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5、古诗三首-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12《古诗三首》(课件)

五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12《古诗三首》(课件)
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诗人通过创造了“风雷”“万 马”“天公”这样浩大的意象来表达。这样的表达方法与我 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既相通又相异,也表现 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课下大家还可以再去读读龚自珍 其他的诗或文,更真切地感受他的情。
板书设计
己亥 杂诗
现实 希望
恃风雷 究可衰 死气沉沉 重抖擞 降人才 不拘一格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 万马哑了毕竟让人觉得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理解诗意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渴望变革
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 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 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 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12《古诗三首》
资料简介
“己”是天干的第六位,“亥”是地支的第十二位,己 亥年就是1839年。龚自珍辞官南下时,把一路上的所见所思 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这 315首诗被称为《己亥杂诗》。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首。
写作背景
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 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 吏贪污腐败。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

渴望变革 和出人才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词语解释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依靠。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 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 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 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 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 7、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
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 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8、《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庭前花不扫,门外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 关山
9、《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10、《故乡杏花》唐•司空图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11、《江外思乡》唐•韦庄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第四单元-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第四单元-古诗三首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第四单元-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天色还暗的时候,我来到了离家很近的一座湖边。

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我抬头望向天空,一轮明亮的月亮挂在黑夜中。

这是一首古代的诗歌,叫做《秋夜将晓》。

它用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

而且,这首诗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它的作者是一个小小的五年级学生。

这首古诗的作者叫李绅,他在《古诗三首》中还写了另外两首诗,一首是《早发白帝城》, 另一首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绅是唐朝的文学家,他年轻时就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被誉为"诗豪"。

接下来,我将分别介绍这三首诗的内容和特点。

首先,我们来看《秋夜将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色和杂音,给人一种宁静而凉爽的感觉。

诗中说:“银烛秋光冷画屏”,意思是说秋夜的月光照在窗户上,像一幅冷冷的画卷。

再说:“轻罗已薄露华浓”,那是说秋夜的露水已经把薄薄的衣裳打湿了。

最后,“铅华易暗重先著”,意思是说,铅华的颜色很容易变暗,所以要先把它穿在外面。

这首诗的意境是很深的,通过描述夜晚的景色和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感觉。

接下来是《早发白帝城》。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作者离开白帝城的心情。

诗中说,“朝辞白帝彩云间”,这是说作者早上告别白帝城,踏上了回程的路。

接着,“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是说,作者乘着船,一日就回到了江陵,一下子就离开了白帝城。

最后,“两岸猿声啼不住”,这是说,两岸的猿猴在作者离开的时候,发出哀婉的声音,似乎在表达对作者的不舍。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了离别时的心情。

最后一首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作者送别朋友的情景。

诗中说,“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说,作者的朋友离开了黄鹤楼。

接着,“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是说当时是三月的时候,花朵盛开,非常美丽。

最后,“孤帆远影碧空尽”,这是说,当时的情景是夕阳西下,孤帆在远处穿越碧空,最后消失了。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描绘了作者送别朋友的情景。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5古诗三首:秋思》优质课课件_0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5古诗三首:秋思》优质课课件_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古诗词三首
《秋思》
——[唐]张籍
பைடு நூலகம்
秋思
[唐]张籍
洛 阳 ∕城 里 / 见 秋 风 ,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 释:
1、欲作: 想要写 2、意万重: 形容要表达的 意思多,不知从何说起 3、复恐: 又担心 4、行人: 这里指捎信的人 5、临发:将要出发 6、开封: 把封好的信拆开
洛阳城里见秋风
看到____听到____ 感到____想到____
欲作家书意万重
一封家书寄乡思,诗人有千言万语 要诉说,诗人拿起笔来 __________________
思乡的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乡情?—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 夜月红柑树,求凤白藕花—张籍 骨肉待我欢,邻人望我荣 岂知东与西, 憔悴竟无成!—张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展开想象: 张籍提起笔来,写道:“__________”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归信吟 【唐】孟郊
泪墨洒为书, 将寄万里亲。 书去魂亦去, 兀然空一身。
秋思
[唐]张籍
(秋思曲古筝)
练 笔:
把《秋思》改写成一个故事。
改写要求:
1、不改变诗的原意、思想情感,不改变情节。
2、展开合理的想象,描写场景,把人物所见、所
秋思
[唐]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思
[唐]张籍
洛 阳 ∕城 里 / 见 秋 风 ,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知识全解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知识全解

