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研讨课介绍
新生研讨课
《新生研讨课:中国金融改革回顾、反思与前瞻》曾志耕亲爱的新同学:新生研讨课,将给你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激发你对知识的渴求与兴趣,定义你的人生价值。
或许课程的学习的过程,会成为你未来学习与发展的一段难忘经历。
我们期待同学们的积极参与!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s)是由各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或资深教师专门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类课程。
在教师主持下,围绕师生共同感兴趣的专题,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小组方式边学习、边讨论,对新生在掌握知识、开拓视野、合作精神、批判思考、交流表达、写作技能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的培养与训练。
课程目标:课程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强调师生互动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转折,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授课方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少了单纯的灌输和记忆,多了自主的学习与探讨。
第一:开课缘由:我们的学生历史知识欠缺、我们的学生对于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历程知之甚少!在学校大金融学科群建设中,渴望学习金融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有义务开设此类课程,满足新同学们得知识渴求!(结合自己的体会讲讲目前银行人才的实际!)第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拟在全面回顾我国自1979年初开始的金融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地总结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成绩、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对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要求的同时,结合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国际变革,前瞻性地探索我国金融改革与法展的方向和方案;通过该门课程地学习、研讨,目的是帮助同学们在客观全面了解我国金融改革成绩来之不易的同时,树立自豪感、提升珍惜感、增强针对性、全面提升学习的紧迫感。
第三:教学设计及成绩评定方案:第一讲:我国金融改革历程回顾;第二讲: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成绩;第三讲: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讲:我国金融改革深化的方向与方案;第五讲:我国金融改革进程中的人才培养。
新生研讨会
重庆大学2011级《新生研讨课》课程介绍为了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将同学们培养成为驾驭未来的优秀人才,学校自2009年9月起,面向全校本科新生开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新生研讨课》。
课程旨在推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研究性教学方式和基于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
亲爱的新同学:新生研讨课,将给你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激发你对知识的渴求与兴趣,定义你的人生价值。
或许课程的学习的过程,会成为你未来学习与发展的一段难忘经历。
我们期待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课程定义: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s)是由各学科领域的教授/学术带头人专门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类课程。
在教师主持下,围绕师生共同感兴趣的专题,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小组方式边学习、边讨论,对新生在掌握知识、开拓视野、合作精神、批判思考、交流表达、写作技能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的培养与训练。
课程目标:课程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强调师生互动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转折,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授课方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少了单纯的灌输和记忆,多了自主的学习与探讨。
授课内容:研讨课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涵盖了入学教育、专业(学术)方向和专业目标教育、探索创新等方面,都是教师们多年教学、科研的经验总结。
既有经典内容,也有新问题,涉及众多领域和交叉学科。
有的可能已有答案,但也许不是唯一,还需突破;有的可能尚无答案,需要探索。
学时、学分及考核方式:《新生研讨课》1学分,16学时。
考核方式采用小论文、研讨报告、读书感悟、心得等。
如何选课:《新生研讨课》分为校级示范课程和院级课程两种。
校级《新生研讨课》示范课程有8门,可容纳240人选课,面向虎溪校区的一年级新生,通过网络“抢课”方式取得学习资格。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安排和知识准备情况选课。
院级《新生研讨课》,在新生进校后,由学院向新生公布本学院《新生研讨课》的研讨主题、主要内容、授课方式及授课教师名单。
《新生研讨课选课指南》
新生研讨课选课指南为方便新生更快更好的了解新生研讨课,现提供新生研讨课说明、选课目录和课程简介供选课学生参考。
一、新生研讨课说明1、什么是新生研讨课新生研讨课一般由学术造诣较高的资深教师专门为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讨论课程。
主要教学方式是以小组方式与开课教师就某一专题共同开展研究,在教授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进行口头辩论和写作训练。
2、新生研讨课的目标定位新生研讨课是为了帮助新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而开设的小班化讨论课程。
通过学术造诣较高的资深教师与大学本科新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通过过程体验的方式,启发学生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以及及时适应大学学习要求。
3、新生研讨课的课程模式新生研讨课授课方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少了单纯的灌输和记忆,多了自主的学习与探讨,在老师的参与和指导下,围绕某一专题进行小班学习,主要是进行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口头及协作训练。
以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以小组方式边学习、边讨论。
根据需要,可以安排实验、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
与其他类型课程不同,新生研讨课没有固定的教材,开课专题可以涉及任何学科领域,由教师依新生的特点自行确定。
