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合集下载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保护环境,坚持 可持续发展
课堂小结:
政权更替 东晋




东晋南朝时 期江南地区
的开发
江南开发
原因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 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④统治者的重视 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表现 农业;手工业;商业
影响
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前秦) 220年 取而代之 266年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
朝 北周
魏国 灭亡
西晋 南方
东晋




陈朝
263年
灭吴
蜀国 吴国
统一
北民南迁
全国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80年 六朝古都
北周灭北齐
建康(南京)杨坚取代北周改国号为隋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泛指长江中 下游(长江以南), 古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观察材料思考,南朝政权有何特点?
朝代 宋
开国 宋武帝 皇帝 刘裕

齐高帝 萧道成

梁武帝 萧衍

陈武帝 陈霸先
曾任 官职
平北 将军
骠骑大将军
大司马
车骑 将军
疆域最大
疆域不断缩小
疆域最小
420-479
国479-力502逐渐衰弱502-557
557-589
二、南朝的政治 五胡内迁
促进了民族交融
北方 十六国
◆阅读材料回答:江南地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丝绵布帛能供天下人穿用。——《宋书》
汉:地广人稀 衰败落后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 主要原因是: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_优__越___; ②战乱少,社会比较_安__定___;
③为了躲避战乱,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
_劳__动__力__;
④北人南迁,不仅带去了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先进
的生产_工__具__和生产_技__术__;
东晋的灭亡
宋、齐、梁、陈(420年—589年)
宋齐梁陈的更替及疆域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
北朝
十六国 北魏 三
国西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鼎晋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南朝
南朝的政治㈠

地广人稀,经济落后。 物产丰富,经济发展迅速。
1.316年内迁的_匈__奴___人灭掉了西晋。317年,镇守长江下游 的皇族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了_东__晋__,他当皇帝得益于_王__导__
用西晋的疆域图复习西晋的建立
266年,司马炎灭掉曹魏 建立西晋(266年-316年)
内迁的匈奴人灭掉了西晋
316年,西晋被内迁的 匈奴人灭掉。北方进入 十六国混战北朝时期。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人南迁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 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东晋的兴亡
东晋初期的北伐及偏安东南
⑤统治阶级重视农业发展。
能不忆江南。
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忆江南
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当时的人把这种情况称之为
“_王__与__马___,共天下”。 2.东晋灭亡后,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了出现了_宋____、 _齐___、_梁____、 __陈___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 东晋和南朝的都城都是在_建__康___。 3.秦汉时期,_北__方__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到了东晋南朝时, 全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_南__方__。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解析版)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解析版)

18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基础知识梳理一、东晋的兴亡1、建立: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2、灭亡: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史称刘宋,刘裕就是宋武帝,东晋灭亡。

3、特点:①“王与马,共天下”(王导、王敦兄弟);②开发江南4、东晋北伐:曾恢复黄河以南部分地区,后由于东晋朝廷偏安东南,北伐失败。

主要人物:祖逖,成语典故:闻鸡起舞,中流击楫二、南朝的政治时间:420-589年都城:建康(江苏南京)(南京是六朝古都,六朝是指:孙吴、东晋、宋、齐、梁、陈)政权:宋、齐、梁、陈特点:政权更迭频繁前期: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统治期间,南朝国力强盛后期:梁武帝统治后期,发生侯景之乱,建康失守,南朝衰落。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③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基础测试一、单选题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 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起到促进作用B. 江南人民开始重视农业生产C. .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技术D. 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2.史书所载的“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现象以及“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经济景象出现在()A. 西晋B. 东晋C. 南朝D. 北魏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②种植水稻用绿肥③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稻麦间种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4.某同学在预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