《古诗三首》知识全解【字词积累】会认的字乃(nǎi)熏(xūn)亥(hài)恃(shì)擞(sǒu)会写的字【层次结构】结构梳理《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主题归纳《示儿》《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临终时写的,是绝笔,也是遗嘱。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以及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表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

《题临安邸》此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是针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黑暗现实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和严厉警告。

《己亥杂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要改变这种沉闷和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廷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全诗气势磅礴,寓意深刻。

【作者作品】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创作的诗歌很多,内容极为丰富。

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阶级的屈辱求和,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

代表诗作有《示儿》《游山西村》《卜算子·咏梅》等。

林升:字友云,又名梦屏,南宋诗人,其生平事迹不详。

据说,他是宋孝宗淳熙时代的读书人,曾在临安活动,擅长诗文。

代表诗作有《题临安邸》《长相思》等。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代表诗作有组诗《己亥杂诗》,共315首。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详解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详解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示元》是诗人陆游在临终之际写给儿子的一首古诗,《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示儿【宋】陆游①死去元.知万事空,(元”和“原”都有“原来”、“本来”的意思,可以通用。

)②但悲.不见九州同。

③王师北定中原日,④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意:①本来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应无牵无挂,②唯独放不下,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

③宋朝的军队平定中原那一天,④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告诉你的父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尽早收复中原统一祖国领土的迫切心情,最能表达感情的是“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

陆游二十岁就定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

三十岁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因“喜论恢复”而遭投降派秦桧打击,被除掉了名字。

但他毫不消沉,回乡后仍攻读兵书,刻苦习武,准备抗金卫国。

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

题临安邸【宋】林升①山外青山楼外楼,②西湖歌舞几时休?③暖风熏.得游人醉.,④直把杭州作汴州。

汴(biàn)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时期的京城(首都)。

诗意:①重重叠叠的青山,密密麻麻的楼台,②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③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④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醉”字我看到茶楼听曲的人入了迷,眯着眼睛,随着曲子摇着头,在桌子上用手敲着节拍,翘着的二郎腿一晃一晃的……装点的精致的游船上飘出歌舞声、划拳声、嬉闹声,还有随风飘来的淡淡的香粉味……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精品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精品教学课件

课文讲解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课文讲解
示儿
给儿子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词语注释: 1. 元:同“原”,本来。 2.但:只。 4.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 九州指代中国。 5.同:同“统”,统一。
课文讲解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曹植《白马篇》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引入新课
同学们,陆游在《示儿》这首诗中表达了苦苦期盼 “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愿望,这一天他盼到了吗?那些王 师们都干什么去了?
宋朝诗人林升写下了这样一首诗——《题临安邸》, 做了很好的回答。
课文讲解
陆游年仅三岁的时候,汴京就被金兵占领了,他从小就立下了抗金 救国的志向,长大后他曾经亲自上战场,参加过抗金的战斗,直到他生命 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坚信抗金必定胜利。当85岁高龄的陆游就要走完坎坷 多难的人生旅途,他什么事都丢开了,惟独为一件事死不瞑目,这首诗是 他重病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遗言。
我会读
xūn

熏染 熏陶
我会写
xūn

熏陶
hán g

杭州
易错字

xūn
邸熏
“邸”不要少些下面的点; “熏”第二笔的横要写得长一些。
巧记生字
加一加
木+亢=杭 氐+阝=邸
课文讲解 作者简介
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温州横 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繁枝 林坳)人,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主 要作品有《题临安邸》、《长相思》、 《洞仙歌》等。

(教学课件)12.《古诗三首》 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教学课件)12.《古诗三首》 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自由读三首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 通诗句。结合注释理解三首诗的题目,说 说你从题目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还有什 么疑问。
诵 古 诗

