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热力部集中供热网监控系统教材
集中供热系统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集中供热系统的概述 集中供热系统的优势 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原理 集中供热系统的应用场景 集中供热系统的未来发展
添加章节标题
集中供热系统的概述
集中供热系统的定义
集中供热系统 是一种将热源 产生的热量通 过热力管网输 送到用户端的
供热方式。
集中供热系统 包括热源、热 力管网和用户
方便用户使用
系统可以自动调节温度满足 不同用户的需求
集中供热系统可以提供稳定 的热源保证用户随时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PP等智能 设备远程控制供热系统方便
快捷
系统可以自动检测故障及时 通知用户进行维修保证供热
系统的正常运行
降低运营成本
集中供热系统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 集中供热系统可以减少设备维护和维修成本 集中供热系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集中供热系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环保成本
商业用热系统
商业建筑:如商场、写字楼、酒店等 工业园区:如工厂、仓库等 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体育馆等 住宅小区:如公寓、别墅等
集中供热系统的未来发展
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为智能 化控制技术提供了支持 智能化控制技术的特点:实时监控、自动调节、故障诊断、远程控制等
集中供热系统的应用场景
城市供暖系统
应用范围:城市居民区、商业区、 工业区等
供暖效果:提高室内温度改善居住 环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供暖方式:热电厂、区域锅炉房、 地源热泵等
节能环保: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 污染
工业用热系统
化工行业:用于加热反应器 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课件第八章集中供热系统
用户循环水靠用户循环水 泵驱动流动,用户循环系 统内部设置膨胀水箱、集 气罐及补给水装置,形成 独立系统。
4、间接连接
间接连接方式系统造价比直接连接高得多,而且 运行管理费用也较高,适用于局部用户系统必须 和外网水力工况隔绝的情况。
如:外网水在用户入口处的压力超过了散热器的 承压能力;或个别高层建筑采暖系统要求压力较 高,又不能普遍提高整个热水网路的压力时采月; 另外,外网为高温水,而用户是低温水采暖用户 时,也可以采用这种间接连接形式。
供热工程
第八章
概述
• 组成
分 类
热源
热网
热用户
按热媒不同
热水供热系统 蒸汽供热系统
根据热源不同
根据供热管 道的不同
热电厂供热系统 区域锅炉房供热系统 单管制 双管制 多管制
供热工程
第八章
单管制
蒸汽系统(凝结水不回收,只有蒸汽管) 热水系统(热水供水管通至用户)
双管制
蒸汽系统(一根蒸汽管,一根凝水管) 热水系统(一根供水管,一根回水管)
热网循环水量与网路的连接方式有关。如热水供 应用户系统没有储水箱,网路水量应按热水供应 的最大小时用热量来确定;而装有足够体积的储 水箱时,可按热水供应平均小时用热量来确定。
(四)闭式双级串联连接的热水供热系统
此外,热水网路的水温常随室外温度的升高而降 低供水温度,而热水供应用热量变化较小,所以, 循环水量应按最不利情况(即网路供水温度最低) 计算。因此,尽管热水供应热负荷占总供热负荷 比例不大,但在计算循环水量时,却占很大比例, 为减少网路循环水量,可采用供暖系统与热水供 应系统串联的方式。
供热工程
供热系统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闭式采暖系统
闭式采暖系统优点
闭式采暖系统:采用闭式膨胀水箱,采暖系统与外界大气是隔绝的。
优点: ★采用闭式采暖系统,减少了外界空气氧气进入系统,产生氧腐蚀, 从而腐蚀管路和散热设备。 ★采用闭式采暖系统,采暖水的总量一定,因此总垢量一定,即使所 有的垢质都沉积下来,在所有采暖系统表面结垢也是非常有限的,因 而可减少垢质的生成。
建筑物类型
住宅 办公楼学校 医院幼儿园 旅馆 图书馆 商店 单层住宅 食堂餐厅 影剧院 大礼堂,体育馆
