确保每年新开工600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市级重大项目投资2400亿元以上。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各区人民政府)(三)建立产业链“链长制”。

实施“一链一策”,各牵头部门对标先进城市制订实施方案,明晰产业链发展目标、路径,建立健全精准化、个性化政策供给。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赣市府发〔2015〕22号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赣市府发〔2015〕22号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正文:----------------------------------------------------------------------------------------------------------------------------------------------------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赣市府发〔2015〕2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现将《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7月13日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为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赣府发〔2015〕24号)精神,积极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政策措施:一、帮扶实体经济发展(一)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落实省有关政策,执行工商业用电同价。

下调非居民用气价格,实现工商业用气同价。

(市发改委、赣州供电公司负责)(二)降低失业保险费率。

全市失业保险缴费比例从3%降至2%,其中用人单位缴纳的失业保险缴费比例从2%降至1.5%,职工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缴费比例从1%降至0.5%。

将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稳岗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该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给予稳岗补贴,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

稳岗补贴主要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转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相关支出。

(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负责)(三)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落实省有关政策,对持有赣通卡的货运车辆通行市属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优惠标准在现行基础上(储值卡优惠5%、记账卡优惠2%),再增加2个百分点(暂定执行一年)。

对通行市属高速公路合法装载的国际标准集装箱车辆,计费标准由每车每公里1.6元降至1.15元。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湘政发[2000]8号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湘政发[2000]8号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正文:----------------------------------------------------------------------------------------------------------------------------------------------------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湘政发〔2000〕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直机关各单位: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民族工作,进一步加快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制定如下优惠政策:一、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投资力度。

省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在工业技术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开发等方面,选择一批项目纳入全省“十五”计划,并逐年提高对民族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

各项建设项目要尽量减少民族地区的配套资金,对民族地区列入省级计划的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配套资金比例不作规定。

二、加快民族地区交通、电力和通信建设步伐。

由省计委牵头,协商有关部门在交通、电力、通信、水利、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对“九五”期间没有通路、通电的村,作出规划,提高补助标准,逐步实现通路、通电;公路升级和农村电网改造要向民族地区倾斜。

通信部门要加快通信建设,推进民族地区信息化进程,“十五”期间实现所有乡镇通程控电话。

三、继续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

“十五”期间,要继续对民族地区的贫困县和民族乡的特困村重点扶持,每年安排的新增财政扶贫资金要占全省总额的60%左右。

在国家扶贫专项贷款指标内,对民族地区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的项目要优先扶持。

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开发特色产品,发展支柱产业。

民族地区开发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治理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

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各国都非常注重经济发展。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国家繁荣和民众福祉的基础。

为了推动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本文将基于这一主题,探讨几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促进投资与创新投资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降低税收负担和减少市场准入壁垒等方式吸引国内外投资。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科研和创新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资金补贴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二、发展优质教育与人力资源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普及率。

此外,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还可以促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为经济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

三、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推动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交通运输、能源供应、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的流动性和竞争力。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开放合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合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可以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商投资,促进技术和人才的跨国流动。

同时,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创造更加公平和互利的国际经济环境。

五、加强产业协调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的协调和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可以制定产业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贷款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提高小微企业的发展活力。

综上所述,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多方面的,并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推动投资和创新,发展优质教育与人力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际合作与开放合作,以及加强产业协调与转型升级等。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文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文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讨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重大问题,并作出如下决定。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及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相关决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国经受住了国际经济金融动荡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严峻考验。

同时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其重要原因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鹰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稳增长促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鹰府发〔2015〕17号

鹰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稳增长促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鹰府发〔2015〕17号

鹰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稳增长促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正文:---------------------------------------------------------------------------------------------------------------------------------------------------- 鹰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稳增长促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鹰府发〔2015〕1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信江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现将《关于稳增长促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5月25日关于稳增长促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为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赣府发〔2015〕24号)精神,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措施:一、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实体经济发展1.认真落实《关于降低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工商业用电价格的通知》要求,下调工商业电价,工商业电价平均下调1.95分/度,至2016年4月20日逐步实现工商业用电同价。

