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让自明本志令)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学生版2013)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战国策目录序曾巩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
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
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
二子之道如是而已。
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
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
可谓不惑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
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
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
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
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
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
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
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着而非之。
至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之起,二百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云。
让县自明本志令
--------------------------------------------------------------------------------
【注释】 [1]孤:古代王侯自谦之称。曹操当时任丞相,封武平侯,故此自称。孝廉:汉代从武帝开始,规定地方长官按期向中央推举各科人才,分孝廉、贤良、方正等科目,听候使用,东汉时每年由各郡、国从二十万人中荐举一人,曹操被举为孝廉时才二十岁。孝指善事父母,廉指清廉方正。
[43]胡亥:秦始皇嬴政的小儿子,继始皇立,称二世。蒙恬(tiàn田):秦始皇时名将,秦统一六国后,他率兵三十万,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秦始皇死后,赵高伪造始皇遗诏,逼使蒙恬自杀。
[44]三世:蒙恬祖父蒙骜、父亲蒙武、连自己共三代。均为秦国名将。
[45]祖、父:指曹操的祖父曹腾和父亲曹嵩。曹腾在汉桓帝时任中常侍、大长秋(管理皇宫事宜的官),封费亭侯;养夏侯氏的孩子为子,即是曹嵩,汉灵帝时官至太尉。曹嵩生曹操。
[10]年纪尚少[sha︸哨]:曹操任济南相期满,朝廷调他为东郡太守。他托病辞官还乡,年方三十来岁。[11]同岁:同一年被举为孝廉的人。
[12]谯(qiáo樵);今安徽亳县。曹操的故乡。精舍:指精致的书房。
[13]底下之地:低洼之地,指瘠薄的土地。
[14]泥水自蔽:意谓老于荒野,不求闻达。
后领兖州[23],破降黄巾三十万众[24]。又袁术僭号于九江[25],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26],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27],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28],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29],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30]。又刘表自以为宗室[31],包藏奸心,乍前乍却[32],以观世事,据有当州[23],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34]。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文言文阅读单文精练四让县自明本志令含解析
单文精练四让县自明本志令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
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
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
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
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
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
又袁术僭号于九江.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
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据有当州。
孤复定之.遂平天下。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
郫县2019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郫县2019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题卷请妥善保管以备考后讲评。
第I卷阅读题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点,是要求文艺作品服从于道德伦理政治,提倡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
白居易更是主张文章和诗歌要“为君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禅宗的兴起,打破了这个格局。
