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材料)实行单船成本核算

(精细化管理材料)实行单船成本核算
(精细化管理材料)实行单船成本核算

实行单船成本核算,推动管理精细化

——船舶工程处精细化管理交流材料

船舶工程处(下简称“船处”)是三公司水工项目建设的主力军之一,主要任务是承担公司码头项目施工的沉桩、水上安装及构件运输工作,完成公司下达的指令性生产计划。船处目前在册船舶33艘,在用船舶23艘,其中工程船5艘,拖轮5艘,驳船13艘。现有船舶中仅有3艘拖轮、2艘1750T方驳为2008年以后新造船舶,老龄化现象严重,施工工艺及生产能力与兄弟单位和市场同行业相比差距较大,船舶修理及折旧费用、各项材料开支给船处每年的成本控制带来了巨大压力。

2008年以来国内水工市场萎缩,在公司水工任务不足的情况下,船处每年都能够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这与船处长年坚持实行单船成本核算管理密不可分。

船处在2009年3月出版的《船处管理文件汇编》中对单船成本管理进行了规定:通过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分析和考核等成本管理各环节,抓住单船材料成本这个中心环节,以目标成本为控制点,贯穿于成本管理的全过程,达到提高船处经济效益的目的。船处单船成本核算管理早在90年代初期就已实施,做法是将各船前三年的平均成本消耗数,作为下一年该船的成本管理目标进行考核。近年来,为适应生产管理的新变化,船处将单船成本管理的指标与考核进行了完善:打桩船以打桩根数确定成本目标、搅拌船以每方砼确定成本目标,拖轮则是以航行里程确定成本目标,砼船则是以船型确定成本目标。减去单船人工费及折旧费等不可控成本,重点加强

对设备修理、油料采购等可控成本的控制与考核。每年年底对成本目标标准测算,作为下一年度的成本考核目标。

单船成本管理虽以可控成本为重点,但其囊括了船舶计划修理、扩大自修、油料供应、材料采购、安全生产作业、船舶合理调度等各项管理工作,需要船处机关各组室与各船密切配合才能做好。为了使单船成本管理更好的实施,船处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成立了以船处主任为组长的单船成本管理领导小组,机关各部门密切协作,在船处内部按分级归口管理原则,实行单船成本管理责任制。

在每年初的船处职代会上与核算船舶签订《单船核算经济责任书》,并对船存物资、燃料、备配件等进行清点核对,协助建立单船核算台账,针对具体事项提出具体要求。同时,设立船舶成本管理效益奖,每年底,对各船的成本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兑现和考评,将考核奖金发放列入船处的二次分配方案,核算时按照贡献大小向业务骨干倾斜。通过宣传、发动及效益奖的及时兑现,提高船处职工成本管理的意识,调动大家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也推动了船处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

一、做好日常维修保养,坚持船舶扩大自修制度。

船舶在使用过程中,长时间处于恶劣腐蚀环境中,必然会出现侵蚀和破坏,为确保船舶处于良好的技术和适航状态,就必须由船员对船舶各类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或排除各种故障,为了使维修费用压缩到最低限度,在施工、航行期间进行船舶维修保养是船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船舶维修保养工作抓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寿命和人员生命的安全,关系到施工任务的完成,关系到利润的高低与否。保养

得好,维修成本低,船舶性能好,船舶的利用率就高,固定成本支出就会降低。为了把此项工作真正落实好,船处按照“清洁、紧固、润滑、调整、防腐”十字方针,坚持督促、检查、考核。到港检查、外港巡回检查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船处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考核,每季一次季度红旗设备评比,并将考核情况及评比情况及时在船处内部刊物《弄潮》登出,公开透明的考核机制形成了各船你追我赶的局面。公司船机部实行不定期现场检查,年底进行基层单位设备大联查,通过这些手段,使船员养成了良好的日常维修保养习惯。由于日常维修保养工作到位,船舶故障率下降,船舶完好率得到保障,极少发生由于设备故障原因而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转。2006年开始,局有限公司开展船容船貌管理活动,趁此项活动,加大宣传力度,统一了船舶形象标识,设备管理上了新台阶,各船无论是机舱还是甲板都整齐、整洁、明亮,老旧船舶焕然一新。

在船舶维修方面,坚持扩大自修是单船成本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船处从97年推行扩大自修以来,算下来已有10个年头,当时公司、船处资金状况困难,生产相对不饱满,为了节约修费、保证船舶设备性能完好、锻炼队伍,做到“忙时能战,闲时不散”,在充分分析船处技术能力的前提下,做出了船舶修理实行“扩大自修、进坞不进厂”的决策。开始先在拖轮中试点,经过这几年的摸索,修理船舶逐渐推广到驳船、以及工程船。“扩大自修,进坞不进厂”具体办法愈来愈完善。船舶自修是一项既苦又累的工作,以前船舶修理都是由船厂完成,船员只负责监修责任,把这些以前该厂修的工作由船员自修完成,在该项制度刚推行时,船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船处

领导重视该项工作,不断完善扩大自修制度,2008年船处提高了扩大自修的提成比例,调动了船员修理的积极性,用制度来推行该项工作,统一认识,使该项工作在船处坚持到今。2008年度船处计划修理船舶13条,实际采用扩大自修模式修理的船舶为13条,船处实际修理费用开支近乎减半。