为保证小组讨论效果,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一般限定在15-30人,各门课程的具体人数由任课教师确定。
4、如何选课全校新生不分专业,原则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一门新生研讨课,每个学生限选一门。
为利于学生在不同学术领域拓宽视野,除有特别说明的课程外,一般不限定选课学生的院系和专业。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共开设28门新生研讨课,选课要求、限选人数等以选课通知(详见教务处网站/)为准。
每位新生在选课前务必认真阅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选课管理办法》和《网上选课指南》。
5、联系我们在选课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及时与教务处选排课办公室联系,联系人:彭文婷,地址:行政楼102,电话:86915013;关于新生研讨课的建议或意见,请与教务处课程建设办公室联系,联系人:祁永敏,地址:行政楼101,电话:86878588。
新生研讨课是干什么的
新生研讨课是干什么的新生研讨课是大多数大学为了帮助新生们顺利适应大学生活而开设的一门课程。
这门课程旨在提供一种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帮助新生们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社交圈子和人际关系。
通过新生研讨课,学校可以帮助新生们建立起对大学的认知,并为他们的学术生涯和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标新生研讨课的目标是帮助新生们从高中生活过渡到大学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来交流、学习和成长。
通过这门课程,新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的学习规则、课程安排和学术要求,同时也可以和其他新生交流、分享经验,建立新的社交网络。
此外,新生研讨课还有助于加强新生的信息素养、学术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生涯做好准备。
内容新生研讨课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大学学习规则和要求在这个部分,新生将学习到大学的学习规则、课程注册和选课系统的使用方法,以及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和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的必要性。
他们还将了解到大学教学的不同方式和评价体系,并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术研究和写作。
2. 大学生活与个人发展在这个部分,新生将了解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社团组织、学生会活动、校外实习等。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设置目标、解决问题和做出聪明的决策。
此外,新生还会接触到大学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了解不同专业和职业的选择,并得到一些建议和指导。
3. 人际关系与社交网络在这个部分,新生将学习如何建立和维护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们将了解到交友的重要性、团队合作的技巧、解决冲突的方法等。
通过与其他新生的互动,他们将能够建立起新的友谊和社交网络,使自己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教学方法新生研讨课通常采用讨论、小组活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师在课堂上担任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经验和思考。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并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新生研讨课为大学新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学术环境。
新生研讨课教学案例
新生研讨课教学案例一、引言新生研讨课是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学科特点,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文以某大学新生研讨课为例,探讨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以期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教学目标本次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目标是:1.帮助学生了解大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培养合作精神;4.引导学生认识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激发学习兴趣和职业规划意识。
三、教学内容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本次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学习方法介绍:教授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获取信息,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和自我规划等;2.创新思维训练:通过案例分析、头脑风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3.团队协作实践:分组进行团队协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沟通、协调和合作;4.学科前沿动态:邀请专业人士介绍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引导学生了解学科特点和发展方向。
四、教学方法本次新生研讨课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讲授法:教师讲授大学学习方法、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等理论知识;2.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提出问题和困惑;3.实践法:分组进行团队协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沟通、协调和合作;4.演示法: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或演示,展示学科前沿动态和实际应用。
五、教学评价为了检验本次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效果,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提出疑问、参与讨论等;2.小组报告:要求每个小组就团队协作任务进行报告,展示成果和收获;3.个人作业:布置个人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大学学习方法和经验总结的文章;4.问卷调查: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
新生研讨课课程论文
新生研讨课课程论文引言新生研讨课是一门旨在引导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并提升他们研究和写作能力的课程。
本文将介绍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并提升他们的研究和写作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学术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并将其应用于学术研究中。