示儿 [宋] 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jì无忘告乃nǎi翁。
nǎi
知 作 者
陆 游
创作背景:陆游出生后不久,金人占领
虚假的 繁荣景象
青山 楼外楼 歌舞 几时休
荒淫腐化
淫靡的 精神状态
暖风 游人醉 杭州 作汴州
醉生梦死
极无 大尽 愤隐 怒忧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己亥即1839年。
《己亥杂诗》
题目点明了这首诗的写 作时间。
背景简介
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清帝 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 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 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组诗——《己亥 杂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十九年,农历己 亥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 当中的一首。
《题临安邸》。
释 诗 题
南宋京城
题临安邸
题写
旅店
题写在临安旅店里的诗。
明 诗 意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注 释 【山外青山】青山之外还有青山,形容山很多。 【休】停止、罢休。
诗意
重重叠叠的青山,重重叠叠的楼阁,(达官贵 人们)在西湖边上悠闲地听歌看舞,这种情况 到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呢?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 了北宋的都城汴京,北宋灭亡。宋徽宗的儿

著 子赵构(宋高宗)逃到南方,在临安建立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一、《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泊船:停船靠岸。

-瓜洲:在今江苏扬州一带,位于长江北岸。

-京口:在今江苏镇江,位于长江南岸。

-钟山:今江苏南京紫金山。

译文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赏析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用得极为精妙,将无形的春风化为有形的视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天到来后江南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秋思》作者:张籍原文: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秋思:秋日里的思念。

-洛阳:今河南洛阳。

-欲:想要。

-作:写。

-意万重:形容思绪万千。

-复恐:又担心。

-行人:指送信的人。

-临发:即将出发。

-开封:打开信封。

译文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万千,想写一封家书,却又觉得有说不完的话。

担心匆忙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把信打开来查看。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写信和开封信,细腻地表达了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诗人对细节的捕捉和描写非常生动,让人仿佛能看到那个在秋风中徘徊、反复斟酌家书内容的游子形象。

三、《长相思》作者:纳兰性德原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长相思:词牌名。

-程:道路、路程。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译文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五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12古诗三首

五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12古诗三首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12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题临安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暖风”一语双关,在诗中既指自然界 的春风,又指当时的淫靡之风;“游人” 在诗中不是指一般的游客,而是特指那些 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权 贵。在后一句诗中,诗人直斥统治者忘记 国耻家仇的丑态,蕴含讽刺、愤怒和无穷 的隐忧。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12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走进作者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 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 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 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 《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 也多清新之作。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中 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有《剑南诗稿》《渭 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理解古诗大意
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万 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是让人心痛。
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 降临世间。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明了什么?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 的修辞手法。表明诗人 期盼一场急风惊雷,打 破在清朝统治下笼罩九 州的沉闷和迟滞局面。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再见!
示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新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共46张PPT)

新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共46张PPT)

注释:
• 示:告诉,告知。示儿,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给儿子们看。 • 元知:“元”,通“原”,原来,本来。元知,本来就知道。 • 万事空:一切都完了,没有了。 • 但:只。 • 九州:相传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后用作指代全中国。 • 同:统一 • 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 定:平定。这里是收复失地的意思。 •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一带。这里泛指 被金兵占领的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 家祭:过去家庭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 • 无:同“毋”,不要的意思。 • 乃翁:乃,你的;翁,父亲。乃翁,
重点句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 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在诗人看来,落 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 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 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 -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 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赞歌!
句解:
• 前两句:写出了诗人即将离开人世,但并不感 到恐惧和痛苦,唯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 之心至死不渝。表达了诗人豁达的生死观,也 抒发了对当朝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 比愤慨。
• 后两句:是诗人对儿子的嘱托和殷切期望。表 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 国的无比渴望。
情境展示,走进诗句
•在700多年前,那个寒风萧瑟, 冷雨敲窗的黄昏,陆游躺在病 榻上,气息奄奄,他对孩子们 说:
情境展示,走进诗句
•人民望眼欲穿,盼不来朝廷的军队,那些朝 廷的统治者们此时此刻都在干什么呢?一边 是水深火热,苦难深重,一边是歌舞升平, 醉生梦死。这一切,同学们想一想,诗人又 在悲什么?这激起了一种什么?
识字游戏
熏喑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精品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精品教学课件

