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课堂小结:
政权更替 东晋
宋
齐
梁
陈
东晋南朝时 期江南地区
的开发
江南开发
原因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 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④统治者的重视 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表现 农业;手工业;商业
影响
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前秦) 220年 取而代之 266年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
朝 北周
魏国 灭亡
西晋 南方
东晋
南
宋
齐
梁
陈朝
263年
灭吴
蜀国 吴国
统一
北民南迁
全国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80年 六朝古都
北周灭北齐
建康(南京)杨坚取代北周改国号为隋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泛指长江中 下游(长江以南), 古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观察材料思考,南朝政权有何特点?
朝代 宋
开国 宋武帝 皇帝 刘裕
齐
齐高帝 萧道成
梁
梁武帝 萧衍
陈
陈武帝 陈霸先
曾任 官职
平北 将军
骠骑大将军
大司马
车骑 将军
疆域最大
疆域不断缩小
疆域最小
420-479
国479-力502逐渐衰弱502-557
557-589
二、南朝的政治 五胡内迁
促进了民族交融
北方 十六国
◆阅读材料回答:江南地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丝绵布帛能供天下人穿用。——《宋书》
汉:地广人稀 衰败落后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 主要原因是: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_优__越___; ②战乱少,社会比较_安__定___;
③为了躲避战乱,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
_劳__动__力__;
④北人南迁,不仅带去了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先进
的生产_工__具__和生产_技__术__;
东晋的灭亡
宋、齐、梁、陈(420年—589年)
宋齐梁陈的更替及疆域
①
②
③
④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
北朝
十六国 北魏 三
国西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鼎晋
立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南朝
南朝的政治㈠
地广人稀,经济落后。 物产丰富,经济发展迅速。
1.316年内迁的_匈__奴___人灭掉了西晋。317年,镇守长江下游 的皇族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了_东__晋__,他当皇帝得益于_王__导__
用西晋的疆域图复习西晋的建立
266年,司马炎灭掉曹魏 建立西晋(266年-316年)
内迁的匈奴人灭掉了西晋
316年,西晋被内迁的 匈奴人灭掉。北方进入 十六国混战北朝时期。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人南迁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 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东晋的兴亡
东晋初期的北伐及偏安东南
⑤统治阶级重视农业发展。
能不忆江南。
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忆江南
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当时的人把这种情况称之为
“_王__与__马___,共天下”。 2.东晋灭亡后,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了出现了_宋____、 _齐___、_梁____、 __陈___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 东晋和南朝的都城都是在_建__康___。 3.秦汉时期,_北__方__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到了东晋南朝时, 全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_南__方__。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解析版)

18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基础知识梳理一、东晋的兴亡1、建立: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2、灭亡: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史称刘宋,刘裕就是宋武帝,东晋灭亡。
3、特点:①“王与马,共天下”(王导、王敦兄弟);②开发江南4、东晋北伐:曾恢复黄河以南部分地区,后由于东晋朝廷偏安东南,北伐失败。
主要人物:祖逖,成语典故:闻鸡起舞,中流击楫二、南朝的政治时间:420-589年都城:建康(江苏南京)(南京是六朝古都,六朝是指:孙吴、东晋、宋、齐、梁、陈)政权:宋、齐、梁、陈特点:政权更迭频繁前期: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统治期间,南朝国力强盛后期:梁武帝统治后期,发生侯景之乱,建康失守,南朝衰落。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③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基础测试一、单选题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 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起到促进作用B. 江南人民开始重视农业生产C. .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技术D. 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2.史书所载的“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现象以及“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经济景象出现在()A. 西晋B. 东晋C. 南朝D. 北魏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②种植水稻用绿肥③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稻麦间种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4.某同学在预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
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A. B.C. D.5.下列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是()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③国家统一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6.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16张PPT)

原因
表现
影响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劳动力与技术因素:北民南迁;
③社会环境:江南地区战乱少;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努力。
(1)根据估算全球约有八千万客家人,其中广东、江西、福建等省份共有约5000万人口,广东独占3000万,惠州、梅州、赣州、汀州为“客家四州”,“客从北方来”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B.南方气候温暖湿润,优于北方C.北方统治者实行强制移民政策 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劳动力
东晋的兴亡
阅读教材P89思考,东晋北伐最终成功了么?为什么?当时北伐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将领你知道是谁么?
①没有,只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并未收复中原
如不扫清中原,誓不再回江东。
淝水之战
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②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
③祖逖
东晋的兴亡
问题探究一
问题探究二
阅读教材P90第一段,找到东晋兴盛的表现?