实施非居民用天然气并轨降价方案,今年5月底前下调工商业用气价格。

(市发改委、市供电公司负责)2.对光伏发电项目自发自用电量不计入阶梯电价适用范围,计入地方政府和用户节能量。

对利用屋顶建设光伏发电系统的企业,在执行有序用电时,降低一级有序用电等级,优先审批因转型升级所需的电力增容需求。

(市发改委、市供电公司负责)3.抓好《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财政厅关于调整失业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赣人社发〔2015〕14号文)的落实,降低失业保险率,失业保险费率从3%降至2%,其中用人单位缴纳的失业保险缴费比例从2%降至1.5%,职工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缴费比例从1%降至0.5%。

(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负责)4.加强对涉及交通运输及物流园区稳增长政策的宣传,将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物流企业,并帮助企业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1993.11.05•【文号】中发[1993]11号•【施行日期】1993.11.05•【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发[1993]11号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五日)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农村总的形势是好的。

在经济体制转换和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中,农村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主要是农业特别是粮棉生产的比较效益降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大量耕地被占,农村资金外流,一些地方财政用于农业的资金减少,加剧了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

中央认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切实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农业稳步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这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成九十年代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任务,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四大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坚持把农业放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首位,逐步调整社会资金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抓住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有利时机,进一步采取措施,解决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积极性的一些紧迫问题。

一、稳定、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05.07.02•【文号】国发[2005]22号•【施行日期】2005.07.02•【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是,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同时,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

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减少废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社会氛围。

(三)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体制与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关于培育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关于培育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关于培育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培育壮大实体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可以采取以下若干政策。

首先,加强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采取一些特殊政策,例如设立专门的发展基金,为实体经济提供风险投资等支持。

其次,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和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

鼓励和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减免税费、提供研发资金和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等,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和科技企业投身实体经济的发展。

第三,优化投资环境。

政府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基础设施的水平和质量,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

此外,政府还应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打破行业壁垒,促进公平竞争,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最后,加强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

为了推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和高端人才。

政府可以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技工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

同时,政府还可以制定一系列有利于人才流动和创业的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实体经济的发展。

总之,培育壮大实体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政府可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优化投资环境,加强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政策,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持。

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培育壮大实体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对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深化实体经济的发展,政府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大力加强实体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可以提高实体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可以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开展合作研发和技术转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公布日期】1983.01.02•【文号】中发[1983]1号•【施行日期】1983.01.02•【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发[1983]1号1983年1月2日)现将经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作为草案,发给你们试行。

中央要求:中央、国务院各部门和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同志经常到农村了解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并及时向中央报告。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政治局讨论通过)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力争到本世纪末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并确定发展农业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战略重点之一。

全党特别是农业战线的同志,必须坚定地担负起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

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而联产承包制又越来越成为主要形式。

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

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

这种趋势,预示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振兴将更快到来,从而为实现党的十二大的战略目标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现在,方向已经明确,道路已经开通,群众正在前进。

我们面临的主要的问题是,不少同志对这一历史性变革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某些上层建筑的改革赶不上经济基础变化的需要。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3.28•【字号】湘政办发〔2022〕15号•【施行日期】2022.03.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湘政办发〔2022〕15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湖南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3月28日湖南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为落实好国家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有关决策部署,振作工业经济运行,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确保全年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出以下政策措施。

一、关于财政税费政策(一)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中小微企业2022年度内新购置的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折旧年限为3年的可选择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可减半扣除;企业可按季度享受优惠,当年不足扣除形成的亏损,可按规定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适用政策的中小微企业范围:一是信息传输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标准为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2亿元以下;二是房地产开发经营,标准为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亿元以下;三是其他行业,标准为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亿元以下。

(省财政厅、省税务局,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均须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不再重复列出)(二)2021年四季度实施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政策,延续实施6个月。

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奖补、车船税减免等优惠政策。

(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对工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14•【字号】黔府发〔2023〕16号•【施行日期】2023.1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23〕1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枢纽、小城镇为节点的区域经济,是我省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的重要支撑。

