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131961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5.png)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化工安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研究化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预防事故的发生,并在事故发生时进行应急处理和灾后处理。
化工安全工程的重点是保护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降低化工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本文将从化工安全工程的定义、意义、基本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
化工安全工程是指通过科学的工程手段和技术手段,对化工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管理的一门学科。
其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化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保护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化工安全工程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物料的选择和设计、设备的设计和维护、操作工艺的规范和监控、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等。
化工安全工程的意义重大,它不仅关乎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化工事故的发生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失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
通过化工安全工程的实施,能够降低化工过程中的风险和危害,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化工安全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预防原则、控制原则和保护原则。
预防原则强调事故的预防和预防措施的采取,通过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原则强调事故的控制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通过监测、检测和控制化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参数,以达到事故的控制目的。
保护原则强调事故发生时的保护和救援,通过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和培训人员的应急技能,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减少损失。
化工安全工程的应用广泛,涉及多个领域和行业,如石化、冶金、医药、食品等。
在石化行业中,化工安全工程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能保护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在医药行业中,化工安全工程的应用可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防止药品的污染和变质。
在食品行业中,化工安全工程的应用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卫生,防止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化工安全工程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从事故责任追究向事故预防转变,加强事故前的管理和控制,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和风险程度。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课件:第5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1)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课件:第5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1)](https://img.taocdn.com/s3/m/01f1ecd1aef8941ea66e051a.png)
第五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3.中毒者急救准备 救护人员进入现场后,应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 通风良好的地方。松解患者衣领、腰带,并仰卧,以保持 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保暖。 迅速脱去被毒物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用大量清 水或解毒液彻底清洗被毒物污染的皮肤。 若毒物经口入胃引起急性中毒,对于非腐蚀性毒物,应 迅速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2%的碳酸氢钠溶液 洗胃,而后用硫酸镁溶液导泻。对于腐蚀性毒物,一般不 宜洗胃,可用蛋清、牛奶或氢氧化铝凝胶灌服,保护胃粘 膜。 令中毒患者吸氧。若患者呼吸停止或心跳骤停,应立即 施行复苏术。
3.解毒和排毒措施 金属及其盐类的中毒,可采用各种金属络合剂, 如依地酸二纳钙及其同类化合物、巯基络合物以及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等,与毒物中的金属离子 络合生成稳定的有机化合物,随尿液排出体外。 注射和服用解毒剂 吸氧。一氧化碳急性中毒可立即吸入氧气,不但 可以缓解机体缺氧,对毒物排出也有一定作用。中 和体内毒物及其分解产物。 采用利尿、换血以及腹膜透析或人工肾等方法, 促进毒物尽快排出体外。
第五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2.呼吸复苏术 呼吸复苏术与心脏复苏术应同时进行。不进行呼 吸复苏术,人体组织缺氧,心脏复苏也无法成功。 口对口的入口呼吸是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其潮气量 较大,适于现场急救。可以听到肺泡呼吸音为复苏 成功标志。 若有苏生器,采用苏生器自动进行人工呼吸更佳。
第五章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第五章备 急性中毒发生时,毒物多由呼吸系统或皮肤进人体内。 因此,救护人员在抢救之前应做好自身呼吸系统和皮肤的 防护。如穿好防护服,佩带供氧式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 否则,非但中毒者不能获救,救护者也会中毒,使中毒事 故扩大。 2.切断毒物来源 救护人员进入现场后,除对中毒者进行抢救外,还应认 真查看,并采取有力措施,如关闭泄漏管道阀门、堵塞设 备泄漏处、停止输送物料等,切断毒物来源。对于已经泄 漏出来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迅速启动通风排毒设施或打 开门窗,或者进行中和处理,降低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 为抢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考试大纲)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a55d10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f.png)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考试大纲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化工安全工程概论》是化工类各专业的应用技术公共课程,课程有一定通用性,课程内容侧重于化工安全知识介绍。
