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现代设计史的起始时间
1、1851年 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
2、1863年 巴黎“被否决的沙龙”
3、1889年巴黎 埃菲尔铁塔的建成
现代设计史大致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二、 现代设计史产生的社会条件
1、 历史背景:工业革命标志国家反封建主义进入资本主义。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从英国扩大到欧洲各国的工业革命。
2、 工业革命的变革
A. 生产方式的变化:手工生产(个性化、少量化、造型装饰的随意)→机器化(标准化、批量化)。
B. 材料变化:传统材料(水、石)→新型材料(水泥、玻璃)。
C. 设计地位的独立:设计从制造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行业。
D. 设计消费的大众化、全球化:设计理念要求在保证功能性的前提下,还应具有大众化的审美特点。
小结:设计围绕机器生产‘围绕商品经济规律面运动,新的设计观造就了现代设计。
三、 工业革命初期设计发展的新动向
社会制度、政权的交替引发新旧势力的斗争,对建筑的影响尤为突出。 1、新动向:矫饰、繁琐的装饰→简约的设计。
封建君主制王朝代表:法国路易十四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其特点是外形自由,喜好华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
2、 新动向:反映资产阶级思想的简约设计;
重拾古希腊建筑风格、哥特式风格和图斯坎风格。
A.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和谐、完美、崇高。
B. 哥特式风格的特点:高、直、尖。
C. 图斯坎风格的特点:几何形状。
四、 现代设计意识的萌——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1、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背景:机械制造的丑陋、低劣和装饰而装饰。
2、 工艺美术运动起源: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的特征;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
3、 工艺美术运动发起者——威廉·莫里斯;指理论导者——拉斯金。
4、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
A. 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B. 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采用大量卷草、花卉、鸟类的装饰题材。
C. 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的功能。
D. 主张设计的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向。
5、 设计原则(莫里斯提出)
A. 设计大众化: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为千万人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运动。
B. 团队协作:实际工作是集体的运动,而不是个体劳动。
五、 新艺术运动
1、 历史背景:英
国工艺美术运动反对工业化、否定工业产品具有美学价值,未能找到艺术与工业的契合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法国发起新艺术运动。
2、 新艺术运动的目的:提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追求与传统决裂,完全师从自然的全新风格。
3、 新艺术运动的特征
A. 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的区别:新艺术运动放弃任何的传统风格趋向自然;工艺美术运动注重哥特式风格。
4、 新艺术运动的范围:主要表现在建筑、家具、工业产品和平面。
5、 新艺术运动派别(按线条装饰分):
A. 曲线派
主张——师从自然,崇尚热烈而旺盛的自然活力:
代表——法国、比利时、德国、荷兰和西班牙;
特点——最典型的纹样都是从自然草木中抽象出来的,大多是流动的形态和蜿蜒交织的线条,充满内在活力。
B. 直线派
主张——与机械生产相适应的简洁直线和几何形体;
代表——英国格拉斯哥学派,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
特点——直线为主,形态、色彩简洁。
六、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1、 曲线派
运动的背景:反对工业化风格和反对维多利亚风格。
设计源泉:自然(动植物纹样)和东方艺术。
设计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设计元素以有机的曲线为中心。
A. 法国巴黎的曲线派代表人物:
a. 勒内·拉里克
设计成就:珠宝设计
设计风格:唯美主义、华美、精致的装饰
设计元素:昆虫、女人体和植物。
b. 埃克多·基马
设计成就:新艺术建筑和法国巴黎的地铁入口
设计特征:自然主义。
B. 比利时的曲线派代表人物:
a.维克多·霍塔
设计成就:建筑及室内设计,塔塞勒饭店、霍塔公寓和埃特维尔德公馆
设计特征:注重植物的“鞭绳”(又称比利时绳),暴露式钢铁结构和玻璃面的装饰方法。
C. 西班牙的曲线派代表人物:
a. 安东尼·高迪(设计天才)
设计成就:据埃尔公园、米兰公寓、神圣家族教堂