为推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三届二次、三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聚焦强县富民,强化产业引领、激发动力活力、推进城乡贯通,发展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弱项,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不断提升县域经济质量和总量,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统筹兼顾、协同共进。

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县域产业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弱项,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县域与市辖区、县城与乡村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增强活力。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扩权强县赋能,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全力开展产业大招商,积极扩大开放,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省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省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省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9.01.28•【字号】云政发[1999]22号•【施行日期】1999.01.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省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发〔1999〕22号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八日)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以及建设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建房〔1998〕154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现结合我省实际,批准并印发《云南省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实施方案》给你们,请连同《通知》一并认真贯彻实施。

云南省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实施方案一、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发展住房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发展住房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稳步推进住房投资体制、生产体制、供应体制、管理体制改革和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发展进程,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国情的城镇住房新制度,加快住房建设速度,提高住房建设质量,促使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体的住宅产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优势产业,不断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

(二)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发展住房建设的目标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加快实现住房商品化;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职工住房补贴制度,逐步实行住房货币化分配,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省实际的住房投资多元化、住房生产社会化、住房供应市场化、住房管理专业化的新制度,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

(三)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国家、单位和个人合理负担;坚持“新房新制度,老房老办法”,平稳过渡,综合配套。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993年11月14日通过)为贯彻落实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讨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重大问题,并作出如下决定。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1)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在国际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战略决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十四大明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期的伟大历史任务。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我国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我国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我国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导言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是为了应对经济发展中的各种挑战,促进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本文将介绍我国目前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宏观经济政策1.1 财政政策我国的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税收政策通过调整税率、征收范围等方式,实现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财政支出政策则通过增加政府支出,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助于调节经济周期波动,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1.2 货币政策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由人民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

货币政策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等手段,影响经济运行和价格走势。

通过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我国既能保持物价的稳定,又能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1.3 收入分配政策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旨在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政府通过税收调节和社会保障等措施,实现收入的再分配,并缩小贫富差距。

这有助于增强社会稳定性,推动内需增长,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政策我国的产业政策旨在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提升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产业政策涉及多个层面,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产业布局和产业升级等方面。

2.1 产业结构调整我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发展的布局和方式。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推动由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的转型升级,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同时,调整优化传统产业,提高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2 技术创新我国将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致力于提升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应用,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2.3 产业布局我国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政府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同时,鼓励优势产业在有条件的地区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1.03•【字号】深府[2008]1号•【施行日期】2008.0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府〔2008〕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全局性战略部署,也是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鼓励和促进深圳总部经济的发展,加快形成总部经济的规模效应,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总部经济在发展方式转型中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

总部经济作为国际分工的高端环节,是总部企业充分聚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力带动和辐射作用的经济形态,具有知识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集聚带动作用大等显著特点。

总部经济已成为城市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承接国际制造业和服务业高端环节的转移,有利于推进深圳的国际化城市建设,在更高层次融入全球经济。

加快发展总部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相结合,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国际化城市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区域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有力地促进深圳的科学发展。

(二)深圳正处于总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产业内部分工的深化,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加快调整投资结构和布局步伐,为我市发展总部经济带来有利机遇。

深圳独特的区位优势、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为实现总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支柱产业的发展,国内和境外投资步伐不断加快,深圳集聚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总部企业,总部经济特征初步显现,总部企业的培育和壮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力发展“三个经济”的若干政策为加快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现提出如下若干政策。

一、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立。

发挥陕西省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平台作用,积极争取中央车购税和民航建设基金,支持省内铁路、公路、航空枢纽设施有效衔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鼓励建设多式联运枢纽站场,开展空铁联运和公铁联运示范,对纳入国家示范工程的承担单位(企业)按中央补助资金的20%给予支持。

(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西部机场集团负责)二、支持铁路物流发展。

支持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成为海铁与公铁联运基地,对开通的中欧班列按财政部规定给予适当补助,由省、市财政按1∶2比例分担。

