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枯萎病介绍和防治
大叶黄杨枯死原因及方案对策
![大叶黄杨枯死原因及方案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94294c4b14e852458fb57a4.png)
大叶黄杨枯死原因及方案对策摘要:以永济市舜都大道大叶黄叶为例,永济市舜都大道始建70年代,原栽植的法桐至今已有30多年了,树木的胸径达80—1.2米不等,树高15米—20米不等。
由于2007年该市实施城建质量提升工程,将法桐树下栽植大叶黄杨,以此来提升绿化品位和档次。
经过几年时间的养护,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苗木死亡,直接影响景观效果。
关键词:分析死亡原因;解决问题对策Abstract: Illustrated by the euonymus japonicus planted on the Shundu Road of Yongji City, The Shundu Road of Yongji City was built in the 1970s, and the originally planted platanus orientalis has been more than 30 years with trees diameter of 80-1.2 m, height of 15 meters -20 meters. In urban construction quality upgrading project in 2007, planting euonymus japonicus below platanus orientalis is to improve the green level and style. After several years of maintenance, a large number of seedling die every year,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landscape effect.Key words: death causes analysis; solution1、基本情况舜都大道南段全长2660米,栽植行道树法桐共计472株,栽植绿化带共计126条,宽2.3米,总长1904.1米,面积为4379.43平方米。
大叶黄杨的枯萎病
![大叶黄杨的枯萎病](https://img.taocdn.com/s3/m/5553d4d7e518964bce847c4e.png)
大叶黄杨的枯萎病
大叶黄杨枯萎病是近年来大叶黄杨的常见病害,其特点是发病猛,传染速度快,对绿化效果影响大。
发病症状:
枯萎病是大叶黄杨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枯死。
一、二年生枝条受害最严重,初期茎部变为褐色,叶片失绿,嫩梢下垂,叶不脱落,后期茎部受害部位变黑,皮层皱缩,内皮组织腐烂,生有许多细小的艷(yan)小菌核,随着气温的升高,受害部位迅速发展,病菌侵入木质部,导致全株死亡。
发病规律
病原为存在于土壤中的镰刀菌。
病菌多从根部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植株。
一般5月中旬开始发病,七、八月为发病高峰期,有的植株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一周。
防治措施
在发生病害时,可以用格润根竟+蓝菲一号兑水灌根,在治疗病害的同时提高植物的抵抗能力。
黄杨白绢病
发病症状:
茎或叶基部靠近土壤的地方变褐、腐烂,经几天阳光曝晒在病部及土壤表面出现白色绢丝状的菌丝体,呈放射状在根际土壤中延,后期在接近地表,根茎长出褐色,油菜籽状小菌核,常造成全株死亡。
叶部表现为先发暗而后失绿,最终变黄干枯。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形式在土壤中越冬(菌核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能在土壤中存活5至6年) ,第二年条件适宜菌核萌发长出菌丝,在土中蔓延,从植株基部侵入而
使其发病。
防治措施
在发生病害时,可以用格润枝音兑水喷茎或叶基,然后用生根液和根腐灵兑水灌根或直接撒施土壤,治理在土壤越冬的病菌。
大叶黄杨病虫害及防治和治疗
![大叶黄杨病虫害及防治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d67e9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2.png)
炭疽病防治
农业防治
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 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天喷施1次,连喷3-4次。
根腐病防治
农业防治
加强肥水管理,避免积水。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病株根部。
防治策略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栽培管 理、定期喷洒药剂、生物防治等。
防治意义
有效控制大叶黄杨病虫害的发生和蔓 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观赏价值。
02
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叶斑病防治
农业防治
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 液,或25%丙环唑乳油500倍液,间隔7-10天喷施1次,连喷3-4次。
定期修剪,保持树体通风透光
要点一
定期修剪
要点二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对大叶黄杨进行定期修剪,去除病枝、弱枝,保持树体通 风透光。
通过修剪,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概率。
05
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药物,避免药物残留问题
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
01
在选择农药时,应优先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以减
03
推动智能化监测与预警 系统建设,提高防治效 率
0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全球性病虫害 挑战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6
总结与展望:未来大叶黄杨病 虫害防治方向与挑战
总结
当前大叶黄杨病虫害 防治取得显著成果
大叶黄杨病虫害
![大叶黄杨病虫害](https://img.taocdn.com/s3/m/9736a26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a.png)
大叶黄杨病虫害大叶黄杨病虫害前言病害1. 黄杨叶片凋落病病因:黄杨叶片凋落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是由于叶片上的病菌感染导致叶片发生凋落。