本课程立足于现代化工的实际和发展趋势,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本科学生进行安全技术基础训练,借鉴近期发展的化工安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使学生在校实习及今后的工作中能重视安全生产,改变我国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
本课程指定教材为许文编的《化工安全工程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参试者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增长化工安全知识。
学生应理解化学工业物质种类繁多、加工过程多样化、损害和伤亡事故多发性的特点,掌握化工厂设计和操作安全、压力容器和机电设备运行维护安全、化工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尤其要掌握防火、防爆、防毒、防腐蚀、防职业损害的安全理论和安全技术。
三、本课程考试标准参试者通过本课程考试后,应认识到安全与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安全意识,重视安全生产,具备安全知识。
针对非安全工程专业人员学习本学科的特点,本考试课程在强调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安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要求参试者有较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化工专业基础,并能够用本课程的原理来解决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化学工业发展概况、化学工业发展伴生的新危险及其对安全的新要求,掌握化学工业的危险因素、化工装置紧息状态、化学工业的安全措施,把握化工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向。
二、课程内容(一)化学工业发展与对安全的新要求1. 化学工业发展概况2. 化学工业发展伴生的新危险3. 化学工业发展与对安全的新要求1(二)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1. 化学工业的危险因素2. 化工装置的紧息状态3. 化学工业的安全措施(三)化工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向1. 化工危险性评价和安全工程2. 系统安全工程的开发和应用3. 人机工程学、劳动心理学和人体测量学的应用4. 化工安全技术的新进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一)化学工业发展与对安全的新要求(暂不作考试要求)(二)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识记: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化学工业危险因素9个类型;化工装置紧急状态5等级。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7ea5d92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6.png)
安全工程教育与培训
01
04
培训对象:包括企业员工、 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等不同层次的人员
03
培训方式:包括课堂教学、 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多 种形式
02
培训内容:包括化工安全 法律法规、安全技术、安 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教育目标:培养具有化工 安全工程知识和技能的专 业人才
谢谢
02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03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安全工程的实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4
保障员工健康:预防和控制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
化工安全工程的目标
保障生产安 全:防止事 故发生,确 保生产过程
安全可靠
保护生态环 境:减少污 染物排放, 保护生态环
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必要的安全防 护设备,如防护服、口罩、手套等
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用电,避 免触电事故
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防火,避 免火灾事故
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防泄漏, 避免泄漏事故
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操作规程,确 保安全操作
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距离,避 免与危险物质直接接触
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通风,避 免有毒气体的聚集和扩散
境
提高生产效 率:优化生 产工艺,提 高生产效率
保障员工健 康:预防职 业病,保障 员工身体健
康
2
化工安全工程的基本原理
化工安全原理
化工安全原理:化工生产过程中,通过控
0 1 制和消除危险因素,确保生产安全
危险因素:化学品、设备、工艺、环境
02 等
控制和消除危险因素的方法:安全设计、
0 3 安全操作、安全防护、安全监测等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2e52c43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6.png)
化⼯安全⼯程概论《化⼯安全⼯程概论》第⼀章绪论1.近年来⼀些⼤型化⼯企业为了防⽌重⼤的灾难性事故,提出了不少安全评价⽅法。
这些⽅法的核⼼内容是辨识和评价危险性。
所谓危险性是指在各类⽣产活动中造成⼈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潜在性原因。
2.安全设施与主体⼯程同时设计、施⼯、投产。
第⼆章物质性质、物化原理和安全1.化学物质的危险程度取决于贮存和加⼯物质的性质、应⽤的设备以及所属的过程。
2.易燃液体:是指容易燃烧的液体。
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其他类别的液体。
3.⾃然物品:是指⾃然点低、在空⽓中易被氧化、能放出热量,⾃⾏燃烧的物品。
4.氧化剂:是指处于⾼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释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
氧化剂是指⽆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本⾝不燃烧,但由于富氧可以助燃,能够强化可燃物的燃烧。
5.毒性危险可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致死,应⽤试验动物的半致死剂量表征。
6.有机化合物的毒性与其组成、结构和性质有密切关系。
7.闪点:定义为易挥发可燃物表⾯形成的蒸⽓和空⽓的混合物遇⽕燃烧的最低温度。
8.着⽕点:是指蒸⽓和空⽓的混合物在开⼝容器中可以点燃并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9.蒸⽓相对密度代表的是蒸⽓密度与空⽓密度之⽐。
绝⼤多数易燃液体的蒸⽓⽐空⽓重,他们极易积聚在低位区域、下⽔道和类似场所。
因此,⼚房的排⽓⼝应设在近地平⾯处。
对于⽐空⽓轻的可燃⽓体和蒸⽓,排⽓⼝应设在⼚房内最⾼处或近顶板处。