“三航桩6号”打桩船是船处组织施工生产的龙头船舶,在施工成本中,所发生的材料费主要是燃料费、修理配件、钢丝绳、打桩替打等,材料费控制的关键是日常的维修保养费用和施工过程中材料费用。在材料使用过程中,船处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达到节约的目的,尽量在工程中创造条件、采用合理的工程方法节约材料费。比如打桩替打,是打桩船打桩过程中的主要耗费材料,在设计打桩替打的过程中尽量考虑其综合功能,以适应各种类型的桩型或尽量多的适应不同的打桩锤,对报废的替打又加以充分利用、反复使用,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2008年桩6在靖江工地沉桩时D128锤损坏,派员修理时发现下气缸开裂,裂缝深度达到3-5公分,长度达8公分,如继续使用下去,裂缝肯定会扩大,从而引起下气缸报废,过去出现这种情况都会送到协作厂家修理,厂家往往会建议更换下气缸,而更换一只新的D128锤下气缸费用在40万左右,即使采取缸体修补,修理费用也要超过15万。在认真讨论和研究后,机务部门大胆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金属修补技术,成功修复D128锤的锤体裂缝,通过两年多的使用,D128锤体原裂缝处未发现异常,而修理费用仅为1.6万元,大大降低了修理成本,节省费用在10万元以上,并且为船处在今后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三航桩9的液压绞车采用的是日本IHI公司生产的HK型油马达,经过2008年的改造后,绞车拉力提升,但速度明显下降,严重影响到该船的沉桩效率。设备部门经过分析后认为影响绞车速度的操纵阀箱是单速阀箱,如果把它更换成三速阀箱的话,将会大幅提升液压马达速度,从而极大的提高桩9工作效率。如果用日本原装进口的操纵阀箱价格约在20万元一台,四台阀箱全部更换则费用将达到80万,国内仅有武汉船用机械有限公司独家生产替代产品,价格每台在10万元左右,四台费用要40万左右,但质量比日本原装的要差很多。为解决这一难题,设备部门经过多方联系和查找,咨询到上海某家企业有符合桩9要求的二手日本产操作阀箱,经过多次与厂家的协商和谈判,确定费用为2.8万元一台,相比使用武汉厂家的替代品可以节省费用28万元,且质量也得到了保证。日本产操纵阀箱的更换技术要求比较高,以往都要找厂家的专业人员更换,每台更换费用在5000元以上,船处设备部门在充分论证后决定自行更换,节省成本近2万元。

在扩大自修的基础上,船处还开拓思路,通过自行设计新设备降本增效。以往公司在水工建设遇到吊打桩时,都会租借兄弟公司的吊笼,租赁费按天结算且费用高,而且往往会受到租期影响,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为了节省租赁费用,改变租赁吊笼难题,船处机务组决定自己设计加工一套新吊笼,在原租用吊笼结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设计,委托外单位加工,并派人到厂家现场了解吊笼的制作工艺及过程。在2010年10月的太仓石化码头桩7承打4根¢800PHC管桩时第一次使用自行设计的吊笼,一次成功,填补了三公司无吊笼设备的

空白。2011年5、6月份又先后在南京铜井码头,张家港顺利完成吊打桩任务,进一步验证吊笼设计的成功。这次吊笼的全部加工费用仅为20万元,这标志着我们不再需要依附于他人,借此可以节约大量的租赁费用,更值得一提的是,过去租借的吊笼只能使用D100柴油锤,船处自制的吊笼除装配D100锤外,还可以装配D128、D138锤。吊笼设备研发成功,不仅为公司今后的吊笼沉桩工程节约了一大笔费用,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沉桩要求,在桩型、锤型上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二、按规范执行,凭规律办事,做到物资管理精细化

“你们的物资管理台账做的很仔细很认真,我没有多少要查的。”这是贯标内审小组组长高维民在2010年船处贯标内审时对物资人员说的一句话。贯彻标准,说起来简单,但要完全按照标准要求长期去做,则不是件简单事。

1、按规范执行,从物资需求到实际使用精细化

物资部门要求各条船舶原则上每月都要上报一份物资需求单,需求单内容要求规范详细,如有特殊情况先采购来不及上报需求通知的必须在次月的需求通知单上进行补报,否则将根据船处《管理文件汇编》的有关规定进行考核。物资需求单到机务部门后机务相关人员将根据具体需求内容编制物资采购计划,采购员必须依据采购计划中的内容进行采购,库管按照送货清单进行物资清点后进库,并在送货清单上签字,供应商必须依据送货清单上的内容开具发票。物资出库前船舶负责人必须在领料单上签字,物资上船后,各船舶每月都要填写主要物资备件消耗清单上报机务部门,并依据备件消耗清单内容做出

下一月的物资需求清单,如此周而复始,月月循环。

为了到达更精细化的管理要求,采购员每月都将每一张物资供应凭单上的具体内容按一定顺序录入电脑进行信息化管理,哪一个零配件哪一个月具体用到了哪一条船,哪一条船用什么零配件、什么型号、生产厂家、联系人、联系电话等等这些具体信息都有据可查,大大提高采购效率。

2、凭规律办事,从数据分析到前瞻采购精细化

在船处每季一次的经济活动分析会上,采购员都会对本季度采购的大宗物资进行分项分析,如柴油的单价、数量、采购总额等同比是多少,环比是多少,找出差距的具体原因,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以便能够紧跟当季的经济形势,及时调整采购计划。

物资采购并不是进行简单的货比三家,现在的市场价格变化大,质量参差不齐,鱼目混珠,常常把握不住节奏,有时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要想真正做到货比三家,必须从数据入手,分析所购物资特别是大宗物资的价格走势,对其在不同时期的价格变化趋势要了解熟悉,做到有的放矢,节省成本。

船处的燃油消耗占到了船处材料总消耗的70%左右,如何降低燃油的采购成本是降本的重中之重。2008年3月,船处首次根据价格趋势以5980元/吨的买断价格一次性购入0号柴油200吨(免费储存在供应商油库),到2008年9月份,该批油料陆续用完,而当时的柴油价格已经飞涨至7600元/吨,仅此一项就可节省成本20万元以上。2009年12月,船处再次以6180元/吨的价格购入0号柴油近200吨,以9800元/吨的价格购入镀锌钢丝绳近30吨。事后证明,当时的决

定是正确的,2010年的柴油价格均价在6600元/吨以上,镀锌钢丝绳的均价在10800元/吨以上,通过对大宗材料的价格跟踪分析,果断买入,成效显而易见。

三、合理调度,安全生产

自2007年起燃油价格持续走高,为能够有效开展节能减排,让船舶这个“油老虎”节食瘦身,减轻燃油价格飞涨给船处成本管理带来的压力,船处经常在调度会、成本分析会等会议中提出,要求生产调度部门在执行公司调度令的同时,要想方设法做好船舶的合理调度,对相关船舶实行“经济航速”。具体措施如下:

