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法”排序的动画演示
五年级信息技术认识幻灯片教学课件ppt

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实施步骤
评价目标:确定评价的目标和标准, 明确评价的内容和要求
评价实施:在实施评价前,需要做 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安排时间、确 定评价人员、准备评价材料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 考试、作品评价、口头表达等,以 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价反馈: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 学生和教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 略和方法。
教学反思的内容和作用
评价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评价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评价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评价教学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汇报人: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什么是幻灯片
幻灯片是一种电 子演示文稿软件
可以制作出生动形 象的幻灯片,用于 展示信息、教学、 演讲等
可以在计算机屏幕 上或投影仪上显示, 以展示文字、图片、 音频、视频等元素
可以添加动画效 果,以增强演示 效果和吸引力
导出为视频格式,自动生成演示动 画并配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导出为图片格式,如PNG或JPEG, 适用于分享到社交媒体或作为海报 展示
导出为PPT压缩包,包含演示文稿、 幻灯片、音频和备注等文件
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学目标:培 养学生的信息 素养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认 识幻灯片的基 础知识、制作 方法和应用场
持续时间:设置幻灯片动 画效果的持续时间
延迟时间:设置幻灯片动 画效果的延迟时间
退出方式:选择幻灯片的 退出动画效果
演示幻灯片的方法和技巧
《电脑基础操作》课件

Windows系统的文件管理
01
02
03
文件概念
文件是Windows系统中保 存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单位 ,可以是文本、图片、音 频、视频等类型。
文件夹解释
文件夹是用于组织和管理 文件的容器,可以包含多 个文件和子文件夹。
文件搜索与定位
Windows系统提供了强大 的文件搜索功能,用户可 以通过关键词或属性来查 找需要的文件。
04
Excel办公软件
Excel工作簿的创建与保存
总结词
掌握创建与保存Excel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包括新建工作簿、保存工作簿等。
VS
详细描述
在Excel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创建新的 工作簿,通过点击“文件”菜单下的“新 建”选项或使用快捷键Ctrl+N来新建工 作簿。完成编辑后,用户需要将工作簿保 存起来,点击“文件”菜单下的“保存” 选项或使用快捷键Ctrl+S进行保存,选择 合适的文件路径和文件名,确保工作簿的 安全。
图像处理软件
如Photoshop、GIMP等,用 于图片编辑、美化等。
03
Word办公软件
Word文档的创建与保存
总结词
了解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
详细描述
在Word中创建新文档的方法,如通过菜单栏或快捷键;保存文档的基本步骤, 如选择保存位置、设置文件名和文件类型等。
Word文档的编辑与格式化
电脑的启动与关闭
启动
按下电脑主机上的电源键,等待电脑 启动,进入操作系统。
关闭
先退出所有应用程序,然后依次关闭 操作系统和电脑主机,最后关闭显示 器电源。
电脑的键盘与鼠标
键盘
键盘是电脑的基本输入设备,用于输入文字、数字和命令等,键盘上的按键按 照功能分区排列。
算法实例选择排序法ppt课件

