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式分析教案内容
曲式分析基础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曲式分析基础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曲式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音乐作品曲式结构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曲式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曲式分析在实际音乐作品中的应用,曲式分析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特点。
(2)提出问题:如何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2. 讲解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1)介绍曲式分析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阐述曲式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3. 讲解曲式分类(1)介绍常见的曲式类型,如乐段、二部曲式、三部曲式等。
(2)分析各类曲式的特点和结构。
4. 实例分析(1)选取一首简单的音乐作品,进行曲式分析。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1)提问学生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检查学生对曲式分析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2. 深入讲解曲式分析方法(1)讲解曲式分析的具体步骤,如划分乐段、分析调性、研究和声等。
(2)介绍曲式分析常用的术语和符号。
3. 实例分析(1)选取一首较复杂的音乐作品,进行曲式分析。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
4. 课堂练习(1)学生分组,分析一首指定的音乐作品。
(2)每组派代表进行曲式分析成果展示。
第三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1)提问学生曲式分析方法的应用。
(2)检查学生对曲式分析技巧的掌握情况。
2. 曲式分析与音乐审美(1)讲解曲式分析与音乐审美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从曲式分析的角度欣赏音乐作品。
3. 课堂讨论(1)选取一首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曲式分析的角度进行讨论。
曲式分析大学音乐教案
教学对象:大学音乐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的曲式类型,如一段式、二段式、三部曲式等。
3. 学会运用曲式分析方法对音乐作品进行结构分析。
教学重点:1. 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常见曲式类型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1. 曲式分析方法的应用。
2. 对复杂音乐作品进行曲式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音乐作品的结构特点,引出曲式分析的概念。
2. 介绍曲式分析在音乐创作和欣赏中的重要性。
二、曲式分析基本概念和原理1. 介绍曲式分析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阐述曲式分析的基本原理,如材料分析、结构分析等。
3. 分析曲式分析的方法,如划分乐段、分析乐句等。
三、常见曲式类型及结构特点1. 一段式:介绍一段式的结构特点,如两乐句乐段、多乐句乐段等。
2. 二段式:介绍二段式的结构特点,如对比乐段、平行乐段等。
3. 三部曲式:介绍三部曲式的结构特点,如ABA结构、ABA'结构等。
四、曲式分析方法的应用1. 以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曲式分析方法对音乐作品进行结构分析。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对所学曲式类型进行结构分析。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强调曲式分析在音乐创作和欣赏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深入了解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运用曲式分析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并撰写分析报告。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了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学生对曲式分析方法的应用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3. 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曲式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学音乐课程教案学习音乐的曲式与结构
小学音乐课程教案学习音乐的曲式与结构音乐课程教案:学习音乐的曲式与结构导言:音乐作为一门艺术,通过曲式与结构展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学习音乐的曲式与结构是小学音乐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了解不同的曲式与结构,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
本教案将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音乐曲式与结构,并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一、课程目标1. 学习并理解不同的音乐曲式与结构,如ABA、ABAB等;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音乐欣赏水平;3. 学会用简单的乐理知识分析和描述音乐曲式与结构。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曲式与结构的介绍1.1 音乐曲式是指音乐作品的基本结构和形式安排。