1、采用经济航速,给船舶节能。船舶调度工作主要是通过船舶调度员的合理计划和安排,指导、协助和监督船舶完成生产任务,如何让调度更加合理则大有学问。当船舶航次任务确定之后,其运输成本的高低和航次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度工作。接到公司调度令后,船处调度员都会精心计算、策划,在满足安全生产的同时,尽可能让自家拖轮跑得次数越少越好,驳船装构件数越多越好,到港落驳等都会及时与项目部沟通安排好。

机驳3001是一条由局有限公司调拔船处来的船舶,该船在全速航行时功率为1103千瓦,油耗为242公斤/时,而该船的装载能力为管桩38根,经测算,其耗能远高于产值。也就是说该船跑的越快,趟数越多,企业的亏损就越大。因此,调度部门要求该船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条件下,航行中要进行限速,实行经济航速。采用经济航速后,该船航行时的功率为523千瓦,油耗为168公斤/时,每小时可节约用油74公斤。采用经济航速后,2011年上半年仅机驳3001就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1、用于核算库存材料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借方: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贷方: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2、在途物资;借方:企业购入材料物资的实际成本 贷方:验收入库的材料物资的实际成本 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出理 1、对于发票账单与材料同时到达的采购业务,支付货款,材料入库后根据凭证、发票账单 确定材料成本;借方: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方:银行存款 2、对于已付款或已开出商业汇票,材料尚未到达或未验收入库的业务; 借方:在途物资、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方: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例如:P73书 3、对于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等未到,货款未付的采购业务;借方:原材料 贷方:应付账款例如:P73书 4、采用预付货款的采购材料;借方:预付账款 贷方:银行存款 已经预付账款的材料验收入库;借方: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方:预付账款 预付款项不足,补付上项货款,按补付金额;借方:预付账款 贷方:银行存款 退回多付的款项;借方:银行存款 贷方:预付账款 例如:P74书 接受投资受到原材料的会计处理 借方: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方:实收资本 例如:P75书

发出材料的会计处理 例如:P75书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单击= 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活实际成本 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 期末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 =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 发出存货实际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原有存货成本+本批收货的实际成本 原有存货数量+本次收获数量 本批发货成本=本批发货数量X存货加权平均单价

塑料袋的材料成本计算方法

塑料袋的材料成本计算 方法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塑料袋的材料成本计算方法 塑料袋材料成本计算公式 长*宽*层数*厚度*比重*价格=材料成本 举例说明: 双层长40CM,宽30CM,4丝的PP料,14600元每吨 每个袋子的材料成本价为 0.4(长)*0.3(宽)*2(层数)*0.04(厚度)*0.91(比重)*14.6(每公斤单价)=0.1275元 考虑到材料的损耗, 通常将比重设为1 0.4(长)*0.3(宽)*2(层数)*0.04(厚度)*0.91(比重)*14.6(每公斤单价)=0.14元 每个袋子材料成本为0.14元。 其它常见费用:双面胶带、印刷费、珠光膜、包装箱、电费、人工、房租、机器折旧费等。 因为是凹版印刷,所以有好多色就算好多版。? 价格按制版的大小算,? 目前是:普通(不渐变)0.15~0.17元/平方厘米,? 渐变色(线条版)0.17-0.19元/平方厘米 (关于印刷的价格接自的回答) 附:常用比重 PE塑料(聚乙烯)? 英文名称:Polyethylene? 比重:0.94-0.96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1.5-3.6%? 成型温度:140-220℃ 高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一般高于0.94g/,而低密度聚乙烯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在 0.91~0.94g/cm之间。 PP塑料(聚丙烯)? 英文名称:Polypropylene? 比重:0.9-0.91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1.0-2.5%? 成型温度:160-220℃ 工作日记——塑料制品成本计算公式 我们公司是卖塑料机械的,但是客户咨询设备的时候,经常都会问塑料制品,像一个塑料袋或一只手套什么的成本大概是多少。我们每次不是不想回答,而是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因为有很多因素决定着这个成本价,像原材料的价格,市场上随时都会有所波动,而且各个地区的价格也有所不一样,又如人工费、电费什么的,这都得算进去才行啊。倘若去除掉其他一切的杂费,光原材料的成本而言的话,其实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困难,因为有公式可以计算,但是前提是要知道很多的自变量,才能算出成本这个因变量。下面就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吧。 总的来说,公式就一个,质量=密度*体积=密度*长*宽*高度(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厚度),公式很简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浅谈企业如何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

浅谈企业如何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谋求经济效益以取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始终是现代企业管理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其中成本核算与管理一直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性 成本核算与管理是财务核算中的重中之重,做好成本核算与管理,对企业、投资者、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成本是企业产品定价的重要依据。企业在制定产品销售价格时,要综合考虑产品成本、目标利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场价格等因素。产品成本核算不准确,向企业决策层提供了错误的成本信息,会导致产品定价不合理,从而影响企业的总体利益。 2.成本核算与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经营成果及分配。企业的经营成果是由财务收入扣除成本费用所得,财务收入容易核算,一般来说不易出错,而成本核算因为工作量大、技术性强,要准确核算不容易,如加上某些人为的调节的因素,成本核算更是不实。成本数据对利润数据的影响存在一种杠杆效益,单位成本数据的微小变动足以引起利润数据的巨大变化,从而影响着国家税收、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利益。 3.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成本管理中,成本核算准确、及时,成本分析便有了坚实基础,得当的成本分析可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适宜挖掘企业活力,提高企业利润。

二、目前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范围、目的与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差异。传统成本核算与管理主要通过一是规模效益;二是增强与供应商及分销商的谈判能力,以期达到转移成本的目的。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 2、成本核算与管理基础薄弱。一是各项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还不健全;二是计量基础工作不到位,水、电、汽等跑、漏现象还很严重;三是生产用料大手大脚;四是在原材料、物资采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质量及浪费问题;五是只重视生产过程成本核算与管理,忽视供应、销售过程成本核算与管理。如物资采购中“暗箱”操作现象严重,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3、分工过细,人浮于事,员工成本意识淡薄,感受不到市场压力,导致企业管理的协调成本过高,不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为企业带来一定的低效率成本,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或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的损耗和失真。 4、在现有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中,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的,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这种成本降低是治标不治本,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状态,局限于企业内部,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使企业未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竞争战略,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法体系,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 5、资金管理中存在资金入不敷出,资金缺口严重,资金被挪用、被