症状:叶片开始从叶尖逐渐出现黄化、枯萎,然后整片叶片逐渐凋落。
防治措施:采取合理的修剪措施,及时清除感染的枯叶和凋落的叶片,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良好,避免叶片湿度过高。
2. 黄杨叶斑病病因:叶斑病由真菌引起,常在潮湿环境下发生。
症状:叶片出现不规则的斑点,初期为黄色,逐渐扩大变为褐色,严重时叶片会提前凋落。
斑点表面会有黑色霉菌形成。
防治措施:在植株生长期及时进行施肥,保持植株的正常生长顺序。
保持植株周围的卫生环境,定期清除落叶和病斑叶片。
虫害1. 大叶黄杨盾蚧特征:盾蚧幼虫体色淡黄,成虫体色为灰绿色,躯干呈盾状。
症状:幼虫寄生在大叶黄杨叶片的背面,摄取叶片的汁液,造成叶片黄化,甚至萎缩。
成虫则寄生在树干上,群体繁殖,粪便会覆盖树干。
防治措施:可使用对盾蚧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应注意使用时遵循标签说明,保证安全使用。
2. 大叶黄杨叶蝉特征:成虫体型较小,呈椭圆形,体色为绿色,触角较长。
症状:叶蝉的幼虫以叶片为食,造成叶片上出现斑状或线状的损伤。
成虫则以吸取植物的汁液为生,导致叶片黄化、干枯。
防治措施:可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捕食性昆虫。
也可使用针对叶蝉成虫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预防措施1. 选用健康的大叶黄杨苗木种植,保证初始健康;2. 定期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控制病虫害的发生;3. 经常清理栽培区周围的落叶、病斑叶和虫卵等;4. 注意植株的养分供应、水分管理,保持植株的健康状态。
以上是大叶黄杨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的简要介绍。
在种植大叶黄杨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植株的健康状况,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黄杨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黄杨病虫害的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0438d1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8.png)
黄杨病虫害的防治方法黄杨是一种常见的园林绿化植物,它的叶子呈现出深绿色,枝干修剪后可以形成各种美丽的造型。
但是,黄杨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其生长和美观度。
因此,黄杨的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
一、黄杨的常见病害1. 黄杨炭疽病黄杨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黑色小点,逐渐扩大形成黑色斑点,最终导致叶片枯萎。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病叶,保持通风透气,使用炭疽病防治剂喷洒。
2. 黄杨叶枯病黄杨叶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黄化、枯萎、干枯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病叶,保持通风透气,使用叶枯病防治剂喷洒。
3. 黄杨根腐病黄杨根腐病是由土壤中的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根部腐烂,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黄化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避免过度施肥和浇水,使用根腐病防治剂浇灌。
二、黄杨的常见虫害1. 黄杨天牛黄杨天牛是黄杨的主要害虫之一,它的幼虫会在黄杨的树皮下钻洞,导致树皮脱落、树干变形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被害部位,使用天牛防治剂喷洒。
2. 黄杨蚜虫黄杨蚜虫是黄杨的另一种常见害虫,它会在黄杨的叶片上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卷曲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被害部位,使用蚜虫防治剂喷洒。
3. 黄杨叶螨黄杨叶螨是一种微小的害虫,它会在黄杨的叶片上产生白色细丝,导致叶片变黄、干枯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被害部位,使用叶螨防治剂喷洒。
三、黄杨的防治方法1. 加强管理黄杨的病虫害防治首先要加强管理,保持植株的健康状态。
要定期修剪、清除病叶、保持通风透气,避免过度施肥和浇水。
2. 使用防治剂黄杨的病虫害防治还可以使用防治剂,如炭疽病防治剂、叶枯病防治剂、根腐病防治剂、天牛防治剂、蚜虫防治剂、叶螨防治剂等。
使用防治剂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避免过量使用。
3. 生物防治黄杨的病虫害防治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引入天敌、使用生物农药等。
生物防治的优点是对环境友好,不会对人体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大叶黄杨病虫害防治和日常养护管理要点
![大叶黄杨病虫害防治和日常养护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bc20f5258f5f61fb73666b8.png)
大叶黄杨主要病虫害防治和日常养护管理要点一、生活习性:大叶黄杨属无患子目黄杨科植物。
灌木或小乔木,花期3-4月,果期6-7月。
喜光,稍耐阴,有一定耐寒力,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微碱土壤中均能生长,在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迅速,分枝也多。
常见品种有金边大叶黄杨,银边大叶黄杨、北海道黄杨、金心大叶黄杨等。
二、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炭疽病、白粉病、煤污病、立枯病、蛾类、红蜘蛛、蚧壳虫、天牛、绢野螟等。
1、大叶黄杨叶斑病,也称大叶黄杨褐斑病。
症状:为害大叶黄杨的嫩叶、老叶,发病初期,叶上有黄色小斑点,渐渐地变为黄褐色斑,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有浅褐色同心轮纹,边缘深褐色稍隆起,病斑内密生细小黑色霉点。
病斑透过背面,只是背面颜色比正面稍浅。
病斑干枯后与健部裂开,直至形成穿孔。
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枯黄脱落。
一般6月份开始侵染,7~8月份为侵染盛期,在8月中旬出现症状,8月中下旬至9月份发病严重,病斑扩大,出现落叶。
发病的轻重与气温及降雨的多少有直接关系,一般高温多雨霉湿的年份发病严重。