由于禅宗主张“心即是佛”,内心便是一个可以作无穷探索的宇宙,而中唐从“安史之乱”中醒来的知识分子们,不再想对人世作进取征服,而只想享受心灵的安适,便纷纷投向禅宗,于是,不是人物或人格,更不是人的活动、事业,而是人的心情意绪成了艺术和美学的主题。
这形成了一个新的审美趋向。
苏轼便是这个审美趋向的典型人物。
他身为北宋文坛的泰斗,却从未有过如韩愈那种“好为人师”的不可一世;在艺术上,则用实践反对白居易的“泛政治化”的主张,开创了一种远离忧愤,不似孤峭,也非沉郁的质朴无华,宁静自然的韵味情趣的风格。
这种风格的思想基础,依然是禅宗自然适意的生活主张,大千世界不过是心的外化物,重要的不是焚香礼佛、坐禅念经的外在形式,而在于向内心的探索。
苏轼将这种理论用之于文学,便出现了“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的说法。
所以,苏轼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这种风格的另一体现,是苏轼将“平淡”解释为“绚烂之极也”,而这种平淡,还应该包含“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丰富内涵。
他的两首脍炙人口的小诗,说明了这种审美趣味,一是写西湖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岂非说明最美的审美对象,正是姿态横生的自然存在?另一首是写李花,“不得梨英软,应惭梅萼红。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全国卷3
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旳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旳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能够看到晚明市井生活旳真实面貌,这关于研究社会史旳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伙所熟悉。
但在“五四”往常,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依旧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旳看法。
神话传奇确实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旳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奇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奇,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差不多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旳传奇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奇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旳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怎么说应归于文学依旧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判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名目学里旳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确实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旳,《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纳。
尽管《山海经》里平实旳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旳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因此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那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旳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旳成分在,仍能够之证史或补史。
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旳《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旳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旳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旳地理知识水平。
让县自明本志令译文
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译文:我最初被推举为孝廉,那时很年轻,自以为本来就不是隐居知名的人,惟恐被国人以平凡愚钝的人看待,打算做一郡的太守,认真地处理地政务,来树立名誉,让世人能清楚地了解我。
因此在任济南太守时,开始铲除残暴,改变陋习,公正地选拔人才,这就得罪了那些有权势的宦官,因此遭到那些豪强的憎恨,恐怕给家族招来祸患,所以就借口有病,辞官回乡了。
辞官以后,年纪还轻,看看和我同一年被举为孝廉的人,有的已经五十岁了,还自以为不老,我心里考虑:从现在开始再过二十年,等天下安定以后,才和同年举孝廉的人刚举孝廉时的年龄相仿罢了。
所以在这一年回到家,在谯城以东五十里的地方建造学房,打算秋夏读书,冬春打猎,找个低洼的地方,利用泥水多交通堵塞的条件来隐蔽自己(也就是居于偏远的地方不让人知道),断绝宾客想要和自己往来的念头。
然而这个打算未能如意。
后来征召为都尉,还没就职,就又改做典军校尉。
心意也就改变了想为国讨贼立功,希望能够封侯,作征西将军,死后在墓道前的神道碑上刻"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就是我当时的志愿。
而后遭逢董卓作乱,(我就)组织讨卓义兵。
此时纠集兵卒能够得到很多人,然而我常常自己限制,不打算更多募集。
这样做的原因是,兵多意见多,与强敌相争,或者变成意见的开始。
所以汴水一战我只有几千人,后来回到扬州重新招募,也还不过三千人,这是因为我本来的志向就很有限。
以后(初平三年)作衮州刺史。
击败黄巾三十万人。
接着袁术在九江冒用帝号,部下都向他称臣,城门定名为"建号门",衣着服饰都按天子的典制,两个妻子也预先争做皇后。