10.粉尘:是指悬浮在空⽓中的固体微粒。
国际上将粒径⼩于75µ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
11.烟雾:是指⽓体冷凝成液体,或通过溅落、⿎泡、雾化等使液体分散⽽产⽣的悬浮液滴。
12.蒸⽓:是指通常是固体或液体的物质的⽓体形式,通过增加压⼒或降低温度可使其变回原态。
蒸⽓会发⽣扩散。
13.氧差额:定义为系统的氧含量与系统中的碳、氢和其他可氧化元素完全氧化所需的氧量之间的差值。
在氧化反应系统中,应设计操作使负的氧差额保持最⼤值(绝对值),以尽可能减少潜能的释放。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整理答案完整版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整理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b3307e0c22590103029d74.png)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第二版)复习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爆炸极限: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能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之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
反之,能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则称为爆炸上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若其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便不会着火或爆炸。
P82 ;2、化学性爆炸p79 ;3、保护接地p1684、危险性预先分析: 在一项工程活动(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首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作宏观概略的分析,或作预评价,就叫作危险性预先分析.p85、重大危险源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或者“重大危险源是指企业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施、设备或场所”6、固相燃烧:铁粉/金属钠和硫粉反应,都是固体燃烧反应:2Na+S=加热=Na2S就是还原剂(可燃物)氧化剂(助燃剂)产物都是固体。
p747、化学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
;8、职业中毒 p1319、临界压力:因为任何气体在一点温度和压力下都可以液化,温度越高,液化所需要的压力也越高,但是当温度超过某一数值时,即使在增加多大的压力也不能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在这一温度下最低的压力就叫做临界压力。
10、殉爆:当炸药(主发药包)发生爆炸时,由于爆轰波的作用引起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炸药(被发药包)爆炸的现象。
换言之,即装药的爆炸能引起与其相距一定距离的被惰性介质隔离的装药的爆炸,这一现象叫做殉爆。
11、安全泄放量:安全泄放量 required relief capacity ——为了防止系统超压,安全泄放系统必须泄放的流量。
12、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指企业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在一定岗位上的劳动者个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责任的一种制度,也是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
化工安全概论
![化工安全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61127fc8a1c7aa00b52acb71.png)
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涉及到的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显著 增加。很多化工物料的易燃性、反应性和毒性本身决定了化学 工业生产事故的多发性和 严重性。反应器、压力容器的爆炸以 及燃烧传播速度超过声速,都会产生破坏力极强的冲击波,冲 击波将导致周围厂房建筑物的倒塌,生产装 置、贮运设施的破 坏以及人员的伤亡。如果是室内爆炸,极易引发二次或 二次以 上的爆炸,爆炸压力叠加,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多数化 工物料对人体有害,设备密封不严,特别是在间歇操作中泄漏 的情况很多,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的急性或慢性中毒。据我国化 工部门统计,因一氧化碳、硫化 氢、氯气、氯氧化物、氨、苯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光气、氯化钡、氮气、甲烷、氯乙烯 、磷、苯酚、砷化物等16种化学物质造成中毒、窒息的死亡人 数占中毒死亡总人数的87.6%。而这些物质在一般化工厂中是 很常见的。
安全工程的任务与目的
任务:研究工业灾害发生的原理及规律,分析、评 价生产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采用工程技术方法和 科学管理手段控制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止 伤 亡事故、职业病、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各种事故 发生,创建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条件。
目的: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以及在生产活动中的身心 健康,使职工在劳动中保持持久的劳动能力,提 高劳动效率;保护设备财产不受损坏,使生产能 安全、稳定、顺利地进行,以提高经济效益。
安全工程研究的对象
由于生产过程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安全不卫生因素, 这些因素发生事故的规律及其预防方法不完全相同,因此 安全工程研究的内容范围很广,这些内容归纳起来 可分 为以下三个方面: 1.安全技术 安全技术是针对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着的危险因素, 研究采取怎样的技术措 施将其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预 防和控制工伤事故和其他各类事故的发生。它包括工艺、 设备、控制等各个方面,例如变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操作 方法为安全的流程和方法,在设备上安装防护装置、保险 装置,设置安全联锁、紧急停车等控制手 段。
2023年化工安全工程概论第二版复习题库及答案
![2023年化工安全工程概论第二版复习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6cb07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2.png)
相应新版(第二版)这个颜色不好形容,仿佛李子的颜色?)《化工安全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爆炸极限: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能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之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