防治措施:用光合素+扫斑800倍喷雾,连续2次,间隔7天。
避免栽植过密,透气,可以减少发病几率。
2、大叶黄杨枯萎病大叶黄杨枯萎病是近年来大叶黄杨的常见毁灭性病害,其特点是发病猛,传染速度快,对绿化效果影响大。
症状:患病的大叶黄场最初只是个别枝条的上部叶片青干失水,继而整个枝条和全株叶片枝条呈青枯失水状。
发病后期,叶片呈黄白色,染病严重的会导致植株死亡。
病原为存在于土壤中的镰刀菌。
病菌多从根部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植株。
一般5月中旬开始发病,七八两月为发病高峰期,有的植株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一周。
防治措施:用地彩1500倍灌根,再用光合素+四霉素1000倍喷雾。
3、大叶黄杨茎腐病:是大叶黄杨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枯死。
一二年生枝条受害最严重,初期茎部变为褐色,叶片失绿,嫩梢下垂,叶片不脱落,后期茎部受害部位变黑,皮层皱缩,内皮组织腐烂,生有许多细小的黑色小菌核,随着气温的升高,受害部位迅速发展,病菌侵入木质部,导致全株死亡。
大叶黄杨枯萎病怎样防治和治疗
![大叶黄杨枯萎病怎样防治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24e960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9.png)
大叶黄杨枯萎病怎样防治和治疗汇报人:日期:•大叶黄杨枯萎病概述•防治策略与措施•治疗方法与技术目录•预防措施与建议01大叶黄杨枯萎病概述大叶黄杨枯萎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危害大叶黄杨的叶片和枝条。
定义初期叶片出现黄化、萎蔫现象,逐渐扩展到整个植株。
叶片失去光泽,枝条变软,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症状定义与症状大叶黄杨枯萎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土壤质量、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
如土壤贫瘠、排水不良、空气湿度大等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大叶黄杨枯萎病的病原菌主要通过土壤传播,也可通过灌溉水、雨水等传播。
发病原因与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发病原因大叶黄杨感染枯萎病后,叶片黄化、萎蔫,光合作用受阻,植株生长缓慢。
生长受阻产量下降品质下降枯萎病严重时,大叶黄杨的产量会明显下降,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感染枯萎病的大叶黄杨品质变差,叶片失去光泽,枝条变软,观赏价值降低。
030201对大叶黄杨生长的影响02防治策略与措施在苗木调运过程中,应加强对大叶黄杨的检疫,防止带病植株的传播。
严格控制苗木调运定期对大叶黄杨进行病情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情的扩散。
建立病情监测制度加强检疫与监管合理施肥与浇水根据大叶黄杨的生长需求,合理施肥,保证植株营养均衡。
适度浇水在浇水过程中,要注意浇水量和浇水频率,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部病害。
定期修剪对大叶黄杨进行定期修剪,去除病弱枝条,保持植株健康。
清理病枝一旦发现病枝,应及时清理并销毁,防止病情扩散。
定期修剪与清理病枝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手段防治大叶黄杨枯萎病。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但要注意药剂的使用方法和浓度,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03治疗方法与技术了解和识别大叶黄杨枯萎病的症状,包括叶片失去光泽、变黄或棕色,枝条萎缩,甚至整株死亡等。
观察症状收集相关信息,如种植环境、施肥情况、近期是否有异常天气等,以帮助确定枯萎的原因。
大叶黄杨枯萎病防治技术
![大叶黄杨枯萎病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7b7006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a.png)
大叶黄杨枯萎病防治技术汇报人:日期:•大叶黄杨枯萎病概述•防治技术措施•预防与控制策略目录•防治技术应用与效果评估01大叶黄杨枯萎病概述大叶黄杨枯萎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危害大叶黄杨的叶片和枝条。
定义初期叶片出现黄化、萎蔫现象,逐渐扩展到整个植株。
病株生长缓慢,叶片枯黄,枝条干枯,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症状定义与症状大叶黄杨枯萎病主要由真菌引起,如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等。
病菌通过土壤、水流等传播途径侵染植株。
该病多发生在高温、高湿、排水不良的环境下。
春季和夏季是发病高峰期,秋季也有发生。
植株生长不良、抗病能力弱时易感病。
发病原因与规律发病规律发病原因危害程度与影响大叶黄杨枯萎病对大叶黄杨的生长和观赏价值造成严重影响。
一旦发病,病株生长缓慢,叶片枯黄,观赏价值降低。
若不及时防治,病情会迅速蔓延,导致大片植株死亡。
影响大叶黄杨枯萎病的危害不仅影响园林景观效果,还可能造成经济损失。
对于园林部门和种植户来说,及时防治该病是保障大叶黄杨健康生长和观赏价值的关键措施。
02防治技术措施选择对大叶黄杨枯萎病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及时排水,避免土壤积水,降低病原菌的繁殖条件。
加强栽培管理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集中销毁,减少病原菌的传播源。
清除病株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捕食性螨等,控制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保护天敌选用对大叶黄杨枯萎病具有防治作用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井冈霉素、农抗120等。
生物农药防治在播种或移栽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
土壤消毒药剂灌根喷雾防治在植株发病初期,用适当的化学药剂进行灌根处理,杀死病原菌并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在植株发病高峰期,用适当的化学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控制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03020103预防与控制策略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加强对大叶黄杨种苗的检疫,防止带病种苗的传入和扩散。