称帝的野心和计划已定,有人劝他马上就皇帝位,布告天下,他回答说:"曹公还在,不行啊!"后来我讨伐袁术,擒获了他的四员大将,俘虏了他的大批部属,就使袁术走投无路,彻底崩溃,发病死去。
等到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兵力强盛,我估计自己的力量,实在不是他的对手,但又考虑到为国效死,为消灭割据安定全国的大义而献身,足以流传后世。
2019高考语文第二轮练习专项升级练习二文言文阅读
2019高考语文第二轮练习专项升级练习二文言文阅读专题升级训练二文言文阅读【一】〔2018·沈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罗艺,字子延,本襄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
父荣,隋监门将军。
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
大业时,屡以军功官至虎贲郎将。
炀帝令受右武卫大将军李景节度,督军于北平。
艺少习戎旅,分部严肃,然任气纵暴。
每凌侮于景,频为景所辱,艺深衔之。
后遇天下大乱,涿郡物殷阜,加有伐.辽器仗,仓粟盈积,又临朔宫中多珍产,屯兵数万,而诸贼竞来侵掠。
留守官虎贲郎将赵什住、贺兰谊、晋文衍等皆不能拒,唯有艺独出战,破贼不可胜计,威势日重。
什住等颇忌艺。
艺阴知之将为乱,乃宣言..于众曰:“吾辈讨贼甚有功效,城中仓库山积,制在留守之官而无心济贫。
此岂存恤之意也?”以此言激怒其众,众人皆怨。
既而旋师,郡丞出城候艺。
艺因执之陈兵,而什住等惧,皆来听命。
于是发库物以赐战士,开仓以赈穷乏..,境内咸悦。
武德三年,奉表归国,诏封燕王,赐姓李氏,预.宗正属籍。
太宗之击刘黑闼也,艺领本兵数万破黑闼弟什善于徐河,俘斩八千人。
明年,黑闼引突厥俱入寇,艺复将兵与隐太子建成会于洺州,因请入朝,高祖遇之甚厚。
俄,拜左翊卫大将军。
太宗左右尝至其营,艺无故殴击之。
高祖怒以属吏,久而乃释,待之如初。
时突厥屡为寇患,以艺素有威名,为北夷所惮,令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
太宗即位,拜开府仪同三司,而艺惧不自安,遂于泾州诈言阅武,矫称奉密诏勒兵入朝,率众军至于豳州。
治中赵慈皓不知艺反,驰出谒之。
艺遂入据豳州。
太宗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右武候大将军尉迟敬德率众讨艺。
王师未至,慈皓与统军杨岌潜谋击之,事泄。
艺执慈皓系狱,岌时在城外,觉变,遽勒兵攻之。
艺大溃,弃妻子,与数百骑奔于突厥。
至宁州界,过乌氏驿,从者渐散,其左右斩艺,传首京师。
枭之于市,复其本姓罗氏。
〔选自《旧唐书·罗艺传》,有删节〕1、对以下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加有伐.辽器仗伐:征讨。
2019年高考语文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专题04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专题04 文言文阅读【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2019高考语文考点练习过关检测卷:文言文阅读(一)
2019高考语文考点练习过关检测卷:文言文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2分)恕斋先生,尝为献县令,良吏也。
官太平府时,有疑狱.,易服自察访之。
偶憩小庵,僧年八十余矣,见公合十肃立,呼其徒具茶。
徒遥应曰:“太守且.至。
可引客权坐别室。
”僧应曰:“太守已至,可速来献。
”公大骇,曰:“尔何以知我来?”曰:“公,一郡之主也。
一举一动,通国皆知之。
宁独老僧!”又问:“尔何以识我?”曰:“太守不能识一郡之人,一郡之人那么孰不识太守?”问:“尔知我何事出?”曰:“某案之事。
两造皆遣其党,布散道路间久矣。
彼皆阳不识公耳。
”公怃然自失,因问:“尔何独不阳不识?”僧投地膜拜曰:“死罪,死罪!欲得公此问也。
公之为郡,不减龚、黄①,然微不慊于众心者,日好访。
此不特神奸巨蠹能预为蛊惑计也,即乡里小民,孰无亲党,孰无恩怨乎哉?访甲之党,那么甲直而.乙曲;访乙之党,那么甲曲而乙直。
访其有仇者,那么有仇者必曲;访其有恩者,那么有恩者必直。
至于妇人孺子,闻见不真;病媪衰翁,语言昏聩,又可据为信谳乎?公亲访犹如此,再寄耳目于.他人,庸有幸乎?且.夫访之.为害,非仅听讼为然也。
闾阎利病,访亦为害,而于.河渠堤堰为尤甚。
小民各私其身家,水有利那么遏以自肥,水有患那么邻国为壑,是其胜算矣。
孰肯揆地形之大局,为永远安澜之计哉!老僧方外人也,本不应预.世间事,况官家事耶?第佛法慈悲,舍身济众,苟利于物,固应冒死言之耳。
惟公俯察焉。
”公沈思其语,竟.不访而.归。
次日,遣役送钱米,归报公曰:“公返之后,僧谓其徒曰:‘吾心事已毕。
’竟泊然逝矣。
”姚安公②曰凡狱情虚心研察情伪乃明信人信己皆非也信人之弊僧言是也信己之弊亦有不可胜言者安得再一老僧亦为说法乎?(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①龚、黄:龚遂、黄霸,均是方正廉洁,政绩突出的好官。
②姚安公:作者纪昀的父亲,曾任云南姚安府郡守。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官太平府时,有疑狱.狱:案件B、彼皆阳.不识公耳阳:同“佯”,假装C、本不应预.世间事预:干预D、公沈思其语,竟.不访而归竟:竟然【答案】D【解析】D竟:最终,终于。
2019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及答案
2019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及答案2018年12月6日星期四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冯京,字当世,鄂州江夏人。
京自幼卓异,隽迈不群。
稍长入学,举目成诵。
举进士,自乡举、礼部..以至庭试,皆第一。
时犹未娶,张尧佐方负宫掖势,欲妻以女。
拥至其家,束之以金带,曰:“此上意也。
”顷之,宫中持酒肴来,直出奁具示之。
京笑而不视,力辞。
出守将作监丞、通判荆南军府事。
还,直集贤院、判吏部南曹,同修《起居注...》。
吴充以论温成皇后追册事,出知高邮。
京疏充言是,不当黜。
刘沆请言并斥京。
仁宗曰:“京亦何罪?”但解其记注,旋复之。
试知制诰...。
避妇父富弼当国嫌,拜龙图阁侍制、知扬州。
改江宁府,以翰林侍读学士召还。
纠察在京刑狱。