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A. B.C. D.5.下列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是()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③国家统一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6.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16张PPT)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16张PPT)
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原因
表现
影响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劳动力与技术因素:北民南迁;
③社会环境:江南地区战乱少;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努力。
(1)根据估算全球约有八千万客家人,其中广东、江西、福建等省份共有约5000万人口,广东独占3000万,惠州、梅州、赣州、汀州为“客家四州”,“客从北方来”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B.南方气候温暖湿润,优于北方C.北方统治者实行强制移民政策 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劳动力
东晋的兴亡
阅读教材P89思考,东晋北伐最终成功了么?为什么?当时北伐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将领你知道是谁么?
①没有,只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并未收复中原
如不扫清中原,誓不再回江东。
淝水之战
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②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
③祖逖
东晋的兴亡
问题探究一
问题探究二
阅读教材P90第一段,找到东晋兴盛的表现?
(1)东晋皇帝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邀请大臣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这个故事反映出东晋( ) A.奢侈腐败 B.君弱臣强 C.政治清明 D.中央集权
(2)“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这两个成语称赞了哪一人物的报国志向( )A.曹操 B.王导 C.祖逖 D.王敦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手工业
商业
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六朝古都
航海岁至,逾于前代矣。——《梁书》
本课小结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
政治篇--政权更替看统一
经济篇--江南开发看求变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一册教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一册教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概述东晋南朝时期,中国南方地区的政治重心由长江下游转移到江南一带。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详细介绍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农业发展1. 种植技术的改进在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是稻谷。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改进,江南地区的稻谷产量逐渐提高。

其中最重要的进步是用肥料和灌溉来改善土地质量,以及推广早稻、晚稻的种植技术。

这些改进使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大大增强,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女红业的发展江南地区的女红业是中国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女红业主要以“女人手工”作为生产方式,其产品通常包括纺织品、刺绣品等,这些产品对当时的商业贸易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江南地区的女红业在东晋南朝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

三、手工业发展1. 陶瓷制造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陶瓷生产开始大规模发展。

此时期的陶瓷制造以青瓷、白瓷、绿釉为主,其特点是采用的原材料质量优良,火候得当,制品精美细腻,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和品质。

2. 建筑业发展建筑业发展也是江南地区的重要方向之一。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建筑业发展迅速,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和村落的建设。

同时,江南地区的官方建筑、寺庙、道观等建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四、文化发展1. 文学创作东晋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江南地区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如谢灵运、陶渊明、刘孝标等,他们的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 书法艺术江南地区的书法艺术在东晋南朝时期有了长足发展。

诸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著名书法家在这一时期活跃于江南地区,他们独具风格的书法作品,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结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农业、手工业和文化方面,江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中国南方的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江 材料二:(东吴江南)溉田八百余顷,每岁丰稳(丰收) 开 南 ——《太平御览·吴志》
发 地 材料三:(东晋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 区 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
材料四:(南朝)江南之为国盛矣……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 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国家建立与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课堂巩固
6.《晋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
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反映出东晋后期南方地区( )
A.社会动乱
B.农业发展超过北方
C.出现民族交融 D.经济得到发展
课堂巩固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 的是(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大量湖田被开辟出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C.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D.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前秦─东晋
之 战
目的
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结果
东晋胜利
特点
以少胜多
对前秦:前秦政权瓦解,北 影响 方再度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江南 对“东荆晋扬:晏统治安局、面户相对口稳殷定实”
4.东晋的兴盛:
背景
时间 交战 双方
前秦基本统一北方,试图一举吞 并东晋。
公元317年
前秦VS东晋
淝水之战
结果
东晋胜利(以少胜多)
何处是“江南”? 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从古到今是一个 变化的地理概念。在人文地理 概念里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古 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情况,包括人口增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江南地区开发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江南地区的开发,理解开发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史料,用于教室展示和讨论。

2. 制作PPT课件,方便教室教学。

3.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影响。

4. 准备教室互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江南地区的风景图片,请学生欣赏并谈谈感受。

2. 引导学生回顾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二)新课讲授1. 介绍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如北方人口南迁,增加劳动力、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等。

2. 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因素对江南地区产生了哪些影响?(三)探究活动设计一个模拟教室,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就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演讲。

