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六十年的交通工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以后,西南交通大学在2000年研制的世界第一辆人 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世纪号”以及后来研制的载人常温 常导磁悬浮列车“未来号”等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 和充分肯定。“
“和谐号”动车组
2008年4月11日,时速35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下线。当日,中国国产时速 350公里CRH3“和谐号”动车组在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 司下线,标志着中国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取得又一重大成果。中国也由此成 为世界上仅有几个制造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移动装备的国家之一。
80年代:自行车王 国的诞生
从70年代末开始,我国实施 了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理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一批批的非国有企业如 雨后春笋般产生了。 北以环渤海为主,南以长三 角为主的两大自行车生产基 地渐渐产生了。“北有飞哥, 南有永久”,这是人们对自 行车品牌的评价。那个时候 的自行车流就像现在的汽车 流一样,那个时候我们国家 也被称为自行车的王国。
90 年 前 的 盘 山 公 路
20年代-40年代
20世纪20年代初,是各种交通工具最为 混杂的年代,“马路上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 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 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千 上万的行人”。新与旧、快与慢,并驾齐驱, 蔚为大观。
Hale Waihona Puke 50年代: 人力、畜力是主力
80年代 黄色“面的”
出租车被称为“城市名片”,从20世纪80年代的黄色“面的”流行,跨越到 现在舒适安全的伊兰特、索纳塔,北京的名片实现了几代飞跃。
90年代:
疯狂摩托车的诞生
从沿海到内地,摩托车 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 大大小小的城市中诞生 了。从木兰到轻骑,从 嘉陵到幸福……你还记 得那个冒着黑烟,隆隆 作响的“铁马”吗?
靠步行,和封建社会没什么两样儿,当 时,百姓出门通常都是步行或是坐马车 等。
其实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自行车对于 人们来说尚属家庭财产中的“大件”,要 省吃俭用才买得起。
50年代末新突破:无轨电车(1959年)
刚解放时,北京的电车业已 濒临瘫痪。当时北京的城市 人口200万,而勉强行驶的电 车仅有49辆。到1956年,北 京的有轨电车达到240辆,运 营线路也由民国时期的6条增 加到9条,形成了有轨电车线 路网。但有轨电车自身存在 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噪音大, 速度慢,只能在轨道上行驶。 铁轨铺在繁华地区的马路上, 为后来的市政建设造成很大 的障碍。1959年3月10日,内 城的有轨电车全部停运,让 位给新出现的无轨电车。
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飞机这项交通工具的作用被 发挥出来。依托突飞猛进的空中走廊,国人与世界的联 系更加紧密。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 国。
世界最大的豪华游轮“独立之海”号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 逐渐萎缩。有的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新世纪:
在党的新一代领导人的领导下,改革之风吹进门,中国人 民都精神……中国富裕强大了,老百姓口袋里的钱也多了 起来。于是,汽车渐渐成了主流的交通方式。
无障碍出租车
从“面的”到夏利、富康、捷达、现代各种车型的更新换代, 又到混合动力、无障碍出租车上路,通过出租车的变迁,可 以看到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城市发展的变化,北京市民生 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图为2008年9月3日,路人好奇地观看停 在路边的新型无障碍出租车。
从油灯到电灯,从牛尾辫到梨花头,从长袍马褂到个性百搭, 从马车到飞机动车,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今已经90周年。回顾这 90年,人们的穿衣打扮、出行工具、日常用品、生活方式、审 美标准……“南方舟楫,北方马车”,是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 而随着百年来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变革,中国的交通运输方式 开始发生了质的变革。
火车的出现( 1987年 )
图为1987年,北京永定门车 站的进京打工人流。按照 2006年通过的《铁路十一五 规划》显示,到2010年主要目 标为:建设新线17000公里,其 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建设既 有线复线8000公里,既有线电 气化改造15000公里。十一 五期间的铁路投资规模为 1.25万亿。截止08年底,国 务院批复的铁路投资额已经 达到两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 的投资超过了1.2万亿元。
70年代: 公交交扔下煤气包
60年代,国内的公交车并不 普及,再加上国内石油资源 非常紧张,公交车顶上要有 一个大的煤气包,样子很是 滑稽。60年代末期,上海客 车厂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辆公 共汽车,中国渐渐的走出了 需要从东欧国家进口公交车 的历史。随着大庆等一大批 油田的发现,中国摘掉了贫 油国的帽子,中国的公交车 也摘掉了煤气包的顶子。
建国初期,留给国人的是一个百废待兴 的烂摊子,国家的工业很贫瘠,国家的 石油也很贫瘠…… 马车、自行车、步行,人力畜力是那个 时代主要的交通方式。别小看马车和自 行车,那可不是一般人想有就有的交通 工具。一个生产队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或 许是一辆马车,一家单位或许也才只有 几辆自行车。
建国初期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
60年代: 货车成了人民的宠儿
自从50年代末一汽生产出了第一 辆大货车开始,国人的出行方式 开始有了渐渐的改变。那个时候 的货车不仅仅是运输货物,还要 承载着人员的运输。你还记得早 期的电影么,人们挤在大货车的 车厢上,或者坐在货物上……
地铁的诞生(1965年)
1965年7月1日,新中国第 一条地下铁道———北京 地下铁道正式开工。第一 期工程从北京火车站至石 景山苹果园,全长23.6公 里,设有17座车站和一座 地面车辆段。当时按照 “战备为主,兼顾城市交 通”的主导思想,全部采 用敞口放坡明挖浅埋的施 工方法,埋深一般为3至5 米,最深达13米。洞体为 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护能 力极强。 1969年9月20日地 铁一期工程建成通车, 1984年9月地铁二期工程— ——环城地铁正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