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工程设备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成立工程设备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随着,铁路、公路建设,水力事业,军工事业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这必将带动盾构机的发展。我国盾构机市场十分广阔。然而当前,我国盾构机行业的现状是发展无序,行业不规范。由于盾构机应用范围广泛,涉及的上级管理部门分散,这导致盾构机市场需求的具体的真实数据难以统计,行业出现一拥而上的局面。

xxx有限公司由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科技发

展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540.0 万元,占公司股份64%;B公司出资300.0万元,占公司股份36%。

xxx有限公司以盾构机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有限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

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5397.9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261. 60万元,占总投资的78.95%;流动资金1136.35万元,占总投资的21.0 5%。

根据规划,xxx有限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8660.00万元,总成本费用6606.10万元,税金及附加103.18万元,利润总额2053 .90万元,利税总额2440.38万元,税后净利润1540.43万元,纳税总额

899.96万元,投资利润率38.05%,投资利税率45.21%,投资回报率28. 54%,全部投资回收期5.00年,提供就业职位150个。

2009年之前,我国大约有85%的盾构掘进机依赖进口。其中,占据欧洲大半市场份额的德国海瑞克,以产量1670台居世界首位的三菱重工,以及拥有多个品牌的德国维尔特的表现最为抢眼。其中海瑞克就占据国内盾构机市场的70%以上。中国企业若不能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盾构的“话语权”将掌握在外资手里。

第一章总论

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

(一)公司名称

xxx有限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

(二)注册资金

公司注册资金:84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

xxx有限公司由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科技发

展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540.0 万元,占公司股份64%;B公司出资300.0万元,占公司股份36%。

(四)法人代表

任xx

(五)注册地址

某某产业基地(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

(六)主要经营范围

以盾构机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

xxx有限公司由A公司与B公司共同投资组建。

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有限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

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说明

根据规划,依托某某产业基地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盾构机为核心的产业示范项目。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备较大长期增长空间。世界主要发达城市人均城轨长度为0.39千米/万人,我国主要城市人均城轨长度为0.12千米/万人,其中北上广深人均城轨长度为0.22千米/万人,与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总的来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存在巨大的成长空间。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国转变“不平衡、不充分”的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制造业,支撑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水平、智能化等方面与世界顶尖制造业尚存差距,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第二章公司组建背景分析

一、盾构机项目背景分析

2009年之前,我国大约有85%的盾构掘进机依赖进口。其中,占据欧洲大半市场份额的德国海瑞克,以产量1670台居世界首位的三菱重工,以及拥有多个品牌的德国维尔特的表现最为抢眼。其中海瑞克就占据国内盾构机市场的70%以上。中国企业若不能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盾构的“话语权”将掌握在外资手里。

中国盾构一发不可收拾。2004年10月,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行号”地铁盾构样机。2006年底,“先行2号”盾构在沪制造安装完成并正式下线,首次实现了国内地铁盾构的批量生产。2008年4月,依托“863”计划,由中铁隧道集团隧道设备制造公司牵头研制的复合盾构“中国中铁1号”下线,成功地实现了从“造中国人自己的盾构”跨越到“造中国最好的盾构”这一梦想。2009年9月,一台直径为11.22m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直径泥水盾构“进越号”成功贯穿上海打浦路隧道复线工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具备大直径泥水盾构自主设计、制造和施工技术的盾构大国行列。

“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龙,入地有盾构”。从2009年至今,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给予了盾构制造企业技术足够的实践案例及数据支持,盾构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盾构行业经过多年的合纵连横,铁建重工、中铁装备、中交天和、三三工业等已成为中国盾构企业中的佼佼者。

通过不断努力,如今,我国已全面掌握盾构机的核心制造技术。我国已启动掘进机器人的研发,中国盾构机正朝着智能化方向迈进,所谓智能化就是将传感技术和检测技术加入其中,包括人工操作向智能化操作转变,实现机械化和信息化的集成,以达到盾构的智能化。

另一方面,我国各地复杂不一的地质情况既给了盾构施工企业攻坚啃难的机遇,也同时促进了盾构施工的技术发展。许多企业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试验,并获得了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成果。如双模式盾构机、整体式滚刀、滚刀工作状态无线检测和传输、冷冻式刀盘、主驱动高承压系统、伸缩摆动式主驱动、大直径盾构机常压换刀、钢套筒盾构始发和接收、衡盾泥开挖面稳定技术、复合地层盾构施工隐蔽岩体环保爆破等新技术和新的施工工艺,使得国内盾构施工异彩纷呈。未来的盾构掘进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会最大限度的避开地质风险,中国盾构机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掘进机器人”。目前,已经在做这方面的规划,国内的厂家已在开展掘进机器人的研发和试验。

很快,有着中国基因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将追随“盾构家族”成员的步伐,大步走向世界。建设现代、文明的大城市离不开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的支撑。未来的中心城市和跨江越海隧道都更迫切需要大型盾构,所以中国除了中小盾构批量出口之外,未来“一带一路” 一定会把这样的技术和装备能力批量出口,走向国际市场。培育大规模出击国际市场的能力是所有盾构机制造企业的全球性机遇。同时,在商业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