成本核算管理方案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成本管理总体方案 全成本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是医院管理的发展方向和科学化管理的永恒主题。当前,随着医疗卫生市场的逐步规范化,各级主管部门对医院单病种收费管理进一步加强,医疗产品价格标准的认定也进一步明确,为此,力行节约、降低成本将是增加两个效益和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唯一出路。为此我院提出创建节约型医院,减少患者负担,加强成本管理。现制定医院“二五”期间成本管理总体方案如下。 一、实施全成本管理的目的 通过全成本管理,将我院现有的理论成本、计划成本和医院成本进行充分比较,从中找出节约的途径和方法,进而提高经济效益,提高职工收益,促进医院在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环境及设施等诸多方面最终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二、实施全成本管理的目标 每一个经济周期(年)成本节余应达到500万元,在“二.五”规划时间段,预计医院由于控制成本而增加节余金额应达到2000万元。 三、实施的时间跨度 该方案适用于“二.五”规划中的五个年度周期中,每个年度为一个经济周期。 四、实施步骤 从部门产出的产品形式不同,分步骤、分目标实施。 (一)后勤科室第一年度要比照2005年的同季度消耗节余成本10%。 (二)机关和非收入科室第一年度要比照2005年的同季度消耗减低10%。 (三)医技科室第一年比照2005的同季度变动成本要降低2%;外科系统变动成本要降低3%;内科系统变动成本要降低4%。非核算科室变动成本系数要降低5%(系统内部平均数,不是每个科室都要降低)。 以上是三类部门“二.五”规划的第一年要完成的分段目标和任务。同时也是我院“二.五”期间创建节约型医院的第一步。随着成本测算和成本控制的不断加强,逐步使我院的变动成本系数固定在一个比较科学的比例上,并以此进行相应的考核。 五、具体核算办法 由物流中心和医院采购中心提供数据,以医院核算科核算的数据为准并以季度通报的形式直接兑现。 六、成本控制措施 1、全面预算控制 以预算为核心,制定全院总成本及各明细项目成本,每季度进行考核。 2、标准成本控制

原材料实际成本法核算练习

原材料实际成本法核算习题 某工业企业材料的日常核算按实际成本计价。该企业发生以下业务,要求:根据业务,逐项编制会计分录。 1、从本地购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材料价款为40,000元,增值税额 6,8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已收到,货款已通过银行支付。 借:原材料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6,800 贷:银行存款46,800 2、从外地采购原材料一批,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已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材料价 款为20,000元,增值税额3,400元,货款已支付,但材料尚未到达。 借:在途物资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3,400 贷:银行存款23,400 3、上述在途材料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20,000 贷:在途物资20,000 4、从外地购入原材料一批,材料已验收入库,但结算凭证未到,货款尚未支付,暂估 价25,000元。 月末: 借:原材料25,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25,000 下月初: 借:原材料25,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25,000 5、收到上述结算凭证并支付货款26,000元及增值税4,420元。

借:原材料2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4,420 贷:银行存款30,420 6、从外地购进原材料一批,价款35,000元,增值税额5,950元,供应单位代垫运 杂费1,000元,签发一张1个月到期的商业承兑41,950元,结算原材料价款和运杂费,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资3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5,950 贷:应付票据41,950 7、根据合同规定,预付材料款50,000元 借:预付账款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8、上述材料已运到,并验收入库,收到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材料价款80,000元, 增值税额13,600元,补付余款43,600元。 借:原材料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13,600 贷:预付账款93,600 借:预付账款43,600 贷:银行存款43,600 课后练习: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2009年3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购买甲材料,货款总额11,700元,其中价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购

成本核算相关问题实例解答

成本核算相关问题(实例解答)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步骤、成本分析的简单回复 成本核算的方法根据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来定:主要看产品是否是多步骤生产(生产工艺的特点);半成品是否有销售的情况(如果有销售,可能需要采用分步核算,以便准确核算半成品的成本);工作(成本/生产)中心是按照产品来分还是工艺来分。 如何核算成本:首先归集产品的材料成本,一般都需要技术部门提供产品的BOM(物料清单),以确保按订单或者生产计划生产的时候领料的准确。(一般会问生产线出现来料不良和损坏怎么处理:退仓并补领即可,损坏部分需要当月预提计入制费,损坏材料报废的时候,冲预提,并将报废材料的价值从原材料科目转出,来料不良属于供应商的责任,退返供应商有退货和换货两种处理方式)。 接下来是直接人工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来分摊当月的人工费。在线是否分摊人工,可根据公司的在线是否比例小,而且在线的量较稳定,一般公司都希望不要将费用分摊给在制品,如果核算在制品的人工,可以根据投入工时、完工程度、投料的比重作为依据来分摊。 制费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或者机器工时来分摊当月的制费,也可选择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并行的办法(部分费用采用机器工时分摊,部分采用人工工时分摊)。在线是否分摊,同直接人工的做法。 成本分析:可按当月销售分析毛利率、净利率;完全成本法(做分产品损益表将期间费用选择一定标准分摊给产品)下的净利率;可按当月生产当月全部销售的假设做以上两个成本分析表(因为当月的实际业绩并未在销售中全部体现,当月的生产全部销售与当月投入的成本费用配比,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费用的分析,可以做当月的人工、制费、期间费用除当月的投入工时、销售工时,以便与以前月份的单位工时费用比较。发现费用异常需要查找原因,给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一、库存物流与总账信息流的对应关系表 物流(材料/人工/费用状态)信息流(总账) 材料采购入库/退货应付账款、原材料增加/减少 材料的报废申请/退港或者作为废品出售费用预提,材料转入报废仓,不涉及材料/原材料减少冲预提 直接材料的领用原材料减少,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增加 辅料的领用(产品上不直接体现,价值低)制造费用增加,原材料减少 生产线材料损坏退损坏仓/来料不良仓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减少,原材料增加 来料不良退返供应商(退货/换货)原材料减少,应付账款减少/从来料不良仓调拨到换货仓直接工人劳动的消耗应付工资,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增加 制费的归集、分摊制造费用转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增加 成品半成品完工入库半成品、库存商品增加,生产成本的三个明细科目转出 成品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结转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库存商品减少 全年销售成本结转金额的核实与总账主营业务成本勾稽(成本倒扎表) 工单在制明细表(ERP系统可提供)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二、库存账与总账对账:库存材料/辅料于总账原材料科目一致;半成品仓半成品于总账半成品一致;成品仓成品与库存商品科目一致;在线的材料及工单(生产任务书)投入未结转部分的人工制费与总账生产成本科目余额一致。 *物流与信息流的对应,如出纳的现金与现金日记账必须对应同理,故所有物流的转移、领用、报废、入库、退货、销售、处置都需要在总账做相关的分录。