建立病情监测网络定期对大叶黄杨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
大叶黄杨几种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大叶黄杨几种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5f6de8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f.png)
大叶黄杨几种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大叶黄杨是常见的园林景观树种之一,广泛应用于公园、广场、路边绿化等场所。
然而,在生长过程中,它也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困扰,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美观度。
本文将介绍大叶黄杨几种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一、病害1. 叶枯病叶枯病是一种感染大叶黄杨叶片的真菌病害。
感染后,叶端开始枯黄并向下蔓延,最终全株叶片萎蔫死亡。
引起此病害的真菌为吸叶革菌和其它无性菌。
防治方法:① 移植健康的大叶黄杨苗木。
② 保持环境卫生,清除叶片、枯枝等杂物。
③ 药物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以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福美双德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
2. 煤斑病煤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病因为真菌,主要以叶片为害。
病害初期,形成不规则黑褐色病斑,随后逐渐扩大,严重时病斑互相连接,形成大面积黑斑,严重影响木本植物的美观度。
防治方法:① 及时清除落叶,避免叶片叠加覆盖。
② 保持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增加植物的光照和空气流通,以减缓病害的发生。
③ 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乙硫菌灵水分散粒剂用于喷雾防治。
二、虫害1. 咀嚼叶缘的蛀虫蛀虫是大叶黄杨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们以成虫和幼虫的形式出现。
成虫咬叶子空心,而幼虫则嚼食叶缘,造成大面积叶子食损。
防治方法:① 手动捕捉和清除成虫和幼虫。
② 悬挂黄色粘贴纸,利用光吸引和附着杀死虫子。
③ 在发现虫害早期,可以使用50%氯虫硫磷乳油或40%磷有机乳剂进行喷雾防治。
2. 银叶蚜银叶蚜是一种吸食大叶黄杨植物汁液的小型昆虫,它们通常生长在植物的叶片上,导致叶片变黄、弯曲、卷缩和伸长。
多个银叶蚜聚集在一起,容易诱发病毒传播和蜜露漏滴。
防治方法:① 手动清除银叶蚜。
② 使用辅酶A和斑驳双杀等残杀类药剂,用于喷洒此类害虫区域。
综上所述,大叶黄杨病虫害带来很大的危害。
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预防病虫害,清理环境、加强肥料、保持植物健康,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繁殖。
发生病虫害时,要及时选用有效的药剂进行防治,充分掌握常见病虫害的特点、喷药技能和生态环保原则。
济南园林植保信息---大叶黄杨立枯病枯萎病--冬青卫矛5月整株枯死原因--冬青死亡原因分析
![济南园林植保信息---大叶黄杨立枯病枯萎病--冬青卫矛5月整株枯死原因--冬青死亡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2629b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5.png)
济南园林植保信息--大叶黄杨(冬青卫矛)整株枯死是何原因
您所看到的就是正在发生的。
近日在济南天桥区、市中区等大叶黄杨绿篱中出现零星的死棵,经过检查枝条无异常,并不是枝枯病、茎基腐病等导致,拔出来检查根系,发现根系无腐烂迹象,但是无新根,整株失水最后干枯死亡。
对整片大叶黄杨绿篱进行观察,从5月上旬到现在,数量从一两棵,扩展到十几棵,同时发现有白粉病等危害。
这个叫大叶黄杨立枯病,也有叫大叶黄杨枯萎病的,应属于一种病害。
大叶黄杨立枯病(枯萎病):最初叶片出现失水青枯,枝条失水皱缩,最后整株枯死。
主要危害是土传病害,侵染根系,导致毛细根失去吸收能力,逐渐枯死,由于无水分营养供应,地上部分失水干枯。
根系无腐烂情况,但是毛细根基本没有,根系呈现黄褐色。
济南在5月初发现,在5月20日观察,可以见到数量呈现增加趋势,未来6-8月份还会继续发生,并有加重危害的可能。
另外枝枯病、根腐病等其他病虫害危害也会加剧。
根据济南观察到的信息来看,土壤干旱或浇水不及时的区域、新栽一两年,或长势偏弱的更容易发生,因为拔出来时根系基本在土层十几厘米范围。
健壮植株根系都在20厘米以上。
所以根系浅,加上干旱等会加剧此病的发生。
二、防治措施:
1、每年4月中下旬,浇灌一次奇根或多福等预防。
2、及时检查,发现有枯萎的植株拔掉,及时进行土壤消毒杀菌,使用地彩、奇根、浩苗等浇灌2次。
3、干旱少雨时,及时补水。
4、夏季高温多雨时,及时排涝,防止根腐病发生,同样会导致整株枯死。
黄杨养护管理
![黄杨养护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4d27e6248d7c1c708a145be.png)
3.加强养护管理:选择排水良好、肥力适中的地块,以利于植株生长,增强树势,提高抗病性。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减少发病率。
4.化学防治:病原菌侵染初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此时对大叶黄杨进行药物防治,可以很好的控制病害进一步发展,常见化学药剂有1%的波尔多液,75%的托布津1500 倍液,50%的多菌灵、75%的百菌清500倍液。化学药剂宜交替使用,每隔7至10天喷洒一次,连续2至3次效果好。
⑦在北方做好病弱苗的冬季防寒工作。
黄杨树抗寒力强,成株大树在-23.9℃的低温下还能保持绿色不落叶。但对于生产单位,在其幼苗期适当的冬季防护工作是有必要的,做好冬季防护可以加速苗木生长,提高苗木质量,为来年开春时苗木的迅速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严寒,空气干燥,如果对幼苗不加保护,黄杨树自身的抗寒性虽强,植株不会死亡,但其在秋季生长的“秋梢”由于木质化程度不高,会出现梢条,影响苗木生长高度;且来年春季苗木恢复生长较缓慢,不利于快速生产出高质量的成苗。
防治措施:
①严格进出苗制度,不从发病地区购进苗木,防止人为传播病害。
②此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所以土壤灭菌消毒是关键性措施。可用0.2%五氯硝基苯或福美双等与土拌匀后栽种,或按每平方米用药5至10克,加适量细土撒入土中。种植时尽量选用无病地块,同时应避免连作。
③地块要做到基本平整。在五月份开始控制浇水,使地表保持相对干燥,并增施磷钾肥。注意雨季排涝,雨后突然暴晴,要分次排尽积水,不要一次排净。
3、改善栽植环境,控制植株密度,促进通风透光,特别是扦插苗床.