总共比较数据1次,交换数据1次。
显然,通过上述3遍处理,数组d中最小、第2 小、第3小的数据已经分别存储在数组元素d(1)、 d(2)、d(3)中,即数组元素d(1)到d(3)变为有序, 而剩下的d(4)中的数据自然是数组中的最大数据 。因此,通过3遍这样的处理,整个数组内的数据 将是有序的。
第3遍
第4遍
60 58 55 48 43 46
第5遍
60 58 55 48 46 43
A.60、58、48、46、43、55 C.60、58、55、46、43、48
B.60、43、48、46、58、55 D.60、58、55、48、46、43
5. 已知算法1与算法2都是排序算法,可能是冒泡排序或者选择排
1
7
2
9
3
13
4
18
5
55
6
43
7
43
第五趟:从3个元素中选出最小者,将其换入位置5,过程 为:令min_elem表示最小元素(初值为位置5的元素),k 为最小元素的位置序号(初值为5),逐一比较,找出最 小元素及其位置
1
7
2
9
3
13
4
18
5
55
6
43
7
43
位置6的元素最小 交换
1
7
2
9
3
13
4
4个元素共需进行3遍加工处理,总的比较次 数为3+2+1=6次,而总计交换次数每一遍一次 ,共计只有3次。
对于n个元素的数组,用选择算法进行排序时 ,比较次数与冒泡算法相同,但交换的次数比冒 泡排序要少,因此它具有较高的效率。
高职高专《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职高专《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c语言程序设计》是我院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
作为计算机类的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并逐步形成正确的程序设计思想,能够熟练地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并具备调试程序的能力,为后继课程及其他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
c语言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语言。
主要针对高职学生阐述在c语言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方法。
每门课程的教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c语言也不例外。
本文将分别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与网络教学等环节谈谈自己教学上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高职高专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c语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c语言是早期最强大、经典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虽然现在的程序设计已经基本转向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但是c语言的设计思想以及基本语法结构对现有c++/java等高级语言的影响,使其至今仍是程序设计入门的首选语言,许多编程高手也都是从学习c语言开始的,可见c语言的地位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一名计算机教师,在近几年的c语言课程教学中,对c语言的教学有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一、激发学习兴趣“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使初学者能尽快地掌握计算机知识,进入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接触计算机时,很多学生感到新奇、好玩,这不能说是兴趣,只是一种好奇。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大量的规则、定义、要求和机械的格式出现,很容易使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为了把学生的好奇转化为学习兴趣,授课时我们改变过去先给出定义和规则的讲授办法,而是从具体问题入手,努力把枯燥无味的“语言”讲的生动、活泼。
在第一节课上,就给学生找一些《高等数学》等已学课程的问题,用算法语言来求解,使学生体会程序设计的用途和一种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PPT中如何设置幻灯片的隐藏和显示

PPT中如何设置幻灯片的隐藏和显示幻灯片是演示文稿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而幻灯片的隐藏和显示功能则是打造一个精彩演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PPT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来控制幻灯片的隐藏和显示,以便更好地展示和讲解内容。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PPT中设置幻灯片的隐藏和显示,帮助您打造出更具吸引力和专业性的演示文稿。
一、隐藏幻灯片隐藏幻灯片是指在演示过程中不展示某些幻灯片内容,以便更好地聚焦观众的注意力。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隐藏幻灯片的方法:1. 使用幻灯片排序功能在PPT中,我们可以使用幻灯片排序功能来隐藏幻灯片。
首先,点击“视图”选项卡中的“幻灯片排序”按钮,进入幻灯片排序视图。
然后,选择要隐藏的幻灯片,右键点击幻灯片,选择“隐藏幻灯片”选项。
隐藏后的幻灯片将不会在演示中显示,但仍然存在于演示文稿中。
2. 使用自定义动画功能除了使用幻灯片排序功能,我们还可以使用自定义动画功能来隐藏幻灯片。
在PPT中,选择要隐藏的幻灯片,点击“动画”选项卡中的“自定义动画”按钮。
然后,在自定义动画面板中,选择要隐藏的幻灯片,点击右键,选择“隐藏”。
这样,隐藏的幻灯片将在演示中不可见。
3. 设置幻灯片属性另一种隐藏幻灯片的方法是通过设置幻灯片属性。
在PPT中,选择要隐藏的幻灯片,点击“幻灯片设置”按钮。
在幻灯片设置对话框中,勾选“隐藏幻灯片”选项,然后点击“确定”。
这样,被隐藏的幻灯片将不会在演示中显示。
二、显示幻灯片除了隐藏幻灯片,我们还可以通过设置来显示幻灯片,以便更好地呈现内容。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显示幻灯片的方法:1. 使用幻灯片排序功能在PPT中,使用幻灯片排序功能可以显示之前隐藏的幻灯片。
点击“视图”选项卡中的“幻灯片排序”按钮,进入幻灯片排序视图。
然后,选择要显示的幻灯片,右键点击幻灯片,选择“取消隐藏幻灯片”选项。
这样,之前隐藏的幻灯片将重新显示在演示中。
2. 使用自定义动画功能自定义动画功能也可以用来显示之前隐藏的幻灯片。
十大排序算法