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
数月不诣丞相府。
韩琦语弼,以京为傲。
弼便往见琦,京曰:“公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
”神宗立,王安石为政,京论其更张失当,累数百千言,安石指为邪说,请黜之。
帝以为可用,擢枢密副使。
会选人郑侠上书言时政,荐京可相,吕惠卿因是谮京与侠通,罢知亳州。
未几,以资政殿学士知渭州。
茂州夷叛,徙知成都府。
蕃部何丹方寇鸡粽关,闻京兵至,请降。
议者遂欲荡其巢窟,京请于与朝,为禁侵掠,给稼器,饷粮食,使之归。
夷人喜,争出犬豕割血受盟,愿世世为汉蕃。
惠卿告安石罪,发其私书,有曰:“勿令齐年知”,齐年谓京也与安石同年生。
帝以安石为欺,复召京知枢密院...。
哲宗即位,拜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又改镇彰德。
于是范祖禹言:“京再执政初与王安石不合后为吕惠卿所倾其中立不倚之操为先帝称挹且昭陵学士,独京一人存,若付以枢密,必允公论。
”时京已老,乃以为中太一宫使兼侍讲,改宣徽南院使,拜太子少师,致仕。
绍圣元年,夣,年七十四。
其为郡守,诸县公事至,即历究之。
苟与县牍合,而处断丽于法者,呼法吏决罪,不以侍狱。
报下捷疾,一无壅滞,人服其敏云。
【注】选人:唐代称候补、候选的官员。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让县自明本志令》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
曹丕称帝后,追谥为魏武帝。
曹操是建安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发展了自己的势力。
初随袁绍伐董卓,后迎献帝迁都许昌。
先后削平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袁绍,受封丞相,实际上把持了汉朝政权。
但他能接受农民起义的教训,采取了打击豪强、抑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系列较为进步的政策,实行“唯才是举”等开明的政治措施,统一了北方,且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鲁迅称赞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曹操在文学事业上也很有地位和成就,他招集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形成了一个邺下文人集团,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他的散文写得简约严明,思想开朗,不受传统思想和形式体制的约束,具有清峻、通脱的风格。
遗著《魏武帝集》,有明人珍本。
近人整理为《曹操集》。
本文又名《述志令》,是反映曹操思想和经历的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重要文章。
写于建安十五年,曹操五十六岁。
于时,他完成统一北方大业后,政权逐渐巩固,继而想统一全国;但是孙权、刘备两大军事势力仍然是他的巨大威胁。
他们除在军事上联盟抗曹外,在政治上则抨击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欲废汉自立”。
在这种政治形势下,曹操发布了这篇令文,借退还皇帝加封三县之名,表明自己的本志,反击了朝野谤议。
文中概述了曹操统一中国北部的过程,表达了作者以平定天下、恢复统一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写得坦白直率,气势磅礴,充满豪气,表现出政治家的气度和见识。
鲁迅评赞说:“曹操本身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可惜他的文章传得很少。
他胆子很大,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
”曹操今传文赋中,此文最具这种特色,值得后人借鉴。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
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文言文阅读(三)(江苏).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文言文阅读(三)(江苏).【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昭义节度卢从史有贤佐曰孔君,讳戡,字君胜。
从史为不法,君阴争,不从,那么于会肆言以折之。
从史羞,面颈发赤,抑首伏气,不敢出一语以对,立为君更令改章辞者,前后累数十。
坐那么与从史说古今君臣父子道,顺那么受成福,逆辄危辱诛死,曰:“公当为彼,不得为此。
”从史常耸听喘汗。
居五六岁,益骄,有悖语,君争,无改悔色,那么悉引从事,空一府往争之。
从史虽羞,退益甚。
君泣语其徒曰:“吾所为止于是,不能以有加矣!”遂以疾辞去,卧东都之城东,酒食伎乐之燕不与.。
当是时,天下以为贤,论士之宜在天子左右者,皆曰“孔君”云。
会宰相李公镇扬州,首奏起君,君犹卧不应。
从史读诏,曰:“是故舍我而从人耶!”即诬奏君前在军有某事。
上曰:“吾知之矣。
”奏三上,乃除君卫尉丞,分司东都。
诏始下,门下给事中吕元膺封还诏书,上使谓吕君曰:“吾岂不知戡也,行用之矣。
”明年,元和五年正月,将浴临汝之汤泉,壬子,至其县食,遂卒,年五十七。
公卿大夫士相吊于朝,处士相吊于家。
君卒之九十六日,诏缚从史送阙下,数.以违命,流于日南。
遂诏赠君尚书司勋员外郎,盖用尝欲以命君者信其志。
君于为义假设嗜欲,勇不顾前后;于利与禄,那么畏避如怯夫然。
始举进士第,自金吾卫录事为大理评事,佐昭义军。
军帅死,从史自其军诸将代为帅,请君曰:“从史起此军行伍中,凡在幕府,唯公无分寸私。
公苟留,唯.公之所欲为。
”君不得已,留一岁,再奏自监察御史至殿中侍御史。
从史初听用其言,得不败;后不听信,恶益闻.。
君弃去,遂败。
〔节选自《全唐文》,有删改〕5、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酒食伎乐之燕不与.与:参与B、数.以违命,流于日南数:列举C、唯.公之所欲为唯:希望D、后不听信,恶益闻.闻:传布6、以下各句中,全都表现....孔戡“声望高”的一组是〔3分〕①立为君更令改章辞者,前后累数十②论士之宜在天子左右者,皆曰“孔君”云③上使谓吕君曰:“吾岂不知戡也,行用之矣。
2019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项