4、预防期可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100倍,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
5、病害发生期用65%代森锌500至800倍液,或50%多菌灵、50%退菌特700倍至1000倍液、百菌清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1200 倍液,7 天至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次至4次,防效良好。
大叶黄杨常见的病害,您中招了吗?
![大叶黄杨常见的病害,您中招了吗?](https://img.taocdn.com/s3/m/d9ebea765727a5e9856a61f4.png)
大叶黄杨喜光,稍耐阴,有一定耐寒力,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微碱土壤中均能生长,在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迅速,分枝也多。
但养护不好,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病害。
大叶黄杨白粉病:大叶黄杨易受白粉病危害的是嫩叶和新梢,其最明显的症状是在叶面或叶背及嫩梢表面布满白色粉状物,后期渐变为白灰色毛毡状。
严重时叶卷曲,枝梢扭曲变形,甚至枯死。
自幼苗到生长期均可发病。
主要危害黄杨叶片,也危害茎。
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
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
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生长严重受影响。
防治措施:1.改善栽培条件,栽植点应较高、干燥、光照充足、不积水,土壤深厚肥沃。
2.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氮肥适量;注意抗旱排涝,使苗木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3.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叶。
搞好冬季清园工作,扫除病枝叶集中烧毁;生长期发现病叶病枝及时剪掉烧毁,可有效减少病害的初侵染菌源和再侵染菌源。
4. 冬季用劳恩格润佳多防治两次,间隔期一月。
大叶黄杨展叶期和生长期,尤其是4至5月和9至10月,可选用格润格润之星+破千菌兑水喷雾。
大叶黄杨炭疽病:危害症状:初期发病时病菌从叶片的叶肉侵入使病部出现褐色不规则斑点,开始湿腐状,病健界限不太明显,随病菌的发展,叶片上病斑部位枯黄,生出近同心轮纹状小黑点,直观看去分布很有规律。
致叶片提早脱落。
发病规律:温度高、湿度大时发病重,与夏季的降水量和空气湿度有很大关系。
干旱的年份发病轻,遇多雨年份危害加剧。
病菌主要借助病残体,依靠土壤风雨传播,通过枝干皮层裂缝入侵,每年四五月份开始发生,夏季危害加重,可造成整条绿篱带1/2植株的枯死。
防治措施: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修剪、施肥、灌水,提高植株抵抗力。
2、雨后及时排水,保持适当的温湿度。
黄杨树养殖场的病害防治技巧
![黄杨树养殖场的病害防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affddb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5.png)
黄杨树养殖场的病害防治技巧标题:黄杨树养殖场的病害防治技巧导言:黄杨树是一种常见的绿化树种,受到广大园艺爱好者和园林工作者的喜爱。
然而,在黄杨树的养殖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病害问题。
本文将介绍黄杨树养殖场的常见病害及相应的防治技巧,以帮助养殖人员更好地保护和照料黄杨树。
一、黄杨树常见病害1. 根腐病:- 症状:黄杨树根部发黑发臭,生长受限,易倒伏。
- 防治技巧:保证充足的排水条件,避免根部积水;合理控制施肥量,避免过度施肥;选用健康良好的苗木。
2. 锈病:- 症状:叶片表面出现黄褐色小斑点,随后变成红褐色锈斑,从而导致叶片枯萎。
- 防治技巧:及时清除病叶,避免病菌扩散;适量灌水,防止叶片湿润过久;使用含铜制剂进行喷洒,控制病菌生长。
3. 白粉病:- 症状:叶片表面出现白粉状物质,逐渐扩散,导致叶片变黄落叶。
- 防治技巧:注意保持植株间的通风良好;避免高温多湿的环境;使用含硫制剂进行喷洒,控制病菌繁殖。
4. 炭疽病:- 症状:树枝、叶片等部位出现黑色圆点,扩散后形成坑洞,影响观赏价值。
- 防治技巧:病变树枝及时剪除,避免病菌扩散;控制湿度,减少病菌繁殖;采用草铵霉素等药剂进行防治。
5. 竖皮病:- 症状:树干表面出现裂纹,逐渐脱皮,影响树木的健康生长。
- 防治技巧:保证树木的生长环境湿度,避免环境过于干燥;避免机械创伤,减少树皮剥落。
二、黄杨树病害防治技巧1. 定期检查:定期巡视黄杨树,注意观察叶片、树干和根系的状况,及时发现问题。
2. 预防为主:定期清除树下枯叶和病叶,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控制水肥管理,避免过度施肥和积水情况。
3. 保持通风:确保黄杨树所在区域的空气流通良好,避免高温多湿的环境,减少病菌的滋生。
4. 使用药剂:在防治病害时,可选用含铜或含硫的药剂进行喷洒,控制病菌的繁殖和扩散。
但要注意药剂的使用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5. 及时剪除:对于有病变的枝干和叶片,应及时剪除并销毁,避免病菌蔓延。
大叶黄杨几种常见病虫害
![大叶黄杨几种常见病虫害](https://img.taocdn.com/s3/m/2cdbbe2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1.png)
大叶黄杨几种常见病虫害
目 录
• 病害 • 虫害 • 防治策略与建议
01
病害
黄杨绢叶枯病
症状