2.提升研究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所需的基本技能,包括问题定义、文献综述、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
3.增强写作能力:通过写作任务和批评讨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他们撰写准确、清晰和逻辑严谨的学术论文。
4.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团队合作和口头报告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促进他们与他人的有效交流。
5.提供学科导向的指导:通过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术领域和课程,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并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内容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学术引导教师将向学生介绍学术界的基本概念、规范和资源,包括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和学术搜索引擎等。
教师还会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学术文献、写作学术论文和参与学术讨论等。
研究方法教师将向学生介绍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技巧,包括问卷调查、实验设计、访谈和文献综述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指导学生学习并应用这些研究方法。
写作技巧教师将向学生介绍学术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包括论文结构、逻辑推理和文献引用等。
通过阅读和分析优秀的学术论文,教师还将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撰写准确、清晰和有说服力的学术论文。
团队合作新生研讨课通常会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从他人那里获得不同的观点和反馈。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研究项目和学术论文。
口头报告新生研讨课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帮助他们提升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在小组或全班面前演讲和回答问题,学生可以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江南大学新生研讨课介绍
江南大学新生研讨课介绍为了使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成为善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具有批判意识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学校组织优秀教师资源,采取小班教学的模式,为本科新生开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新生研讨课。
一、课程定义:新生研讨课是由各学科领域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面向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小班研讨形式的课程。
课程以探索和研究为指向,围绕师生共同感兴趣的专题,教师作为问题提出者和学术讨论主持者,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开展小组讨论学习,营造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
其教学模式在授课方法、教学媒介、考核手段等诸多方面皆与惯常教学有很大突破和不同,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在掌握知识、开拓视野、合作精神、批判思考、交流表达、写作技能等诸多方面进行整体上的培养与训练。
二、课程目标:帮助大一学生了解大学学习特点,激发研究兴趣、鼓励探索精神,实现中学到大学学习阶段的顺利转换。
通过知名教授的引导,让大学新生在主动参与和充分交流中体验认知过程,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培养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养成良好的人文品质、宽广的学科视野、敏捷的思辨能力,为高质量地进行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与授课教师:任课教师为各学科领域学术造诣深、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的教授。
课程的研讨专题有的围绕某一学科领域展开,有的为多学科的交叉,教学内容多是教师自己多年教学、科研经验的总结,涉及思维方式训练、学习策略指导、专业入门引领、科技前沿探索等。
四、学分、学时及课程归属:小班授课,每个教学班人数不超过30 人。
课程总学时为16 至24 学时,计 1 学分,修得的学分纳入素质教育学分。
新生研讨课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选修课范畴,该课程修得学分可冲抵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自然科学类、工程管理类中任一种类的公选课学分。
1 五、考核方式课程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综合考核方式,原则上不采取卷面考试的方式,而是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小组工作表现、课外作业及实践报告等进行综合评价。
新生研讨课介绍
附件1新生研讨课介绍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是一种以小班教学为特色的专为大学新生开设的研讨课程,它承继了seminar的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特征。
1959年始于哈佛大学,1998年,美国博耶本科教育委员会在其著名的《重建本科教学: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博耶报告)中提出改革本科教育的十项举措之一:对大一新生开设新生研讨课,构建探究式的一年级教学——“第一年最关键的一点应该是由有经验的教师所教授的小型讨论课。
讨论课应该围绕那些能够激励并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的主题进行,要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其在合作性的环境中通过探索进行学习。
”目前,美国大约有80%的大学和学院开设了大一学术研讨课程,新生研讨课已成为美国大学核心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生向大学学术角色的过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3年11月,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一种新的课型——新生研讨课。
此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重庆大学等大学相继开设。
一、什么是新生研讨课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s)是由各学科领域的教授面向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小班研讨形式的课程。
其教学模式无论在授课方法、教学媒介、考核手段等诸多方面皆与惯常教学有很大突破和不同。