(四)教室小结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强调江南地区开发的意义。

(五)安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

2. 搜集有关江南地区开发的史料,为下一节课的讨论做准备。

(六)板书设计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影响、教室小结、作业。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具体表现,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并且能够分析其原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室讨论、资料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干系,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王敦
王导
(政治)
(军事)
2. 东晋的政治特点
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司马睿是皇族的旁支,在政治上威望不高,他当皇帝得益于南北大贵族的拥戴,政治主要依靠王导 ,军事上主要依靠王敦。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门阀政治,即门阀士族把持朝政 (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3. 东晋的北伐
东晋初期,多次北伐,曾收复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小结
江南地区的开发
影响
表现
原因
①政治特点:门阀政治(“王与马共天下”) ②北伐失败
420--589年
317-420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1、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趋向平衡。 2、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促进了民族融合。
2、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原因)
3、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社会原因)
农业
1.耕地面积增加(垦荒、湖田),兴修水利工程。
2.生产技术:
3.粮食产量:
4.经营方式:
(一)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
2.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原因)
3. 相对北方而言,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社会原因)
4. 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1. 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5. 南方统治者的政策支持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由落后、荒凉变为富庶
秦汉时期
南朝 宋
对比一下,在秦汉时期和南朝时,江南地区有何变化?
思考:开发江南地区需要拥有哪些条件?
劳动力
技术
社会环境
自然条件
……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B 也”。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社会动荡激发爱国情怀 B.时局影响社会观念
C.士族势力强大威胁皇权 D.选官制度发生变化
B 2.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 )
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工具
②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
④南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都 城 建康(今江苏南京)
西晋王朝匈奴毁, 东晋建立司马睿。
晋元帝司马睿
2.统治:
自学课文,找出东晋的统治特点 (1)政治上: 门阀政治
世家大族与皇帝相互依存 政治上依靠王导 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
材料:帝(司马睿)初镇江东, 威名未著,敦(王敦) 与从弟(堂弟 王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 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内耗、未能成功
朝 时
南朝
宋、齐、梁、陈

南朝的政治

特点
武将、更迭、健康

统治
繁荣、衰败


原因
社会;统治者;自然;北人南迁
的 开
江南的开发
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影响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基
1.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膨胀,把持政权,寒门子弟靠读
书入仕困难重重,因此,重武轻文观念甚嚣尘上,有人认为“
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而不是“端坐读书,作老博士
江南开发原因 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生
产经验。 南方有相对适宜农业发展的自然地
理环境。
南方相对安定。
政府政策的支持
经济建设启示 重视科技发展,人才引进。
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第18 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课时任务了解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理解政权分立下孕育着统一的趋势;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历史特点。

必背重点1.东晋的兴亡建立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不是全国统一的政权“王与马,共天下”反映了东晋时期世家大族门阀势力强大统治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在祖逖等人的努力下,曾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但由于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掣肘;有的统帅北伐动机不纯,利用北伐发展自己的势力,导致东晋未能恢复中原东晋曾与北方政权多次交战,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420年,东晋灭亡2.南朝的政治南朝疆域最广的朝代政权更替政治特点南方政权更迭频繁。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3.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1)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3)自然条件优越; (4)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5)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表现农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手工业手工业快速进步,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

南朝时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教材问题解答【P104想一想】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其次,当时江南地区较安定,统治者也重视发展经济。

最后,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师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师版)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历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状况。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较长时间段内历史发展的过程(朝代更替),提高把握发展线索的能力。

3.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知识点01 东晋的兴亡1.东晋建立与统治:316年,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建都建康,史称东晋。

司马睿当皇帝,得益于王导_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2.东晋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420年,东晋灭亡。

【即学即练1】(2019·江苏泰兴姜堰区初三一模卷·4)“(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

”(《宋书》卷五十四)这一现象出现的政治因素是( )A .社会稳定B .自然条件优越C .人口南迁D .国家统一知识精讲目标导航【答案】A【解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①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以及大量的劳动力。

②自然条件优越。

③社会稳定。

④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

其中政治因素是社会稳定。

东晋时期国家并没有统一,所以D项不对。

因此,答案是A。

知识点02 南朝的政治1.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朝代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宋文帝、宋武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梁武帝萧衍夺得帝位后,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ppt(29张PPT)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ppt(29张PPT)