受黄杨绢叶枯病感染的叶片会出现枯黄或褐色斑点,病斑通 常较小,但密集,病叶易脱落,严重时会导致树木死亡。
防治方法
及时修剪病枝,清除枯叶残枝,集中焚毁,减少病原体的传 播。同时可喷洒杀菌剂如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以预防病害 的发生。
防治方法
采用常规的杀虫剂如敌百虫、吡虫 啉等,在幼虫孵化期喷洒,可有效 防治。
杨树透翅蛾
分布与危害
杨树透翅蛾主要分布在北方地 区,以幼虫钻蛀杨树树干和枝 条,形成肿瘤和孔洞,影响杨
树的生长和发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为30-40毫米,前翅 褐色,后翅透明。幼虫体长约 为50毫米,头部褐色,身体多
为淡黄色。
加强科学防治和绿色防控
科学制定防治方案
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
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 环境。
加强宣传培训和社会参与
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病虫害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病虫害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加强技术培训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对病虫害的防治技能。
加强社会参与和监督
建立病虫害防治的社会参与机制
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 的格局。
加强监督和管理
加强对防治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同时,应加强对 环保、安全等方面的监管,确保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防治方法
在幼虫孵化期喷洒药剂如敌百虫、 杀螟松等,可有效防治。同时加强 林木的修剪和养护,减少虫害的发 生。
大叶黄杨病虫害
![大叶黄杨病虫害](https://img.taocdn.com/s3/m/8a8341f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7.png)
大叶黄杨病虫害【1】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大叶黄杨(scientific name)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以提供种植者参考和操作指南。
大叶黄杨是一种常见的常绿灌木,广泛用于园林绿化和盆景鉴赏。
然而,由于其生长条件特殊,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叶黄杨的常见病虫害和相应防治方法。
【2】大叶黄杨病害【2-1】病害一:青枯病【2-1-1】病害特征:青枯病是大叶黄杨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特征是叶片逐渐变黄、脱水、干枯,最终死亡。
患病的树木根部会出现溃烂和腐烂,树体出现衰弱现象。
【2-1-2】防治方法:及时清除患病树木,加强排水和通风,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
【2-2】病害二:锈病【2-2-1】病害特征:锈病是大叶黄杨的另一种常见病害,主要特征是叶片上出现黄色或红褐色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形成锈色斑。
重病时,叶片会脱落,枝干和树干也出现裂开症状。
【2-2-2】防治方法:及时清除患病的叶片和枯枝,加强喷洒杀菌剂,保持适宜湿度。
【3】大叶黄杨虫害【3-1】虫害一:黄杨蚜虫【3-1-1】虫害特征:黄杨蚜虫是大叶黄杨常见的害虫之一,在春季和夏季较为活跃。
蚜虫寄生在叶片的背面,并吸取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弯曲和卷曲,叶片表面出现粘液和黑色霉斑。
【3-1-2】防治方法:定期检查叶片,发现虫害即时清除虫害部分,并喷洒杀虫剂,注意保持植物健康。
【3-2】虫害二:地栓蛆【3-2-1】虫害特征:地栓蛆是大叶黄杨的土壤害虫,蛆体白色,寄生在根系附近,破坏根系的正常生长。
植株表现为叶片变黄,树势衰弱,易感染病害。
【3-2-2】防治方法:加强土壤管理,定期除草,注意保持通风和排水,使用合适的土壤杀虫剂进行处理。
【4】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相关附件,供参考和使用:(列出相关附件,并附上文件名称、格式等信息)【5】法律名词及注释(根据实际需要列出与本文档有关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6】文档结束。
黄杨病害大全
![黄杨病害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9927b9849649b6648d74765.png)
黄杨常见病害大叶黄杨的枯萎病大叶黄杨枯萎病是近年来大叶黄杨的常见病害,其特点是发病猛,传染速度快,对绿化效果影响大。
发病症状:枯萎病是大叶黄杨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枯死。
一二年生枝条受害最严重,初期茎部变为褐色,叶片失绿,嫩梢下垂,叶不脱落,后期茎部受害部位变黑,皮层皱.缩,内皮组织腐烂,生有许多细小的艷小菌核,随着气温的升高,受害部位迅速发展,病菌侵入木质部,导致全株死亡。
发病规律病原为存在于土壤中的镰刀菌。
病菌多从根部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植株。
一般5月中旬开始发病,七八两月为发病高峰期,有的植株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一周。
防治措施在发生病害时,可以用劳恩格润根竟+蓝菲一号兑水灌根,在治疗病害的同时提高植物的抵抗能力。