反之,能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则称为爆炸上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若其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便不会着火或爆炸。
P82 ;2、化学性爆炸p79 ;3、保护接地p1684、危险性预先分析: 在一项工程活动(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一方面对系统存在的危险作宏观概略的分析,或作预评价,就叫作危险性预先分析.p85、重大危险源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或者“重大危险源是指公司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施、设备或场合”6、固相燃烧:铁粉/金属钠和硫粉反映,都是固体燃烧反映:2Na+S=加热=Na2S就是还原剂(可燃物)氧化剂(助燃剂)产物都是固体。
p747、化学克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映历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映停止。
;8、职业中毒 p1319、临界压力:由于任何气体在一点温度和压力下都可以液化,温度越高,液化所需要的压力也越高,但是当温度超过某一数值时,即使在增长多大的压力也不能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在这一温度下最低的压力就叫做临界压力。
10、殉爆:当炸药(主发药包)发生爆炸时,由于爆轰波的作用引起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炸药(被发药包)爆炸的现象。
换言之,即装药的爆炸能引起与其相距一定距离的被惰性介质隔离的装药的爆炸,这一现象叫做殉爆。
11、安全泄放量:安全泄放量 required relief capacity ——为了防止系统超压,安全泄放系统必须泄放的流量。
12、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重要指公司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在一定岗位上的劳动者个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责任的一种制度,也是公司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第一章绪论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第一章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1ddd896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5.png)
第一章 绪论 化工装置紧急状态(分五级)
第一章 绪论 化学工业安全措施
ZHENGZHOU UNIVERSITY
第一章 绪论 化工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向
ZHENGZHOU UNIVERSITY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章 绪论 常用的安全工程评价方法
ZHENGZHOU UNIVERSITY
第一章 绪论
ZHENGZHOU UNIVERSITY
广西维尼纶“8.26”爆炸事故现场-厂房和装置区
第一章 绪论
ZHENGZHOU UNIVERSITY
广西维尼纶“8.26”爆炸事故现场-罐区
第一章 绪论
ZHENGZHOU UNIVERSITY
第一章 绪论 基本概念
雒廷亮 教授 郑 州 大 学化工学院 67781713
202X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第二版) 许文 张毅民 主编
ZHENGZHOU UNIVERSITY
化工安全技术概论 魏振枢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X
主要参考教材
第一章 绪论
ZHENGZHOU UNIVERSITY
第一章 绪论
类型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的比例%
化学工业
石油工业
1
工厂选址问题
3.5
7.0
2
工厂布局问题
2.0
12.0
3
结构问题
3.0
14.0
4
对加工物资危险性认识不足
20.2
2.0
5
化工工艺问题
10.6
3.0
6
物料输送问题
4.4
4.0
7
误操作问题
17.2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__第一章_绪论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__第一章_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ce0595e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2.png)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__第一章_绪论化工安全工程的出现是为了应对化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故,保护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各种安全风险,如火灾、爆炸、泄漏等。
而化工安全工程的目标就是通过风险评估、安全设计、事故预防与控制等措施,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这些潜在风险,防止事故的发生或者降低其对生产和环境的影响。
化工安全工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化工安全设计与技术、化工安全评价与风险控制、事故应急与保护、安全监测与检测技术等。
其中,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确保化工安全工程能够有效运行的基础,它包括组建安全管理组织、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安全教育培训等内容。
化工安全设计与技术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进行安全控制的关键环节,它包括对设备和工艺的安全设计、可靠性设计、事故防范措施以及防护装置的设置等。
化工安全评价与风险控制是对化工生产系统进行全面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事故应急与保护则是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和对危险品进行处理保护的技术与措施。
安全监测与检测技术则是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检测,及时发现并报警处理潜在危险。
化工安全工程的发展是为了应对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危险性增加而产生的。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涌现出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它们往往会采取高温、高压、高速等条件进行生产,这就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另外,化工生产中使用的物质多为有机化合物,其特性使其具有较高的易燃性、易爆性和毒性,这增加了事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因此,化工企业和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化工安全工程的研究与应用,以保证化工产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总之,化工安全工程是一门涉及化工生产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工程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安全设计、风险评估与控制、事故应急与保护、安全监测与检测等。