企业成本核算基本方法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3084 企业成本核算基本方法标准范本 In the collective, in order to make all behaviors ha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ll people abide by the unified norms, so that each group can play the highest role and create the maximum value. (管理规范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成本核算基本方法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管理规范文件适合在集体中为使所有行为都有章可偱,所有人都共同遵守统一的规范,最终创造高效公平公开的的环境,使每个小组发挥的作用最高值与创造的价值最大化。文件可用word 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1)品种法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 产品类别 产品品种 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 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 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 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医院财务管理全成本核算方案

医院财务管理全成本核算方案 根据“医院管理年文件”有关要求及“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财务工作的具体实际,试似定医院财务管理全成本核算方案,供参考。 一、医院财务管理全成本核算的目的 1、强化内部财务工作管理,改革传统的统收统支核算模式,实行院科二级财务核算及多级医院财务全成本核算。 2、通过对医院各部门,各科室的业务收入,成本消耗、经济效益的全面系统分析,如实准确地反映出医院财务收支状况,为医院加强财务宏观调控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通过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杠杆作用,进一步完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为确保医院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略有节余、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保障。 4、为决策部门进行医院宏观经济管理,绩效分析考核及奖金(劳务费)分配等提供科学参考数据。 二、医院财务管理全成本核算的内容 1、医院成本:一般是指医院在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支出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它是衡量医院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2、医院成本核算:一般是指医院把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医疗服务费用进行归集、汇总、分配、计算医疗服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可分别核算门诊挂号、住院床位、检查、治疗、化验、放射、手术、分娩、输血、输氧、其他及药品、制剂等项目。除此之外,对辅助科室和

行政管理科室也应单独进行核算。 3、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是: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坚持“主细次简”的原则;控制成本开支范围,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归集费用,坚持“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费用分配,坚持谁受益谁分配的原则;对所有者资产保全原则;会计核算稳健原则;会计核算配比原则;经营者风险原则;持续经营原则。 三、医院财务管理全成本核算内容的一般划分 (一)根据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内容,将医院科室作以下科室划分: 1、管理科室:院领导办、院办、医务科、护理部、保健科、财务科(收费组) 2、后勤科室:总务科(器械物质仓库)、司机组、供应室 3、医技科室:手术室、化验室、B超室、X光室、乳透室、药剂科(药库药房)。 4、临床科室:外科(外科门诊、外科住院)、儿科(儿科门诊、儿科住院)、妇科(妇科门诊、妇科住院、生殖科)、五官科、口腔科、儿保科、康复科。 5、公用部门。 (二)根据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内容,将医院全成本作以下成本划分: 1、人员支出:基本工资、津贴、奖金(劳务费)、社会保险缴费、其他(人员)。 2、公用支出: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寄费(邮寄、电话、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例题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例题

(三)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 1.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的内容及其核算方法 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的流转,在企业内部一般包括购进、销售、储存几个环节。由于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种类、规格繁多,批发零售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的核算较为复杂。 根据是否对库存商品同时进行数量和金额的核算,以及库存商品是按售价还是进价核算,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1)数量金额核算法指对库存商品既进行数量核算,又进行金额核算。又分为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 (2)金额核算法指对库存商品只进行金额核算,不进行数量核算。又分为进价金额核算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 各种核算方法均具有其适用范围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本章主要介绍售价金额核算法。 2.售价金额核算法 (1)售价金额核算法的使用范围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在实物负责的基础上,只以售价为计量单位记账,控制商品的购进、销售、储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主要是适应商品零售企业“服务对象广,交易次数频繁,交易金额小,规模小,经营品种繁多”的商品流通特点而产生的一种核算方法。 (2)账户设置售价金额核算法下,仍然要使用“材料采购”、“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账户,但是,“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分期收款发出商品”账户是按售价计价。除此之外,上述所有账户的核算内容与使用方法,均与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下相同。 为适应售价金额核算法的要求,还要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是“库存商品”账户的备抵账户。它核算商品流通企业采用售价核算库存商品时,商品的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额。贷方登记企业购进、销货退回以及加工收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的进销差价;借方登记月末分摊已销售商品的进销差价;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所有库存商品尚未摊销的进销差价。该账户应按商品类别或实物负责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库存商品”账户的借方余额与“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贷方余额之间的差额,即为库存商品实际占用的资金数额,即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 (3)售价金额核算法的账务处理 购进商品的账务处理。根据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支付货款或开出并承兑商业汇票的账务处理与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下相同,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账户,按商品进价贷记“材

第一章节 资 产-原材料(1)——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初级会计实务 第一章 资 产 知识点:原材料(1)——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 详细描述: 1.科目设置 “原材料”科目用于核算库存各种材料的收发与结存情况。在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时,本科目的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在途物资”科目借方登记企业购入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应付账款”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预付账款”科目用于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而将此业务在“应付账款”科目中核算。 2.账务处理 (1)购入材料 ①货款已经支出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同时材料已验收入库 【例题·计算题】甲公司购入C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记载的货款为500 000元,增值税税额85 0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1 000元,全部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材料已验收入库。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正确答案』 借:原材料————C材料 50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 000 贷:银行存款 586 000 ②发票账单已到、材料未到 【★例题·计算题】甲公司采用汇兑结算方式购入F材料一批,发票及