支持西安国际港务区、中铁西安局集团,加强与青岛、天津、连云港、宁波等沿海港口业务合作,开通“五定班列”,对从新筑站开出的“五定班列”全程运费,由省、市、区财政结合开行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省财政厅,西安市政府,西安国际港务区负责)三、完善国际客运航线网络。

支持创建国际航空枢纽,对完成当年航空计划,在西安机场新开通且正常飞行的国际客运航线给予航空公司一定奖励。

奖励标准逐年递减20%,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由省、市财政按2∶1比例分担。

(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财政厅,西安市政府,西部机场集团负责)四、支持航空货运物流发展。

支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空货运发展,鼓励采取多种方式吸引航空公司加大运力投入,吸引国内外货物集聚,按完成当年货邮吞吐量给予一定奖励。

奖励标准逐年递减20%,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由省、市、区财政按1∶1∶1比例分担。

(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西咸新区管委会,西安市政府,西部机场集团负责)五、加快物流园区建设。

开展物流园区省级示范园区创建工作,认定一批具有多式联运功能、中转集散效率高、特色突出的知名品牌示范园区,对认定为省级示范园区以上的,根据示范效应和规模给予100万元—300万元一次性奖励。

鼓励在口岸货物转运集中区建设货物堆场,在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咸新区以及一级节点城市宝鸡、榆林、安康建设1万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物流仓储库,对符合国家标准的新建设施,按不高于建设投资额(不含征地费用)的10%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补助。

鼓励两家以上快递公司联合在政府机关、高校、住宅小区共建共用智能取货柜,对每个取货柜给予5000元一次性奖励。

(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六、鼓励对外市场拓展。

支持我省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物流集散中心、海外仓、陕西商品展示中心,对符合国际认证的,按不高于建设投资额(不含征地费用)的10%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一次性奖励。

支持我省建筑业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按当年国际营业收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程咨询)的3‰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对承担的国际工程项目获得“鲁班奖”“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的企业,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

(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七、支持口岸建设。

积极支持西安空港、陆港指定口岸建设,对已设立且运营显著以及新申报成功且建成运营的口岸经营单位,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

支持企业建设进出口货物交易中心、加工中心、跨境电商合作中心,对新建成的设施给予最高不超过150万元一次性奖励。

(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财政厅负责)八、降低口岸场站费用。

政府购买航空、铁路、公路口岸公共服务,免收航空口岸货物操作费及口岸与航空货站之间的转运费,免收铁路口岸集装箱吊装、移位、开箱查验、短期堆存及口岸与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间的转运费,免收公路口岸货物操作费,由省、市、县(市、区)财政按照1∶1∶1比例分担。

(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各市县区政府负责)九、加大物流企业引育力度。

支持引进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仓储运营服务集成商和基地航空公司、快递公司等大型物流企业在我省设立的总部、分拨中心、运营中心、结算中心等,按不高于建设投资额(不含征地费用)的20%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补助。

对年自营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在陕汇总缴纳所得税的物流总部企业,依据其促进产业发展和吸纳就业等情况,给予500万元—10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培育一批物流骨干龙头企业,对新获得国家5A级资格评定,且在陕注册的物流企业,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

(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税务局、省财政厅负责)十、加快公路物流发展。

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安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延安市宝塔区、眉县、绥德县开展公路物流和省级无车承运人试点,择优选取规模较大、管理规范、货源稳定、社会信誉好的企业,按照“先互联、再许可”的原则,对接入部、省无车承运监测平台的企业办理道路普通货运(无车承运)经营许可资质。

充分利用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和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建设平台,统筹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公路沿线资源,推进驿站型公路港建设。

优先将试点地区一、二级汽车货运站项目纳入全省有关发展规划。

支持试点地区农产品和冷链物流园区建设,以及水、电、气、路、热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支持城区物流配送中心、乡(镇)配送站、村级服务点等三级配送网络建设。

对上述符合现有专项资金支持条件的项目,由现有相关专项资金给予倾斜支持。

(省交通运输厅、省税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市县区政府负责)十一、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对国家验收合格,正式确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市、县,分别给予300万元和200万元一次性奖励。