⼗⼤排序算法算法之排序排序算法基本上是我们⽆论是在项⽬中还是在⾯试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加上最近在看《算法》这本书,所以就准备好好的将排序算法整理⼀下。
所有排序算法都是基于 Java 实现,为了简单,只使⽤了int类型,从⼩到⼤排序基本排序⾼效的排序各⼤排序的时间测试如何选择排序排序之基本排序算法准备阶段:有⼀个交换位置的函数exc/*** 交换a数组中i和j的位置* @param a 需要交换的数组* @param i 位置* @param j 位置*/public static void exc(int a[],int i,int j){// 当他们相等的时候就没必要进⾏交换if(a[i] != a[j]){a[i] ^= a[j];a[j] ^= a[i];a[i] ^= a[j];}}基本排序算法主要是分为插⼊排序,选择排序,冒泡排序和梳排序。
选择排序原理:选择排序的原理很简单,就是从需要排序的数据中选择最⼩的(从⼩到⼤排序),然后放在第⼀个,选择第⼆⼩的放在第⼆个……代码:/*** 选择排序* @param a 进⾏排序的数组*/public static int[] selectionSort(int a[]){int min;for(int i=0;i<a.length;i++){min = i;// 这个for循环是为了找出最⼩的值for (int j = i+1; j < a.length; j++) {if(a[min]>a[j]){min = j;}}/** 如果第⼀个取出的元素不是最⼩值,就进⾏交换* 意思就是:如果取出的元素就是最⼩值,那么就没有必要进⾏交换了 */if(min != i){// 进⾏交换exc(a, i, min);}}return a;}选择排序的动画演⽰img假如数组的长度是N,则时间复杂度:进⾏⽐较的次数:(N-1)+(N-2)+……+1 = N(N-1)/2进⾏交换的次数:N特点:(稳定)1. 运⾏时间与输⼊⽆关。
《C程序设计》中选择法排序教学方法的探讨

5《C 程序设计》中选择法排序教学方法的探讨马秀荣(呼伦贝尔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摘 要:本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阐述选择法排序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数组的定义、数组元素的引用以及数组下标和数组元素之间一对一的关系。
关键词:C 语言;选择法;数组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0)01-0115-02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马秀荣,女,讲师,从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方向研究。
C 语言因其数据结构丰富,语法简洁灵活,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好而成为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语言。
在各高校计算机专业几乎把它开设成为基础课程,为后续课程做好铺垫。
因此,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熟练掌握C 语言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以《C 程序设计》中一维数组的经典算法“选择法”为例,探讨一下教学方法。
选择排序的算法步骤如下:第1步:在未排序的n 个数(a[0]~a[n-1])中找到最小数,将它与a[0]交换;第2步:在剩下未排序的n-1个数(a[1]~a[n-1])中找到最小数,将它与a[1]交换;……第n-1步:在剩下未排序的2个数(a[n-2]~a[n-1])中找到最小数,将它与a[n-1]交换[1]。
在教材中,先是直接列出程序,引出数组的定义形式、数组元素的引用方式,最后列出选择法排序的思想。
学生本身对双重循环的运用不是太熟练,又引入数组的新知识,结果很难理解其编程思想。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底子薄,编程能力弱的情况,又该如何讲授选择法呢?一、以实例讲解选择法的思想有6个数:38、65、97、76、49、27,要求将它们由小到大排序。
先看课本了解选择法排序的思想,再用幻灯片演示排序过程。
图1为6个数的具体排序过程。
用向上箭头指向序列的第一个数,用向下箭头指向序列的最小数,单击后得到第一次排序序列,找到序列的最小数,把序列分成了两部分:已排序序列(方括号外的数据)和未排序序列(方括号内的数据);第二次排序时对除27以外的未排序序列进行排序,单击后得到第二次排序序列,找到序列的次小数;依次类推,排序五次后得到最后的序列。
【十大经典排序算法(动图演示)】 必学十大经典排序算法

【十大经典排序算法(动图演示)】必学十大经典排序算法0.1 算法分类十种常见排序算法可以分为两大类:比较类排序:通过比较来决定元素间的相对次序,由于其时间复杂度不能突破O(nlogn),因此也称为非线性时间比较类排序。
非比较类排序:不通过比较来决定元素间的相对次序,它可以突破基于比较排序的时间下界,以线性时间运行,因此也称为线性时间非比较类排序。
0.2 算法复杂度0.3 相关概念稳定:如果a原本在b前面,而a=b,排序之后a仍然在b的前面。
不稳定:如果a原本在b的前面,而a=b,排序之后a 可能会出现在b 的后面。
时间复杂度:对排序数据的总的操作次数。
反映当n变化时,操作次数呈现什么规律。
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在计算机内执行时所需存储空间的度量,它也是数据规模n的函数。
1、冒泡排序(Bubble Sort)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
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把它们交换过来。
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1.1 算法描述比较相邻的元素。
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它们两个;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样在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重复步骤1~3,直到排序完成。
1.2 动图演示1.3 代码实现1.unction bubbleSort(arr) {2. varlen = arr.length;3. for(vari = 0; i arr[j+1]) {// 相邻元素两两对比6. vartemp = arr[j+1];// 元素交换7. arr[j+1] = arr[j];8. arr[j] = temp;9. }10. }11. }12. returnarr;13.}2、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选择排序(Selection-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
七十个让你的PowerPoint演示更具吸引力的方法