课文讲解
陆游年仅三岁的时候,汴京就被金兵占领了,他从小就立下了抗金 救国的志向,长大后他曾经亲自上战场,参加过抗金的战斗,直到他生命 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坚信抗金必定胜利。当85岁高龄的陆游就要走完坎坷 多难的人生旅途,他什么事都丢开了,惟独为一件事死不瞑目,这首诗是 他重病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遗言。
课后作业
背写所学三首诗歌,并积累与爱国 有关的其它诗歌。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
谢谢观看

第12课 古诗三首
课 题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
导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生 祭乃 熏杭

广 场
亥恃 哀拘
点击生字 学习笔顺
认 乃熏
读 园
地 hài nǎi
亥恃喑 擞
shì yīn sǒu xūn
课文讲解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愿望是那样的美好,而现实却又是那么可哀。 那巨大的变革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啊!这“万马 齐喑”死气沉沉的局面再不改变,要亡国了啊!
课文讲解 “ 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吗?
“ 不拘一格”不要拘于一定规格,为人间降下更 多的人才。
清朝用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 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这不拘一格 降人才就面的人才。
引入新课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 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奄奄一息的85岁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将不 久于人世,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地语气交代遗嘱。这位老人 就是我国南宋著名爱国志士、大诗人陆游。
陆游临终那夜留给儿子的遗嘱到底是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学习他 的这首《示儿》。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精品教学课件PPT小学优质公开课课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精品教学课件PPT小学优质公开课课件
3、小组交流:这首 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 什么?
疏通诗意,理解内容
1.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理解古诗的内容 ①默读古诗,找出不懂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和同学交流。 ②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③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疏通诗意,理解内容
匹马戍梁州。关河梦
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临
安 二
课 时

邸升
激趣导入
古人表达爱国情感 的方式多种多样,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陆游的《示儿》, 感受了诗人直接表 达的方式。这节课, 我们看看林升是怎 样表达爱国情感的。
课前预习
1、自学生字;
(dǐ) (biàn) (xūn)



2、熟读这首诗,并 读出感情。
解诗题
题临安邸
题:题写,把诗句写上。 邸:官员居住的地方。 题目的意思:写在官员府邸 上的诗句。
介绍诗人
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 南宋诗人,约生活于南宋孝 宗年(1163~1189),生平 不详,浙江平
直把杭州作汴州
直:简直。作:当作。直 斥南宋统治者忘了国恨家 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 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 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 怒和无穷的隐忧。
醉生梦死
悟诗情
3、填空《题临安邸》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 (忧国忧民 ),对统治者(对统治者的愤怒和辛辣讽刺)。
作业设计
1.背诵这首诗。 2.在网上找表 达爱国情感的 诗歌,并背诵 下来。

(完整版)5、古诗三首-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完整版)5、古诗三首-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欲作家书意万重。
一封家书,一份情思, 诗人有千言万语,他在信中会
写什么?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诗意: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心中涌
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 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 不知如何表达。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诗意:带信的人将要出发的时候,我
却又打开了封好的信。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 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 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
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 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 向榆关那畔行,夜深 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 碎乡心梦不成,故园 无此声。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本名成德, 为避太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 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乾清门侍卫。他 是清大学士明珠的公子,文学成就以词为最。共 存词三百四十二首,尤以小令见长,时人誉为 “清代第一词人”,词集名为《纳兰词》。著有 《通志堂集》。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jiàn), 钟山只隔数(shù )重( chóng)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我会读:
{ { jiàn(间隔)
shǔ(数数)