(1)东晋皇帝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邀请大臣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这个故事反映出东晋( ) A.奢侈腐败 B.君弱臣强 C.政治清明 D.中央集权
(2)“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这两个成语称赞了哪一人物的报国志向( )A.曹操 B.王导 C.祖逖 D.王敦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手工业
商业
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六朝古都
航海岁至,逾于前代矣。——《梁书》
本课小结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
政治篇--政权更替看统一
经济篇--江南开发看求变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一册教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概述东晋南朝时期,中国南方地区的政治重心由长江下游转移到江南一带。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详细介绍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农业发展1. 种植技术的改进在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是稻谷。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改进,江南地区的稻谷产量逐渐提高。
其中最重要的进步是用肥料和灌溉来改善土地质量,以及推广早稻、晚稻的种植技术。
这些改进使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大大增强,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女红业的发展江南地区的女红业是中国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女红业主要以“女人手工”作为生产方式,其产品通常包括纺织品、刺绣品等,这些产品对当时的商业贸易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江南地区的女红业在东晋南朝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
三、手工业发展1. 陶瓷制造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陶瓷生产开始大规模发展。
此时期的陶瓷制造以青瓷、白瓷、绿釉为主,其特点是采用的原材料质量优良,火候得当,制品精美细腻,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和品质。
2. 建筑业发展建筑业发展也是江南地区的重要方向之一。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建筑业发展迅速,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和村落的建设。
同时,江南地区的官方建筑、寺庙、道观等建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四、文化发展1. 文学创作东晋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江南地区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如谢灵运、陶渊明、刘孝标等,他们的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 书法艺术江南地区的书法艺术在东晋南朝时期有了长足发展。
诸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著名书法家在这一时期活跃于江南地区,他们独具风格的书法作品,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结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农业、手工业和文化方面,江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中国南方的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发 地 材料三:(东晋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 区 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
材料四:(南朝)江南之为国盛矣……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 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国家建立与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课堂巩固
6.《晋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
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反映出东晋后期南方地区( )
A.社会动乱
B.农业发展超过北方
C.出现民族交融 D.经济得到发展
课堂巩固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 的是(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大量湖田被开辟出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C.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D.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前秦─东晋
之 战
目的
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结果
东晋胜利
特点
以少胜多
对前秦:前秦政权瓦解,北 影响 方再度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江南 对“东荆晋扬:晏统治安局、面户相对口稳殷定实”
4.东晋的兴盛:
背景
时间 交战 双方
前秦基本统一北方,试图一举吞 并东晋。
公元317年
前秦VS东晋
淝水之战
结果
东晋胜利(以少胜多)
何处是“江南”? 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从古到今是一个 变化的地理概念。在人文地理 概念里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古 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情况,包括人口增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江南地区开发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江南地区的开发,理解开发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史料,用于教室展示和讨论。
2. 制作PPT课件,方便教室教学。
3.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影响。
4. 准备教室互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江南地区的风景图片,请学生欣赏并谈谈感受。
2. 引导学生回顾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二)新课讲授1. 介绍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如北方人口南迁,增加劳动力、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等。
2. 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因素对江南地区产生了哪些影响?(三)探究活动设计一个模拟教室,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就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演讲。
(四)教室小结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强调江南地区开发的意义。
(五)安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
2. 搜集有关江南地区开发的史料,为下一节课的讨论做准备。
(六)板书设计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影响、教室小结、作业。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具体表现,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并且能够分析其原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室讨论、资料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干系,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王导
(政治)
(军事)
2. 东晋的政治特点
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司马睿是皇族的旁支,在政治上威望不高,他当皇帝得益于南北大贵族的拥戴,政治主要依靠王导 ,军事上主要依靠王敦。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门阀政治,即门阀士族把持朝政 (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3. 东晋的北伐
东晋初期,多次北伐,曾收复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小结
江南地区的开发
影响
表现
原因
①政治特点:门阀政治(“王与马共天下”) ②北伐失败
420--589年
317-420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1、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趋向平衡。 2、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促进了民族融合。
2、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原因)
3、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社会原因)
农业
1.耕地面积增加(垦荒、湖田),兴修水利工程。
2.生产技术:
3.粮食产量:
4.经营方式:
(一)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
2.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原因)
3. 相对北方而言,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社会原因)
4. 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1. 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5. 南方统治者的政策支持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由落后、荒凉变为富庶
秦汉时期
南朝 宋
对比一下,在秦汉时期和南朝时,江南地区有何变化?
思考:开发江南地区需要拥有哪些条件?