七十个让你的PowerPoint演示更具吸引力的方法PowerPoint演示是现代商务沟通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方式。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演示看起来很乏味,无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幸运的是,有很多小技巧和技巧可以让你的PowerPoint演示更加引人注目和有吸引力。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七十个方法,帮助你提升PowerPoint演示的吸引力。
1. 使用简洁的标题:确保演示的标题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整个演示的主题。
2. 利用有吸引力的图片:插入一些高质量、有吸引力的图片,能够增加演示的视觉效果。
3. 使用鲜明的颜色:选择一些鲜明的颜色作为演示的背景和字体颜色,能够增加视觉冲击力。
4. 简洁而有力的文字:避免在幻灯片上使用过多的文字,保持文字简洁有力,以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记住。
5. 使用图标和符号:使用一些图标和符号来代表主题或观点,可以让幻灯片更加生动有趣。
6. 添加动画效果:适量使用一些简单的动画效果,能够增加演示的动感和互动性。
7. 使用适当的字体:选择易读的字体,确保字体大小合适,不要选择过于花俏的字体。
8. 利用演讲者视图: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演讲者视图来展示演示稿和演讲者笔记,以便更好地掌握演讲进度。
9. 利用幻灯片排序功能:可以根据演讲内容的逻辑顺序来排列幻灯片,使得观众更容易理解演示的结构。
10. 使用适当的背景音乐:如果演示内容适合添加背景音乐,可以试试在演示中添加一些音乐元素,以增加氛围和吸引力。
11. 创建清晰的大纲:在演示开始之前,先给观众展示演示的大纲,这样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关注。
12. 使用独特的转场效果:尝试一些不同的转场效果,使得幻灯片之间的切换更加平滑有趣。
13. 利用可视化数据:将数据转化成图表、图形或图像,可以更直观地表达信息,引起观众的兴趣。
14. 添加引用和名言:在幻灯片中引用一些有趣的名言或者权威人士的观点,可以提升演示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15. 利用视频和音频片段:插入一些相关视频或音频片段,可以让演示更加生动有趣。
排序算法

五、基数排序(Radix Sort)
基数排序和通常的排序算法并不走同样的路线。 它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算法,但是它只能用于整数 的排序,如果我们要把同样的办法运用到浮点数 上,我们必须了解浮点数的存储格式,并通过特 殊的方式将浮点数映射到整数上,然后再映射回 去,这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因此,它的使用同样 也不多。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样算法也需要较 多的存储空间。 原理:将数字按位数划分出n个关键字,每次针对 一个关键字进行排序,然后针对排序后的序列进 行下一个关键字的排序,循环至所有关键字都使 用过则排序完成。
三、选择排序
3.1直接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
1、基本思想: 每一趟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 的一个元素,顺序放在已排好序的数列的最后,直到全部 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2、排序过程:【参见动画演示】 【示例】: 初始关键字 [49 38 65 97 76 13 27 49] 第一趟排序后 13 [38 65 97 76 49 27 49] 第二趟排序后 13 27 [65 97 76 49 38 49] 第三趟排序后 13 27 38 [97 76 49 65 49] 第四趟排序后 13 27 38 49 [49 97 65 76] 第五趟排序后 13 27 38 49 49 [97 97 76] 第六趟排序后 13 27 38 49 49 76 [76 97] 第七趟排序后 13 27 38 49 49 76 76 [ 97] 最后排序结果 13 27 38 49 49 76 76 97
四、归并排序(Merge Sort)
算法基本思路 设两个有序的子文件(相当于输入堆)放在同 一向量中相邻的位置上:R[low..m], R[m+1..high],先将它们合并到一个局部的 暂存向量R1(相当于输出堆)中,待合并完成 后将R1复制回R[low..high]中。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2024鲜版