1.2 音乐结构是指音乐作品内部各个部分的组织和关系。
2. 常见的音乐曲式与结构2.1 ABA曲式2.1.1 第一部分(A):引子或主题的呈现2.1.2 第二部分(B):对比或变奏2.1.3 第三部分(A):重复第一部分2.2 ABAB曲式2.2.1 第一部分(A):主题的呈现2.2.2 第二部分(B):对比2.2.3 第三部分(A):重复第一部分2.2.4 第四部分(B):变奏2.3 其他常见曲式与结构的介绍,如ABA'B'、ABAC等。
3. 音乐欣赏与分析3.1 聆听各种不同曲式与结构的音乐作品,并对其进行感知与认知;3.2 探索和发现音乐作品中的曲式与结构特点,并进行简单的分析;3.3 参与合奏活动,通过演奏乐曲来体会曲式与结构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教师通过介绍和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音乐曲式与结构的基本知识。
2. 音乐欣赏教师播放不同曲式与结构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主动聆听、感受和分析。
3. 互动讨论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音乐曲式与结构的理解和感受。
4. 合奏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合奏,通过演奏乐曲来体会和应用不同曲式与结构。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创设音乐氛围,播放一首具有明显曲式与结构特点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小学音乐曲式教案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的基本曲式结构。
2. 通过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调式,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1. 理解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的曲式结构。
2.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调式。
教学难点:1. 曲式结构的理解与掌握。
2. 旋律、节奏和调式的分析。
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
2. 教学用书《春天举行音乐会》。
3. 打击乐器:木鱼、铃鼓、沙锤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大家喜欢这首歌曲吗?二、歌曲分析1. 介绍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的基本情况,如作曲家、作词家等。
2. 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特点是什么。
3. 分析歌曲的旋律,让学生感受旋律的起伏、变化,体会歌曲的情感表达。
4. 分析歌曲的节奏,让学生感受节奏的强弱、快慢,体会歌曲的动感。
三、互动环节1.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歌曲的曲式结构和特点。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实践环节1. 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拍手、跺脚等动作,感受歌曲的节奏。
2. 教师示范演奏打击乐器,学生模仿,感受打击乐器与歌曲的融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大家还记得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的曲式结构吗?2.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二、深入分析1.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调式,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调性特点。
2. 分析歌曲的歌词,让学生感受歌词与旋律的配合,体会歌曲的情感表达。
三、互动环节1.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歌曲的调式和歌词特点。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实践环节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的演唱,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歌曲的曲式结构、旋律和节奏。
乐理曲式分析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结构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教学难点:音乐作品结构的分析及曲式结构的判断。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播放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作品的结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二)曲式分析基本概念1. 讲解曲式分析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介绍曲式分析的基本原则:重复、对比、发展等。
(三)曲式分析步骤1. 分析乐曲的调性、调式。
2. 统计乐曲的小节数,并加以标记。
3. 划分大乐段、小乐句、乐段、前奏、尾奏等。
4. 划分乐句,注意乐句的功能。
5. 划分曲式,如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等。
6. 分析主题、副主题、变化等。
(四)曲式分析实例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
2. 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引导学生掌握曲式分析的方法。