建康

420-479
3.南朝宋的兴盛
刘裕十分关心百姓生活,曾多次下 令减免税役。对于那些原来因战争 需要被征发的奴隶也一律放还。
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
宋武帝刘裕 (363年4月—422年6月)
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整顿吏治,清理户籍,重视农业生产。 元嘉十七年、二十一年两次下令减轻以 至免除农民积欠政府的“诸逋债”。"役 宽务简,氓庶繁息” 。
宋文帝刘义隆 (407年-453年3月16日)
4.南朝政权的更替
南朝
(建康) 420—589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5.南朝的衰落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梁 武帝萧衍以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 和官僚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后来 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陷,江东最富庶的 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至。 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目标
1.了解东晋的建立。 2.知道南朝政权更替概况及政治发展表现。 3.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统治腐朽 皇帝昏庸
西晋
八王之乱
266年~316年
少数民族内迁
西晋灭亡
十六国 东晋
西晋灭亡: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十六国(316-439):西晋灭亡后,内迁的各 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 政权,被统称为十六国。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开发的背景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3.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手工业、商业) 4.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历史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七年级上册历史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增强南方文化自信
江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使得南 方地区的文化自信心得到提升。
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东晋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开发,不仅 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 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促进世界文化交流
随着东晋南朝时期的移民和商贸活动 ,南方地区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世界各 地,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
CHAPTER
水稻种植技术
总结词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水稻种植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为该地区的农业发展 奠定了基础。
详细描述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农民采用了更为先进的耕作和灌溉技术,提高了水稻的产 量和质量。例如,他们采用了牛耕和铁制农具,使得土地耕作更为精细。同时, 他们还修建了许多灌溉系统,使得水稻能够得到充足的水源。
棉纺织业
随着棉花在南方的普及, 棉纺织业也逐渐兴起,推 动了江南地区纺织业的多 样化发展。
印染技术
当时的江南地区已经掌握 了先进的印染技术,能够 生产出丰富多彩的纺织品。
造船业
内河航运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 的内河航运业得到了极大 的发展,造船技术也取得 了重大突破。
海洋航运
当时的江南地区已经成为 中国海洋航运的重要基地, 其造船技术也领先于其他 地区。
七年级上册历史18课东晋南朝 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目录
CONTENTS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背景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开发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工商业发展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文化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01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背景
CHAPTER
侯景之乱
南北朝时期,侯景之乱使得江南 地区也遭受了严重的战乱和破坏 ,但同时也促进了人口的南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A.西晋 C.北魏
B.东晋 D.北齐
2.《晋书》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
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该记载表明当时南
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A社会相对安定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一、东晋的兴亡 1.西晋灭亡: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灭掉西晋。
2.东晋的建立 (1)时间: 317年 (2)建立者: 司马睿(晋元帝) (3)都城: 建康 (今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衣冠南渡
一、东晋的兴亡 王—王敦和王导;
2、政权特点(格局): “王与马,共天下” 马—司马睿 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 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④统治者的重视 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江南开 发
表现 农业;手工业;商业
影响
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课堂巩固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下图①处的政权 是( )
世家 大族
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东晋 皇权
开启东晋门阀 政治格局
(皇族士族共治天下) 材料:(元)帝初镇江东,威名为著,(王)敦与
从弟(王)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
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敦传》
一、东晋的兴亡
3.军事: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北伐的结果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几 乎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
东晋 玻璃杯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

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重要条件。

学习这三部分,首先要了解三国以来南北政权更替的历史。

北方地区自西晋灭亡之后,相继建立起许多割据政权,这种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民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

南方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战乱较少,社会稳定,统治者大都注重发展农业,积极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了江南农业“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状况,转而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这样,江南很快形成为新的农业经济区,同时手工业、商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三、教学目标1.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知道这一时期政权分立的时代特征;(时空观念)2.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及影响,并从中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通过祖逖北伐的相关故事,感悟祖逖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对比导入:出示白居易《忆江南》及《史记》中江南的描写教师引导:白居易的《忆江南》很好的描绘出了江南春意盎然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之美。