2024/3/27
段落设置
演示如何为段落添加项目符号(如 圆点、方块等)或编号(如1、2、 3或A、B、C等)。
项目符号和编号
介绍如何为段落或文字添加边框和 底纹,增加文档的视觉效果。
22
图文混排方法讲解(插入图片、艺术字等)
01
02
03
04
插入图片
演示如何在文档中插入图片, 并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以及
教材选用
除了主教材外,还将选用《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 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辅助教材和参考资料。这些教 材和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生 的实际应用能力。
7
2024/3/27
02
CATALOGUE
计算机基础知识
8
计算机硬件组成
中央处理器(CPU)
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是计算机的 “大脑”。
件格式的应用。
2024/3/27
26
函数和公式在数据处理中运用举例
函数介绍
简要介绍Excel中常用的函数类型,如数学函数、文本函数、日期和 时间函数等,并列举一些常用函数的名称和用途。
公式编写
详细讲解如何在Excel中编写公式,包括运算符的使用、单元格引用 方式(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以及公式的复制和修改等。
2024/3/27
网络安全概念及重要性
讲解网络安全的概念、重要性以及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提高学生 的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介绍常见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加密技术等, 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
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
强调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在网络环境中应该 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法律责任。
《PowerPoint 2007实例与操作》教学课件 第7章 为幻灯片设置动画效果

直接拖动这两个符号来改 变运动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设置动作路径 动画效果的开 始播放方式和 播放速度
7.3.5 设置动画效果选项
添加了动画效果后,用户除了可以直接在 “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中设置动画开始方式、 动画方向和速度外,还可利用对话框对动画效果 选项进行更多设置。例如,设置动画音效、延迟 时间、重复次数和触发器等。
方法是:选择要设置切换效果的幻灯片后在 “切换到此幻灯片〞列表中选择所需切换动画。
设置切换 声音
选择切换 效果
选择切 换速度
设置换 片方式
假设要将所设幻灯片的切换效 果应用于全部幻灯片,可单击 “全部应用〞按钮,否那么所 设效果将只应用于当前幻灯片
假设将两个复选框同时选中,表示 在放映幻灯片过程中假设在指定的 时间范围内没有单击鼠标,将自动 切换幻灯片。注意:表示时间的文 本“XX:XX〞中,冒号前面的“XX 〞表示分钟,冒号后面的“XX〞表 示秒
首先启动PowerPoint 2007,将自动创立的空 白演示文稿的版式设置为“空白〞,接着将儿童 节板报需要的图片素材分别导入到演示文稿中, 再输入一段文字,导入音乐素材,最后分别给各 个素材设置自定义动画效果和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在制作该演示文稿时,主要应用了设置幻灯 片版式、插入图片及音乐、选择图片的方法、设 置动画和幻灯片切换效果等知识。
7.3.6 调整动画顺序和更改、删除动画
在为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了动画后,放映幻灯片 时,各动画效果将按照在“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的 排列顺序进行播放,我们也可以调整动画的播放顺序, 或者更改或删除动画效果。
方法是:在动画效果列表中选择要调整播放顺序 或更改动画效果,或删除动画效果的动画,然后进行 相应的操作。
7.2 应用系统内置动画
Excel数据的排序与筛选ppt课件

3.字母排序
任务:将“成绩表”按照字母顺序排序。
二、自动筛选
筛选出男生的成绩表 1.选中成绩表区域,点击“数据”下拉菜单的“筛选”选项 中的“自动筛选”
2.标题出现一个小三角形选项
3.在“性别”下拉菜单中选择“男” 任务:筛选出女生的成绩
练习
任务:进行“总分”的降序操作
(二)、使用菜单排序
1.打开“数据”下拉菜单的“排序”按钮
2.弹出排序对话框,选择主要关键字和次要 关键字
主要关键字:优先选择排序的选项 次要关键字:在前一项选项得出结果相同的情况下选出次要选项
(三)、排序种类
1.数值大小排序 2.姓氏笔画排序
(1)打开排序对话框,勾选“姓名”关键字,点击“选 项”按钮。
2.在“成绩表”最后添加“名次”一栏,填入名次,再按 学号升序排序(还原为最初的排列顺序)。
一、排序
(一)、使用工具按钮排序
1.打开成绩统计表
2.找到工具栏上的排序按钮
升序:按字母顺序、数据由大到小、日期由前 到后排序。 降序:按反向字母顺序表顺序、数据由大到小、 日期由后向前排序。
3.点击“升序”按钮
的方法,关键字和次关键字的使用
四、作业
设计一张“班级同学情况调查表”,包括同学的姓名、出 生年月、血型、爱好、联系电话等,并按姓名的姓氏笔画 排序,筛选男、女生的情况调查表。
预习下一刻内容
谢谢
打开自己设计的“运动会成绩统计表”,增加 缺少的项目,然后按自己设置的主关键字。次 关键字,筛选男、女生成绩
三、总结
(一)、排序的几种方法 用工具栏按钮和菜单命令两种排序,找你哥我升序与降序
的方法,关键字和次关键字的使用
(2024年)ppt模板课件完整版