3.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副主题、变化等。
(五)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选取一首音乐作品进行曲式分析。
2. 每组派代表汇报分析结果,教师点评。
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六)总结与反思1. 总结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反思自己在曲式分析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结构的能力。
3.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五、教学资源1. 音乐作品音频、视频资料。
2. 曲式分析教材、参考书籍。
3. 网络资源,如曲式分析教学视频、论文等。
六、教学时间安排1. 导入:5分钟2. 曲式分析基本概念:10分钟3. 曲式分析步骤:15分钟4. 曲式分析实例:20分钟5. 实践练习:30分钟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注:本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音乐和弦曲式分析图解教案
音乐和弦曲式分析图解教案教案标题:音乐和弦曲式分析图解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中的和弦和曲式的概念。
2. 学生能够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和弦和曲式结构。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音乐作品的曲式分析。
教学重点:1. 和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常见的曲式结构。
3. 音乐作品的曲式分析方法。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音乐作品示例。
3. 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白板笔。
4.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音乐和弦曲式分析图解。
2. 引导学生回顾和弦和曲式的概念,以确保学生对这些概念有基本的了解。
讲解和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 解释和弦是由音符组成的音乐元素,用于构建和补充音乐作品的和声。
2. 介绍常见的和弦分类,如三和弦、七和弦等,并解释它们的构成和特点。
介绍常见的曲式结构:1. 提供一些音乐作品示例,如巴赫的赋格、莫扎特的奏鸣曲等,让学生感受不同曲式结构的音乐作品。
2. 解释常见的曲式结构,如AB、ABA、ABAC等,并通过示例音乐作品进行说明。
讲解音乐作品的曲式分析方法:1. 解释曲式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即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2. 介绍曲式分析的步骤,如先确定曲式结构,再分析每个部分的和弦运用和音乐特点等。
示范和指导学生进行曲式分析:1. 播放一段音乐作品,并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其曲式结构。
2. 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音乐作品中每个部分的和弦运用和音乐特点。
3.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分析结果,以加深对曲式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练习和巩固:1. 分发学生练习册,让学生独立进行曲式分析练习。
2. 监督学生的练习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总结:1. 总结本课的内容和要点,强调曲式分析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鼓励学生继续进行曲式分析的实践,以提升自己的音乐分析能力。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曲式分析,并与同学分享。
曲式分析资料【范本模板】
绪论一、音乐是什么二、对于“曲式”的五种认识三、曲式分析的几点说明第一部分:曲式分析基础知识第一章音乐语言的分类体系及分析要求一、怀特音乐分析四元分类体系二、节奏分析三、旋律分析四、和声分析第二章曲式结构的单位及符号体系一、三个基本名词二、曲式结构的单位及符号体系第三章句法结构一、构成句法的基本要素二、句法结构第四章音乐主题与音乐形象一、音乐主题二、音乐形象第二部分:典型曲式分析第五章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及陈述类型一、曲式发展的结构原则二、音乐的陈述类型第六章一段体一、一段体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二、一段体的调性结构及其和声终止三、一段体的从属部分四、一段体的细部结构思考与练习第七章二段体一、二段体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二、二段体的基本类型三、二段体的调性结构及其和声终止四、二段体的长度比例及从属部分五、二段体的声乐曲与器乐曲结构的异同思考与练习第八章三段体一、三段体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二、三段体的基本类型三、三段体的再现段四、三段体的调性结构及其和声终止五、三段体的从属部分六、三段体的声乐曲与器乐曲实例思考与练习第九章三部曲式与二部曲式一、三部曲式的定义、特征及其它二、三部曲式的中部及其基本类型三、三部曲式的两端部分(首部和再现部)四、三部曲式的从属部分思考与练习附:二部曲式第十章变奏曲式一、变奏曲式的定义、特征及其它二、变奏曲的类型三、变奏曲的分组问题四、变奏曲的整体布局五、变奏曲的实例分析思考与练习第十一章回旋曲式一、回旋曲式的定义、特征及其它二、古回旋曲(或“小型回旋曲式”)三、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回旋曲(或“典型回旋曲式”)四、浪漫主义以后回旋曲式的发展(或“回旋曲式的变体”)思考与练习第十二章奏鸣曲式一、关于奏鸣曲式的整体结构及其原则二、奏鸣曲式的呈示部三、奏鸣曲式的展开部四、奏鸣曲式的再现部思考与练习附:回旋奏鸣曲式主要参考文献二、教案绪论一、音乐是什么1、从技术的角度看音乐(1)传统的:有调性的音乐(2)现代的:非调性的音乐2、从理论的角度看音乐(1)来源方面:有个性、有情感的声音信息。