黄杨白绢病发病症状:茎或叶基部靠近土壤的地方变褐、腐烂,经几天阳光曝晒在病部及土壤表面出现白色绢丝状的菌丝体,呈放射状在根际土壤中延,后期在近地表茎长出褐色,油菜籽状小菌核,常造成全株死亡。
叶部表现为先发暗而失绿最终变黄干枯。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形式在土壤中越冬(菌核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能在土壤中存活5至6年) ,第二年条件适宜菌核萌发长出菌丝,在土中蜒,从植株基部侵入而使其发病。
防治措施在发生病害时,可以用劳恩格润枝音兑水喷茎或叶基,然后用破千均兑水灌根,治理在土壤越冬的病菌。
黄杨白粉病白粉病主要危害大叶黄杨的叶片,病斑多分布于叶面,产生白粉霉斑;病害严重时,叶背和新梢也可发生,导致叶片皱缩畸形,新梢扭曲,萎缩停长,并引起落叶枯稍。
发病初期,在叶片上散生许多白色圆形小斑,随着病斑逐渐扩大,相互愈合,成为不规则的大斑,甚至占据全部叶面。
如将病斑表面白色粉层抹去时,在发病部位呈现黄色圆斑。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即灰色膜状菌层)在大叶黄杨的被害组织内或芽鳞间越冬。
翌春在大叶黄杨展叶和生长期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感染,成为病害初次侵染的菌源。
病菌在寄主枝叶表面寄生,产生吸器深入表皮细胞内吸收养分,每年春夏季和秋季产生大量孢子多次侵染叶片和新梢。
大叶黄杨的枯萎病
![大叶黄杨的枯萎病](https://img.taocdn.com/s3/m/fd91599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f.png)
土壤传播
病原菌可随土壤中的病残 体和土壤中的其他生物进 行传播,特别是连作土地 更容易发生病害。
雨水传播
在多雨季节,病原菌可随 雨水流动,从发病植株传 播到健康植株,导致病害 的扩散和蔓延。
昆虫传播
一些昆虫如线虫、蝇类等 可以携带病原菌,并在植 株之间传播,导致病害的 扩散和蔓延。
04
大叶黄杨枯萎病的防治方 法
评估防治效果的时间标准包括
防治措施实施前后的对比,不同防治措施之间的横向对比等。
防治效果的比较分析
比较不同防治措施的效果
通过比较不同防治措施的防治效果,可以找出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
比较不同品种的抗病性
通过比较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可以找出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为今后 的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比较不同年份的发病情况
症状表现
01
02
03
叶片黄化
大叶黄杨的叶片出现黄化 现象,通常从叶尖或叶缘 开始,逐渐向叶片内部扩 展。
枝条枯萎
随着病情的加重,大叶黄 杨的枝条逐渐出现枯萎现 象,失去水分和养分供应 。
植株死亡
严重的大叶黄杨枯萎病会 导致植株死亡,影响植物 的正常生长和观赏价值。
影响因素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大叶黄杨枯萎病发生 的重要因素之一,如高温、干旱 、湿度过大等都可能有利于病害
通过比较不同年份的发病情况,可以找出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为 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防治效果的可持续性考虑
考虑防治方法的可持续性
01
在选择防治方法时,应尽量选择环保、可持续的防治方法,如
生物防治等。
考虑抗药性的可持续性
02
在选择农药时,应尽量选择不产生抗药性的农药,以保证防治
大叶黄杨枯萎病如何防治
![大叶黄杨枯萎病如何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702c2bd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6b.png)
大叶黄杨枯萎病如何防治
大叶黄杨枯萎病是近年来大叶黄杨的常见病害,其特点是发病猛,传染速度快,对绿化效果影响大。
这种病虽然顽固,若能采取正确措施,针对病原,多管齐下采取措施还是能够取得令人满意防治效果的。
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大叶黄杨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大叶黄杨枯萎病症状:患病的大叶黄杨最初只是个别枝条的上部叶片青干失水,继而整个枝条和全株叶片枝条呈青枯失水状。
发病后期,叶片呈黄白色,染病严重的会导致植株死亡。
大叶黄杨枯萎病发病规律:病原为存在于土壤中的镰刀菌。
病菌多从根部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植株。
一般5月中旬开始发病,七八两月为发病高峰期,有的植株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一周。
大叶黄杨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强疫情检查,严防带病植株进入非疫区;
2、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栽培地应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
3、如发现患病植株应及时将病株拔除并烧毁,栽培地每平方米可用苗菌灵200-3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浇灌消毒,用量为每平方米5至6公斤,连续浇灌三次,每次间隔5天;也可用硫磺粉0.5公斤与土壤充分拌匀,进行消毒
4、对于未患病的植株,可用必菌鲨800-1000倍液、喷克菌2000-3000倍液对植株进行交替喷雾进行防治,连喷2至3次。
图文内容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尽快联系我们!。
什么是黄杨枝枯病?如何防治?