03
图片处理与美化方法
2024/3/26
13
图片插入与编辑方法
插入图片
裁剪图片
在PPT中选择合适的位置,点击“插 入”菜单中的“图片”选项,选择需 要插入的图片文件。
选中图片后,点击“图片格式”菜单 中的“裁剪”选项,可以对图片进行 裁剪,去除不需要的部分。
调整图片大小和位置
选中图片后,可以通过拖拽图片边框 或角点来调整图片大小,也可以通过 拖拽图片本身来调整位置。
2024/3/26
预览与调整
在定制过程中,随时预览课件效果,并根据 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30
扩展功能介绍和实现方式
扩展功能一
动画效果增强。通过添加自定义动画、 切换效果等,使课件更加生动有趣。
扩展功能三
2024/3/26
多媒体内容嵌入。支持插入音频、视 频等多媒体内容,丰富课件的表现形
式。
扩展功能二
10
段落排版技巧
对齐方式
根据内容需要选择合适 的对齐方式,如左对齐 、右对齐、居中对齐等
。
2024/3/26
行间距与段间距
合理设置行间距和段间 距,保持文字排版的呼
吸感。
首行缩进
对于段落文字,可采用 首行缩进的方式,提高
阅读体验。
11
项目符号与编号
对于列举的内容,可使 用项目符号或编号进行 标识,使内容条理清晰
2024/3/26
17
04
图表制作与数据分析展示
2024/3/26
18
图表类型选择及适用场景
柱状图
适用于比较不同类别数据的大小和变化趋势 ,如销售额、市场份额等。
饼图
适用于展示数据的占比和分布情况,如市场 份额、人口比例等。
汉诺塔动画演示课件

汉诺塔的规则和玩法
01
02
03
04
05
规则:汉诺塔的规则是 要求将所有的圆盘从起 始柱子移到目标柱子上, 移动过程中必须遵循以 下三个原 则
1. 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 盘;
2. 圆盘只能放在比它大 3. 圆盘只能放在空柱子
的圆盘上;
上。
玩法:汉诺塔的玩法是 从起始柱子开始,按照 规则将圆盘逐个移到目 标柱子上。在移动过程 中,需要不断地将圆盘 进行分解和组合,以找 到最优的移动方案。
03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汉诺塔问题可以作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的基准测试案例,用于评
估和优化算法和模型的性能。
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力学与运动学
汉诺塔问题涉及到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可以用来解释和演示力学和运动学的基本原理,如牛顿运 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
光学与视觉
汉诺塔问题中的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盘子可以用来模拟光线和颜色的传播和反射,可以用来解释和演示 光学和视觉的基本原理。
效地降低时间复杂度,提高求解效率。
优化二:使用遗传算法求解
总结词
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原理的优化算法,可以用于求解组合优化问题。
详细描述
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原理的优化算法,它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基因选择、交叉和变异等过程来寻 找最优解。在汉诺塔问题中,我们可以使用遗传算法来求解。首先,我们定义一个表示汉诺塔问题的染色体,然 后通过模拟选择、交叉和变异等过程来不断优化染色体的适应度,最终得到最优解。
02
汉诺塔动画演示
演示一:移动三个盘子
总结词:通过演示,展示汉诺塔问题最简单的情形,即只 有三个盘子需要移动。
详细描述
1. 起始状态:三个盘子叠在一起,放在第一个柱子上。
动画演示(选择法)