那江南一直都是美丽富饶的景象吗?老师再给大家出示一则《史记》中对江南的描写。

很显然,在西汉司马迁的笔下,当时的江南是人烟稀少且较为落后的地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江南地区是什么时候得到开发的呢?(二)新课讲授1.东晋的兴亡(1)西晋灭亡:【知识回顾】你还记得西晋是怎样走向灭亡的吗?①八王之乱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转衰的转折点;②316年,内迁的匈奴贵族攻陷西晋都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发散思维:江南为何“好”?唐代以前的江南是什么样子?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安江南——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
阅读课本P89,完成填空。
(1)公元 316 年, 匈奴 灭西晋。
(2)镇守 长江下游的
一、淝水之战
1.背景 2.交战时间: 383年 3.交战双方 前秦──东晋 :4.交战结果及影响: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淝水之战以后,前 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 的状态。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3.东晋的灭亡 东晋偏安,放弃北伐 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阅读p92课后活动材料,回答问题。
材火汉不南社朝 发耕料朝会时达而一时环的,期境水:江贫江 因耨南富(南 素,分…江地来人化区讲…南烟程经主无)稀度济要少低积得是地,。到(聚广耕了而人)作快多。方速稀式发贫,饭落展。,后稻就,羹其商发鱼品展交,的换或很
A.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流民大—量—南《迁史记》
商业
南 地
建康(南京) 成为最为活跃 的大都市。
区 开



自主探究:从农业、手工业、商业概括开发表现。 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
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
这A.一江时南期地南区北开人隋发口朝变贯化通的南主北要B的.因大经素运济是河重(心)南。影移 响:为经济
2.南朝的政治
观察p91插图,回答问题。 1.牛车有什么特点?它表明南朝 前期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平稳、舒适。表明南朝前期民 殷国富、社会安定。 2.莲花是哪一宗教的象征?为什 么此时它能够盛行? 佛教。南朝后期政治败坏,皇 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百姓, 痛苦的百姓试图寻求解脱。
南朝贵族出游 梁武帝萧衍
1.北人南迁,带 去劳动力和先进 的生产技术。
2.南方战乱少, 社会秩序相对
安定。
3.南方自然条件 相对优越。
4.江南统治者重 视发展经济。
5.人民的辛勤劳动 和智慧。
2.

农业 1.开垦荒地、 兴修水利。 2.农业生产技 术的改进。 3 . 实行农业的 多种经营。
手工业
手工业各行业 都有显著的发 展。
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耕
代……大都推行劝课农桑, 作技术发展,形成耕耙耱技
奖4励.江耕南织统、治兴者修重水视利发以展 及安抚流经民济减。免赋税等
术5,.人耙民用的于辛碎勤土劳,动耱和用智于慧平。 整土地,从而在地面上形成
政策措施。
一层松软土。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C.北方战乱频繁
D.民族融合加重强 心的南移奠
唐代越窑的青瓷
定了基础。
宋代江南的丝织品

忆江南——小结
课堂小结
前秦统
东晋十
一北方
六国
东晋的 江
兴亡

原因

南朝

表现
宋、齐、 开
梁、陈

影响
本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420年,东晋灭亡
江南景——南朝的政治

PLEASE ADD YOUR TITLE HERE
1.南朝的更迭
西晋 420年
十六国
北朝
请 输

东晋
南朝
您 的

宋 齐 梁 题陈
刘裕
建国于中国南方,都城 都在建康,共170年。
2.南朝的政治
南朝牛车画像砖
南朝青瓷莲花尊
观察p91插图,回答问题。 1.牛车有什么特点?它表明南朝前期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2.莲花是哪一宗教的象征?为什么此时它能够盛行?

江南好——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1.材北料人一南:迁“,时海2内.南大方战
带乱去…劳…中动国力士民乱避少乱,者社多 和南先渡进江的。生” 会秩序相
产技术。 ——司对马光安《资定治通。鉴》
材春3.料来南二江方:水自日绿然出如条江蓝件花。相红对胜优火越,。
——唐·白居易《忆江南》
材料三:东晋南朝各
材稔南丝C(料朝帛.丰二宋可先以时进收:满的生)江足江产,南工许南…则具多,数…的人非地郡使的常用广忘需富要饶野饥D。,丰。.一,…战年乱民…收少勤渔获,本盐的社杞业粮会食梓,比和之一较出安利岁产定,或的
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 这些不同?
于 317 年重建晋王朝,
以建康(南京)为都城,
史称 东晋 。
王导
王导(276~339年), 字茂弘,汉族,琅琊 临沂(今山东临沂) 人,东晋初年的大臣, 在东晋历仕晋元帝、 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
是 之司东一马晋。睿政(权晋的奠元基帝者)
“王与马共天下”
2.东晋的北伐
阅读p90“相关史 事”,观察、描述两 幅图。 1.图中人物有哪些事 迹? 2.他做这些事的原因 是什么?有没有成功? 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