曲式分析教案上
《曲式与作品分析》教案(上)(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赖朝师)说明:本教案是音乐本科教学的基础技术理论课。
它包括曲式分析与音乐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曲式方面讲授了简单曲式与复杂曲式两大类别。
其中,简单曲式包括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复杂曲式包括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回旋奏鸣曲式等。
音乐分析包括了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旋律发展的基本手段,曲式组合的基本原则,以及用大量的音乐作品进行引证。
由于篇幅的缘故乐谱没有直接加入,但在本书中都有表明。
第一讲一、教学内容曲式的定义与曲式发展的基本情况,曲式中的六大基本术语二、教学重点定义与六大基本术语三、教学过程第一章绪论一、曲式的定义及概述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旋律、节奏、和声及音色等都是构成音乐的结构要素。
这些要素,在一个作品中也都有自身的结构,如旋律的结构,和声的结构等。
但这些都是局部性结构。
而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则不同,它是整体性的。
音乐是时间艺术,音乐的形式是在时间的过程中形成的。
因此,曲式也就是音乐过程的结构。
换言之,由各种音乐要素所构成的一些或同或异的音乐事件在一起有起讫的时间过程中按一定的逻辑加以分布、组合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关系,便是音乐作品的曲式。
就严格的意义而言,每一首具体的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都是不尽相同的。
但是,曲式作为人类的音乐思维方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又积淀形成某些共同的规律。
这些共同的规律不仅体现为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曲式结构原则,而且也形成某些具有相当稳定性的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曲式程式类型。
我们要学习曲式的基本知识,也就是要掌握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曲式结构原则以及历史地形成的具有规范意义的各种曲式类型。
当然,人类的音乐实践是无止境的,音乐作品中的曲式现象也处于流变、更新的过程之中,曲式学的内容也是不断发展更新的。
本书所提供的仅仅是曲式分析的最基础的知识,不可能穷尽曲式学的全部复杂问题。
有兴趣的习者,在学完本教程后可进一步自修,以求对曲式学作更深一层的研究。
初一音乐教案音乐形式与曲式分析
初一音乐教案音乐形式与曲式分析音乐教案:音乐形式与曲式分析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
而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初一学生需要了解音乐的形式与曲式,这对于他们培养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创作技巧以及理解曲目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初一音乐教案的形式,对音乐的形式与曲式进行分析与讲解。
一、音乐形式的概念与分类音乐形式是指音乐作品在时间上、结构上的特定组织方式。
从整体上来看,音乐形式反映了作曲家对于作品结构的安排与控制。
根据音乐形式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常见形式:1. 二部形式(AB)二部形式是最简单的音乐形式之一,也被称为二段或二部曲式。
它由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一般分别记作A和B。
A部分为主题或主要乐段,B部分通常为对比或变奏乐段。
这种形式常见于舞曲和小型作品中。
2. 三部形式(ABA)三部形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音乐形式,也被称为三段或三部曲式。
它由三个不同的部分构成,由A、B、A三个部分组成。
通常,A部分为主题,B部分为中间段(导入)或对比段,而最后的A部分则与开头的A部分类似,以起到整体的统一与回归作用。
3. 三段复合形式(ABA’)三段复合形式是基于三部形式的变种,也被称为A、B、A’形式。
这种形式在三部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对A部分的变异或发展,使其与开头的A部分略有不同,以增加曲目的变化与丰富度。
二、常见曲式的解读曲式是指音乐作品在结构上的安排与组织方式,不同的曲式反映了作曲家对于音乐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的运用和控制。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曲式:1. 小步舞曲曲式这种曲式常见于古典音乐中的进行曲和舞曲等作品。
它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曲目的开头(A部分)、过渡(B部分)、进一步发展(C部分)和最后的回归(A’部分)。
2. 圆舞曲曲式圆舞曲曲式是源自于古典时期的一种曲式,在浪漫主义时期得到了大量运用。
它由一系列不同的旋律组成,这些旋律之间通过主题的变化、对位的配合以及优美的和声关系等来进行结构上的连接。
初中音乐教案:《蜗牛与黄鹂鸟》曲式分析
初中音乐教案:《蜗牛与黄鹂鸟》曲式分析一、教学目标1.了解《蜗牛与黄鹂鸟》的演奏情境和艺术形式。
2.学习该曲谱面,掌握手指技巧和乐曲节奏。
3.了解该曲的曲式结构和元素,在分析曲式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听音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蜗牛与黄鹂鸟》2.该曲的曲式结构与元素分析三、教学方法1.听音教学法:让学生听音,分析节拍和强弱节奏,并在掌握谱面基础之上,完成音乐演奏。
2.探究教学法:通过分析曲式和元素,让学生了解曲式的结构和元素的组合,让学生发现音乐魅力,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该曲的节奏,为分析曲式作铺垫。
2.掌握曲式的结构和元素,能准确分析《蜗牛与黄鹂鸟》的曲式结构与特点。