设计风格:仿生、哥特式、曲线风格和奇幻彩绘瓷砖加混泥土
设计理念:每个独立的建筑元素都可以更符合逻辑,更有表情,更丰满,更具有装饰效果。
2、 直线派
A. 奥地利的直线派代表人物:
a. 维也纳分离派(又称新艺术派)
设计成就:建筑、美术、家具、织物、铜器、珠宝和瓷器等多个艺术领域。
设计理念(口号):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
①. 奥托·瓦格纳
设计观点:新结构,新材料必将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反对重演历史样式。
设计原则:功能第一,装饰第二
设计成就:马若里卡公寓
②. 方格霍夫曼(奥托·瓦格纳的学生)
设计原则:功能是我们的指导原则;实用是我们的首要条件;我们必须
强调良好的比列和适当地使用材料;在需要时,我们可以进行装饰,但不能不惜代价去追求它。
设计风格:规整的垂直构图,方格网形式。
设计成就:家具、建筑等。
③. 奥尔·布里希(奥托·瓦格纳的学生)
设计风格:立方体和圆的结合
设计成就:分离会馆。
B. 英国的直线派代表人物:
b. 格拉斯哥学派(麦金托希及妻子、妻子的妹妹和妹夫形成四人团)
设计主张:运用直线和简单的几何造型,为机械化、批量化、工业化的形式奠定了基础,他是联系“新艺术运动”之类的手工艺运动和现代主义的关键过渡性人物。
设计成就:格拉斯哥艺术院和图书馆。
七、 新艺术运动在美国的表现
A.芝加哥学派
路易·沙利文是美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建筑革新的代言人,之家哥学派的中坚人物
设计主张:形式远服从功能的需要这是不变的法则;功能不变,形式也不变
设计理念(口号):形式服从功能。
设计成就:芝加哥会堂大厦和之家歌剧院。
八、 新艺术运动的意义:新艺术是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建筑,美术集实用艺术的风格。就像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一样,一时风靡欧洲大陆,新艺术在时间上发生于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在设计发展史上也标志着由古典传统走向现代运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转折与过渡,其影响深远。
新艺术风格的变化是很广泛的,在不同国家,不同学派,具有不同的特点。既有非常朴素的直线或方格网的平面构图,也有极富装饰性的曲线样式的优美造型。新艺术风格把主要重点放在动植物的生命形态上,但设计师常常只是做表面上的装饰、流于肤浅的“为艺术而艺术”。
新艺术在本质上仍是一场装饰运动,但它用抽象的自然花纹与曲线,脱掉了守旧、折衷的外衣,是现代设计简化和净化过程的重要步骤之一。
九、 装饰艺术运动
1、 装饰艺术运动的历史渊源和风格特征
A. 装饰艺术运动的历史渊源:对待工业化的态度,与其回避,不如适应,积极寻求新的设计艺术形式,认为工业化、机械化,不是产品丑陋的本源
a. 灵感来源:考古发现、传统艺术、舞台艺术、工业生产中汽车样式的确立
①. 对埃及古代装饰风格的借鉴(举例)
②. 艺术表现主要是简单的几何图形、金属色和黑白色
③. 舞台艺术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俄罗斯芭蕾舞团和美国黑人爵士乐
④. 汽车设计样式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汽车的造型、技术性能、速度感和时代感,同时被视为未来的象征(流线形设计)。
B. 装饰艺术的风格特征
a. 造型语言:趋向几何,不强调对称,主要造型语言有——几何扇形、发
射状线条、闪电型、曲折型和金字塔型等。
b. 色彩运用多用与典雅相背的色彩,如金属色、纯度高的颜色和增强视觉冲击力。
十、 装饰艺术与现代艺术运动的区别
A. 艺术和工业生产的结合点不同:装饰艺术的装饰样式中色彩夸张;而现代艺术的功能实效与简朴。
B. 服务的对象不同:装饰艺术主要对象是富裕的上层阶级;而现代艺术主要对象是低收入的无产阶级的大众人群。
十一、装饰艺术在法国的表现:装饰艺术在法国称为“现代艺术”。
A. 家具与室内设计:法国装饰艺术风格最集中的体现之一
a. 家具造型:几何式样和奢华的表面装饰
b. 室内设计:“小客厅”风格。
c. 材料运用:木材象牙
d. 主要的代表人物:格雷的家具设计
设计风格:法国装饰艺术与现在艺术表现手法相结合的典型
设计材料:斑马、美洲豹等皮革材料、钢管和黑漆木板屏风
C. 玻璃设计:试图用玻璃创造复杂多样的艺术表现效果
a. 拉里克——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
b. 玛丽诺——利用气泡做装饰
十二、现代设计的演进时期——现代主义设计
A. 现代主义的定义:实质上是相对于传统意识形态的革命,19世纪80—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反传统的美学、文学总潮,即西方现代文学艺术思潮的总和(广义);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取代象征主义而出现的几个特定文学艺术流派(狭义)。
B. 现代主义的特征
宗旨:面向大众的设计和理性
a. 突出的功能主义特征,讲究设计的科学性。
b. 形式上提倡风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摒弃装饰来降低成本从而为大众服务。
c. 在形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强调整体设计,提出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规划。
d. 在设计过程考虑经济问题,达到实用和经济的目的。
优点:使产品生产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缺点:存在造型单一化倾向。