它的发展旨在保障化工产业的安全稳定运行,保护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9b2437cc7f1922791688e850.png)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作业第二章课后思考讨论题:1、危险化学品如何分类?答: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及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害物品和有毒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这八大类。
2、简答化学物质的生物危险。
答:(1)毒性危险。
可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致死。
(2)腐蚀性和刺激性危险。
腐蚀性物质严重损伤活性细胞组织,如:酸和酸酐,碱,卤素和含卤盐等;刺激性物质和制剂与皮肤或粘膜接触,长期或重复接触会引起炎症。
(3)致癌性和致变性危险。
致癌性物质或制剂通过呼吸、饮食、皮肤注射等进入人体诱发癌变;变异受影响的是人和动物的生殖细胞,生物变异会传至后代,躯体变异影响一生。
3、在下列铵盐中,具有爆炸性危险的是(B )A.磷酸铵B.硝酸铵C.硫酸铵D.碳酸铵4、毒性物质的类别分为:(粉尘)、(烟尘)、(烟雾)、(蒸汽)、(气体)5、氧差额是如何定义的?试计算三硝基甲苯的氧差额。
答:氧差额定义为系统的含氧量与系统中的碳、氢和其他可氧化的元素完全氧化所需的氧量之间的差值。
6、简述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其危险性。
答:(1)燃烧。
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氧化产生热量。
燃烧炉点火时应特别注意物质的爆炸或燃烧极限。
多数情况下燃烧需要点火,但对于反应性极强的物质,可以自燃。
(2)氧化。
为了防止产物损失,必须采取措施限制氧化的程度。
当使用以下强氧化剂时应特别注意:高锰酸盐、次氯酸及其盐、亚氯酸钠、二氧化氯、所有的氯酸盐、所有的过氧化物、硝酸、四氧化氮和臭氧等。
为安全起见,常采用低浓度的反应物或低温条件。
(3)中和。
除反应物迅速添加引起热效应外,这类反应较少危险。
低浓度较易,控制。
(4)电解。
电解几乎不存在反应危险。
只存在高电流强度的危险,氰化物应用的毒性危险,以及可燃气体和高氧化态产物生成的爆炸危险。
(5)复分解反应。
这类反应一般归人有很小驱动力、反应热较低的平衡类型,危险性较小。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第二版)复习题库及答案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第二版)复习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ba5b546bec0975f565e2bf.png)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复习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爆炸极限: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能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之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
反之,能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则称为爆炸上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若其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便不会着火或爆炸。
P82 ;2、化学性爆炸p79 ; 4、危险性预先分析: 在一项工程活动(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首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作宏观概略的分析,或作预评价,就叫作危险性预先分析.p85、重大危险源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或者“重大危险源是指企业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施、设备或场所”6、固相燃烧:铁粉/金属钠和硫粉反应,都是固体燃烧反应:2Na+S=加热=Na2S就是还原剂(可燃物)氧化剂(助燃剂)产物都是固体。
p747、化学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
;8、职业中毒 p1319、临界压力:因为任何气体在一点温度和压力下都可以液化,温度越高,液化所需要的压力也越高,但是当温度超过某一数值时,即使在增加多大的压力也不能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在这一温度下最低的压力就叫做临界压力。
10、殉爆:当炸药(主发药包)发生爆炸时,由于爆轰波的作用引起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炸药(被发药包)爆炸的现象。
换言之,即装药的爆炸能引起与其相距一定距离的被惰性介质隔离的装药的爆炸,这一现象叫做殉爆。
11、安全泄放量:安全泄放量 required relief capacity ——为了防止系统超压,安全泄放系统必须泄放的流量。
12、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指企业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在一定岗位上的劳动者个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责任的一种制度,也是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
化工安全工程(1)_概论
![化工安全工程(1)_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4bde6f1700abb68a982fbc8.png)
2014年9月22日
1
2004年全国安全生产基本情况(节选)
…… 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803571起,死亡136755人。 一次死亡3-9人重大事故2721起,死亡10180人; 一次死亡10-29人特大事故115起,死亡1670人; 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14起,死亡860人。 1、工矿商贸合计 各类事故14702起,死亡16497人: 煤矿 死亡事故3639起,死亡6027人。 金属与非金属矿 伤亡事故2248起,死亡2699人。 建筑业 伤亡事故2582起,死亡2789人。 危险化学品 伤亡事故193起,死亡291人。 烟花爆竹 伤亡事故138起,死亡322人。 工商贸其它 伤亡事故5902起,死亡4369人。 2、消防火灾 事故252701起,死亡2557人。 3、道路交通 事故517889起,死亡107077人。
2014年9月22日
第一章 绪论
10/52
第二节 化学工业发展与对安全的新要求
一、化学工业发展概况 现代化学工业始于18世纪的法国,随后传入英国。19世 纪,以煤为基 础原料的有机化学工业在德国迅速发展起来。 直到19世纪末,化学工业萌芽阶段的工程问题,都是采用 化学(家)加机械(工程师)的方式解 决的。 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时期是在美国开始的。19世纪末20 世纪初,石油 的开采和大规模石油炼厂的兴建为石油化学 工业的发展和化学工程技术的产 生奠定了基础。同以煤为 基础原料的煤化学工业相比,炼油业的化学背景不 那么复 杂多样化,因此有可能也有必要进行工业过程本身的研究, 以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这就是在美国产生以“单元操 作”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学 工业的背景。
3