2019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项【三】〔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 题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
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
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
累迁中州刺史。
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
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
”会和战异议,不能用。
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
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
建炎元年,知原州。
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
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
”金人遂引去。
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
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
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
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
徙知利州。
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
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
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
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
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
十五年,卒,年五十九。
〔节选自《宋史郭浩传》〕8.对以下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冒:贸然B. 奋力大呼,得贼乃己己:停止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乞:请求D. 时其半度,可击也。
时:等候【答案】 A【解析】此题重点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或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还要注意联系课本举一反三。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文言文阅读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共10题;共124分)1.(2019•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临川汤先生传邹迪光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
豫章之临川人。
生而颖异不群。
体玉立,眉目朗秀。
见者啧啧曰:“汤氏宁馨儿。
”五岁能属对。
试之即应,又试之又应,立课数对无难色。
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员。
每试必雄其曹偶。
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耳。
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丁丑会试,江陵公①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
曰:“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
”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内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
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故矣。
诸所为附薰炙者,骎且澌没矣。
公乃自叹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而时相蒲州、苏州两公,其子皆中进士,皆公同门友也。
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馆选,而公率不应,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时者。
以乐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
至则闭门距跃,绝不怀半刺津上。
掷书万卷,作蠹鱼其中。
每至丙夜,声琅琅不辍。
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书为?”曰:“吾读吾书,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
”寻以博士转南祠部郎。
部虽无所事事,而公奉职毖慎,谓两政府进私人而塞言者路,抗疏论之,谪粤之徐闻尉。
居久之,转遂昌令。
又以矿税事多所蹠戾②,计偕之日,便向吏部堂告归。
虽主爵留之,典选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长往,神武之冠竟不可挽矣。
居家,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
即有时事,非公愤不及齿颊。
人劝之请托,曰:“吾不能以面皮口舌博钱刀,为所不知后人计。
”指床上书示之:“有此不贫矣。
”公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攻《文选》一书,到掩卷而诵,不讹只字。
于诗若文无所不比拟,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莲少陵氏。