五、教学过程1.预习《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听这首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曲风,了解这首歌曲的演奏情境和艺术形式。
可以播放歌曲的MV,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相结合,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曲风。
2.掌握该曲的节奏根据歌曲节奏和强弱音符,让学生掌握该曲的基本手指技巧和乐曲节奏,从而能准确演奏该曲,为分析曲式作铺垫。
3.分析曲式结构与元素让学生听多次《蜗牛与黄鹂鸟》,分析曲式结构与元素。
通过课堂教学的互动,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曲式结构和元素组合的特点。
《蜗牛与黄鹂鸟》的曲式结构为:前奏-主歌(A)-间奏-副歌(B)-主歌(A)-间奏-主歌(A)。
从曲式结构中可以看出,该曲式不仅符合ABAB型普通歌曲曲式,而且在间奏和主歌中都有较好的对比性。
在曲式元素的分析中,主歌的旋律清新流畅,同时含有情感投射;副歌的旋律欢快活泼,音高变化较大,表达了欢快的情绪。
同时,该曲的伴奏乐器,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主旋律音符和歌词各自加入了夸张、欢快或甜蜜的情感。
四、学习输出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演奏《蜗牛与黄鹂鸟》,并在演奏过程中,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反馈,不断完善演奏技巧和音乐魅力。
在完成曲式分析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和评价,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欣赏能力。
乐理曲式分析教案模板及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培养学生对乐曲结构、主题、调性等要素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曲式分析方法对乐曲进行独立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主题、调性等要素的识别和分析。
教学难点:1. 曲式分析方法在实际乐曲中的应用。
2. 对复杂乐曲结构的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典型乐曲分析案例3. 学生作业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曲式分析的概念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曲式分析在音乐欣赏中的作用。
二、讲解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步骤1. 介绍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如乐段、乐句、主题、调性等。
2. 讲解曲式分析的步骤,包括:(1)确定乐曲的调性;(2)划分乐曲的乐段和乐句;(3)分析乐曲的主题和变奏;(4)判断乐曲的曲式结构。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一首典型乐曲,带领学生进行曲式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乐曲的结构、主题、调性等要素。
3. 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教师点评。
四、作业布置1. 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乐曲,进行曲式分析。
2. 下节课进行小组展示。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1. 回顾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学生分享上节课的作业,教师点评。
二、小组展示1. 各小组展示上节课的作业,分析所选乐曲的曲式结构。
2. 教师点评,总结各组分析中的优点和不足。
三、讲解曲式分析方法在实际乐曲中的应用1. 教师选取一首复杂乐曲,带领学生分析其曲式结构。
2. 分析过程中,讲解曲式分析方法在实际乐曲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曲式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展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学生在分析实际乐曲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具备独立分析乐曲的能力。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教案)曲式分析2017 第一学期
巢湖学院艺术系教案教研室:音乐教研室课程名称:曲式与作品分析授课对象: 2017级音乐表演本科专业主讲教师:周泽汉教材名称:《曲式与作品分析》(第二版)吴春福编制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年版章节名称第一章绪论授课方式集体授课与个别讲解相结合授课时数 4 教学方法分析法、例证法、实例分析法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曲式这一概念,理解一些基本术语,建立初步的学科概念,为以后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本课程的名称及相关问题第二节本课程包含的基本内容基本第三节本课程的考试方式第四节关于曲式结构图示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曲式;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发展手法、陈述结构等。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曲式这一抽象概念以及主题的意义与判断。