2014年9月22日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安全工程概述 化工工业发展与对安全的新要求 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 化工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向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第二版)题库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第二版)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190a374ecc17552706220845.png)
一、名词解释1、爆炸极限: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能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之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
反之,能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则称为爆炸上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若其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便不会着火或爆炸。
P82 ;2、化学性爆炸p79 ;3、保护接地p1684、危险性预先分析:在一项工程活动(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首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作宏观概略的分析,或作预评价,就叫作危险性预先分析.p85、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或者“重大危险源是指企业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施、设备或场所”6、固相燃烧:铁粉/金属钠和硫粉反应,都是固体燃烧反应:2Na+S=加热=Na2S就是还原剂(可燃物)氧化剂(助燃剂)产物都是固体。
p747、化学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
;8、职业中毒p1319、临界压力:因为任何气体在一点温度和压力下都可以液化,温度越高,液化所需要的压力也越高,但是当温度超过某一数值时,即使在增加多大的压力也不能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在这一温度下最低的压力就叫做临界压力。
10、殉爆:当炸药(主发药包)发生爆炸时,由于爆轰波的作用引起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炸药(被发药包)爆炸的现象。
换言之,即装药的爆炸能引起与其相距一定距离的被惰性介质隔离的装药的爆炸,这一现象叫做殉爆。
11、安全泄放量:安全泄放量required relief capacity ——为了防止系统超压,安全泄放系统必须泄放的流量。
12、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指企业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在一定岗位上的劳动者个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责任的一种制度,也是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
化工工艺与安全工程
![化工工艺与安全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511592e5580216fc710afd71.png)
编辑ppt
缝隙腐蚀
即在电解液中,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构成 窄缝空腔内发生的一种腐蚀。化工生产中,管道连接 处,衬板、垫片处,设备污泥沉积处及设备外部尘埃 、腐蚀产物的附着处,易产生此类腐蚀。当金属涂层 破损时,金属与涂层之间也会发生缝隙腐蚀。
编辑ppt
人体静电
人体的体电阻率很低,可视为导体。当人体穿着绝缘 鞋或站在绝缘地板上时,人体能够通过感应而带电, 也能与其他带电体接触而带电,其危害主要有人体火 花放电和衣物放电。
编辑ppt
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安全事故类别及特点 常见安全事故
职业中毒与尘肺
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化学毒物引起的 中毒。在职业中毒中,毒性物质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侵 入人体的。
尘肺:是由于长期从事粉尘作业,尘肺患者两肺产生进行性、 弥漫性的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发展影响呼吸机能及其它器官 的功能。它是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一类职业病。
编辑ppt
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安全事故类别及特点 常见安全事故
压力容器爆炸
对于压力容器,反应、分离、传热、储运等化工过程,都在 其中进行,并伴随有一定的化学腐蚀和热学环境,所处理的 工艺介质多数易燃、易爆、有毒,一旦发生事故,所造成的 损害要比常温常压机械设备大得多,而且易引发中毒、火灾、 爆炸等次生灾害。对压力容器而言,其常见的失效形式是破 裂失效。
编辑ppt
应力腐蚀破裂
所谓应力腐蚀破裂是指容器材料在特定的介质环境中 ,在拉应力作用下,经一定时间后发生开裂或破裂的 现象。由于压力容器广泛使用在石油、化工等工业部 门,因此腐蚀破裂是压力容器破裂的最常见的形式。 由于许多压力容器材料对应力腐蚀敏感,所以应力腐 蚀是压力容器最重要的一种腐蚀形式。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第四章教材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 第四章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1a2adf490508763230121221.png)
ZHENGZHOU UNIVERSITY
第三节 燃烧的特征参数
了解:燃烧温度、速率、燃烧热等概念。
•影响燃烧速度的因素 (1)同一可燃物质的燃烧速度决定于燃烧面积与体积之 比,在相同体积下,燃烧表面积愈大,燃烧速度愈快。 (2)燃烧物质与氧化合的能力。氧化能力愈大,燃烧速 度愈快。汽油蒸发快,比较容易与氧化合,它的燃烧速 度比重油快。
(3)决定燃烧物中碳、氧、硫、磷等可燃物的元素 的含量,含量愈多燃烧速度愈快。如石油含碳、氢约为 96-99.5%,乙醇含碳、氢约为65.2%,所以石油燃烧速度 大于乙醇。 参见P77、P78
ZHENGZHOU UNIVERSITY
第一节 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
三、燃烧形式 ❖了解:燃烧的基本形式 •均相燃烧(g-g)与非均相燃烧(l-g\s-g) •混合燃烧与扩散燃烧(g-g) •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 (l-g\sg)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ZHENGZHOU UNIVERSITY
第一节 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
二、燃烧要素 掌握:燃烧的三个基本要素的内涵。 1、燃料(可燃物质) •物质按燃烧性质可分为可燃物质、难燃物质和 不可燃物质三类。 •凡能与空气、氧气或其它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 反应的物质,均可称为可燃物质。 •可燃物质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3 种。 •液体的闪点是火险的标志。
第一节 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