公又以其绪余为传奇,若《紫箫》、《还魂》诸剧,实驾元人而上。
每谱一曲,令小史当歌,而自为之和,声振寥廓。
识者谓神仙中人云。
公与予约游具区灵岩虎丘诸山川,而不能办三月粮,逡巡中辍。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文言文阅读一山西.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文言文阅读(一)(山西).【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阅读下边的文言文,完成4-7 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亲母亲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那么默诵,夜那么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②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乃荐入御史台。
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
”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
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
首毁淫祠③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相互戒曰:“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责。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困穷者,登车就道,遇饿者那么赈之,死者那么葬之。
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可以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
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
.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那么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困穷,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
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何尝家居,止宿公署,夜那么祷于天,昼那么出赈饥民,成天无少怠。
每一念至,即抚膺悲伤,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
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亲母亲。
〔节选自《元史·传记六十二?张养浩传》〕【注】①楮 (ch ǔ) 币:元朝刊行的一种纸币。
②平章:元朝官职,职权近似宰相。
③淫祠:在正神〔谷神、土神等〕之外滥设的神祠,如供奉“狐仙”“蛇妖”等的祠堂。
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群文通练七读透一个人——曹操(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
群文通练七读透一个人——曹操(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微导语他是伟大的诗人,却不算知识分子;他是盖世英雄,却斤斤计较;他豪爽无边,却奸相毕露。
很多人认为他是奸雄,却没有人能看透他的一生。
他,就是曹操。
说到曹操,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奸绝”这两个字眼儿。
他的一句“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曾让多少人恨他。
但他大度,对关羽以诚相待,当关羽离开时还送给他路费;他乐观,在赤壁大败时仍能以三笑相对;他真诚,在失去爱将之时所表露出来的情感是旁人无法比拟的。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
玄谓太祖曰:“ 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光和末,黄巾起。
拜骑都尉,讨颍川贼。
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
征太祖为典军校尉。
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
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
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
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
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
太祖行奋武将军。
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太祖将迎天子。
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
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
天子拜太祖建德将军,迁镇东将军,封费亭侯。
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后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
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
11.1 《谏逐客书》(同步习题)(解析版)
《谏逐客书》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指外来的人,与“主”相对。
也指外出或寄居旅居他乡的人。
《谏逐客书》中指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B.《谏逐客书》中“六国”指与秦国并称的包括郑国、卫国等六个诸侯国,而苏洵《六国论》中的“六国”指齐国、燕国、赵国、韩国魏国、楚国等六个诸侯国。