鼓励与国内知名在线旅游服务代理商加强合作,对在我省年度集散旅客量排名前五位的代理商,按每名旅客50元标准给予奖励。

(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西部机场集团负责)十二、推动会展业发展。

鼓励引进全国性品牌展会项目,对展览面积以1万平方米或500个标准展位为单位递增的,按每单位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

鼓励引进国际品牌展会项目,对展览面积以1万平方米或500个标准展位为单位递增的,按每单位给予500万元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

积极引进展览企业落户我省,对达到规模以上的企业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经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的企业,给予500万元一次性奖励。

鼓励引导省内会展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形式组建国际化会展集团,对完成重组达到规模以上的、经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的会展集团,分别给予200万元、500万元一次性奖励。

由省、市、县(市、区)财政按照1∶1∶1比例分担。

(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各市县区政府负责)十三、加快物流人才引进和培养。

严格落实已出台的人才激励政策。

对未达到引进条件的,但涉及智慧供应链、冷链、跨境电商、航空运输等具有高级经营管理经验或具有专业化较强技术的物流人才,且签订5年以上聘用合同的,给予每人8万元—30万元奖励。

鼓励有需求意愿的我省物流企业,申请设立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通过博士后平台引进急需的高层次青年人才。

加强物流快递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畅通我省物流人才职称评审晋升通道。

鼓励各市区政府对无住房的物流引进人才,给予人才公寓、购房补贴、租赁补贴和提供周转房等方式的支持。

鼓励高等院校联合企业设立物流实训基地,开展物流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和金融等交叉专业培训,以政府购买培训服务的方式给予支持。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负责)十四、支持供应链体系建设。

鼓励在陕供应链管理企业、电子和汽车等生产企业、农产品龙头企业,基于省级秦云大数据平台建设或与秦云大数据平台互联互通,与上下游相关联的供应商、物流企业、销售商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对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效果良好的平台项目,按投资额的20%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一次性奖励。

上述企业在物流集中区内新建的智能型仓储设施,按不高于建设投资额(不含征地费用)的20%,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补助。

(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十五、开展物流标准化和智能化改造。

支持托盘生产、运营企业在我省建设托盘循环公用平台,支持物流企业对存储、装卸、搬运、分拣、包装等设备进行标准化改造和更新,对符合要求的公用平台建设费用和物流标准化改造费用,按不高于建设投资额的20%,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补助。

(省商务厅负责)十六、鼓励物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鼓励物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物流自动化、智慧物流、绿色包装、无人机等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应用和在物流企业的试点示范。

支持物流企业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对新购置纳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的纯电动运输车辆,按照国家补助标准给予推广应用补助。

对建设完成、经验收合格并正式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按实际投资额(不含征地费用)的30%给予补助。

(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各市政府负责)十七、积极推进物流金融发展。

鼓励物流企业所在地政府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建立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对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合作,利用物流电子化信息平台对货物全程监管优势,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质押、结算、境外融资、保险理赔等个性化业务进行担保。

对担保贷款发生的代偿损失,由融资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银行和所在地县(市、区)财政按照40%、30%、20%、10%比例分担,省财政按县(市、区)财政承担部分的50%予以补助。

鼓励西安国际港务区和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吸引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基金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进入平台,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服务,平台建设纳入省大数据建设项目给予支持。

对获准在我省设立的国家大宗商品期货交易所、国家大宗商品期货公司、国家大宗商品期货交易所批准设立的指定交割仓库,分别给予1000万元、1000万元、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商务厅、各市县区政府负责)十八、落实国家有关物流业税收优惠政策。

自2018年5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服务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

对按万分之五税率贴花的资金账簿,减半征收印花税,对按件贴花五元的其他账簿,免征印花税。

自2018年5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对物流企业承租用于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的土地,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自2018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对购置挂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省财政厅、省税务局负责)十九、优化税费征管服务。

对符合条件的在陕设立区域总部的企业,可实行增值税、所得税汇总申报管理。

土地出让金一次性缴纳确有困难的物流企业,经县(市、区)政府批准,可实行分期缴纳,首付不低于50%,原则上期限不超过一年,特殊项目可约定在两年内全部缴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