四、燃烧类别、类型及其特征参数 •了解燃烧的类别及相应的防火、灭火措施; •了解燃烧的类型及相应的防火、灭火措施; •熟练掌握闪点、燃点(着火点)、自燃点的概念及其消 防指导意义。 1、易燃物质燃烧类别
A类:有机固体(木材、纸张、纤维制品等普通可燃物质) B类:有机液体(石油制品、油脂等易燃液体) C类:供电设备(电气火灾) D类:可燃金属(金属燃烧)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答案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d07b4048d7c1c708a145de.png)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答案【篇一:《化工安全工程概论》(第二版)复习题库及答案】s=txt>一、名词解释1、爆炸极限: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能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之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
反之,能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则称为爆炸上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若其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便不会着火或爆炸。
p82 ; 2、化学性爆炸p79 ; 3、保护接地p1684、危险性预先分析: 在一项工程活动(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首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作宏观概略的分析,或作预评价,就叫作危险性预先分析.p85、重大危险源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或者“重大危险源是指企业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施、设备或场所”6、固相燃烧:铁粉/金属钠和硫粉反应,都是固体燃烧反应:2na+s=加热=na2s就是还原剂(可燃物)氧化剂(助燃剂)产物都是固体。
p747、化学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
;8、职业中毒 p1319、临界压力:因为任何气体在一点温度和压力下都可以液化,温度越高,液化所需要的压力也越高,但是当温度超过某一数值时,即使在增加多大的压力也不能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在这一温度下最低的压力就叫做临界压力。
10、殉爆:当炸药(主发药包)发生爆炸时,由于爆轰波的作用引起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炸药(被发药包)爆炸的现象。
换言之,即装药的爆炸能引起与其相距一定距离的被惰性介质隔离的装药的爆炸,这一现象叫做殉爆。
11、安全泄放量:安全泄放量 required relief capacity ——为了防止系统超压,安全泄放系统必须泄放的流量。
12、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指企业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在一定岗位上的劳动者个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责任的一种制度,也是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
安全工程概论
![安全工程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c525679e87c24028905fc340.png)
2020年7月29日
第一章 绪论
10/52
188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世界上最早的化学工 程专业,接着, 宾夕法尼亚大学、土伦大学和密执安大学
也先后设置了化学工程专业。这个 时期化学工程教育的基
本内容是工业化学和机械工程。1915年12月麻省理 工学院 一个委员会的委员A.D.Little首次正式提出了单元操作的 概念。20 世纪20年代石油化学工业的倔起推动了各种单元 操作的研究。 由于单元操作的发展,30年代以后,化学机 械从纯机械时代进入以单元操作为基础的化工机械时期。 40年代,因战争需要,三项重大开发同时 在美国出现。这 三项重大开发是,流化床催化裂化制取高级航空燃料油、 丁 苯橡胶的乳液聚合以及制造首批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
2020年7月29日
第一章 绪论
6/52
在人—物—环境系统中·,三个子系统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 机整体。例如,
由于人对设备的设计、制造有缺陷或维修保养不良, 使物(机器设 备)存在着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 态又会在客观上造成人有不安全行为的环境 条件;
社会环境和作业环境影响着人的心理、生理特征, 某些环境因素也会使物的 性能发生变化,例如机
2020年7月29日
第一章 绪论
5/52
二、安全工程研究的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安全工程概论》作业第二章课后思考讨论题:1、危险化学品如何分类?答: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及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害物品和有毒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这八大类。
2、简答化学物质的生物危险。
答:(1)毒性危险。
可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致死。
(2)腐蚀性和刺激性危险。
腐蚀性物质严重损伤活性细胞组织,如:酸和酸酐,碱,卤素和含卤盐等;刺激性物质和制剂与皮肤或粘膜接触,长期或重复接触会引起炎症。
(3)致癌性和致变性危险。
致癌性物质或制剂通过呼吸、饮食、皮肤注射等进入人体诱发癌变;变异受影响的是人和动物的生殖细胞,生物变异会传至后代,躯体变异影响一生。
3、在下列铵盐中,具有爆炸性危险的是( B )A.磷酸铵B.硝酸铵C.硫酸铵D.碳酸铵4、毒性物质的类别分为:(粉尘)、(烟尘)、(烟雾)、(蒸汽)、(气体)5、氧差额是如何定义的?试计算三硝基甲苯的氧差额。
答:氧差额定义为系统的含氧量与系统中的碳、氢和其他可氧化的元素完全氧化所需的氧量之间的差值。
.范文..6、简述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其危险性。
答:(1)燃烧。
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氧化产生热量。
燃烧炉点火时应特别注意物质的爆炸或燃烧极限。
多数情况下燃烧需要点火,但对于反应性极强的物质,可以自燃。
(2)氧化。
为了防止产物损失,必须采取措施限制氧化的程度。
当使用以下强氧化剂时应特别注意:高锰酸盐、次氯酸及其盐、亚氯酸钠、二氧化氯、所有的氯酸盐、所有的过氧化物、硝酸、四氧化氮和臭氧等。
为安全起见,常采用低浓度的反应物或低温条件。
(3)中和。
除反应物迅速添加引起热效应外,这类反应较少危险。
低浓度较易,控制。
(4)电解。
电解几乎不存在反应危险。
只存在高电流强度的危险,氰化物应用的毒性危险,以及可燃气体和高氧化态产物生成的爆炸危险。
(5)复分解反应。
这类反应一般归人有很小驱动力、反应热较低的平衡类型,危险性较小。
(6)煅烧。
煅烧作为吸热反应,易于控制,极少危险。
(7)硝化。
由于硝化试剂是强氧化剂,而硝化产物常具有爆炸性,硝化反应潜在着危险。
硝化反应本身以及氧化反应都是强放热反应。
为避免反应失常或产生爆炸,必须精心控制反应温度。
(8)酯化。
若酯化物质是强还原剂,如硝酸酯或高氯酸酯等,或是反应物或产物不稳定,酯化反应很少危险性。
(9)还原。
反应危险可以忽略,很难将其与反应还原剂操作联.范文..系在一起。
(10)氨化。
氨化剂通常是氨,一般为二级反应。
因为需要应用大量过量的氨,反应表现为一级反应。
气相反应需要加压。
多数反应是放热的,但并不强烈。
(11)卤化。