C.“丹青”中丹、青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
D.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谓。
当时平民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
【答案】B【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B项,“《谏逐客书》中‘六国’指与秦国并称的包括郑国、卫国等六个诸侯国”说法有误。
《谏逐客书》中“六国”指的是“合纵”抗秦的六个诸侯国——“韩、魏、燕、赵、齐、楚”,不包括郑、卫。
故选B。
2.下列对《谏逐客书》文意的理解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列举了秦国历史上穆、孝、惠、昭四代国君任用客卿而国富兵强的史实,用充足的事例说明客卿对秦国帝业的建立是有功的,从而证明了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一中心论点。
B.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意在表明逐客不仅会导致本国人口减少,造成内部空虚,还会使敌国人力增加,而且客卿被驱逐出外必投奔其他诸侯,从而构树新怨。
C.本文在论证的逻辑上步步推进,层层深化。
时间上由远及近,先言古代,次论现实,再言及未来。
在论逐客的危害时,程度由轻及重:如果没有客卿,秦国就不会富足强大;不仅不能统一天下,还有亡国的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语文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让自明本志令)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
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
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低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
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
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
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
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已.。
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幸而破绍,枭其二子。
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假设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
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天王;臣假设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
’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
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
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
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
既为子孙计,又己败那么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孤闻介推之避晋封。
申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
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
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
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9、以下各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然常自损,不欲多.之多:扩充B、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已.已:死亡C、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堪:忍受D、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投:接近答案C解析承担承受匹配10、以下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乐毅伏而.垂泣处小而.禽大B、此其.本志有限也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君既假设见.录D、且.以分损谤议且.庸人尚羞之答案C解析A修饰,转折;B,我C被,我;D姑且;况且11、请选出不能说明曹操是一个风流倜傥、雄才大略之人,又有一些居高临下、踌躇满志之气的一项〔〕A、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意之所图,动无违事B、荡平天下,不辱主命江湖未静,不可让位C、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D、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孤复定之,遂平天下答案C解析表现曹操忠君之心12、选出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这是曹操为退还三县封邑所写的一篇“令”,解剖自己,抒写心迹,说明抱负,气概豪迈,苍劲悲凉,造语质朴自然,内容充实真挚,请峻通晓,简约严明。
B、曹操年纪轻轻时,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来建立自己的名誉,让世人清楚了解他。