,支付保险费1 000元,材料尚未到达。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正确答案』 借:在途物资 2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400 贷:银行存款 24 400 本例属于已经付款或已经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材料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采购业务,应通过“在途物资”科目核算;待材料到达、入库后,再根据收料单,由“在途物资”科目转入“原材料”科目核算。 ③材料已到、发票账单未到 【★例题·计算题】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购入H材料一批,材料已验收入库。月末发票账单尚未收到也无法确定其实际成本,暂估价值为30000元。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借:原材料——H材料 30 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30 000 下月初做相反会计分录予以冲回: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30 000 贷:原材料——H材料 30 000 ④货款已经预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例题·计算题】根据与某钢厂的购销合同规定,甲公司购买J材料,已验收入库,向该钢厂预付100 000元货款的80%,计80 000元。已通过汇兑方式汇出。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借:预付账款 80 000 贷:银行存款 80 000 (2)发出材料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确定,可以由企业从上述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方法中选择。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例题·计算题】甲公司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1月份基本

公司成本核算管理规定

公司成本核算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成本核算工作,根据财政部颁布的《公司财务通则》和《公司会计准则》、《工业公司财务制度》,以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成本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原则,是提高经营效果的重要手段。成本核算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消耗,资金占用和经济效果进行计划、记录、计算、控制和分析。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必须全面,包括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形成完整的核算体系。 第三条公司的成本管理工作是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必须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其基本任务是: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反映公司生产经营成果,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努力降低产品成本。 成本核算的基本工作要点是: 1、遵守财经纪律,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2、加强和完善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3、正确掌握成本和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合理划分产品成本界限; 4、进行成本预测,参与生产经营决策,实行主要产品的目标成本管理; 5、编制切实可行的成本计划和增产节约计划,组织制订降低成本的措施;

6、分解成本和费用指标,控制生产耗费,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实行分级归口管理; 7、准确、及时核算产品成本,控制和监督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成本和费用分析; 8、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公司成本管理水平。 第二章成本核算组织与分工 第四条公司在公司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生产副总、总工程师、工程部经理的领导下组织各职能部门,认真作好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 其主要内容是: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计量验收、内部价格体系、内部经济核算制。 第五条公司对各种原材料、工具、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劳动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定额流动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制订切实合理的定额,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修订。 第六条各项定额的制订,需要在统一领导下,由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进行。在定额制订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考虑公司生产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同时兼顾公司目前的生产能力和管理现状,使定额既切实可行。

浅谈医院全成本核算的运行模式及管理效果

浅谈医院全成本核算的运行模式及管理效果 该文全面介绍了实施全成本核算系统的要点和主要环节,以及构建成本核算框架和模式,并深入地分析全成本核算在医院运营中实施的效果。 标签:医院;全成本核算;运营模式;管理效果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经济也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许多企事业也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一致,也在积极实施转型发展。其中对于医疗机构而言,与社会发展同步实施转型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实施转型发展期间医院的医疗成本是其发展最大的影响因素,因此要对医院的成本实施全面的管理。其中医院的劳动效率、资源分配、设备的使用等都是医院成本核算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具体实施医疗服务期间,要全面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同时还要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进而从整体上降低医院的医疗成本[1]。 在确定实施医院全成本核算运行模式以后,该院在2004年启动了医院成本核算项目,主要经历了全面调研、业务流程确认、数据确认、数据处理、系统上线共5个阶段。该院在完成这5个阶段的构建后,为医院的经营管理和全成本核算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为我国医疗机构实施现代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1 实施全成本核算系统的要点和主要环节 在实施医院全成本核算期间,其要点是医院的领导要重视这个项目,由于医院的成本核算系统的构建和运用涉及到许多的方面,包括人事、统计、医疗、护理、药剂、总务、设备物资、财务等方面。而医院各个方面的管理也要通过领导的总协调,才能让各个部门的主管组织负责人员进行实施,因此,医院的领导要重视全成本核算系统项目,设立经营管理办公室,组建成本核算项目组,在构建成本核算项目组的情况下还要制定相关的政策,让每个部门都有相关的人员参与到核算系统项目构建中[2]。 由于全成本核算系统项目构建的规模比较大,因而在具体实施期间还要分为不同的环节步骤:①医院的领导做好工作人员的思想动员,让参与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工作人员从思想上重视成本核算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认识水平,则医院的全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也将进一步提高。②对参与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工作人员实施培训活动,医院可以根据医院本身的情况实施分批次的培训,对员工实施不同阶段的培训,对管理层人员和操作层人员有侧重点的实施培训,主要按照医院成本核算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要求进行培训,然后让医院成本核算负责人负责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对工作人员实施技术培训,如果员工遇到问题,应及时反馈,并随时解答疑难,从而提高培训的质量[3]。③建立相应的成本核算制度。主要对医院成本核算组织的管理体系和工作制度实施准确的规范,并对不同的岗位实施权责负责制,进而促使医院成本核算制度的有效实施,并以降低医院成本,提高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材料成本核算流程

文件编号:ST-CW-011-A 实创家居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材料成本核算流程 密级:公开 财务部崔世红编制

为进一步提高财务部结算处成本核算人员对成本核算工作的准确度,及时进行材料成本审核,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 2.范围: 本流程适用于实创集团各家装子公司。 3.名词解释: 3.1对账单:指供应商提供的真实有效的送货凭证。 4.职责 4.1结算处:负责材料成本对账、审核、汇总工作。 4.2会计处;负责材料成本账务录入工作。 4.3财务总监:负责供应商结算的OA系统付款审批。 4.4总裁;负责供应商结算的OA系统付款审批。 4.5材料部:负责供应商付款计划。 5.引用文件 暂无 6.流程图