在液相、气相加成或取代中进行的链式反应在相当宽的浓度范围都能产生爆炸。
卤素的腐蚀作用难以解决。
A氯化,所有氯化反应都有潜在危险;B氟化。
氟与烃类的直接反应常引起爆炸。
气相反应一般要用惰性气体稀释;C溴化或碘化。
反应类似氯化,但反应条件要缓和得多。
(12)磺化。
多数磺化反应应用硫酸作磺化剂,一般是在高温下进行。
反应中度放热,比较容易控制。
(13)水解。
绝大多数有机水解反应比较缓慢,仅轻微放热。
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加速反应,高温或高压有时是需要的。
(14)加氢。
工业上高压氢的应用总是危险的,除去这个问题外,加氢并无过多的麻烦。
(15)烷基化。
烷基化的危险主要在于把强腐蚀剂,如氟化氢和二甲基硫酸酯等,用作烷基化试剂或催化剂,反应本身并不具有危险。
(16)缩合。
缩合反应不断放热可能会酿成火险。
所有缩合反应都是分步进行的,一般不难控制。
(17)聚合。
当聚合反应剧烈而难以控制时,通常可采用氮气压入阻聚剂,达到中止或减缓反应的目的。
7、简述蒸馏、吸收等化工单元操作的原理及危险控制。
.范文..答: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使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并随之使蒸气部分冷凝,从而实现其所含组分的分离。
在蒸馏操作中,由于蒸气是在塔板或填料层中与塔顶冷凝器回流液逆流分级产生的,易燃液体的组成在不断变化,其闪点是不确定的。
这样,易燃液体的蒸馏操作本身就有着固有的危险。
蒸馏塔釜容有大量的沸腾液体,塔身和冷凝器则需要有数倍沸腾液体的容量。
应用热环流再沸器代替釜式再沸器可以减少连续蒸馏中沸腾液体的量。
这样的蒸气发生再沸器或类似设计的蒸发器,其针孔管易于结垢堵塞造成严重后果,应该选用合适的传热流体。
还需要考虑冷凝器冷却管有关的故障,如塔顶沾染物、馏出物和回流液,以及冷却介质及其污染物的影响。
蒸馏塔需要配置真空或压力释放设施。
水偶然进塔,而塔温和塔压又足以使大量水即刻蒸发,这是相当危险的,特别是会损坏塔内件。
冷水喷入充满蒸气而没有真空释放阀的塔,在外部大气压力作用下会造成塔的塌陷。
释放阀可安装在回流筒上,低温排放,也可在塔顶向大气排放。
应该考虑夹带污物进塔的危险。
间歇蒸馏中的釜残或传热面污垢、连续蒸馏中的预热器或再沸器污染物的积累,都有可能酿成事故。
吸收是指气体混合物在溶剂中选择溶解实现气体混合物组元的分离。
为了安全,容器中的液面应自动控制和易于检查。
对于毒性气体,必须有低液位报警。
最常用于吸收的是喷雾塔、填料塔或板式塔,气体和溶剂逆流。
. 范文..为了安全操作,需要做以下考虑。
(1)控制溶剂的流量和组成,如洗涤酸气的溶液的碱性。
如果吸收剂是用来排除气流中的毒性气体,而不是向大气排放,如用碱溶液洗涤氯气,用水排除氨气,液流的失控会造成严重事故。
(2)在设计限度内控制入口气流,检测其组成。
(3)控制出口气的组成。
(4)适当选择适于与溶质和溶剂的混合物接触的结构材料。
(5)在进口气流速、组成、温度和压力的设计条件下操作。
(6)避免潮气转移至出口气流中,如应用严密筛网或填充床除雾器等。
一旦出现控制变量不正常的情况,应能自动启动报警装置。
控制仪表和操作程序应能防止气相中溶质载荷的突增以及液体流速的波动。
第三章课后思考题1、化工厂定位、选址和布局一般要考虑哪些内容?答:化工厂定位,一般遵循“立于城市,不距中心”的基本原则:(1)有原料、燃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的良好的流通条件;(2)有贮运、公用工程和生活设施等方面良好的协作环境;(3)靠近水量充足、水质优良的水源;(4)有便利的交通条件;(5)有良好的工程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
工厂应避免定位在下列地区:.范文..(1)发震断层地区和基本烈度9度以上的地震区;(2)厚度较大的Ⅲ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3)易遭受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危害的山区;(4)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地区;(5)对机场、电台等使用有影响的地区;(6)国家规定的历史文物、生物保护和风景游览地区;(7)城镇等人口密集的地区。
2、化工厂一般包括哪几个区?简要回答每个区的功能和安全防护。
答:工厂厂区一般分为六个区块:工艺装置区,罐区,公用设施区,运输装卸区,辅助生产区,管理区。
(1)工艺装置区。
加工单元应该离开工厂边界一定的距离,应该是集中而不是分散的分布。
后者有助于加工单元作为危险区的识别,杜绝或减少无关车辆的通过。
要注意厂区内主要的火源和主要的人口密集区,由于易燃或毒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加工单元应该置于上述两者的下风区。
过程区和主要灌区有交互危险性,两者最好保持相当的距离。
(2)罐区的布局有以下三个基本问题:A罐与罐之间的间距;B罐与其他装置的间距;C设置拦液堤所需要的面积。
合理的布局有助于防护储罐的两种主要的潜在危险,一个是罐壳可能破裂,很快释放出全部内容物;另一个是当含有水层的贮罐加热.范文..高过水的沸点时会引起物料过沸。
如同加工单元的情形,以上三个问题所需要的实际空间方面,化学工业还没有具体的设计依据。
罐区和办公室、辅助生产区之间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罐区和工艺装置区、公路之间要留出有效的间距。
罐区应设在地势比工艺装置区略低的区域,决不能设在高坡上。
还有通路问题。
每一罐体至少可以在一边由通路到达,最好是可以在相反的两边由通路到达。
(3)公用设施区。
公用设施区应该远离工艺装置区、罐区和其他危险区,以便遇到紧急情况时仍能保证水、电、汽等的正常供应。
锅炉设备和配电设备可能会成为引火源,应该设置在易燃液体设备的上风区域。
锅炉房和泵站应该设置在工厂中其他设施的火灾或爆炸不会危及的地区。
管线在道路上方穿过要引起特别注意。
高架的间隙应留有如起重机等重型设备的方便通路,减少碰撞的危险。
最后,管路一定不能穿过围堰区,围堰区的火灾有可能毁坏管路。
冷却塔释放出的烟雾会影响人的视线,冷却塔不宜靠近铁路、公路或其他公用设施。
大型冷却塔会产生很大噪声,应该与居民区有较大的距离。
(4)运输装卸区。
良好的工厂布局不允许铁路支线通过厂区,可以把铁路支线规划在工厂边缘地区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罐车和罐车的装卸设施常做类似的考虑。
在装卸台上可能会发生毒性或易燃物的溅洒,装卸设施应该设置在工厂的下风区域,最好是在边缘地区。
原料库、成品库和装卸站等机动车辆进出频繁的设施,不得设在必须通过工艺装置区和罐区的地带,与居民区、公路和铁路要保持一.范文..定的安全距离。
(5)辅助生产区。
维修车间和研究室要远离工艺装置区和罐区。
维修车间是重要的火源,同时人员密集,应该置于工厂的上风区域。
研究室按照职能的观点一般是与其他管理机构比邻,但研究室偶尔会有少量毒性或易燃物释放进入其他管理机构,所以两者之间直接连接是不恰当的。
废水处理装置是工厂各处流出的毒性或易燃物汇集的终点,应该置于工厂的下风远程区域。
高温煅烧炉的安全考虑呈现出矛盾。
作为火源,应将其置于工厂的上风区,但是严重的操作失误会使煅烧炉喷射出相当量的易燃物,对此则应将其置于工厂的下风区。
作为折中方案,可以把煅烧炉置于工厂的侧面风区域。
与其他设施隔开一定的距离也是可行的方案。
(6)管理区。
主要办事机构应该设置在工厂的边缘区域,并尽可能与工厂的危险区隔离。
这样做有以下理由:首先,销售和供应人员以及必须到工厂办理业务的其他人员,没有必要进入厂区。
因为这些人员不熟悉工厂危险的性质和区域,而他们的普通习惯如在危险区无意中吸烟,就有可能危及工厂的安全。
其次,办公室人员的密度在全厂可能是最大的,把这些人员和危险分开会改善工厂的安全状况。
3、罐区布局应考虑哪三个基本问题?答:A罐与罐之间的间距; B罐与其他装置的间距; C设置拦液堤所需要的面积。
4、从放大设计到满负荷的工厂,工艺设计者需要考虑哪些放大问题。
.范文..答:(1)工业原料和不太纯的化学品的应用;(2)传质、传热和物质传递方法的放大效应;(3)不同停留时间的影响;(4)原料、中间产物和产品贮存量的影响;(5)连续操作对残余物积累的影响;(6)结构材料差异的影响;(7)操作监控等级差异及较高程度自动控制的应用。
5、有潜在危险的操作包括哪些?答:(1)易燃或毒性液体或气体的蒸发和扩散;(2)可燃或毒性固体的粉碎和分散; (3)易燃物质或强氧化剂的雾化; (4)易燃物质和强氧化剂的混合; (5)危险化学品与惰性组分或稀释剂的分离;(6)不稳定液体的温度或压力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