供暖面积热指标q
Kcal/m2.h
W/m2
40~60
47~70
50~70
58~81
55~70
64~81
50~60
58~70
40~65
47~76
55~75
64~87
70~90
81~105
100~120
室内温度℃ 20 20 18 18 18
房间名称 厨房 走廊 厕所 浴室
室内温度℃
10 16 15 25
壁挂炉选型计算方法
★根据计算热负荷选型
Q=KF(Tn-Tw) W
★据面积热指标选型
Q=q*f Q:建筑物估算热负荷 q :建筑面积热指标 f:建筑面积
W W W/m2 m2
面积热指标概算值
一些民用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概算值
典型城市
乌鲁木齐,哈密, 克拉玛依
哈尔滨,长春,沈 阳,呼和浩特
太原,兰州, 银 川
青岛,烟台, 大 连
注:冷热指标上层为标准层指标,下层为顶层指标。
实用资料《供热工程》第7章集中供热系统
安装定流量阀的直接连接:适用于定流量的供暖系统热用户
PPT文档演模板
实用资料《供热工程》第7章集中供 热系统
7.3.2 供暖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
安装水喷射器的直接连接
水喷射器
喷射式泵依靠工作流体产生的高速射流引射流体,然后再通过动量交换而 使被引射流体的能量增加。
实用资料《供热工程》第7章集中供
PPT文档演模板
热系统
7.2.1 热电厂
抽汽式汽轮机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被抽•本热汽系网式统主汽有加轮两热机个器的可加优调 热点节的是抽网抽汽路汽口水量:的,高多如压少温不抽度 不影汽能响口满额的足定抽供发汽热电压调功力节率为曲, 线亦8所即×规热10定、5~的电1供负3×水荷1温不0度相5 时互P,制a,则约主送。要入但用由高来于峰向存加在工热 器冷业进凝用一器户步的供加冷应热源高损。压失高蒸,峰 加其汽热;器能低所利压需用抽的效汽蒸率口汽明的是显 由低抽锅于炉背汽经压减式压压汽加轮力湿机装;为 置而1直且.2接,×供由10应于5~的抽2汽。.5式高×汽峰1 加轮0热机5P器增a,产设抽生了出的调的凝节蒸结抽汽可, 以量大二的部次节分汽流送化机进构,热再,网送降主入低 主了加加其热热相器器对内。效率。
实用资料《供热工程》第7章集中供 热系统
7.3.3 凝结水回收方式
余压回水的凝结水回收系统
安全水封
余压回水系统的特点
•用 应用户广热泛力入口处设备简单; 凝 倾 次 •1压适0汽力结斜0用0可比,水m于以较也管、作集可一网各用中架致可用半利空且随热径用敷用地设为设热形备50;设起用0二汽~备伏
•为 了 充 分 利 用 蒸 汽的热能,集中热 交换站大多采用两 级加热的方式:凝 结水冷却器和汽-水 实用资料《供热换工热程》器第7。章集中供
集中供热系统PPT学习教案课件
环的效率)。其中预热阶段主要在省煤器中进行,汽化阶段主要是在蒸发 受热面中进行(水冷壁、对流管束等),过热阶段主要是在过热器中进行, 再热阶段是在再热器中进行 3、煤粉锅炉详图
第15页/共30页
第21页/共30页
第22页/共30页
省煤器的目的:使给水在进入汽包前先在尾部烟道吸收烟气 热量,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节省燃煤量;同时 加热给水使其温度接近或达到汽包内水的温度。
省煤器的布置特点:①蛇形管水平布置,便于疏水减少停炉期 间的腐蚀。②蛇形管错列布置,结构紧凑,可以提高对流换 热能力和减少积灰。③管内给水由下向上流动,管外烟气由 上向下流动,呈逆流传热方式,具有最大的传热温差。④大 型电站的省煤器一般为蛇形管垂直于前后墙布置。⑤为了便 于检修和清灰,对省煤器管组的高度有一定的限制。当蛇形 管布置紧凑,管组的高度不超过1m;布置较稀疏时,不超过 1.5m。各管组之间需要留有不小于600-800mm的检修空间。 省煤器与相邻空气预热器之间的高度应不小于800-1000mm。
第24页/共30页
翼型铸铁散热器其表面有许多竖向助片,内部为扁盒状 空间,它的制造工艺简单,造价较低,但是金属耗量大, 传热性能不如柱型散热器,外形不美观,不易恰好组成 所需面积。翼型散热器现在已经逐步被柱型散热器取代。
第25页/共30页
柱型散热器
第26页/共30页
柱型散热器是单片的柱状连通体,每片各有几个中空的 立柱相互连通,根据散热面积的需要,把各个单片组对 成一组。柱型散热器常见的有二柱M-132型、四柱700型、 四柱813型、四柱640型等。
第12页/共30页
天富热电供热公司热网监控系统方案
4 卢旭成 :连锁商业应该向农村小城发展 .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 5 9 O 3
.