7.1 材料成本审核: 7.1.1接收材料报账单 结算员每周五接收供应商报送的《对账单汇总表》和《实创装饰集团专用单据》,审核《对账单汇总表》是否为公司统一规定格式;《实创装饰集团专用单据》是否有项目经理、供应商代表签字,是否加盖供应商公司印章。报账日期是否在材料配送完成后一周之内。 7.1.2审核 供应商报送的《对账单汇总表》和《实创装饰集团专用单据》与业务系统《配货单列单》信息进行核对,核对的主要内容包括:配送产品单价、产品规格、套餐类型、配送数量,同时结算员还应对工长结算单价按《工长结算价计价标准》进行审核,无误后,填制支出单凭证报结算主管审核。 7.1.3主管审核 结算主管收到结算员填制的支出单,与业务系统《材料商结算》本周汇总信息进行核对。若金额一致,则审核确认通过。 7.1.4汇总 结算主管对审核无误的支出单进行汇总,编制《供应商周材料汇总表》。 7.1.5供应商对账 结算处每周五将《供应商周材料汇总表》报给会计处执行《财务报告流程》,每月末会计处出具《供应商应付账款余额表》与结算处编制的《应付款明细表》、供应商每月月末出具的与我司的往来对账表进行核对,保证账实相符。 7.1.6供应商货款结算 结算处主管将《供应商周材料汇总表》报至会计处执行《财务报告流程》的同时还应每周五报至材料部,材料部执行《供应商货款结算流程》,并于下周一将《供应商付款明细表》交到结算处。 7.1.7结算处复审 结算处接收到材料部编制的《供应商付款明细表》后依据与供应商签署的供货协议中押款标准和公司的资金情况对《供应商付款明细表》进行审核确认。 7.1.8审批 结算处按照审核无误的《供应商付款明细表》编制供应商付款支出凭证,并报财务总监、总裁审批。 7.1.9付款 结算处应于每周三将审批过的供应商付款支出凭证转至出纳处付款。

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职责分工 2 第三章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5 第四章成本计划7 第五章成本控制9 第六章成本分析10 第七章成本核算原则11 第八章成本费用核算内容和程序13 第九章成本费用核算细则 15 第十章成本考核20 第十一章其他 21 第十二章附则2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规范成本预算、控制、核算、分析等行为,保证成本准确核算、有效控制,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结合公司成本管理工作流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成本是指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本办法适用公司下属各车间及部门的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

第三条成本管理工作为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基本任务为: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反映公司生产经营成果,挖掘产品成本潜力,降低产品成本。 成本管理工作重点: (一)、坚持质量第一,一切降低成本的手段不能以牺牲质量为前提; (二)、加强和完善成本管理的基础统计工作; (三)、确定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合理划分产品成本界限; (四)、对主营产品实施成本预测; (五)、编制合理、可行的成本计划,组织制订降低成本的措施; (六)分解成本和费用指标,控制生产损耗,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实行分级归口管理; (七)准确、及时核算产品成本,控制和监督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成本和费用分析; (八)根据成本计划及费用预算执行结果,定期开展成本控制责任考核。 第四条公司实施全员成本管理。管理目标需逐一分解细化,落实到具体车间、部门及人员。 第五条成本管理工作贯彻责、权、利三结合原则,公司定期对各级成本管理责任人的成本控制成果组织考核,考核结果将影响人员全年绩效考评。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六条全员成本管理由总经理牵头,按分工职责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确保办理成本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同一岗位人员应定期作适当调整和更换,避免同一人员长时间担任同一业务。

材料成本核算制度

材料成本核算制度 材料费内容包括工程成本中的材料费~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费用。主要包括:主要材料、结构件、其他材料、周转材料摊销、租费和运输费等。材料费核算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材 料收、发、 领、存、退制度~才能有效的进行材料费管理和核算。 一、主要材料核算: 1、现场来料验收~现场材料人员检斤检尺、过磅后开收料单并收集送料单位的检斤检尺单、送料单、产品合格证等原始凭证~物资 设备部依 据现场检斤检尺单、过磅单、收料单开验收入库单~并将现场检斤检尺单、过磅单、供料单位的检斤检尺单、送料单、产品合格证等原始单据作为验收依据~并登记材料明细台账。 2、现场施工领料~物资设备部开领,发,料单。 3、物资设备部汇总领,发,料单~同时结合工程施工情况~以工程质检部本期已进入统计完成产值的工程部位进行材料耗用结算~按成本与收入相匹配原则~将项目已领用材料进行逐项分类统计~分出设计数量、领用量、库存量、半成品量及实耗量~并按实耗量进入工程成本。如:对现场钢筋实耗量的统计=设计数量-领用量-原材料库存量-半成品~负数为超耗~正数为节约。否则尽管已履行领,发, 料手续也不能进行耗用分析。 对上述要求~物资设备部应建立库存情况月盘点制度~项目部每 月定期盘点一次库存~以取得设计、领、发、收、耗、存及成本的准 确性和真

实性。 二、周转材料核算: 1、租用公司的周转材料~依据公司物资设备部的周转材料租费 结算 单计入材料费。 2、对于特殊周转材料~按照以下规定自行摊销~将摊销费按受 益对 象计入材料成本。 ,1,能多次周转使用的周转材料按月进行摊销。 ,2,不能周转使用且数量金额较小~购入价值在3万元以下的 异型 材料一次性记入成本。 ,3,模板等周转材料,包括外购、外协、自制的,~均由物资设备部单独立号、归集成本~并将成品及时办理入库。原则上分三次摊销~第一次摊销40,~第二次摊销40,~第三次摊销20,,可分为二个年度或三个分项工程进行摊销~工程完工前摊销完成,。工程完工~由物资设备部对退回的模板等进行验收。对于在某个工程中丢失、 损坏~没有再利用价 值的~由物资设备部将此一次进入该工程成本。 三、物资消耗分析 物资的消耗分析每月进行一次~根据工程质检部的月度物资计划,根据月度施工计划计算出月度物资需用量计划,、现场物资盘点、工程质检部与计划合同部的已完工程量收方进行物资消耗分析~分析出超耗的原因~并制定措施加以控制。