这些课程多以探索和研究为指向、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围绕老师选定的专题,在老师—学生、学生-学生间进行平等的互动与交流。
对同学们在掌握知识、开拓视野、合作精神、批判思考、交流表达、写作技能等诸多方面进行整体上的培养与训练。
这一教学形式起源很早,应用很广,现代各级教育领域都有采用,国内外诸多大学都有类似形式的课程。
二、新生研讨课的目标与定位开设新生研讨课是建立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研究性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推动名师上讲台。
1.教学目标使新生体验一种全新的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性教学的理念与模式,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新生研讨课
新生研讨课简介新生研讨课是大学生入学后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学习方法和职业规划等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新生研讨课的背景和目标,并讨论它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背景大学生入学后往往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变化。
他们独立生活,自由支配时间,面对各种学习任务。
然而,很多新生对大学生活和学习方法缺乏了解,很难适应这种新的环境。
为了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许多高校推出了新生研讨课程。
目标新生研讨课的目标是帮助新生顺利过渡到大学生活,提供他们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大学的学习方式和要求。
新生往往习惯于高中的教学方法,对于大学的学习方式不熟悉。
新生研讨课可以向学生介绍大学的学习特点,如课程设置、作业要求和考试形式等。
2.提供学习方法和技巧。
新生研讨课可以教授学生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如时间管理、阅读技巧和记忆方法等。
这些技能将帮助新生更好地应对学术压力和学习任务。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生活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新生研讨课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自我规划、目标设定和独立思考等。
这些能力对学生整个大学生涯和职业发展都非常重要。
4.引导职业规划。
新生研讨课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帮助他们了解不同的职业选择和就业市场需求。
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目标,学生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重要性新生研讨课对大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克服学术和生活上的困难。
通过学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新生可以更快地适应大量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新生研讨课培养了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时,他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复杂的学习任务,培养自己的兴趣,深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并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最后,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新生研讨课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学生可以更早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目标,掌握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新生研讨课课程简介
新生研讨课课程简介引言新生研讨课是大学生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新生平稳过渡到大学生活,并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技能。
本文将对新生研讨课程进行简要介绍,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等。
课程目标新生研讨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并提供基本学习和生活技能,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度过大学的第一年。
具体目标包括:1.提供必要的大学生活指导,帮助新生理解和适应大学的文化和价值观。
2.培养学习技巧,包括时间管理、学术写作、阅读和笔记等方面的技能。
3.提供生活技能培训,例如人际交往、自我管理、健康饮食和财务管理等。
4.帮助新生建立自信和良好的心理健康,以应对大学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课程内容新生研讨课的内容广泛涵盖了学习、生活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主题。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课程内容:学习技巧•时间管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并有效利用学习资源。
•学术写作和演讲技巧:学习撰写论文和进行有效演讲的技巧。
•阅读和理解课程材料: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生活技能•人际交往技巧:发展积极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自我管理:学习管理个人事务和制定目标的方法。
•健康饮食和锻炼:探索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了解基本的财务概念和理财技巧。
职业规划•性格与职业匹配:探索个人兴趣和才能,以确定适合的职业道路。
•实习和工作机会:了解实习和工作机会,并准备面试和职业发展计划。
•职业道德和职场礼仪:了解职业道德和职场礼仪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新生研讨课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学生被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
2.个人作业和小组项目:通过作业和项目,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和扮演角色,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演讲和展示:学生被要求进行演讲和展示,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
5.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大一新生研讨课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日期:2023年9月15日地点:学校图书馆报告厅主讲人:张教授主题:大学生活与自我成长二、课程内容1. 大学生活的本质张教授首先阐述了大学生活的本质。
他认为,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更是个人成长的过程。
它包括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形成等多个方面。