课程名称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编号0431Z01、0431Z02 授课专业音乐学班级2017级本科课程类型必修课专业课();专业必修课(√);公共基础课()选修课专业选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课程教学总学时数64 学分数 4学时课堂讲授学时数32 实践课学时数32实验学时数0 课堂讨论学时数0 使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曲式与作品分析》(第二版)吴春福湖南艺术出版社2019年主要教学参考书书名作者出版时间及出版社《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分析与创作》《曲式分析基础教程》吴祖强杨儒怀高为杰2002年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小结无再现二段曲式乐曲虽然侧重于对比,但也有统一因素在乐曲中教学过程第一节本课程的名称及相关问题曲式:音乐是时间艺术,因此,作为音乐结构的曲式就是由各种音乐要素所构成的一些或同或异在一个由起止的时间过程中按照一定的逻辑加以分布、组合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关系。
第二节本课程所包含的基本内容1..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旋律、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和声、织体、速度、力度、音色、音区等内容。
2.音乐发展的基本手法:重复、再现、模进、迭奏、变奏、宽放、紧收、溯型、演化、出新等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的音乐发展手法。
曲式分析基础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音乐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音乐作品进行曲式分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点:1. 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曲式分析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作品分析相结合。
2. 如何运用曲式分析方法对复杂音乐作品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1. 音乐作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如交响曲、室内乐等。
2.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曲式分析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的课件。
3. 教学工具:音响设备、乐谱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播放一段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思考音乐的结构和形式。
2. 提问:音乐作品是如何组织的?有哪些常见的音乐结构?二、新课讲解1. 介绍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曲式是指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分析曲式就是研究音乐作品的结构特点。
2. 讲解曲式分析的方法:a. 划分乐段:将音乐作品划分为若干个乐段,每个乐段包含若干个乐句。
b. 分析乐句:观察乐句的构成、旋律、节奏、和声等特点。
c. 分析乐段:分析乐段的构成、发展、终止等特征。
d. 分析曲式:根据乐段和乐句的特点,判断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
三、实践练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音乐作品进行曲式分析。
2. 小组讨论,共同完成曲式分析报告。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曲式分析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提问: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作品分析相结合?二、小组展示1. 各小组展示曲式分析报告,分享分析过程和结果。
2.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发现优点和不足。
三、拓展练习1. 教师提供一首复杂音乐作品,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曲式分析。
2. 学生独立完成分析,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乐理曲式分析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培养学生分析乐曲结构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3. 培养学生运用曲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曲式分析方法对乐曲进行深入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五线谱、乐曲音频、曲式分析教材。
2. 学生准备:学习曲式分析的相关知识,准备好分析乐曲。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曲式分析对我们学习音乐有什么帮助?(二)讲授新课1. 介绍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步骤:a. 确定乐曲的调性;b. 统计乐曲的小节数并标记;c. 标记乐曲的大乐段、小乐句;d. 划分乐曲的乐句和曲式;e. 分析乐曲的主题、发展、再现等。
2. 通过具体实例,讲解曲式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选择一首乐曲进行分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方法。
2. 学生分享分析结果,教师点评。
五、课后作业1. 分析一首自己熟悉的乐曲,运用曲式分析方法。
2. 收集不同曲式的乐曲,进行对比分析。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曲式分析的方法?2. 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是什么?在分析乐曲时遇到了哪些问题?注:本教案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追寻歌曲曲式鉴赏教案设计