C. 德国工业同盟会组织规模:德国工业同盟会的成员都是应邀加入的组织复杂和庞大。1908年同盟会成员为492人,1919年达到了3000人,在同盟内部要保持一致的观点很困难。穆特休斯和威尔德周围形成了两种尖锐对立的思想。
穆特休斯:希望设计师们更加致力于发展标准化或规范化的形式,亦即生产那些能以高质量而满足出口贸易所需求的东西。
威尔德:认为标准化扼杀创造性,使设计师降格为绘图员,并且为制造商支配和控制设计师的活动提供了口实,反对者甚至憎恨,德国应努力大规模出口的理想,因为这意味着在迎合低劣的外国趣味的同时,德国的民族特色丧失殆尽,还意味着未来便宜而牺牲质量。
D. 德国工业同盟的
设计主张(或“宣言”的主要内容):
a. 明确提出艺术、工业和手工业相结合。
b. 主张通过教育和宣传来提高德国设计艺术的水平,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
c. a强调联盟走非官方路线,保持联盟作为艺术界行业组织的性质,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
d. 要求在德国设计艺术界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承认并接受现代工业。
e. 在设计中,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
f. 主张标准化下的批量化,以此作为设计艺术的基本要求。
E. 德国最早的工业设计师——彼得·贝伦斯
设计成就: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闹钟和风扇。
F. 荷兰风格派运动(1917—1931)
a. 风格派形成的历史背景:风格派的出现由《风格》杂志而得名,杜斯伯格创办刊物目的是未来表达部分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观念,试图搭建艺术与设计的桥梁,提升荷兰艺术设计的契机是战争。
b. 风格派的特征:
①. 风格派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单”,纯粹的抽象,艺术完全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元素。
②. 研究基本元素的组合达到形式美的变化与统一 。
③. 艺术家对非对称性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运用。
④. 造型上反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色彩上重视基本原色和中性色(黑、白、灰)。
c. 风格派主要成员:杜斯伯格、蒙德里安、莱克和里特韦尔
①. 里特韦尔
设计成就:功能性的建筑和家具、仕罗特住宅和红蓝椅。
设计元素:简洁的基本形式和三原色。
G.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a. 构成主义的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俄罗斯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影响下,积极探索工业时代的艺术语言,他们颂扬机器的特征,认为艺术表现不应依赖于油画颜料、画布和大理石等传统材料,而应取决于塑料、钢铁和玻璃灯现代材料,艺术的形成也应是抽象的几何形式,“构成主义”一次最初出现在加波和佩大斯纳在1920年所发表的《现实主义宣言》中,而实际上构成主义早在1913年就随着塔特林的“绘画”浮雕—抽象几何结构而在俄国产生。
b. 设计主张:用长方形、圆形和直线等构成半抽象或抽象的画面或雕塑,注重形态与空间之间的影响。
c. 构成主义风格的起源:
①. 分解与重构—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个流派。代表人物是毕加索,立体主义艺术的中心是如何使用二维的平面展现三维的形态。
②. 构成主义的影响主要在雕塑领域,艺术的重点是空间里动感,而不是量感,对材料的重新组合,同时追求抽象的、动感的表现形式。
③. 速度之美的展现—未来主义是号召扫荡一切传统艺术创建能与机
器时代的生活节奏相合拍的全新艺术形式。
④. 至上派—马列维奇,用正方形、三角形和十字形之类简单的形式作画,利用暴力的色彩,一般只用黑白将抽象的具有动感的几何母题至于单色背景上,例如《白地上的黑色块》。
d. 构成主义的代表人物: 列捷斯基 设计成就:版式设计 。
十三、现代主义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包豪斯
A. 包豪斯的历史背景
a. 包豪斯的建立:
①. 成立时间1919年3月魏玛市立美院与市立工艺学校合并而成。
②. 宗旨:创办一个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教育环境,培养适合机械时代理想的现代设计人才,创办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b. 《包豪斯宣言》的主要内容:
①. 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的。
②. 建筑家、雕塑家和画家都应把目光转向应用技术上。
③. 艺术家与工艺技术人员没有根本上的区别。
④. 将建筑、雕塑和绘画结合成三为一体。
c.宣言倡导:艺术家转向实用美术,雕刻和绘画的实用化在于建筑的装饰,建筑是各门艺术的综合,统一艺术。办学目的是培养建筑师、雕刻家和画家,使他们成为有能力的手工艺人和独立创造的艺术家,形成一个劳动时代潮流的艺术和手工艺家的合作集体。
B.包豪斯经历了三个时期:魏玛时期、迪索时期和柏林时期。
包豪斯经历了三个校长:格罗佩斯、汉斯迈耶和米斯·凡德洛。
包豪斯形成了三个发展阶级:格罗佩斯的思想主义、汉斯迈耶的共产主义和米斯·凡德洛的实用主义。