摘抄:“大学生活是一场自我探索的旅程,是个人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学会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大学学习的特点张教授接着分析了大学学习的特点。
他认为,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自主学习:大学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和启发。
(2)综合性:大学课程设置更加全面,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3)实践性: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摘抄:“在大学里,同学们要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未知领域。
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3. 大学生活规划张教授强调了大学生活规划的重要性。
他建议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1)学业规划: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2)能力提升:积极参加各类活动,锻炼自己的组织、沟通、团队协作等能力。
(3)兴趣爱好:发展个人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
摘抄:“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制定合理的学业规划,同时注重能力的提升和兴趣的培养。
”4. 人际关系处理张教授指出,人际关系处理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建议同学们:(1)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2)沟通协作:学会有效沟通,与同学、老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3)处理冲突: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维护和谐的人际环境。
摘抄:“在大学里,同学们要学会与人相处,尊重他人,善于沟通。
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中不断成长。
”5. 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张教授强调了心理健康和压力管理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新生研讨课介绍
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是一种以小班教学为特色的专为大学新生开设的研讨课程,它承继了seminar的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特征。
1959年始于哈佛大学,1998年,美国博耶本科教育委员会在其著名的《重建本科教学: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博耶报告)中提出改革本科教育的十项举措之一:对大一新生开设新生研讨课,构建探究式的一年级教学——“第一年最关键的一点应该是由有经验的教师所教授的小型讨论课。
讨论课应该围绕那些能够激励并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的主题进行,要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其在合作性的环境中通过探索进行学习。
”目前,美国大约有80%的大学和学院开设了大一学术研讨课程,新生研讨课已成为美国大学核心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生向大学学术角色的过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3年11月,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一种新的课型——新生研讨课。
此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重庆大学等大学相继开设。
一、什么是新生研讨课
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s)是由各学科领域的教授面向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小班研讨形式的课程。
其教学模式无论在授课方法、教学媒介、考核手段等诸多方面皆与惯常教学有很大突破和不同。
这些课程多以探索和研究为指向、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围绕老师选定的专题,在老师—学生、学生-学生间进行平等的互动与交流。
对同学们在掌握知识、开拓视野、合作精神、批判思考、交流表达、写作技能等诸多方面进行整体上的培养与训练。
这一教学形式起源很早,应用很广,现代各级教育领域都有采用,国内外诸多大学都有类似形式的课程。
二、新生研讨课的目标与定位
开设新生研讨课是建立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研究性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推动名师上讲台。
1.教学目标
使新生体验一种全新的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的研究性教学的理念与模式,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为新生创造一个在合作环境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实现名师与新生的对话,架设教授与新生间沟通互动的桥梁,缩短新生与教授之间的距离,对学生各个方面进行整体的综合培养和训练。
2.课程定位
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设的课。
它与一般意义上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仅让新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新生体验认知过程,强调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充分参与和交流,启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新生研讨课课程模式
1.课程内容与教师
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内容多是教师自己多年教学、科研经验的总结,既有经典内容,也有新问题,涉及众多领域和交叉学科。
有的可能已有答案,但也许不是唯一,还需突破;有的可能尚无答案,需要探索。
基本做到依托经典,追踪前沿,少有固定教材。
任课教师由热爱本科教学、学术造诣较高的知名教授担任。
2.教学对象
面向全校一年级学生。
为利于学生在不同学术领域拓宽视野,一般不限定选课学生的院系和专业。
为保证小组讨论效果,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限定在8-30 人。
各门课程的具体人数由任课教师确定。
3.主要教学方式
在教师的主持下,围绕师生共同感兴趣的专题,进行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口头及协作训练。
以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以小组方式边学习、边讨论。
根据需要,可以安排实验、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
要求教授上课期间定期与学生见面,指导学生学习和研究。
其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确定,一般不采用书面考试方式,而代之以灵活多样的综合考核方式。
4.学时、学分
课内总学时一般为16或32,学分数为1或2。
修读学分可归入培养计划中创新创业类博雅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