场延伸 : 挟超市连锁经营经验与商品采购优势 ( 在农村 劣势变成
了优势) 在中国的农村市场发展连锁超市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
5 罗洪程:基于竞争态势分析的本土连锁超市发展趋势研究 . .
专业超市方面 缺乏经营经验和相应的实力 很可能在开始时处于 不利地位。但它毕竟市场成熟度不高 市场还处于无序竞争阶段 市场空间很大。 故中小型连锁超市可利用其有利的网点与店址等优 势抢 占该市场。 走专业化 重 路的前景虽迷雾重重 但机会与风险并 存 完全有做强做大的可能。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
经济理论研究 20 2 0 5 1
天富热 电供热公司热网监控系统方案
■ 贾永亮
一
概 述
随着三家热力公司的成功整合 供热面积的加大. 原有的控制 手段已无法满足热网运行的需要。因此需要一套符合现状的实际可
天富热电供热公司现有供热面积 60 7方米 .占 1  ̄- - - - - 整个市区
维普资讯
一
品为主 如医药 、家用电器 、 运动器材 . 音像制品 .生鲜食品等 或是销售与某一个主题相关的商品 如家居用品 . 包括从建筑材 路 不仅可以避免城市 中的激烈竞争 更具有非常光明之前景。 对于未来市场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副理事长王亚范预测认为:
9% 的供热市场.以热 电厂、集中锅炉房为热源 利用蒸汽 高温 5
、
行的监控系统 提高供热系统的自 动化水平 使整个生产过程安全
经济 高效 集中供热系统由热源 (首站) 、一次网、热力站、二次网、用
第8章 集中供热系统 ppt课件
图8-14多热源供热系统的环状管网表示图 1-热电厂;2-区域锅炉房; 3-环状管网; 4-支干线;
5-分支管线; 6-热力站 注: 双线管路以单线表示,阀门未表出
§8.3 阻力分布式加压泵热水供热系统
概述
常见集中供热系统都具备同一特 点:系统循环泵安装在热源,为整 个系统热媒循环流动提供动力。
(g)
(h)
蒸汽供热系统表示图 〔a〕消费工艺热用户与蒸汽网衔接 图;〔b〕蒸汽供暖用户系统与蒸汽网直 接衔接图;〔c〕采用蒸汽-水换热器的 衔接图;〔d〕采用蒸汽放射器的衔接图; 〔e〕通风系统与蒸汽网路的衔接图; 〔f〕蒸汽直接加热的热水供应图式; 〔g〕采用容积式加热器的热水供应图式; 〔h〕无储水箱的热水供应图式 1-蒸汽锅炉;2-锅炉给水泵;3-凝结 水箱;4-减压阀;5-消费工艺用热设备; 6-疏水器;7-用户凝结水箱;8-用户凝 结水泵;9-散热器;10-供暖系统用的蒸 汽-水换热器;11-膨胀水箱;12-循环水 泵;13-蒸汽放射器;14-溢流管;15-空 气加热安装;16-上部储水箱;17-容积 式换热器;18-热水供应系统的蒸汽-水
接; 〔k〕通风热用户与热网的衔接;〔l〕 无储水箱的衔接方式;〔m〕装设上部储水
箱的衔接方式; 〔n〕安装容积式换热器的衔接方式; 〔o〕装设下部储水箱的衔接方式 1-热源的加热安装;2-网路循环水泵; 3-补给水泵;4-补给水压力调理器;5-散热
器; 6-水放射器;7-混合水泵;8-间壁式水 -水换热器;9-供暖热用户系统的循环水泵; 10-膨胀水箱;11-空气加热器;12-温 度调理器;13-水-水式换热器;14-储水箱; 15-容积式换热器;16-下部储水箱; 17-热水供应系统的循环水泵;18-热水供应
集中供热系统 ppt课件
17
2 集中供热系统的形式
图7-4 抽汽式热电厂供热系统示意图
18
2 集中供热系统的形式
19
2 集中供热系统的形式
2.2 按热媒种类分类 1 热水供热系统 根据热网循环水是否被直接取出,可分为闭式系统和开式 系统。 闭式热网只供应用户所需热量,水作为供热介质不被取出, 我们可认为系统的流量是不变的,但实际上热媒通过阀门、 水泵轴承、补偿器(套筒或膨胀节)以及其它不严密处时, 总会向外部泄漏少量循环水,使系统循环水流量减少。在 正常情况下,系统的泄漏水量一般不超过系统总容水量的 1%,泄漏的水靠补水装置来补充。 闭式双管(由一条供水管和一条回水管组成)热水供热系 统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供热系统形式。图7-6所 示为双管闭式热水供热系统示意图。
1 集中供热系统方案的确定
蒸汽的主要优点: 1)可以满足多种热用户的需要(特别是生产工艺用热),适 用面广; 2)蒸汽介质的输送靠自身压力,不用循环泵,不用耗电。输 送凝结水所耗的电能较供热管网输送网路循环水所耗的电 能少得多; 3)蒸汽的密度小,使用和输送过程中不用考虑静压;用户的 连接方式简单,运行也较方便。 4)使用蒸汽介质,热用户的散热器或热交换器中,因温度和 传热系数都比水高,所以散热设备的面积可减小,设备投 资费用降低。
6
1 集中供热系统方案的确定
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主要的组合方式: 1.热电厂与区域锅炉房联合供热; 2.几个热电厂联合供热。 多热源联合供热的热水供热系统优点 由于热源数目增多,整个系统的供热安全率得到保证,个 别热源锅炉出现事故,不致影响整个系统的供热能力; 合理地安排热效率高的锅炉先投入运行,还可以提高整个 供热系统的热能利用率; 配置相应的热网系统图式,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供热后备 能力。
集中供热热网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培训资料