追寻歌曲曲式鉴赏教案设计教案标题:追寻歌曲曲式鉴赏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曲式的概念,并能够分辨和分析不同曲式的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曲式的歌曲进行鉴赏和评价。
3. 学生能够通过鉴赏歌曲曲式,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歌曲曲式的概念和分类。
2. 不同曲式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 鉴赏歌曲曲式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多段式歌曲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学生手册或教材。
教学过程:引入:1. 创设情境:播放一首经典的多段式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请学生观察这首歌曲的结构和形式,是否能够分辨出不同的部分?探究:1. 解释曲式的概念: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歌曲曲式的定义,如ABA、ABAB 等。
2. 分类讲解:介绍常见的歌曲曲式分类,如二段式、三段式、ABAC等。
3. 示例分析:选择一首简单的歌曲,将其歌词分成不同的部分,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歌曲的曲式类型。
实践:1. 听歌鉴赏:播放一首新的歌曲,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尝试分辨和分析歌曲的曲式类型。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共同分析歌曲的曲式特点,并在班级分享分析结果。
总结:1. 回顾所学:让学生总结所学的歌曲曲式的概念和分类,并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2. 提问: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了解歌曲曲式对我们欣赏音乐有帮助?拓展:1. 扩展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听歌、分析歌曲曲式,进一步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2. 邀请音乐专家: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厅或邀请音乐专家来学校,进行更深入的歌曲曲式鉴赏教学。
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评价他们对歌曲曲式的理解程度。
2. 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他们的分析和评价歌曲曲式的能力来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其他音乐形式的曲式,如交响乐、器乐曲等。
城墙上跑马曲式分析报告
城墙上跑马曲式分析报告
《城墙上跑马》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城墙上跑马》。
2、尝试跟随音乐哼唱歌词,了解乐曲的背景并背唱乐曲主题旋律。
教学重点:
感受曲子的情感并能尝试跟唱部分歌曲。
教学难点:
学会演唱歌曲《城墙上跑马》。
教学过程:
1、介绍乐曲:
(1)师:《城墙上跑马》说的是以前北方的墙壁很窄,马上了城墙后是不能调头的,喻意是人在他乡想念家乡却不能回的惆怅情绪。
(2)听教师范唱《城墙上跑马》。
(3)师生模唱主旋律。
(4)学生模唱主旋律。
2、复听乐曲:
师:乐曲能表达人的情感,下面我们再一起来欣赏首歌曲《城墙上跑马》。
3、活动与练习。
请几位同学唱唱自己家乡的歌。
乐理曲式分析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乐曲结构、发展、对比等方面的分析能力。
3. 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2. 曲式分析的方法3. 典型曲式结构分析4. 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典型曲式结构分析。
2. 教学难点:曲式分析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一首歌曲,引导学生回顾歌曲的结构特点。
2. 引出曲式分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曲式分析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介绍曲式分析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曲式分析的方法:讲解曲式分析的基本步骤,如:调性分析、结构分析、发展分析等。
3. 典型曲式结构分析:以经典乐曲为例,分析其曲式结构。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一首简单歌曲的曲式结构。
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析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回顾曲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复习典型曲式结构分析。
二、讲授新课1. 案例分析:选取一首经典乐曲,详细分析其曲式结构、发展、对比等方面。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乐曲的曲式结构?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一首较复杂的乐曲的曲式结构。
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分析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曲式分析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乐曲的曲式结构。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总结教学效果。
2. 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能否正确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