jiān(房间)
shù(数字)
{ { chóng(数重山)
hái( 还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4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jiàn), 钟山只隔数(shù )重( chóng)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5
我会读:
{ { jiàn(间隔)
shǔ(数数)
五制作室
古诗背景
所以,作者在这种际遇心境下 写作《泊船瓜洲》,难免将忧郁、 伤感、消沉之情融入字里行间,我 们也更能理解作者对即将远离的家 乡怀有的深深眷恋之意了。
五人子弟课件
8
----Desgang制作室
1.泊:停船靠岸。
2.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
北岸,扬州市南面。
19
洛阳城里见秋风。
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以使树叶黄落, 百花凋零,
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 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
20
欲作家书意万重。
一封家书,一份情思, 诗人有千言万语,他在信中会
写什么?
21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诗意:洛阳城里秋风乍起,想 要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写封信,可是 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本名成德, 为避太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 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乾清门侍卫。他 是清大学士明珠的公子,文学成就以词为最。共 存词三百四十二首,尤以小令见长,时人誉为 “清代第一词人”,词集名为《纳兰词》。著有 《通志堂集》。
26
27
解诗意
23
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 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
24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 向榆关那畔行,夜深 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 碎乡心梦不成,故园 无此声。
25
作者介绍
13
• 春天来了,春风仅仅吹绿了“江 南岸”?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南春天固 然早于江北,但也不可能一江分 成两世界;因为诗人平生际遇、 此时境况,使得诗人所思尽在江 南,故心中只有江南之春。)
14
总结
•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停船瓜洲 时遥望家乡,产生不知何时能回到 家乡的惆怅,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思 乡之情。
15
秋思 (七言绝句)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16
写作背景:
张籍,唐代诗人。张籍是韩愈的学生,他 出身贫寒,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 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是兵荒马乱,民不聊 生,离家十年的诗人深陷洛阳城,却不知战 乱中的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 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 。在此情此 景下,写下了这首诗。
故园:指故乡
意思: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 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 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 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29
1、作者的“身”在哪里?你们 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2、作者的“心”又在哪儿? 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30
作者身在征途,心在故园
31
同学们自由朗读词的上阕,想象一下 当作者身在征途的时候,你们的眼前 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17
1.欲:想,打算。 2.家书:书信。
词 3.复:又。 语 4.恐:担心。 理 5.尽:完。 解 6.临:将要,即将。
7.封:信封。
18
秋思
[唐]张籍
意万重:形容要
洛阳城表达里的见意秋思很风多,。 行人信:的欲复这人里作恐。指家匆捎匆书说意万不开封尽重信:拆,①把。开封。好的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课文
5
古 诗 三 首
1
泊船瓜洲 ( 七言绝句)
【宋】王安石
2
作者简介(王安石)
•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晚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 文学家、思想家。
• 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 的改革家。
•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 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 八大家”。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 千帐灯。
• 山一程,水一程:说明身离故乡之远,行 军之难。
• 千帐灯:说明此行队伍庞大 • 意思:将士们跋山涉水,向上海关那边进
发。夜里,住在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 了灯。
28
解诗意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风一更,雪一更:说明夜晚天气变得更恶劣

3.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
的江苏省镇江市。
4.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

山。
5.数重:几层。
6.绿:吹绿了。
7.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 的家里。
9
说说诗句的意思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从 京口到瓜洲仅一江之隔, 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10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京京钟京钟山口口山口山瓜只瓜只瓜只洲隔洲隔洲隔一数一数一数水水重重水重间间山间山山,,。,。。


jiān(房间)
shù(数字)
{ { chóng(数重山)
hái( 还有)


zhòng ( 重 量 )
huán(归还)
6
古诗背景
《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 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灰意冷的王安 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 的坎坷遭遇。此次再次被起用为相,他 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 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后,又多 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 的第二年,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
22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诗意: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好的信
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 要出发的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 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 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
钟 山 只 隔 数 重 山11。
说说诗句的意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
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12
春风又 绿 江南岸
到、过、入、满
据传,诗人王安石在作 《泊船瓜洲》时,先写的是“春风 又到江南岸”,后来,他觉得“到” 字不好,就改为“过” ,接着又 改为“入”“满”等字。经过十多 次的修改,都不大满意。最后他从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这句 诗受到启发,才决定改用“绿”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