![什么是黄杨枝枯病?如何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b515cc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d.png)
什么是黄杨枝枯病?如何防治?
黄杨是园林绿化中最为常用的绿篱或立体造型,枝叶浓密、四季常青,成形快、耐修剪,在城市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最近多地反馈,黄杨得了枝枯病。
黄杨枝枯病的发病症状
黄杨枝枯病一般危害黄杨的枝干部或根茎部,它是由枝干部位炭疽的轮纹坏死斑引起,发病的枝条上面呈现点片状的斑块,发病后,枝条上部的嫩梢叶片发生青枯。
在高温多湿季节,斑块逐渐环移侵染,当病斑侵染枝干一周,病部以上黄杨叶片、嫩枝由上向下开始萎蔫枯死。
如果病斑只危害大枝一侧,则有病斑的一侧枝叶发生枯死。
黄杨枝枯病的发病规律
温度高、湿度大时发病重,与夏季的降水量和空气湿度有很大关系。
干旱的年份发病轻,遇多雨年份危害加剧。
病菌主要借助病残体,依靠土壤风雨传播,通过枝干皮层裂缝入侵,每年四五月份开始发生,夏季危害加重,可造成整条绿篱带1/2植株的枯死。
防治办法
1病害发生初期
使用叶病灵或枯斑醇,均匀喷施黄杨的根茎部、枝干和叶面,消灭病菌,防止继续侵染。
2病害发生严重时
使用琳海溃腐净3-5倍液喷涂枝干,对各类枝干病害特效,药后一年内病害不会再发生。
3土壤消毒活化处理
对立地条件差的黄杨更易感染枝枯病,可在根部浇灌沃菌宝和药
肥健安,活化土壤,激发土壤中有益菌群的繁殖,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并长效杀菌,使植株恢复强健长势。
黄杨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黄杨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a2f80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3.png)
黄杨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最近发现小区里面的豆瓣黄杨生长不良,不知道主要是什么原因,叶子枯黄好像要死掉的感觉,该怎么解决?黄杨一般都会发生那些病虫害,在什么时候发生严重?大叶黄杨球表现一种现象-棵有一半死掉,一半成活?不知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大叶黄杨枯萎病,症状:患病的大叶黄杨最初只是个别枝条和全株叶片枝条呈青枯失水状,发病后期叶片呈黄白色,传染严重的会导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
1、加强疫情检查,严防带病植株进
入非疫区。
2、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栽培地应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
3、如发现患病植株应及时将病株拔除并销毁,栽培地
每平方米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浇灌消毒,用量每平方米5~6千克,连续浇灌3次,每次间隔5天,也可用硫磺粉0.5千克与土壤充分拌匀,进行消毒。
4、对未患病的植株,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l%
碘800倍液对植株进行交替喷雾防治,连续2~3次,每次间隔5~7天。
豆瓣黄杨属黄杨科黄杨属常绿灌木,而大叶黄杨属卫矛科卫矛属常绿灌木。
据资料介绍,大叶黄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褐斑病、疮痂病、白粉病等。
豆瓣黄杨主要病害是煤烟病。
目
前巿场上防治植物病害的杀菌剂可选用2~3种,轮换喷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叶黄杨枯萎病介绍和防治
一、分布与危害
大叶黄杨枯萎病是近年来大叶黄杨的常见病害,其特点是发病猛,传染速度快,对绿化效果影响大。
这种病虽然顽固,若能采取正确措施,针对病原,多管齐下采取措施还是能够取得令人满意防治效果的。
二、症状
患病的大叶黄杨最初只是个别枝条的上部叶片青干失水,继而整个枝条和全株叶片枝条呈青枯失水状。
发病后期,叶片呈黄白色,染病严重的会导致植株死亡。
三、病原
病原为存在于土壤中的镰刀菌。
四、发生规律
病菌多从根部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植株。
一般5月中旬开始发病,七八两月为发病高峰期,有的植株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一周。
五、防治方法
1.加强疫情检查,严防带病植株进入非疫区;
2.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栽培地应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
3.如发现患病植株应及时将病株拔除并烧毁,栽培地每平方米可用苗菌灵200-3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浇灌消毒,用量为每平方米5至6公斤,连续浇灌三次,每次间隔5天;也可用硫磺粉0.5公斤与土壤充分拌匀,进行消毒
4.对于未患病的植株,可用必菌鲨800-1000倍液、喷克菌2000-3000倍液对植株进行交替喷雾进行防治,连喷2至3次。
以上资料由洛阳腾森黄杨基地()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