因此,包豪斯兼备具有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浪漫和乌托邦精神,共产主义政治目标,建筑设计的实用主义方向和严谨的工作方法的特征,造成了包豪斯丰富的精神内容,这是目前世界上任何一所设计学院、建筑学院所没有的高度文化特征,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
a. 魏玛时期的包豪斯——双规教育体制
格罗佩斯(1883·1969)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体制。
学校采用“工厂学体制”的教学方式,师生以师徒相称,教师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担任形式内容、绘画、色彩和创造部分教学的“形式导师”;另一部分是担任技术、手工艺和材料部分的“工作导师”。这种双规制体系成功地培养了既具备现代造型基础,又掌握机械生产、加工技术的新一代设计师。
创建了许多与设计教学相关的实习工厂,是教学实践的场所,主要有:编制工厂、陶瓷工厂、木工工厂和书籍装帧工厂等。
b. 迪索时期的包豪斯(1925—1930)——导师制
包豪斯在德国迪索重建
,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业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放弃双轨制实行了导师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个时期是包豪斯的高峰时期。
1928年格罗佩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斯·迈耶(1889—1954)继任。这个共产党员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政治压力。
c. 柏林时期的包豪斯(1931—1933)
迈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去校长职务,由米斯·凡德洛(1886—1969)担任。接任的米斯·凡德洛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迈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迪索后,被迫迁往柏林,1933年迫于纳粹,包豪斯被迫关闭。
十四、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A.包豪斯的历史作用:
a.包豪斯的现代艺术设计思想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因素
b.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c.设计的目的是功能,而不是产品
d.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法则进行。
B.包豪斯对设计教育的影响:
a.包豪斯建立一套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认清“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给后来的工业设计科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b.包豪斯从事的设计实践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填补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工业和工业间的鸿沟。
c.包豪斯设计教育造就了德国的设计风格,高度的理性和严谨的功能化。
C.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局限
a.过于重视构成主义理论,强调形式的简约,忽视了人对产品的心理需求,形成机械和呆板。
b.包豪斯抨击旧的艺术形式,排斥各民族的历史,导致了千遍一律的国际主义风格。
c.产品设计还停步在传统产品设计上,对富含技术的现代汽车和家电等相关设计的产品少有探讨。
d.未处理好工业和传统工艺直接的关系,对时代技术条件,机械化、批量生产的方式和经济概念趋向抽象的美学追求,很少从实际生活需要进行考察。
十五、后现代主义
A. 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70、80年代的欧美。
B. 后现代主义是指在反对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支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和设计领域中。其本质是一种知胜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天儒主义。政治冷漠它表现了大众对政治的不满(无可奈何乃至出乎实用主义目的的积极利用)和感性的快乐主义。(事件:1972年普·艾特—伊戈位宅区三栋现代主义建筑的消失。)
C.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分支;
是一场反叛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和设计运动。
D.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
a.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
b.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主张以游戏的心态设计。
c.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历史,注重设计的人文含义。设计大量创造性地正用符号语言将产品的功能与人的生理、心里以及社会历史相符合。