长治市集中供热热网自动化控制系统招标文件(技术部分)招标编号:HT2016-186项目名称:长治市集中供热热网自动化控制系统招标人: 长治市惠城热力有限公司(盖章)招标代理机构: 山西海通工程招标有限公司 (盖章)日期:二○一六年九月目录目录 01 总则............................................................................................................ - 0 - 1.1 项目总体介绍............................................................................................ - 0 - 1.2 承包商的职责范围.................................................................................... - 4 -1.3 承包商与业主的联系................................................................................ - 6 -2 投标商的资质要求以及制造商的要求 ................................................... - 6 - 2.1 投标商须知................................................................................................ - 6 - 2.2 投标商的资质要求.................................................................................... - 7 -2.3 制造商的要求............................................................................................ - 7 -3 热网控制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 8 -4 控制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 - 11 - 4.1 设备的安装、调试.................................................................................. - 11 -4.2 设备的验收.............................................................................................. - 11 -5 设计联络与培训...................................................................................... - 12 - 5.1设计联络会议........................................................................................... - 12 -5.2技术培训................................................................................................... - 12 -6 承包商应提供的技术资料...................................................................... - 13 - 6.1 硬件资料.................................................................................................. - 13 -6.2 软件资料.................................................................................................. - 13 -7 售后服务和备品备件.............................................................................. - 13 - 7.1 售后服务.................................................................................................. - 13 -7.2 备品备件.................................................................................................. - 13 -8 设备及软件技术要求.............................................................................. - 13 - 8.1 GPS校时系统 .......................................................................................... - 13 - 8.2 DLP大屏幕显示系统.............................................................................. - 14 - 8.3 .计算辅助设备以及附件.......................................................................... - 18 - 8.4 自动化检测仪表--技术要求................................................................... - 23 - 8.5电视监控系统........................................................................................... - 30 -8.6热网计算机监控系统............................................................................... - 33 - 8.7 现场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 40 - 8.8监控软件(SCADA软件).................................................................... - 44 - 8.9工业实时数据库软件............................................................................... - 50 - 8.10 水力仿真软件........................................................................................ - 52 - 8.11热网控制软件技术要求......................................................................... - 57 - 8.12 热力站控制要求.................................................................................... - 63 - 8.13 通信系统与通信软件............................................................................ - 66 - 8.14 地理信息系统(GIS) ......................................................................... - 66 -8.15其他......................................................................................................... - 66 -9 设备清单(增加防火墙、杀毒软件,工业级) ................................. - 67 - 9.1 热网调度室监控系统及辅助设备(设置在热力公司办公楼内)...... - 67 - 9.2 热力站仪表及控制系统(一系统)...................................................... - 68 - 9.3 热力站仪表及控制系统(二系统)...................................................... - 69 - 9.4 热力站仪表及控制系统(三系统)...................................................... - 70 - 9.5 热力站仪表及控制系统(四系统)...................................................... - 70 - 9.6 生产报表系统.......................................................................................... - 71 -热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书1总则1.1项目总体介绍1.1.1项目背景介绍(1)现状热源长治市目前已建成投产四个主要热源,分别是漳泽发电厂、国电长治热电厂、漳山电厂及第一供热厂。
供热公司热力控制系统培训资料[1]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华强供热控制系统培训资料一、系统概况 (1)二、方案概述 (1)(二)、系统功能特点 (2)三、控制方案 (3)(一)系统设计要求 (3)(三)控制系统的设计 (4)1、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4)(四)系统通讯设计 (6)1、现场级网络 (7)2、管理级网络 (7)(五)系统监控站设计 (8)1、硬件系统设计 (8)2、软件功能设计 (8)(七)设备选型 (13)(八)主要控制产品的技术说明: (16)1.PLC技术说明: (16)2、I/O模板 (16)3.智能触摸式显示屏技术说明 (17)4、现场检测和执行设备 (18)一、系统概况华强供热公司集中供热系统主要有:45t/h、65t/h、110t/h 锅炉三台,换热站17处,供热面积180 *万平方米。
需对换热站进行计算机远程监控和管理。
换热站电气控制系统中,二次循环水泵和补水泵采用变频器控制以调整二次网循环水量和管网压力。
计算机监控部分采用微机控制系统对换热站进行监控。
整个监控系统按照SCADA系统方式设计。
系统功能目标本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测控技术和通讯技术,既提供过程控制、逻辑控制、实现供热管网远程实时监控和管理等功能,也实现对热力生产进行集中调度指导的分布式计算机监控管理功能。
在本方案的设计中我们主要围绕实现以下功能进行系统设计:本系统应具有监视、控制、故障诊断报警和管理四大功能:监测功能:在中央控制站,完成对热水网的运行参数以及系统运行工况进行远程测量和监视;控制功能:可根据热网运行情况完成对锅炉及换热站的供、回水泵的启停、电动机转速、阀门开度等的远程控制;故障诊断报警功能:应及时对超温、超压、断电等各种故障进行及时诊断、报警、检修,确保系统安全经济运行。
管理功能:通过对热网工况以报表形式对监测和计量的历史数据分析、查询、统计处理,为热力生产实现科学量化管理,指导系统优化调度和指挥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方案概述(一)、系统结构图如下:系统结构图(二)、系统功能特点1、在实现远程监视、控制功能的基础上,本系统应具有较强的管理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中供热的优越性
回返
(1)节能:2001年全国6000KW以上供热机组共3184万KW,热电联产节约标煤量达2500万吨, 若标煤按250元/吨计算,则年节煤效益为62.5亿元。
(2)改善环境:质量分散供热的小锅炉一般是单台容量小,烟囱低,除尘效果差,有的小 锅炉甚至无正规的除尘设备。而热电厂的锅炉容量大、热效率高、烟囱高、除尘效率 高。一般可在90%以上,最近几年推广使用的循环流化床电站锅炉还可在炉内脱硫更有 利于环境保护。
于单幢建筑物中。也可以用于多幢建筑,甚至发展为区域热水供暖系统。机
循 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供暖系统。
一次管网循环:
环 汽轮机采暖抽汽经设在厂内首站的热网系统汽水换热器对热网水进行加热。 系 加热后的热网水从厂内首站汽水换热器水侧经由厂内的热网水泵将加热的供
统 原
暖热水送入主管网及一次管网、各供暖热力站,高温水在各供暖热力站经板 式水水换热器进行换热后的低温水再返回到厂内首站热网汽水换热器水侧进 行循环加热,此为密闭循环系统,水质为优质软化水。