劳动力
技术
社会环境
自然条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散思维:江南为何“好”?唐代以前的江南是什么样子?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壹
安江南——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
阅读课本P89,完成填空。
(1)公元 316 年, 匈奴 灭西晋。
(2)镇守 长江下游的
一、淝水之战
1.背景 2.交战时间: 383年 3.交战双方 前秦──东晋 :4.交战结果及影响: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淝水之战以后,前 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 的状态。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3.东晋的灭亡 东晋偏安,放弃北伐 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阅读p92课后活动材料,回答问题。
材火汉不南社朝 发耕料朝会时达而一时环的,期境水:江贫江 因耨南富(南 素,分…江地来人化区讲…南烟程经主无)稀度济要少低积得是地,。到(聚广耕了而人)作快多。方速稀式发贫,饭落展。,后稻就,羹其商发鱼品展交,的换或很
A.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流民大—量—南《迁史记》
商业
南 地
建康(南京) 成为最为活跃 的大都市。
区 开
发
的
表
自主探究:从农业、手工业、商业概括开发表现。 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
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
这A.一江时南期地南区北开人隋发口朝变贯化通的南主北要B的.因大经素运济是河重(心)南。影移 响:为经济
2.南朝的政治
观察p91插图,回答问题。 1.牛车有什么特点?它表明南朝 前期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平稳、舒适。表明南朝前期民 殷国富、社会安定。 2.莲花是哪一宗教的象征?为什 么此时它能够盛行? 佛教。南朝后期政治败坏,皇 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百姓, 痛苦的百姓试图寻求解脱。
南朝贵族出游 梁武帝萧衍
1.北人南迁,带 去劳动力和先进 的生产技术。
2.南方战乱少, 社会秩序相对
安定。
3.南方自然条件 相对优越。
4.江南统治者重 视发展经济。
5.人民的辛勤劳动 和智慧。
2.
江
农业 1.开垦荒地、 兴修水利。 2.农业生产技 术的改进。 3 . 实行农业的 多种经营。
手工业
手工业各行业 都有显著的发 展。
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耕
代……大都推行劝课农桑, 作技术发展,形成耕耙耱技
奖4励.江耕南织统、治兴者修重水视利发以展 及安抚流经民济减。免赋税等
术5,.人耙民用的于辛碎勤土劳,动耱和用智于慧平。 整土地,从而在地面上形成
政策措施。
一层松软土。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C.北方战乱频繁
D.民族融合加重强 心的南移奠
唐代越窑的青瓷
定了基础。
宋代江南的丝织品
肆
忆江南——小结
课堂小结
前秦统
东晋十
一北方
六国
东晋的 江
兴亡
南
原因
地
南朝
区
表现
宋、齐、 开
梁、陈
发
影响
本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420年,东晋灭亡
江南景——南朝的政治
贰
PLEASE ADD YOUR TITLE HERE
1.南朝的更迭
西晋 420年
十六国
北朝
请 输
入
东晋
南朝
您 的
标
宋 齐 梁 题陈
刘裕
建国于中国南方,都城 都在建康,共170年。
2.南朝的政治
南朝牛车画像砖
南朝青瓷莲花尊
观察p91插图,回答问题。 1.牛车有什么特点?它表明南朝前期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2.莲花是哪一宗教的象征?为什么此时它能够盛行?
叁
江南好——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1.材北料人一南:迁“,时海2内.南大方战
带乱去…劳…中动国力士民乱避少乱,者社多 和南先渡进江的。生” 会秩序相
产技术。 ——司对马光安《资定治通。鉴》
材春3.料来南二江方:水自日绿然出如条江蓝件花。相红对胜优火越,。
——唐·白居易《忆江南》
材料三:东晋南朝各
材稔南丝C(料朝帛.丰二宋可先以时进收:满的生)江足江产,南工许南…则具多,数…的人非地郡使的常用广忘需富要饶野饥D。,丰。.一,…战年乱民…收少勤渔获,本盐的社杞业粮会食梓,比和之一较出安利岁产定,或的
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 这些不同?
于 317 年重建晋王朝,
以建康(南京)为都城,
史称 东晋 。
王导
王导(276~339年), 字茂弘,汉族,琅琊 临沂(今山东临沂) 人,东晋初年的大臣, 在东晋历仕晋元帝、 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
是 之司东一马晋。睿政(权晋的奠元基帝者)
“王与马共天下”
2.东晋的北伐
阅读p90“相关史 事”,观察、描述两 幅图。 1.图中人物有哪些事 迹? 2.他做这些事的原因 是什么?有没有成功?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