公司成本核算方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可自行制定成本核算办法,报公司批准后执行。第二章成本开支范围 第三条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制造成本。1. 直接材料:指生产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和其他直接材料。 2. 直接工资:指在生产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3. 燃料及动力: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燃料和水、电、汽、冷动力费用。 4. 制造费用:指应由产品制造成本负担的,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的有关费用,主要指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生产车间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降温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第四条下列各项支出不得计入成本: 1. 资本性支出,即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2. 对外投资的支出。 3. 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4. 违法经营罚款和被没收财产损失。 5. 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6. 灾害事故损失赔偿。 7. 各种捐赠支出。 8. 各种赞助支出。 9. 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10. 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 第三章成本核算的任务、原则 第五条公司成本核算的任务是: 1. 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合理归集与核算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并根据公司内部经营管理需要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成本报告和有关分析资料。 2. 监督成本费用发生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3. 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耗费,提高经济效益。 第六条成本核算工作的原则 1.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竞争和内部管理需要的成本费用核算体制。 2. 开展成本费用核算工作,加强对二级核算单位以及班组成本核算的组织与管理。 3. 成本费用核算工作必须在不断加强与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前提下进行,使成本费用的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 4. 成本费用计算期应与会计核算期一致,规定为每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每月1日至当月末。计入当月成本的费用要素消耗和产品产量的起止日期须与成本计算期保持一致,不得提前和延后。 5. 成本核算必须坚持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应真实准确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成本水平的经营成果。 6. 成本核算须划清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在产品与产成品的界限、各种产品之间的成本界限。 7. 根据计算期内完工验收入库的产品数量、实际消耗和实际价格,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不得以估计成本、目标成本代替实际成本。按计划成本、定额成本进行核算的,应在月末调整为实际成本。 8. 遵循谁受益谁承担费用的原则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对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应设置成本费用账册,以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对成本项目在各成本核算与管理对象间进行分配,做到

ERP生产管理及财务成本核算流程(全).教程文件

HCO 公司的生产流程

产成品入库流程分析

2、 相关部门或岗位 质 检 仓库记账人员在【库存管理】模块填制 产成品入库单,(一式四联库房管理人员、库房记账人员、财务部门、生产车间)并进行打印, 员进行签字确认,分别传递相关的部门; 财务材料成本核算人员 在【成本管理】模块进行成本核算,计算产品的最终完工成本。生产车间 会计记账 生产完成 具 /、 体 工 作 流 产成品入库单 1、 根据完工通知单,质检部门安排人员进行质量检验,根据检验情况,出具 单到仓库办理产品入库手续。 质检单。车间的生产完成后,一生产部持各车间完工通知单、质检部门质检 库房管理人 完工通知单

HCO公司财务成本核算流程分析详解

1、每月由财务相关人员在【总帐】模块编制计提工资福利分摊凭证;在【固定资产】模块 生成固 定资产折旧计提; 日常业务在【总帐】模块编制凭证,归集发生的制造费用的凭 证(外协加工费用、水电费、差旅费用) 。 2、 上述凭证打印后,在【总帐】模块中执行审核并记账。 3、 财务成本会计日常在 【存货核算】 模块中对原材料库房的机加钢板领用、 机加铝型材领 用、生产领用的材料出库单进行单据记账, 生成相关凭证,每月末在结账日之前确认所 有涉及原材料及包装材料的业务完成后,对该仓库进行月末处理。 机加的材料费通过凭证传递到【总账】系统归集: 借:制造费用一钢板费 ---铝型材费 ----机物料消耗 贷:原材料 车体改造、系统集成、工程部的材料领用通过【成本核算】模块直接从【存货核算】模 块读取: 借:生产成本一直接材料 贷:原材料 4、 总账会计在【总帐】进行凭证审核、记账。 5、 车间统计手工上报本月完工工时、 完工产量、在产品盘点数量、 机加钢板铝型材消耗分 配 表、工序产品耗用表由 成本核算会计输入到【成本管理】模块。 6、 财务成本会计确认当月相关费用凭证在总帐已经记账后,确认相关仓库已经月末处理, 执行 【成本管理】模块中的料、工费取数功能。 7、 成本核算会计执行【成本管理】模块的成本计算,以计算出半成品的单位成本。 8、 成本核算会计在【存货核算】模块中进行产成品取价。对产成品仓库进行记账,核算产 成品入 库、产成品销售出库成本。 9、【成本管理】模块中生成结转制造费用的凭证;在【存货核算】系统进行成本取价,读 取产成品 成本,核算产成品入库、销售出库成本,生成相关凭证。 10、 财务成本会计月末结算完毕将【成本管理】模块结账。 具 / 、 体 描

材料计划成本核算例题

v1.0 可编辑可修改 【例题】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7%,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2010年4月初有关账户余额如下: “材料采购”科目余额:218万元; “原材料”科目余额:980万元;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余额20万元(贷方余额); 材料计划单价每公斤5万元。材料验收入库时,材料成本差异即时结转。 本月发生下列有关业务: (1)5日购进材料100公斤,价款500万元、进项税额85万元;运杂费5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已经支付。 (2)10日购进材料一批,账单已到,价款300万元,增值税为51万元,签发并承兑商业汇票,票面金额351万元,材料尚未到达。 (3)15日,购入材料60公斤,已验收入库,当日未收到结算凭证。 (4)20日,月初在途材料全部到达共计44公斤,已验收入库。货款已于上月支付。 (5)30日,根据领料凭证汇总表,共领用320公斤,其中产品生产耗用220公斤,车间一般耗用100公斤。 (6)30日,本月15日购入60公斤材料结算凭证仍未到达,按计划成本暂估料款入账。 (7)30日,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1) 借:材料采购(500+5)50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贷:银行存款 590

v1.0 可编辑可修改借:原材料 500 贷:材料采购 500 实际成本505-计划成本500=5(万元)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5 贷:材料采购 5 (2) 借:材料采购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 贷:应付票据 351 (3)不编制会计分录。 (4) 借:原材料(44×5)220 贷:材料采购 220 实际成本218-计划成本220=-2(万元)节约差异 借:材料采购 2 贷:材料成本差异 2 (5) 借:生产成本 220×5=1 100 制造费用 100×5=500 贷:原材料 1 6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