j
if(s[i]>s[j]) {t=s[i];s[i]=s[j];s[j]=t;} printf(“%d %d %d %d %d \n”,s[0], s[1], s[2], s[3], s[4]); }
s[0] s[1] s[2] s[3] s[4]
2
9
3
7
5
下一步
选择法演示(升序)
变量与变量的 值
n 5 i
0 4
程序段: #include<stdio.h> main() { int s[10]={2,9,3,7,5}, n=5, i,j,t;
for(i=0;i<n-1;i++) for(j=i+1;j<n;j++)
j=4时,比 较变量s[0] 和s[4]中值 的大小,将 较小数存入 s[0]
2
9
3
7
5
下一步
选择法演示(升序)
变量与变量的 值
n 5 i
1 2
程序段: #include<stdio.h> main() { int s[10]={2,9,3,7,5}, n=5, i,j,t;
for(i=0;i<n-1;i++) for(j=i+1;j<n;j++)
j=2时,比 较变量s[1] 和s[2]中值 的大小,将 较小数存入 s[1]来自n 5 i0 3
程序段: #include<stdio.h> main() { int s[10]={2,9,3,7,5}, n=5, i,j,t;
for(i=0;i<n-1;i++) for(j=i+1;j<n;j++)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10课 让幻灯片动起来(教案)

《让幻灯片动起来》教学设计(第一稿)一、教材分析完成演示文稿的制作后,可以通过设置恰当的动画效果来增加动感,突出变化,使其更有吸引力。
通过前三节课的学习,学生的演示文稿已经初具规模,需要更好、更多元化的设置让作品“活”起来,因此,本课介绍了添加动画效果和调整动画顺序的方法,让学生的作品更生动,展示时更具动感。
演示文稿的主要功能是辅助交流。
为了让演示文稿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更有趣、更个性化、更让人印象深刻,教材首先安排了“添加动画效果”的学习。
一个优秀的演示文稿作品,不仅要设置恰当的动画效果,还要给动画安排合适的播放顺序,以表达合理的变化过程因此本课的第二部分安排了“调整动画顺序”的学习。
本课是关键的一课。
为达到最终演示播放的良好效果,留出更充足的时间,本课只安排了两个新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掌握添加动画效果、调整动画顺序的方法。
2.根据需要选择和调整动画效果与顺序。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添加画效果、调整动画顺序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恰当地调整动画效果和顺序。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课件直接播放本课的课题《让幻灯片动起来》,请同学们来欣赏并评价这张幻灯片的内容及特点。
生回答,预设“有文本、图片、还有动画”。
师再播放下一张没有动画效果设计的《让幻灯片动起来》幻灯片,提出疑问:为什么它没有动起来?生回答,预设“没有设计动画”。
师:通过刚才的比较,你觉得哪张幻灯片更吸引你的兴趣?预设学生齐声答:第一张。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制作一张生动有趣的幻灯片。
(二)添加动画效果1.打开“磐安特色小吃”演示文稿,选择你最喜欢吃的一样美食作为添加动画效果的对象。
2.根据对象特点和演示需要,在“动画”选项卡的“动画”组中,选择动画样式,如“飞入”。
3.利用“效果选项”,设置合适的动画效果,如将其设置为“自左侧”飞入。
4.学生根据导学单的操作要求自主尝试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5.请完成的同学演示自己的操作流程并说一说你选的这个效果有什么特点。
《排序》说课稿