按热媒温度的不同可分为:
1.低温水供暖系统 2.高温水供暖系统
集中供热系统概述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与重力循环系统的主要差别是在系统中设置了循环
水泵,靠水泵的机械能,使水在系统中强制循环。在机械循环系统中,设置
机 了循环水泵,增加了系统的经常运行电费和维修工作量;但由于水泵所产生 械 的作用压力很大,因而供暖范围可以扩大。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不仅可用
按照热水热网的是否直接耗用其中水量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
3.热用户:直接享受热能的居民小区,工厂,商店,及其它公共场合等
集中供热系统概述
二、集中供热系统工作原理
按系统循环动力的不同可分为:
1.重力循环系统: 重力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当系统充满水后,水在锅炉中被加热,
温度上升,此时水的密度减小,而水向上流动至散热器内并散热, 散热后的水温降低,密度增加,使系统内部压力不平衡,促使水在 系统内流动并不断地循环。 2.机械循环系统: 靠循环水泵为动力,使热水在系统内散热后,返回锅炉内继续加热 的循环系统称为机械循环系统。在循环泵的动力作用下,使系统由 静态水变为动态水。
(3)缓和当地的电力紧张:以前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电力工业的发展赶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 长时期大范围地形成电力紧张的局面。近年才得到缓和,热电联产的建设有效地缓和 了当地电力紧张的被动情况,有的热电厂已形成当地的重要电源点。热电厂都建在热 负荷中心,区域热电厂的上网电量也在就近消化,而电力系统的大型电厂则要远距离 输电,由热电厂供电减少的线路损失也是可观的经济效益。
经过约20年的努力, 到2001年底,全国共有664个设市城市,其中已有 286个城市建集中供热设施,占42.18%,2001年底中国集中供热的供热能力: 蒸汽72242吨/时,热水126249兆瓦/时。供热量:蒸汽37655万GJ/年,热水 100192万吉焦/年。2001年底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为146329万/平米。热力管道总 长度已达蒸汽9183公里,热水43926公里,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集中供热 面积约占全国集中供热面积的80%,热化率30%,全国集中供热从业人员共22万 人,2001年到现在为止,我国的集中供热面积正以亿为单位的供热面积递增!
(4)提高供热质量,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分散小锅炉房由于设备条件限制和煤质变 化,不易保证供热质量,压力和温度的波动会影响工艺生产。居民采暖的小锅炉,一 般为间断供热,供热时间短,温度低,热电厂集中供热为连续运行,稳定可靠供热质 量高。
(5)为灰渣综合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分散供热时灰渣不好集中利用,热电联产则为灰渣 综合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6)节约宝贵的城建占地
集中供热系统概述 一、集中供热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
热源
一次网
换热站
热网
二次网 热用户
集中供热系统概述
1.集中供热热源: 热电联产的电厂,集中锅炉房,工业与其他余热,地 热,核能, 太阳能,热泵等
2.集中供热管网: 根据所输送介质不同分为:热水热网和蒸汽热网 按照线路上平行敷设管子数的不同分为:单管、双管和多管系统
中国的城市集中供热,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较大发展,先后在长春 、吉林和北京等城市建立了热电站,向附近工厂和职工宿舍以及城市的民 用建筑供应生产和生活用热。
集中供热发展史
1981年以后,中央提出到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生活提高到小 康水平的宏伟战略目标,在能源政策上提出了节约和开发并重方针,在节约能 源上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鼓励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中设 置了节能机构,国务院建立了节能办公会议制度,国家计委在计划安排上专列 了“重大节能措施”投资,支持热电厂项目建设。
包头第二热电厂 热力部
集中供热热网监控系统
系统培训
唐山力元科技有限公司
培训大纲
集中供热发展史 集中供热系统概述 热网监控系统原理及功能概述 无人职守换热站系统原理功能概述 热网监控系统给供热企业带来的效益及价值
集中供热发展史
集中供热的方式始于1877年。当时美国纽约的洛克波特建成了第一个区 域性锅炉房向附近14家用户供热。1880年又利用带动发电机的往复式蒸汽 机排汽供热。20世纪初,一些国家发展了热电站,实行热电联产,利用蒸汽 轮机的抽汽或排汽供热,以后又利用内燃机和燃气轮机的排气供热。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苏联、联邦德国以及东欧一些国家的集中供热发展较快。 1973年以来,由于能源供应紧张、燃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为了节约能源, 改善环境,有更多国家重视和加快集中供热的发展。苏联生产和生活总热 量的70%取自集中供热,丹麦有1/3以上的建筑物用集中供热。
理 二次管网循环: 供暖区域二次管网内的低温水经热力站的循环水泵送入板式水-水换热器进
行 热交换,换热后的高温水至分水器进行热流量再分配到热用户的散热器,从
热用户散热器返回的低温水汇集到热力站内的集水器然后再循环水泵重复循环加
热,此为密闭循环系统,水质为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