2. 课后作业:学生能否独立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分析结果是否准确。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让学生掌握曲式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跳绳锻炼身体》曲式分析教案
本文着重介绍《跳绳锻炼身体》曲式分析教案。
跳绳是一项广泛应用于运动训练中的运动。
在这种运动中,身体的许多肌肉都会得到锻炼。
这项运动也需要合适的音乐曲目来激励我们,让我们在跳绳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感。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一曲式分析教案的具体内容。
一、教材曲目分析《跳绳锻炼身体》所用的教材曲目为《when the saints go marching in》。
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传统歌曲,可追溯到19世纪20年代,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这首歌曲以旋律优美、婉转悠扬的节奏为特点,非常适合作为跳绳训练运动中的伴奏音乐。
二、曲式分析“曲式分析”是指对音乐中各部分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总结等活动的一种音乐分析方法。
通过对曲式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结构和内容。
在这里,我们将对《when the saints go marching in》这首歌曲进行一下曲式分析。
1.前奏部分这首歌曲的前奏部分较短。
音乐开始时,单独的吉他演奏着一个简单的引子,接着直接进入了歌曲的主旋律。
2.主要歌词歌曲的主旋律采用AAB形式,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的旋律部分。
第一部分A(“When the Saints go marching in”)是歌曲的A 节,这是歌曲的最基本部分。
这部分旋律清晰、生动,具有朗朗上口的特点,非常适合作为跳绳锻炼的伴奏音乐。
第二部分A(“Oh when the sun refuse to shine”)是歌曲的第二个A节。
这部分稍微慢一些,旋律也相对低调,但歌词的节奏比较急促,适合跳绳锻炼时的加速。
第三部分B(“Lord I want to be in that number”)是歌曲的唯一一个B节。
这部分旋律简洁、清晰,相对于A部分节奏较为缓慢。
3.过渡部分歌曲的过渡部分较短,不像一些其他曲子会有非常复杂的中间过渡部分。
在这里,吉他拨弦的声音丰富多彩,起到一个过渡作用,为后续的歌曲铺平了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连续上行的旋律常表现高涨、激昂的情绪。
如下例(贝多芬《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贝多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贝多芬《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等主部主题
(3)连续下行的旋律进行常用来表现从紧张化为松驰的情绪。
如下例(肖邦《革命练习曲》)
这个主题是一个从愤怒的和弦到失望的下行音阶,虽说第一个强有力的和弦代表作曲家以满腔热血的革命精神勾勒出一幅华沙起义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场面,但随之而来的旋风般的下行旋律告诉我们,斗争并未取得最后胜利,相反,而是令人失望。
特别是曲首冠音,气息悠长的旋律具有诉说、叹息的情绪。
就像浪漫主义诗人的朗诵,也相当于语言文字中的感叹句,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
如柴可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主题是一首优美动人象征着爱情的主题,可是由于两大家族的世仇,给这对充满幸福的情侣也抹上了一丝淡淡的惆怅,音乐上带有情人之间倾诉着不可预测的未来。
(4)同音反复的水平式旋律,常常起着背景性的作用,或者象歌剧中的宣叙调,渲染其某种特定的气氛。
如下例(格罗菲《大峡谷组曲》第一乐章“日出” )
这是号称“音乐山水画家”的美国作曲家费尔德•格罗非,1920年游览了世界著名美国名胜,亚利桑那洲科罗拉多河上全长402公里的大峡谷之后,于1930年写作的一部名为《大峡谷》交响组曲的第一乐章。
这是长笛奏出的具有主题音乐特点的华彩旋律,仿佛是清晨的鸟鸣,把我们带入了科罗拉多河上的人间奇景。
(当然无休的同音反复会带来一种机械的音乐效果,也违背了音乐发展的自然规律,但在某种需要的情况下,用这种手法来显示旋律的魅力所在。
)
再如《月亮颂》中的尾声,最后在叙述“他若在梦中见到我,把他
从甜梦中唤醒”。
(5)最高音在最后的疑问式旋律,常产生与问话语气相似的“疑问”效果。
如:舒曼的《为什么》、李斯特的《前奏曲》。
(6)锯齿式:旋律的起落幅度较小,波峰周期较短、经常是由较小的音程在不宽的音域里迅速上下波动,它能使情绪显得生动活波。
如下例(拉威尔《波莱罗舞曲》)
这是一支西班牙风格的主题,委婉的旋律刻画出西班牙少女的动人形象。
(7)环绕型:环绕音围绕着中心音上下运动。
a、平稳对称:环绕音围绕中心音上下对称;如:《年青的王子与公主》;
b、离心式:以跳进为主的离心式进行,常表现一种活跃的气氛,如下例(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2'55″)
这个迥旋曲的主题逐渐离开它的中心音口,向第二插部靠近,此时情绪热烈欢快。
c、环绕音离中心音越来越近,如《打起手鼓唱起歌》的结束句。
2、节奏分析的要点
节奏的组合方式
根据自然的呼吸确定节奏型,从而判断其组合形态。
节奏的组合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种类主要特点功能举例
顺分性组合前长后短增强音乐的歌唱性《二十四个鱼美人舞》
逆分性组合前短后长增强音乐的语言性肖邦《前奏曲》之六
等分性组合时值均等增强音乐的律动性柴四MovⅡ
切分性组合重音移位增强音乐的动力性新疆民歌
节奏与风格的关系
风格是一个包容量很大的概念,能够影响风格的因素也很多。
因此在讨论节奏风格的时候,主要只限于音型模式方面,因为特定的音型组合不仅要涉及到时代、个人、民族或地方风格,还常常与音乐的体裁与类型相关,因此最能体现节奏的风格特性。
名称节拍音型模式主要特点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