C、曹操兴兵讨伐董卓、招募兵士时常常自我克制,不想多招,但后来事实是兵多了意气骄盛,与强敌抗争,重新引起祸端。
D、文章以齐恒、晋文和周公自励自况,历叙古人行事,写乐毅不忍图燕,蒙恬自知必死而守义,非常感人。
答案C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齐恒、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②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
③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答案参照译文画线处【译文】我被举为孝廉时,年纪很轻,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来建立自己的名誉,让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
所以我在济南任国相时,开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这就触犯了那些朝廷的权贵。
因而被豪强权贵所恨,我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
辞官之后,年纪还轻,回头看看与我同年被荐举的人当中,有的年纪已五十多岁了,还没有被人称作年老。
自己内心盘算,从现在起,往后再过二十年,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岁中那些刚被举为孝廉的人相等罢了。
所以返回家乡,整年不出,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精致的书房,打算在秋夏读书,冬春打猎,只希望得到一点瘠薄的土地,想老于荒野、不被人知,断绝和宾客交往的念头。
但是这个愿望没有能实现。
后来我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心里就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
希望得到封侯,当个征西将军,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这就是我当时的志向。
然而遇上董卓犯上叛乱,各地纷纷起兵讨伐。
这时我完全可以招集更多的兵马,然而我却常常裁减,不愿扩充;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兵多了意气骄盛,要与强敌抗争,就可能重新引起祸端。
所以汴水之战时,我部下只有几千人,后到扬州再去招募,也仍不过三千人,这是因为我本来的志向就很有限。
后来我担任兖州刺吏,击败了黄巾农民军,收编了三十多万人。
再有袁术在九江盗用皇帝称号,部下都向他称臣,改称城门为建号门。
衣冠服饰都按照皇帝的制度,两个老婆预先抢着当皇后。
计划已定,有人劝说袁术立即登基,向天下人公开宣布。
袁术回答说:“曹公尚在,还不能这样做。
”此后我出兵讨伐,擒拿了他的四员大将,抓获了大量部属,致使袁术势穷力尽,瓦解崩溃,最后得病而死。
待到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兵势强盛,我估计自己的力量,实在不能和他匹敌;但想到我这是为国献身,为正义而牺牲,这样也足以留名后世。
幸而打败了袁绍,还斩了他的两个儿子。
还有刘表自以为是皇室的同族,包藏奸心,忽进忽退,观察形势,占据荆州,我又平息了他,才使天下太平。
自己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
今天我说这些,好象很自大,实是想消除人们的非议,所以才无所隐讳罢了。
假使国家没有我,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霸呢!可能有的人看到我的势力强大,又生性不相信天命之事,恐怕会私下议论,说我有夺取帝位的野心,这种胡乱猜测,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宁。
齐桓公、晋文公名声被传颂至今日的原因,是他们的兵势强大,仍能够尊重周朝天子啊。
《论语》说:“周文王虽已取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仍能尊奉殷王朝,他的道德可说是最崇高的了。
”因为他能以强大的诸侯来侍奉弱小的天子啊。
从前燕国的乐毅投奔赵国,赵王想与他图谋攻打燕国。
乐毅跪伏在地上哭泣,回答说:“我侍奉燕昭王,就象侍奉大王您,我如果获罪,被放逐到别国,直到死了为止,也不会忍心谋害赵国的普通百姓,何况是燕国的后代呢?”秦二世胡亥要杀蒙恬的时候,蒙恬说:“从我的祖父、父亲到我,长期受到秦国的信用,已经三代了。
现在我领兵三十多万,按势力足够可以背叛朝庭,但是我自知就是死也要恪守君臣之义,不敢辱没先辈的教诲,而忘记先王的恩德。
”我每次阅读有关这两个人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
从我的祖父、父亲直到我,都是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可以说是被信任的,到了曹丕兄弟,已经超过三代了。
我不仅是对诸位来诉说这些,还常常将这些告诉妻妾,让他们都深知我的心意。
我告诉他们说:“待到我死去之后,你们都应当改嫁,希望要传述我的心愿,使人们都知道。
”我这些话都是出自肺腑的至要之言。
我所以这样勤勤恳恳地叙说这些心腹话,是看到周公有《金縢》之书可以说明自己的心迹,恐怕别人不相信的缘故。
但要我就此放弃所统率的军队,把军权交还朝庭,回到武平侯的封地去,这实在是不行的啊。
为什么呢?实在是怕放弃了兵权会遭到别人的谋害。
这既是为子孙打算,也是考虑到自己垮台,国家将有颠覆的危险。
因此不能贪图虚名而使自己遭受实际的祸害。
这是不能干的啊。
先前,朝庭恩封我的三个儿子为侯,我坚决推辞不接受,现在我改变主意打算接受它。
这不是想再以此为荣,而是想以他们作为外援,从确保朝廷和自己的绝对安全着想。
每当我读到介子推逃避晋文公的封爵,申包胥逃避楚昭王的赏赐,没有不是放下书本而感叹,以此用来反省自己的。
我仰仗着国家的威望,代表天子出征,以弱胜强,以小胜大。
想要办到的事,做起来无不如意,心里有所考虑的事,实行时无不成功。
就这样扫平了天下,没有辜负君主的使命。
这可说是上天在扶助汉家皇室,不是人力所能企及的啊。
然而我的封地占有四个县,享受三万户的赋税,我有什么功德配得上它呢!现在天下还未安定,我不能让位。
至于封地,可以辞退一些。
现在我把阳夏、柘、苦三县的二万户赋税交还给朝庭,只享受武平县的一万户。
姑且以此来平息诽谤和议论,稍稍减少别人对我的指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