《排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排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排序》是信息技术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在数据处理和算法设计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本节课所选教材为_____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_____年级_____册第_____章第_____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常见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等,通过学习这些算法,学生能够理解数据排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排序也是后续学习更复杂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础,对于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为_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对于简单的程序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排序算法对于学生来说,概念较为抽象,逻辑思维要求较高,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
在学习风格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采用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排序算法。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排序的概念和常见的排序算法原理,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
(2)学生能够使用一种编程语言实现简单的排序算法,并能对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进行初步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不同的排序算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
(2)通过编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算法实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任务书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航宇专业:工程力学班级:6403401
学号:200604034026 题目:“选择法”排序的动画演示
一、课程设计时间
2007~08第2学期第1~2周,共计2周,40学时。
二、课程设计内容
用控件数组技术实现动画,演示用选择法对数组(18,12,16,10,11,19,13,19)由大到小排序、元素变换的完整过程。
要求:准备换值的2个元素,使用显眼颜色、闪烁效果。
三、课程设计要求
程序质量:
✧贯彻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思想。
✧用户界面友好,功能明确,操作方便;可以加以其它功能或修饰。
✧代码应适当缩进,并给出必要的注释,以增强程序的可读性。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结束后,上交课程设计说明书和源程序。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参见提
供的模板。
四、指导教师和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________ 学生签名:________
五、成绩
六、教师评语
目录
需求分析------------------------------- 2 设计分析------------------------------- 2 关键技术------------------------------- 5 总结------------------------------- 7 完整程序------------------------------- 8 参考文献------------------------------- 11
需求分析
1.用控件数组技术实现动画,演示用选择法对数组(18,12,16,10,11,19,13,19)由大到小排序、元素变换的完整过程。
2要求:准备换值的2个元素,使用显眼颜色、闪烁效果3用户界面友好,功能明确,操作方便;可以加以其它功能或修饰
4代码应适当缩进,并给出必要的注释,以增强程序的可读性。
设计分析
1基本原理:运用选择法排序,用循环体实现,并通过设置颜色来展示动画。
2. 总体设计:选择法排序,将数组全部陈列出来,再用颜色区别相交换的两个数,分六步来实现,从而实现动态效果。
3详细设计:将数组都陈列出来,每一步就是数组变化的过程。
第一列是出现原数组。
第二列是第一步选择出最大的数和第一位的数进行交换。
第三列是在剩余的数中悬出最大的数再和第二位的数进行交换。
依次类推,直到将数
组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
最后的一列既是所求。
关键技术
1、界面设计如下:
2、运行界面如下:
3、选择法排序程序如下:
For i = 1 To n
b(1, i) = a(i)
Label1(i).Caption = b(1, i)
Next i
For i = 1 To n - 1
max = i
For j = i + 1 To n
If a(j) > a(max) Then max = j
Next j
c(i) = max
b(i, max) = a(max)
t = a(i)
a(i) = a(max)
a(max) = t
For m = 1 To 8
b(i, m) = a(m)
Next m
Next i
4、结束语句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Unload Me
End Sub
总结
这次我的题目是选择法排序,通过这次实习,我知道了排序的基本程序段,并且解决了实现动画效果这一关键技术.在课设过程中,我遇到了重重困难,但通过老师的指点和自己查阅资料,我克服了困难,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同时我也了解了VB的出现是一场技术革命,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和好处,它在生活中各个方面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学好VB不仅是自己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完整程序
Option Base 1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1 To 8), max%, n%, i%, j%, t%, b%(8, 8), c%(7)
a(1) = 18: a(2) = 12: a(3) = 16: a(4) = 10: a(5) = 11: a(6) = 19: a(7) = 13: a(8) = 19
n = 8
For i = 1 To n
b(1, i) = a(i)
Label1(i).Caption = b(1, i)
Next i
For i = 1 To n - 1
max = i
For j = i + 1 To n
If a(j) > a(max) Then max = j Next j
c(i) = max
b(i, max) = a(max)
t = a(i)
a(i) = a(max)
a(max) = t
For m = 1 To 8
b(i, m) = a(m)
Next m
Next i
For i = 1 To 8
Label2(i).Caption = b(1, i)
Label3(i).Caption = b(2, i)
Label4(i).Caption = b(3, i)
Label5(i).Caption = b(4, i)
Label6(i).Caption = b(5, i)
Label7(i).Caption = b(6, i)
Next i
Label1(1).BackColor = vbRed: Label1(c(1)).BackColor = vbRed Label2(2).BackColor = vbRed: Label2(c(2)).BackColor = vbRed Label3(3).BackColor = vbRed: Label3(c(3)).BackColor = vbRed Label4(4).BackColor = vbRed: Label4(c(4)).BackColor = vbRed Label5(5).BackColor = vbRed: Label5(c(5)).BackColor = vbRed Label6(6).BackColor = vbRed: Label6(c(6)).BackColor = vbRed Label7(7).BackColor = vbRed: Label7(c(7)).BackColor = vbRed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End
End Sub
Private Sub Timer1_Timer()
Dim o As Integer
For o = 1 To 8
If Label1(o).BackColor = vbRed Then Label1(o).Visible = Not Label1(o).Visible
If Label2(o).BackColor = vbRed Then Label2(o).Visible = Not Label2(o).Visible
If Label3(o).BackColor = vbRed Then
沈阳航院设计用纸
Label3(o).Visible = Not Label3(o).Visible
If Label4(o).BackColor = vbRed Then Label4(o).Visible = Not Label4(o).Visible
If Label5(o).BackColor = vbRed Then Label5(o).Visible = Not Label5(o).Visible
If Label6(o).BackColor = vbRed Then Label6(o).Visible = Not Label6(o).Visible
If Label7(o).BackColor = vbRed Then Label7(o).Visible = Not Label7(o).Visible
Next o
End Sub
参考文献
[1] 龚沛曾陆慰民杨志强编.《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简明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