d.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意识到设计的后果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张设计要人性、绿色和环保。
E.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特征:
a.强调建筑的情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
b.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文脉主义”。
c.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和“多义”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和装饰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总的来说主要是隐喻主义、人文主义和装饰主义。
(现代主义特征是走向纯粹、理性的极端,忽视人的情感和环境的作用。)
E. 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a. 罗伯特·文社里 我母亲的住宅(公认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后现代主义符号的建筑,强调形式的变化和空间的复杂变化。)
b. 尼迈耶尔 巴西会议大厦 (《曲线时代》吸引我的是大自然和人体的曲线)。
c. 伍重·丹麦 悉尼歌剧院
F.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风格及表现
a. 高科技术风格:高科技风格在设计中采用高薪技术,它直接表现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高科技风格发展与20世纪50年代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高科技迅速发展分不开的。高科技风格的特征:采用硬铝、合金材料。以夸张暴露的手法塑造产品形象,常常将产品内部的部件、机械组织暴露出来,有时又将复杂的部件涂上鲜艳的颜色,以表现高科技时代的“机械美”。
b. 极少主义风格:极少主义风格出现于20世纪50·60年代,其特征是主球极端简单的设计摒击粗放和奢华的修饰以及琐碎功能,强调简洁通畅来疏导世俗生活、观照人文层面。极少主义所以能够风靡,是其顺应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观念,人们在极少主义中体会到归反简政、朴素的真正的纯和美,“为简而简”容易导致形式主义。
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1980年末期兴起于建筑设计界的派别。理论的核心是对于结构本身的反感,人为符号本身已经能够反映真实,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解构主义不仅否定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构成主义,而且也否定古典的美写原则(和谐统一)。十五、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一词在18世纪即已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出现,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工业同盟就开始了功能主义
在设计中的积极探索,涌出了贝伦斯等一批现代设计先驱。20世纪初,包豪斯以及后来的马尔姆设计院等都已功能主义作为教育宗旨,并形成独特的教育体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结合。简而言之,功能主义就是的主张功能至上,其最具影响力的口号“形式追随功能”其特征为严谨、冷静。简洁,其芝加哥学派的建筑“机器美学”理论。包豪斯德意志工业同盟等,都为功能主义奠定了不衰的历史地位,功能主义发展到现代社会。其典型代表是德国功能主义和斯堪的那维亚“软功能主义”。
十六、设计理论观念:
a. 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了少数富裕国家服务。在这里,(维克多·巴巴纳克)他特别强调设计应该为第三世界的人民服务。
b. 设计不但应该为健康人民服务,同时也要考虑为残疾人服务。
c. 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
十七、波普艺术的特点
a. 波普艺术又称普普艺术,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连的艺术运动。一种西方现代美术思潮,波普艺术试图推翻抽象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
b. 波普是流行艺术、通俗艺术、集合艺术和偶发艺术,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一思潮发展。
c. 在艺术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d. 波普艺术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不少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的从波普艺术中取得灵感。
十八、意大利现代主义风格特点:
e. 现代设计将目光投注于现代技术与工艺的合理化运用。在追求形式和功能的高度统一这一理想目标的过程。
f. 在每一件设计品中,既注重紧随潮流,重视民族特征,也强调发挥个人才能,他们的设计是传统工艺、现代思维、个人才能、自然材料、现代工艺、新材料等等的综合体。
g. 设计既不同于商业味极浓的美国设计也不同于传统味极重的斯堪底纳维亚设计。
I